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4878U -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4878U
CN215314878U CN202120630931.5U CN202120630931U CN215314878U CN 215314878 U CN215314878 U CN 215314878U CN 202120630931 U CN202120630931 U CN 202120630931U CN 215314878 U CN215314878 U CN 215314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frame body
limiting
frame
shee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09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效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Xiao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Xiao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Xiao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Xiao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09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4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4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4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架体前后部中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辊和下导向辊,架体内中部顶侧与底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旋丝杆和单旋丝杆,架体中部内沿左右旋丝杆方向滑动有两组左右对称的限位机构,架体中部内沿单旋丝杆方向滑动连接有限定机构,架体后部内上侧内设置有上导向机构,架体后部外侧上下对称设置有折弯机构,架体底部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组折弯机构,不仅实现多次双向自动折弯,提高折弯效率,而且通过限位机构对中梁钣金件的辅助限位,以及限定机构对中梁钣金件的固定,从而提高折弯的稳定性以及折弯精度,进而提高折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背景技术
中粱钣金件通常同于结构性支撑,而为了不同角度的结构支撑,需要通过折弯机将中粱钣金件折弯成不同角度。
目前,中国专利号为“201921547826.4”公开了一种钣金件折弯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框架,框架左侧壁外侧位于钣金件上下方分别设置有气缸固定杆和钣金件支撑部,气缸固定杆连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头连有弧形折弯板,框架左右两侧壁之间连有滑动杆,滑动杆上套设有滑块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滑块的左侧,框架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前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上连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前端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外面套设有固定筒,第二电动伸缩杆前端上套设有圆环部,圆环部与固定筒上端延伸部之间通过螺钉活动连接。该装置能够针对钣金件长度不一,对钣金件进行有效固定,提高钣金件折弯质量。
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只能进行多次单向折弯(即只能多次向下折弯),若要改变折弯方向,则需将钣金件翻面,再进行折弯,从而降低折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只能进行多次单向折弯,若要改变折弯方向,则需将钣金件翻面,再进行折弯,从而降低折弯效率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前后部中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辊和下导向辊,架体内中部顶侧与底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旋丝杆和单旋丝杆,架体中部内沿左右旋丝杆方向滑动有两组左右对称的限位机构,架体中部内沿单旋丝杆方向滑动连接有限定机构,架体后部内上侧内设置有上导向机构,架体后部外侧上下对称设置有折弯机构,架体底部内设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上导向机构包括架设在架体后部上侧内的上导向液压缸、安装在上导向液压缸输出端的上导向凹架以及转动连接在上导向凹架内的上导向滚辊,上导向滚辊与下导向辊同轴线;
