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8650U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58650U CN215158650U CN202120517512.0U CN202120517512U CN215158650U CN 215158650 U CN215158650 U CN 215158650U CN 202120517512 U CN202120517512 U CN 202120517512U CN 215158650 U CN215158650 U CN 2151586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station
- loading
- tray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及设于所述上下料机构旁侧的周转式转移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备料组件,其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物料上料工位及料盘回收工位;两片料盘支撑板,其分别设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及料盘回收工位上;两组并列设置的顶升组件,每组所述顶升组件顶持于相应一片料盘支撑板的底面;以及搬运组件,其包括横跨于所述备料组件的上方的搬运横梁、与所述搬运横梁滑动连接的吸取模组及与所述吸取模组传动连接的横移驱动器;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转盘底座;转盘,其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的顶部。根据本实用新型,其提高了物料的上下料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上下料装置来实现物料的上料或下料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物料的上料或下料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上下料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物料从料盘中取出后需要将物料放置于转移机构上以传送至其他工位进行加工或组装作业,采用这种上料传送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产品的传送效率低,由此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上下料效率,并且现有的上下料装置当其中一个料盘中的物料被取空时,对于空置的料盘只能人工取下码放,由此进一步造成上下料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上下料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物料上料及转移效率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采用双工位上下料及周转式转移传送,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设备占地空间,提高了物料从料盘中取出后在上料工位、加工工位、缓存工位及下料工位间传动的效率,最终提高了物料的上下料效率。
就上下料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及设于所述上下料机构旁侧的周转式转移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
备料组件,其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物料上料工位及料盘回收工位;
两片料盘支撑板,其分别设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及料盘回收工位上;
两组并列设置的顶升组件,每组所述顶升组件顶持于相应一片料盘支撑板的底面;以及
搬运组件,其包括横跨于所述备料组件的上方的搬运横梁、与所述搬运横梁滑动连接的吸取模组及与所述吸取模组传动连接的横移驱动器;
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包括:
固定设置的转盘底座;
转盘,其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的顶部;以及
转动驱动器,其安装于所述转动底座上并且所述转动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转盘底座的外周沿着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等间距地设有上料工位、加工工位、缓存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物料上料工位与所述上料工位相对齐。
可选的,所述物料上料工位处的料盘支撑板用于承托满载物料的料盘,所述料盘回收工位处的料盘支撑板用于承托空置的料盘;所述吸取模组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搬运横梁往复滑移从而使得所述吸取模组选择性地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或料盘回收工位相对齐。
可选的,所述备料组件包括:两片固定设置的安装立板,两片所述安装立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缓存空间;
安装底板,其固定连接于两片所述安装立板之间;以及
可抽离式备料板,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两片所述安装立板之间并可选择地进出所述缓存空间;
其中,两片所述料盘支撑板沿所述缓存空间的延伸方向并列地布置于所述缓存空间中。
可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下方空间的升降板与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三根竖直向上延伸的升降导向杆;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料盘支撑板固接有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从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出发竖直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底板与可抽离式备料板后支撑于所述料盘支撑板的底面;所述升降板套设于所述升降导向杆之上并与所述升降导向杆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顶升驱动器,所述顶升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板在所述顶升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升降导向杆往复升降。
可选的,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及料盘回收工位处的让位通孔,每组所述顶升组件的料盘支撑板与相应一个所述让位通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使得每块料盘支撑板在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上的投影位于相应一个让位通孔限制的范围之内。
可选的,所述搬运组件还包括:
两根立于所述备料组件两侧的搬运立柱,其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搬运空间,所述搬运横梁固接于两根所述搬运立柱之间;
延伸横梁,其与所述搬运横梁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搬运横梁相垂直;
搬运底座,其与所述延伸横梁滑动连接;以及
设于所述延伸横梁上的延伸驱动器,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搬运底座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延伸横梁延伸至所述上料工位的正上方;所述吸取模组安装于所述搬运底座之上;所述搬运底座在所述延伸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延伸横梁往复滑移。
