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9157U - 一种type-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9157U
CN215579157U CN202121705572.1U CN202121705572U CN215579157U CN 215579157 U CN215579157 U CN 215579157U CN 202121705572 U CN202121705572 U CN 202121705572U CN 215579157 U CN215579157 U CN 215579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power supply
group
supply termina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55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松
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run Precision Mould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run Precision Mould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run Precision Mould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run Precision Mould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55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9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9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9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ype‑c连接器,其包括有连接器本体以及定位在所述的连接器本体上的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及嵌设在第一组端子和第二组端子之间的屏蔽片;第一组端子的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一起向前延伸构造上下相对设置的接触臂,以及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的尾端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一焊盘;第二组端子的第三电源端子和第四电源端子一起向前延伸构造上下相对设置的接触臂,以及第三电源端子和第四电源端子的尾端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二焊盘;本实用新型无PCB板转接,达到方便制作及组装,端子分成两组,方便下料制作,并有利于构造对外焊接的焊盘,达到更好速率的阻抗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type-c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相应的多种针对不同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应运而生,USB连接器是电连接器中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连接器之一,绝大数电子设备都配备有USB连接器。目前,USB TYPE-C接头由于其双面可插接口的特点,不像老款USB端口,功率只能单向传输,TYPE-C型端口的功率传输是双向的,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等移动设备,可以用于充电、数据传输等用途。
传统的USB TYPE-C连接器大部分的引脚主要通过DIP、SIM等方式通过焊接在PCB板上,通过PCB板作为中转而实现数据传输的功能,但是接上PCB板会增大生产成本。随后出现有无PCB板转接的USB TYPE-C连接器,实现了无PCB板结构,但现有的无PCB板转接的USBTYPE-C连接器还是存在制作不便,结构稳定性不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type-c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ype-c连接器,其包括有连接器本体以及定位在所述的连接器本体上的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及屏蔽片;所述的连接器本体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的第一组端子和第二组端子在连接器本体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且第一组端子和第二组端子在连接器本体的前端上协作连接器本体来建立不分正反两面的连接介面;
所述的第一组端子中具有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该第一电源端子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一接触臂;该第二电源端子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二接触臂;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的尾端还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一焊盘;
所述的第二组端子中具有第三电源端子、第四电源端子;该第三电源端子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三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三接触臂;该第四电源端子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四接触部,第四接触部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四接触臂;所述的第三电源端子和第四电源端子的尾端还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二焊盘;
所述的屏蔽片嵌设在第一组端子和第二组端子之间,该屏蔽片具有基板及从该基板的两侧分别延伸构造的两支锁扣臂,两支锁扣臂向连接器本体的前端方向凸伸。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连接器本体包括有绝缘座、绝缘前壳及屏蔽外壳,所述的第一组端子和第二组端子定位在绝缘座上并且伸入绝缘前壳中,用于建立不分正反两面的连接介面;所述的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从绝缘座的下侧面露出,用于焊接操作;所述的屏蔽外壳包覆在绝缘前壳外周并与屏蔽片导通连接,屏蔽片的两支锁扣臂凸伸到绝缘前壳中。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绝缘座是由上部分和下部分组合构成;屏蔽片的基板定位在绝缘座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