所述折弯机构包括通过安装架左右对称固定在架体后部外侧的折弯液压缸、安装在两组折弯液压缸输出端之间的折弯凹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折弯凹架内的折弯滚辊。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设置在限位架顶部中侧并与左右旋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套以均匀转动连接在限位架底部内的若干组限位滚辊;通过左右旋丝杆与第一螺纹套的螺纹配合,当左右旋丝杆顺逆时针转动时,使得两组限位架相向或背向移动,从而调节两组限位架之间的距离,进而将不同宽度的中粱钣金件限位在架体中间,并使得中粱钣金件与折弯滚辊垂直,进而避免中粱钣金件折弯过程中出现偏移,同时通过限位滚辊与中粱钣金件的滚动接触,便于中粱钣金件在两组限位架之间平行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架顶部左右均设置有第一滑套,所述架体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与第一滑套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通过第一滑套与第一滑杆,实现限位架在架体内沿着左右旋丝杆方向滑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定机构包括限定架、限定架中部底侧固定连接有与单旋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套、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限定架中部底侧的下托盘、架设在限定架中部顶侧的限定液压缸以及固定连接在限定液压缸输出端的上托盘;当将中粱钣金件放置在下托盘后,通过控制面板输入中粱钣金件的厚度,则该装置的PLC控制限定液压缸带动上托盘,将中粱钣金件夹持在下托盘与上托盘之间,从而对中粱钣金件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中粱钣金件折弯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中粱钣金件折弯效果;通过第二螺纹套与单旋丝杆的螺纹配合,当单旋丝杆顺逆时针转动时,使得限定架沿着单旋丝杆方向前后移动,进而可将中粱钣金件的不同位置移动至折弯机构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定架左右内侧壁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架体左右对称设置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导轨;通过滑块与导轨的配合,实现限定架在架体内沿着单旋丝杆方向滑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定架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套,所述上托盘顶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滑套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杆;通过第二滑套与第二滑杆的配合,提高上托盘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架设在架体底部右侧以及底部前侧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和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驱动带轮和第二驱动带轮,所述左右旋丝杆左端和单旋丝杆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带轮以及第二传动带轮,第一传动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驱动带轮传动配合,第二传动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驱动带轮传动配合;第一传动带轮与第一驱动带轮通过第一皮带的传动配合,以及第二传动带轮与第二驱动带轮通过第二皮带的传动配合,当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分别工作时,从而实现分别带动左右旋丝杆与单旋丝杆的顺逆时针转动。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组折弯机构,不仅实现多次双向自动折弯,提高折弯效率,而且通过限位机构对中梁钣金件的辅助限位,以及限定机构对中梁钣金件的固定,从而提高折弯的稳定性以及折弯精度,进而提高折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架体;2-支撑滚辊;3-下导向辊;4-左右旋丝杆;5-单旋丝杆;6-上导向液压缸;7-上导向凹架;8-上导向滚辊;9-折弯液压缸;10-折弯凹架;11-折弯滚辊;12-限位架;13-第一螺纹套;14-限位滚辊;15-第一滑套;16-第一滑杆;17-限定架;18-下托盘;19-限定液压缸;20-上托盘;21-滑块;22-导轨;23-第二滑套;24-第二滑杆;25-第一伺服电机;26-第二伺服电机;27-第一传动带轮;28-第二传动带轮;29-第一皮带;30-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参照图1-5: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架体1前后部中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辊2和下导向辊3,架体1内中部顶侧与底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旋丝杆4和单旋丝杆5,架体1中部内沿左右旋丝杆4方向滑动有两组左右对称的限位机构,架体1中部内沿单旋丝杆5方向滑动连接有限定机构,架体1后部内上侧内设置有上导向机构,架体1后部外侧上下对称设置有折弯机构,架体1底部内设置有驱动机构;
上导向机构包括架设在架体1后部上侧内的上导向液压缸6、安装在上导向液压缸6输出端的上导向凹架7以及转动连接在上导向凹架7内的上导向滚辊8,上导向滚辊8与下导向辊3同轴线;
折弯机构包括通过安装架左右对称固定在架体1后部外侧的折弯液压缸9、安装在两组折弯液压缸9输出端之间的折弯凹架10以及转动连接在折弯凹架10内的折弯滚辊11。
