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8575U -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8575U
CN211088575U CN201921940159.6U CN201921940159U CN211088575U CN 211088575 U CN211088575 U CN 211088575U CN 201921940159 U CN201921940159 U CN 201921940159U CN 211088575 U CN211088575 U CN 211088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ongue plate
limiting
condu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01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菊阳
项兆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orman Precision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orman Precision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orman Precision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orman Precision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401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8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8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85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包括外壳、嵌设于外壳内的绝缘部件和导电端子。绝缘部件包括舌板,舌板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第一通槽;导电端子包括收容固定于第一通槽内的导电段、与位于第一通槽外并连接导电段的焊脚,至少部分导电段的上沿自第一通槽露出且高于舌板的上表面,至少部分导电段的下沿自第一通槽露出且低于舌板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收容于第一通槽内与绝缘部件形成一个整体,导电段在第一通槽的上部与下部露出,便于与外部连接器双面接触,无需设置两排导电端子,也无需对两排导电端子与相关部件做后续处理,对模具及制程工艺要求较低,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良率与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电子器件,具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和形态,例如USB连接器、苹果Lightning连接器、HDMI连接器等,不同的连接器有着不同的适用领域。其中,USB连接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移动视听、汽车电子、多媒体、电器等各类外部设备中的连接器,可以使电子产品之间相互连通,发生信息交互或电流传输。
USB连接器中的USB Type-C连接器,相对传统的USB连接器有着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传输数据与电力等。另外,USB Type-C连接器的双面可插接口还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解决了USB接口不便于插接的问题。同时,与USB Type-C连接器配套使用的USB数据线也更细、更轻便。
现有的USB Type-C连接器,其导电端子结构分为上下两排,在两排导电端子均成型完成并与对应的部件扣合后,再与剩余的部件二次成型组装为整体,各部件对模具及制程工艺要求较高,并且生产工序复杂,导致生产不良率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旨在解决现有的USBType-C连接器的各部件对模具及制程工艺要求较高,并且生产工序复杂,导致生产不良率高、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包括:
外壳;
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包括舌板,所述舌板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第一通槽;和
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收容固定于所述第一通槽内的导电段、与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外并连接所述导电段的焊脚,至少部分所述导电段的上沿自所述第一通槽露出且高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至少部分所述导电段的下沿自所述第一通槽露出且低于所述舌板的下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母座还包括成形于所述绝缘部件内的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包括与所述舌板对应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间隔件开设有与所述导电端子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导电段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并与所述第二通槽的边缘间隔,所述第二通槽连通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在所述舌板的末端形成有定位块,所述导电段的末端形成定位部,所述定位块嵌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开口以与所述定位部卡合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对应的基体,所述基体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与底壁顶接,所述基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舌板,所述舌板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间隔;
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形成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部分,所述基体的两侧靠近所述舌板的部分设有两个露出部,当所述间隔件成形于所述绝缘部件时,两个所述接触部分别自两个所述露出部露出,并与所述外壳的两侧壁接触以形成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体远离所述舌板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与位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二通槽重合,所述焊脚收容于所述第三通槽内,所述导电段形成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与所述基体在所述第三通槽的部分卡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后端顶壁向下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后端底壁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对称;
