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2953U -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2953U
CN215102953U CN202121684467.4U CN202121684467U CN215102953U CN 215102953 U CN215102953 U CN 215102953U CN 202121684467 U CN202121684467 U CN 202121684467U CN 215102953 U CN215102953 U CN 215102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in
separation
liquid
airflow
floc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44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艳龙
祖泓舟
郝巨勇
孟宪涛
骆伟寒
樊琦
王军
董翔宇
林庆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an Cereals Oils And Starch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an Cereals Oils And Starch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an Cereals Oils And Starch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an Cereals Oils And Starch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844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2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2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2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蛋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蛋白生产系统。该蛋白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杂质分离装置、絮凝装置、蛋白分离装置和干燥装置,杂质分离装置适于分离蛋白提取液内的悬浮物,絮凝装置适于将杂质分离后的蛋白提取液内的蛋白絮凝析出,蛋白分离装置适于将絮凝后的蛋白提取液分离形成分离液和蛋白粉,干燥装置用于干燥蛋白粉,蛋白分离装置还用于将分离液输送至絮凝装置内。由此,杂质分离装置可以分离蛋白提取液内的颗粒物,絮凝装置可以对蛋白提取液进行升温以使蛋白絮凝析出,蛋白分离装置可以对絮凝后的蛋白提取液分离形成蛋白粉和分离液;干燥装置可以干燥分离后的蛋白粉,实现了蛋白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蛋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蛋白粉的生产过程中,蛋白生产线会排出大量的生产废水,由于蛋白生产线的蛋白提取率较低,蛋白生产废水中仍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导致蛋白生产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的值较高,如果直接排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蛋白生产废水内的蛋白含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白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杂质分离装置、絮凝装置、蛋白分离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杂质分离装置适于分离蛋白提取液内的悬浮物,所述絮凝装置适于将杂质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蛋白絮凝析出,所述蛋白分离装置适于将絮凝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分离形成分离液和蛋白粉,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干燥所述蛋白粉,所述蛋白分离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分离液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内。
可选地,所述杂质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离心驱动机构和第一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适于容置所述蛋白提取液,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分离室内,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用于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悬浮物。
可选地,所述杂质分离装置还包括储液罐、气液分离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一分离室连通,所述储液罐用于容置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所述第一管道分别与所述储液罐的泡沫出口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储液罐的第一入料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将所述储液罐输出的泡沫分离成气流和液体并将液体输送至所述储液罐内。
可选地,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壳体、混合管和气流扩散器,所述混合管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混合管分别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和所述蛋白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混合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合围形成蒸汽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适于分别与所述蒸汽腔和蒸汽气源连通,所述气流扩散器安装于所述进气孔内。
可选地,所述气流扩散器上开设有多个扩散孔,所述扩散孔相对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混合管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集气槽,所述集气槽用于汇集所述蒸汽腔内的蒸汽,所述集气槽内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蒸汽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蛋白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离心驱动机构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二分离室与所述蛋白凝絮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分离室内,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用于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絮凝蛋白。