其中,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12、设置在限位架12顶部中侧并与左右旋丝杆4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套13以均匀转动连接在限位架12底部内的若干组限位滚辊14;通过左右旋丝杆4与第一螺纹套13的螺纹配合,当左右旋丝杆4顺逆时针转动时,使得两组限位架12相向或背向移动,从而调节两组限位架12之间的距离,进而将不同宽度的中粱钣金件限位在架体1中间,并使得中粱钣金件与折弯滚辊11垂直,进而避免中粱钣金件折弯过程中出现偏移,同时通过限位滚辊14与中粱钣金件的滚动接触,便于中粱钣金件在两组限位架12之间平行移动。
其中,限位架12顶部左右均设置有第一滑套15,架体1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与第一滑套15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16;通过第一滑套15与第一滑杆16,实现限位架12在架体1内沿着左右旋丝杆4方向滑动。
其中,限定机构包括限定架17、限定架17中部底侧固定连接有与单旋丝杆5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套、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限定架17中部底侧的下托盘18、架设在限定架17中部顶侧的限定液压缸19以及固定连接在限定液压缸19输出端的上托盘20;当将中粱钣金件放置在下托盘18后,通过控制面板输入中粱钣金件的厚度,则该装置的PLC控制限定液压缸19带动上托盘20,将中粱钣金件夹持在下托盘18与上托盘20之间,从而对中粱钣金件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中粱钣金件折弯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中粱钣金件折弯效果;通过第二螺纹套与单旋丝杆5的螺纹配合,当单旋丝杆5顺逆时针转动时,使得限定架17沿着单旋丝杆5方向前后移动,进而可将中粱钣金件的不同位置移动至折弯机构处。
其中,限定架17左右内侧壁均设置有滑块21,架体1左右对称设置有与滑块21滑动配合的导轨22;通过滑块21与导轨22的配合,实现限定架17在架体1内沿着单旋丝杆5方向滑动。
其中,限定架17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套23,上托盘20顶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滑套23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杆24;通过第二滑套23与第二滑杆24的配合,提高上托盘20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分别架设在架体1底部右侧以及底部前侧的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伺服电机25输出端和第二伺服电机26输出端的第一驱动带轮和第二驱动带轮,左右旋丝杆4左端和单旋丝杆5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带轮27以及第二传动带轮28,第一传动带轮27通过第一皮带29与第一驱动带轮传动配合,第二传动带轮28通过第二皮带30与第二驱动带轮传动配合;第一传动带轮27与第一驱动带轮通过第一皮带29的传动配合,以及第二传动带轮28与第二驱动带轮通过第二皮带30的传动配合,当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分别工作时,从而实现分别带动左右旋丝杆4与单旋丝杆5的顺逆时针转动。
工作原理:将中梁钣金件放置在下托盘18与支撑滚辊2之间后,并使得中梁钣金件一端与限位架14后侧平齐,再通过控制面板输入中梁钣金件的厚度与宽度、每处折弯位置以及每处折弯位的折弯方向与折弯角度,之后,该装置的PLC先控制限位机构,将中梁钣金件限位在架体1正中处,并使得中梁钣金件与折弯滚辊11垂直,从而提高中梁钣金件折弯精度,减少折弯偏差,进而提高折弯效果,再控制限定机构,将中梁钣金件夹持在限定机构中(即夹持在下托盘18与上托盘20之间),并根据控制中梁钣金件的厚度,控制上导向液压缸6带动上导向凹架7上下移动,调节上导向滚辊8与下导向辊3之间的间距,使得中梁钣金件分别与上导向滚辊8和下导向辊3相切,PLC再控制限定机构的限定架17向后移动,带动中梁钣金件向后移动,使得中梁钣金件第一处折弯位置位于上下两组折弯滚辊11之间,并根据该处折弯方向与折弯角度,PLC控制对应的折弯液压缸9,如向上折弯时,控制两组下侧的折弯液压缸9,带动折弯凹架10向上移动,使得折弯滚辊11与中梁钣金件挤压,并根据折弯角度,控制折弯滚辊11移动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中梁钣金件的向上折弯,若向下折弯,其原理与向上折弯一致,在此不在进行详细的描述;当第一处折弯处折弯完毕后,PLC再控制限定架17带动中梁钣金件移动,将中梁钣金件第二处折弯处移动至上下两组折弯滚辊11之间,并再次进行折弯,从而实现多次双向自动折弯。
该装置通过设置上下两组折弯机构,不仅实现多次双向自动折弯,提高折弯效率,而且通过限位机构对中梁钣金件的辅助限位,以及限定机构对中梁钣金件的固定,从而提高折弯的稳定性以及折弯精度,进而提高折弯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前后部中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辊(2)和下导向辊(3),架体(1)内中部顶侧与底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旋丝杆(4)和单旋丝杆(5),架体(1)中部内沿左右旋丝杆(4)方向滑动有两组左右对称的限位机构,架体(1)中部内沿单旋丝杆(5)方向滑动连接有限定机构,架体(1)后部内上侧内设置有上导向机构,架体(1)后部外侧上下对称设置有折弯机构,架体(1)底部内设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上导向机构包括架设在架体(1)后部上侧内的上导向液压缸(6)、安装在上导向液压缸(6)输出端的上导向凹架(7)以及转动连接在上导向凹架(7)内的上导向滚辊(8),上导向滚辊(8)与下导向辊(3)同轴线;
