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6968U -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6968U
CN214956968U CN202120191125.2U CN202120191125U CN214956968U CN 214956968 U CN214956968 U CN 214956968U CN 202120191125 U CN202120191125 U CN 202120191125U CN 214956968 U CN214956968 U CN 214956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trip
guide plate
button cell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11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
王保军
李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L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L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Li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L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11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6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6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6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挡条、第一和第二导条,以及多个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与第二传送带平行布置且运行方向相反,第一和第二传送带沿传送带宽度方向交替布置以形成静置平台;第一和第二导条分设于静置平台沿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导条上设有电池出口,第二导条上设有电池入口;第一和第二挡条沿传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和第二挡条均用于阻挡电池沿相应传动带传送方向继续前行;第一传送带与其最相邻的第二传送带由第一导板或第二导板分隔。该装置既节约生产空间,又可保证电池的连贯生产和电池具有足够的浸泡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式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锂锰扣式电池行业,大部分企业在生产电池时,采用的配件组装方式是湿法组装,加环正极片在上组装线之前需要经过烘干,烘干后进入电解液浸泡箱真空浸泡。让电解液被干燥的正极片充分的吸收后被运输到自动线进行组装工作。此时的正极片被称为湿法正极片。但是正极片在烘干的过程中并不能把正极片中的水分完全烘烤至绝对干燥。正极片中总是含有一定的微量水分,水分会在电液真空浸泡的过程中被置换到电解液的泡缸当中。并且随着生产的进行,新的正极片不断加入导致电解液泡缸中的水分逐步增加。这就造成了不同批次浸泡的正极片的水分含量不同。随后做出来的电池的水分含量一致性无法得到保证,进而电池的电性能的一致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并且,现有湿法组装工艺导致大量的水分超标的电解液产生,造成了电解液的浪费。
实践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干法工艺路线,浸泡工序可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同时完成,从而每个电池的水分含量变成一致,因此可提高电池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但正极片需要一定的浸泡时间,如何在保证电池连贯生产的同时,保证正极片有足够的浸泡时间,且还需保证设备紧凑不占用太多生产空间,这是本领域函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既节约生产空间,又可保证电池的连贯生产和电池具有足够的浸泡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包括第一挡条、第二挡条、第一导条、第二导条,以及多个第一传送带和多个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平行布置且运行方向相反,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交替布置以形成静置平台;
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分设于静置平台沿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导条上开设有电池出口,第二导条上开设有电池入口;
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均设于静置平台的上方,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沿传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均用于阻挡电池沿相应传动带传送方向继续前行;
第一传送带与其最相邻的第二传送带由第一导板或第二导板分隔,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导板靠近第一挡条的一端与第一挡条之间具有可供扣式电池通过的第一间隙;第二挡板靠近第二挡条的一端与第二挡条之间具有可供扣式电池通过的第二间隙;
第一导板与其最相邻的第二导板之间、第一导条与其最接近的导板之间、第二导条与其最接近的导板之间均形成引导电池沿相应传动带运行方向前行的导向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导条靠近电池出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导向件,第一导向件用于将最靠近第一导条的传送带上的电池导向电池出口。
所述第一导向件为位于最靠近第一导条的传送带上方的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电池出口。
所述第二导条靠近电池入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用于将待静置电池从电池入口导向最靠近第二导条的传送带上。
所述第二导向件为位于最靠近第二导条的传送带上方的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电池入口。
所述第一挡条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导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形成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引导相应的第一导板一侧传动带上的电池通过相应的第一间隙进入第一导板另一侧的传送带上;
所述第二挡条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导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形成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引导相应的第二导板一侧传动带上的电池通过相应的第二间隙进入第二导板另一侧的传送带上。
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弧形槽、梯形槽和方形槽中的一种。
还包括多个第一主动轮、多个第一从动轮、多个第二主动轮和多个第二从动轮;第一传送带张紧于相应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第二传送带张紧于相应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
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与第一驱动件传动相连的第一驱动轴,第一主动轮固定在第一驱动轴上,第二从动轮转动连接于第一驱动轴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传动相连的第二驱动轴,第二主动轮固定在第二驱动轴上,第一从动轮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轴上。
