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7126U -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77126U
CN214977126U CN202121618442.4U CN202121618442U CN214977126U CN 214977126 U CN214977126 U CN 214977126U CN 202121618442 U CN202121618442 U CN 202121618442U CN 214977126 U CN214977126 U CN 214977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tting
die
punching
cushion blo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84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家军
姜宗成
蔡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anf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anfa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anfa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anfa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184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77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77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77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沿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对板材冲压中心孔的冲压孔组件、对板材进行成型的成型剪切组件、对板材进行打点的打点组件和对板材进行落料的落料组件;所述打点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所述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相对设置,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控制机构,使用时,通过在上膜和下模之间设置打点组件,并在成型剪切组件后进行打点,使得板材直接在落料前就完成打点工作,无需在转运至下道工序,这样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侧挡板安装在保持架一侧,而侧挡板在模具上需要通过多次转移至不同工序位置的设备进行加工,由于侧挡板需要与保持架进行安装,所需要在侧挡板上进行打点,而这就需要在翻边后再进行冲点,而冲点就需要在两个设备上分别进行加工,而这样中间转运时间周期长,也就增加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由于侧挡板需要与保持架进行安装,所需要在侧挡板上进行打点,而这就需要在翻边后再进行冲点,而冲点就需要在两个设备上分别进行加工,而这样中间转运时间周期长,也就增加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沿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对板材冲压中心孔的冲压孔组件、对板材进行成型的成型剪切组件、对板材进行打点的打点组件和对板材进行落料的落料组件;
所述打点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所述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相对设置,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膜和下模之间设置打点组件,并在成型剪切组件后进行打点,使得板材直接在落料前就完成打点工作,无需在转运至下道工序,这样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控制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垫块、内插刀和外插刀,所述垫块滑动设置在上模上,所述垫块位于上模靠近板材的一端,所述内插刀和外插刀均设置在上模上,所述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均滑动设置在垫块上,所述打点凹模位于打点凸模和内插刀之间,所述打点凸模位于打点凹模和外插刀之间,所述垫块与打点凸模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垫块与打点凹模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当所述垫块与板材接触时,所述垫块在上模上滑动,并使所述内插刀的一端与打点凹模接触及外插刀的一端与打点凸模接触,所述内插刀迫使打点凹模向打点凸模方向位移,所述外插刀迫使打点凸模向打点凹模方向位移,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打点,当完成板材打点且垫块脱离板材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带动打点凸模在垫块上位移并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带动打点凹模在垫块上位移并恢复至初始位置。通过垫块在上模与板材接触并滑动,带动垫块上的打点凹模与内插刀接触,同时打点凸模与外插刀接触,从而使得打点凹模和打点凸模相对靠近并对两者之间的产品进行打点。
为了防止产品粘接在打点组件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退料芯,所述退料芯沿垫块位移方向滑动设置在垫块上,所述退料芯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退料芯的一端凸出于垫块,所述退料芯位于上模靠近板材的一端。通过在垫块上靠近板材的一端设置退料芯,退料芯与产品接触,并在模具上升时将垫块和产品分离,有效防止产品粘接在模具上。
为了保证垫块与产品的定位精度,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上设置有用于与产品内孔定位的内定位块,所述内定位块位于垫块靠近板材的一端。通过在垫块靠近产品的一端设置与产品内孔相匹配的内定位块,这样保证了产品与垫块之间的定位精度。
为了保证产品生产时精度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沿板材输送方向设置有对板材进行冲压外定位孔的定位孔组件,所述定位孔组件位于冲压孔组件和成型剪切组件之间,所述定位孔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若干定位柱,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凹腔。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定位孔组件,定位孔组件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精度,也就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为了实现冲压孔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孔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冲孔柱,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冲孔柱相对应的第三凹腔。通过在上模上设置冲压柱与下模的第三凹腔配合,实现冲压孔组件。
