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4042U -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4042U
CN214934042U CN202121087485.4U CN202121087485U CN214934042U CN 214934042 U CN214934042 U CN 214934042U CN 202121087485 U CN202121087485 U CN 202121087485U CN 214934042 U CN214934042 U CN 214934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neumatic
blood collection
gyration
trach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74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
曹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74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4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4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4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可转动的回转轮盘和驱动回转轮盘转动的动力机构,回转轮盘内设置有可在进料管下方和出料管下方往复切换的缓存通孔,缓存通孔底部的直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直径,出料管的上方连接有出料通道,出料管所在回转轮盘的下方的设置有低压气管,出料通道上连通有高压气管,低压气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有气源,高压气管上设置有气流切换阀,所述低压气管内的气压值小于高压气管内的气压值;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气动传输的方式,避免了单管路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气压波动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血液敏感指标不受损,进而保证由气动传输的样本在检验分析中的结果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采血管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是一种一次性的、可实现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采血管,需要与静脉采血针配套使用。真空采血管是医院检验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的器皿,医务人员在采集完血液后需要将真空采血管通过运输通道运送到指定的接收点。为了不让运输通道外漏以及占用大量的地面面积,因此,传输通道一般布置在天花板以上,也就是说真空采血管要先经过竖直方向的运输,再通过水平方向的运输抵达指定地点。
在现有的气动传输技术下,真空采血管在真空采血管发送端进行发送时,往往只有一路固定的压缩空气来提供初速度,不能在真空采血管运输的过程中进行短时间连续发射,因此真空采血管传输效率低、传动性差;且长距离传输时,只有一路固定压缩气,压缩空气会在发射过程中导致输送气体和发射气体的压力波动,会导致真空采血管突然加速,导真空采血管内血液中的敏感指标受损,也可能导致真空采血管在垂直方向时,无法完成发送动作,严重将导致真空采血管滞留在传输管道或者发射端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真空采血管传输过程中连续性差、效率低和真空采血管内血液中敏感指标受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可转动的回转轮盘和驱动回转轮盘转动的动力机构,回转轮盘内设置有可在进料管下方和出料管下方往复切换的缓存通孔,缓存通孔底部的直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直径,出料管的上方连接有出料通道,出料管所在回转轮盘的下方的设置有低压气管,出料通道上连通有高压气管,低压气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有气源,高压气管上设置有气流切换阀,所述低压气管内的气压值小于高压气管内的气压值。具体步骤为:医务人员将真空采血管放入进料管,真空采血管通过进料管落入下方回转轮盘的缓存通孔内,动力机构驱动回转轮盘旋转180°,使缓存通孔旋转到出料口的下方,通过低压气管将真空采血管吹离缓存通孔,真空采血管依次通过缓存通孔、出料管和出料通道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传输,在真空采血管传输到高压气管上方时,高压气管介入,低压气管关闭,高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气动传输的方式,通过低压气管提供初速度,保证真空采血管在发送时的缓慢加速,在真空采血管达到高压气管的上方时,高压气管介入,低压气管关闭,高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避免了单管路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气压波动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血液敏感指标不受损,进而保证由气动传输的样本在检验分析中的结果更加准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传输和发射之间气压和动作不干扰,能实现连续不间隔的发射运行,提高了传输效率,且低压管路在切换后处于关闭状态,气流损失小;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进一步的是,低压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1Mpa~0.4Mpa,高压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4Mpa~0.7Mpa。低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初速度,高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上述压力值的设定是根据真空采血管的重力及相关参数计算而出,通过上出压力值可实现真空采血管的平稳切换。
进一步的是,动力机构包括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连接在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的同步带和驱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的动力源,第二同步带轮通过转轴与回转轮盘固定连接。同步带驱动方式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传动准确、噪声低、维护保养方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进一步的是,动力源为回转气缸。传统的动力源普遍采用电机,而本实用新型将回转气缸作为驱动同步带轮的动力源,具有响应快、速度快、运行平稳等优点。
