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8528U - 一种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8528U
CN215168528U CN202120535147.6U CN202120535147U CN215168528U CN 215168528 U CN215168528 U CN 215168528U CN 202120535147 U CN202120535147 U CN 202120535147U CN 215168528 U CN215168528 U CN 215168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age
vehicle
unit
alo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51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再兴
刘宝军
周正山
张�荣
刘强
石丹
牟永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51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8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8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8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用于存储车辆,包括车库单元组,车库单元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车库单元,车库单元包括上层车库和下层车库;各下层车库沿第一方向连通,车辆能够在各下层车库间沿第一方向移动;车库单元内设有提升机构,上层车库和下层车库沿竖直方向连通,提升机构用于将车辆在上层车库与下层车库之间进行移动,车库单元组上设有进出口,用于车辆进出。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车辆直进直出车库节省转弯空间,立体停车提高停车场站空间利用率,减少停车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泊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公交出行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公交车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一般车长10米~12米、车重12吨~16吨。城市公共交通高速发展的同时,公交场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公交场站面积不够,一般城市目前主要依靠周边道路停放公交车。同时,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常规公交场站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效率低,已不适应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要求。此外,港口集装箱卡车、牵引车的停放也存在空间利用率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停车场站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能够使车辆直进直出车库并实现立体停车,从而节省转弯空间,提高停车场站空间利用率,减少停车占地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用于存储车辆,包括车库单元组,车库单元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车库单元,车库单元包括上层车库和下层车库;各下层车库沿第一方向连通,车辆能够在各下层车库间沿第一方向移动;车库单元内设有提升机构,上层车库和下层车库沿竖直方向连通,提升机构用于将车辆在上层车库与下层车库之间进行移动,车库单元组上设有进出口,用于车辆进出。
可选地,进出口沿第一方向设于车库单元组的两端。
可选地,上层车库与下层车库之间设有中梁,中梁用于限制提升机构的上升高度。
可选地,车库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立柱,立柱顶部设有沿第一方向的纵梁和沿第二方向的横梁,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车库单元组的数量为多个,各车库单元组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可选地,车库单元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车辆的宽度。
可选地,提升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与驱动单元相连的载车盘,载车盘用于承载车辆。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中多个下层车库沿第一方向连通,能够使车辆进出车库时直进直出,在车库内不需要转弯,节省了转弯空间;车辆能够被提升至上层车库实现立体停车,提高停车场站空间利用率,减少停车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库单元组的侧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库单元的俯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车库整体俯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库单元侧视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载车盘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向机构和载车盘相配合的俯视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向机构和立柱相配合的侧视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坠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示出图8中的A-A向剖视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辆,2.