CN215591222U -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1222U
CN215591222U CN202120558100.1U CN202120558100U CN215591222U CN 215591222 U CN215591222 U CN 215591222U CN 202120558100 U CN202120558100 U CN 202120558100U CN 215591222 U CN215591222 U CN 215591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earing
feeding
rotating
doubl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81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启明
周辉
胡正
米广辉
杨维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81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1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1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1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撕膜设备,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双面撕膜设备包括旋转台;旋转台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上撕膜结构与下撕膜结构之间设置有传送台,传送台形成有避让口;上撕膜结构包括上压辊和上旋转装置,下撕膜结构包括下压辊和下旋转装置,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胶带;在进行撕膜作业时,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相向运动,通过上压辊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下压辊上的胶带通过避让口并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再分别令上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下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令薄膜从板料上分离,一次性完成对电池的双面撕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常用的重要零件,通常,电池上设有一层薄膜,该薄膜贴附在电池的上下两面,在使用电池前,需要将电池表面的薄膜撕去。过去通常采用人工撕膜,但人工撕膜存在着占用着劳动资源的问题,因此撕膜工艺的机械自动化是发展所趋。
现有技术中的撕膜设备,采用单向加工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双面撕膜,至少包括上料-第一面撕膜-翻面-第二面撕膜等工序,因此需要在各个工序之间上料手结构等运输装置进行运输,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撕膜设备工序冗余,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撕膜设备,来解决目前撕膜设备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包括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所述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所述上撕膜结构与所述下撕膜结构能相向运动;
所述上撕膜结构与所述下撕膜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板料的传送台,所述传送台上形成有避让口;
所述上撕膜结构包括上压辊,所述下撕膜结构包括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外侧壁上分别张紧有胶带;
进行撕膜作业时,所述上撕膜结构和所述下撕膜结构受驱相向运动,使所述上压辊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使所述下压辊上的胶带通过所述避让口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
所述上撕膜结构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上旋转装置,所述下撕膜结构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下旋转装置。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抓取板料并将板料放置于所述传送台上的上料装置;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间隔地开设有多道拨槽,所述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轴的轴向垂直,且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夹取板料的上料手结构;
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拨条;所述第一拨条凸出于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拨块,所述第一拨块用于与所述拨槽的槽壁卡合连接,以带动所述上料手结构旋转。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拨条,所述第二拨条凸出于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块;
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料手结构之间还安装有径向伸缩机构、转向机构与上料凸轮随动器,所述径向伸缩机构与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当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卡合连接时保持所述上料手结构相对于所述传送台静止;
所述上料手结构安装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端部上;
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固定端部安装于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部上;
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上;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用于被所述第二拨块拨动,以保持所述上料手结构相对于所述撕膜工位静止。
可选地,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包括导向轴,所述伸缩端部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
所述伸缩端部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部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抵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伸缩端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固定端部包括与所述伸缩端部固定连接的直线轴承与扭簧安装座;