所述折弯机构包括通过安装架左右对称固定在架体(1)后部外侧的折弯液压缸(9)、安装在两组折弯液压缸(9)输出端之间的折弯凹架(10)以及转动连接在折弯凹架(10)内的折弯滚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12)、设置在限位架(12)顶部中侧并与左右旋丝杆(4)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套(13)以均匀转动连接在限位架(12)底部内的若干组限位滚辊(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12)顶部左右均设置有第一滑套(15),所述架体(1)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与第一滑套(15)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机构包括限定架(17)、限定架(17)中部底侧固定连接有与单旋丝杆(5)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套、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限定架(17)中部底侧的下托盘(18)、架设在限定架(17)中部顶侧的限定液压缸(19)以及固定连接在限定液压缸(19)输出端的上托盘(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架(17)左右内侧壁均设置有滑块(21),所述架体(1)左右对称设置有与滑块(21)滑动配合的导轨(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架(17)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套(23),所述上托盘(20)顶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滑套(23)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杆(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架设在架体(1)底部右侧以及底部前侧的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伺服电机(25)输出端和第二伺服电机(26)输出端的第一驱动带轮和第二驱动带轮,所述左右旋丝杆(4)左端和单旋丝杆(5)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带轮(27)以及第二传动带轮(28),第一传动带轮(27)通过第一皮带(29)与第一驱动带轮传动配合,第二传动带轮(28)通过第二皮带(30)与第二驱动带轮传动配合。
CN202120630931.5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Active CN215314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0931.5U CN21531487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0931.5U CN21531487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4878U true CN21531487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1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0931.5U Active CN21531487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4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15219U (zh) 一种中粱钣金件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11052236U (zh) 一种在线弯弧装置
CN209393769U (zh) 一种铁桶生产用卷圆机
CN110947799B (zh) 一种铝型材矫直加工装置
CN215314878U (zh) 一种中梁钣金件加工用双向折弯机
CN115805404A (zh) 一种桁架标准节快速铆焊工装及方法
CN111335314A (zh) 一种通信用信号塔打桩装置
CN217290198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用焊丝生产用矫直装置
CN208083125U (zh) 一种全自动弯管机
EP3821993B1 (en) Rolling mill area production equipment with rotating grabs and hot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CN213728672U (zh) 一种冶金机械筒的导缝辊调直装置
CN215745581U (zh) 大直径棒料盘圆机
CN218050085U (zh) 一种铁丝拉直辊组
CN220532697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折弯机夹持机构
CN114603220B (zh) 一种钢筋螺纹加工机用螺距控制机构
CN218191770U (zh) 一种用于螺丝加工的拉丝机矫正装置
CN219683818U (zh) 一种工业用废弃钢筋压直设备
CN220591384U (zh) 一种折弯辅助机构
CN214645833U (zh) 一种pvc板材再加工弯曲成型装置
CN211276270U (zh) 一种型材矫直机
CN219945671U (zh) 一种门窗抛光打磨装置
CN219238845U (zh) 一种塑料定型丝收卷方架绕卷补偿机构
CN218744526U (zh) 一种双工位折弯机
CN220658811U (zh) 一种铜管校直设备
CN219786091U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矫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