可选地,所述蛋白生产系统还包括输送泵和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分离室和所述絮凝装置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第二分离室内的分离液泵送至所述絮凝装置内。
可选地,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热风发生器和干燥室,所述干燥室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热风发生器与所述干燥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气流调节件,所述干燥室上开设有气流通孔,所述气流通孔与所述热风发生器连通,所述气流调节件与所述干燥室的内壁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气流通孔与所述干燥室的连通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杂质分离装置与所述絮凝装置连接,使所述杂质分离装置可以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颗粒物,一方面,可以避免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颗粒物堵塞所述絮凝装置内的流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颗粒物黏附于絮凝后的蛋白悬浮物上而降低蛋白的纯度;通过所述絮凝装置的设置,使所述絮凝装置可以对所述蛋白提取液进行升温以使蛋白絮凝析出;通过所述絮凝装置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连接,使所述蛋白分离装置可以对絮凝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分离形成蛋白粉和分离液;由于分离液仍有余温,通过所述蛋白分离装置将所述分离液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内,使所述分离液可以与所述絮凝装置内的所述蛋白提取液混合以提高所述蛋白提取液的温度,一方面,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对所述分离液内的蛋白进行二次絮凝,提高了蛋白提取率,从而降低了蛋白生产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的值,以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所述干燥装置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连接的设置,使所述干燥装置可以干燥分离后的所述蛋白粉,实现了蛋白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蛋白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壳体和混合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气流扩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干燥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气流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杂质分离装置;11-储液罐;111-泡沫出口;112-第一入料口;113-第二入料口;12-气液分离器;121-输入端;122-排气端;123-输出端;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风机;16-阻流件;17-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8-第一分离室;2-絮凝装置;21-壳体;211-进气孔;22-混合管;221-通气孔;222-集气槽;23-气流扩散器;233-扩散孔;24-盘管保温器;3-蛋白分离装置;31-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2-第二分离室;4-干燥装置;41-干燥室;412-气流通孔;414-气流出口;415-连接孔;42-热风发生器;43-气流调节件;431-长圆孔;432-止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蛋白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杂质分离装置1、絮凝装置2、蛋白分离装置3和干燥装置4,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适于分离蛋白提取液内的悬浮物,所述絮凝装置2适于将杂质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蛋白絮凝析出,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适于将絮凝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分离形成分离液和蛋白粉,所述干燥装置4用于干燥所述蛋白粉,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还用于将所述分离液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
所述蛋白提取液体可以为马铃薯汁液、红薯汁液、大豆汁液或淀粉生产废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为离心分离器、颗粒物过滤器或储液罐11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蛋白提取液经过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时,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将所述蛋白提取原液内的矿物质、纤维等不溶颗粒物分离,待杂质分离完成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通过管道将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
所述絮凝装置2可以为螺旋换热器或蒸汽加热器,当杂质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进入所述絮凝装置2时,所述絮凝装置2对所述蛋白提取液进行升温加热以使蛋白絮凝析出,待蛋白絮凝析出形成悬浮物后,所述絮凝装置2通过管道将所述蛋白提取液输送至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内。
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可以为卧螺离心机、卧式沉降离心机或转鼓式离心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对絮凝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进行离心分离以使絮凝蛋白与提取液分离形成蛋白粉和分离液,待分离完成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将所述分离液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并将所述蛋白粉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所述干燥装置4内。
