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4251U - 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4251U
CN215214251U CN202120710725.5U CN202120710725U CN215214251U CN 215214251 U CN215214251 U CN 215214251U CN 202120710725 U CN202120710725 U CN 202120710725U CN 215214251 U CN215214251 U CN 215214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omponent
plate
stripping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07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澎
黄佑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fang Liangca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07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4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4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42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贴合装置包括辅料上料部件、辅料移载部件、剥料部件、分割器、抓取部件、贴合部件以及与之连接的控制部件。辅料上料部件的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其第一载料板移动至预设抓取位;辅料移载部件通过其第二驱动部件以及两组第一吸附件吸附片型辅料带后移动至于剥料部件的剥料组件,以使片型辅料带上的片型辅料剥离至剥料板。抓取部件抓取片型辅料至分割器上的工件治具以使贴合部件进行贴合。从而通过上述装置实现辅料上料至与工件贴合过程的全自动化,提升工件成品加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不断更新与进步,机械自动化代替人工是必然趋势。如通信产品领域,很多工件上需要贴合片型辅料,而多个片型辅料通常一一对应贴附在空白底纸上,形成片型辅料带;且由于片型辅料柔性不高,因此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片型辅料上料后逐一剥离,然后再进行人工贴合,使得工件产品的加工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贴合装置,可以提升工件成品的加工效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辅料上料部件,所述辅料上料部件包括第一载料板以及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料板移动至预设的抓取位;
辅料移载部件,所述辅料移载部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以及两组第一吸附件,同组的每一所述第一吸附件间隔设置;
剥料部件,所述剥料部件位于所述辅料上料部件一侧,所述剥料部件包括剥料板以及剥料组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件在所述第一载料板与所述剥料组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剥料板用于承载所述剥料组件剥离的片型辅料;
分割器,所述分割器位于所述剥料板一侧;所述分割器上设置有工件治具;
抓取部件,所述抓取部件位于所述分割器上方;所述抓取部件在所述工件治具与所述剥料板之间往复移动;
贴合部件,所述贴合部件、所述剥料板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剥料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所述分割器以及所述抓取部件、所述贴合部件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控制部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工作,使得第一载料板移动至预设的抓取位,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驱动部件,驱动两组第一吸附件移动至抓取位吸附片型辅料带后放置在剥料组件上进行剥料,此时剥料板上有被剥离的片型辅料,此时控制部件控制抓取部件将片型辅料抓取至已放置有工件的工件治具上,分割器将该治具移动至贴合部件所在的位置,以使贴合部件可以对片型辅料以及工件进行贴合,此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片型辅料上料、剥料以及与工件贴合的全自动化,从而提升工件成品的加工效率。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还包括第一拖链模组、第一下压气缸、条形固定件以及防呆气缸;所述第一拖链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压气缸水平移动;所述第一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条形固定件上下移动;两组所述第一吸附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条形固定件的两侧;所述防呆气缸设置在所述条形固定件上;所述第一拖链模组、所述第一下压气缸、所述防呆气缸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防呆气缸,可以在第一吸附件吸附辅料带后,通过防呆气缸震动被吸附的片型辅料带,防止由于静电原因,多片片型辅料带被吸附。