进一步的是,缓存通孔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布置在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正下方。由于本实用新型布置有两个缓存通孔,因此两个缓存通孔可以轮换使用,当一个缓存通孔用于真空采血的装入工位时,另一个缓存通孔用于真空采血管的发射工位,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是,进料管所在缓存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料管下方缓存通孔内的真空采血管,传感器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才发出指令驱动回转轮盘转动,定位精准、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的是,高压气管上方的出料通道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气管上方出料通道内的真空采血管,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通过气流切换阀控制高压气管吹入高压空气,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定位精准、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的是,出料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摩擦片,摩擦片与回转轮盘的上表面相接触。摩擦片起到密封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的作用,避免出料通道内气压外泄影响真空采血管的运输。摩擦片与机架相连,由于回转轮盘是转动的,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
进一步的是,摩擦片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摩擦片通过弹簧与机架相连。上述已经讲了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因此摩擦片会持续磨损,为保证密封性,本实用新型设置弹簧与摩擦片相连,使摩擦片具有自适应能力,在持续磨损的过程中仍对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起到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的是,回转轮盘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立柱,所述缓存通孔布置在立柱内。也就是说回转轮盘为镂空结构,降低了回转轮盘的重量,进而降低了回转气缸的负载,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气动传输的方式,避免了单管路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气压波动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血液敏感指标不受损,进而保证由气动传输的样本在检验分析中的结果更加准确。
2、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传输和发射之间气压和动作不干扰,能实现连续不间隔的发射运行,提高了传输效率,且低压管路在切换后处于关闭状态,气流损失小。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4、本实用新型设置弹簧与摩擦片相连,使摩擦片具有自适应能力,摩擦片在持续磨损的过程中仍对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起到密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
1、机架;2、回转轮盘;4、低压气管;5、高压气管;6、气流切换阀;7、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摩擦片;10、弹簧;11、真空采血管;
101、进料管;102、出料管;103、出料通道;201、缓存通孔;202、顶板;203、底板;204、立柱;301、第一同步带轮;302、第二同步带轮;303、同步带;304、回转气缸;30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正面”、“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管101、出料管102、可转动的回转轮盘2和驱动回转轮盘转动的动力机构,回转轮盘内设置有可在进料管下方和出料管下方往复切换的缓存通孔201,缓存通孔底部的直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直径,出料管的上方连接有出料通道103,出料管所在回转轮盘的下方的设置有低压气管4,出料通道上连通有高压气管5,低压气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有气源,高压气管上设置有气流切换阀6,所述低压气管内的气压值小于高压气管内的气压值。具体步骤为:医务人员将真空采血管放入进料管,真空采血管通过进料管落入下方回转轮盘的缓存通孔内,动力机构驱动回转轮盘旋转180°,使缓存通孔旋转到出料口的下方,再通过低压气管将真空采血管吹离缓存通孔,真空采血管依次通过缓存通孔、出料管和出料通道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传输,在真空采血管传输到高压气管上方时,高压气管介入,低压气管关闭,高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气动传输的方式,通过低压气管提供初速度,保证真空采血管在发送时的缓慢加速,在真空采血管达到高压气管的上方时,高压气管介入,低压气管关闭,高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避免了单管路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气压波动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血液敏感指标不受损,进而保证由气动传输的样本在检验分析中的结果更加准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传输和发射之间气压和动作不干扰,能实现连续不间隔的发射运行,提高了传输效率,且低压管路在切换后处于关闭状态,气流损失小;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本实施例中低压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3Mpa,高压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6Mpa。低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初速度,高压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上述压力值的设定是根据真空采血管的重力及相关参数计算而出,通过上出压力值可实现真空采血管的平稳切换。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动力机构包括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同步带轮301、第二同步带轮302、连接在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的同步带303和驱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的动力源,第二同步带轮通过转轴305与回转轮盘固定连接。同步带驱动方式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传动准确、噪声低、维护保养方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本实施例的动力源为回转气缸304。传统的动力源普遍采用电机,而本实用新型将回转气缸作为驱动同步带轮的动力源,具有响应快、速度快、运行平稳等优点。
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缓存通孔201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布置在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正下方。由于本实用新型布置有两个缓存通孔,因此两个缓存通孔可以轮换使用,当一个缓存通孔用于真空采血的装入工位时,另一个缓存通孔用于真空采血管的发射工位,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