还包括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设于第一挡条或第二挡条的外侧,所述注液机构设于一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支撑于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上;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朝向静置平台上方延伸的注液台,所述注液台上开设有与扣式电池配合的注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全新的静置台,使得待静置电池在静置台上从入口蛇形运行至出口,既节约了空间,又保证了电池的连贯生产,还保证了电池具有足够的浸泡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第一传送机构;11、第一传送带;12、第一主动轮;13、第一从动轮;2、第二传送机构;21、第二传送带;22、第二主动轮;23、第二从动轮;31、第一挡条;311、第一凹槽;32、第二挡条;321、第二凹槽;33、第一导条;34、第二导条;35、第一导板; 351、第一间隙;36、第二导板;361、第二间隙;37、第一导向件;38、第二导向件;39、立柱;4、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41、第一驱动件;42、第一驱动轴;51、第二驱动件;52、第二驱动轴;6、注液机构;61、注液台;611、注液口;62、安装板;63、安装架;64、驱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包括静置台3,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注液机构6,以及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和多个第二传送机构2。
第一传送机构1包括第一主动轮12、第一从动轮13,以及张紧于第一主动轮12和第一从动轮13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机构2包括第二主动轮22、第二从动轮23,以及张紧于第二主动轮22和第二从动轮23之间的第二传送带21。第一传送带11与第二传送带21平行布置且运行方向相反,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21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交替布置以形成静置平台。
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件41,以及与第一驱动件41传动相连的第一驱动轴42,第一主动轮12固定在第一驱动轴42上,第二从动轮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驱动轴42 上。第一驱动件41为电机,第一驱动件41通过第一支撑架43支撑于地基或其他工作平台上。
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驱动件51,以及与第二驱动件51传动相连的第二驱动轴52,第二主动轮22固定在第二驱动轴52上,第一从动轮1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轴52 上。第二驱动件51为电机,第二驱动件51通过第二支撑架53支撑于地基或其他工作平台上。
静置台包括支撑板、第一挡条31、第二挡条32、第一导条33、第二导条34,多块第一导板35和多块第二导板36。
第一导条33和第二导条34均由多根立柱39支撑于地基或其他工作平台上。多根立柱 39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导条33和第二导条34分设于静置平台沿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导条33上开设有电池出口331,第二导条34上开设有电池入口341。支撑板与多个立柱39均相连且位于第一导条33和第二导条34的下方,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21的上部均铺设于支撑板上。
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32均支撑于第一导条33和第二导条34之上,由此,第一挡条 31和第二挡条32均位于静置平台的上方。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32沿传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32均用于阻挡电池沿相应传动带传送方向继续前行。
第一传送带11与其最相邻的第二传送带21由第一导板35或第二导板36分隔,第一导板35和第二导板36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导板35和第二导板36均立于支撑板上。第一导板35靠近第一挡条31的一端与第一挡条31之间具有可供扣式电池通过的第一间隙351;第二挡板靠近第二挡条32的一端与第二挡条32之间具有可供扣式电池通过的第二间隙361。
第一导板35与其最相邻的第二导板36之间、第一导条33与其最接近的导板之间、第二导条34与其最接近的导板之间均形成引导电池沿相应传动带运行方向前行的导向空间。
第一挡条3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311,第一凹槽311与第一导板35一一对应,第一凹槽311的槽壁形成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用于引导相应的第一导板35一侧传动带上的电池通过相应的第一间隙进入第一导板35另一侧的传送带上;
第二挡条32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321,第二凹槽321与第二导板36一一对应,第二凹槽321的槽壁形成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用于引导相应的第二导板36一侧传动带上的电池通过相应的第二间隙进入第二导板36另一侧的传送带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1均为方形槽,第一凹槽311设于与相应的第一导板35一侧待出料的传动带相对应的位置。
其中,第一导条33靠近电池出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导向件37,第一导向件37用于将最靠近第一导条33的传送带上的电池导向电池出口331。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37为位于最靠近第一导条33的传送带上方的第一弧形块,第一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电池出口331。
第二导条34靠近电池入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件38,第二导向件38用于将待静置电池从电池入口341导向最靠近第二导条34的传送带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38为位于最靠近第二导条34的传送带上方的第二弧形块,第二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电池入口341。
注液机构6设于第一挡条31或第二挡条32的外侧,注液机构6设于一安装板62上,安装板62支撑于第一导条33和第二导条34上。注液机构6包括铰接于安装板62上的安装架63、穿设于安装架63上的注液管(图中未示出)、安装架63固定于安装板62上的驱动缸 64,以及朝向静置平台上方延伸的注液台61。注液台61设于第一挡条31或第二挡条32上,注液台61上开设有与扣式电池配合的注液口611。驱动缸64用于驱动安装架63在水平面旋转,当安装架63旋转至其上开设的安装孔与注液口611对齐时,可开始注液工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第一凹槽311为弧形槽,第二凹槽321为梯形槽。弧形槽设于与相应的第一导板35两侧传动带相对应的位置。梯形槽设于与相应的第二导板36两侧传动带相对应的位置,具体地,梯形槽的倾斜面为第二导向面。倾斜面与第二导板36一侧待出料的传动带对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条(31)、第二挡条(32)、第一导条(33)、第二导条(34),以及多个第一传送带(11)和多个第二传送带(21),第一传送带(11)与第二传送带(21)平行布置且运行方向相反,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21)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交替布置以形成静置平台;
第一导条(33)和第二导条(34)分设于静置平台沿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导条(33)上开设有电池出口(331),第二导条(34)上开设有电池入口(341);
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32)均设于静置平台的上方,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32)沿传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32)均用于阻挡电池沿相应传动带传送方向继续前行;