为了实现成型剪切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剪切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的成型柱,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成型柱相匹配的第五凹腔。
为了保证产品的生产精度,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沿板材输送方向设置有对板材中心孔进行倒角的倒角组件,所述倒角组件位于冲压孔组件和成型剪切组件之间,所述倒角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倒角柱,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倒角柱相匹配的第六凹腔。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倒角组件,倒角组件去除产品上的模具,保证产品的生产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产品落料区,所述落料区位于打点组件远离定位孔组件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在使用时,通过在上膜和下模之间设置打点组件,并在成型剪切组件后进行打点,使得板材直接在落料前就完成打点工作,无需在转运至下道工序,这样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由于侧挡板需要与保持架进行安装,所需要在侧挡板上进行打点,而这就需要在翻边后再进行冲点,而冲点就需要在两个设备上分别进行加工,而这样中间转运时间周期长,也就增加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打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板材上模和下模依次生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产品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产品的俯视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板材,4、打点凹模,5、打点凸模,6、垫块,7、内插刀,8、外插刀,9、第一复位弹簧,10、第二复位弹簧,11、退料芯,12、第三复位弹簧,13、内定位块,14、定位柱,15、第二凹腔,16、冲孔柱,17、第三凹腔,20、成型柱,21、第五凹腔,22、倒角柱,23、第六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沿板材3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对板材3冲压中心孔的冲压孔组件、对板材3进行成型的成型剪切组件、对板材3进行打点的打点组件和对板材3进行落料的落料组件;
所述打点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所述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相对设置,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垫块6、内插刀7和外插刀8,所述垫块6滑动设置在上模1上,所述垫块6位于上模1靠近板材3的一端,所述内插刀7和外插刀8均设置在上模1上,所述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均滑动设置在垫块6上,所述打点凹模4位于打点凸模5和内插刀7之间,所述打点凸模5位于打点凹模4和外插刀8之间,所述垫块6与打点凸模5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垫块6与打点凹模4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0,当所述垫块6与板材3接触时,所述垫块6在上模1上滑动,并使所述内插刀7的一端与打点凹模4接触及外插刀8的一端与打点凸模5接触,所述内插刀7迫使打点凹模4向打点凸模5方向位移,所述外插刀8迫使打点凸模5向打点凹模4方向位移,从而实现对板材3的打点,当完成板材3打点且垫块6脱离板材3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带动打点凸模5在垫块6上位移并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0带动打点凹模4在垫块6上位移并恢复至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退料芯11,所述退料芯11沿垫块6位移方向滑动设置在垫块6上,所述退料芯11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12,所述退料芯11的一端凸出于垫块6,所述退料芯11位于上模1靠近板材3的一端。
所述垫块6上设置有用于与产品内孔定位的内定位块13,所述内定位块13位于垫块6靠近板材3的一端。
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沿板材3输送方向设置有对板材3进行冲压外定位孔的定位孔组件,所述定位孔组件位于冲压孔组件和成型剪切组件之间,所述定位孔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若干定位柱14,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定位柱14相对应的第二凹腔15。
所述冲压孔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冲孔柱16,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冲孔柱16相对应的第三凹腔17。
所述成型剪切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的成型柱20,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成型柱20相匹配的第五凹腔21。
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沿板材3输送方向设置有对板材3中心孔进行倒角的倒角组件,所述倒角组件位于冲压孔组件和成型剪切组件之间,所述倒角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倒角柱22,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倒角柱22相匹配的第六凹腔23。
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产品落料区,所述落料区位于打点组件远离定位孔组件的一端。
上述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在使用时,板材3有外部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板材3依次通过上模1和下模2之间,上模1为动模,下模2为定模,通过外部设备带动上模1向下模2方向进行合模,从而使得上膜和下模2之间的冲压孔组件、定位孔组件、倒角组件、成型剪切组件、打点组件和落料组件依次对板材3进行冲压生产,将产品最终生产出来,在打点时,当垫块6与板材3接触时,内定位块13与产品的内孔接触并定位,而垫块6在上模1上滑动并带动打点凹模4与内插刀7接触,打点凸模5与外插刀8接触,使打点凹模4与打点凸模5相对靠近,并对产品进行打点,而打点完成后,上模1逐渐远离下模2,退料芯11在第三复原弹簧的作用力下逐渐伸出垫块6,退料芯11推动产品脱离垫块6,打点凹模4在第一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逐渐恢复至初始位置,打点凸模5在第二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逐渐恢复至初始位置。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沿板材(3)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对板材(3)冲压中心孔的冲压孔组件、对板材(3)进行成型的成型剪切组件、对板材(3)进行打点的打点组件和对板材(3)进行落料的落料组件;
