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2627U -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2627U
CN215292627U CN202120582609.XU CN202120582609U CN215292627U CN 215292627 U CN215292627 U CN 215292627U CN 202120582609 U CN202120582609 U CN 202120582609U CN 215292627 U CN215292627 U CN 215292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pipe
cavity
partition plat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26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俊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26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2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2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2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和进气管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主进气管、进气筒体、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所述进气筒体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消声器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的进气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该实用新型采用双进气通道和双排气通道的结构设置,同时消音器的排气路线与消声路线采用局部分散的结构设计,使该消声器不仅可以迅速提速时有效减少发动机排气的阻力,达到迅速排气;还可以正常行驶时达到消声降噪的效果,而且有效减少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排气阻力,降低了功率的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消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消声器通过在消声器筒体内设置多道消音结构达到消声降噪的目的,但是由于多道消音结构的设置,使摩托车在迅速提速时发动机废气不能迅速排出,增加了排气阻力,影响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使该结构的消声器不能同时兼顾提速时低阻力、迅速排气和正常行驶时消声降噪。
另外,现有消音器的排气路线与消声路线采用的是一条线路的结构设计,导致正常行驶时排气气阻大,动力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采用双进气通道和双排气通道的结构设置,同时消音器的排气路线与消声路线采用局部分散的结构设计,使该消声器不仅可以迅速提速时有效减少发动机排气的阻力,达到迅速排气;还可以和正常行驶时达到消声降噪的效果,而且有效减少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排气阻力,降低了功率的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和与消声器主体连接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主进气管、进气筒体、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所述主进气管的排气端与进气筒体连接;所述进气筒体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消声器主体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的进气端上分别设置用于控制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弯气管通断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所述消声器主体包括消声器筒体、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和第三消音管。
优选的,所述消声器筒体的进气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排气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消声器筒体的内部从进气端向排气端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将消声器筒体内部的腔体依次分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
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其中一端穿过消声器筒体的第一进气口后与第一进气弯管连接,另一端从第一腔室内依次贯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后延伸至第五腔内;
所述第二排气管设置在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其中一端贯穿第三隔板后延伸至第三腔室内,另一端贯穿第四隔板后延伸至第五腔室内;
所述第一消音管贯穿第一隔板,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消音管设置在第三腔室内;所述第二消音管的其中一端贯穿第二隔板后延伸至第二腔室,另一端贯穿第三隔板后延伸至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三消音管贯穿第三隔板,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内;
所述第二进气弯管远离进气筒体的一端与消声器筒体的第二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弯管与第一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消声器筒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第六腔室;所述内壳分别位于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的壳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阵列分布的通气孔,使所述第六腔室分别与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五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尾管和第二尾管;所述第一尾管和第二尾管的进气端分别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连接,排气端分别与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消音管位于第四腔室的一端内径大小大于位于第二腔室一端的内径大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流量阀。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实用新型采用双进气通道和双排气通道的结构设置,在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上设置阀门,使第一进气弯管与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直接排出的第一排气管连接,使第二进气弯管与消声器筒体的内腔、多道消音结构及第二排气管连通;通过阀门分别控制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的通断,使迅速提速时发动机废气从第一排气管迅速、低阻力的排出,正常行驶时发动机废气从第二排气管经多道消声后排出,达到有效消声降噪。
2、该消音器的排气路线与消声路线采用局部分散的结构设计,通过在内壳分别位于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的壳壁上设置若干个均匀阵列分布的通气孔,使第六腔室分别与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使进入第二腔室的部分废气通过通气孔进入第六腔室,再通过第四腔室进入第三腔室和第五腔室,减轻主排气通道的排气压力,有效减少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排气阻力,降低了功率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消声器主体1、进气管组件2、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第四隔板8、通气孔9、第一腔室10、消声器筒体11、第一排气管12、第二排气管13、第一消音管14、第二消音管15、第三消音管16、主进气管21、进气筒体22、第一进气弯管23、第二进气弯管24、第二腔室20、第三腔室30、第四腔室40、第五腔室50、第六腔室60、第一尾管100、第二尾管200、外壳111、内壳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1和与消声器主体1连接的进气管组件2,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组件2包括主进气管21、进气筒体22、第一进气弯管23和第二进气弯管24;所述主进气管21的排气端与进气筒体22连接;所述进气筒体22远离主进气管2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弯管23和第二进气弯管24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弯管23和第二进气弯管24的另一端分别与消声器主体1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弯管23和第二进气弯管24的进气端上分别设置用于控制第一进气弯管23和第二进气弯管24通断的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4。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组件采用双进气弯管的结构设置,并在第一进气弯管23和第二进气弯管24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4,并通过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4根据摩托车的行驶模式(迅速加速和正常行驶两种模式)自动或手动控制第一进气弯管23和第二进气弯管24的通断,从而控制摩托车发动机废气从第一进气弯管23或第二进气弯管24进入消声器主体1;
所述消声器主体1包括消声器筒体11、第一排气管12、第二排气管13、第一消音管14、第二消音管15和第三消音管16。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所述消声器筒体11的进气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排气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消声器筒体11的内部从进气端向排气端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和第四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和第四隔板8将消声器筒体11内部的腔体依次分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20、第三腔室30、第四腔室40和第五腔室50。