所述直线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上料手结构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扭簧安装座上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扭簧安装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料手结构抵接。
可选地,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轮块,两个所述凸轮块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拨块插入的空隙。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凸轮顶升座,所述上撕膜结构还连接有一末端安装有撕膜凸轮随动器的联动杆;
当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分离后,所述撕膜凸轮随动器与所述凸轮顶升座抵接,所述上撕膜结构被所述凸轮顶升座沿远离所述传送台的方向顶升。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上撕膜结构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分离后,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升,所述上撕膜结构沿远离所述传送台的方向上升。
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板料的上料拉带;
所述上料拉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板料的定位块,所述上料拉带的另一侧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端用于将板料挤压于所述定位块上。
可选地,所述传送台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辊和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避让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在进行撕膜作业时,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相向运动,通过上压辊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下压辊上的胶带通过避让口并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再分别令上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下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令薄膜从板料上分离,一次性完成对电池的双面撕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撕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撕膜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上料原理示意图。
图示说明:1、旋转台;2、撕膜工位;21、上撕膜结构;211、上压辊;212、上旋转装置;213、上出胶滚轮;214、上收胶滚轮;215、上第一胶口;216、上第二胶口;217、驱动滚轮;22、下撕膜结构;221、下压辊;222、下旋转装置;23、传送台;24、第一拨条;241、第一拨块;25、第二拨条;251、第二拨块;
3、上料装置;31、支撑轴;32、安装板;321、拨槽;33、上料手结构;341、导向轴;342、压簧;351、直线轴承;352、扭簧安装座;353、转轴;36、上料凸轮随动器;41、上料拉带;42、定位块;43、定位气缸;
501、第一极限位置;502、第二极限位置;503、旋转台旋转中心;504、第三极限位置;505、第二拨条末端圆心轨道;506、第一拨条末端圆心轨道;507、凸轮块极限位置;508、第一拨条末端极限位置;509、转轴至上料手结构中心连接线;510、上料装置旋转中心位置;511、相对静止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撕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撕膜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上料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主要应用于电池撕膜的场景,能够同时对电池的正反两面进行撕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包括旋转台1;旋转台1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21和下撕膜结构22,上撕膜结构21与下撕膜结构22能相向运动。
上撕膜结构21与下撕膜结构22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板料的传送台23,传送台23上形成有避让口。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传送台23上设置有撕膜工位2,避让口位于撕膜工位2上,板料的宽度大于避让口的宽度,下压辊221能将胶带通过避让口压向板料。
上撕膜结构21包括上压辊211,下撕膜结构22包括下压辊221,上压辊211和下压辊221的外侧壁上分别张紧有胶带。
进行撕膜作业时,上撕膜结构21和下撕膜结构22受驱相向运动,使上压辊211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使下压辊221上的胶带通过避让口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
上撕膜结构21还包括用于牵引胶带的上旋转装置212,下撕膜结构22还包括用于牵引胶带的下旋转装置222。
具体地,在进行撕膜作业时,上撕膜结构21和下撕膜结构22相向运动,通过上压辊211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下压辊221上的胶带通过避让口并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再分别令上旋转装置212牵引胶带,下旋转装置222牵引胶带,令薄膜从板料上分离,一次性完成对电池的双面撕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板料指的是电池、屏幕等粘有薄膜的板状材料。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3所示,图3为上撕膜结构2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上旋转装置212的驱动端安装有撕膜盘及驱动滚轮217;上压辊211设置在传送台23与撕膜盘之间,上压辊211与上旋转装置212的固定端转动连接;撕膜盘的边沿开设有上第一胶口215和上第二胶口216,且撕膜盘内还转动连接有上出胶滚轮213和上收胶滚轮214,上收胶滚轮214设置在驱动滚轮217远离传送台23的一侧,上出胶滚轮213设置在驱动滚轮217靠近传送台23的一侧;胶带沿上出胶滚轮213、上第一胶口215、上压辊211、上第二胶口216及上收胶滚轮214的方向依次设置,胶带的两端分别缠绕于上出胶滚轮213及上收胶滚轮214上;当撕膜时,张紧于上压辊211上的部分胶带与板料粘接,撕膜盘被上旋转装置212的旋转端带动沿进料方向旋转;其中,在起膜时上压辊211靠近传送台23的胶带为新胶带;在撕膜时,旧胶带被牵引穿过上压辊211与传送台23之间的空隙,即撕膜时上压辊211靠近传送台23的胶带为旧胶带。整体的撕膜过程如下:板料放置于传送台23上,随后,上压辊211和下压辊221分别从两侧压紧板料,随后,上旋转装置212逆时针旋转,上第一胶口215沿远离传送台23的方向移动,带动新胶带粘取薄膜并将薄膜从板料上分离实现起膜,随后旧胶带被拉扯穿过上压辊211与传送台23之间的空隙,利用旧胶带完成剩余的撕膜工序,能够充分利用胶带,减少胶带的更换频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上旋转装置212的驱动端通过单向轴承与撕膜盘连接,且撕膜盘上凸设有凸块,上旋转装置212的固定端上开设有卡槽;当完成撕膜工序后,上第二胶口216沿远离传送台23的方向转动,上第一胶口215沿靠近传送台23的方向转动。
