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0608U -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0608U
CN212890608U CN202021320872.3U CN202021320872U CN212890608U CN 212890608 U CN212890608 U CN 212890608U CN 202021320872 U CN202021320872 U CN 202021320872U CN 212890608 U CN212890608 U CN 212890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front floor
seat cross
cross member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0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波
胡裕菲
恽维平
姜彪
李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0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0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0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0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下车体包括前地板、前地板横梁、前座椅横梁、后地板、后地板下横梁、后座椅横梁、主纵梁、门槛梁以及B柱;前地板与后地板连接;前地板横梁、后地板下横梁以及主纵梁均设于前地板和后地板的下侧,主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前地板横梁、后地板下横梁连接,主纵梁、前地板横梁、后地板下横梁、前地板以及后地板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槽;门槛梁设于前地板的左右两侧,门槛梁的上表面与前地板的上表面搭接,B柱与门槛梁连接,前座椅横梁和后座椅横梁均设于前地板的上表面,前座椅横梁左右贯穿前地板并与门槛梁连接,后座椅横梁左右贯穿前地板并与B柱连接。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应用及新能源的发展,在汽车行业中,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动汽车的优点在于:在行驶过程中无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并且电动汽车具有低噪声、低热辐射、易操纵等,人们对电动汽车寄予很大的期望。
纯电动汽车电池布置于地板下方,纯电动车型为了满足续航里程要求,电池包体积和重量日益增大,对空间需求和强度刚度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所开发车身结构除了满足电池包安装空间的要求,还需兼顾电池箱安装点的刚度要求、强度要求以及车身与电池箱的模态要求。
随着国内碰撞法规日益严苛,传统钢制车身地板结构已无法满足纯电汽车设计需求,传统钢制车身地板结构不能兼顾电池安装空间和电池包安装点强度刚度,传统钢制车身地板结构存在电池包安装空间较小或是电池包安装点强度刚度较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地板结构不能兼顾电池包安装空间和电池包安装点强度刚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包括前地板、前地板横梁、前座椅横梁、后地板、后地板下横梁、后座椅横梁、主纵梁、门槛梁以及B柱;
该前地板与该后地板连接;
该前地板横梁设于该前地板的下表面,该后地板下横梁设于该后地板的下表面,该主纵梁设于该前地板和该后地板的下表面,该主纵梁的两端分别与该前地板横梁、该后地板下横梁连接,该主纵梁、该前地板横梁、该后地板下横梁、该前地板以及该后地板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槽;
该门槛梁设于该前地板的左右两侧,该门槛梁的上表面与该前地板的上表面搭接,该B柱与该门槛梁连接,该前座椅横梁和该后座椅横梁均设于该前地板的上表面,该前座椅横梁左右贯穿该前地板并与该门槛梁连接,该后座椅横梁左右贯穿该前地板并与该B柱连接。
进一步地,该主纵梁包括前地板纵梁以及与该前地板纵梁连接的后地板纵梁,该前地板纵梁设于该前地板的下表面,该后地板纵梁设于该后地板的下表面,该前地板纵梁靠近该前地板横梁的一端为弧形结构,该后地板纵梁靠近该前地板纵梁的一端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该主纵梁上设有纵梁支撑支架,该主纵梁通过该纵梁支撑支架与该门槛梁连接。
进一步地,该门槛梁上还有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该第一加强盒设于该门槛梁远离该前座椅横梁的一侧,该第二加强盒设于该门槛梁远离该后座椅横梁的一侧,该第一加强盒用于加强该前座椅横梁与该门槛梁连接处的强度,该第二加强盒用于加强该后座椅横梁与该门槛梁连接处的强度。
进一步地,该门槛梁设有用于容纳该第一加强盒和该第二加强盒的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开口朝向远离该前座椅横梁和该后座椅横梁的一侧,该第一加强盒和该第二加强盒设于该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该电动汽车下车体还包括中通道,该中通道设于该前地板的上表面,该中通道沿垂直该前座椅横梁和该后座椅横梁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该中通道设有与该前座椅横梁和该后座椅横梁配合的避让槽,该前座椅横梁和该后座椅横梁设于该中通道的下方并从该避让槽中穿过。
