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8377U - 一种定子上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上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38377U
CN215438377U CN202120935709.6U CN202120935709U CN215438377U CN 215438377 U CN215438377 U CN 215438377U CN 202120935709 U CN202120935709 U CN 202120935709U CN 215438377 U CN215438377 U CN 215438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x
upper portion
empty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57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uo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uo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uo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uo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57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38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38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38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子上料机,包括:固定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物料车组件且物料车组件的侧面设置有上下料提升机,所述物料车组件与上下料提升机的入口处相对应,所述上下料提升机的侧面设置有辊筒线且辊筒线的侧面设置有物料提升机,所述物料提升机的上部设置有箱体定位夹紧工装,所述箱体定位夹紧工装的上部设置有平移机构和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位于平移机构的上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料箱中定子快速自动上料,且是六层料箱一起上料,之后是六层空料箱一起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上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上料机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定子上料机。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电动机静止不动的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输出)电流。
现有技术方案需要人工将一箱料箱定子单独上料,且需将空料箱一箱箱回收并摞在一起,动作频繁,人力成本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上料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方案需要人工将一箱料箱定子单独上料,且需将空料箱一箱箱回收并摞在一起,动作频繁,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上料机,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物料车组件且物料车组件的侧面设置有上下料提升机,所述物料车组件与上下料提升机的入口处相对应,所述上下料提升机的侧面设置有辊筒线且辊筒线的侧面设置有物料提升机,所述物料提升机的上部设置有箱体定位夹紧工装,所述箱体定位夹紧工装的上部设置有平移机构和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位于平移机构的上部,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皮带线且皮带线的上部设置有空料箱顶升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型材框架且型材框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型材框架的一端设置有触摸按钮和急停按钮且急停按钮的上部设置有操作盒,所述操作盒通过导线与急停按钮和触摸按钮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型材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三色灯,所述型材框架的另一端侧面底部设置有气源处理三联件且气源处理三联件的上部设置有阀岛,所述阀岛的上部设置有电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料车组件包括物料箱且物料箱的下部设置有物料车本体,所述物料箱位于物料车本体的上部且物料车本体与轨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物料车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气缸且轨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传感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下料提升组件包括安装架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侧面设置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且第一直线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机械式无杆气缸,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气缸且水平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安装架的侧面设置有下限位接近传感器、下定位接近传感器、原点接近传感器、上定位接近传感器和上限位接近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辊筒线包括轨道和第一无刷电机,所述轨道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辊筒本体且辊筒本体与轨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轨道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组夹紧气缸且若干组夹紧气缸