上撕膜结构21的工作流程如下:板料输送至传送台23时,板料上的薄膜被新胶带粘起;随后,上旋转装置212带动驱动滚轮217逆时针旋转,此时,单向轴承为锁紧状态,上旋转装置212同时带动撕膜盘转动,因此,驱动滚轮217、上出胶滚轮213和上收胶滚轮214三者的相对位置不变,但驱动滚轮217、上出胶滚轮213和上收胶滚轮214三者相对于上压辊211逆时针旋转,即上出胶滚轮213及上第一胶口215远离上压辊211,上收胶滚轮214及上第二胶口216靠近上压辊211,使旧胶带穿过上压辊211与传送台23之间的缝隙,令旧胶带将剩余的薄膜粘起,最终以旧胶带和少量的新胶带完成撕膜工序,并且电池在被撕去薄膜的同时被胶带拉扯至下个工位。
接着,上旋转装置212顺时针旋转,此时,单向轴承为不锁紧状态,但是受摩擦力的作用,驱动滚轮217、上出胶滚轮213和上收胶滚轮214三者的相对位置仍然不变,直至凸块卡入卡槽,即撕膜盘的位置被限制,而上旋转装置212的活动端继续旋转,带动驱动滚轮217旋转,此时驱动滚轮217相对于上出胶滚轮213和上收胶滚轮214转动,驱动滚轮217将旧胶带压向上收胶滚轮214,通过摩擦力带动上收胶滚轮214旋转,使旧胶带收入上收胶滚轮214中,进而新胶带从上出胶滚轮213中延伸出。最终,上旋转装置212再逆时针旋转,令新胶带的末端位于传送台23与上压辊211之间,以准备下一次的撕膜工艺,保证了整体撕膜工艺的连续性,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地,下撕膜结构22与上撕膜结构21的结构及原理相同,不再描述。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8所示,旋转台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抓取板料并将板料放置于传送台23上的上料装置3。
上料装置3包括支撑轴31;支撑轴3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板32,安装板32上间隔地开设有多道拨槽321,拨槽32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轴31的轴向垂直,且安装板3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夹取板料的上料手结构33。
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旋转台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拨条24;第一拨条24凸出于旋转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拨块241,第一拨块241用于与拨槽的槽壁卡合连接,以带动上料手结构33旋转。具体地,在进行夹取板料前,通过旋转台1带动第一拨条24转动,令第一拨条24与拨槽抵接,从而带动上料手结构33旋转至上料拉带41上;随后,第一拨条24与拨槽分离,上料手结构33停转并位于上料拉带上,便于抓取板料。在上述过程中,无需将旋转台1停转以夹取板料,实现了在旋转台1不停转的前提下夹取板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地,由于无需考虑停止旋转台1,无需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增加工位以扩大旋转台1的尺寸,简化了上料装置3的整体结构,减轻了上料装置3的重量,从而减少了旋转台1的转动惯量,也便于电机控制旋转台1启停,降低了电机的成本,便于控制,从而降低了上料装置3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8所示,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旋转台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拨条25,第二拨条25凸出于旋转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块251。
安装板32与上料手结构33之间还安装有径向伸缩机构、转向机构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径向伸缩机构与转向机构用于当第二拨块251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卡合连接时保持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传送台23静止。
上料手结构33安装于转向机构的转动端部上。
转向机构的转动固定端部安装于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部上。
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2上。
上料凸轮随动器36固定连接于伸缩固定端部上;上料凸轮随动器36用于被第二拨块251拨动,以保持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传送台23静止。
具体地,当将板料放置于传送台23的过程中,第二拨块251插入上料凸轮随动器36,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卡合连接,从而带动上料凸轮随动器36旋转,以带动上料手结构33移动,其中,径向伸缩机构通过调整伸缩端部的位置,转向机构通过调整转动端部的旋转角度,使上料手结构33能相对于第二拨条25静止并随第二拨条25转动,由于第二拨条25与传送台23均是通过旋转台1旋转,即在这个期间,上料手结构33能够相对于传送台23静止,便于上料手结构33将板料放置在撕膜工位2上,不需要旋转台1停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包括导向轴341,伸缩端部可活动地套设于导向轴341上。
伸缩端部与伸缩固定端部之间设置有压簧342,压簧342的一端部与伸缩固定端部抵接,压簧342的另一端部与伸缩端部抵接。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的转向固定端部包括与伸缩端部固定连接的直线轴承351与扭簧安装座352。
直线轴承351转动连接有转轴353,上料手结构33与转轴353固定连接。
扭簧安装座352上安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扭簧安装座352抵接,另一端与上料手结构33抵接。
进一步地,上料凸轮随动器36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轮块,两个凸轮块之间形成有供第二拨条25插入的空隙。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料装置3原理如下:第二拨块251相对于旋转台旋转中心503转动,第一极限位置501是第二拨条25与凸轮块最初完全接触的位置,第二极限位置502是第二拨条25与凸轮块准备分离的位置,第三极限位置504是第二拨条25与凸轮块完全接触的位置;由第二拨条末端圆心轨道505、第一拨条末端圆心轨道506、凸轮随动器极限位置507、第一拨条末端极限位置508和上料装置旋转中心位置510可见,在第二拨块251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卡合连接的过程中,上料凸轮随动器36相对于第一拨条24和第二拨条25相对静止,转轴至上料手结构中心连接线509的长度发生变化,即上料凸轮随动器36相对于上料装置旋转中心位置510有平移和旋转,以令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第二拨条25静止,最终得到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旋转台1静止的相对静止区间511,使得上料手结构33在相对静止区间511时能随旋转台1转动,令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传送台23静止,便于将板料放置在下料位4上。