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剥料组件还包括第二载料板、第一夹持部件、第三驱动部件、第四驱动部件、第二夹持部件以及第五驱动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所述剥料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载料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载料板上片型辅料带的一端;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件从所述第二载料板一端移向另一端;所述第四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剥料板水平移动以及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剥料板水平移动时,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载料板,且所述剥料板下移时弯折所述片型辅料带上另一端的底纸;所述第五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上移时,夹持弯折的所述底纸;所述第一夹持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四驱动部件、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以及所述第五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剥料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剥料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辅料上料部件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剥料部件可以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剥料部件还包括第一拍摄件,所述第一拍摄件位于所述剥料板和所述分割器之间;所述贴合部件包括第二拍摄件以及辊压组件,所述第二拍摄件位于所述分割器上方;所述辊压组件、所述剥料板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所述第一拍摄件、所述第二拍摄件、所述辊压组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拍摄件,使得抓取部件抓取片型辅料后通过第一拍摄件可以获取片型辅料相对于抓取部件的图片,通过第二拍摄件可以知道工件在工件治具上的图片,从而通过第一拍摄件、第二拍摄件的拍摄图片调整片型辅料和工件的相对位置,以提升片型辅料和工件贴合的精度。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辊压组件包括辊压部、第二下压气缸以及第一水平移动模组,所述第二下压气缸的活塞与所述辊压部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下压气缸水平移动,所述第二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辊压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模组、所述第二下压气缸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将辊压部与第二下压气缸弹性连接,可以提升片型辅料和工件贴合效果。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工件上料部件,所述工件上料部件包括第二拖链模组、第二吸附件以及第三下压气缸,所述第三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件下移吸附工件,所述第二拖链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件水平移动,以将所述工件移动至空闲的所述工件治具上,所述工件上料部件、所述剥料组件、所述贴合部件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所述第二拖链模组、所述第二吸附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工件上料部件,实现工件上料的自动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工件上料部件还包括导正架,所述导正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拖链模组远离分割器一端的流水线上,所述第二拖链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下压气缸在所述导正架与所述工件治具之间移动。通过设置导正架,使得工件以预设的角度和位置进行上料,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工件上料部件还包括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置在所述分割器与所述第二拖链模组之间,所述工件治具包括弹性凸块、承载板以及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活动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相邻的两侧,且与所述承载板的另外两个侧边围合形成工件放置空间,所述弹性凸块凸出设置于所述承载板靠近所述分割器外边缘的一侧;所述弹性凸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联动连接,所述抵接块用于将转动至所述第二拖链模组处的所述弹性凸块抵接,以使所述弹性凸块压缩,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相互远离。