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二传感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料提升机包括齿条和伺服电机,所述链条与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链条的两侧设置有提升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定位夹紧工装包括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一薄型气缸,且第一薄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物料箱之间相互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移机构包括顶升气缸且顶升气缸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的侧面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承的上部设置有第三直线导轨,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机械式无杆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全门包括门框和门板,所述门板的两侧设置有滚轮且门板通过滚轮与门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门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圆形气缸且侧面设置有安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料箱顶升单元包括第二圆形气缸,所述第二圆形气缸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薄型气缸且第二薄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三直线轴承,所述第三直线轴承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皮带线包括导轨且导轨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无刷电机,所述导轨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三传感器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人工触摸触摸按钮,请求打开框架上的送料门,之后将物料车推进去(物料车上有两列料箱,且一列料箱有6层);上下料提升机将两列满料物料箱夹紧移动到辊筒线上,人工一直上料直至辊筒线上满料;物料提升机将一列物料箱往上提升,箱体定位夹紧工装夹紧最上层物料箱,之后提升机下降,并且平移机构移出准备接住最上层料箱,同时下一个工位机器人将物料箱内定子一个一个抓取走;物料箱内定子全部抓取后,平移机构上顶升气缸顶升接住空物料箱,箱体定位夹紧工装松开物料箱,安全门打开,平移机构将空料箱平移至空料箱顶升单元处,之后提升机重复操作;空料箱顶升单元将空料箱顶上去,将空料箱一层层堆积起来,直至堆积至六层,最后将这列空料箱放到皮带线上,皮带线将料箱移出空料箱顶升单元处;皮带线上堆满空料箱后,上下料提升机将空料箱移至物料车处,人工将空料箱全部移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料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料提升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辊筒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物料提升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定位夹紧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平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料箱顶升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皮带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本体;2、物料车组件;3、上下料提升机;4、辊筒线;5、物料提升机;6、箱体定位夹紧工装;7、平移机构;8、安全门;9、空料箱顶升单元;10、皮带线;11、急停按钮;12、操作盒;13、三色灯;14、气源处理三联件;15、阀岛;16、电箱;17、物料箱;18、物料车本体;19、固定气缸;20、第一传感器组件;21、链条;22、步进电机;23、滚珠丝杆;24、下限位接近传感器;25、下定位接近传感器;26、原点接近传感器;27、上定位接近传感器;28、上限位接近传感器;29、水平气缸;30、第一直线导轨;31、第一机械式无杆气缸;32、第二直线导轨;33、无刷电机;34、夹紧气缸;35、辊筒本体;36、第二传感器组件;37、伺服电机;38、提升导轨;39、齿条; 40、第一直线轴承;41、第一薄型气缸;42、顶升气缸;43、第二直线轴承;44、连接轴承;45、第三直线导轨;46、第一机械式无杆气缸;47、第一圆形气缸;48、滚轮;49、安全开关;50、门框;51、门板;52、第二圆形气缸; 53、第二薄型气缸;54、第三直线轴承;55、支撑块;56、第二无刷电机;57、第三传感器组件;58、触摸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定子上料机,包括:框架本体1,所述框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物料车组件2且物料车组件2的侧面设置有上下料提升机3,所述物料车组件2与上下料提升机3的入口处相对应,所述上下料提升机3的侧面设置有辊筒线且辊筒线的侧面设置有物料提升机5,所述物料提升机5的上部设置有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所述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 的上部设置有平移机构7和安全门8,所述安全门8位于平移机构7的上部,所述框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皮带线10且皮带线10的上部设置有空料箱顶升单元9,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型材框架且型材框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型材框架的一端设置有触摸按钮58和急停按钮11且急停按钮11的上部设置有操作盒12,所述操作盒12通过导线与急停按钮11和触摸按钮58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型材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三色灯13,所述型材框架的另一端侧面底部设置有气源处理三联件14且气源处理三联件14的上部设置有阀岛15,所述阀岛15的上部设置有电箱16,所述物料车组件2包括物料箱17且物料箱17的下部设置有物料车本体18,所述物料箱17位于物料车本体18的上部且物料车本体18与轨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物料车本体18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气缸19且轨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传感器组件20,人工触摸触摸按钮58,请求打开框架上的送料门,之后将物料车推进去(物料车上有两列料箱,且一列料箱有6层);上下料提升机3将两列满料物料箱17夹紧移动到辊筒线4上,人工一直上料直至辊筒线4上满料;物料提升机5将一列物料箱17往上提升,箱体定位夹紧工装 