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2144U -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2144U
CN214872144U CN202121209515.4U CN202121209515U CN214872144U CN 214872144 U CN214872144 U CN 214872144U CN 202121209515 U CN202121209515 U CN 202121209515U CN 214872144 U CN214872144 U CN 214872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lamping
base
driving piece
convey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95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田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any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any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any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anying Machine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2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2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14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 several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14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 several steps
    • B29C2043/141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 several steps for making single layer articles
    • B29C2043/14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 several steps for making single layer articles by moving a single mould or the article progressively, i.e. portionwi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 B29C2043/3405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using carrying means
    • B29C2043/3411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using carrying means mounted onto arms, e.g. grippers, fingers, clamping frame, suc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的第一转移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压料机构、第二转移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二输送机构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一转移机构输送至压料机构及第二转移机构,所述第二转移机构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二转移机构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将托盘从第二转移机构输送至第一转移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解决了压料转料过程费时费力且人工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鞋类、箱包等行业的面料或底料,传统的手段是用压料机构进行压料后,再送至相应的机构进行热压贴合成型。传统的做法是一台设备横向放置多个工位,例如一热压工位一冷压工位的两个工位设备,或两热压工位一冷压工位的三工位设备,工人将模具放置在托盘中,将托盘放置在冷压工位进行压料后,再手动将托盘转移至热压工位进行压料,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虽然三工位设备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位利用率,但热压后的工件、模具及托盘由于高温,工人稍有不慎容易烫伤,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解决了压料转料过程费时费力且人工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的第一转移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压料机构、第二转移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二输送机构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一转移机构输送至压料机构及第二转移机构,所述第二转移机构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一输送机构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将托盘从第二转移机构输送至第一转移机构。
其中,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冷压装置及与冷压装置间隔设置的热压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夹料横移驱动件、夹持件、夹持底座及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料横移驱动件设于机架,所述夹持底座设于夹料横移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驱动件设于夹持底座,所述夹持件设于夹持驱动件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压料机构设有用于对夹持件进行让位的让位槽。
