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2283U -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2283U
CN215042283U CN202120006950.0U CN202120006950U CN215042283U CN 215042283 U CN215042283 U CN 215042283U CN 202120006950 U CN202120006950 U CN 202120006950U CN 215042283 U CN215042283 U CN 215042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e
rear seat
top surface
side wall
wall surf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069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水玲
周洪程
陈树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l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l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l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l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069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2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2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2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防下潜管梁,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两端各设置有端部支架,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架;所述端部支架包括多个侧壁面和位于所述侧壁面上方的顶面,所述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防下潜管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且与所述顶面焊接固定,所述侧壁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焊接底边;所述中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位于上述支架本体上端两侧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防下潜管梁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占用空间小,同时满足整排座椅的防下潜功能,且制造成本及材料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是各大主机厂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座椅防下潜设计不仅是考虑乘客安全性,同时也兼顾了乘坐舒适性,防下潜现象是车辆碰撞减速过程中作用在骨盆位置处的合力不均衡导致安全腰带滑动脱离正常使用位置,造成乘客腹部受伤。
当前大部分座椅都是直接通过座椅坐垫来支撑人体。如图1-3所述,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多为设计钣金加强板结构2趴在中地板1上面,只有单侧与纵梁骨架3刚性连接,其余部分与中地板焊接。上述结构存在的缺点如下:
1.部分能量直接传递到地板本体上,造成地板负荷较大,要满足防下潜功能必须增加地板材料强度,地板料厚达到了1mm,增加了整车重量和制造成本;
2.为了满足不遮挡油箱检修口的要求不能联通为整体,导致中间位置防下潜性能不好;
3.上述结构因为其非贯通式梁式结构,导致地板本体承载要求提升,当防下潜功能发生时易造成地板变形,后期维修成本高;
④传统结构钣金结构大,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轻量化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防下潜管梁,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两端各设置有端部支架,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架;所述端部支架包括多个侧壁面和位于所述侧壁面上方的顶面,所述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防下潜管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且与所述顶面焊接固定,所述侧壁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焊接底边;所述中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位于上述支架本体上端两侧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防下潜管梁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两端设置的端部支架相互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占用空间小,同时满足整排座椅的防下潜功能,且制造成本及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后座椅防下潜横梁的安装结构。
图2为图1沿着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后座椅防下潜横梁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中圈出部分M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中圈出部分N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的安装结构。
图8为图7中圈出部分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圈出部分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采用钣金支架加管状型材的刚性结构分别与左右纵梁及后座椅前横梁等骨架进行刚性连接,以提升防下潜能力。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防下潜管梁10,所述防下潜管梁10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端部支架20,所述防下潜管梁10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架30。如图6所示,所述端部支架20包括多个侧壁面23和位于所述侧壁面23上方的顶面21,所述顶面21的中部设置有凹槽22,所述防下潜管梁10设置在所述凹槽22内并且与所述顶面21焊接固定,所述侧壁面2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焊接底边25。图5所示,所述中部支架30包括支架本体32和位于上述支架本体32上端两侧的连接端31,所述连接端31与所述防下潜管梁10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降低了对地板本体强度要求,中地板面板料厚变更为0.8mm。如图7-9所示,后座椅防下潜结构中的端部支架20分别分与纵梁40,后座椅安装横梁50和中地板60焊接;中部支架30与中地板50和后座椅安装横梁60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变更了焊接位置,改变传力区域,将受力传到两侧门槛和座椅安装横梁上,降低了对地板本体的强求,地板材料可变更为0.8mm的料厚钢板,降低了材料成本,提升了轻量化水平。本实施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所用钣金支架结构小,制造成本及材料成本低,而且占用空间小,满足贯通式结构的前提下亦不会影响油箱故障时检修空间,同时满足整排座椅的防下潜功能,无薄弱区;本实施例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在受力时对地板本体的传力极少,不易发生地板变形问题,可降低维修成本。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及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下潜管梁,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两端各设置有端部支架,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架;所述端部支架包括多个侧壁面和位于所述侧壁面上方的顶面,所述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防下潜管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且与所述顶面焊接固定,所述侧壁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焊接底边;所述中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位于上述支架本体上端两侧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防下潜管梁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潜管梁的两端设置的端部支架相互对称。
CN202120006950.0U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Active CN215042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6950.0U CN215042283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6950.0U CN215042283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2283U true CN215042283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4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06950.0U Active CN215042283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2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90608U (zh)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WO2023016113A1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CN2102843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
CN106697058A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01825115U (zh) 车身前舱装置
CN215794047U (zh) 一种门槛内分载梁结构
CN206384047U (zh) 汽车前座椅横梁总成结构
CN215042283U (zh) 一种后座椅防下潜结构
CN111216809A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门槛结构
CN207078210U (zh) 汽车前座椅后横梁及汽车前座椅后横梁安装结构
CN110789420B (zh) 一种后排座椅靠背中间支脚
CN210391322U (zh) 下车身焊接总成
CN212605472U (zh) 一种中通道总成、前地板总成以及汽车
CN210391333U (zh) 前地板焊接总成
CN210454434U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CN215097850U (zh) 前地板总成
CN202686538U (zh) 具有后座椅防下潜梁结构的汽车后地板
CN217554029U (zh) 汽车中通道结构及汽车
CN113942575B (zh) 一种汽车的后纵梁结构
CN214565708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CN220743152U (zh) 一种车架横梁、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5474653U (zh) 一种调节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强度的装置、汽车座椅
CN211995880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骨架结构
CN211943536U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门槛结构
CN220743153U (zh) 一种后横梁、车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