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8155U -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8155U
CN215578155U CN202121654987.0U CN202121654987U CN215578155U CN 215578155 U CN215578155 U CN 215578155U CN 202121654987 U CN202121654987 U CN 202121654987U CN 215578155 U CN215578155 U CN 215578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
bush
ignition coil
coi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49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丹军
甄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Emissions Systems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ner Emissions Systems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ner Emissions Systems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ner Emissions Systems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49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8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8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8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包括壳体、线圈和端盖,线圈固定在壳体中,端盖固定在壳体的开口端并用于封闭壳体,壳体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固定耳,每个固定耳中均设置有用于供螺栓穿过以将壳体固定在发动机上的螺栓孔,每个螺栓孔中均设置有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衬套,每个衬套均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紧配合,每个衬套的上端和下端均凸出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其中一个衬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电引脚,导电引脚伸入在壳体中,导电引脚与固定在端盖内侧的电路板中的负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额外的线束将电路板的负极与发动机或车架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够给点火线圈总成的安装带来方便,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点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在与汽车的发动机进行固定后,需要采用线束将点火线圈的负极与汽车发动机或汽车的车架进行电连接(目前汽车中的车架与汽车中的蓄电池的负极是电连接的,发动机安装在车架上,即发动机与汽车中的蓄电池的负极也是电连接的),由于点火线圈的负极需要采用线束与汽车发动机或汽车的车架进行电连接,这样一来,存在装配麻烦的缺点,且由于需要使用到线束,从而存在汽车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其无需使用额外的线束将电路板的负极与发动机或车架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够给点火线圈总成的安装带来方便,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包括壳体、线圈和端盖,线圈固定在壳体中,端盖固定在壳体的开口端并用于封闭壳体,壳体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固定耳,每个固定耳中均设置有用于供螺栓穿过以将壳体固定在发动机上的螺栓孔,每个螺栓孔中均设置有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衬套,每个衬套均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紧配合,每个衬套的上端和下端均凸出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其中一个衬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电引脚,导电引脚伸入在壳体中,导电引脚与固定在端盖内侧的电路板中的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其中,电路板上固定有导电插座,导电插座与电路板中的负极电连接,端盖与壳体固定后,导电插座与导电引脚配合插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端盖与壳体装配后,位于电路板上的导电插座能够与导电引脚配合插接,这样一来,电路板的负极即可实现与导电引脚电连接,也即电路板的负极可实现与导电引脚对应的衬套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其中,导电引脚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导电引脚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凹槽;通过凹槽的设置,在衬套与壳体进行注塑时,用于注塑成型壳体的塑料原料能够进入到凹槽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导电引脚与壳体的连接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其中,每个衬套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沉槽;通过沉槽的设置,在衬套与壳体进行注塑时,用于注塑成型壳体的塑料原料能够进入到沉槽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衬套与固定耳之间的连接强度,即能够避免衬套相对固定耳出现转动的现象,也能够避免衬套沿螺栓孔的轴向方向脱离固定耳。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固定耳中均嵌装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衬套后,且其中一个衬套与点火线圈总成中的电路板的负极电连接,此外,每个衬套的上端和下端均凸出于固定耳,这样一来,当螺栓穿过衬套并将点火线圈总成固定到发动机上后,点火线圈总成中的电路板的负极能够直接通过衬套与发动机进行电连接,从而无需使用额外的线束将电路板的负极与发动机或车架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够给点火线圈总成的安装带来方便,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提高了电路板的负极与汽车中的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的可靠性;另外,在螺栓穿过衬套并将衬套固定到发动机上后,螺栓是对衬套施加锁紧力的,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避免固定耳出现被压伤或压裂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点火线圈总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第一种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第二种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