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第一转移驱动件及第一转移底座,所述第一转移驱动件设于机架,所述第一转移底座设于第一转移驱动件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机构还包括转移导柱,所述转移导柱的一端与第一转移底座连接,所述转移导柱的另一端穿过机架并与机架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机构与第二转移机构的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包括第二转移驱动件、第二转移底座、支撑杆、支撑底座及支撑驱动件,所述第二转移驱动件及支撑驱动件均设于机架,所述第二转移底座设于第二转移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移驱动件与支撑驱动件的输出方向垂直;所述支撑底座与机架滑动连接并与支撑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二转移底座的底端连接,所述支撑底座设有用于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底座设有与支撑驱动件的输出方向平行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用于抵触支撑杆的下端,所述支撑槽与通孔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输送带带式输送机、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压带式输送机、钢带输送机、网带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链条式输送机、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及花纹带式输送机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解决了压料转料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通过第一转移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转移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组成循环输送的结构,并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托盘至压料机构,由压料机构对位于托盘上的模具的面料或底料进行压料处理。与传统的人工转料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进行转料和回流,人工再从第一转移机构处将压料完成后的工件从模具拿出,效率更高同时节省了人力。
2、解决了人工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与传统的人工搬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在压料后,经第二输送机构输送至第一转移机构,第一转移机构将托盘转移至相应位置后,再由人工从第一转移机构处将模具中的工件取出。与传统的人工搬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模具及工件于第二输送机构运输过程中可自行进行冷却,人工搬运过程中不易再被高温工件、模具或托盘烫伤,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第一输送机构及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第一转移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第二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第二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
第一转移机构--200,第一转移驱动件--201,第一转移底座--202,转移导柱--203,
第一输送机构--300,夹料横移驱动件--301,夹持件--302,夹持底座--303,夹持驱动件--304,
压料机构--400,冷压装置--401,热压装置--402,让位槽--403,
第二转移机构--500,第二转移驱动件--501,第二转移底座--502,支撑杆--503,支撑底座--504,支撑驱动件--505,通孔--506,支撑槽--507,
第二输送机构--6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包括机架100、设于机架100的第一转移机构200、第一输送机构300、压料机构400、第二转移机构500及第二输送机构600,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00 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二输送机构600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30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 300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一转移机构200输送至压料机构400及第二转移机构500,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00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一输送机构300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 600,所述第二输送机构600用于将托盘从第二转移机构500输送至第一转移机构2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料机构400包括冷压装置401及与冷压装置401间隔设置的热压装置402。一般情况下,面料或底料以下简称工件经热压成型后,才能进行冷压,故本实施例的热压装置402是安装于冷压装置401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冷压装置401及热压装置402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包括夹料横移驱动件301、夹持件302、夹持底座303及夹持驱动件304,所述夹料横移驱动件301设于机架100,所述夹持底座303设于夹料横移驱动件301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驱动件304设于夹持底座303,所述夹持件302设于夹持驱动件304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夹料横移驱动件301优选为左右对称的直线导轨,夹持驱动件30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两个直线导轨的滑台上,夹持驱动件304优选为气缸;夹持件302为横跨机台的长条形结构,夹持件302的两端分别与夹持驱动件304的输出端连接。当第一转移机构200驱动托盘至相应位置后,夹料横移驱动件301驱动夹持底座303至托盘的下方,夹持驱动件304驱动夹持件302 下压并最终与托盘抵触,随后第一转移机构200与托盘分离,夹料横移驱动件 301驱动夹持底座303往压料机构400的方向移动,以进行压料操作;待压料完成后,夹持驱动件304驱动夹持件302与托盘分离,第二转移机构500与托盘接触,夹料横移驱动件301驱动夹料底座与托盘分离并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个托盘的夹持,以此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的夹持件302、夹持底座303及夹持驱动件304为一组,对一块托盘进行夹持输送;而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压料机构400包括冷压装置401及热压装置402,故实际使用时,夹持件302、夹持底座303及夹持驱动件304设置有两组,两组刚好安装于滑台的两端,这样直线导轨在驱动时即可同时驱动两组夹持件302、夹持底座303及夹持驱动件304,冷压装置401及热压装置402可同时进行压料,可增加输送效率,降低成本。