所述打点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所述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相对设置,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垫块(6)、内插刀(7)和外插刀(8),所述垫块(6)滑动设置在上模(1)上,所述垫块(6)位于上模(1)靠近板材(3)的一端,所述内插刀(7)和外插刀(8)均设置在上模(1)上,所述打点凹模(4)和打点凸模(5)均滑动设置在垫块(6)上,所述打点凹模(4)位于打点凸模(5)和内插刀(7)之间,所述打点凸模(5)位于打点凹模(4)和外插刀(8)之间,所述垫块(6)与打点凸模(5)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垫块(6)与打点凹模(4)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0),当所述垫块(6)与板材(3)接触时,所述垫块(6)在上模(1)上滑动,并使所述内插刀(7)的一端与打点凹模(4)接触及外插刀(8)的一端与打点凸模(5)接触,所述内插刀(7)迫使打点凹模(4)向打点凸模(5)方向位移,所述外插刀(8)迫使打点凸模(5)向打点凹模(4)方向位移,从而实现对板材(3)的打点,当完成板材(3)打点且垫块(6)脱离板材(3)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带动打点凸模(5)在垫块(6)上位移并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0)带动打点凹模(4)在垫块(6)上位移并恢复至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退料芯(11),所述退料芯(11)沿垫块(6)位移方向滑动设置在垫块(6)上,所述退料芯(11)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12),所述退料芯(11)的一端凸出于垫块(6),所述退料芯(11)位于上模(1)靠近板材(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6)上设置有用于与产品内孔定位的内定位块(13),所述内定位块(13)位于垫块(6)靠近板材(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沿板材(3)输送方向设置有对板材(3)进行冲压外定位孔的定位孔组件,所述定位孔组件位于冲压孔组件和成型剪切组件之间,所述定位孔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若干定位柱(14),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定位柱(14)相对应的第二凹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孔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冲孔柱(16),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冲孔柱(16)相对应的第三凹腔(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剪切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的成型柱(20),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成型柱(20)相匹配的第五凹腔(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沿板材(3)输送方向设置有对板材(3)中心孔进行倒角的倒角组件,所述倒角组件位于冲压孔组件和成型剪切组件之间,所述倒角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1)上的倒角柱(22),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与倒角柱(22)相匹配的第六凹腔(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产品落料区,所述落料区位于打点组件远离定位孔组件的一端。
CN202121618442.4U 2021-07-15 2021-07-15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Active CN214977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8442.4U CN214977126U (zh) 2021-07-15 2021-07-15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8442.4U CN214977126U (zh) 2021-07-15 2021-07-15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77126U true CN214977126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2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8442.4U Active CN214977126U (zh) 2021-07-15 2021-07-15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77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2496A (zh) 一种镦厚成形的汽车骨架件级进模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62386B (zh) 一种汽车前摇臂下支架冲压系统
CN214814116U (zh) 冲制卷边一体成型模具
CN108393397A (zh) 汽车角板料片连续冲压模具
CN214977126U (zh) 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CN113996708A (zh) 一种帽形零部件连续冲压模具
CN105945142A (zh) 一种用于汽车支撑零件的模具
CN218555324U (zh) 一种冲压双向翻边盖板的连续冲模机构
CN205967013U (zh) 一种汽车前座椅支撑板总成零件的模具
CN209969382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天窗框架板的级进模
CN210333968U (zh) 一种纵梁成型模工装结构
CN209379747U (zh) 一种支撑支架冲压连续模
CN205200330U (zh) 安全带固定螺母加强板级进模
CN209452629U (zh) 一种汽车空调支架冲压连续模
CN110170568A (zh) 一种自动弹射出料冲压模具
KR101522840B1 (ko) 커링형부재용 하이브리드복합금형장치 및 방법
CN205056804U (zh) 水泥罩连续模
CN109531703B (zh) 一种无痕异步五金模座
CN209716299U (zh) 一种汽车车架横梁异型端头在线切断装置
CN208178229U (zh) 汽车角板料片连续冲压模具
CN106391858A (zh) 一种汽车前座椅支撑板总成零件的模具
CN218015226U (zh) 一种空调部件的连续压制模具
CN110369608B (zh) 半导体器件的切筋成型装置
CN214417455U (zh) 一种内扣加倒扣角模具
CN217393502U (zh) 一种连续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000 Longxiang Road, Wujin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Nanf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64 No.9, Longxiang Road, Wujin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Nanfang Bea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