所述干燥装置4为闪蒸干燥器、盘式干燥机或真空干燥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干燥装置4对所述蛋白粉进行通气干燥以降低所述蛋白粉内的水分。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与所述絮凝装置2连接,使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可以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颗粒物,一方面,可以避免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颗粒物堵塞所述絮凝装置2内的流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颗粒物黏附于絮凝后的蛋白悬浮物上而降低蛋白的纯度;通过所述絮凝装置2的设置,使所述絮凝装置2可以对所述蛋白提取液进行升温以使蛋白絮凝析出;通过所述絮凝装置2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连接,使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可以对絮凝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分离形成蛋白粉和分离液;由于分离液上仍有余温,通过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将所述分离液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使所述分离液可以与所述絮凝装置2内的所述蛋白提取液混合以提高所述蛋白提取液的温度,一方面,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对所述分离液内的蛋白进行二次絮凝,提高了蛋白提取率,从而降低了蛋白生产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的值,以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所述干燥装置4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连接,使所述干燥装置4可以干燥分离后的所述蛋白粉,实现了蛋白的生产。
如图1所示,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包括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和第一分离室18,所述第一分离室18适于容置所述蛋白提取液,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安装于所述第一分离室18内,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用于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悬浮物。
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包括螺旋推进器和转动筒体,所述螺旋推进器和所述转动筒体以一定的差速同向高速旋转,所述蛋白提取液在所述转动筒体的作用下高速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力下,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颗粒物附着于所述第一分离室18的内壁上,所述螺旋推进器推动附着于所述第一分离室18内壁上的所述颗粒物以将所述颗粒物推出,实现了颗粒物与所述蛋白提取液的分离,与现有技术中通过静置沉淀分离的方式相比,效率更高,分离更为彻底。
如图2所示,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还包括储液罐11、气液分离器12、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所述储液罐11与所述第一分离室18连通,所述储液罐11用于容置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所述第一管道13分别与所述储液罐11的泡沫出口111和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输入端12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4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输出端123和所述储液罐11的第一入料口112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12用于将所述储液罐11输出的泡沫分离成气流和液体并将液体输送至所述储液罐11内。
所述储液罐1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入料口113,所述第二入料口11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入料口113的边沿与所述储液罐11的周向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入料口113用于蛋白提取原液的进入,所述第二入料口113开设于所述第二罩体上,所述第二入料口113的边沿与所述储液罐11的周向内侧壁贴合。当蛋白提取液从所述第二入料口113进入所述储液罐11时,蛋白提取液沿所述储液罐11的内壁流向所述储液罐11的底部,降低了蛋白提取液与所述储液罐11底端的冲击力,降低了泡沫的产生量。
所述储液罐11上开设有泡沫出口111,所述气液分离器12上开设有输入端121,所述第一管道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泡沫出口111和所述输入端121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12上开设有输出端123,所述储液罐11上还开设有第一入料口112,所述第二管道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料口112和所述输出端123连通。
所述气液分离器12可以为旋风分离器、隔板式分离器或填料式分离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气液分离器12可以将泡沫打破并将泡沫分离成气体和液体,所述气液分离器12上开设有排气端122和输出端123,所述排气端122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上端,所述排液端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下端,气体从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排气端122排出,液体从所述排液端排出。
所述储液罐11内的泡沫在所述蛋白质提取液体的压力作用下从所述泡沫出口111排出,泡沫经过所述第一管道13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12内,所述气液分离器12对所述泡沫进行分离形成气体和液体,液体经过所述输出端123、所述第二管道14进入所述储液罐11内。