所述基体靠近所述舌板一侧的上部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基体靠近所述舌板一侧的下部形成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嵌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壁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两端向侧下方弯曲形成两个限位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舌板一侧的上部形成有两个第三限位凹槽,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对应抵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壁的后端与所述侧壁的后端形成固接部,所述固接部包括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插接弹片;
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靠近所述顶壁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插接弹片,当所述电源母座焊接至PCB板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弹片、所述第二插接弹片与所述焊脚均与PCB板焊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接部还形成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弹片的上方,所述基体的两侧各形成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设于所述限位缺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壁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靠近所述外壳前端的边缘向下后方延伸形成有抵触弹片,当所述电源母座与连接器连接时,所述抵触弹片与连接器抵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电端子收容于舌板的第一通槽内与绝缘部件形成一个整体,而导电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连接器接触的导电段在第一通槽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露出,焊脚则自绝缘部件伸出可与供电的结构连接,使得电源母座便于与外部连接器双面接触并给其供电,所以无需设置两排的导电端子,也无需对两排导电端子以及相关部件做后续处理,对模具及制程工艺要求较低,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良率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 Type-C电源母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 Type-C电源母座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 Type-C电源母座的立体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 Type-C电源母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 Type-C电源母座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USB Type-C电源母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部分USB Type-C电源母座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部分USB Type-C电源母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有的USB Type-C连接器其导电端子结构需分为上下两排,在两排端子均成型完成并与对应的部件扣合后,再二次成型组装为整体,各部件对模具及制程工艺要求较高,并且生产工序复杂,导致生产不良率高、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端子收容于第一通槽内,与绝缘部件形成一个整体,导电段在第一通槽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露出,便于与外部连接器双面接触,无需设置两排的导电端子,也无需对两排导电端子做后续处理,对模具及制程工艺要求较低,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良率与效率。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 Type-C电源母座100包括外壳10、嵌设于外壳10内的绝缘部件20和导电端子30。绝缘部件20包括舌板21,舌板21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211与下表面212的第一通槽22。导电端子30包括收容固定于第一通槽22内的导电段31、与位于第一通槽22外并连接导电段31的焊脚32,至少部分导电段31的上沿自第一通槽22露出且高于舌板21的上表面211,至少部分导电段31的下沿自第一通槽22露出且低于舌板21的下表面2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母座100中,导电端子30收容于舌板21的第一通槽22内,与绝缘部件20形成一个整体,而导电端子30用于与外部电连接器接触的导电段31在第一通槽22的上表面211与下表面212均露出,焊脚32则自绝缘部件20伸出可与供电结构连接,使得电源母座100便于与外部连接器双面接触并给其供电,无需设置两排的导电端子30,也无需对两排导电端子30以及相关部件做后续处理,对模具及制程工艺要求较低,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良率与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全文所提到的方向、方位为USB Type-C电源母座100如图1所示放置、设置时的方向、方位。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 Type-C电源母座100仅只支持充电功能,即该电源母座100设置为与电源或市电等供电结构连接并向外放电;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母座100还可用于放电,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外壳10为金属材质,具备较高的强度与硬度,可有效地保护设置于其内的导电端子30等其他部件,保证电源母座100的使用寿命。外壳10为两端通透的结构,包括顶壁11、底壁12与连接顶壁11和底壁12的两个侧壁13,外壳10的一端可朝向PCB板,另一端则朝向外部连接器。绝缘部件20采用塑胶制注塑形成,再将导电端子30与绝缘部件20定位、固定形成一整体,一方面可保护设置于其内的导电端子30,另一方面可使导电端子30处于绝缘状态,避免与导电端子30接触而造成短路等情况,当绝缘部件20嵌设于外壳10内时,封闭外壳10朝向PCB板的一端。舌板21处于外壳10的中空腔体内,并与外壳10的四周内壁间隔,以便于插入外部连接器。