可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周沿其转动方向依次等间距地安装有四组二次定位治具;所述转盘在所述转动驱动器的驱动下间歇性转动,使得所述上料工位、加工工位、缓存工位及下料工位在每一转动间隙均对应有一组所述二次定位治具。
可选的,所述二次定位治具包括:
治具底座,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
至少一对纵向限位端子,每对所述纵向限位端子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的纵向边缘;
至少一对横向限位端子,每对所述横向限位端子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的横向边缘;
至少一组纵向定位组件,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的纵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纵向限位端子相对设置;
至少一组横向定位组件,每组所述横向定位组件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的横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横向限位端子相对设置;
其中,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与相应一组横向定位组件、一对纵向限位端子、一对横向限位端子共同限制形成所述定位区域的范围边界。
可选的,所述横向定位组件及纵向定位组件嵌设于所述治具底座中,并且所述横向定位组件与纵向定位组件相联动。
可选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包括:
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定位本体;以及
设于所述纵向定位本体其中一端上的纵向定位块,
其中,所述纵向定位本体与治具底座之间支撑有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回复弹簧;所述纵向定位本体的另一端固接有推杆,通过推动推杆可以使得纵向定位组件及横向定位组件向外远离所述定位区域的范围边界,以使得二次定位治具处于解锁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采用双工位上下料及周转式转移传送,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设备占地空间,提高了物料从料盘中取出后在上料工位、加工工位、缓存工位及下料工位间传动的效率,最终提高了物料的上下料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结构紧凑,涉及的零部件较少,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了结构冗余,物料上料完后剩余的料盘能够同时得到回收下料,使得上下料作业步骤得以简化,提高了上料与下料的作业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横向定位组件与纵向定位组件相联动,从而使得只需驱动横向定位组件或纵向定位组件中的任意一组定位组件,就能联动地驱动另一组定位组件,从而实现仅需一个动作就能实现对物料在两个方向上的定位,大大简化了定位动作及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及定位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上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的上下料机构隐藏了搬运组件后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顶持有料盘时的状态;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的上下料机构中隐藏了搬运组件后的侧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的上下料机构中隐藏了搬运组件后的立体图;
图6为在图5基础上进一步隐藏了顶升组件后的立体图;
图7为在图5基础上进一步隐藏了顶升组件后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可抽离式备料板从缓存空间中抽出时的状态;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顶升组件的立体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顶升组件的侧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搬运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搬运组件的侧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料盘吸取模组与物料吸取模组相配合时的立体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料盘吸取模组与物料吸取模组相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两片物料吸嘴安装板装配后的俯视图,图中示出了两个物料吸嘴在矩形框架内呈对角线布置;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周转式转移机构的俯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周转式转移机构的仰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周转式转移机构的侧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二次定位治具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承载有物料时的状态;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二次定位治具的立体图;
图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中二次定位治具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3的示出,可以看出,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包括:
包括上下料机构1及设于所述上下料机构1旁侧的周转式转移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构1包括:
备料组件,其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物料上料工位132及料盘回收工位133;
两片料盘支撑板16,其分别设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及料盘回收工位133上;
两组并列设置的顶升组件14,每组所述顶升组件14顶持于相应一片料盘支撑板16的底面;以及
搬运组件17,其包括横跨于所述备料组件的上方的搬运横梁172、与所述搬运横梁172滑动连接的吸取模组及与所述吸取模组传动连接的横移驱动器;
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2包括:
固定设置的转盘底座21;
转盘22,其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21的顶部;以及
转动驱动器26,其安装于所述转动底座21上并且所述转动驱动器26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盘22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转盘底座21的外周沿着所述转盘22的转动方向依次等间距地设有上料工位221、加工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及下料工位224;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与所述上料工位221相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处的料盘支撑板16用于承托满载物料的料盘15,所述料盘回收工位133处的料盘支撑板16用于承托空置的料盘15;所述吸取模组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搬运横梁172往复滑移从而使得所述吸取模组选择性地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或料盘回收工位133相对齐。