由于蛋白提取液在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的离心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而影响蛋白的絮凝析出,通过所述储液罐11与所述第一分离室18连通,使所述第一分离室18内的蛋白液可以进入所述储液罐11内,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3分别与所述储液罐11的泡沫出口111和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输入端121连通,使所述储液罐11内的泡沫可以输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12内,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设置,实现了对泡沫的气液分离,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4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输出端123和所述储液罐11的第一入料口112连通,使所述气液分离器12产生的液体可以输送至所述储液罐11内,实现了对泡沫内的液体的回收,一方面,避免直接排出泡沫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实现了对泡沫内的蛋白的回收,更为节省资源,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如图2所示,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还包括风机15,所述风机15安装于所述储液罐11上且与所述泡沫出口11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3与所述风机15连通,所述风机15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3将所述储液罐11内的泡沫抽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12内。
所述风机15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离心风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风机15与所述储液罐11的外壁螺栓连接,所述风机15的入风口与所述储液罐11的输出端123连通,所述风机15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管道13连通。当所述储液罐11内的泡沫储蓄至一定量时,所述风机15启动,所述风机15将所述泡沫抽送至所述储液罐11内。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风机15与所述泡沫出口11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3与所述风机15连通,使所述风机15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3将所述储液罐11内的泡沫彻底抽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12内,防止所述储液罐11内的液体压力不足导致泡沫残余。
如图2所示,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还包括阻流件16,所述阻流件16安装于所述储液罐11内,所述阻流件16与所述第一入料口1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阻流件16用于阻挡所述第二管道14输出的液体以使液体沿所述储液罐11的内壁流动。
所述阻流件16可以呈现为板状结构或弧形结构,所述阻流件16相对所述储液罐11倾斜设置,所述阻流件16与所述储液罐11的内壁一体连接或螺钉连接,所述阻流件16与所述第一入料口112相对应指的是所述阻流件16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入料口112所覆盖的区域内。当液体从所述第一入料口112进入所述储液罐11内时,液体冲击所述阻流件16,在阻流件16的阻流作用下,液体沿所述储液罐11的内壁流动。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阻流件16与所述第一入料口112相对应的设置,使所述阻流件16可以阻挡所述第一入料口112的液体,液体在所述阻流件16的阻碍作用下流向所述储液罐11的内壁并沿所述储液罐11的内壁流向所述储液罐11的底端,减小了液体的流动速度,防止液体冲击所述储液罐11底端的液体而产生泡沫,从而降低了泡沫的产生量。
所述阻流件16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材料可以为苯乙烯类TPE材料、烯烃类TPE材料或聚氨酯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当液体冲击所述阻流件16时,所述阻流件16的外侧壁在所述液体的冲击作用下产生凹槽。当液体完成冲击后,所述阻流件16的外侧壁复位。由此,通过所述阻流件16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设置,当液体冲击所述阻流件16时,所述阻流件16在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内凹,减缓了液体对所述阻流件16的冲击力,从而减少了液体冲击所产生的泡沫。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絮凝装置2包括壳体21、混合管22和气流扩散器23,所述混合管22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混合管22分别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和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连通,所述混合管22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21的内壁合围形成蒸汽腔,所述壳体21上开设有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适于分别与所述蒸汽腔和蒸汽气源连通,所述气流扩散器23安装于所述进气孔211内。
所示壳体21为腔体结构,所述壳体21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管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混合管22的轴向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合管22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蛋白提取液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混合管22内,然后经过所述混合管22从所述出料口排出。
所述混合管22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21的内壁合围形成所述蒸汽腔,所述混合管2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221,所述通气孔221与所述蒸汽腔连通,蒸汽腔内的蒸汽通过所述通气孔221与所述混合管22内的蛋白提取液混合以实现对所述蛋白提取液的加热,在蛋白提取液的温度升高后,蛋白提取液内的蛋白析出,实现了蛋白的凝絮。
所述壳体21上开设有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的一端与所述蒸汽腔连通,所述进气孔211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气源连通,所述蒸汽气源用于通过所述进气孔211向所述蒸汽腔输送蒸汽。所述蒸汽气源可以为电磁蒸汽发生器、电蒸汽发生器、燃油蒸汽发生器或燃气蒸汽发生器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气流扩散器23与所述进气孔211的内壁一体连接或螺栓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扩散器23为叶轮,当蒸汽气流经过所述叶轮时,叶轮在蒸汽气流的冲击作用下转动,蒸汽气流在所述蒸汽腔内形成漩涡气流,在漩涡气流的切向应力作用下,蒸汽在所述蒸汽腔内快速地扩散。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混合管22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使蛋白提取液可以穿过所述壳体21进入所述混合管22内,通过所述混合管22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蒸汽腔,使蒸汽腔内的蒸汽可以穿过所述混合管22与所述蛋白提取液混合,实现了对所述蛋白提取液的加热,从而使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蛋白可以凝絮析出,通过所述壳体21上开设有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分别与所述蒸汽腔和所述蒸汽气源连通,使所述蒸汽气源可以向所述蒸汽腔输送蒸汽,通过所述气流扩散器23安装于所述进气孔211内,使所述气流扩散器23可以对蒸汽气流进行扩散,增加了蒸汽在所述蒸汽腔内的扩散范围,从而使所述蛋白提取液的受热更为均匀,增加了蛋白凝絮效率。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气流扩散器23上开设有多个扩散孔233,所述扩散孔233相对所述进气孔211的轴线倾斜设置。