参照图1,本实施例在进料管所在缓存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传感器7。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料管下方缓存通孔内的真空采血管,传感器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才发出指令驱动回转轮盘转动,定位精准、自动化程度高。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在高压气管上方的出料通道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气管上方出料通道内的真空采血管,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通过气流切换阀控制高压气管吹入高压空气,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定位精准、自动化程度高。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回转轮盘包括顶板202、底板203和连接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立柱204,所述缓存通孔布置在立柱内,也就是说回转轮盘为镂空结构,降低了回转轮盘的重量,进而降低了回转气缸的负载,更加节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出料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摩擦片9,摩擦片与回转轮盘的上表面相接触。摩擦片起到密封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的作用,避免出料通道内气压外泄影响真空采血管的运输。摩擦片与机架相连,由于回转轮盘是转动的,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
参照图4,本实施例在摩擦片的顶部设置有弹簧10,摩擦片通过弹簧与机架相连。上述已经讲了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因此摩擦片会持续磨损,为保证密封性,本实用新型设置弹簧与摩擦片相连,使摩擦片具有自适应能力,在持续磨损的过程中仍对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起到密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管(101)、出料管(102)、可转动的回转轮盘(2)和驱动回转轮盘转动的动力机构,回转轮盘内设置有可在进料管下方和出料管下方往复切换的缓存通孔(201),缓存通孔底部的直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直径,出料管的上方连接有出料通道(103),出料管所在回转轮盘的下方的设置有低压气管(4),出料通道上连通有高压气管(5),低压气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有气源,高压气管上设置有气流切换阀(6),所述低压气管内的气压值小于高压气管内的气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低压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1Mpa~0.4Mpa,高压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4Mpa~0.7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同步带轮(301)、第二同步带轮(302)、连接在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的同步带(303)和驱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的动力源,第二同步带轮通过转轴(305)与回转轮盘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回转气缸(3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通孔(201)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布置在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正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所在缓存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传感器(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气管上方的出料通道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摩擦片(9),摩擦片与回转轮盘的上表面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的顶部设置有弹簧(10),摩擦片通过弹簧与机架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轮盘包括顶板(202)、底板(203)和连接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立柱(204),所述缓存通孔布置在立柱内。
CN202121087485.4U 2021-05-20 2021-05-20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Active CN214934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7485.4U CN214934042U (zh) 2021-05-20 2021-05-20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7485.4U CN214934042U (zh) 2021-05-20 2021-05-20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4042U true CN21493404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7485.4U Active CN214934042U (zh) 2021-05-20 2021-05-20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4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5975B (zh) 一种采血管分拣机
CN115571637A (zh) 一种用于智慧医疗系统的样本接收装置
CN219965666U (zh) 芯片三温测试装置
CN214934042U (zh)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气动分级传输装置
CN108162594A (zh) 指纹模组测高喷码系统及测高喷码方法
CN112857898B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采样设备
CN214649395U (zh) 真空采血管发射装置
CN110114930B (zh) 上导针装置及电池机
CN209502299U (zh) 一种试剂瓶收集装置
CN109324200B (zh) 样本分析仪
CN216785019U (zh) 一种医用试管缓降装置
CN215066731U (zh) 一种采血管收发装置
CN113777339B (zh) 可实现单管样本和试管架样本共存吸样输送装置
CN201348607Y (zh) 测试杯的自动传送和光电双磁路检测系统
CN208141677U (zh) 一种电表智能铅封机
JP2003276713A (ja) 紙カップ漏れ検査装置
CN111811444B (zh) 一种镜片剪切机成品检测机构
CN211168924U (zh) 一种样品输送系统
CN208627882U (zh) 一种蜂鸣片用测试分选机
CN211569325U (zh) 一种气动自动推料吸尘装置
CN113649302A (zh) 一种用于磁环自动检测的分选设备
CN220559862U (zh) 一种样本分类发送装置
CN206882188U (zh) 一种采血管检测装置
CN210037103U (zh) 一种检测细胞培养板气密性的装置
CN107512585A (zh) 一种用于物料气动输送系统的发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