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1269U -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1269U
CN220711269U CN202322329163.1U CN202322329163U CN220711269U CN 220711269 U CN220711269 U CN 220711269U CN 202322329163 U CN202322329163 U CN 202322329163U CN 220711269 U CN220711269 U CN 220711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e shaft
ring
internal spline
friction plate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91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kese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kese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kese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kese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91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1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1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1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包括内花键轴和固定圈,内花键轴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摩擦片,固定圈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摩擦片,当内花键轴和固定圈之间的旋转力小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时,内花键轴与固定圈实现联动,本实用新型在马达内部设置了一种软性连接方式,依靠摩擦力将输出轴与动力轴连接在一起,有效减少了齿轮等零件的损坏,当旋转力小于摩擦力时,动力轴便带动输出轴转动,当旋转力大于摩擦力时,动力轴便会空转,此时保护了马达,动力轴上还设置了调整螺母,方便调节摩擦力大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装配容易的特点,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马达的输出轴直接固定于内部动力轴,两者始终同步旋转,属于硬性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因高速旋转容易出现零件损坏,比如公开号为CN216436940U,名称叫“一种马达”的专利也是如此,马达的寿命较短,如果碰到带不动的机械就会损坏马达,如何提高马达的寿命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花键轴和固定圈,内花键轴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摩擦片,固定圈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摩擦片,相邻第一摩擦片之间设有供第二摩擦片置入的间隙空间,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通过间隙空间间隔设置,内花键轴上设有迫使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相挤压且具有弹性性质的压盘组件,当内花键轴和固定圈之间的旋转力小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时,内花键轴与固定圈实现联动。
所述第一摩擦片套设于内花键轴的外侧,内花键轴上设有防止内花键轴和第一摩擦片相对转动的凸起,第一摩擦片上设有配合凸起的凹槽,内花键轴和第一摩擦片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实现限位。
所述固定圈套设于内花键轴的外侧,固定圈上设有防止固定圈与第二摩擦片相对转动的限位槽,第二摩擦片上设有配合限位槽的凸块,固定圈与第二摩擦片通过限位槽与凸块的配合实现限位。
所述内花键轴上设有挡接第一摩擦片或第二摩擦片的垫圈,内花键轴上设有配合垫圈的挡接部,压盘组件包括套设于内花键轴外,且用于抵触第一摩擦片或第二摩擦片的第一压圈,还包括套设于内花键轴外的第二压圈,第一压圈和第二压圈之间设有迫使第一压圈往垫圈方向挤压的第一弹性装置,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通过第一压圈、第二压圈和第一弹性装置的配合相挤压。
包括用于抵接第二压圈的调节螺母,内花键轴上设有配合调节螺母的螺纹,第一压圈和第二压圈的相对位移通过调节螺母在螺纹上的往复运动实现调节。
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为弹簧结构,弹簧装置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以内花键轴的轴向为圆心环形阵列设置。
所述第一压圈上设有防止固定圈脱离内花键轴的挡接圈,固定圈上设有配合挡接圈的卡槽,固定圈与内花键轴通过挡接圈与卡槽的配合实现限位。
所述固定圈内设有与固定圈联动的输出轴,输出轴上设有防止输出轴脱离固定圈的锁块,固定圈上设有配合锁块的止退部,输出轴与固定圈通过止退部与锁块的配合实现限位。
所述输出轴上设有齿,固定圈上设有配合齿的切槽,固定圈通过套设于输出轴的外部且通过齿与切槽的配合实现联动。