导电段31即导电端子30与外部连接器接触的部分,焊脚32则为与PCB板等连接的部分。导电段31大致呈竖直放置的矩形状,其上沿即矩形的上边沿,其下沿即矩形的下边沿,导电段31的高度大于第一通槽22的深度,以自舌板2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露出。导电端子30的数量与第一通槽22的数量相等,两者之间一一对应,便于对位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电端子30与第一通槽22的数量均为4个,即电源母座100具备4个引脚。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与图8,更进一步地,电源母座100还包括成形于绝缘部件20内的间隔件40,间隔件40包括与舌板21对应的主体部41和自主体部41向下延伸的延伸部42,间隔件40开设有与导电端子30对应的第二通槽43,导电段31位于第二通槽43内并与第二通槽43的边缘间隔,第二通槽43连通于主体部41与延伸部42之间,位于主体部41的第二通槽43与第一通槽22重合。
具体地,间隔件40为金属材质,间隔件40通过注塑方式成形于绝缘部件20内,间隔件40的结构与绝缘部件20的结构适配,并作为绝缘部件20的骨架,使间隔件40与绝缘部件20成为一个稳固的整体,减少后续的组装工序。间隔件40可增强绝缘部件20的强度,保证绝缘部件20以及电源母座100的使用寿命。主体部41与延伸部42大致垂直,两者之间平滑连接,间隔件40的结构较为规则。主体部41开设有两个通孔44,以降低间隔件40的重量,进一步提高电源母座100的轻型化。
处于间隔件40相对内部的两条第二通槽43的宽度,大于处于间隔件40相对外侧的两条第二通槽43的宽度,在不影响间隔件40的间隔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地降低了间隔件40的重量,同时也便于相对内侧的导电端子30的设置。由于间隔件40为绝缘部件20的骨架,而主体部41则为舌板21的骨架,避免主体部41影响第一通槽22以及导电端子30,设置位于主体部41的第二通槽43与第一通槽22重合在一起,并且该段第二通槽43与导电端子30间隔,避免与导电端子30接触影响导电端子30的正常导电。
可以理解,第二通槽43的数量、第一通槽22的数量与导电端子30的数量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通槽43的数量为4个。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与图7,更进一步地,第一通槽22在舌板21的末端形成有定位块23,导电段31的末端形成有定位部311,定位块23嵌设于定位部311的开口以与定位部311卡合固定。
定位块23与绝缘部件20为一体结构,即定位块23也为塑胶材质,用于定位导电端子30在绝缘部件20中的位置,并且不与导电端子30导电。当组装绝缘部件20与绝缘端子时,导电段31插设于第一通槽22(第二通槽43)内,将定位部311与定位块23对位卡合,以将导电端子30定位于绝缘部件20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部311呈U形,定位块23为与定位部311适配的U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部3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如V形、凹形等,定位块23则为与其适配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3、图6与图7,更进一步地,绝缘部件20还包括与延伸部42对应的基体24,基体24与外壳10的顶壁11与底壁12顶接,基体24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舌板21,舌板21与顶壁11、底壁12间隔;主体部41的两侧形成有接触部411,接触部411靠近主体部41与延伸部42连接的部分,基体24的两侧靠近舌板21的部分设有两个露出部241,当间隔件40成形于绝缘部件20时,两个接触部411分别自两个露出部241露出,并与外壳10的两侧壁13接触以形成接地。
基体24与顶壁11、底壁12顶接以封闭外壳10的一端,保持电源母座100该端的相对封闭,避免杂物自该端进入电源母座100内。基体24的骨架为延伸部42,舌板21设置于基体24的中部并与基体24大致垂直,使得绝缘部件20的整体较为规整,便于与外壳10适配组装。接触部411大致呈L形,其在主体部41向外延伸形成,露出部241为在基体24的两侧的形成的竖直平面部分,以防止基体24的厚度较厚而无法露出接触部411。当导电端子30与间隔件40(第二通槽43的边沿)接触时,可能会导致导电端子30与间隔件40之间形成通路而无法将导流导出,通过接触部411与外壳10连接并形成接地,可避免影响导电端子30的正常导电,甚至是对导电端子30以及电源母座100造成损坏的情况。
实施例五
请继续参阅图3、图6与图7,更进一步地,基体24远离舌板21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一通槽22连通的第三通槽242,第三通槽242与位于延伸部42的第二通槽43重合,焊脚32收容于第三通槽242内,导电段31形成有卡合结构312,卡合结构312与基体24在第三通槽242的部分卡合。
第三通槽242形成于基体24远离舌板21的一面,并大致呈竖直状。第一通槽22用于容置导电段31,第三通槽242用于容置焊脚32,第三通槽242与第一通槽22连通以将导电端子30相对完整地与导电端子30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卡合结构312大致呈刺状,卡合结构312形成形成于导电段31的上沿与下沿,卡合结构312为两个,通过两部分卡合结构312与第一通槽22在基体24的末端的上壁、下壁分别对应接触卡合,使导电端子30更为稳定地与绝缘部件20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合结构31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还可形成于导电端子30的其他部位,在保证导电端子30与绝缘部件20稳固设置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设置即可。
第三通槽242的数量与第一通槽22、第二通槽43以及导电端子30的数量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通槽242的数量为4个。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至图3,更进一步地,外壳10的后端顶壁11向下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块111,外壳10的后端底壁12向上凸出形成第二限位块121,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对称;基体24靠近舌板21一侧的上部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243,第一限位块111嵌设于第一限位凹槽243,基体24靠近舌板21一侧的下部形成有第二限位凹槽244,第二限位块121嵌设于第二限位凹槽244。