车库单元组,201.车库单元,2011.上层车库,2012.下层车库,203.中梁,204.立柱,205.纵梁,206.横梁,210.矩形框,3.提升机构,301.驱动单元,302.载车盘,3021.框体,3022.横向梁,3023.承托板,3024.目标区域,3025.纵向梁,3028.引导单元,3031.第一边梁,3032.第二边梁,3051.连接轴,3052.第一连接轴,3053.第二连接轴,320.吊具单元,3201.卷筒,3202.定滑轮,3203.动滑轮,3204.吊绳,3205.联轴节,4.进出口,501.导向机构,503滚轮,5031.第一滚轮,5032.第二滚轮,504.导轨,5041.第一导轨,5042.第二导轨,6.强化部,601.第一强化部,602.第二强化部,7.防坠装置,703.锁止部,7031.吊耳,7032.第一销孔,704.固定座,7041.第二销孔,7042.导向套,7043.缺口,705.固定机构,706.驱动机构,7061.动力单元,7062.传动单元,7063.曲柄,7064.连杆,707.感应开关,708.锁定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种立体车库,用于存储车辆1,包括车库单元组2,车库单元组2包括沿第一方向(图1所示的X方向)排列的多个车库单元201,车库单元201包括上层车库2011和下层车库2012;各下层车库2012沿第一方向连通,车辆1能够在各下层车库2012间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车库单元组2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前排和后排两个车库单元201,当前排的下层车库2012空闲时,后排的下层车库2012中的车辆1出库和入库时能够从前排的下层车库2012穿越至后排的下层车库2012。车库单元201内设有提升机构3,上层车库2011和下层车库2012沿竖直方向连通,提升机构3用于将车辆1在上层车库2011与下层车库2012之间进行移动,车库单元组2上设有进出口4,用于车辆1进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立体车库中多个下层车库2012沿第一方向连通,能够使车辆1进出立体车库时直进直出,在立体车库内不需要转弯,节省了转弯空间;车辆1能够被提升至上层车库2011实现立体停车,提高停车场站空间利用率,减少停车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进出口4沿第一方向设于车库单元组2的两端。
进一步地,上层车库2011与下层车库2012之间设有中梁203,中梁203用于限制车辆1被提升的高度。
进一步地,车库单元201是钢框架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立柱204,立柱204顶部设有沿第一方向的纵梁205和沿第二方向(图2所示Y方向)的横梁206,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纵梁205和横梁206的数量均为两个,并连接为矩形框210。
进一步地,车库单元组2的数量为多个,如图3所示,各车库单元组2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车库单元201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车辆1的宽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提升机构3包括驱动单元301和与驱动单元301相连的载车盘302,载车盘302用于承载车辆1。
进一步地,提升机构3还包括吊具单元320,吊具单元320设在车库单元201上,载车盘302与吊具单元320相连,用于承载被提升的车辆1。驱动单元301与吊具单元320相连,用于向吊具单元320提供动力,以带动载车盘302上下运行。提升机构3利用驱动单元301直接驱动吊具单元320将载车盘302及其承载的车辆1提升至预定位置,机构简单易操作。驱动单元301为大功率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配重,能够节约空间供车辆1在多个下层车库2012间通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驱动单元301电连接,驱动单元301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带动吊具单元320与载车盘302运行。
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对吊具单元32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吊具单元320包括:
卷筒3201,设于车库单元201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卷筒3201设于纵梁205上;
定滑轮3202,设于车库单元201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定滑轮3202的数量为两个,依次沿第一方向设于矩形框210的两端。
动滑轮3203,设于载车盘302上,具体地,动滑轮3203的数量为两个,依次沿第一方向设于载车盘302的两侧;
吊绳3204,吊绳3204的一端缠绕于卷筒3201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3202与动滑轮3203后,与车库单元201相连。具体地,吊绳3204的另一端与中梁203相连。本实施例中,载车盘302只需要提升至中梁203下方与中梁203临近的位置,将吊绳3204连接到中梁203能够在满足提升高度的同时使吊具单元320的结构简单化,节约成本。
