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37125U - 螺母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螺母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37125U
CN215037125U CN202120611066.XU CN202120611066U CN215037125U CN 215037125 U CN215037125 U CN 215037125U CN 202120611066 U CN202120611066 U CN 202120611066U CN 215037125 U CN215037125 U CN 215037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clutch
shell
clutch mechanism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10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健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GE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GE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GE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GE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10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37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37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37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母装配工装,与风批配合使用,包括:壳体,包括同轴设置并贯穿壳体的连接孔和安装孔,连接孔用于与风批的工作端连接;离合机构,安装于安装孔内,离合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外部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输出端;调节组件,与离合机构相连接,用于调节离合机构传输的扭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装,提高定扭矩螺母的装配效率,并能够确保螺母的实际拧紧力满足要求,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螺母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螺母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定扭矩螺母的安装,通常是将风批调整至与预设扭矩相对应的档位对其进行安装。由于风批从低速小扭矩档工作状态切换至设定扭矩的过程需要靠冲击,且用时长、效率低,进而影响螺母的装配效率,同时,受风压和冲击时间的影响,会产生实际拧紧力矩达不到设定扭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母装配工装,提高定扭矩螺母的装配效率,并确保实际的拧紧力满足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螺母装配工装,与风批配合使用,包括:壳体,包括同轴设置并贯穿壳体的连接孔和安装孔,连接孔用于与风批的工作端连接;离合机构,安装于安装孔内,离合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外部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输出端;调节组件,与离合机构相连接,用于调节离合机构传输的扭矩。
进一步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静盘,设置于安装孔靠近连接孔的一侧,并与壳体相连接;输出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孔,并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出端和连接端;离合动盘,与离合静盘可离合设置,并在离合动盘与离合静盘连接时能够与连接端卡接,在离合动盘与离合静盘分离时能够相对于输出轴转动;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安装孔内,一端与离合动盘抵接或连接;调节组件包括:连接部,设置于安装孔远离连接孔的一侧,并与壳体活动连接,输出轴穿设于连接部并能够相对于连接部转动,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或连接于连接部;调节件,活动地设置于连接部上,并与壳体相抵接,用于调节壳体与连接部的连接长度。
进一步地,连接部设置有外螺纹,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内螺纹位于安装孔远离连接孔的一端;调节件包括与外螺纹相适配的锁止锁母。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为蝶形弹簧。
进一步地,离合机构还包括:垫片,设置于连接部靠近离合动盘的一侧;挡圈,设置于垫片靠近离合动盘的一侧,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挡圈;
其中,输出轴穿设于垫片和挡圈,垫片与挡圈抵接,并能够相对于挡圈转动。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弹性件,连接件靠近离合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垫片设置于安装腔内,连接件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离合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连接端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位于离合静盘和离合动盘之间,第一限位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用于对离合动盘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螺母装配工装还包括:第二限位件,输出端用于与螺母相适配的套筒搬头连接,输出端沿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位于输出端远离壳体的一侧,第二限位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用于与套筒搬头抵接;其中,第二限位件为弹性件。
进一步地,输出端包括沿轴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安装槽设置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轴向截面为第一四边形,第二部分的截面为圆形,第一四边形的面积大于圆形的面积。