通过设置抵接块和弹性凸块,实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机械联动,从而将工件上料后夹持住,提升工件上料的效率同时,降低贴合装置的能耗。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下料部件,所述下料部件包括第三拖链模组、第三吸附件以及第四下压气缸,所述第四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吸附件下移至所述分割器上的工件治具,所述第三拖链模组驱动所述第四下压气缸水平移动;所述第三拖链模组与所述第二拖链模组平行设置,所述工件上料部件、所述剥料组件、所述下料部件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所述第三拖链模组、所述第三吸附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下料部件,进一步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贴合装置俯视示意图(不含抓取部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料移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剥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辅料上料部件100、第一载料板110、第一调节支柱120、第二调节支柱130、
辅料移载部件200、第二驱动部件210、第一拖链模组211、第一下压气缸212、条形固定件213、防呆气缸214、第一吸附件220、
剥料部件300、剥料板310、剥料组件320、第二载料板321、第一夹持部件322、第三驱动部件323、第四驱动部件324、水平移动气缸3241、上移气缸3242、第二夹持部件325、第五驱动部件326、第一导正板330、第二导正板340、导正气缸350、检测装置360、第一拍摄件370、
分割器400、工件治具410、弹性凸块411、承载板412、第一限位板413、第二限位板414、
抓取部件500、
贴合部件600、安装架610、辊压组件620、辊压部621、第二下压气缸622、第一水平移动模组623、
工件上料部件700、第二拖链模组710、导正架720、喇叭形入口721、工件容置通道722、
下料部件800、第三拖链模组810、
片型辅料带900、片型辅料910、底纸9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图1~图4描述本申请用于将片型辅料带上的片型辅料与工件贴合的贴合装置,每一个片型辅料带均包括底纸以及若干片型辅料,片型辅料间隔设置在底纸上,且每一个片型辅料带的两端均留有空白的底纸部位。
如图1和图2所示,贴合装置包括辅料上料部件100、辅料移载部件200、剥料部件300、分割器400、抓取部件500以及控制部件。
辅料上料部件100包括第一载料板110以及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载料板110移动至预设的抓取位。
辅料移载部件200包括第二驱动部件210以及两组第一吸附件220,同组的每一第一吸附件220间隔设置。
剥料部件300位于辅料上料部件100一侧,剥料部件300包括剥料板310以及剥料组件320,第二驱动部件210用于驱动第一吸附件220在第一载料板110与剥料组件320之间往复移动;剥料板310用于承载剥料组件320剥离的片型辅料910。
分割器400位于剥料板310一侧;分割器400上设置有工件治具410。
抓取部件500位于分割器400上方;抓取部件500在工件治具410与剥料板310之间往复移动。
贴合部件600,贴合部件600、剥料板310沿分割器400周向设置。
控制部件与第一驱动部件、剥料组件320、第一吸附件220、第二驱动部件210、分割器400以及抓取部件500、贴合部件600电连接。
因此,控制部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工作,使得第一载料板110移动至预设的抓取位,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驱动部件210,驱动两组第一吸附件220移动至抓取位吸附片型辅料带900后放置在剥料组件320上进行剥料,此时剥料板310上有被剥离的片型辅料910,此时控制部件控制抓取部件500将片型辅料910抓取至已放置有工件的工件治具410上,分割器400将该治具移动至贴合部件600所在的位置,以使贴合部件600可以对片型辅料910以及工件进行贴合,此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片型辅料910上料、剥料以及与工件贴合的全自动化,从而提升工件成品的加工效率。
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辅料上料部件100还包括若干第一调节支柱120、若干第二调节支柱130;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二水平移动模组以及上移模组,第一调节支柱120穿设在第一载料板110相对的两侧,第二调节支柱130穿设第一载料板110的另一相对的两侧,第一调节支柱120和第二调节支柱130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载料板110上,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支柱120和第二调节支柱130在第一载料板110上的位置适配不同片型辅料带900的上料(如图1所示,第一调节支柱120前后移动,第二调节支柱130左右移动实现适配不同片型辅料带900)。第二水平移动模组驱动第一载料板110水平移动,以使其移出方便片型辅料带900进料;上移模组用于驱动第一载料板110上移至预设的抓取位。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设置相应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载料板110上的片型辅料带900是否移动到抓取位。
