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4213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4213U
CN214874213U CN202120547702.7U CN202120547702U CN214874213U CN 214874213 U CN214874213 U CN 214874213U CN 202120547702 U CN202120547702 U CN 202120547702U CN 214874213 U CN214874213 U CN 214874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ection
aftertreatment device
vehicle
gas after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77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晓光
陈果
刘欣
那之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77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4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4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4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尾气后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的下方,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适于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处理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架的纵梁和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架的纵梁和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左右方向上夹持所述车架的纵梁以及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强度高、易于拆装、所需安装空间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例如油罐车,具有用于处理发动机排气的尾气处理装置和排气口,且尾气处理装置和排气口需要布置于车辆的前下方,这样既能够缩短排气管的长度,又能够增大尾气处理装置和油罐之间的距离,提高油罐车的运输安全性。但是由于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布置不合理,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体积增大时布置难度极大地提高,不易拆装,且所需安装空间大,导致尾气后处理装置易与车辆的其他零件发生干涉,同时由于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体积增大时质量也相应增大,尾气后处理装置与车架的连接强度也难以固定尾气后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强度高、易于拆装、所需安装空间小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尾气后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的下方,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适于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处理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架的纵梁和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架的纵梁和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左右方向上夹持所述车架的纵梁以及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尾气后处理装置强度高、易于拆装、所需安装空间小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有背向所述第二支架方向折弯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背向所述第一支架方向折弯的第二折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前下防撞梁和第二前下防撞梁,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和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在左右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非平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四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段的延伸方向非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一支架的表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四段通过所述第四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保险杠安装支架,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为多个,多个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且至少另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前侧面、下侧面以及圆弧面,所述前侧面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前侧,所述下侧面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下侧,所述圆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和所述下侧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车架的纵梁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夹角为圆弧过渡;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车架的纵梁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夹角为圆弧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转向机,所述转向机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转向机通过第五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车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和车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另一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又一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和转向机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架100、纵梁110、
尾气后处理装置200、前侧面210、下侧面220、圆弧面230、进气口240、出气口 250、
第一支架300、第一折边310、第一凸起320、第一部分330、第三螺纹孔331、第二部分340、第四螺纹孔341、
第二支架400、第二折边410、第二凸起420、第三部分430、第四部分440、
第一前下防撞梁500、第二前下防撞梁510、第一环边520、第二环边530、
第一连接件600、第一段610、第二段620、第一加强筋630、
第二连接件700、第三段710、第四段720、第二加强筋730、
保险杠支架800、转向机900、前板簧吊耳910、转向摇臂9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100、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
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位于车架100的前端的下方,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处理发动机的排气。第一支架300的两端分别连接车架100的纵梁110和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第二支架400的两端分别连接车架100的纵梁110和尾气后处理装置 200,且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在左右方向上夹持车架100的纵梁110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200。
可选地,尾气后处理装置200可以为集成有处理尾气功能的消音器。尾气后处理装置200可以具有连通的进气口240和出气口250,进气口240用于与发动机连接,出气口250与排气管连接,以用于排出经过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过滤以及净化的气体。并且,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可以为冲压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设置于车架100的前端的下方,其中,发动机通常设于车架100的前端且位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后侧,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处理发动机的排气。这样有效地减小了尾气处理装置200与发动机之间的距离以及尾气处理装置200与排气口之间的距离之和,使排气管的布置更加方便,有利于缩短排气管的长度,从而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够使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远离位于油罐车后端的油罐,降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温度对油罐的影响,使车辆运输时安全性更高。