进一步地,连接孔为方孔;离合机构为端齿盘式离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装,与风批配合使用,用于对定扭矩螺母进行装配。螺母装配工装包括壳体、离合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壳体包括同轴设置并贯穿壳体的连接孔和安装孔,连接孔与风批的工作端相连接,离合机构安装于安装孔内,并包括位于壳体外部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输出端,通过调节组件与离合机构相连接,并用于调节离合机构传输的扭矩范围,使得利用调节组件能够将离合机构传输的最大扭矩调节至与定扭矩螺母的设定扭矩相匹配,然后将风批调节至大于设定扭矩的档位工作,即风批在较大扭矩状态下通过壳体带动离合机构转动对螺母进行装配,而当螺母拧紧至达到设定扭矩后,即达到离合机构的最大传输扭矩值,离合机构分离即可停止对螺母进行装配。这样的装配过程,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风批从低速小扭矩档工作状态切换至设定扭矩的过程需要冲击、用时长、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由于受风压和冲击时间的影响而使螺母的实际拧紧力矩达不到设定扭矩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并能够确保定扭矩螺母实际的拧紧力达到预设扭矩,提高螺母连接的可靠性,适于推广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0壳体,111连接孔,120离合机构,121离合静盘,122离合动盘,123输出轴,124第一弹性件,125垫片,126挡圈,127第一限位件,128输出端,1281第一部分,1282第二部分,129连接端,130调节组件,131连接部,132调节件,133凹槽结构,140第二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螺母装配工装,与风批配合使用,包括:壳体110,包括同轴设置并贯穿壳体110的连接孔111和安装孔,连接孔111用于与风批的工作端连接;离合机构120,安装于安装孔内,离合机构120包括位于壳体110外部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输出端128;调节组件130,与离合机构120相连接,用于调节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扭矩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作,与风批配合使用,用于对定扭矩螺母进行装配。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螺母装配工装包括壳体110、离合机构120和调节组件130,其中,壳体110包括同轴设置并贯穿壳体110的连接孔111和安装孔,连接孔111与风批的工作端相连接,即连接孔111用于与风批的输出轴123相连接,也就是说,风批的工作端为螺母装配工装提供动力。离合机构120安装于安装孔内,并包括位于壳体110外部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输出端128,通过调节组件130与离合机构120相连接,并用于调节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扭矩范围,使得利用调节组件130能够将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最大扭矩调节至与定扭矩螺母的设定扭矩相匹配,然后将风批调节至大于设定扭矩的档位工作,即风批在较大扭矩状态下通过壳体110带动离合机构120转动对螺母进行装配,而当螺母拧紧至达到设定扭矩后,即达到离合机构120的最大传输扭矩值,离合机构120分离即可停止对螺母进行装配。这样在装配过程,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风批从低速小扭矩档工作状态切换至设定扭矩的过程需要冲击、用时长、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由于受风压和冲击时间的影响而使螺母的实际拧紧力矩达不到设定扭矩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并能够确保定扭矩螺母实际的拧紧力达到预设扭矩,提高螺母连接的可靠性,适于推广应用。
进一步地,连接孔111为方孔,即连接孔111的轴向截面为四边形,具体地,连接孔111的形状与风批的工作轴的工作端的形状相匹配,这样地设置,方便螺母装配工装与风批的工作轴进行连接,并能够使风批的工作轴工作,带动壳体110转动,即利用风批配合螺母装配工装实现对定扭矩螺母的装配连接。
具体地,离合机构120为端齿盘式离合机构,可以理解的是,离合机构120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离合机构120,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当离合机构120为端齿盘式离合机构120,若螺母的实际拧紧力达到设定扭矩时,离合机构120牙盘间脱离,并发出响声,表明拧紧完毕,此时,可以关闭风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离合机构120包括离合静盘121、输出轴123、离合动盘122和第一弹性件124,其中离合静盘121设置于安装孔靠近连接孔111的一侧,并与壳体110相连接,即离合静盘121将安装孔靠近连接孔111的一端进行封堵,且壳体110在风批的作用下转动,能够带动离合静盘121转动。输出轴123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孔,并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出端128和连接端129,即输出端128位于壳体110的外部,连接端129位于安装孔内,离合动盘122与离合静盘121可离合设置,并在离合动盘122与离合静盘121连接时能够与连接端129卡接以带动输出轴123转动,在离合动盘122与离合静盘121分离时能够相对于输出轴123转动并沿输出轴123滑动。
调节组件130包括连接部131和调节件132,连接部131设置于安装孔远离连接孔111的一侧,并与壳体110活动连接,即连接部131将安装孔远离连接孔111的一端进行封堵。输出轴123穿设于连接部131并能够相对于连接部131转动,离合机构120的第一弹性件124设置于安装孔内,且第一弹性件124的一端与离合动盘122抵接或连接,另一端抵接或连接于连接部131。通过调节件132活动地设置于连接部131上,并与壳体110相抵接,用于调节壳体110与连接部131的连接长度,进而能够调节第一弹性件124的伸缩量,以实现对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扭矩范围进行调节,并能够使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最大扭矩与螺母的设定扭矩相匹配。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24为蝶形弹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124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连接部131为丝堵,或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部131设置有外螺纹,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内螺纹位于安装孔远离连接孔111的一端,也就是说,壳体110与连接部131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弹性件124位于壳体110的内部,在第一弹性件124的作用下,连接部131具有向远离壳体110方向移动的运动趋势,由于调节件132为与外螺纹相适配的锁止锁母,且锁止螺母与壳体110相抵接,因此,通过旋钮锁止螺母,即可调整壳体110与连接部131的连接长度,即调整第一弹性件124的伸缩量,且锁止螺母能够将壳体110与连接部131的相对位置锁定,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装,通过合理设置内螺纹、外螺纹、第一弹性件124和锁止螺母的位置,即可对第一弹性件124的伸缩量进行调整,即能够实现对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扭矩范围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高,适于推广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离合机构120还包括:垫片125和挡圈126,垫片125设置于连接部131靠近离合动盘122的一侧并与连接部131相连接,挡圈126设置于垫片125靠近离合动盘122的一侧,第一弹性件124的另一端连接于挡圈126。