第一传送带(11)与其最相邻的第二传送带(21)由第一导板(35)或第二导板(36)分隔,第一导板(35)和第二导板(36)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导板(35)靠近第一挡条(31)的一端与第一挡条(31)之间具有可供扣式电池通过的第一间隙(351);第二导板(36)靠近第二挡条(32)的一端与第二挡条(32)之间具有可供扣式电池通过的第二间隙(361);
第一导板(35)与其最相邻的第二导板(36)之间、第一导条(33)与其最接近的导板之间、第二导条(34)与其最接近的导板之间均形成引导电池沿相应传动带运行方向前行的导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条(33)靠近电池出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导向件(37),第一导向件(37)用于将最靠近第一导条(33)的传送带上的电池导向电池出口(3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37)为位于最靠近第一导条(33)的传送带上方的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电池出口(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条(34)靠近电池入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件(38),第二导向件(38)用于将待静置电池从电池入口(341)导向最靠近第二导条(34)的传送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38)为位于最靠近第二导条(34)的传送带上方的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电池入口(34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条(3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一凹槽(311)与第一导板(35)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凹槽(311)的槽壁形成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引导相应的第一导板(35)一侧传动带上的电池通过相应的第一间隙进入第一导板(35)另一侧的传送带上;
所述第二挡条(32)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321),所述第二凹槽(321)与第二导板(36)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凹槽(321)的槽壁形成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引导相应的第二导板(36)一侧传动带上的电池通过相应的第二间隙进入第二导板(36)另一侧的传送带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1)均为弧形槽、梯形槽和方形槽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主动轮(12)、多个第一从动轮(13)、多个第二主动轮(22)和多个第二从动轮(23);第一传送带(11)张紧于相应的第一主动轮(12)和第一从动轮(13)之间,第二传送带(21)张紧于相应的第二主动轮(22)和第二从动轮(2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5);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件(41),以及与第一驱动件(41)传动相连的第一驱动轴(42),第一主动轮(12)固定在第一驱动轴(42)上,第二从动轮(23)转动连接于第一驱动轴(42)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驱动件(51),以及与第二驱动件(51)传动相连的第二驱动轴(52),第二主动轮(22)固定在第二驱动轴(52)上,第一从动轮(13)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轴(5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扣式电池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液机构(6),所述注液机构(6)设于第一挡条(31)或第二挡条(32)的外侧,所述注液机构(6)设于一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支撑于第一导条(33)和第二导条(34)上;所述注液机构(6)包括朝向静置平台上方延伸的注液台(61),所述注液台(61)上开设有与扣式电池配合的注液口(611)。
CN202120191125.2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Active CN214956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1125.2U CN21495696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1125.2U CN21495696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6968U true CN214956968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8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1125.2U Active CN214956968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69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5766A (zh) * 2022-09-27 2022-12-02 东莞士格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的正极壳和负极壳的一体式组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5766A (zh) * 2022-09-27 2022-12-02 东莞士格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的正极壳和负极壳的一体式组装设备
CN115415766B (zh) * 2022-09-27 2023-06-20 东莞士格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的正极壳和负极壳的一体式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56968U (zh) 一种扣式电池静置装置
CN206068814U (zh) 镭雕机
CN112768715A (zh) 一种扣式电池干法组装设备
CN210325975U (zh) 电池壳口擦拭装置
CN214956966U (zh) 一种扣式电池干法组装线
CN214956969U (zh) 一种扣式电池干法组装设备
CN205790195U (zh) 用于圆柱电池的自动垒盒机
CN202585637U (zh) 配重平衡圆盘旋转式蓄电池极群叠片配组机构
CN215435051U (zh) 一种自动翻料装置
CN211248100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钢筋裁断装置
CN210506018U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脱水装置
CN108995882A (zh) 一种自动翻面码垛包装机
CN211897399U (zh) 一种用于衣服制作的布料染色装置
CN216273082U (zh) 一种带有车用尿素溶液尿素质量监测设备的加注一体机
CN210066228U (zh) 一种印染布用冷却装置
CN21199340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开方槽装置
CN213324436U (zh) 一种电缆线卷储运装置
CN217806814U (zh) 一种链斗式提升机
CN217050792U (zh) 干法脱硝输送设备中的卧式存储料仓系统
CN212686578U (zh) 一种上料提升机
CN212333760U (zh) 一种啤酒瓶码垛机的理瓶机构
CN213421810U (zh) 一种节能型双层隧道窑结构
CN214515188U (zh) 一种抗静电材料自动上料粉碎装置
CN219277907U (zh) 隔热条包装机
CN213230202U (zh) 一种快捷式c型连续式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