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块111通过顶壁11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限位块121通过底壁12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通过侧壁13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的位置较为规则,便于设置。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111与两个第一限位凹槽243、以及两个第二限位块121与两个第二限位凹槽244的配合,使得绝缘部件20受到顶壁11与底壁12,即外壳10的上方与下方的共同限位作用,并且两方的阻碍作用较为均衡,可防止绝缘部件20在外壳10内滑动导致错位、损坏等情况,提高绝缘部件20与外壳10之间的相对稳定。
可以理解,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简化外壳10的结构;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等更多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绝缘部件20与外壳10之间的稳定性;在此不对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二限位块121的数量做限制,在实际的实施例中具体选择即可。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2与图3,更进一步地,顶壁11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有限位片112,限位片112的两端向侧下方弯曲形成两个限位部113,基体24远离舌板21一侧的上部形成有两个第三限位凹槽245,两个限位部113分别与两个第三限位凹槽245对应抵接。
当还未将绝缘部件20设置于外壳10内时,限位片112为平板状。在将绝缘部件20设置于外壳10内时,第一限位块111与第一限位凹槽243、第二限位块121与第二限位凹槽244均对应的嵌合固定,此时,将限位片112的两端往下后压动形成两个限位部113,以抵接于两个第三限位凹槽245内,限位片112以顶壁11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限位片112则与两个第三限位凹槽245以及两个限位凹槽之间的基体24贴合,提高绝缘部件20与外壳10之间的紧密度与稳定性。
实施例八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更进一步地,顶壁11的后端与两侧壁13的后端形成固接部14,固接部14包括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插接弹片141;侧壁13与底壁12之间形成有第一开孔15,第一开孔15靠近顶壁11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插接弹片16,当电源母座100焊接至PCB板上时,第一插接弹片141、第二插接弹片16与焊脚32均与PCB板焊接固定。
固接部14形成于外壳10的两侧,为顶壁11与侧壁13的连接部分向后延伸形成,第一插接弹片141呈扁平片状,第二插接弹片16大致呈L形,便于弯折并与PCB板接触固定,稳定性好。第一开孔15位于外壳10的中部,第一开孔15靠近顶壁11的边缘即第一开孔15的上边缘,该上边缘为第一开孔15位于侧壁13上的边缘,其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插接弹片16,方式简易,便于操作。第一插接弹片141位于外壳10的后部,第二插接弹片16位于外壳10的中部,第一插接弹片141与第二插接弹片16相结合并均与PCB板焊接固定,可将整体的电源母座100稳固地固定于PCB板上,当电源母座100的口部受到高强度的对插时,可保证焊脚32的稳定,进一步地保证电源母座100的稳定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九
请参阅图3至图6,更进一步地,固接部14还形成有限位缺口142,限位缺口142位于第一插接弹片141的上方,基体24的两侧各形成有限位凸块246,限位凸块246嵌设于限位缺口142。
基体24的两侧各形成有一限位凸块246,可使绝缘部件20受到来自外壳10两侧的限位作用,结合第一限位凸块246、第二限位凸块246与限位片112的设置,使得绝缘部件20(基体24部分)与外壳10之间有效地接触固定,避免绝缘部件20与外壳10之间发生错位等问题,同时在保证了绝缘部件20与外壳10之间的稳定性的情况下,提高了对外壳10与绝缘部件20的空间利用率以及小型化,有助于形成集成化与小型化的电源母座100。
实施例十
请参阅图1至图3,更进一步地,顶壁11开设有第二开孔114,第二开孔114靠近外壳10前端的边缘向下后方延伸形成有抵触弹片115,当电源母座100与外部连接器连接时,抵触弹片115与外部连接器抵触。
抵触弹片115的末端向上翘起形成一定的弯曲,当外部连接器插入时,该抵触弹片115的最低点(即弯曲部分的最低点)与外部连接器抵触,可增加外壳10与外部连接器之间的接触与摩擦,提高电源母座100与外部连接器之间的稳定性。而抵触弹片115的延伸方向为朝向顶壁11的下后方,可与外部连接器插入时相配合,便于外部连接器的插入,抵触弹片115与第二开孔114的内周缘间隔一定距离,因为当外部连接器插入时,抵触弹片115会被挤压向上,如此可避免抵触弹片115与顶壁11接触而阻碍外部连接器的插入。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开孔114为两个,抵触弹片115也为两个,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孔114可以为一个,抵触弹片115也可以为一个,以简化外壳10的结构;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孔114可以为三个、四个等更多的数量,同样的,抵触弹片115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更多的数量,以进一步地提高外壳10(电源母座100)与外部连接器的接触与摩擦力,保证稳定性;抵触弹片115也不限于仅设置于顶壁1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设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包括舌板,所述舌板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第一通槽;和
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收容固定于所述第一通槽内的导电段、与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外并连接所述导电段的焊脚,至少部分所述导电段的上沿自所述第一通槽露出且高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至少部分所述导电段的下沿自所述第一通槽露出且低于所述舌板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母座还包括成形于所述绝缘部件内的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包括与所述舌板对应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间隔件开设有与所述导电端子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导电段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并与所述第二通槽的边缘间隔,所述第二通槽连通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在所述舌板的末端形成有定位块,所述导电段的末端形成定位部,所述定位块嵌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开口以与所述定位部卡合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对应的基体,所述基体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与底壁顶接,所述基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舌板,所述舌板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间隔;