进一步地,该电动汽车下车体还包括后地板上横梁,该后地板上横梁设于该后地板与该前地板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该前座椅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前座椅的前座椅安装支架,该后座椅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后座椅的后座椅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将前地板横梁设于前地板的下表面,后地板下横梁设于后地板的下表面,主纵梁设于前地板和后地板的下表面,通过主纵梁、前地板横梁、后地板下横梁、前地板以及后地板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槽,增加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而且,门槛梁的上表面与前地板的上表面搭接,B柱与门槛梁连接,前座椅横梁和后座椅横梁均设于前地板的上表面,前座椅横梁左右贯穿前地板并与门槛梁连接,后座椅横梁左右贯穿前地板并与B柱连接,不仅增大了前地板的下表面处电池包的安装空间,还有效提升了地板整体刚度,同时满足NVH和侧面碰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下车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下车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纵梁、前地板横梁、后地板下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纵梁、前地板横梁、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中通道、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中通道、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中通道、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槽101、前地板11、前地板横梁12、前座椅横梁13、前座椅安装支架131、后地板21、后地板下横梁22、后座椅横梁23、后座椅安装支架231、后地板上横梁24、主纵梁30、安装点301、前地板纵梁31、后地板纵梁32、纵梁支撑支架33、门槛梁40、第一加强盒41、第二加强盒42、容纳槽401、B柱50、中通道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下车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下车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纵梁、前地板横梁、后地板下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纵梁、前地板横梁、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中通道、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中通道、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中通道、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地板、前座椅横梁、后座椅横梁以及门槛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包括前地板11、前地板横梁12、前座椅横梁13、后地板21、后地板下横梁22、后座椅横梁23、主纵梁30、门槛梁40以及B柱50;
前地板11与后地板21连接,前地板11与后地板21可以焊接成型,并形成底板总成,前地板11与后地板21也可以通过一体冲压成型;
前地板横梁12设于前地板11的下表面,后地板下横梁22设于后地板21的下表面,主纵梁30设于前地板11和后地板2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主纵梁30的两端分别与前地板横梁12、后地板下横梁22连接,主纵梁30、前地板横梁12以及后地板下横梁22朝向下侧凸出于前地板11和后地板21,主纵梁30、前地板横梁12、后地板下横梁22、前地板11以及后地板21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槽101,主纵梁30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池包安装支架的安装点301,电池包通过电池包安装支架安装在主纵梁30上;
门槛梁40设于前地板11的左右两侧,门槛梁40的上表面与前地板11的上表面搭接,B柱50与门槛梁40连接,前座椅横梁13和后座椅横梁23均设于前地板11的上表面,前座椅横梁13左右贯穿前地板11并与门槛梁40连接,后座椅横梁23左右贯穿前地板11并与B柱50连接。其中,图6至图7中仅示意处B柱50的下半部分,B柱5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将前地板横梁12设于前地板11的下表面,后地板下横梁22设于后地板21的下表面,主纵梁30设于前地板11和后地板21的下表面,通过主纵梁30、前地板横梁12、后地板下横梁22、前地板11以及后地板21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槽101,增加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主纵梁30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池包安装支架的安装点301,通过将电池包安装在主纵梁30上,增加了电池包安装点强度刚度,采用多个安装点,可切换不同大小电池包的安装位置,以适应不同续航里程需求的电池包安装;而且,门槛梁40的上表面与前地板11的上表面搭接,B柱50与门槛梁30连接,前座椅横梁13和后座椅横梁23均设于前地板11的上表面,前座椅横梁13左右贯穿前地板11并与门槛梁30连接,后座椅横梁23左右贯穿前地板11并与B柱50连接,有效的传力,极大提升了地板总成整体的刚度,同时满足NVH和侧面碰撞性能。
