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3075U -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3075U
CN215013075U CN202121559043.5U CN202121559043U CN215013075U CN 215013075 U CN215013075 U CN 215013075U CN 202121559043 U CN202121559043 U CN 202121559043U CN 215013075 U CN215013075 U CN 215013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shaping
initial blank
initial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90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秋文
刘大勇
余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i Kai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i Kai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i Kai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i Kai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90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3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3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3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 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面皮输送机上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上方对应装有面皮压合装置,面皮压合装置的后方设有初胚整形装置。将平铺着的带馅面皮通过面皮输送机输送至有折叠装置的操作位上,折叠装置启动使其对折形成初胚,此时上方的面皮压合装置向下运动固定住该初胚,使该初胚除了折叠边一侧的上、下层面皮边缘贴合并稳定其位置;再输送该初胚至初胚整形装置下方,使初胚整形装置将原本的馅料向折叠边中部推动。该装置解决了折叠装置容易带起或移动面皮或初胚的问题,实现了在形成成品前及时改善初胚的状态,并对初胚内部的馅料进行整形,使成型的包馅食品形状更加饱满,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包馅食品为包裹馅料式的食品,例如包子、饺子、馄饨、馅饼、月饼、汤圆等。在使用食品加工机械进行加工制作这些包馅食品时,注馅后、捏合成型前的这一段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形成一个初胚,即,将已经放上馅料的外皮进行初加工,初步地将外皮贴合使馅料被完全包裹住,再进行后续进一步地捏合成型。
例如自动馄饨机上进行馄饨初胚的封口时,折叠装置从下方翻起将面皮对折,此过程不能够保证封口处的面皮上下贴合紧密,还需要在对折好的初胚上方再施加压力将上、下两层面皮没有明显间隙。现有的馄饨初胚处理装置,仅在折叠装置对应的输送带上方设置一组,将已经对折的面皮边缘再次按压,使上层面皮和下层面皮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缩小。
这样的结构虽然相较于单独安装折叠装置,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包馅食品初胚在输送至下一工序时上层面皮与下层面皮贴合,但是仅有一次压合作用,而且此种紧固装置与面皮的接触面为硬质材料制成,面皮中馅料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实现在最终包馅食品成型前进行修整,最终成型的包馅食品会出现馅料分散,整体形状不饱满的状态。同时,其动力升降结构设置较为复杂,增加了整体馄饨机的重量,与之相连的机架部分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也会影响压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解决了面皮折叠后贴合不紧,面皮容易因折叠装置的复位而发生移动,内部的馅料分散,影响口感和美观的问题,让包馅食品初胚的面皮紧密贴合,成品整体的形状更加饱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包括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为框架结构,设置在面皮输送机上,用于将面皮输送机上注入馅料后仍平铺的面皮沿着面皮中心线对折;折叠装置上方设置有面皮压合装置,包括压合部,压合部的形状与对折后的面皮除折叠边以外的其他边缘组成的形状相同,用于将对折后的上层面皮和下层面皮尽可能贴合并在折叠装置复位时固定包馅食品初胚的位置;初胚整形装置安装在面皮压合装置后方,包括整形部,所述整形部的规格与包馅食品初胚的馅料规格相适应,用于对面皮边缘经过压合处理的包馅食品初胚进行馅料的聚拢、整形。