其中,输出轴123穿设于垫片125和挡圈126,且垫片125与挡圈126抵接,并能够相对于挡圈126转动。由于在离合机构120的离合静盘121和离合动盘122分离后,离合动盘122、第一弹性件124需要相对于输出轴123转动,通过垫片125与挡圈126抵接并能够相对于挡圈126转动,使得垫片125和挡圈126相接触的面构造转动副(或滑动副),进而使得离合动盘122和第一弹性件124能够相对于输出轴123旋转,且离合动盘122带动第一弹性件124能够沿轴向在输出轴123上滑动,避免了第一弹性件124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31连接而不利于第一弹性件124旋转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第一弹性件124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垫片125为聚四氟垫,挡圈126为钢圈,由于聚四氟垫和钢垫的摩擦系数比较小,因此,使得垫片125和挡圈126的接触面比较光滑,有利于提高第一弹性件124相对于连接件、输出轴123转动的灵活性,提高第一弹性件124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垫片125和挡圈126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挡圈126为弹簧钢挡圈。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为弹性件,连接件靠近离合动盘12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垫片125设置于安装腔内,使得利用连接件的弹性即可将垫片125可靠地固定在安装腔内。连接件远离第一弹性件124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133,即凹槽结构133和安装腔相对设置在连接件的两侧,凹槽结构133的设置,减小了安装腔处的连接件的壁厚,进而有利于提高安装腔处连接件的变形量,方便垫片125快速、可靠地安装在安装腔内,即凹槽结构133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垫片125与连接件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离合机构12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127,输出轴123的连接端129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位于离合静盘121和离合动盘12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件127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利用第一限位件127对离合动盘122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能够避免输出轴123的连接端129脱离离合动盘122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第一限位件127的设置,能够确保离合动盘122始终套设在输出轴123的外侧,进而确保离合机构120运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螺母装配工装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限位件127为挡圈,具体地,第一限位件127为钢丝挡圈,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件127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螺母装配工装还包括第二限位件140,输出轴123的输出端128用于与螺母相适配的套筒搬头进行连接,也就是说,输出轴123的输出端128相当于风批的工作轴的工作端,通过套筒搬头对定扭矩螺母进行装配。在输出端128沿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位于输出端128远离壳体110的一侧,通过第二限位件14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利用第二限位件140与套筒搬头抵接,以提高套筒搬头与输出轴123的输出端128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套筒搬头与输出轴123连接不可靠而在螺母装配过程中发生意外,进而提高螺母装配工装工作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二限位件140为弹性件,可以利用弹性件的伸缩变形实现套筒搬头与输出端128的安装和可靠连接,例如,压缩弹性件可以将输出端128插入套筒搬头,然后,弹性件恢复形变,即可涨紧输出端128和套筒搬头之间的缝隙,实现输出端128与套筒搬头的可靠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输出端128包括沿轴向分布的第一部分1281和第二部分1282,第二安装槽设置于第二部分1282,即第二部分1282远离壳体110设置,第一部分1281靠近壳体110设置,其中,第一部分1281的轴向截面为第一四边形,具体地,第一四边形与套筒搬头的形状相匹配,即第一部分1281的外表面与套筒搬头的内壁相互限位,进而通过输出轴123的第一部分1281转动带动套筒搬头转动,以实现对螺母的装配连接。第二部分1282的截面为圆形,这样地设置,能够避免四边形的棱边磨损第二限位件140,有利于提高第二限位件14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螺母装配工装包括壳体110、离合机构120、调节组件130,壳体110设置有连接孔111和安装孔,离合机构120包括离合静盘121、离合动盘122、输出轴123、第一弹性件124,调节组件130包括连接件和调节件132。
其中,离合静盘121设置于安装孔靠近连接孔111的一侧,并与壳体110相连接,离合动盘122和第一弹性件124套设于输出轴123的外侧,并安装在安装孔内,连接部131设置于安装孔远离连接孔111的一侧,连接部131设置有外螺纹,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壳体110与连接部131通过螺纹连接,调节件132为与外螺纹相适配的锁止锁母。输出轴123穿设于连接部131并能够相对于连接部131转动,第一弹性件124的一端与离合动盘122抵接或连接,另一端与挡圈126连接,挡圈126与设置在连接部131上的垫片125抵接。
进一步地,连接孔111为与风批的工作轴的工作端相匹配的四方孔,输出轴123的输出端128为与套筒搬头相匹配的四方结构。
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装对定扭矩螺母进行装配过程如下:
1、旋拧调节件132(如锁止螺母)调整壳体110与连接部131的连接长度,即调整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扭矩范围,使离合机构120传输的最大扭矩等于螺母的设定扭矩,其中,举例而言,螺母的设定扭矩为40Nm,即螺母的拧紧力矩的设定值为40Nm;
2、将壳体110的连接孔111与风批的工作端连接,并将风批的工作档位调整至大于螺母的设定扭矩,如风批工作档位调整至45Nm,将与螺母相适配的套筒搬头的一端与输出轴123的输出端128连接,如在输出轴123的四方结构处安装相应规格螺母配用的套筒搬头;
3、控制风批工作,风批以高速大扭矩档位工作,如45Nm所对应的档位工作,风批工作过程中,将扭矩通过壳体110、离合静盘121、离合动盘122、输出轴123、套筒搬头传输至螺母对螺母进行拧紧装配;当螺母拧紧到到设定扭矩时,螺母装配工装内部的离合静盘121和离合动盘122脱离,发出声响表明拧紧完毕,控制风批停止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作,能够确保螺母的实际拧紧力矩与设定力矩相同,且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母装配工装,可以在组装接收线圈时,对连接吊杆和附片的定扭矩螺母进行装配,也可以适用于满足要求的其他工况,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螺母装配工装,与风批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同轴设置并贯穿所述壳体的连接孔和安装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风批的工作端连接;