本实施例中,主纵梁30包括前地板纵梁31以及与前地板纵梁31连接的后地板纵梁32,前地板纵梁31与后地板纵梁32可以焊接成型,也可以一体成型。前地板纵梁31设于前地板11的下表面,后地板纵梁32设于后地板21的下表面,前地板纵梁31靠近前地板横梁12的一端为弧形结构,前地板纵梁31朝向前地板横梁12的一侧弯曲,后地板纵梁32靠近前地板纵梁31的一端为弧形结构,后地板纵梁32朝向远离后地板纵梁32的一侧弯曲。进一步地增加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
主纵梁30上设有纵梁支撑支架33(图4),主纵梁30通过纵梁支撑支架33与门槛梁40连接。主纵梁30与门槛梁40通过三个较大强度和厚度的支架进行连接,共同形成极强结构,抵抗正面和侧面碰撞力,并且提升车身刚度模态。
本实施例中,门槛梁40上还有第一加强盒41和第二加强盒42,第一加强盒41设于门槛梁40远离前座椅横梁13的一侧,第二加强盒42设于门槛梁40远离后座椅横梁23的一侧,第一加强盒41用于加强前座椅横梁13与门槛梁40连接处的强度,第二加强盒42用于加强后座椅横梁23与门槛梁40连接处的强度。门槛梁40沿垂直门槛梁40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几”字形,门槛梁40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加强盒41和第二加强盒42的容纳槽401,容纳槽401的开口朝向远离前座椅横梁13和后座椅横梁23的一侧,第一加强盒41和第二加强盒42设于容纳槽401内。前座椅横梁13、后座椅横梁23与门槛梁30的接头处通过门槛梁30内部设计的加强盒(第一加强盒41和第二加强盒42)进行支撑,有效起到弥补Y向支撑力不够的设计缺陷。
本实施例中,电动汽车下车体还包括中通道60,中通道60设于前地板11的上表面,中通道60沿垂直前座椅横梁13和后座椅横梁23的方向延伸。中通道60设有与前座椅横梁13和后座椅横梁23配合的避让槽,前座椅横梁13和后座椅横梁23设于中通道60的下方并从避让槽中穿过。前座椅横梁13、后座椅横梁23与中通道60结构形成牢固的交叉结构,且都使用强度最大的热成型材料,更有效的传力,极大提升地板总成整体的刚度,同时满足NVH和侧面碰撞性能。
进一步地,电动汽车下车体还包括后地板上横梁24,后地板上横梁24设于后地板21与前地板11的连接处。后地板上横梁24与中通道60的一端连接,进一步提升了地板总成整体的刚度。
本实施例中,前座椅横梁13上设有用于安装前座椅的前座椅安装支架131(图7),后座椅横梁23上设有用于安装后座椅的后座椅安装支架231(图7)。保证前座椅与前座椅横梁13以及后座椅与后座椅横梁23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地板(11)、前地板横梁(12)、前座椅横梁(13)、后地板(21)、后地板下横梁(22)、后座椅横梁(23)、主纵梁(30)、门槛梁(40)以及B柱(50);
该前地板(11)与该后地板(21)连接;
该前地板横梁(12)设于该前地板(11)的下表面,该后地板下横梁(22)设于该后地板(21)的下表面,该主纵梁(30)设于该前地板(11)和该后地板(21)的下表面,该主纵梁(30)的两端分别与该前地板横梁(12)、该后地板下横梁(22)连接,该主纵梁(30)、该前地板横梁(12)、该后地板下横梁(22)、该前地板(11)以及该后地板(21)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槽(101);
该门槛梁(40)设于该前地板(11)的左右两侧,该门槛梁(40)的上表面与该前地板(11)的上表面搭接,该B柱(50)与该门槛梁(40)连接,该前座椅横梁(13)和该后座椅横梁(23)均设于该前地板(11)的上表面,该前座椅横梁(13)左右贯穿该前地板(11)并与该门槛梁(40)连接,该后座椅横梁(23)左右贯穿该前地板(11)并与该B柱(5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主纵梁(30)包括前地板纵梁(31)以及与该前地板纵梁(31)连接的后地板纵梁(32),该前地板纵梁(31)设于该前地板(11)的下表面,该后地板纵梁(32)设于该后地板(21)的下表面,该前地板纵梁(31)靠近该前地板横梁(12)的一端为弧形结构,该后地板纵梁(32)靠近该前地板纵梁(31)的一端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主纵梁(30)上设有纵梁支撑支架(33),该主纵梁(30)通过该纵梁支撑支架(33)与该门槛梁(4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门槛梁(40)上还有第一加强盒(41)和第二加强盒(42),该第一加强盒(41)设于该门槛梁(40)远离该前座椅横梁(13)的一侧,该第二加强盒(42)设于该门槛梁(40)远离该后座椅横梁(23)的一侧,该第一加强盒(41)用于加强该前座椅横梁(13)与该门槛梁(40)连接处的强度,该第二加强盒(42)用于加强该后座椅横梁(23)与该门槛梁(40)连接处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门槛梁(40)设有用于容纳该第一加强盒(41)和该第二加强盒(42)的容纳槽(401),该容纳槽(401)的开口朝向远离该前座椅横梁(13)和该后座椅横梁(23)的一侧,该第一加强盒(41)和该第二加强盒(42)设于该容纳槽(4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汽车下车体还包括中通道(60),该中通道(60)设于该前地板(11)的上表面,该中通道(60)沿垂直该前座椅横梁(13)和该后座椅横梁(23)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中通道(60)设有与该前座椅横梁(13)和该后座椅横梁(23)配合的避让槽,该前座椅横梁(13)和该后座椅横梁(23)设于该中通道(60)的下方并从该避让槽中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汽车下车体还包括后地板上横梁(24),该后地板上横梁(24)设于该后地板(21)与该前地板(11)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前座椅横梁(13)上设有用于安装前座椅的前座椅安装支架(131),该后座椅横梁(23)上设有用于安装后座椅的后座椅安装支架(231)。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下车体。