所述气流扩散器23包括扩流件,所述扩流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进气孔211的内壁焊接,所述扩散孔233相对所述进气孔211的轴向倾斜设置指的是,所述扩散孔233的轴线与所述进气孔211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a,所述夹角a的角度介于25°-70°之间,具体地,所述夹角a可以为25°、30°、45°、60°或70°。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蒸汽气流经过所述气流扩散器23时,通过所述气流扩散器23上开设有多个扩散孔233,使所述气流扩散器23可以对所述蒸汽气流进行分流以减缓蒸汽气流的流速,延长了蒸汽气流在所述蒸汽腔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了蒸汽气流在所述蒸汽腔内的扩散范围;通过所述扩散孔233相对所述进气孔211的轴线倾斜设置,使蒸汽气流经过所述进气孔211后,所述蒸汽气流可以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扩散,增加了蒸汽气流在所述蒸汽腔内的发散面积。
如图4、图6所示,所述混合管22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集气槽222,所述集气槽222用于汇集所述蒸汽腔内的蒸汽,所述集气槽222内开设有通气孔221,所述通气孔221与所述蒸汽腔连通。
所述通气孔221沿所述混合管22的周向阵列设置,在蛋白提取液通过所述混合管22的过程中,蒸汽从所述通气孔221进入所述混合管22内,并与所述蛋白提取液混合,蒸汽与所述蛋白提取液热交换以使所述蛋白提取液的温度升高。由此,通过所述混合管22上开设有通气孔221,所述通气孔221与所述混合管22连通,使所述蒸汽腔内的蒸汽可以进入所述混合管22内,实现了对所述蛋白提取液的加热;通过所述通气孔221沿所述混合管22的周向设置,使蒸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入所述混合管22内,从而使所述蒸汽对所述蛋白提取液的加热更为均匀,提高了蛋白的析出效果。
所述通气孔221倾斜朝向所述混合管22在所述蛋白提取液流动方向所指的一端。所述通气孔221的轴心线与所述混合管22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b,所述夹角b的角度介于15°至70°之间,具体地,所述夹角b的夹角可以为:15°、30°、45°、60°或70°。由此,当蛋白提取液从所述混合管22内通过时,通过所述通气孔221倾斜朝向所述混合管22在所述蛋白提取液流动方向所指的一端,使所述通气孔221与所述蛋白提取液流动方向之间呈现一定的夹角,防止蛋白提取液从所述通气孔221内溢出,减少了蛋白的流失。
所述集气槽222沿所述混合管22的周向设置,所述集气槽222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夹角c,所述夹角c的角度介于20°至80°之间,具体地,所述夹角c的角度可以为:20°、30°、45°、60°或80°。所述通气孔22121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混合管22上开设有集气槽222,所述通气孔221开设于所述集气槽222内,使所述蒸汽腔内的蒸汽可以汇集于所述集气槽222内,从而便于气流进入所述通气孔221内,避免所述通气孔221倾斜设置对气流形成阻碍。
如图1所示,所述絮凝装置2还包括盘管保温器24,所述盘管保温器24分别与所述混合管22和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连通,所述盘管保温器24用于容置所述混合管22输出的蛋白提取液。所述盘管保温器24对所述蛋白提取液进行保温以延长凝絮时间,增加凝絮效果;此外,所述盘管保温器24还可以避免所述蛋白提取液凝絮过程中外力对所述蛋白提取液进行输送和教板,防止絮凝后的蛋白絮凝团遭受破坏,从而保证了蛋白提取率。
如图1所示,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还包括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和第二分离室32,所述第二分离室32与所述蛋白凝絮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安装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用于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絮凝蛋白。
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包括螺旋推进器和转动筒体,所述螺旋推进器和所述转动筒体以一定的差速同向高速旋转,所述蛋白提取液在所述转动筒体的作用下高速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力下,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絮凝蛋白团附着于所述第二分离室32的内壁上,所述螺旋推进器推动附着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壁上的所述絮凝蛋白团以将所述絮凝蛋白团推出,实现了絮凝蛋白与所述蛋白提取液的分离,与现有技术中通过静置沉淀分离的方式相比,效率更高,分离更为彻底。
如图1所示,所述蛋白生产系统还包括输送泵和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和所述絮凝装置2连通,所述输送泵安装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的分离液泵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
在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将所述蛋白提取液分离完成后,所述输送泵通过所述输送管道将所述分离液泵送至所述混合管22内。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第二分离室32螺钉连接或焊接。由此,通过所述输送泵安装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所述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和所述絮凝装置2连通,使所述输送泵可以通过所述输送管道将所述分离液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从而使所述分离液和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的所述蛋白提取液混合以提高所述蛋白提取液的温度,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能源利用率。