实施例二:
吊具单元320包括:
卷筒3201,设于车库单元201上;
吊绳3204,吊绳3204的一端缠绕于卷筒3201上,另一端与载车盘302相连。本实施例中,吊绳3204与载车盘302直接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吊具单元32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吊具单元320的结构不仅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
进一步地,吊具单元3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吊具单元320依次沿第二方向设于矩形框210的两端。驱动单元301为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驱动端分别与各吊具单元320中的卷筒3201相连。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一个双轴电机驱动两个吊具单元320提升载车盘302,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省空间和建设成本。
进一步地,吊绳3204位于卷筒3201与定滑轮3202间的部分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图2所示的B角)为0.5-3°。本实施例中,吊绳3204能够以B角的角度为螺旋角螺旋缠绕在卷筒3201上,防止吊绳3204在卷筒3201上层叠而导致载车盘302各提升点提升高度不同步,引发事故。
进一步地,还包括联轴节3205,驱动单元301通过联轴节3205与吊具单元320连接。
进一步地,吊绳3204为钢丝绳,本实施例中,钢丝绳的抗拉强度不小于30KN,使该提升机构3能够提升大巴车、公交车等较大型的车辆1。
在本实施例中,载车盘302包括:
框体3021;
多个横向梁3022,各横向梁3022依次平行设置于框体3021内,横向梁3022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
承托板3023,设于横向梁3022和框体3021上方;
当车辆1停置于载车盘302上时,车轮沿竖直方向投影至载车盘302上的区域为目标区域3024,目标区域3024内的横向梁3022的间距小于目标区域3024外的横向梁3022的间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例,通过减小载车盘302上车轮停置区域内的横向梁3022间距,使该区域内的横向梁3022密集分布,能够增强载车盘302承载强度,同时增大车轮停置区域外的横向梁3022间距,使其分布稀疏,能够减少用料,降低载车盘302重量,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各横向梁3022之间以及位于第一方向两端的横向梁3022与框体3021之间还设有多个纵向梁3025,纵向梁3025与横向梁3022垂直设置,目标区域3024内的纵向梁3025的间距小于目标区域3024外的纵向梁3025的间距。在目标区域3024内减小纵向梁3025的间距使其密集排布,能够增强对承托板3023的支撑,使承托板3023平整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动滑轮3203设在载车盘302沿第二方向两侧的框体3021上与目标区域3024相邻的位置。车辆1被提升时,动滑轮3203受到向上的拉力,目标区域3024受到车轮向下的压力,将动滑轮3203与目标区域3024相邻设置能够减小力臂,防止载车盘302变形。
进一步地,框体3021外侧设有引导单元3028,用于引导车辆1行驶至载车盘302上方,引导单元3028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
进一步地,框体302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还设有导向机构501,用于限定载车盘302在其所在的平面内相对立柱204产生运动,包括:
多个滚轮503,设在载车盘302上;
多个导轨504,设在各立柱204上,各导轨504与各滚轮503的位置相对应,滚轮503能够沿导轨504延伸方向运动,导轨504能够阻挡滚轮503朝向导轨504的运动。本实施例中,导轨504对滚轮503的阻力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所在直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即为载车盘302所在平面。因此,导轨504能够阻挡滚轮503及载车盘302在载车盘302所在平面内相对立柱204产生的运动,避免载车盘302在使用过程中晃动造成事故。在立体车库提升机构3的实际应用中,载车盘302所在的平面即为水平面。此外,滚轮503只能沿导轨504的延伸方向运动,使载车盘302沿导轨504的延伸方向运动平稳流畅。
进一步地,框体3021与各立柱204相对的位置均设有两个滚轮503,包括轴线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滚轮5031和轴线沿第二方向的第二滚轮5032。具体地,框体3021与各立柱204相对的位置为框体3021的四个角,框体3021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一边梁3031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边梁3032,第一滚轮5031设在第二边梁3032上,第二滚轮5032设在第一边梁3031上。
