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3853U -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3853U
CN215473853U CN202122160840.2U CN202122160840U CN215473853U CN 215473853 U CN215473853 U CN 215473853U CN 202122160840 U CN202122160840 U CN 202122160840U CN 215473853 U CN215473853 U CN 215473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box
fixedly connected
pipe
ink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08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长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Wanlil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Wanlil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Wanlil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Wanlil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08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3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3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3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散热管以及连接在冷却箱内壁两侧的连接板,所述冷却箱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安装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导管,且该导管的一端连接有空气泵;所述散热管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散热管之间安装有循环泵,两根所述散热管的一侧与冷却箱的内壁两侧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冷却箱配合设置的冷却液可以在散热鳍片和散热管的组合作用下,对油墨运输时的温度进行降低,使得油墨可以更好的进行使用,降低油墨在连续使用时出现乳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油墨是印刷机在正常工作时所使用到的一种印刷原料,它的色彩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印刷需要选取不同的色彩颜料。在印刷油墨正常使用的时候,再通过印刷机连续运输使用,会导致油墨出现乳化分离的现象。同时油墨由于连续运输的使用会出现油墨温度升高,进一步加快油墨出现乳化的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散热管以及连接在冷却箱内壁两侧的连接板,所述冷却箱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安装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导管,且该导管的一端连接有空气泵;所述散热管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散热管之间安装有循环泵,两根所述散热管的一侧与冷却箱的内壁两侧固定相连,两根所述散热管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连接有组合管;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流板,两块所述导流板之间安装有卡框,所述卡框的内侧安装有若干喷射器,每两个所述喷射器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散热管配合冷却箱,就能够对油墨运输时的温度进行降低,使得油墨更好的进行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管的外侧呈环状一体成型有若干呈环状设置散热鳍片,所述散热管的内侧呈环状一体成型有若干导流块,且每两个所述导流块之间呈弧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导流块配合设置的散热管,即可让油墨在散热管中得到稳定的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的一侧与导管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安装有加压筒,所述加压筒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连接有输送管,该加压筒的顶部与组合管的一端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空气泵能够让冷却液更好的流动,从而可以让冷却的效果更加的优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位于散热鳍片与导流块之间,且呈环状等距离排布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散热鳍片,配合设置的散热管,即可让散热管更好的对油墨进行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边框处开设有一组条形凹槽,且连接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的内侧密封连接有盖板,且该盖板的直径大于冷却箱的顶部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盖板配合设置冷却箱,能够对冷却箱进行封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箱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中部安装有两个呈横向设置的连接握柄,所述冷却箱位于防护网的下方填充有冷却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防护网配合设置的冷却液,能够让冷却液更好的使用,且不会让冷却液出现溅射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冷却箱配合设置的冷却液可以在散热鳍片和散热管的组合作用下,对油墨运输时的温度进行降低,使得油墨可以更好的进行使用,降低油墨在连续使用时出现乳化的问题,同时设置的防护网配合设置的喷射器,能够让冷却液形成流动的现象,让冷却液更好的与散热鳍片接触,形成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防护网的设置又能够减少冷却液在流动时溅射的问题,使得整个散热管可以更好的进行使用,使得油墨能够更稳定的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箱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01、冷却箱;02、连接框;03、连接座;04、导管;05、空气泵;06、连接板;07、散热管;08、组合管;09、固定框;10、盖板;11、循环泵;12、冷却液;13、加压筒;14、输送管;15、底座;16、散热鳍片;17、连接块;18、导流块;19、防护网;20、连接握柄;21、密封框;22、导流板;23、喷射器;24、连接管;25、卡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01、散热管07以及连接在冷却箱01内壁两侧的连接板06,冷却箱01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03,两个连接座03之间安装有连接框02,连接框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06,连接框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导管04,且该导管04的一端连接有空气泵05;散热管07有两根,且两根散热管07之间安装有循环泵11,两根散热管07的一侧与冷却箱01的内壁两侧固定相连,两根散热管07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连接有组合管08;连接板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流板22,两块导流板22之间安装有卡框25,卡框25的内侧安装有若干喷射器23,每两个喷射器23之间通过连接管24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散热管07配合冷却箱01,就能够对油墨运输时的温度进行降低,使得油墨更好的进行使用。
散热管07的外侧呈环状一体成型有若干呈环状设置散热鳍片16,散热管07的内侧呈环状一体成型有若干导流块18,且每两个导流块18之间呈弧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导流块18配合设置的散热管07,即可让油墨在散热管07中得到稳定的运输。