所述的第一组端子上还具有第一信号端子,且第二组端子是在第一片板材上冲制成型并与上部分注塑成型为一体;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分居在第一信号端子的两侧,第一电源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电源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均侧立设置并向下凸伸;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一连接臂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臂与第一焊盘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焊盘向下沉入绝缘座的下部分中;
所述的第二组端子还具有第二信号端子、第三信号端子及第四信号端子,第二组端子是在第二片板材上冲制成型并与下部分注塑成型为一体;第二组端子的排布方式从两侧往中部分别是:第三电源端子和第四电源端子分居最外两侧,内中部是第二信号端子、第三信号端子及第四信号端子并列设置;第三电源端子的第三接触部和第四电源端子的第四接触部均侧立设置并向上凸伸;所述的第三电源端子和第四电源端子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二连接臂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连接臂与第二焊盘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第二信号端子向后延伸并构建第三焊盘,第三信号端子向后延伸并构建第四焊盘,第四信号端子向后延伸并构建第五焊盘;
绝缘座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组合后,所述的第一接触部靠近第三接触部的内侧侧立,第二接触部则靠近第四接触部的内侧侧立,所述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及第五焊盘排成一排并从绝缘座的下侧面露出。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及第四接触部均为开口朝前的鱼叉形式,组合使用时,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及第四接触部的开口在同一高度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屏蔽片上还设有从基板的两侧边向外凸出的接触点,该接触点与所述的屏蔽外壳内侧紧密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电连接器的结构,无PCB板转接,达到方便制作及组装,且组装结构稳定;端子分成两组,方便下料制作,并有利于构造对外焊接的焊盘,且每组端子中的电源端子均设有满足正反面连接的接触部,方便加工制作的同时,保证电连接器的品质,达到更好速率的阻抗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下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两组端子之间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组合示意图;
附图7为图1实施例绝缘座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参阅图1、2、3、4、5、6、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type-c连接器,包括有连接器本体1及定位在所述的连接器本体1上的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所述的连接器本体1具有前端11和后端12,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在连接器本体1的前端11和后端12之间延伸,且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在连接器本体1的前端11上协作连接器本体1来建立不分正反两面的连接介面,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进一步地,该连接器本体1包括有绝缘座13、绝缘前壳14及屏蔽外壳15,绝缘前壳14是前后贯通的套管形式,绝缘前壳14后端与绝缘座13套接连接,而绝缘前壳14的前端形成插口,以便对插外部元器件。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定位在绝缘座13上并且伸入绝缘前壳14中,用于建立不分正反两面的连接介面,满足外部元器件不分正反两面的插入连接使用。在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之间还嵌设有屏蔽片4,该屏蔽片4具有基板41及从该基板41的两侧分别延伸构造的两支锁扣臂42,两支锁扣臂42向连接器本体1的前端方向凸伸。屏蔽片4用于改善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之间的性能,满足高频需要。屏蔽片4的两支锁扣臂42的延伸末端形成卡钩,用于卡制插入的外部元器件,获得制动,增加插拔功效。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中具有第一电源端子21、第二电源端子22、第一信号端子23;该第一电源端子21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一接触部211,第一接触部21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一接触臂2111;该第二电源端子22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二接触部221,第二接触部22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二接触臂2211;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的尾端还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一焊盘100,以此构成连接器的第一电极。所述的第二组端子3具有第三电源端子31、第四电源端子32、第二信号端子33、第三信号端子34及第四信号端子35;该第三电源端子31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三接触部311,第三接触部31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三接触臂3111;该第四电源端子32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四接触部321,第四接触部32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四接触臂3211;所述的第三电源端子31和第四电源端子22的尾端还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二焊盘200,以此构成连接器的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形成配对的正负极关系。通过上述结构,达到无PCB板转接,每组端子中的电源端子均设有满足正反面连接的接触部,方便加工制作的同时,保证电连接器的品质,符合更好速率的阻抗要求,也极大地方便产品制作及组装。