需说明的是,两组第一吸附件220的组间距离小于片型辅料带900,此时第一吸附件220可以设置足够小,通过多个第一吸附件220提供足够的吸力吸附片型辅料带900,从而避免吸附过程中对片型辅料带900造成损害。
需说明的是,工件治具410可以设置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分割器400的转盘上;此时,剥料板310、贴合部件600可以分别对应一个工件治具410设置。此时,通过控制分割器400转动,使得工件治具410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可理解为,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驱动部件210还包括第一拖链模组211、第一下压气缸212、条形固定件213以及防呆气缸214;第一拖链模组211用于驱动第一下压气缸212水平移动;第一下压气缸212用于驱动条形固定件213上下移动;两组第一吸附件220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条形固定件213的两侧;防呆气缸214设置在条形固定件213上;第一拖链模组211、第一下压气缸212、防呆气缸214与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防呆气缸214,可以在第一吸附件220吸附辅料带后,通过防呆气缸214震动被吸附的片型辅料带900,防止由于静电原因,多片片型辅料带900被吸附。
可理解为,如图1和图4所示剥料组件320还包括第二载料板321、第一夹持部件322、第三驱动部件323、第四驱动部件324、第二夹持部件325以及第五驱动部件326,第一夹持部件322、剥料板310分别位于第二载料板321的两端;第一夹持部件322用于夹持第二载料板321上片型辅料带900的一端;第三驱动部件323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件322从第二载料板321一端移向另一端;第四驱动部件324用于驱动剥料板310水平移动以及上下移动,以使剥料板310水平移动时,远离或靠近第二载料板321,且剥料板310下移时弯折片型辅料带900上另一端的底纸920;第五驱动部件326用于驱动第二夹持部件325上下移动,以使第二夹持部件325上移时,夹持弯折的底纸920;第一夹持部件322、第三驱动部件323、第四驱动部件324、第二夹持部件325以及第五驱动部件326与控制部件电连接。
需说明的是,第四驱动部件324包括水平移动气缸3241以及上移气缸3242,用于分别驱动剥料板310远离或靠近第二载料板321、驱动剥料板310上下移动。
需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剥料组件320还包括两个检测装置360,其中一个检测装置360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件322上,用于检测第一夹持部件322的夹持状态。另一个检测装置360位于第二载料板321另一端,用于检测片型辅料带900上片型辅料910的位置。
需说明的是,剥料组件320还包括第一导正板330、第二导正板340以及导正气缸350,第一导正板330、第二导正板340位于第二载料板321的两侧,导正气缸350用于驱动第一导正板330向第二导正板340远离或靠近。
可理解为,如图1所示,剥料部件300设置有两个,两个剥料部件300分别设置在辅料上料部件100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剥料部件300可以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可理解为,如图1和图2所示,剥料部件300还包括第一拍摄件370,第一拍摄件370位于剥料板310和分割器400之间;贴合部件600包括第二拍摄件以及辊压组件620,第二拍摄件位于分割器400上方;辊压组件620、剥料板310沿分割器400周向设置;第一拍摄件370、第二拍摄件、辊压组件620与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拍摄件370,使得抓取部件500抓取片型辅料910后通过第一拍摄件370可以获取片型辅料910相对于抓取部件500的图片,通过第二拍摄件可以知道工件在工件治具410上的图片,从而通过第一拍摄件370、第二拍摄件的拍摄图片分别调整片型辅料910和工件的相对位置,以提升片型辅料910和工件贴合的精度。
需说明的是,第一拍摄件370和第二拍摄件可以是CCD相机或摄像机等可以用于分别获取片型辅料910、工件的图像信息,以用于将片型辅料910精准放置在工件上。
需说明的是,抓取部件500为机械手,可以旋转调整位置。也可以将抓取部件500设置为多个气缸组,以根据第一拍摄件370、第二拍摄件的图片调整片型辅料910相对工件的位置。
需说明的是,第二拍摄件并未在附图中显示,如图1所示,第二拍摄件安装在附图所示的安装架610上。
可理解为,如图1所示,辊压组件620包括辊压部621、第二下压气缸622以及第一水平移动模组623,第二下压气缸622的活塞与辊压部621弹性连接;第一水平移动模组623用于驱动第二下压气缸622水平移动,第二下压气缸622用于驱动辊压部621上下移动,第一水平移动模组623、第二下压气缸622与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将辊压部621与第二下压气缸622弹性连接,可以提升片型辅料910和工件贴合效果。
需说明的是,可以在活塞和辊压部621连接处设置弹簧或弹片,实现弹性连接。辊压部621为压辊或与工件表面匹配的滚筒。
