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8593U -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8593U
CN214888593U CN202121682238.9U CN202121682238U CN214888593U CN 214888593 U CN214888593 U CN 214888593U CN 202121682238 U CN202121682238 U CN 202121682238U CN 214888593 U CN214888593 U CN 214888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damping
damping sleeve
sleeve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22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茂财
张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angshi Shang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angshi Shang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angshi Shang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angshi Shang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822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8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8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8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包括下底板、上减振套筒、活塞杆以及减振杆,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下减振套筒与活塞杆,所述下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设置有减振杆,所述上减振套筒下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上减振套筒上表面设置有上底板,所述挡板上表面中间开设有活塞通孔,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活塞通孔内,所述挡板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上减振套筒、下减振套筒、第一弹簧、减振杆、弹簧以及挡板,提高了减振效果,从而提高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少活塞杆的工作强度,从而增强了活塞杆的耐磨性,提高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塞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减震器,是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舒适性)的器具,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震器,但是,现有的汽车减振器通过采用单个弹簧进行减震,这样容易造成弹簧损耗较快,并且使得活塞杆的磨损速度也快,减少了使用的寿命,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包括下底板、上减振套筒、活塞杆、减振杆以及第一弹簧,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下减振套筒与活塞杆,所述下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设置有减振杆,所述上减振套筒下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上减振套筒上表面设置有上底板,所述挡板上表面中间开设有活塞通孔,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活塞通孔内,所述挡板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两个所述减振杆的上端均设置在两个圆形通孔内,两个所述减振杆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上减振套筒与下减振套筒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塞杆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减振杆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三弹簧。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底板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片,所述下底板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片。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减振套筒为一种活动机构,所述挡板为一种活动机构,所述上底板为一种活动机构。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减振杆的外径均大于两个圆形通孔的内径。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上减振套筒、下减振套筒、减振杆、固定底座、挡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第三弹簧的材质在实际选用时均选为不锈钢。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减振套筒内部与下减振套筒内部均为空腔,所述下减振套筒内设置有上减振套筒下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上减振套筒、下减振套筒、第一弹簧、减振杆、弹簧以及挡板,提高了减振效果,从而提高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少活塞杆的工作强度,从而增强了活塞杆的耐磨性,提高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的挡板三维图。
图中,1-下底板、2-下减振套筒、3-上减振套筒、4-上底板、5-第一弹簧、6-活塞杆、7-第二弹簧、8-挡板、9-减振杆、10-第三弹簧、11-固定底座、12-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包括下底板1、上减振套筒3、活塞杆6、减振杆9以及第一弹簧5,下底板1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下减振套筒2与活塞杆6,下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设置有减振杆9,上减振套筒3下表面设置有挡板8,上减振套筒3上表面设置有上底板4,挡板8上表面中间开设有活塞通孔,活塞杆6设置在活塞通孔内,挡板8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开设有圆形通孔12,两个减振杆9的上端均设置在两个圆形通孔12内,两个减振杆9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底座11,上减振套筒3与下减振套筒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5,活塞杆6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7,两个减振杆9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三弹簧10。
上底板4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片,下底板1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片,通过防滑垫片加强下底板1与上底板4使用的稳定性。
上减振套筒3为一种活动机构,挡板8为一种活动机构,上底板4为一种活动机构,上减振套筒3、挡板8以及上底板4均可进行上下活动。
两个减振杆9的外径均大于两个圆形通孔12的内径,两个减振杆9可在两个圆形通孔12内进行上下活动。
上底板4、下底板1、上减振套筒3、下减振套筒2、减振杆9、固定底座11、挡板8、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7以及第三弹簧10的材质在实际选用时均选为不锈钢,不锈钢有较好的防腐蚀性与耐磨性。
上减振套筒3内部与下减振套筒2内部均为空腔,下减振套筒2内设置有上减振套筒3下端,上减振套筒3可在下减振套筒2内进行上下活动。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将上底板4与下底板1安装在汽车上,当汽车行驶到颠簸路段时,上底板4对上减振套筒3与第一弹簧5进行挤压,第一弹簧5受到挤压后收缩,上减振套筒3向下移动,上减振套筒3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挡板8一起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挡板8对两个第三弹簧10进行挤压,第一弹簧5与两个第三弹簧10进行吸收振动,再通过活塞杆6与第二弹簧7进行减振;通过上减振套筒3、下减振套筒2、减振杆9、第一弹簧5以及两个第三弹簧10进行减振,从而提高了减振效果,从而减少了活塞杆6的工作强度,从而减少了活塞杆6的磨损,增加了活塞杆6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活塞杆6的使用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包括下底板(1)、上减振套筒(3)、活塞杆(6)、减振杆(9)以及第一弹簧(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下减振套筒(2)与活塞杆(6),所述下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设置有减振杆(9),所述上减振套筒(3)下表面设置有挡板(8),所述上减振套筒(3)上表面设置有上底板(4),所述挡板(8)上表面中间开设有活塞通孔,所述活塞杆(6)设置在活塞通孔内,所述挡板(8)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均开设有圆形通孔(12),两个所述减振杆(9)的上端均设置在两个圆形通孔(12)内,两个所述减振杆(9)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底座(11),所述上减振套筒(3)与下减振套筒(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5),所述活塞杆(6)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7),两个所述减振杆(9)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三弹簧(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4)上表面与下底板(1)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垫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振套筒(3)、挡板(8)以及上底板(4)均为一种活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形通孔(12)的内径均大于两个减振杆(9)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4)、下底板(1)、上减振套筒(3)、下减振套筒(2)、减振杆(9)、固定底座(11)、挡板(8)、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7)以及第三弹簧(10)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振套筒(2)与上减振套筒(3)内部均为空腔,所述下减振套筒(2)下端设置在上减振套筒(3)内。
CN202121682238.9U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Active CN214888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2238.9U CN214888593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2238.9U CN214888593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8593U true CN21488859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0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2238.9U Active CN214888593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85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053A (zh) * 2022-11-30 2023-01-13 杭州静之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自适应减振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053A (zh) * 2022-11-30 2023-01-13 杭州静之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自适应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4324B (zh) 一种整体式构架及转向架
CN214888593U (zh) 一种提高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耐磨性装置
CN109080400A (zh) 一种汽车独立悬架
CN211039502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环
CN203543988U (zh) 一种转向架构架及其侧梁
CN210236818U (zh) 一种电梯轿厢减震结构
CN216033579U (zh) 一种新型汽车摆臂衬套
CN206754267U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汽车减震器
CN210652653U (zh) 一种后拉杆悬置
CN212219826U (zh) 一种高强度减震器支架
CN213056600U (zh) 一种可缓冲抗震的牵引车用悬挂
CN212473183U (zh) 小型公路客车司机座椅机械减震器软硬调节装置
CN205326732U (zh) 一种高性能减震器
CN220349429U (zh) 一种新型后簧固定支架
CN211809851U (zh) 一种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
CN217259476U (zh) 一种具有震动抵消结构的重型车桥
CN201961455U (zh) 电动三轮车
CN217048177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互通平稳机构
CN220114693U (zh) 一种抗震型汽车副车架
CN210821721U (zh) 一种滑柱总成、悬架系统以及商务用车
CN211054873U (zh) 一种偏心衬套前下摆臂
CN219650964U (zh) 一种汽车用高耐磨弹簧滑板
CN213620101U (zh) 减震车架及巡逻自行车
CN212667583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0799855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车用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