进一步地,框体3021上设有连接轴3051,滚轮503与连接轴3051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轴3051包括第一连接轴3052和第二连接轴3053,第一滚轮5031与第一连接轴3052转动连接,第二滚轮5032与第二连接轴3053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框体3021上设有强化部6,连接轴3051设在强化部6上。具体地,强化部6包括第一强化部601和第二强化部602。本实施例中,第一强化部601包括支架和加强筋,第一连接轴3052设于支架上,加强筋焊接于支架与第二边梁3032同侧。第二强化部602为加强筋,其焊接于第二连接轴3053与第一边梁3031的同侧。强化部6能够在滚轮503压靠导轨504时向连接轴3051提供支撑,防止连接轴3051被挤压破坏或弯折。
进一步地,导轨504设在立柱204朝向载车盘302的表面上,导轨504包括第一导轨5041和第二导轨5042,第一导轨5041与第一滚轮5031相接触,第一导轨5041用于限制第一滚轮5031朝向第二方向的运动,第二导轨5042与第二滚轮5032相接触,第二导轨5042用于限制第二滚轮5032朝向第一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5041与第一滚轮5031相接触的接触面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二导轨5042与第二滚轮5032相接触的接触面与第二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导轨504表面为平面,滚轮503表面为平滑圆周面。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导轨504和滚轮503加工简单,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导轨504与立柱204一体成型。导轨504不需要另外生产和安装维护,将立柱204的表面加工成导轨504,滚轮503与立柱204的表面接触,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简化加工和安装工艺,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框体3021上还设有防坠装置7,用于防止载车盘302从车库单元201中坠落,如图7所示,包括锁止部703和固定座704,锁止部703设于载车盘302上,固定座704设于车库单元201上,固定座704上设有固定机构705;具体地,固定座704固定连接于中梁203上;锁止部703固定连接与载车盘302的框体3021上。
固定机构705能够切换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固定机构705对锁止部703与固定座704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的状态,第二状态为固定机构705对锁止部703与固定座704的相对位置不进行限定的状态。通过在车库单元201上设置固定座704,在载车盘302上设置锁止部703,固定座704上设有固定机构705,当载车盘302提升至预定高度后固定机构705能够限制载车盘302与固定座704的相对位置,防止载车盘302及其上方车辆1坠落或侧翻引发事故。
进一步地,固定机构705为插销。采用插销连接固定座704和锁止部703以限制固定座704和锁止部703的相对位置,结构简单易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锁止部70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插销上方时,即锁止部703的底部与插销的上表面相接触,或锁止部703的底部与插销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时,固定机构705处于第一状态;当锁止部703位于插销下方时,固定机构705处于第二状态。本实施例中,锁止部703为杆,当杆的下表面位于插销上表面以上,且杆的上表面低于固定座704的最高点时,固定机构705处于第一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锁止部703为吊耳7031,吊耳7031上设有第一销孔7032;当插销插入第一销孔7032中时,固定机构705处于第一状态;当插销未插入第一销孔7032中时,固定机构705处于第二状态。本实施例中,插销插入第一销孔7032后,吊耳7031的位置被限定,载车盘302被固定在固定座704所在的高度,防止坠落造成事故。
进一步地,固定座704上设有第二销孔7041,插销设于第二销孔7041中并能够在第二销孔7041内往复滑动,以将固定机构705切换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具体地,第二销孔7041中还设有导向套7042,插销设在导向套7042中,导向套7042端部伸出第二销孔7041外部一定长度,防止插销在第二状态时脱出导向套7042。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机构706,驱动机构706与固定机构705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机构705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具体地,驱动机构706能够驱动插销在第二销孔7041内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感应开关707,控制系统与感应开关707和驱动机构706电连接,感应开关707用于检测锁止部703是否运行至锁定区域708,其中,锁定区域708为当锁止部703运行至该区域时,固定机构705切换为第一状态即可对锁止部703进行锁定的区域。当锁止部703运行至锁定区域708时,感应开关707向控系统发送信号,驱动机构706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固定机构705运行至第一状态,以限制锁定部3相对于固定机构705向下移动,防止载车盘302坠落。具体地,如图3所示,固定座704上设有供锁止部703进入的缺口7043,锁定区域708为缺口7043中位于插销最高点处上方的区域,感应开关707设在锁定区域708内部;当锁止部703为杆状时,锁止部703的下表面进入锁定区域708后,锁止部703的上表面恰好与感应开关707向碰触或进入到感应开关707的感应区域内,此时驱动机构706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带动插销伸入锁止部703的正下方,以限制锁止部703向下运动;当锁止部703为吊耳7031时,当吊耳7031进入锁定区域708,且第一销孔7032与第二销孔7041同轴时,吊耳7031的上表面恰好与感应开关707向碰触或进入到感应开关707的感应区域内,此时驱动机构706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带动插销伸入第一销孔7032以限制锁止部703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706包括动力单元7061和与动力单元7061相连的传动单元7062,传动单元7062上连接有两个固定机构705,动力单元7061通过传动单元7062同时驱动两个固定机构705。采用一个驱动机构706驱动两个固定机构705便于操作和维护,提高控制效率。