包括壳体1、线圈2和端盖3,线圈2固定在壳体1中,端盖3固定在壳体1的开口端并用于封闭壳体1,壳体1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固定耳11,每个固定耳11中均设置有用于供螺栓穿过以将壳体1固定在发动机上的螺栓孔12,每个螺栓孔12中均设置有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衬套4,每个衬套4均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11紧配合,每个衬套4的上端和下端均凸出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11;其中一个衬套4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电引脚41,导电引脚41伸入在壳体1中,导电引脚41与固定在端盖3内侧的电路板5中的负极电连接;上述衬套可采用铝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之所以使得衬套的上端和下端均凸出于固定耳,目的是在螺栓穿过衬套并将衬套压紧在发动机上后,电路板的负极能够通过衬套可靠地与发动机实现电连接,此外,还能够使得螺栓的锁紧力施加在衬套上,以避免固定耳出现被螺栓压伤或压裂的现象。
电路板5上固定有导电插座6,导电插座6与电路板5中的负极电连接,端盖3与壳体1固定后,导电插座6与导电引脚41配合插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端盖与壳体装配后,位于电路板上的导电插座能够与导电引脚配合插接,这样一来,电路板的负极即可实现与导电引脚电连接,也即电路板的负极可实现与导电引脚对应的衬套的电连接。
导电引脚4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导电引脚41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凹槽42;通过凹槽的设置,在衬套与壳体进行注塑时,用于注塑成型壳体的塑料原料能够进入到凹槽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导电引脚与壳体的连接牢固度。
每个衬套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沉槽43;通过沉槽的设置,在衬套与壳体进行注塑时,用于注塑成型壳体的塑料原料能够进入到沉槽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衬套与固定耳之间的连接强度,即能够避免衬套相对固定耳出现转动的现象,也能够避免衬套沿螺栓孔的轴向方向脱离固定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包括壳体(1)、线圈(2)和端盖(3),所述线圈(2)固定在壳体(1)中,所述端盖(3)固定在壳体(1)的开口端并用于封闭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固定耳(11),每个所述固定耳(11)中均设置有用于供螺栓穿过以将壳体(1)固定在发动机上的螺栓孔(1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栓孔(12)中均设置有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衬套(4),每个所述衬套(4)均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11)紧配合,每个所述衬套(4)的上端和下端均凸出于对应位置上的固定耳(11);其中一个所述衬套(4)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电引脚(41),所述导电引脚(41)伸入在壳体(1)中,所述导电引脚(41)与固定在端盖(3)内侧的电路板(5)中的负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5)上固定有导电插座(6),所述导电插座(6)与电路板(5)中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端盖(3)与所述壳体(1)固定后,所述导电插座(6)与所述导电引脚(41)配合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脚(4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导电引脚(41)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凹槽(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衬套(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沉槽(43)。
CN202121654987.0U 2021-07-20 2021-07-20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Active CN215578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4987.0U CN215578155U (zh) 2021-07-20 2021-07-20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4987.0U CN215578155U (zh) 2021-07-20 2021-07-20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8155U true CN215578155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4987.0U Active CN215578155U (zh) 2021-07-20 2021-07-20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8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204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US20040214464A1 (en) Packing and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207426217U (zh) 转接连接器
CN102742089A (zh) 插座壳体
CN215578155U (zh) 汽车用点火线圈总成
CN114788095A (zh) 端子座
CN216331341U (zh) 车辆的玻璃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295638U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用过大电流的连接装置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210607704U (zh) 连接器转接端子组件
CN207819063U (zh) 一种电喇叭的通用插接装置
CN204834550U (zh) 一种保险丝底座
CN220066216U (zh) 充电插座和车辆
CN111129893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用过大电流的连接装置
CN213502588U (zh) 一种内侧板、侧围总成及车辆
CN220420989U (zh) 数据钥匙和车辆
CN2098229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包括该电连接器的电动汽车
CN212991397U (zh) 电连接件及电连接组件
CN212648568U (zh) 一种起动机正极连接器
CN112886306B (zh)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CN219937516U (zh) 用于汽车高速数据传输的四同轴线端连接器
CN215420541U (zh) 一种全景解码一体机
CN218849975U (zh) 插座和压缩机
CN219498316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直流充电插座
CN217641195U (zh) 一种电路板集成式车用前仓保险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