可理解为,如图1和图2所示,贴合装置还包括工件上料部件700,工件上料部件700包括第二拖链模组710、第二吸附件以及第三下压气缸,第三下压气缸用于驱动第二吸附件下移吸附工件,第二拖链模组710用于驱动第二吸附件水平移动,以将工件移动至空闲的工件治具410上,工件上料部件700、剥料组件320、贴合部件600沿分割器400周向设置;第二拖链模组710、第二吸附件与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工件上料部件700,实现工件上料的自动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可理解为,如图1和图2所示,工件上料部件700还包括导正架720,导正架720设置在位于第二拖链模组710远离分割器400一端的流水线上,第二拖链模组710用于驱动第三下压气缸在导正架720与工件治具410之间往复移动。通过设置导正架720,使得工件以预设的角度和位置进行上料,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需说明的是,导正架720包括喇叭形入口721以及连通该喇叭形入口721的与工件匹配的工件容置通道722,导正架720固定设置在流水线上,因此,待加工的工件经过喇叭形入口721进入工件容置通道722后均会被导正架720拦截,以使第二拖链模组710、第三下压气缸驱动第二吸附件将工件吸取后加工处理。
需说明的是,图示中并未示意第三下压气缸和第二吸附件。由于为比较常见结构,因此此处不一一详述。此时,第二拖链模组710用于驱动第三下压气缸在工件容置通道722与工件治具410之间往复移动。
可理解为,如图2所示,工件上料部件700还包括抵接块(图示中未体现),抵接块设置在分割器400和第二拖链模组710之间,工件治具410包括弹性凸块411、承载板412以及第一限位板413和第二限位板414,第一限位板413、第二限位板414活动设置在承载板412相邻的两侧,与承载板412的另外两个侧边围合形成工件放置空间,弹性凸块411凸出设置于承载板412靠近分割器400外边缘的一侧;弹性凸块411与第一限位板413、第二限位板414联动连接,抵接块用于抵接转动至第二拖链模组710处的弹性凸块411,以使弹性凸块411压缩,第一限位板413以及第二限位板414相互远离。通过设置抵接块和弹性凸块411,实现第一限位板413和第二限位板414机械联动,从而将工件上料后夹持住,提升工件上料的效率同时,降低贴合装置的能耗。
可理解为,如图1所示,贴合装置还包括下料部件800,下料部件800包括第三拖链模组810、第三吸附件以及第四下压气缸,第四下压气缸用于驱动第三吸附件下移至分割器400上的工件治具410,第三拖链模组810驱动第四下压气缸水平移动;第三拖链模组810与第二拖链模组710平行设置,工件上料部件700、剥料组件320、下料部件800沿分割器400周向设置,第三拖链模组810、第三吸附件与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下料部件800,进一步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需说明的是,第三吸附件和第四下压气缸未在附图中显示,由于为常见结构,因此,此时不一一详述。
需说明的是,当第三拖链模组810和第二拖链模组710平行设置时,工件上料部件700和下料部件800可以共用一个流水线。当设置导正架720后,将第三拖链模组810、第二拖链模组710沿沿流水线方向依次设置,流水线、分割器400分别位于工件上料部件700、下料部件800的两端。此时,待加工的工件被导正架720拦截,已处理的工件通过流水线流出。
下面参考图1至图4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贴合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贴合装置包括辅料上料部件100、辅料移载部件200、剥料部件300、分割器400、抓取部件500、贴合部件600、工件上料部件700、下料部件800以及控制部件。
如图1所示,辅料上料部件100包括第一载料板110以及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载料板110移动至预设的抓取位。
具体的,辅料上料部件100还包括若干第一调节支柱120、若干第二调节支柱130;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二水平移动模组以及上移模组,第一调节支柱120分别设置在第一载料板110相对的两侧,第二调节支柱130设置第一载料板110的另一侧,第一调节支柱120和第二调节支柱130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载料板110上,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支柱120和第二调节支柱130在第一载料板110上的位置适配不同片型辅料带900的上料。第二水平移动模组驱动第一载料板110水平移动,以使其移出方便片型辅料带900进料;上移模组用于驱动第一载料板110上移至预设的抓取位。
如图1所示,辅料移载部件200包括第二驱动部件210以及两组第一吸附件220,同组的每一第一吸附件220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两个剥料部件300分别位于辅料上料部件100的两侧,每一剥料部件300均包括剥料板310以及剥料组件320,第二驱动部件210用于驱动第一吸附件220在第一载料板110与剥料组件320之间往复移动;剥料板310用于承载剥料组件320剥离的片型辅料910。