离合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用于与所述螺母连接的输出端;
调节组件,与所述离合机构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离合机构传输的扭矩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
离合静盘,设置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输出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输出端和连接端;
离合动盘,与所述离合静盘可离合设置,并在所述离合动盘与所述离合静盘连接时能够与所述连接端卡接,在所述离合动盘与所述离合静盘分离时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转动;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一端与所述离合动盘抵接或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连接部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或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调节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并与所述壳体相抵接,用于调节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连接孔的一端;
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锁止锁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蝶形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
垫片,设置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离合动盘的一侧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垫片;
挡圈,设置于所述垫片靠近所述离合动盘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挡圈挡圈;
其中,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垫片和所述挡圈,所述垫片与所述挡圈抵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挡圈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离合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
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端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离合静盘和所述离合动盘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用于对所述离合动盘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所述输出端用于与所述螺母相适配的套筒搬头连接,所述输出端沿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输出端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与所述套筒搬头抵接;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端包括沿轴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轴向截面为第一四边形,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孔为方孔;
所述离合机构为端齿盘式离合机构。
CN202120611066.XU 2021-03-25 2021-03-25 螺母装配工装 Active CN215037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1066.XU CN215037125U (zh) 2021-03-25 2021-03-25 螺母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1066.XU CN215037125U (zh) 2021-03-25 2021-03-25 螺母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37125U true CN21503712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1066.XU Active CN215037125U (zh) 2021-03-25 2021-03-25 螺母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37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77310A1 (ja) 遠心圧縮機
US6494799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2001343024A (ja) 動力伝達機構
EP4306819A1 (en) Self-locking device suitable for motor, and linear actuator
CN110966434B (zh) 球阀
CN215037125U (zh) 螺母装配工装
US8978856B2 (en) Over-torque protector device for a compressor
EP2347153B1 (en) Rotary actuator lever apparatus having an annular recess
JP2001280363A (ja) 動力伝達機構
JP4073688B2 (ja) 動力伝達機構
JP2001280364A (ja) 動力伝達機構
JP2006292042A (ja) 動力伝達装置
US7165663B2 (en) Power screwdriver with low-noise torque clutch
CN209046444U (zh) 抱闸结构及直驱旋转式电机
CN219190258U (zh) 机械臂及机器人
JP2005315387A (ja) 動力伝達装置
EP2707626A1 (en) Improved over-torque protector device for a compressor
JP4613783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4800890B2 (ja) 動力伝達機構
WO2017086305A1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CN212803995U (zh) 一种高扭矩电磁离合器
CN212616028U (zh) 一种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装置
CN217422343U (zh) 一种电动阀手动控制机构及电动阀
CN220711269U (zh)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CN113944770B (zh) 一种可变流量阀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