另外,第一支架300的两端分别连接车架100的纵梁110和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第二支架400的两端分别连接车架100的纵梁110和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且第一支架 300和第二支架400在左右方向上夹持车架100的纵梁110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例如,第一支架30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左侧且另一端连接于车架 100的最左侧纵梁110的左侧,第二支架40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右侧且另一端连接于车架100的最右侧纵梁110的右侧。并且,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均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例如螺栓和螺钉)安装于车架100。
这样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从左右方向与车架100的纵梁110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200固定,有利于增加两个支架与车架100的纵梁110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200 的接触面积,连接强度更高,且由于两个支架均直接与车架100的纵梁110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连接,无需设置其余的辅助连接结构,能够简化连接步骤,有效地提高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拆装效率。并且,因为两个支架与车架100的纵梁110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之间的重叠面积增大,能够减小尾气后处理装置200和两个支架整体所需要的安装空间,进而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由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与车架100的连接强度提高,进而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能够起到一定的前下防护功能,进一步地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连接强度高、易于拆装、所需安装空间小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架300的背向第二支架400的一侧设有背向第二支架400方向折弯的第一折边310,第二支架400的背向第一支架300的一侧设有背向第一支架300方向折弯的第二折边410。
可选地,第一折边310构造于第一支架300的边缘,且第一折边310由第一支架300向远离第二支架400的方向延伸。第二折边410构造于第二支架400的边缘,且第二折边410由第二支架400向远离第一支架300的方向延伸。
由此,在保证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连接可靠的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折边310能够提高第一支架300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第二折边410能够提高第二支架400的第二支架400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 的抗折弯能力,以延长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车辆还包括第一前下防撞梁5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510。第一前下防撞梁5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510在左右方向分别安装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两侧,第一前下防撞梁500与第一支架300连接,第二前下防撞梁510与第二支架40连接。
例如,第一前下防撞梁500的右侧构造有第一环边520,第一环边520通过螺栓连接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左侧,第二前下防撞梁510的左侧构造有第二环边530,第二环边530通过螺栓连接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右侧。这样能够提高第一前下防撞梁 5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510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连接面积,以增加第一前下防撞梁 5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510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车辆的结构强度。
如此,不仅实现第一前下防撞梁5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510的安装固定,以使车辆具有前下防护功能,而且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第一前下防撞梁5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 510整体所需的安装空间,便于车辆其他零件的安装,以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车辆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00和第二连接件700。
第一连接件600包括连接的第一段610和第二段620,第一段610与第一前下防撞梁500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二段620与第一支架300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一段6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段620的延伸方向非平行。第二连接件700包括连接的第三段710和第四段720,第三段710与第二前下防撞梁510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连接,第四段720与第二支架400通过第四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三段710的延伸方向与第四段 720的延伸方向非平行。
其中,第一螺纹紧固件和第二螺纹紧固件均可以为螺栓或者螺钉。
举例而言,第一段610和第二段620可以相互垂直设置,第三段710和第四段720 可以相互垂直设置。这样第一连接件600分别与第一支架300和第一前下防撞梁500相贴合以及连接,第二连接件700分别与第二支架4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510相贴合以及连接,能够提高第一前下防撞梁500和第一支架300的连接强度以及第二前下防撞梁510 与第二支架400的连接强度,以优化车辆的前下防护功能。
更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6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630,第一加强筋63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段610与第二段620,第二连接件70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730,第二加强筋73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段710与第四段720。
举例而言,第一加强筋630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加强筋630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600的相对两侧,第一加强筋630能够提高第一连接件600的结构强度,从而使第一连接件600的结构强度更高,抗折弯能力更强,进一步地优化第一前下防撞梁500的前下防护功能。其中,两个第一加强筋630可以与第一段610和第二段620一体成型,加工简单且结构强度更高。
第二加强筋730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加强筋730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二连接件700的相对两侧,第二加强筋730能够提高第二连接件700的结构强度,从而使第二连接件700的结构强度更高,抗折弯能力更强,进一步地优化第二前下防撞梁510的前下防护功能。其中,两个第二加强筋730可以与第三段710和第四段720一体成型,加工简单且结构强度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一支架300的背向第二支架400的表面设有第一凸起320,第二段620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与第一凸起320连接。第二支架400的背向第一支架300的表面设有第二凸起420,第四段720通过第四螺纹紧固件与第二凸起420连接。
可选地,第一凸起320设于第一支架300与第一连接件600相连接的一端,且第一凸起320的朝向第一连接件600的一面与第一折边310的朝向第一连接件600的一面相平齐。这样不仅便于第二段620同时与第一凸起320以及第一折边310相贴合,极大地减小了第二段620与第一支架300之间的间隙,使第一连接件600与第一支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
第二凸起420设于第二支架400与第二连接件700相连接的一端,且第二凸起420的朝向第二连接件700的一面与第二折边410的朝向第二连接件700的一面相平齐。这样不仅便于第四段720同时与第二凸起420以及第二折边410相贴合,极大地减小了第四段720与第二支架400之间的间隙,使第二连接件700与第二支架400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车辆还包括保险杠安装支架800,保险杠安装支架800为多个,多个保险杠安装支架80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保险杠安装支架800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于第一前下防撞梁500且至少另一个安装于第二前下防撞梁510。
可选地,第一前下防撞梁500的远离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以使保险杠安装支架800与第一前下防撞梁500进行螺纹连接,第二前下防撞梁510的远离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孔,以使保险杠安装支架800与第二前下防撞梁510进行螺纹连接。保险杠安装支架800用于安装于保险杠,并且保险杠还可以与车架100连接,以进一步地增加保险杠的位置稳定性。
这样保险杠通过保险杠安装支架800能够固定连接于第一前下防撞梁500和第二前下防撞梁510,使保险杠的安装方便且连接稳定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尾气后处理装置200包括前侧面210、下侧面220以及圆弧面230。