如图1所示,分割器400位于剥料板310一侧;分割器400上设置有四个工件治具410。四个工件治具410沿分割器400均匀设置。此时,剥料板310、贴合部件600、工件上料部件700、下料部件800分别对应一个工件治具410,且沿分割器400周向设置。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驱动部件210还包括第一拖链模组211、第一下压气缸212、条形固定件213以及防呆气缸214;第一拖链模组211用于驱动第一下压气缸212水平移动;第一下压气缸212用于驱动条形固定件213上下移动;两组第一吸附件220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条形固定件213的两侧;防呆气缸214设置在条形固定件213上;第一拖链模组211、第一下压气缸212、防呆气缸214与控制部件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剥料组件320还包括第二载料板321、第一夹持部件322、第三驱动部件323、第四驱动部件324、第二夹持部件325以及第五驱动部件326,第一夹持部件322、剥料板310分别位于第二载料板321的两端;第一夹持部件322用于夹持第二载料板321上片型辅料带900的一端;第三驱动部件323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件322从第二载料板321一端移向另一端;第四驱动部件324用于驱动剥料板310水平移动以及上下移动,以使剥料板310水平移动时,剥料板310远离或靠近第二载料板321,且剥料板310下移时弯折片型辅料带900上另一端的底纸920;第五驱动部件326用于驱动第二夹持部件325上下移动,以使第二夹持部件325上移时,夹持弯折的底纸920;第一夹持部件322、第三驱动部件323、第四驱动部件324、第二夹持部件325以及第五驱动部件326与控制部件电连接。
进一步,剥料组件320还包括第一导正板330、第二导正板340以及导正气缸350,第一导正板330、第二导正板340位于第二载料板321的两侧,导正气缸350用于驱动第一导正板330向第二导正板340远离或靠近。
进一步,如图4所示,剥料组件320还包括两个检测装置360,其中一个检测装置360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件322上,用于检测第一夹持部件322的夹持状态。另一个检测装置360位于第二载料板321另一端,用于检测片型辅料带900上片型辅料910的位置。
进一步,每一剥料部件300还包括第一拍摄件370,第一拍摄件370位于剥料板310和分割器400之间;且第一拍摄件370位于剥料板310下方;贴合部件600包括第二拍摄件以及辊压组件620,第二拍摄件位于分割器400上方。
具体的,辊压组件620包括辊压部621、第二下压气缸622以及第一水平移动模组623,第二下压气缸622的活塞与辊压部621弹性连接;第二下压气缸622用于驱动辊压部621上下移动,第一水平移动模组623用于驱动第二下压气缸622水平移动,第一水平移动模组623、第二下压气缸622与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将辊压部621与第二下压气缸622弹性连接,可以提升片型辅料910和工件贴合效果。
如图1所示,抓取部件500位于分割器400上方;抓取部件500在位于剥料板310一侧的工件治具410与剥料板310之间往复移动。
如图1所示,工件上料部件700包括第二拖链模组710、第二吸附件以及第三下压气缸,第三下压气缸用于驱动第二吸附件下移吸附工件,第二拖链模组710用于驱动第二吸附件水平移动,以将工件移动至空闲的治具上,工件上料部件700、剥料组件320、贴合部件600沿分割器400周向设置;第二拖链模组710、第二吸附件与控制部件电连接。
如图2所示,工件上料部件700还包括抵接块,抵接块设置在分割器400与第二拖链模组710之间,工件治具410包括弹性凸块411、承载板412以及第一限位板413和第二限位板414,第一限位板413、第二限位板414活动设置在承载板412相邻的两侧,与承载板412的另外两个侧边围合形成工件放置空间,弹性凸块411凸出设置于承载板412靠近分割器400外边缘的一侧;弹性凸块411与第一限位板413、第二限位板414联动连接,抵接块用于抵接转动至第二拖链模组710处的弹性凸块411,以使弹性凸块411压缩,第一限位板413以及第二限位板414相互远离。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工件上料部件700还包括导正架720,导正架720设置在位于第二拖链模组710远离分割器400一端的流水线上,第二拖链模组710用于驱动第三下压气缸在导正架720与工件治具410之间移动。
如图1所示,下料部件800包括第三拖链模组810、第三吸附件以及第四下压气缸,第四下压气缸用于驱动第三吸附件下移至分割器400上的工件治具410,第三拖链模组810驱动第四下压气缸水平移动;第三拖链模组810与第二拖链模组710平行设置,工件上料部件700、剥料组件320、下料部件800沿分割器400周向设置,第三拖链模组810、第三吸附件与控制部件电连接。通过设置下料部件800,进一步提升工件加工的效率。
工作前,第二水平移动模组推出第一载料板110,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支柱120、第二调节支柱130,使得第一调节支柱120、第二调节支柱130、第一载料板110围合的空间与待剥料的片型辅料带900匹配。然后将若干堆叠的片型辅料带900放置在围合的空间内。此时第二水平移动模组复位,上移模组上移。第一载料板110移动至预设的抓取位。
工作时,控制部件驱动分割器400移动,此时剥料板310、下料部件800、工件上料部件700以及贴合部件600均对应一个工件治具410。控制部件控制工件上料部件700将导正架720上工件容置通道722内的工件逐一抓取至空闲的工件治具410上。同时,控制部件驱动第一拖链模组211水平移动至第一载料板110正上方,并驱动第一下压气缸212下移,此时,第一吸附件220分别吸附在片型辅料带900的两侧,并控制第一吸附件220上移预设距离,此时,控制条形固定件213两侧的防呆气缸214反复运动,使得多余的片型辅料带900被抖落。然后控制第一拖链模组211移动至第二载料板321上方,然后控制第一下压气缸212下移下料。进一步,导正气缸350驱动第一导正板330向第二导正板340靠近后复位,以使片型辅料带900被导正。然后控制部件控制第三驱动部件323驱动第一夹持部件322至片型辅料带900的一端,以使第一夹持部件322夹持住片型辅料带900一端的空白底纸920。