所述输出轴上设有齿轮,锁块上设有驱动齿轮的挡块,齿轮上设有配合挡块的导向块,齿轮与输出轴通过挡块与导向块的配合实现联动,输出轴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和齿轮之间设有迫使齿轮往挡块方向运动的第二弹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马达内部设置了一种软性连接方式,依靠摩擦力将输出轴与动力轴连接在一起,有效减少了齿轮等零件的损坏,当旋转力小于摩擦力时,动力轴便带动输出轴转动,当旋转力大于摩擦力时,动力轴便会空转,此时保护了马达,动力轴上还设置了调整螺母,方便调节摩擦力大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装配容易的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花键轴和压盘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圈和第二摩擦片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包括内花键轴100和固定圈200,内花键轴100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摩擦片110,固定圈200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摩擦片210,相邻第一摩擦片110之间设有供第二摩擦片210置入的间隙空间,第一摩擦片110与第二摩擦片210通过间隙空间间隔设置,内花键轴100上设有迫使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相挤压且具有弹性性质的压盘组件300,当内花键轴100和固定圈200之间的旋转力小于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之间的摩擦力时,内花键轴100与固定圈200实现联动,第一摩擦片110可采用铁质材质,第二摩擦片210可采用铜质材质,安装时,先将垫圈130放上去,再将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交叉放入,再依次放入第一压圈310、第一弹性装置330和第二压圈320,再上调节螺母340,由于第一弹性装置330一直压着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所以内花键轴100和固定圈200会有联动关系,当扭矩产生的旋转力小于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之间的摩擦力时,这时内花键轴100就能通过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的作用带动固定圈200,也就意味着带动齿轮430,当扭矩产生的旋转力大于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之间的摩擦力时,此时内花键轴100带不动固定圈200,内花键轴100变成了空转,也就意味着齿轮430是停止的,保护了马达,延长了寿命,第一摩擦片110或第二摩擦片210外面还设有保护罩260。
所述第一摩擦片110套设于内花键轴100的外侧,内花键轴100上设有防止内花键轴100和第一摩擦片110相对转动的凸起120,第一摩擦片110上设有配合凸起120的凹槽111,内花键轴100和第一摩擦片110通过凸起120和凹槽111的配合实现限位,凸起120和凹槽111使得第一摩擦片110与内花键轴100联动。
所述固定圈200套设于内花键轴100的外侧,固定圈200上设有防止固定圈200与第二摩擦片210相对转动的限位槽220,第二摩擦片210上设有配合限位槽220的凸块211,固定圈200与第二摩擦片210通过限位槽220与凸块211的配合实现限位,凸块211与限位槽220使得固定圈200与第二摩擦片210联动。
所述内花键轴100上设有挡接第一摩擦片110或第二摩擦片210的垫圈130,内花键轴100上设有配合垫圈130的挡接部140,压盘组件300包括套设于内花键轴100外,且用于抵触第一摩擦片110或第二摩擦片210的第一压圈310,还包括套设于内花键轴100外的第二压圈320,第一压圈310和第二压圈320之间设有迫使第一压圈310往垫圈130方向挤压的第一弹性装置330,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通过第一压圈310、第二压圈320和第一弹性装置330的配合相挤压,第一弹性装置330将第一压圈310往第一摩擦片110或第二摩擦片210挤压,让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之间产生摩擦力。
包括用于抵接第二压圈320的调节螺母340,内花键轴100上设有配合调节螺母340的螺纹,第一压圈310和第二压圈320的相对位移通过调节螺母340在螺纹上的往复运动实现调节,调节螺母340的作用在于调节第一压圈310和第二压圈320的间距,间接影响第一弹性装置330的弹性恢复力,从而影响第一摩擦片110与第二摩擦片210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第一弹性装置330为弹簧结构,弹簧装置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以内花键轴100的轴向为圆心环形阵列设置,第一弹性装置330和第二弹性装置450均优选为弹簧结构,方便装配且成本低廉,第一弹性装置330通过环形阵列设置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压圈310上设有防止固定圈200脱离内花键轴100的挡接圈350,固定圈200上设有配合挡接圈350的卡槽230,固定圈200与内花键轴100通过挡接圈350与卡槽230的配合实现限位,挡接圈35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压圈310上,也可以和第一压圈310上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固定圈200内设有与固定圈200联动的输出轴400,输出轴400上设有防止输出轴400脱离固定圈200的锁块410,固定圈200上设有配合锁块410的止退部240,输出轴400与固定圈200通过止退部240与锁块410的配合实现限位,输出轴400为驱动轴,固定圈200转动输出轴400便会转动。
所述输出轴400上设有齿420,固定圈200上设有配合齿420的切槽250,固定圈200通过套设于输出轴400的外部且通过齿420与切槽250的配合实现联动,齿420卡入切槽250内实现输出轴400与固定圈200的联动。
所述输出轴400上设有齿轮430,锁块410上设有驱动齿轮430的挡块411,齿轮430上设有配合挡块411的导向块431,齿轮430与输出轴400通过挡块411与导向块431的配合实现联动,输出轴400上设有固定块440,固定块440和齿轮430之间设有迫使齿轮430往挡块411方向运动的第二弹性装置450,第二弹性装置450将齿轮430压向挡块411,从而使得齿轮430与输出轴400联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花键轴(100)和固定圈(200),内花键轴(100)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摩擦片(110),固定圈(200)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摩擦片(210),相邻第一摩擦片(110)之间设有供第二摩擦片(210)置入的间隙空间,第一摩擦片(110)与第二摩擦片(210)通过间隙空间间隔设置,内花键轴(100)上设有迫使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相挤压且具有弹性性质的压盘组件(300),当内花键轴(100)和固定圈(200)之间的旋转力小于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之间的摩擦力时,内花键轴(100)与固定圈(200)实现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