CN202021320872.3U 2020-07-07 2020-07-07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2890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872.3U CN212890608U (zh) 2020-07-07 2020-07-07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872.3U CN212890608U (zh) 2020-07-07 2020-07-07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0608U true CN212890608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4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0872.3U Active CN212890608U (zh) 2020-07-07 2020-07-07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060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412A (zh) * 2021-11-29 2022-03-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座椅安装点刚度的加强结构
CN114475793A (zh) * 2021-12-08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4802480A (zh) * 2022-04-21 2022-07-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
CN114802447A (zh) * 2021-08-13 2022-07-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下车身中部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2447A (zh) * 2021-08-13 2022-07-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下车身中部结构
CN114802447B (zh) * 2021-08-13 2023-05-2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下车身中部结构
CN114132412A (zh) * 2021-11-29 2022-03-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座椅安装点刚度的加强结构
CN114132412B (zh) * 2021-11-29 2023-02-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座椅安装点刚度的加强结构
CN114475793A (zh) * 2021-12-08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4802480A (zh) * 2022-04-21 2022-07-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90608U (zh) 电动汽车下车体及电动汽车
US1122529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KR102552511B1 (ko) 차량용 후방구조
KR20210076430A (ko) 차량 플로어구조
CN113135236B (zh) 车身下部构造
CN112172933A (zh) 一种车身前地板结构
CN10920451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4261268A (zh) 一种新能源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CN109204460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02843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
US11584447B2 (en)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CN211167108U (zh) 后车体焊接总成
CN210822459U (zh) 前地板组件和车底板系统
CN217623792U (zh) 一种连接件及车身地板总成
CN112896330A (zh) 一种纯电动车钢制车身
CN109204485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US11396333B2 (en) Body of vehicle
CN214493116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后地板结构
CN10920449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61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3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9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