当检测装置360检测到片型辅料带900被夹持住后,第三驱动部件323驱动第一夹持部件322前移,同时,第四驱动部件324驱动剥料板310远离第二载料板321后上移,当检测装置360检测到片型辅料带900另一端的底纸920推出载料板预设距离后,第四驱动部件324驱动剥料板310水平复位后下移,此时,片型辅料带900另一端的底纸920弯折并被第五驱动部件326驱动的第二夹持部件325夹持下移,此时,在第五驱动部件326、第三驱动部件323作用下,片型辅料带900上的片型辅料910被逐一剥离。控制部件控制抓取部件500将片型辅料910放置已放置工件的工件治具410,此时分割器400移动,该工件治具410移动至辊压组件620处进行贴合,当辊压组件620贴合完成后,该工件治具410被移动至下料部件800,下料部件800将其上完成贴合的工件移动至流水线的导正架720前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料上料部件,所述辅料上料部件包括第一载料板以及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料板移动至预设的抓取位;
辅料移载部件,所述辅料移载部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以及两组第一吸附件,同组的每一所述第一吸附件间隔设置;
剥料部件,所述剥料部件位于所述辅料上料部件一侧,所述剥料部件包括剥料板以及剥料组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件在所述第一载料板与所述剥料组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剥料板用于承载所述剥料组件剥离的片型辅料;
分割器,所述分割器位于所述剥料板一侧;所述分割器上设置有工件治具;
抓取部件,所述抓取部件位于所述分割器上方;所述抓取部件在所述工件治具与所述剥料板之间往复移动;
贴合部件,所述贴合部件、所述剥料板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剥料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所述分割器以及所述抓取部件、所述贴合部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还包括第一拖链模组、第一下压气缸、条形固定件以及防呆气缸;所述第一拖链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压气缸水平移动;所述第一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条形固定件上下移动;两组所述第一吸附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条形固定件的两侧;所述防呆气缸设置在所述条形固定件上;所述第一拖链模组、所述第一下压气缸、所述防呆气缸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料组件还包括第二载料板、第一夹持部件、第三驱动部件、第四驱动部件、第二夹持部件以及第五驱动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所述剥料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载料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载料板上片型辅料带的一端;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件从所述第二载料板一端移向另一端;所述第四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剥料板水平移动以及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剥料板水平移动时,远离或靠近第二载料板,且所述剥料板下移时弯折所述片型辅料带上另一端的底纸;所述第五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上移时,夹持弯折的所述底纸;所述第一夹持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四驱动部件、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以及所述第五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料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剥料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辅料上料部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料部件还包括第一拍摄件,所述第一拍摄件位于所述剥料板和所述分割器之间;所述贴合部件包括第二拍摄件以及辊压组件,所述第二拍摄件位于所述分割器上方;所述辊压组件、所述剥料板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所述第一拍摄件、所述第二拍摄件、所述辊压组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压组件包括辊压部、第二下压气缸以及第一水平移动模组,所述第二下压气缸的活塞与所述辊压部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下压气缸水平移动,所述第二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辊压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模组、所述第二下压气缸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工件上料部件,所述工件上料部件包括第二拖链模组、第二吸附件以及第三下压气缸,所述第三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件下移吸附工件,所述第二拖链