进一步地,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凸轮顶升座,上撕膜结构21还连接有一末端安装有撕膜凸轮随动器的联动杆。
当第二拨块251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分离后,撕膜凸轮随动器与凸轮顶升座抵接,上撕膜结构21被凸轮顶升座沿远离传送台23的方向顶升。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上撕膜结构21固定连接。
当第二拨块251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分离后,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升,上撕膜结构21沿远离传送台23的方向上升。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上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板料的上料拉带41。
上料拉带4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板料的定位块42,上料拉带41的另一侧有定位气缸43,定位气缸43的伸缩端用于将板料挤压于定位块42上。需要补充的是,可以在上料拉带41的一侧设置对射传感器,便于检测上料拉带41上的板料。
进一步地,传送台23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辊和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二传送辊,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之间间隔设置形成避让口。
本实施例的双面撕膜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上料时,对射传感器检测到上料拉带41上的板料,上料拉带41停止转动,定位气缸43的伸缩端带动其固定连接的气缸定位推板将板料压在定位块42上;此时,上料手结构33位于该板料的上方,且第一拨块241与拨槽不接触,上料手结构33与板料保持相对静,上料手结构33抓取或吸取板料并将板料从上料拉带提起;联动杆带动上料凸轮随动器与凸轮顶升座接触,带动上撕膜结构21沿远离撕膜工位2的方向移动,预留出上料的空间;随后,第一拨块241与拨槽331的槽壁接触,拨动安装板33,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拨块251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接触,带动上料手结构33移动,使得传送台23在旋转的过程中,上料手结构33能相对于传送台23静止,便于上料手结构33将板料放置在撕膜工位2上;接着,第二拨块251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分离,上料手结构33复位。
撕膜时,板料已经通过上述步骤放置于传送台23上,即撕膜工位2上;联动杆带动上料凸轮随动器远离凸轮顶升座,令上撕膜结构21沿靠近撕膜工位2的方向移动,使得上压辊211和下压辊221分别带动胶带压在板料的两侧,随后上旋转装置212和下旋转装置222启动,带动胶带位移,其中胶带的位移方向是向右(上撕膜结构21的胶带是逆时针旋转,下撕膜结构22的胶带是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薄膜从板料上分离,使薄膜被粘附在胶带上,板料也从上撕膜结构21的左侧被拉扯至右侧。
下料时,联动杆带动撕膜凸轮随动器与凸轮顶升座接触,使上撕膜结构21和下撕膜结构22分离,在传送台23上留出下料的空间;其中,下料设备与上料设备的结构一致;对板料进行下料时,第一拨条24拨动下料设备的安装板的拨槽,带动下料手结构向靠近传送台23的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二拨条25拨动凸轮块,利用径向伸缩结构与转动结构使下料手结构相对于传送台23静止,便于下料手结构从传送台23上夹取板料;接着,第二拨块251与凸轮块分离,下料手结构复位,第一拨条24与拨槽分离,下料手结构带着板料移动至下料设备上方,便于将板料放置在下料设备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台(1);所述旋转台(1)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所述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21)和下撕膜结构(22),所述上撕膜结构(21)与所述下撕膜结构(22)能相向运动;
所述上撕膜结构(21)与所述下撕膜结构(22)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板料的传送台(23),所述传送台(23)上形成有避让口;
所述上撕膜结构(21)包括上压辊(211),所述下撕膜结构(22)包括下压辊(221),所述上压辊(211)和所述下压辊(221)的外侧壁上分别张紧有胶带;
进行撕膜作业时,所述上撕膜结构(21)和所述下撕膜结构(22)受驱相向运动,使所述上压辊(211)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使所述下压辊(221)上的胶带通过所述避让口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
所述上撕膜结构(21)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上旋转装置(212),所述下撕膜结构(22)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下旋转装置(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抓取板料并将板料放置于所述传送台(23)上的上料装置(3);
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支撑轴(31);所述支撑轴(3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上间隔地开设有多道拨槽(321),所述拨槽(3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轴(31)的轴向垂直,且所述安装板(3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夹取板料的上料手结构(33);
所述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拨条(24);所述第一拨条(24)凸出于所述旋转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拨块(241),所述第一拨块(241)用于与所述拨槽的槽壁卡合连接,以带动所述上料手结构(33)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拨条(25),所述第二拨条(25)凸出于所述旋转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块(251);