冷却箱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5,底座15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空气泵05,空气泵05的一侧与导管04的一端固定相连,底座15的另一侧安装有加压筒13,加压筒13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连接有输送管14,该加压筒13的顶部与组合管08的一端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空气泵05能够让冷却液12更好的流动,从而可以让冷却的效果更加的优秀。
散热管0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该连接块17位于散热鳍片16与导流块18之间,且呈环状等距离排布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散热鳍片16,配合设置的散热管07,即可让散热管07更好的对油墨进行运输。
冷却箱01的顶部边框处开设有一组条形凹槽,且连接有密封框21,密封框21的内侧密封连接有盖板10,且该盖板10的直径大于冷却箱01的顶部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盖板10配合设置冷却箱01,能够对冷却箱01进行封闭。
冷却箱0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框09,固定框0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9,防护网19的中部安装有两个呈横向设置的连接握柄20,冷却箱01位于防护网19的下方填充有冷却液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防护网19配合设置的冷却液12,能够让冷却液12更好的使用,且不会让冷却液12出现溅射的问题。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
首先将冷却液12灌入到冷却箱01中,然后再将两根组合管08与油墨箱和印刷机进行相连,在此过程中,通过循环泵11的作用,能够让油墨进入到散热管07中,在散热管07中,由于散热管07的外侧连接的散热鳍片16与冷却液12进行充分的接触,因此在循环泵11的循环作用下,冷却液12可以较快的将油墨的热量带走,使得油墨的温度能够下降,此时再通过设置的空气泵05配合设置的喷射器23,能够让冷却液12进行流动,使得整个冷却的效果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减弱,从而让油墨的质量得到保证,使得油墨更好的可以与印刷机进行组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01)、散热管(07)以及连接在冷却箱(01)内壁两侧的连接板(06),其特征在于:
冷却箱(01),所述冷却箱(01)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03),两个所述连接座(03)之间安装有连接框(02),所述连接框(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06),所述连接框(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导管(04),且该导管(04)的一端连接有空气泵(05);
散热管(07),所述散热管(07)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散热管(07)之间安装有循环泵(11),两根所述散热管(07)的一侧与冷却箱(01)的内壁两侧固定相连,两根所述散热管(07)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连接有组合管(08);
连接板(06),所述连接板(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流板(22),两块所述导流板(22)之间安装有卡框(25),所述卡框(25)的内侧安装有若干喷射器(23),每两个所述喷射器(23)之间通过连接管(2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07)的外侧呈环状一体成型有若干呈环状设置散热鳍片(16),所述散热管(07)的内侧呈环状一体成型有若干导流块(18),且每两个所述导流块(18)之间呈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空气泵(05),所述空气泵(05)的一侧与导管(04)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底座(15)的另一侧安装有加压筒(13),所述加压筒(13)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连接有输送管(14),该加压筒(13)的顶部与组合管(08)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0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该连接块(17)位于散热鳍片(16)与导流块(18)之间,且呈环状等距离排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01)的顶部边框处开设有一组条形凹槽,且连接有密封框(21),所述密封框(21)的内侧密封连接有盖板(10),且该盖板(10)的直径大于冷却箱(01)的顶部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0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框(09),所述固定框(0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9),所述防护网(19)的中部安装有两个呈横向设置的连接握柄(20),所述冷却箱(01)位于防护网(19)的下方填充有冷却液(12)。
CN202122160840.2U 2021-09-08 2021-09-08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Active CN215473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840.2U CN215473853U (zh) 2021-09-08 2021-09-08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840.2U CN215473853U (zh) 2021-09-08 2021-09-08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3853U true CN215473853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0840.2U Active CN215473853U (zh) 2021-09-08 2021-09-08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3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73853U (zh) 印刷机的油墨冷却装置
CN213530751U (zh)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铝合金铸造装置
CN106384857A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多流道液冷板及其加工方法
CN211702787U (zh) 一种3d打印散热模块
CN211165880U (zh) 一种渐变效果烫金印刷品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5844899U (zh) 一种棒材穿水冷却器总成
CN218673118U (zh) 一种脱氧铜熔铸设备
CN214036358U (zh) 水冷式油缸
CN210809145U (zh) 一种水冷式糖体冷却床
CN210188485U (zh) 一种粉末冶金模的冷却机构
CN106847769A (zh) 用于功率模块的散热器
CN216325102U (zh) 一种用于液态金属3d打印的冷却装置
CN206258668U (zh) 一种用于ps版烤板机的水冷却循环装置
CN218640269U (zh) 一种含有蓄料腔的注入模具
CN218616221U (zh) 一种新型水箱散热器主板结构
CN220698177U (zh) 一种可双重冷却的铸造模具
CN217666271U (zh) 结晶器铜管用模具开水槽
CN210846395U (zh) 反应釜用挡流冷却器
CN218863112U (zh) 一种高速离心机用水冷轴承座
CN216404333U (zh) 一种发酵桶用的冷却结构
CN211688201U (zh) 用于罐头加汤机的灌装管
CN220541520U (zh) 一种冷却摊凉设备
CN209213144U (zh) 一种新型喷墨打印机用三通阀
CN211054214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8135639U (zh) 一种水箱箱体环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