110)套设于内花键轴(100)的外侧,内花键轴(100)上设有防止内花键轴(100)和第一摩擦片(110)相对转动的凸起(120),第一摩擦片(110)上设有配合凸起(120)的凹槽(111),内花键轴(100)和第一摩擦片(110)通过凸起(120)和凹槽(111)的配合实现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200)套设于内花键轴(100)的外侧,固定圈(200)上设有防止固定圈(200)与第二摩擦片(210)相对转动的限位槽(220),第二摩擦片(210)上设有配合限位槽(220)的凸块(211),固定圈(200)与第二摩擦片(210)通过限位槽(220)与凸块(211)的配合实现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键轴(100)上设有挡接第一摩擦片(110)或第二摩擦片(210)的垫圈(130),内花键轴(100)上设有配合垫圈(130)的挡接部(140),压盘组件(300)包括套设于内花键轴(100)外,且用于抵触第一摩擦片(110)或第二摩擦片(210)的第一压圈(310),还包括套设于内花键轴(100)外的第二压圈(320),第一压圈(310)和第二压圈(320)之间设有迫使第一压圈(310)往垫圈(130)方向挤压的第一弹性装置(330),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210)通过第一压圈(310)、第二压圈(320)和第一弹性装置(330)的配合相挤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抵接第二压圈(320)的调节螺母(340),内花键轴(100)上设有配合调节螺母(340)的螺纹,第一压圈(310)和第二压圈(320)的相对位移通过调节螺母(340)在螺纹上的往复运动实现调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330)为弹簧结构,弹簧装置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以内花键轴(100)的轴向为圆心环形阵列设置。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圈(310)上设有防止固定圈(200)脱离内花键轴(100)的挡接圈(350),固定圈(200)上设有配合挡接圈(350)的卡槽(230),固定圈(200)与内花键轴(100)通过挡接圈(350)与卡槽(230)的配合实现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200)内设有与固定圈(200)联动的输出轴(400),输出轴(400)上设有防止输出轴(400)脱离固定圈(200)的锁块(410),固定圈(200)上设有配合锁块(410)的止退部(240),输出轴(400)与固定圈(200)通过止退部(240)与锁块(410)的配合实现限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00)上设有齿(420),固定圈(200)上设有配合齿(420)的切槽(250),固定圈(200)通过套设于输出轴(400)的外部且通过齿(420)与切槽(250)的配合实现联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00)上设有齿轮(430),锁块(410)上设有驱动齿轮(430)的挡块(411),齿轮(430)上设有配合挡块(411)的导向块(431),齿轮(430)与输出轴(400)通过挡块(411)与导向块(431)的配合实现联动,输出轴(400)上设有固定块(440),固定块(440)和齿轮(430)之间设有迫使齿轮(430)往挡块(411)方向运动的第二弹性装置(450)。
CN202322329163.1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Active CN220711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9163.1U CN220711269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9163.1U CN220711269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1269U true CN220711269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6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9163.1U Active CN220711269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1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8180A (zh) 电动工具和装配于其中的齿轮单元
KR20060055365A (ko) 클러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모터장치
US5186685A (en) Flange mounting arrangement
CN220711269U (zh) 一种新型马达驱动结构
CN113339419A (zh) 一种弹性牙嵌式离合器
US20230234193A1 (en) Impact tool
CN218836107U (zh) 一种端面定位锁紧车铣两用切削主轴
CN214248067U (zh)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和摩托车
CN220470097U (zh) 一种新型气马达驱动结构
CN210106444U (zh) 一种离合器
US4620626A (en) Clutch driven plate assembly with an anti-rattle damper
CN112576638A (zh) 电动工具
CN212616028U (zh) 一种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装置
CN215171683U (zh) 一种摩托车的离合器小鼓总成
CN220015871U (zh) 一种可调节齿式离合器
CN111255816A (zh) 滑动离合器及发动机
CN204818877U (zh) 一种具有斜齿轮传动机构的斜盘式刀库
CN217682927U (zh) 一种扭矩限制器及变速箱
CN215037125U (zh) 螺母装配工装
CN220748943U (zh)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主动轮
CN218935245U (zh) 一种同轴刚性消隙主轴装置
CN220227590U (zh) 一种水钻机主轴离合器
CN218776537U (zh) 一种具有防扭功能的电锤离合器
CN110873128B (zh) 一种传动轴的缓冲连接机构
CN214578440U (zh) 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