如图1所示,所述干燥装置4包括热风发生器和干燥室41,所述干燥室41分别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和所述干燥室41连通,所述干燥室41用于容置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产出的蛋白粉。所述热风发生器可以为锅炉或燃油热风机15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蛋白粉容置于所述干燥室41内,所述热风发生器将热气气流输送至所述干燥室41内,所述蛋白粉内的水分被所述热气热流带走,从而实现了对所述蛋白粉的干燥。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所述干燥装置4还包括气流调节件43,所述干燥室41上开设有气流通孔412,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热风发生器连通,所述气流调节件43与所述干燥室41的内壁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干燥室41的连通面积。
所述干燥室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气流通孔412,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气流出孔,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热气气源连通,所述热气气源将气流输送至所述干燥室41内,然后气流经过所述气流出孔流出。气流经过所述蛋白原料时,热气流将所述蛋白原料表面的水分带走以实现对所述蛋白原料的干燥。所述气流调节件43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15,所述干燥室4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15,所述第二连接孔415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415沿竖直方向设置,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415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15以连接所述气流调节件43和所述干燥室41。当需要减小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干燥室41内部的连通面积时,松开所述紧固件,推动所述气流调节件43向靠近所述气流通孔412的方向移动,然后实现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面积的调节。当需要增加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干燥室41内部的连通面积时,松开所述紧固件,推动所述气流调节件43向远离所述气流通孔412的方向移动,然后实现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面积的调节。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干燥室41上开设有气流通孔412,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热气气源连通,使所述热气气源可以向所述干燥室41输送热气气流,从而实现了对所述蛋白原料的干燥,通过所述气流调节件43与所述干燥室41的内壁活动连接,使所述气流调节件43可以调节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干燥室41内部的连通面积,从而实现了对气流流量的调节,使所述蛋白干燥装置4可以适应不同湿度的蛋白原料,增加了所述蛋白干燥装置4的适应性。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蛋白干燥装置4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壳体21的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415,所述气流调节件43上开设有长圆孔431,所述长圆孔43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圆孔431和所述连接孔415以连接所述气流调节件43和所述壳体21。
所述长圆孔431有多个,所有所述长圆孔431沿竖直方向竖直所述连接孔415的数量与所述长圆孔431的位置对应。所述紧固件可以在所述长圆孔431内滑动,所述气流调节件43可以相对所述壳体21运动。当需要增加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壳体21内部的连通面积时,松开所述紧固件,推动所述气流调节件43向所述长圆孔431靠近气流通孔412的一端移动。当需要减小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壳体21内部的连通面积时,松开所述紧固件,推动所述气流调节件43向所述长圆孔431远离气流通孔412的一端移动。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壳体21上开设有长圆孔431,所述气流调节件43上开设有连接孔415的设置,使所述紧固件可以穿过所述长圆孔431和所述连接孔415以实现所述气流调节件43与所述壳体21的连接,当需要调节所述气流调节件43对所述气流通孔412的阻挡面积时,可以松开所述紧固件,使所述紧固件可以在所述长圆孔431内移动,所述气流调节件43可以跟随所述紧固件移动,从而实现了对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壳体21内部的连通面积的调节。
如图9所示,所述气流调节件43包括止挡结构432,所述止挡结构432位于所述气流调节件43靠近所述气流通孔412的一端。
所述气流通孔412呈现为矩形结构,所述止挡结构432呈现为L型折弯结构,所述L折弯结构的折弯臂与所述气流通孔412的内壁贴合。由此,当所述气流调节件43向远离所述气流通孔412的方向移动时,通过所述止挡结构432位于所述气流调节件43靠近所述气流通孔412的一端的设置,使所述止挡结构432可以对所述气流调节件43的移动形成止挡,限定了所述气流调节件43的位移量。
所述气流调节件43有两个,两个所述气流调节件43对称设置于所述气流通孔412的相对两端。
两个所述气流调节件43对称设置于所述气流通孔412在竖直方向所指的两端,当需要调节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壳体21内部的连通面积时,通过所述气流调节件43对称设置于所述气流通孔412的相对两端,使两个所述气流调节件43可以同步向靠近所述气流通孔412的方向运动或同步向远离所述气流通孔412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所述气流通孔412的中心始终位于与所述蛋白原料对应的位置上,从而避免了所述气流运动方向的偏移。