所述安装板(32)与所述上料手结构(33)之间还安装有径向伸缩机构、转向机构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所述径向伸缩机构与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当所述第二拨块(251)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36)卡合连接时保持所述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所述传送台(23)静止;
所述上料手结构(33)安装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端部上;
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固定端部安装于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部上;
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32)上;
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36)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上;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36)用于被所述第二拨块(251)拨动,以保持所述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所述传送台(23)静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包括导向轴(341),所述伸缩端部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轴(341)上;
所述伸缩端部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之间设置有压簧(342),所述压簧(342)的一端部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抵接,所述压簧(342)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伸缩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固定端部包括与所述伸缩端部固定连接的直线轴承(351)与扭簧安装座(352);
所述直线轴承(351)转动连接有转轴(353),所述上料手结构(33)与所述转轴(353)固定连接;
所述扭簧安装座(352)上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扭簧安装座(35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料手结构(33)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轮块,两个所述凸轮块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拨块(251)插入的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凸轮顶升座,所述上撕膜结构(21)还连接有一末端安装有撕膜凸轮随动器的联动杆;
当所述第二拨块(251)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36)分离后,所述撕膜凸轮随动器与所述凸轮顶升座抵接,所述上撕膜结构(21)被所述凸轮顶升座沿远离所述传送台(23)的方向顶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上撕膜结构(21)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二拨块(251)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36)分离后,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升,所述上撕膜结构(21)沿远离所述传送台(23)的方向上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板料的上料拉带(41);
所述上料拉带(4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板料的定位块(42),所述上料拉带(41)的另一侧有定位气缸(43),所述定位气缸(43)的伸缩端用于将板料挤压于所述定位块(4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23)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辊和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避让口。
CN202120558100.1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Active CN215591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8100.1U CN215591222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8100.1U CN215591222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1222U true CN215591222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6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8100.1U Active CN215591222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1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64712U (zh) Lcd模组保护膜撕离装置
CN212648314U (zh) 隔膜自动交换卷装置
CN115321258B (zh) 一种fpc覆盖膜自动撕膜机构
CN114300757A (zh) 自动换卷接带机构
CN215591222U (zh)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CN112874949A (zh)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CN210167470U (zh) 自动连续接带放卷胶带机构
CN117415859A (zh) 一种铜箔生产自动裁剪设备及工艺
CN216229533U (zh) 一种高效覆膜机
CN116161466A (zh) 不停机放料装置及运行方法
EP4213250A1 (en) Film coating device
CN214733144U (zh) 接带机构及自动换卷装置
CN212334127U (zh) 带状物料加工用物料站
CN114446839A (zh) 一种用于晶圆贴膜中多种膜兼容的贴膜装置
CN211169215U (zh) 自动贴刮片打胶一体机
CN113246642A (zh) 一种档案袋密封装置
CN212655203U (zh) 一种彩印包装用裱纸机的收纸机构
CN215666392U (zh) 一种制袋熔边机的收料装置
CN215591223U (zh) 一种撕膜机构及撕膜设备
CN214488144U (zh) 剥胶装置及剥胶机
CN212892995U (zh) 多料卷隔膜放卷装置
CN219884237U (zh) 一种岩棉板塑封装置
CN212402849U (zh) 一种瓦楞纸不停机自动复卷装置
CN110254873A (zh) 一种超薄易皱的cu铜箔自动剥膜技术
CN117049257B (zh) 一种自动高效薄膜分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