所述的第一焊盘100和第二焊盘200分别在两组端子中构造并一起从绝缘座13的下侧面露出,用于焊接操作,方便焊接组装;这样设计不仅可方便端子制作,且焊盘的宽度可进一步加大,提升焊接质量及便利性。所述的屏蔽外壳15包覆在绝缘前壳14外周并与屏蔽片4导通连接,形成接地结构,满足高频要求,提升产品性能。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屏蔽片4上还设有从基板的两侧边向外凸出的接触点43,该接触点43与所述的屏蔽外壳15内侧紧密接触连接,增加电性导通性能。
参阅图1、2、3、4、5、6、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座13是由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组合构成;屏蔽片4的基板41定位在绝缘座13的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之间,为此,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的结合面上设有相应的容槽来配合屏蔽片4的基板41定位组装,组装方便、快捷。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是在第一片板材上冲制成型并与上部分131注塑成型为一体,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分居在第一信号端子23的两侧,第一电源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电源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均侧立设置并向下凸伸;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一连接臂24连接在一起,该第一连接臂24与第一焊盘100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焊盘100向下沉入绝缘座13的下部分132中。所述的第二组端子3是在第二片板材上冲制成型并与下部分132注塑成型为一体;第二组端子3的排布方式从两侧往中部分别是:第三电源端子31和第四电源端子32分居最外两侧,内中部是第二信号端子33、第三信号端子34及第四信号端子35并列设置。第三电源端子31的第三接触部311和第四电源端子32的第四接触部321均侧立设置并向上凸伸;所述的第三电源端子31和第四电源端子32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二连接臂3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连接臂36与第二焊盘200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第二信号端子33向后延伸并构建第三焊盘300,第三信号端子34向后延伸并构建第四焊盘400,第四信号端子35向后延伸并构建第五焊盘500。如此结构,方便第一组端子和第二组端子下料制作,并与绝缘座13的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分别注塑形成模块化,使端子之间位置准确、定位牢固,极大提升产品组装的便利性。绝缘座13的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组合后,所述的第一接触部211靠近第三接触部311的内侧侧立,第二接触部221则靠近第四接触部321的内侧侧立;且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接触部221分别对应向下凸伸并卡入下部分132预设的卡槽中,第三接触部311和第四接触部321分别对应向上凸伸并卡入上部分131预设的卡槽中,组装连接稳固,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接触部211、第二接触部221、第三接触部311及第四接触部321均为开口朝前的鱼叉形式,组合使用时,第一接触部211、第二接触部221、第三接触部311及第四接触部321的开口在同一高度上,以便建立不分正反两面的连接介面。所述的第一焊盘100、第二焊盘200、第三焊盘300、第四焊盘400及第五焊盘500排成一排并从绝缘座13的下侧面露出,方便焊接;绝缘座13的下部分132设有镂空部1321,第一焊盘100从镂空部1321露出,以便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连接器的结构,无PCB板转接,达到方便制作及组装,且组装结构稳定;端子分成两组,方便下料制作,并有利于构造对外焊接的焊盘,且每组端子中的电源端子均设有满足正反面连接的接触部,方便加工制作的同时,保证电连接器的品质,达到更好速率的阻抗要求。
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器本体(1)以及定位在所述的连接器本体(1)上的第一组端子(2)、第二组端子(3)及屏蔽片(4);所述的连接器本体(1)具有前端(11)和后端(12),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在连接器本体(1)的前端(11)和后端(12)之间延伸,且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在连接器本体(1)的前端(11)上协作连接器本体(1)来建立不分正反两面的连接介面;
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中具有第一电源端子(21)、第二电源端子(22);该第一电源端子(21)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一接触部(211),第一接触部(21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一接触臂(2111);该第二电源端子(22)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二接触部(221),第二接触部(22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二接触臂(2211);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的尾端还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一焊盘(100);
所述的第二组端子(3)中具有第三电源端子(31)、第四电源端子(32);该第三电源端子(31)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三接触部(311),第三接触部(31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三接触臂(3111);该第四电源端子(32)向前延伸的端头具有第四接触部(321),第四接触部(32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第四接触臂(3211);所述的第三电源端子(31)和第四电源端子(22)的尾端还一起向后延伸并共同连接第二焊盘(200);
所述的屏蔽片(4)嵌设在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之间,该屏蔽片(4)具有基板(41)及从该基板(41)的两侧分别延伸构造的两支锁扣臂(42),两支锁扣臂(42)向连接器本体(1)的前端方向凸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本体(1)包括有绝缘座(13)、绝缘前壳(14)及屏蔽外壳(15),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和第二组端子(3)定位在绝缘座(13)上并且伸入绝缘前壳(14)中,用于建立不分正反两面的连接介面;所述的第一焊盘(100)和第二焊盘(200)从绝缘座(13)的下侧面露出,用于焊接操作;所述的屏蔽外壳(15)包覆在绝缘前壳(14)外周并与屏蔽片(4)导通连接,屏蔽片(4)的两支锁扣臂(42)凸伸到绝缘前壳(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座(13)是由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组合构成;屏蔽片(4)的基板(41)定位在绝缘座(13)的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之间;