具体的,为了避免压料机构400在压料过程中与夹持件302发生接触,故于压料机构40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让位槽403,以对夹持件302进行避空处理。具体的,让位槽403设置在冷压装置401及热压装置402的压盘处。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00包括第一转移驱动件201及第一转移底座 202,所述第一转移驱动件201设于机架100,所述第一转移底座202设于第一转移驱动件201的输出端。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00 包括第二转移驱动件501、第二转移底座502、支撑杆503、支撑底座504及支撑驱动件505,所述第二转移驱动件501及支撑驱动件505均设于机架100,所述第二转移底座502设于第二转移驱动件50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移驱动件 501与支撑驱动件505的输出方向垂直;所述支撑底座504与机架100滑动连接并与支撑驱动件50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杆503的上端与第二转移底座502 的底端连接,所述支撑底座504设有用于供支撑杆503穿过的通孔506,所述支撑底座504设有与支撑驱动件505的输出方向平行的支撑槽507,所述支撑槽507 用于抵触支撑杆503的下端,所述支撑槽507与通孔50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移机构500,第二转移驱动件501驱动第二转移底座 502升降时,支撑杆503可穿过通孔506进行移动;当第二转移驱动件501驱动第二转移底座502上的托盘至热压机装置的下方时,由于支撑杆503设计得其下端与支撑槽507位于同一水平面,支撑杆503的下端悬浮于通孔506的上端,此时支撑驱动件505驱动支撑底座504往支撑杆503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503 的下端与支撑槽507抵触。这样的结构的设计,可使得热压装置402在对模具下压时,由支撑底座504即机架100对第二转移底座502进行支撑,而不是由第二转移驱动件501对第二转移底座502进行支撑,防止压坏第二转移驱动件501。
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机架100的占地面积,故将第二输送机构600相对于第一输送机构300纵向设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转移驱动件201 的输出端与第一转移底座202的底端连接,第一转移驱动件201及第二转移驱动件501优选为气缸,第一转移驱动件201驱动第一转移底座202升降,第二转移驱动件501驱动第二转移底座502升降。
在实际使用时,托盘的宽度比第一转移底座202的宽度大,同时第一转移底座202的宽度及第二转移底座502的宽度比两个直线导轨的宽度小,这样设置不会影响第一转移底座202及第二转移底座502的升降,同时满足夹持件302对托盘的夹持。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二转移机构500可设置于冷压装置401的下方,节省了横向的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不影响压料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压装置401的下方,机架100还安装有托板101,用于承受冷压装置401对托盘的压力;在托板101和第二转移底座502的下端还可以连通真空管,并在托板101和第二转移底座502的对应位置设置真空孔,以满足真空吸塑的加工需求。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移机构200与第二转移机构500的结构相同,在实际使用时,第二输送机构600可相对于第一输送机构300横向设置,也可相对于第一输送机机构300纵向设置,以上两种情况中,冷压装置401的下方及热压装置 402的下方均是固定的底座。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的加工流程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将模具放置于托盘上,将放置有模具的托盘放置于第一转移机构200,第一输送机构300将托盘转移至压料机构400由压料机构400对模具进行压料,压料完后第二转移机构500将托盘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600,第二输送机构600 再将托盘重新输送回第一转移机构200,于第一转移机构200中进行下料,以此循环。期间可放置多个带有模具的托盘,以增加其热压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本实施例记载的特征,其余特征均与实施例1的特征相同;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夹料横移驱动件301、夹持驱动件304、第一转移驱动件201、第二转移驱动件501及支撑驱动件505,均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最优选,其它可实现相同功能的驱动件,也应当属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 的记载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600为输送带带式输送机、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压带式输送机、钢带输送机、网带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链条式输送机、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及花纹带式输送机中的一种。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解决了以下的问题:
1、解决了压料转料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通过第一转移机构200、第一输送机构300、第二转移机构500及第二输送机构600组成循环输送的结构,并由第一输送机构300输送托盘至压料机构400,由压料机构400对位于托盘上的模具的面料或底料进行压料处理。与传统的人工转料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进行转料和回流,人工再从第一转移机构200处将压料完成后的工件从模具拿出,效率更高同时节省了人力。
2、解决了人工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与传统的人工搬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在压料后,经第二输送机构600输送至第一转移机构200,第一转移机构200将托盘转移至相应位置后,再由人工从第一转移机构200处将模具中的工件取出。与传统的人工搬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模具及工件于第二输送机构600运输过程中可自行进行冷却,人工搬运过程中不易再被高温工件、模具或托盘烫伤,增加了安全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包括机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机架(100)的第一转移机构(200)、第一输送机构(300)、压料机构(400)、第二转移机构(500)及第二输送机构(600),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00)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二输送机构(600)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30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一转移机构(200)输送至压料机构(400)及第二转移机构(500),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00)用于驱动托盘从第一输送机构(300)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600),所述第二输送机构(600)用于将托盘从第二转移机构(500)输送至第一转移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400)包括