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形成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部分,所述基体的两侧靠近所述舌板的部分设有两个露出部,当所述间隔件成形于所述绝缘部件时,两个所述接触部分别自两个所述露出部露出,并与所述外壳的两侧壁接触以形成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远离所述舌板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与位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二通槽重合,所述焊脚收容于所述第三通槽内,所述导电段形成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与所述基体在所述第三通槽的部分卡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顶壁向下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后端底壁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对称;
所述基体靠近所述舌板一侧的上部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基体靠近所述舌板一侧的下部形成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嵌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两端向侧下方弯曲形成两个限位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舌板一侧的上部形成有两个第三限位凹槽,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对应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后端与两个所述侧壁的后端形成固接部,所述固接部包括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插接弹片;
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靠近所述顶壁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插接弹片,当所述电源母座焊接至PCB板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弹片、所述第二插接弹片与所述焊脚均与PCB板焊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部还形成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弹片的上方,所述基体的两侧各形成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设于所述限位缺口。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结构的USB Type-C电源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靠近所述外壳前端的边缘向下后方延伸形成有抵触弹片,当所述电源母座与连接器连接时,所述抵触弹片与连接器抵接。
CN201921940159.6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8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0159.6U CN211088575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0159.6U CN211088575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8575U true CN211088575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015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8575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8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5256B2 (en) Plu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US99120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small-siz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5341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pring
CN108281813B (zh) 电连接器
CN1070398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753415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housing
CN107465011B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WO2016173247A1 (zh)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CN213584451U (zh) 屏蔽效果好的lvds连接器
CN211088575U (zh)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CN106898895B (zh) 插座连接器
CN214204044U (zh) 便于生产制作的连接器结构
CN210744234U (zh) 一种正反插usb插头
CN210607710U (zh) 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
KR20180015456A (ko)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플러그
CN207818956U (zh) 电连接器
CN216850478U (zh) 电连接器
CN218648242U (zh) 防脱落的双头母座连接器
CN21672032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0668789U (zh) 电连接器
CN210576686U (zh) 电连接器
CN216598366U (zh) 卧式连接器结构
CN219643148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7114871U (zh) 利于小型化设计的hdmi母座连接器
CN215645130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