所述第一排气管12的其中一端穿过消声器筒体11的第一进气口后与第一进气弯管23连接,另一端从第一腔室10内依次贯穿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和第四隔板8后延伸至第五腔50内。
在该实施例中,使第一进气弯管23与第一排气管12连接,当摩托车需要迅速提速时,则自动或手动控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排出,从而达到减小排气阻力,提高发动机功率的作用。
所述第二排气管13设置在第四腔室40内;所述第二排气管13的其中一端贯穿第三隔板7后延伸至第三腔室30内,另一端贯穿第四隔板8后延伸至第五腔室50内;所述第二排气管13是将进入第三腔室30的发动机排出废气排向外部环境。
所述第一消音管14贯穿第一隔板5,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内20;所述第二消音管15设置在第三腔室30内;所述第二消音管15的其中一端贯穿第二隔板6后延伸至第二腔室20,另一端贯穿第三隔板7后延伸至第四腔室40内;所述第三消音管16贯穿第三隔板7,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三腔室30和第四腔室40内;
所述第二进气弯管24远离进气筒体22的一端与消声器筒体11的第二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弯管24与第一腔室10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当摩托车需要正常速度行驶时,则自动或手动控制控制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此时消声器的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通过第二进气弯管24直接进入第一腔室10,在第一腔室10经历第一次膨胀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
然后废气经过第一消音管14进入第二腔室20经历第二次膨胀以进一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
然后废气经过第二消音管15进入第四腔室40经历第三次膨胀以进一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
然后废气经过第三消音管16进入第三腔室30经历第四次膨胀以再进一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最终经过第二排气管13排出至外部环境;废气通过多级消音结构后,不仅有效提高对废气的过滤净化,还大大增强了消声降噪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该消声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同时兼顾迅速提速时有效减少发动机排气的阻力,达到迅速排气和正常行驶时增加消声降噪的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所述消声器筒体11包括外壳111和内壳112,所述外壳111与内壳112之间形成第六腔室60;所述内壳112分别位于第二腔室20和第四腔室40的壳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阵列分布的通气孔9,使所述第六腔室60分别与第二腔室20和第四腔室40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当摩托车需要正常速度行驶时,使进入第二腔室的部分废气通过通气孔9进入第六腔室60,再通过第四腔室40进入第三腔室30和第五腔室50,减轻主排气通道的排气压力,有效减少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排气阻力,降低了功率的损耗。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所述第五腔室50内设置有第一尾管100和第二尾管200;所述第一尾管100和第二尾管200的进气端分别与第一排气管12和第二排气管13连接,排气端分别与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所述第二消音管15位于第四腔室40的一端内径大小大于位于第二腔室20一端的内径大小;所述第二消音管15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使从第二腔室20进入第四腔室40的废气膨胀以达到损耗声能、降低噪音,而且还加快了整个排气通道中废气的流动效率,可以进一步减少排气阻力。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流量阀。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和与消声器主体连接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主进气管、进气筒体、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所述主进气管的排气端与进气筒体连接;所述进气筒体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消声器主体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气弯管的进气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气弯管和第二进弯气管通断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所述消声器主体包括消声器筒体、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和第三消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进气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排气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消声器筒体的内部从进气端向排气端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将消声器筒体内部的腔体依次分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
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其中一端穿过消声器筒体的第一进气口后与第一进气弯管连接,另一端从第一腔室内依次贯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后延伸至第五腔内;
所述第二排气管设置在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其中一端贯穿第三隔板后延伸至第三腔室内,另一端贯穿第四隔板后延伸至第五腔室内;
所述第一消音管贯穿第一隔板,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消音管设置在第三腔室内;所述第二消音管的其中一端贯穿第二隔板后延伸至第二腔室,另一端贯穿第三隔板后延伸至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三消音管贯穿第三隔板,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内;
所述第二进气弯管远离进气筒体的一端与消声器筒体的第二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弯管与第一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筒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第六腔室;所述内壳分别位于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的壳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阵列分布的通气孔,使所述第六腔室分别与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尾管和第二尾管;所述第一尾管和第二尾管的进气端分别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连接,排气端分别与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音管位于第四腔室的一端内径大小大于位于第二腔室一端的内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流量阀。
CN202120582609.X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Active CN215292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2609.XU CN215292627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2609.XU CN215292627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2627U true CN215292627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4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2609.XU Active CN215292627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2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21306Y (zh)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02544980U (zh) 用于工程机械的抗性消声器
CN211737261U (zh) 一种车辆排气消声器及车辆
CN215292627U (zh) 一种双通道、低阻力消声器
CN107816595A (zh) 一种并联不等深度子背腔微穿孔管消声器
CN207864880U (zh) 一种并联不等深度子背腔微穿孔管消声器
CN201865723U (zh) 汽车排气消声器
CN102619591A (zh) 用于内燃机排气消声器中的气流反相对冲消声单元
CN201173143Y (zh) 一种低噪声汽车排气消声器
CN203835496U (zh) 一种消声器
CN216974998U (zh) 一种带排气调音阀的消声器
CN211549805U (zh) 一种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CN203321650U (zh) 一种具有阻流隔栅的横流穿孔管消声器结构
CN217421325U (zh) 一种大排量消声器
CN207437173U (zh) 一种排气消声器
CN21903484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消声器
CN218030330U (zh) 一种装有阀与阻力片的消声器
CN214170646U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消声器
CN217206614U (zh) 一种新型泄压结构的锥形消声器
CN212318116U (zh)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
CN212318117U (zh) 消音器
CN220101363U (zh) 一种工业车辆用净化消音器
CN215109103U (zh) 一种摩托车消音器
CN2201514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排气消声装置
CN213980912U (zh) 一种用于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