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杂质分离装置(1)、絮凝装置(2)、蛋白分离装置(3)和干燥装置(4),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适于分离蛋白提取液内的悬浮物,所述絮凝装置(2)适于将杂质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蛋白絮凝析出,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适于将絮凝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分离形成分离液和蛋白粉,所述干燥装置(4)用于干燥所述蛋白粉,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还用于将所述分离液输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包括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和第一分离室(18),所述第一分离室(18)适于容置所述蛋白提取液,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安装于所述第一分离室(18)内,所述第一离心驱动机构(17)用于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悬浮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还包括储液罐(11)、气液分离器(12)、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所述储液罐(11)与所述第一分离室(18)连通,所述储液罐(11)用于容置分离后的所述蛋白提取液,所述第一管道(13)分别与所述储液罐(11)的泡沫出口(111)和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输入端(12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4)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2)的输出端(123)和所述储液罐(11)的第一入料口(112)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12)用于将所述储液罐(11)输出的泡沫分离成气流和液体并将液体输送至所述储液罐(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装置(2)包括壳体(21)、混合管(22)和气流扩散器(23),所述混合管(22)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混合管(22)分别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1)和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连通,所述混合管(22)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21)的内壁合围形成蒸汽腔,所述壳体(21)上开设有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适于分别与所述蒸汽腔和蒸汽气源连通,所述气流扩散器(23)安装于所述进气孔(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扩散器(23)上开设有多个扩散孔(233),所述扩散孔(233)相对所述进气孔(211)的轴线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22)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集气槽(222),所述集气槽(222)用于汇集所述蒸汽腔内的蒸汽,所述集气槽(222)内开设有通气孔(221),所述通气孔(221)与所述蒸汽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还包括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和第二分离室(32),所述第二分离室(32)与所述蛋白凝絮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安装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所述第二离心驱动机构(31)用于分离所述蛋白提取液内的絮凝蛋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泵和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分离室(32)和所述絮凝装置(2)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第二分离室(32)内的分离液泵送至所述絮凝装置(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4)包括热风发生器(42)和干燥室(41),所述干燥室(41)与所述蛋白分离装置(3)连通,所述热风发生器(42)与所述干燥室(4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蛋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4)还包括气流调节件(43),所述干燥室(41)上开设有气流通孔(412),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热风发生器连通,所述气流调节件(43)与所述干燥室(41)的内壁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气流通孔(412)与所述干燥室(41)的连通面积。
CN202121684467.4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Active CN215102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4467.4U CN215102953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4467.4U CN215102953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2953U true CN21510295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4467.4U Active CN215102953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2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3998B (zh) 一种单罐内转动mvr系统
CN215102953U (zh) 一种蛋白生产系统
CN205619724U (zh) 一种碳化硅烘干机
CN203635345U (zh) 湿热纤维的蒸汽与纤维分离装置
CN209588512U (zh) 一种高效的粉末干燥装置
CN219043293U (zh) 一种风力混料装置
CN219003250U (zh) 一种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生产用粉碎球磨装置
CN111678295A (zh) 结晶干燥系统
CN206219416U (zh) 污泥的旋风闪蒸干燥系统
CN213680333U (zh)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CN113023992A (zh) 一种旋风分离水处理装置
CN208087445U (zh) 污泥干燥系统
CN212673792U (zh) 一种颗粒物料的加热输送设备
CN209778627U (zh) 一种污泥热干化机
CN111879103A (zh) 一种颗粒物料的加热输送设备
CN102583941A (zh) 一种气动推进式固液分离装置
CN202709675U (zh) 气流干燥系统
CN116197012B (zh) 一种分散式的多级水泥选粉机
CN215892963U (zh) 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干燥设备及垃圾处理系统
CN215712722U (zh) 一种蛋白液凝絮装置及蛋白生产线
CN219231858U (zh) 一种多级物料分离设备
CN219646722U (zh)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专用喷雾干燥机
CN213599773U (zh)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高效除湿除尘并在线计量的干燥装置
CN212431501U (zh) 结晶干燥系统
CN212549040U (zh) Dhp过滤干燥一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