前侧面210位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前侧,下侧面220位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下侧,圆弧面230连接在前侧面210和下侧面220之间。
其中,下侧面220朝向地面,圆弧面230朝向车架100前下方凸出。圆弧面230的设置,既能够减小车辆行驶时尾气后处理装置200所受的风阻,又有利于提高尾气后处理装置200的结构强度,使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不易损坏,进而尾气后处理装置200也能够起到前下防护功能,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第一支架300包括第一部分330和第二部分340,第二支架400包括第三部分430和第四部分440。
第一部分330与车架100的纵梁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部分340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部分340连接于第一部分330的前端且与第一部分330的夹角为圆弧过渡。第三部分430与车架100的纵梁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第四部分440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四部分440连接于第三部分430的前端且与第三部分430的夹角为圆弧过渡。
其中,车架100的纵梁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相同或者相近。通过将第一部分330沿前后方向延伸,能够提高第一部分330与车架100的接触面积,使第一支架300与车架10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且第三部分430沿前后方向延伸,能够提高第三部分430与车架100的接触面积,使第二支架400与车架10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另外,第二部分340与第一部分330之间的夹角为圆弧过渡,以及第三部分430和第四部分440之间的夹角为圆弧过渡,一方面便于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的加工制造,另一方面能够对前板簧吊耳910进行避位,避免第一支架300、第二支架400和板弹簧吊耳910发生干涉,便于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的安装。这样还能够防止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局部应力集中,提高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6所示,车辆还包括转向机900,转向机900位于第一支架300的背向第二支架400的一侧,转向机900通过第五螺纹紧固件与第一支架300以及车架100连接。
具体地,第一部分330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331,车架100上设有与第三螺纹孔331相对应的第四螺纹孔341,第一支架300先通过部分位于后方的第三螺纹孔331与车架100进行连接固定,转向机900再穿过第一支架300其余的第三螺纹孔331连接于车架100的第四螺纹孔341。这样便于转向机900的拆装,同时转向机 900不会与尾气后处理装置200发生干涉。
另外,转向机910具有转向摇臂911,第一支架300的第二部分340沿上下方向延伸,能够为转向摇臂911预留动态校核空间,即转向摇臂911能够有充足的运动空间,有效地避免转向摇臂911与第一连接件600发生干涉,空间排布较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尾气后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的下方,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适于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处理所述发动机的排气;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架的纵梁和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架的纵梁和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左右方向上夹持所述车架的纵梁以及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有背向所述第二支架方向折弯的第一折边;
所述第二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背向所述第一支架方向折弯的第二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前下防撞梁和第二前下防撞梁,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和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在左右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非平行;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四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段的延伸方向非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一支架的表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四段通过所述第四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险杠安装支架,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为多个,多个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前下防撞梁且至少另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二前下防撞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前侧面、下侧面以及圆弧面,所述前侧面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前侧,所述下侧面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下侧,所述圆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和所述下侧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车架的纵梁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夹角为圆弧过渡;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车架的纵梁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夹角为圆弧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向机,所述转向机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转向机通过第五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车架连接。
CN202120547702.7U 2021-03-16 2021-03-16 车辆 Active CN214874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7702.7U CN214874213U (zh) 2021-03-16 2021-03-16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7702.7U CN214874213U (zh) 2021-03-16 2021-03-16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4213U true CN21487421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903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7702.7U Active CN214874213U (zh) 2021-03-16 2021-03-16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4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1133B2 (en) Frame extender
US8267468B2 (en) Bracket structure in vehicle body rear portion
CN214874213U (zh) 车辆
CN110588785A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CN215751862U (zh) 汽车机舱托架总成
CN20178643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与催化器的隔热罩支架
CN213413484U (zh) 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和车辆
CN211592698U (zh) 一种载货车前牵引横梁总成
CN211335891U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安装装置
CN218112361U (zh) 一种轿卡燃油箱安装结构
CN217100188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8536869U (zh) 车辆前防护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469319U (zh) 一种汽车挡泥板安装支架总成
CN216401559U (zh) 一种重型汽车分体式翼子板支架
CN205477903U (zh) 一种水箱托架
CN205087039U (zh) 一种液压举升用后翼子板支架
CN219257243U (zh) 前风挡流水槽连接组件、前风挡流水槽总成及车辆
CN220315145U (zh) 悬置组合支架和车辆
CN209351478U (zh) 车辆后地板后横梁总成
CN219524043U (zh) 后轮罩安装构造
CN220518223U (zh) 一种保险杠底部安装支架
CN214396954U (zh) 一种兼顾消音器和挡泥板的安装支架及矿用自卸车
CN218858102U (zh) 一种用于驻车空调室外机安装的通用化结构
CN214928884U (zh)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7864017U (zh) 一种越野车大梁和护板的加强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