参照图3~图5,所述备料组件包括:两片固定设置的安装立板11,两片所述安装立板11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缓存空间;
安装底板12,其固定连接于两片所述安装立板11之间;以及
可抽离式备料板13,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两片所述安装立板11之间并可选择地进出所述缓存空间;
其中,两片所述料盘支撑板16沿所述缓存空间的延伸方向并列地布置于所述缓存空间中。
参照图8及图9,所述顶升组件1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安装底板12下方空间的升降板142与底板141,所述底板14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三根竖直向上延伸的升降导向杆143;所述升降板142与所述料盘支撑板16固接有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支撑杆144,所述支撑杆144从所述升降板142的顶面出发竖直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底板12与可抽离式备料板13后支撑于所述料盘支撑板16的底面;所述升降板142套设于所述升降导向杆143之上并与所述升降导向杆143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41上安装有顶升驱动器145,所述顶升驱动器14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142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42在所述顶升驱动器145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升降导向杆143往复升降。
参照图6,当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13位于所述缓存空间时,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13覆盖于所述安装底板12之上,反之则如图7所示。
再次参照图5,所述缓存空间中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物料上料工位132及料盘回收工位133,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13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及料盘回收工位133处的让位通孔131,每组所述顶升组件14的料盘支撑板16与相应一个所述让位通孔13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使得每块料盘支撑板16在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13上的投影位于相应一个让位通孔131限制的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让位通孔131的外周设有至少四根围绕相应一块料盘支撑板16布置的料盘定位条132。每一工位处的料盘定位条132围绕限定形成相应一个料盘放置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料盘支撑板16的顶面开设有偶数个调节槽161。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槽161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调节自己构成,每个调节子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调节槽161,每个所述调节槽161中设有一个定位杆1611。
在图8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导向杆143设有四根,并呈矩形环绕布置。
在图8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44设有三根。
在图8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升驱动器14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142之间通过丝杠螺母传动。具体地,底板141与升降板142之间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丝杠146,其中,升降板142与丝杠146通过螺母实现螺纹连接。
再次参照图8,所述料盘支撑板16的顶面开设有偶数个调节槽161。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槽161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调节自己构成,每个调节子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调节槽161,每个所述调节槽161中设有一个定位杆1611。
进一步地,所述料盘支撑板16的边框外侧一体式的形成有4n个水平向外延伸的料盘限位部162,其中,n为不小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料盘支撑板16具有偶数条边框,所述边框被布置为由至少两个边框子集构成,每个边框子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边框,至少一个边框子集中的相应一对边框分别布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料盘限位部162。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料盘限位部162中可调节的安装有L字形的料盘限位档片163。
进一步地,料盘限位档片163距料盘支撑板16边缘的距离可根据料盘尺寸大小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料盘。
参照图10~图12,所述搬运组件17还包括:
两根立于所述备料组件两侧的搬运立柱171,其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搬运空间,所述搬运横梁172固接于两根所述搬运立柱171之间;
延伸横梁173,其与所述搬运横梁172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搬运横梁172相垂直;
搬运底座176,其与所述延伸横梁173滑动连接;以及
设于所述延伸横梁173上的延伸驱动器,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搬运底座176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延伸横梁173延伸至所述上料工位221的正上方;所述吸取模组安装于所述搬运底座176之上;所述搬运底座176在所述延伸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延伸横梁173往复滑移。
参照图13及图14,所述吸取模组包括分别固接于所述搬运底座176的两侧的料盘吸取模组175及至少一组物料吸取模组174。
参照图4及图5,所述搬运底座176包括:
水平段1762,其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及
竖直段1761,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水平段1762相固接;
其中,所述竖直段1761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段1762的一端相固接以使得所述搬运底座176呈“7”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吸取模组174包括:
物料升降驱动器1741,其安装于所述水平段1762的下表面;
物料吸嘴安装板1742,其与所述物料升降驱动器17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物料吸嘴1743,其安装于相应一块所述物料吸嘴安装板1742上。
参照图4及图6,所述物料吸嘴安装板1742呈L字形结构,所述物料吸嘴安装板1742关于所述物料升降驱动器1741旋转对称地布置有两块,并且两块所述物料吸嘴安装板1742彼此间的距离可调;每个物料吸嘴1743安装于相应一块所述物料吸嘴安装板1742的外端,两个所述物料吸嘴安装板1742的旋转角为180°,从而使得两个物料吸嘴1743在矩形框架内呈对角线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吸取模组174沿着所述水平段1762的延伸方向布置有两块。