6夹紧最上层物料箱17,之后提升机下降,并且平移机构7移出准备接住最上层料箱,同时下一个工位机器人将物料箱17内定子一个一个抓取走;物料箱17 内定子全部抓取后,平移机构7上顶升气缸42顶升接住空物料箱17,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松开物料箱17,安全门8打开,平移机构7将空料箱平移至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之后提升机重复操作;空料箱顶升单元9将空料箱顶上去,将空料箱一层层堆积起来,直至堆积至六层,最后将这列空料箱放到皮带线10上,皮带线10将料箱移出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皮带线10上堆满空料箱后,上下料提升机3将空料箱移至物料车处,人工将空料箱全部移出。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4所示:所述上下料提升组件包括安装架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链条21,所述链条21的侧面设置有步进电机22且步进电机22的输出端设置有滚珠丝杆23,所述滚珠丝杆23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30且第一直线导轨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机械式无杆气缸31,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气缸29且水平气缸29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32,所述安装架的侧面设置有下限位接近传感器24、下定位接近传感器25、原点接近传感器26、上定位接近传感器27和上限位接近传感器28,物料车将满料物料箱17推进框架内,步进电机22转动,左右两边提升固定装置移动,下定位接近传感器25接收到信号,步进电机22停止转动;同时机械式无杆气缸将固定装置移至物料箱17车处,水平气缸29伸出,固定装置固定夹紧物料车上最底层两个物料箱17;步进电机22转动,将两列物料箱17提升一定高度后,机械式无杆气缸移动,物料箱17移动至辊筒线4上方,步进电机22 转动,将物料箱17下降至辊筒线4上;水平气缸29缩回,物料箱17放置到辊筒线上;将空物料车拉出框架,将另外一辆满料物料车推进去,重复前序步骤,直至辊筒线上满料;假如皮带线10上放满了空物料箱17,步进电机22转动,左右两边提升固定装置移动,上定位接近传感器27接收到信号,步进电机22 停止转动;同时机械式无杆气缸将固定装置移至空物料箱17处,水平气缸29 伸出,固定装置固定夹紧两列空物料箱17最底层两个物料箱17;步进电机22 转动,将两列空物料箱17提升一定高度后,机械式无杆气缸移动,空物料箱17 移至空物料车处上方,步进电机22转动,将空物料箱17下降至空物料车上;水平气缸29缩回,空物料箱17放置到物料车上;将物料车拉出框架,将另外一辆空物料车推进去,重复后序步骤,直至皮带线10上没有物料箱17。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5所示:所述辊筒线包括轨道和第一无刷电机33,所述轨道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辊筒本体35且辊筒本体35与轨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轨道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组夹紧气缸34且若干组夹紧气缸34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二传感器组件36,上下料提升机3将两列物料箱17放置到辊筒线4上后,无刷电机转动,驱动所有的辊筒转动,物料箱17往前运动;第二传感器组件36 检测到物料箱17后,夹紧气缸34夹紧后面一列物料箱17,辊筒继续转动,使两列物料箱17分离一定距离;上下料提升机3继续将两列物料箱17放置到辊筒线4上,重复步骤操作,直至第二传感器组件36检测到物料箱17,夹紧气缸 34夹紧物料箱17,此时辊筒线上放满料箱。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6所示:所述物料提升机5包括齿条39和伺服电机37,所述链条21与伺服电机37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链条21的两侧设置有提升导轨38,辊筒线4上夹紧气缸34松开物料箱17,辊筒运动将一列物料箱17移至提升机上;提升机上伺服电机37转动将物料箱17提升,使最上层物料箱17 上升至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处;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固定夹紧物料箱17,之后提升机下降;当最上层物料箱17内定子全部被取走后,平移机构7将空物料箱 17取走;提升机继续提升物料箱17,之后重复步骤,直至提升机上所有的物料箱17被取走。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7所示:所述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包括第一直线轴承 40和第一薄型气缸41,且第一薄型气缸41的动力输出端与物料箱17之间相互接触,物料箱17到位后,两边薄型气缸伸出定位夹紧物料箱17;箱内定子取完之后,薄型气缸直接缩回,松开物料箱17。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8所示:所述平移机构7包括顶升气缸42且顶升气缸 4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43,所述第二直线轴承43的侧面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承44的上部设置有第三直线导轨45,所述第三直线导轨45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机械式无杆气缸46,顶升气缸42伸出接住空物料箱17,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松开空物料箱17;安全门8上升,机械式无杆气缸平移将空物料箱17 移至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当空物料箱17被空料箱顶升单元9顶升固定后,平移机构7的顶升气缸42缩回,且机械式无杆气缸移回至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处(此时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已经固定夹紧一个物料箱17了),之后安全门8下降。