框架结构的折叠装置仅作用于面皮的除了折叠边以外的其他边缘,不会对馅料造成挤压。该套压合整形装置以及折叠装置与面皮接触的部分的形状与包馅面食初胚的形状配套,使用者根据实际加工使用的情况选择对应形状的装置,让面皮与装置接触面积尽可能减小,增大有效接触面积,保证口感、提升外观美感。因为面皮压合装置用于处理面皮边缘,而初胚整形装置主要用于聚拢馅料,因此初胚整形装置内部结构的规格整体小于面皮压合装置,面皮压合装置内部结构的布置相对于初胚整形装置更加紧凑。
优选的,压合部和整形部中分别包括有压条组,压条组的数量与面皮输送机上的包馅食品初胚对应,所述压条组采用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压合部的每个压条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整形部的压条组,而压合部的压条组之间的间距小于整形部压条组。面皮压合装置与初胚整形装置上的压条组分别等间距排列,一一对应这面皮输送机上放置包馅食品初胚的操作位,因此可以同时对面皮输送机上的一整行进行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相较于全部用较硬的材质制作而成的装置,这样让与面皮接触的部分为柔软、弹性大且有韧性的材质制作,装置会更加坚固、耐用性更高,并且仍对面皮和馅料分布的加工处理有明显效果,制作难度较低,控制了装置的制造成本。选择合适柔韧度的材料,并使操作人员手动或者通过机械动力控制下压的力度,让这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实现了尽可能减少面皮被严重挤压变形的部分,保证上、下两层面皮的间距尽可能减小的同时馅料被推至包馅食品初胚的折叠边中部,被包裹地更加紧实,进而保证了品尝时面皮的柔软和馅料的鲜嫩。
优选的,可以采用食品级硅胶,压合部和整形部对折叠后的面皮施加的垂直方向的力得到缓冲,不至于反复压紧面皮边缘,影响最终成品的口感;尤其是整形部的压条组,在下压过程中其中的压条让面皮既受到向下的力,压条侧面又能够缓和地发生形变向中间轻推馅料,实现了同时压合面皮和聚拢馅料的功能,并且在保证该装置的安全性的同时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压条可以是单个实心的软质硅胶条、空心软管,利用其本身的材质特性以及结构特点,向下施加力的同时左、右两侧轻轻对面皮进行挤压。也可以采用多层空心软管、硅胶条等层叠设置,或者采用截面面积大的软管,在内部插入支撑板,增加其强度。这样的设置相较于单个设置的结构会有更优良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对于面皮的贴合效果以及对馅料的推动整形效果都有更显著的提升。
优选的,压合部和整形部分别与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为可分离的固定连接。既可以通过若干个螺栓将压合部和整形部分别固定在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下部,便于随时拆卸下来更换新的压条或者是不同规格、形状的压条;也可以设置粘扣或者滑道等装置将压合部和整形部进行固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体装置的重量,减小操作负担。
优选的,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还包括有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装置的上方并与面皮输送机连接,连接部上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用于驱动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同步运动。连接板的设置使得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的安装面积增大,连接板上设置动力机构也实现了两部分同步运动的效果,提升了该装置的机械化程度,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成为一个整体的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的位置相对固定,折叠后的包馅食品初胚在经过面皮压合装置处理后可以及时让初胚整形装置参与馅料的整理以及面皮边缘的进一步贴合,使得机器布置的空间更加紧凑,避免对于其他组件造成干涉。
优选的,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固定连接,这两者的间距等于面皮输送机上相邻两个操作位的间距。这样面皮输送机步进一次,即可将刚刚经过面皮压合装置处理的包馅食品初胚输送至初胚整形装置对应的操作位下方,有利于及时对包馅食品初胚进行馅料整形加工。