参照图5,所述料盘吸取模组175包括:
料盘升降驱动器1753,其安装于所述竖直段1761的外侧;
两块相对设置的料盘吸嘴安装板1751,其与所述料盘升降驱动器1753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并且两块所述料盘吸嘴安装板1751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及
至少四个料盘吸嘴1752;
其中,每块料盘吸嘴安装板1751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料盘吸嘴1752。
进一步地,所述料盘吸嘴安装板1751呈U字形结构,两块所述料盘吸嘴安装板1751在豁口处相合以使得两块所述料盘吸嘴安装板1751形成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每个拐角上均设有一个所述料盘吸嘴1752。
本案所述的双通道上下料装置1的工作过程可分两部分:
1、备料过程:顶升组件14下降,使每块料盘支撑板16没入与其相对应的让位通孔131中,随后将可抽离式备料板13抽离至图5所示状态,并将满载有物料的料盘堆码放于物料上料工位132处的相应一个料盘放置空间中,随后将可抽离式备料板13推回至图4所示状态即完成备料作业;
2、上料过程:物料上料工位132处的顶升组件逐层驱动料盘支撑板16逐层上升,使得料盘堆上最上层的料盘处于上料作业平面处,通过搬运组件17的物料吸取模组174对料盘中的物料进行吸取转移,每当最上层的料盘被取空时,通过搬运组件17的料盘吸取模组175将物料上料工位132处空置的料盘搬运至料盘回收工位133处的料盘支撑板16上,料盘回收工位133处的料盘支撑板16每接收到一个空置料盘就下降一个料盘高度,使得该处最上层的空置料盘始终处于设定的料盘回收平面处;如上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所有物料的作业过程。
参照图14及图15,所述转盘22的外周沿其转动方向依次等间距地安装有四组二次定位治具23;所述转盘22在所述转动驱动器26的驱动下间歇性转动,使得所述上料工位221、加工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及下料工位224在每一转动间隙均对应有一组所述二次定位治具23。
参照图15图~图18,所述二次定位治具23包括:
治具底座231,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2311;
至少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每对所述纵向限位端子234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纵向边缘;
至少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每对所述横向限位端子235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横向边缘;
至少一组纵向定位组件233,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纵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相对设置;
至少一组横向定位组件232,每组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横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相对设置;
其中,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与相应一组横向定位组件232、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共同限制形成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范围边界。图4中示出了治具23中承载有物料24时的状态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及纵向定位组件233嵌设于所述治具底座231中,并且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与纵向定位组件233相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包括:
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定位本体2331;以及
设于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其中一端上的纵向定位块2333,
其中,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与治具底座231之间支撑有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回复弹簧2336;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另一端固接有推杆2337,通过推动推杆2337可以使得纵向定位组件233及横向定位组件232向外远离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范围边界,以使得二次定位治具23处于解锁状态。
参照图15及图16,所述推杆2337竖直向下延伸直至穿过所述转盘22并从转盘22的底面露出;所述转盘底座21上设有分别位于所述上料工位221及下料工位224处的两组解锁驱动器25,当二次定位治具23转动到所述上料工位221及下料工位224处时,每组所述解锁驱动器25的动力输出端251推动相应一组二次定位治具23的推杆2337,使得两个工位处的二次定位治具2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参照图19及图20,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旁侧一体式地设有纵向支撑耳2335,所述纵向支撑耳2335沿横轴方向水平向外凸出,所述纵向回复弹簧2336设于所述纵向支撑耳2335与所述治具底座231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另一端固接有推杆2337,其中,所述纵向回复弹簧2336与纵向定位块2333位于所述纵向支撑耳2335的同一侧,所述推杆2337位于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包括:
沿横轴延伸的横向定位本体2321;以及
设于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其中一端上的横向定位块2323,
其中,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与治具底座231之间支撑有沿横轴延伸的横向回复弹簧2326,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与横向定位本体2321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的旁侧一体式地设有横向支撑耳2325,所述横向支撑耳2325沿纵轴方向水平向外凸出,横向回复弹簧2326设于所述横向支撑耳2325与治具底座231之间,所述横向回复弹簧2326与横向定位块2323位于横向支撑耳2325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上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的另一端一体式地形成有联动端,所述联动端嵌设到所述联动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端设有与横轴呈一定夹角的斜向引导面2321a及与横轴相平行的横向引导面2321b,所述联动端的Z向投影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槽的两侧面上形成有分别与斜向引导面2321a及横向引导面2321b相适应的斜向限位面2331a及横向限位面2331b。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在保证两个方向上的定位及固定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结构复杂度,减少了空间占用体积,提高了定位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每个所述定位区域中均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网格状衬底,从而能够在物料放置在治具中时对物料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每对所述纵向限位端子与相应一组纵向定位组件间的距离可调或者每对所述横向限位端子与相应一组横向定位组件间的距离可调,以使得定位区域的范围边界可调以适应不同的物料尺寸,提高了治具的适用范围。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不同实施方案的零部件可经组合以形成上文未具体陈述的其它实施例。零部件可不考虑在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内而不会不利地影响其操作。此外,各种单独零部件可被组合成一或多个个别零部件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