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9所示:所述安全门8包括门框50和门板51,所述门板51的两侧设置有滚轮48且门板51通过滚轮48与门框5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门板5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圆形气缸47且侧面设置有安全开关49,圆形气缸移动安全门8上下运动,安全开关49监测安全门8是否关闭,起到保护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0所示:所述空料箱顶升单元9包括第二圆形气缸52,所述第二圆形气缸5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薄型气缸53且第二薄型气缸53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三直线轴承54,所述第三直线轴承54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块55,水平移动机构将空物料箱17移动到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后,水平移动机构上的顶升气缸42缩回,薄型气缸伸出将支撑块55顶升,之后圆形气缸伸出将空物料箱17顶到支撑块55的上方(物料箱17顶升的过程中,两侧支撑块55被物料箱17顶开,当物料箱17到达支撑块55上方后,支撑块55在弹簧的作用下,又恢复原位);圆形气缸缩回,此时第一个空物料箱17被放到支撑块55上,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支撑块55上有五层物料箱17(这个过程中,薄型气缸一直处于伸出状态);当第六个物料箱17移至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后,水平移动机构上的顶升气缸42缩回,物料箱17落到皮带线10上,之后薄型气缸也缩回,支撑块55下降且其被下方空物料箱17撑开,则支撑块55上方的五层物料箱17 落到下面的空物料箱17上,最后六层物料箱17被皮带线10移出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1所示:所述皮带线10包括导轨且导轨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无刷电机56,所述导轨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三传感器组件57,第三传感器组件57检测的是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有无物料箱17的,当第三传感器组件57检测到空物料箱17,上下料提升机3将物料箱17移至物料车处,人工拉出,直至将皮带线10上所有空物料箱17移出。
本实用新型人工触摸触摸按钮58,请求打开框架上的送料门,之后将物料车推进去(物料车上有两列料箱,且一列料箱有6层);上下料提升机3将两列满料物料箱17夹紧移动到辊筒线4上,人工一直上料直至辊筒线4上满料;物料提升机5将一列物料箱17往上提升,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夹紧最上层物料箱 17,之后提升机下降,并且平移机构7移出准备接住最上层料箱,同时下一个工位机器人将物料箱17内定子一个一个抓取走;物料箱17内定子全部抓取后,平移机构7上顶升气缸42顶升接住空物料箱17,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松开物料箱17,安全门8打开,平移机构7将空料箱平移至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之后提升机重复操作;空料箱顶升单元9将空料箱顶上去,将空料箱一层层堆积起来,直至堆积至六层,最后将这列空料箱放到皮带线10上,皮带线10将料箱移出空料箱顶升单元9处;皮带线10上堆满空料箱后,上下料提升机3将空料箱移至物料车处,人工将空料箱全部移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1),所述框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物料车组件(2)且物料车组件(2)的侧面设置有上下料提升机(3),所述物料车组件(2)与上下料提升机(3)的入口处相对应,所述上下料提升机(3)的侧面设置有辊筒线(4)且辊筒线(4)的侧面设置有物料提升机(5),所述物料提升机(5)的上部设置有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所述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的上部设置有平移机构(7)和安全门(8),所述安全门(8)位于平移机构(7)的上部,所述框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皮带线(10)且皮带线(10)的上部设置有空料箱顶升单元(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型材框架且型材框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型材框架的一端设置有触摸按钮(58)和急停按钮(11)且急停按钮(11)的上部设置有操作盒(12),所述操作盒(12)通过导线与急停按钮(11)和触摸按钮(58)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型材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三色灯(13),所述型材框架的另一端侧面底部设置有气源处理三联件(14)且气源处理三联件(14)的上部设置有阀岛(15),所述阀岛(15)的上部设置有电箱(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车组件(2)包括物料箱(17)且物料箱(17)的下部设置有物料车本体(18),所述物料箱(17)位于物料车本体(18)的上部且物料车本体(18)与轨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物料车本体(18)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气缸(19)且轨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传感器组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提升组件包括安装架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链条(21),所述链条(21)的侧面设置有步进电机(22)且步进电机(22)的输出端设置有滚珠丝杆(23),所述滚珠丝杆(23)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30)且第一直线导轨(