进一步地,动力单元7061为电机。
进一步地,传动单元7062包括:
曲柄7063,其中部与动力单元7061相连;
连杆7064,其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7064的端部分别铰接于曲柄7063的两端,两个连杆7064的另一端均与插销铰接。具体地,电机带动曲柄7063旋转,曲柄7063能够通过连杆7064推拉插销沿导向套7042做往复运动,使固定机构705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间切换。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检测装置,各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各上层车库2011和各下层车库2012上,用于检测各上层车库2011和各下层车库2012中是否停放有车辆1。各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还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各上层车库2011与各下层车库2012中的车辆1停放情况(即是否停放有车辆1),以便于停车人员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包括:
入库步骤:车辆1从进出口4驶入下层车库2012;
存储步骤:若车辆1的预存位置为上层车库2011,则车辆1停留在该预存位置所在的车库单元201的下层车库2012中,由提升机构3将车辆1运送至预存位置;具体地,预存入上层车库2011的车辆1进入下层车库2012前,防坠装置7释放载车盘302并由提升机构3将载车盘302降至下层车库2012的地面上,车辆1驶入载车盘302上方并制动,而后提升机构3将车辆1提升至上层车库2011中,并由防坠装置7将载车盘302锁止固定在中梁203上;若车辆1的预存位置为下层车库2012,车辆1进入下层车库2012前,将载车盘302锁止固定在防坠装置7上,而后车辆1直接停留在该预存位置,其中,预存位置是为车辆1预先设置的停放位置;预存位置远离进出口4的车辆1优先入库,车辆1进入预存位置前,预存位置至进出口4之间的下层车库2012为空闲状态,且其对应的载车盘302被防坠装置7固定,以防止阻碍车辆1进入预存位置。
出库步骤:若车辆1的存储位置为上层车库2011,则防坠装置7释放载车盘302并由提升机构3将载车盘302及其上方的车辆1运送至该存储位置所在的车库单元201的下层车库2012中地面上,此时下层车库2012内无其他车辆1,随后车辆1经过下层车库2012从进出口4驶出立体车库;若车辆1的存储位置为下层车库2012,则车辆1直接从进出口4驶出立体车库。车辆1驶出位置前,预存位置至进出口4之间的下层车库2012内无其他车辆12012,且其对应的载车盘302被防坠装置7固定,以防止阻碍车辆1驶出进出口4。
进一步地,在入库步骤中,预存位置位于上层车库2011的车辆1优先驶入立体车库。以保证入库过程中下层车库2012中没有其他车辆1或载车盘302阻挡车辆1入库。
进一步地,在出库步骤中,存储位置位于下层车库2012的车辆1优先驶出立体车库。以保证上层车库2011中的车辆1出库时,不受下层车库2012中车辆1阻挡。
进一步地,在出库步骤中,存储位置靠近进出口4的车辆1优先驶出立体车库。以保证远离进出口4的车辆1出库时,不受其他车辆1的阻挡。
进一步地,在存储步骤中,当上层车库2011存在空闲位置时,预存位置优先选择上层车库2011。
在本实施例中,车库单元组2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前排和后排两个车库单元201,下面以本实施例为例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车库的运行方式,但该方法对其它实施例同样适用,对本实施例的阐释不限缩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入库步骤中,车辆1存入前排的上层车库2011时,防坠装置7释放载车盘302并由提升机构3将载车盘302降至下层车库2012的地面后,车辆1驶入载车盘302并由提升机构3将其提升至中梁203高度处被防坠装置7固定,入库完成。
入库步骤中,车辆1存入后排上层车库2011时,前排的车库单元201的下层车库2012空闲,并且载车盘302被防坠装置7固定;车辆1从进出口4进入并穿越前排的下层车库2012至后排的下层车库2012,从而驶入位于后排下层车库2012地面的载车盘302,并由提升机构3将其提升至中梁203高度处被防坠装置7固定,入库完成。
入库步骤中,车辆1存入后排下层车库2012时,前排的车库单元201的下层车库2012空闲,并且载车盘302被防坠装置7固定;车辆1从进出口4进入并穿越前排的下层车库2012至后排的下层车库2012,入库完成。
入库步骤中,车辆1存入前排下层车库2012时,前排车库单元201中的载车盘302被防坠装置7固定,车辆1直接驶入前排下层车库2012,入库完成。
出库步骤中,位于前排上层车库2011的车辆1出库时,前排下层出库2012空闲;防坠装置7释放载车盘302并由提升机构3将载车盘302降至下层车库2012的地面后,车辆1驶出载车盘302并从进出口4驶出立体车库,出库完成。
出库步骤中,位于前排下层车库2012的车辆1直接从进出口4驶出立体车库,出库完成。