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1)及设于所述上下料机构(1)旁侧的周转式转移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构(1)包括:
备料组件,其上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物料上料工位(132)及料盘回收工位(133);
两片料盘支撑板(16),其分别设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及料盘回收工位(133)上;
两组并列设置的顶升组件(14),每组所述顶升组件(14)顶持于相应一片料盘支撑板(16)的底面;以及
搬运组件(17),其包括横跨于所述备料组件的上方的搬运横梁(172)、与所述搬运横梁(172)滑动连接的吸取模组及与所述吸取模组传动连接的横移驱动器;
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2)包括:
固定设置的转盘底座(21);
转盘(22),其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21)的顶部;以及
转动驱动器(26),其安装于所述转盘底座(21)上并且所述转动驱动器(26)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盘(22)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转盘底座(21)的外周沿着所述转盘(22)的转动方向依次等间距地设有上料工位(221)、加工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及下料工位(224);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与所述上料工位(221)相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处的料盘支撑板(16)用于承托满载物料的料盘(15),所述料盘回收工位(133)处的料盘支撑板(16)用于承托空置的料盘(15);所述吸取模组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搬运横梁(172)往复滑移从而使得所述吸取模组选择性地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或料盘回收工位(133)相对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料组件包括:两片固定设置的安装立板(11),两片所述安装立板(11) 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缓存空间;
安装底板(12),其固定连接于两片所述安装立板(11)之间;以及
可抽离式备料板(13),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两片所述安装立板(11)之间并可选择地进出所述缓存空间;
其中,两片所述料盘支撑板(16)沿所述缓存空间的延伸方向并列地布置于所述缓存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1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安装底板(12)下方空间的升降板(142)与底板(141),所述底板(14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三根竖直向上延伸的升降导向杆(143);所述升降板(142)与所述料盘支撑板(16)固接有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支撑杆(144),所述支撑杆(144)从所述升降板(142)的顶面出发竖直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底板(12)与可抽离式备料板(13)后支撑于所述料盘支撑板(16)的底面;所述升降板(142)套设于所述升降导向杆(143)之上并与所述升降导向杆(143)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41)上安装有顶升驱动器(145),所述顶升驱动器(14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142)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42)在所述顶升驱动器(145)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升降导向杆(143)往复升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13)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物料上料工位(132)及料盘回收工位(133)处的让位通孔(131),每组所述顶升组件(14)的料盘支撑板(16)与相应一个所述让位通孔(13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使得每块料盘支撑板(16)在所述可抽离式备料板(13)上的投影位于相应一个让位通孔(131)限制的范围之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组件(17)还包括:
两根立于所述备料组件两侧的搬运立柱(171),其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搬运空间,所述搬运横梁(172)固接于两根所述搬运立柱(171)之间;
延伸横梁(173),其与所述搬运横梁(172)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搬运横梁(172)相垂直;
搬运底座(176),其与所述延伸横梁(173)滑动连接;以及
设于所述延伸横梁(173)上的延伸驱动器,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搬运底座(176)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延伸横梁(173)延伸至所述上料工位(221)的正上方;所述吸取模组安装于所述搬运底座(176)之上;所述搬运底座(176)在所述延伸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延伸横梁(173)往复滑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2)的外周沿其转动方向依次等间距地安装有四组二次定位治具(23);所述转盘(22)在所述转动驱动器(26)的驱动下间歇性转动,使得所述上料工位(221)、加工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及下料工位(224)在每一转动间隙均对应有一组所述二次定位治具(2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定位治具(23)包括:
治具底座(231),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2311);
至少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每对所述纵向限位端子(234)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纵向边缘;
至少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每对所述横向限位端子(235)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横向边缘;