在面皮输送机的操作位下方安装可以翻转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上方对应的位置安装有面皮压合装置,面皮压合装置与面皮输送机上每一行的操作位对应,沿着面皮输送方向,面皮压合装置的后方还设置有初胚整形装置,同样与面皮输送机上每一行的操作位对应。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两者与面皮表面接触的部分均采用柔软、弹性性变大、有韧性的材质制成,并且初胚整形装置的规格比面皮压合装置的规格更小,主要作用于馅料附近的面皮表面。加工时,折叠装置启动翻转,将原本平铺的、带有馅料的面皮沿着面皮中心线对折,上方的面皮压合装置及时向下运动,固定对折后形成的包馅食品初胚,使该初胚除了折叠边以外的其他边缘的上、下两层面皮间隙缩小;然后在面皮压合装置的固定下,折叠装置复位之后,面皮压合装置离开初胚,这一行初胚继续输送;待该行初胚到达初胚整形装置下方对应的操作位时,初胚整形装置向下运动,将内部的馅料向折叠边中部聚拢,使该初胚的形状更加饱满,同时进一步缩小除了折叠边以外其他边缘处的上、下两层面皮之间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在于:(1)通过设置面皮压合装置将面皮压合,对折叠后的包馅食品及时定位,并设置初胚整形装置将折叠后的包馅食品初胚边缘进一步贴合并进行馅料聚拢的处理,使包馅食品初胚的口感和外形美感得到显著提升,合格产品和优质产品的数量都大大增加,提高了生产效率;
(2)采用以柔韧性较强、弹性大的材质制成的压合整形装置,并且根据实际加工的产品形状简便地更换规格,能够较好地控制对面皮和馅料加工的程度,不会在最终成型前过多地改变面皮厚度,保证了面皮的柔软。
(3)增加可以对馅料整形的装置,让包馅食品初胚的形状更加饱满圆润,馅料内的水分不会过多流失,保证了食用时馅料的鲜嫩可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馅食品初胚的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压合部、2.整形部、3.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 压条支架、6.第一压条、7.第二压条、8.第三压条、9.移动支架、10.折叠装置、11.面皮输送机、12.第四压条、13.第五压条、14.第六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方法,用于对矩形面皮制成的包馅食品压合整形。用于实现该压合整形方法的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面皮输送机11上的移动支架9、压合部1和整形部2。
移动支架9的另一端通过位于中部的动力机构、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分别与压合部1和整形部2的压条支架5连接,使带有压条组的压条支架5上、下活动以压合位于下方面皮输送机11上的包馅食品初胚的除了折叠边以外的面皮边缘。
其中压合部1设置在折叠装置10对应的上方,以实现捏合后及时地固定面皮,一方面让折叠后的上、下两层面皮贴合紧密,防止馅料泄漏;另一方面在压合部1的压力下,折叠装置10复位翻转时不会将上层面皮带起,保证了每一次包馅食品初胚成型的质量。
沿着面皮输送机11上包馅食品初胚输送的方向设置整形部2,将已经压紧的包馅食品初胚的馅料进行聚拢,推动原本平铺在面皮上的馅料处于折叠边中部的位置,并对馅料附近的面皮边缘再做进一步地处理,使上、下层面皮尽可能贴近。两个压条支架5的间距与面皮输送机11上每一行包馅食品初胚的间距相同,以实现同时对相邻的两行包馅食品初胚依次进行压合整形的加工。
压条组中的压条均为柔软、有韧性、弹性较大的材质制成,通过螺栓与压条支架5固定,其中压合部1的压条组包括有第一压条6、第二压条7和第三压条8,整形部2的压条组包括第四压条12、第五压条13和第六压条14;位于两侧的第一压条6、第二压条7和第四压条12、第五压条13分别垂直于中间的第三压条8和第六压条14,且第一压条6、第二压条7和第三压条8的长度大于第四压条12、第五压条13和第六压条14。
使用者根据所加工的包馅食品初胚规格,选用与面皮输送机11同样宽度的压条支架5以及与初胚边缘个数、形状相适应的压条组。压条支架5上方安装的、带有动力机构的移动支架9,上方与面皮输送机11的机架连接,下方与压条支架5上的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连接,动力机构工作时驱动压合部1、整形部2与面皮输送机11同频同步运动。
对位于面皮输送机11上的包馅食品面皮被注入馅料后,折叠装置10翻转将面皮折叠,这时移动支架9的动力机构工作,驱动其下方连接的压条支架5整体向下运动,使压合部1上的压条与包馅食品初胚的边缘接触;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相对固定的面皮输送机11上表面形成轻微的挤压力,将包馅食品初胚的边缘间隙缩小,第一行包馅食品初胚完成压合;待压合部1固定包馅食品初胚后,折叠装置10再翻转复位;继续面皮输送机11和动力机构同时步进,该行包馅食品初胚被输送到整形部2下方,整形部2将这一行的初胚边缘再次作贴合处理,并利用压条结构尺寸较小的特点和材质本身的柔韧度,在下压过程中同时将馅料向包馅食品初胚折叠边的中部位置挤压,整理馅料分布,以使得馅料饱满地聚拢,同时新一行的包馅食品初胚输送至压合部1进行加工。
这样,经过捏合后的包馅食品初胚经过两排带有韧性的软质压条的压合部1和整形部2加工后,折叠装置10的动作不会过多影响包馅食品初胚的位置和包裹效果,初胚中的馅料更加集中,形状完整且饱满地输送至后续加工工序中,有效保证了成品的质量和口感。
实施例2