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件水平移动,以将所述工件移动至空闲的所述工件治具上,所述工件上料部件、所述剥料组件、所述贴合部件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所述第二拖链模组、所述第二吸附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上料部件还包括导正架,所述导正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拖链模组远离分割器一端的流水线上,所述第二拖链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下压气缸在所述导正架与所述工件治具之间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上料部件还包括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置在所述分割器与所述第二拖链模组之间,所述工件治具包括弹性凸块、承载板以及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活动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相邻的两侧,且与所述承载板的另外两个侧边围合形成工件放置空间,所述弹性凸块凸出设置于所述承载板靠近所述分割器外边缘的一侧;所述弹性凸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联动连接,所述抵接块用于将转动至所述第二拖链模组处的所述弹性凸块抵接,以使所述弹性凸块压缩、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相互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料部件,所述下料部件包括第三拖链模组、第三吸附件以及第四下压气缸,所述第四下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吸附件下移至所述分割器上的工件治具,所述第三拖链模组驱动所述第四下压气缸水平移动;所述第三拖链模组与所述第二拖链模组平行设置,所述工件上料部件、所述剥料组件、所述下料部件沿所述分割器周向设置,所述第三拖链模组、所述第三吸附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CN202120710725.5U 2021-04-08 2021-04-08 贴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14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725.5U CN215214251U (zh) 2021-04-08 2021-04-08 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725.5U CN215214251U (zh) 2021-04-08 2021-04-08 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4251U true CN215214251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5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072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14251U (zh) 2021-04-08 2021-04-08 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4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6277B (zh) 马达框架的全自动贴合机
CN109592157B (zh) 一种贴装设备
WO2019222886A1 (zh) 制片卷绕一体机
CN110977080A (zh) 一种全自动环形pcb板和fpc软板焊接系统
CN214690400U (zh) 一种自动贴膜装置
CN109605030B (zh) 一种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11531238A (zh) 一种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CN112040647A (zh) 一种贴膜机
CN113928856B (zh) 自动贴装机
CN215214251U (zh) 贴合装置
CN114751233A (zh) 一种不停机换料的多工位贴膜设备、系统及方法
CN211843572U (zh) 一种双面贴膜设备
CN216780748U (zh) 装配装置
CN211208483U (zh) 一种oled的fpc贴合设备
CN109732226A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切割机
CN215243572U (zh) 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
CN113471120B (zh) 一种uvled加工的上料装置及上料工艺
CN213003618U (zh) 组装设备
CN211966237U (zh) 一种全自动环形pcb板和fpc软板焊接系统
CN214221722U (zh) 附料贴装机
CN209408511U (zh) 一种料盘取料机械手
CN209578496U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切割机
CN108357182B (zh) 阻尼片全自动贴装机
CN217673447U (zh) 贴膜设备
CN217682645U (zh) 贴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