至少一组纵向定位组件(233),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纵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相对设置;
至少一组横向定位组件(232),每组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横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相对设置;
其中,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与相应一组横向定位组件(232)、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共同限制形成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范围边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及纵向定位组件(233)嵌设于所述治具底座(231)中,并且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与纵向定位组件(233)相联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包括:
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定位本体(2331);以及
设于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其中一端上的纵向定位块(2333),
其中,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与治具底座(231)之间支撑有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回复弹簧(2336);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另一端固接有推杆(2337),通过推动推杆(2337)可以使得纵向定位组件(233)及横向定位组件(232)向外远离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范围边界,以使得二次定位治具(23)处于解锁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17512.0U CN215158650U (zh) | 2021-03-10 | 2021-03-10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17512.0U CN215158650U (zh) | 2021-03-10 | 2021-03-10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58650U true CN215158650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41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17512.0U Active CN215158650U (zh) | 2021-03-10 | 2021-03-10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5865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4517A (zh) * | 2021-03-10 | 2021-06-29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CN114602830A (zh) * | 2022-05-11 | 2022-06-10 |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ad平坦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
CN115159113A (zh) * | 2022-07-22 | 2022-10-11 | 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一种pcb模块顶升搬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823833A (zh) * | 2022-12-26 | 2023-03-21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一种预绞式金具快速晾干装置 |
-
2021
- 2021-03-10 CN CN202120517512.0U patent/CN2151586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4517A (zh) * | 2021-03-10 | 2021-06-29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CN113044517B (zh) * | 2021-03-10 | 2022-07-19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CN114602830A (zh) * | 2022-05-11 | 2022-06-10 |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ad平坦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
CN115159113A (zh) * | 2022-07-22 | 2022-10-11 | 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一种pcb模块顶升搬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823833A (zh) * | 2022-12-26 | 2023-03-21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一种预绞式金具快速晾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44517B (zh)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
CN215158650U (zh) |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 |
CN107628446B (zh) | 一种治具板上下料设备 | |
CN113044288A (zh) |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贴膜装置 | |
CN107634024B (zh) | 一种硅片批量中转装置 | |
CN212639185U (zh) | 一种分盘上料机构及上料装置 | |
CN113044564B (zh) | 一种双向搬运机构 | |
CN114229429A (zh) | 一种料盘上下料装置 | |
CN214454633U (zh) | 旋转式取料及上料机构 | |
CN111606049B (zh) | 一种lcd屏自动等级分类装箱设备 | |
CN215156004U (zh) |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贴膜装置 | |
CN112793829B (zh) | 一种周转式贴膜装置 | |
CN116133278B (zh) | 贴片机用盘装物料供给装置 | |
CN210167341U (zh) | 一种硅片传输装置 | |
CN113247635B (zh) | 料盘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 |
CN215159052U (zh) | 一种双向搬运机构 | |
CN216302535U (zh) | 一种自动化升降上下料机构 | |
CN112794089B (zh) | 一种上料及料盘回收两用式上下料装置 | |
CN210882822U (zh) | 一种一次性餐盒生产用包装装置 | |
CN210763124U (zh) | 培养瓶自动转移堆叠机构 | |
CN210312544U (zh) | 一种电子元器件装盒机的输送机构 | |
CN112758678A (zh) | 旋转式取料及上料机构 | |
CN112849877A (zh) | 一种周向布置式自动化立体仓库 | |
CN112849876A (zh) | 一种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取放料装置 | |
CN219163354U (zh) | 一种石英晶片供给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