加工圆形面皮制成的包馅食品时,在压合部1和整形部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多个呈半圆形的压条,压合部1的压条半径大于整形部2的压条半径,折叠装置10将圆形面皮从中心线对折成半圆形后,压合部1下压作用与面皮边缘,将对折后的面皮固定,待折叠装置10复位,面皮不会随之移动或者与折叠装置10表面粘连而被掀起,初步形成包馅食品初胚;面皮输送机11继续步进,使该包馅食品初胚被输送至整形部2对应的加工位,整形部2向下运动作用于该包馅食品初胚,内部原本平铺且分布较为分散的馅料经过整形部2挤压后向包馅食品初胚折叠边一侧的中部聚集,使得馅料形成饱满扎实的形状,同时包馅食品初胚的边缘也再一次得到挤压,上、下两层面皮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缩小,降低了馅料泄漏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为框架结构,设置在面皮输送机上,用于将面皮输送机上注入馅料后仍平铺的面皮沿着面皮中心线对折;
所述折叠装置上方设置有面皮压合装置,包括压合部,压合部的形状与对折后的面皮除折叠边以外的其他边缘组成的形状相同,用于将对折后的上层面皮和下层面皮尽可能贴合并在折叠装置复位时固定包馅食品初胚的位置;
所述初胚整形装置设在面皮压合装置后方,包括整形部,所述整形部的规格与包馅食品初胚的馅料规格相适应,用于对面皮边缘经过压合处理的包馅食品初胚进行馅料的聚拢、整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和整形部中分别包括有压条组,压条组的数量与面皮输送机上的包馅食品初胚对应,所述压条组采用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合部和整形部分别与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为可分离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还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装置的上方并与面皮输送机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固定连接,这两者的间距等于面皮输送机上相邻两个操作位的间距。
CN202121559043.5U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Active CN215013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9043.5U CN215013075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9043.5U CN215013075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3075U true CN21501307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9043.5U Active CN215013075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3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06018A1 (en) Mold set, compressive device and dumpling forming machine
CN111374155A (zh) 一种仿手工全自动油条胚生产线
CN106689246B (zh) 一种将三角酥皮面带卷成有馅或无馅锥形牛角面包的装置及方法
CN211211192U (zh) 一种烘焙自动起酥的装置
CN215013075U (zh)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
CN208783651U (zh) 一种自动压面成型机
CN110720478A (zh) 一种葱香小油条成型机
CN2194077Y (zh) 一种夹心面条机
CN113331226A (zh) 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方法及其装置
JP3166262U (ja) 麺皮包餡食品の多重巻折り成型装置
CN211932305U (zh) 一种高效蛋黄酥生产设备
CN101940230A (zh) 自动化的待烹馄饨生产设备、系统和方法
JP3406529B2 (ja) 新規横浮き薄出しパイ生地及びパイ製品
CN101069520B (zh) 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
CN113812430A (zh) 一种馄饨成型方法
CN208724778U (zh) 一种窝窝头和面输送设备
JP3787696B2 (ja) パン類の製造方法
CN218007939U (zh) 双皮灌汤包生产设备
CN210630540U (zh) 一种多功能馒头生产线
CN214339728U (zh) 一种馍干加工设备
CN217884925U (zh) 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压面机
TWI458432B (zh) Belt of pastry
CN216582812U (zh) 一种烧麦成品输送带组件
CN217012520U (zh) 一种面皮卷圆装置
CN216058984U (zh) 一种保持面的弹性筋性的对折缓压式的压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