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机械式无杆气缸(31),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气缸(29)且水平气缸(29)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32),所述安装架的侧面设置有下限位接近传感器(24)、下定位接近传感器(25)、原点接近传感器(26)、上定位接近传感器(27)和上限位接近传感器(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线包括轨道和第一无刷电机(33),所述轨道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辊筒本体(35)且辊筒本体(35)与轨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轨道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组夹紧气缸(34)且若干组夹紧气缸(34)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二传感器组件(3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提升机(5)包括齿条(39)和伺服电机(37),所述链条(21)与伺服电机(37)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链条(21)的两侧设置有提升导轨(3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定位夹紧工装(6)包括第一直线轴承(40)和第一薄型气缸(41),且第一薄型气缸(41)的动力输出端与物料箱(17)之间相互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7)包括顶升气缸(42)且顶升气缸(4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43),所述第二直线轴承(43)的侧面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承(44)的上部设置有第三直线导轨(45),所述第三直线导轨(45)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机械式无杆气缸(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8)包括门框(50)和门板(51),所述门板(51)的两侧设置有滚轮(48)且门板(51)通过滚轮(48)与门框(5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门板(5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圆形气缸(47)且侧面设置有安全开关(4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料箱顶升单元(9)包括第二圆形气缸(52),所述第二圆形气缸(5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薄型气缸(53)且第二薄型气缸(53)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三直线轴承(54),所述第三直线轴承(54)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块(5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线(10)包括导轨且导轨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无刷电机(56),所述导轨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三传感器组件(57)。
CN202120935709.6U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定子上料机 Active CN215438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5709.6U CN215438377U (zh)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定子上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5709.6U CN215438377U (zh)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定子上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38377U true CN215438377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5709.6U Active CN215438377U (zh)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定子上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38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15387B2 (ja) 板材の搬入出装置
CN211033923U (zh) 一种负载可升降的有轨穿梭小车
CN116845322A (zh) 一种方形电芯产线
CN215438377U (zh) 一种定子上料机
CN110011486B (zh) 一种异步电机智能装配生产线
CN212238907U (zh) 一种汽车部件多工位传送模具
CN112390018A (zh) 一种铝型材成品自动堆垛装置
CN215120486U (zh) 叠片设备的结构
CN215401200U (zh) 一种三轴伺服自动供料设备
CN214610219U (zh) 一种上下料设备
CN212216868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冲压线
CN114030880A (zh) 一种搭配机械手的板架收放设备
CN112531196A (zh) 一种方形电池电芯入壳全自动生产系统
JP2022034814A (ja) ワーク搬送台車及び加工システム
KR100760721B1 (ko) 금형 적재시스템용 금형 출입장치
CN214651064U (zh) 一种货物堆放机构
JP3044110B2 (ja) パレット移送装置
CN219468839U (zh) 一种可不停机进料的金属包装涂布进料机
CN220200768U (zh) 一种侧装箱悬吊臂式智能箱体装车码垛设备
CN114212550B (zh) 一种基于栈板车流转的全自动拆码垛设备
CN218260195U (zh) 一种工业级铜板生产用上料机构
CN218909013U (zh) 一种地板自动上下料设备
KR200194123Y1 (ko) 극후판 제품의 다단적치 장치
CN216271686U (zh) 一种圆棒自动上料机
CN114212481B (zh) 一种栈板车轮部拨正组件及其综合码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