冷压装置(401)及与冷压装置(401)间隔设置的热压装置(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包括夹料横移驱动件(301)、夹持件(302)、夹持底座(303)及夹持驱动件(304),所述夹料横移驱动件(301)设于机架(100),所述夹持底座(303)设于夹料横移驱动件(301)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驱动件(304)设于夹持底座(303),所述夹持件(302)设于夹持驱动件(304)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400)设有用于对夹持件(302)进行让位的让位槽(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00)包括第一转移驱动件(201)及第一转移底座(202),所述第一转移驱动件(201)设于机架(100),所述第一转移底座(202)设于第一转移驱动件(201)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00)还包括转移导柱(203),所述转移导柱(203)的一端与第一转移底座(202)连接,所述转移导柱(203)的另一端穿过机架(100)并与机架(100)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00)与第二转移机构(500)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00)包括第二转移驱动件(501)、第二转移底座(502)、支撑杆(503)、支撑底座(504)及支撑驱动件(505),所述第二转移驱动件(501)及支撑驱动件(505)均设于机架(100),所述第二转移底座(502)设于第二转移驱动件(50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移驱动件(501)与支撑驱动件(505)的输出方向垂直;所述支撑底座(504)与机架(100)滑动连接并与支撑驱动件(50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杆(503)的上端与第二转移底座(502)的底端连接,所述支撑底座(504)设有用于供支撑杆(503)穿过的通孔(506),所述支撑底座(504)设有与支撑驱动件(505)的输出方向平行的支撑槽(507),所述支撑槽(507)用于抵触支撑杆(503)的下端,所述支撑槽(507)与通孔(506)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600)为输送带带式输送机、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压带式输送机、钢带输送机、网带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链条式输送机、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及花纹带式输送机中的一种。
CN202121209515.4U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 Active CN2148721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7438 2021-04-17
CN2021207874384 2021-04-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2144U true CN214872144U (zh) 2021-11-26

Family

ID=7732671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9515.4U Active CN214872144U (zh)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
CN202121210687.3U Active CN214877958U (zh)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循环输送机构
CN202121209514.XU Active CN214927413U (zh)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压料支撑机构
CN202110610441.3A Pending CN113290763A (zh)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及加工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0687.3U Active CN214877958U (zh)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循环输送机构
CN202121209514.XU Active CN214927413U (zh)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压料支撑机构
CN202110610441.3A Pending CN113290763A (zh) 2021-04-17 2021-06-01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21487214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5369A (zh) * 2024-01-15 2024-02-20 福建蓝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传送热压冷压成型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7958U (zh) 2021-11-26
CN214927413U (zh) 2021-11-30
CN113290763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80231A (en) Thermoforming machine with linear recirculation of sheet holding frames
CN108454075A (zh) 双胆并行压空吸塑成型机
CN214872144U (zh) 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
CN108313739B (zh) 一种装框机
CN111112449B (zh) 一种高效钣金冲压设备
CN212303364U (zh) 一种超薄电感热压塑形工艺连线设备
CN212449698U (zh) 一种铝基板加工系统
CN210504652U (zh) 一种上下回流输送机
CN211888631U (zh) 一种新型钣金冲压设备
CN217451866U (zh) 一种用于连续冲压机的片料自动上料及转运系统
CN217147279U (zh) 一种玻璃加工自动输送仓储线
CN115352894A (zh) 连续自动供收料一体设备及运作方法及生产线
CN213618610U (zh) 一种全自动折纸盒机
CN109483890B (zh) 一种模块化的柔性生产线
CN218744360U (zh) 压合模换模系统
CN217551671U (zh) 一种汽车部件自动压装的机械手自动化设备
CN208180227U (zh) 双胆并行压空吸塑成型机
JP2564228Y2 (ja) 収納部付板材加工機
CN213140443U (zh) 一种用于木门横框自动化加工的设备
CN213170202U (zh) 一种生产墙地板的大板生产时压机后端出料系统
CN219966250U (zh) 一种金属薄片冲压自动送料装置
CN114291346B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无托盘包装机组及包装方法
CN217964446U (zh) 一种铆接装置的上料机构
CN219600365U (zh) 一种热压自动生产线
CN214601278U (zh) 一种电视边框自动化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