所述的第一组端子(2)上还具有第一信号端子(23),且第二组端子(2)是在第一片板材上冲制成型并与上部分(131)注塑成型为一体;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分居在第一信号端子(23)的两侧,第一电源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电源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均侧立设置并向下凸伸;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一连接臂(24)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臂(24)与第一焊盘(100)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焊盘(100)向下沉入绝缘座(13)的下部分(132)中;
所述的第二组端子(3)还具有第二信号端子(33)、第三信号端子(34)及第四信号端子(35),第二组端子(3)是在第二片板材上冲制成型并与下部分(132)注塑成型为一体;第二组端子(3)的排布方式从两侧往中部分别是:第三电源端子(31)和第四电源端子(32)分居最外两侧,内中部是第二信号端子(33)、第三信号端子(34)及第四信号端子(35)并列设置;第三电源端子(31)的第三接触部(311)和第四电源端子(32)的第四接触部(321)均侧立设置并向上凸伸;所述的第三电源端子(31)和第四电源端子(32)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二连接臂(3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连接臂(36)与第二焊盘(200)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第二信号端子(33)向后延伸并构建第三焊盘(300),第三信号端子(34)向后延伸并构建第四焊盘(400),第四信号端子(35)向后延伸并构建第五焊盘(500);
绝缘座(13)的上部分(131)和下部分(132)组合后,所述的第一接触部(211)靠近第三接触部(311)的内侧侧立,第二接触部(221)则靠近第四接触部(321)的内侧侧立,所述的第一焊盘(100)、第二焊盘(200)、第三焊盘(300)、第四焊盘(400)及第五焊盘(500)排成一排并从绝缘座(13)的下侧面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触部(211)、第二接触部(221)、第三接触部(311)及第四接触部(321)均为开口朝前的鱼叉形式,组合使用时,第一接触部(211)、第二接触部(221)、第三接触部(311)及第四接触部(321)的开口在同一高度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片(4)上还设有从基板(41)的两侧边向外凸出的接触点(43),该接触点(43)与所述的屏蔽外壳(15)内侧紧密接触连接。
CN202121705572.1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type-c连接器 Active CN215579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5572.1U CN215579157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type-c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5572.1U CN215579157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type-c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9157U true CN215579157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5572.1U Active CN215579157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type-c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9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4527B (zh) 电连接器
CN112310721B (zh) 直立式防水Type-C母座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87129A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04597047U (zh)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CN215579157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
CN204516937U (zh) 电连接器
CN213460201U (zh) 直立式防水Type-C母座连接器
CN214797805U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12162155U (zh) 一种全功能type-c母座
CN212412341U (zh) 可改善特性阻抗的数字音视频传输接口
CN211404785U (zh) 电连接器
CN210744234U (zh) 一种正反插usb插头
CN21557915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5579159U (zh) 一种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
CN21672032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7818956U (zh) 电连接器
CN218242308U (zh) 一种双孔端子
CN217215368U (zh) 一种提高短接稳定性的usb连接器
CN220400938U (zh) 一种具有大电流及高频传输功能的Type-C公头
CN217720027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
CN211088575U (zh)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CN204516936U (zh) 电连接器
CN220569922U (zh) 沉板式连接器
CN21296818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903602U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接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