出库步骤中,位于后排下层车库2012的车辆1出库时,前排下层车库2012空闲且前排车库单元201的载车盘302被防坠装置7固定,后排下层车库2012的车辆1穿越前排下层车库2012驶出立体车库,出库完成。
出库步骤中,位于后排上层车库2011的车辆1出库时,前排下层车库2012空闲且前排车库单元201的载车盘302被防坠装置7固定,防坠装置7释放载车盘302并由提升机构3将载车盘302降至下层车库2012的地面后,车辆1驶出载车盘302并穿越前排下层车库2012驶出进出口4,出库完成。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立体车库,用于存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单元组,所述车库单元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车库单元,所述车库单元包括上层车库和下层车库;各所述下层车库沿第一方向连通,车辆能够在各所述下层车库间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车库单元内设有提升机构,所述上层车库和所述下层车库沿竖直方向连通,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车辆在所述上层车库与所述下层车库之间进行移动,所述车库单元组上设有进出口,用于车辆进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沿第一方向设于所述车库单元组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车库与所述下层车库之间设有中梁,所述中梁用于限制所述提升机构的上升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有沿第一方向的纵梁和沿第二方向的横梁,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单元组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车库单元组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单元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车辆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的载车盘,所述载车盘用于承载车辆。
CN202120535147.6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立体车库 Active CN215168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5147.6U CN21516852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5147.6U CN21516852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8528U true CN21516852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5147.6U Active CN21516852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8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4849A (zh) * 2021-03-15 2021-05-28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4849A (zh) * 2021-03-15 2021-05-28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765C (zh) 旋转式载车板一车位停二车装置
CN207499545U (zh) 智能搬运垂直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
CN108002057B (zh) 一种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
KR20040024178A (ko) 스태커크레인을 이용한 무팔레트 가대식 주차시스템
CN104712160A (zh) 一种纵向升降机侧置式梳齿交换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
CN215168528U (zh) 一种立体车库
KR20190052807A (ko) 리프트형 차량 주차대를 구비한 자동화 주차장
JP3842290B2 (ja) 特に駐車場に適用可能な可動棚を備えたモジュール保管システム
KR100702666B1 (ko) 다층형 주차설비
CN112854849A (zh)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
CN218029312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吊运装置
CN201991278U (zh) 箱式立体车库
CN214885939U (zh) 旋转钩拉无避让车库
JPH08218663A (ja) 上下段横引込型二段式駐車装置
CN208441565U (zh) 一种自由板式塔库
CN111169362A (zh) 纵梁式移送车辆结构
CN112627608A (zh) 车库及车辆入库方法、车辆出库方法
JP2863705B2 (ja) 機械式立体駐車装置
CN2371267Y (zh) 多层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KR101095514B1 (ko) 포크타입 주차설비
JPH08209969A (ja) 立体駐車装置
CN211869228U (zh) 纵梁式移送车辆结构
JP3103093U (ja) 前後二列タイプの機械式多段トランクボックス装置
CN216239985U (zh) 梳齿钩拉式平面移动车库
KR100401802B1 (ko) 주차설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