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6159U - Lcd灌晶结构 - Google Patents

Lcd灌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6159U
CN214846159U CN202120591391.4U CN202120591391U CN214846159U CN 214846159 U CN214846159 U CN 214846159U CN 202120591391 U CN202120591391 U CN 202120591391U CN 214846159 U CN214846159 U CN 214846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filling
crystal
slow flow
lcd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13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坚
王海
曾新勇
郭孟崎
钟春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13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6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6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6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LCD灌晶结构,包括底板、边框胶体、两个扩口件及多个缓流组,边框胶体设置于底板上,边框胶体于底板上围成一具有开口的灌晶区,两个扩口件分别于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与边框胶体连接,且两个扩口件分别往远离灌晶区的方向延伸,各缓流组分别设置于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且各缓流组之间设置有间隔,各缓流组均包括有多个缓流块,且各缓流组的缓流块个数往靠近灌晶区的方向逐渐递增,通过设置多个缓流组,在灌晶时液晶的流速可以被有效控制,能够避免位于灌晶区内的塑料球被液晶冲散,使得玻璃盖板和底板之间的厚度能够保持一致,而且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也不会出现月牙状不良。

Description

LCD灌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CD灌晶结构。
背景技术
LCD(液晶显示屏),是通过利用电压控制液晶的运动,以控制光线能否通过,从而能否在屏幕上成像的装置。
LCD在实际生产中,涉及到切割、分片、入条、灌晶、整形、磨边、清洗、测试、贴片等工序,其中,灌晶工序是指将液晶灌入至玻璃屏的空腔内,然而,目前的LCD结构在灌晶时,存在如下问题,在灌晶时,由于液晶的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因此,液晶容易将玻璃屏内作支撑作用的塑料球冲散,随着塑料球被往远离灌晶口的方向堆积,容易导致玻璃屏各处厚度不均,而且灌晶口附件还会出现月牙状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LCD灌晶结构,能够在灌晶时有效控制液晶的流动速度,从而避免玻璃屏内的塑料球被冲散,使得LCD的玻璃屏各处厚度能够保持一致,而且灌晶口处不会出现月牙状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LCD灌晶结构,包括:
底板;
边框胶体,所述边框胶体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边框胶体于所述底板上围成一具有开口的灌晶区;
两个扩口件,两个所述扩口件分别于所述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与所述边框胶体连接,且两个所述扩口件分别往远离所述灌晶区的方向延伸;及
多个缓流组,各所述缓流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且各所述缓流组之间设置有间隔,各所述缓流组均包括有多个缓流块,且各所述缓流组的所述缓流块个数往靠近所述灌晶区的方向逐渐递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口件包括扩充部及限位部,所述扩充部与所述边框胶体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扩充部连接,且所述限位部往远离所述灌晶区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充部靠近所述灌晶区的内侧壁与所述边框胶体靠近所述灌晶区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10°~1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充部、所述限位部及所述边框胶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流组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缓流组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个所述缓流组包括两个缓流块,第二个所述缓流组包括三个缓流块,第三个所述缓流组包括四个缓流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流块包括背流面及两个分流面,所述背流面朝向所述灌晶区设置,两个所述分流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流面连接,两个所述分流面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分流面之间的夹角为30°~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分流面之间的夹角为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玻璃底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CD灌晶结构,包括底板、边框胶体、两个扩口件及多个缓流组,边框胶体设置于底板上,边框胶体于底板上围成一具有开口的灌晶区,两个扩口件分别于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与边框胶体连接,且两个扩口件分别往远离灌晶区的方向延伸,各缓流组分别设置于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且各缓流组之间设置有间隔,各缓流组均包括有多个缓流块,且各缓流组的缓流块个数往靠近灌晶区的方向逐渐递增,通过设置多个缓流组,在灌晶时液晶的流速可以被有效控制,能够避免位于灌晶区内的塑料球被液晶冲散,使得玻璃盖板和底板之间的厚度能够保持一致,而且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也不会出现月牙状不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LCD灌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LCD灌晶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LCD灌晶结构10,包括底板100、边框胶体200、两个扩口件300及多个缓流组400,边框胶体200设置于底板100上,边框胶体200于底板100上围成一具有开口的灌晶区110,两个扩口件300分别于灌晶区110的开口位置处与边框胶体200连接,且两个扩口件300分别往远离灌晶区110的方向延伸,各缓流组400分别设置于灌晶区110的开口位置处,且各缓流组400之间设置有间隔,各缓流组400均包括有多个缓流块410,且各缓流组400的缓流块410个数往靠近灌晶区110的方向逐渐递增。
需要说明的是,边框胶体200设置在底板100上,一实施方式中,边框胶体200是固化的胶水,能够以丝印的方式涂覆在底板100上,进一步地,边框胶体200在底板100上围成了一个具有开口的灌晶区110,该灌晶区110用于后续盛装液晶;进一步地,在灌晶区110的开口位置处设置了两个扩口件300,该两个扩口件300分别与边框胶体200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扩口件300分别往远离灌晶区110的方向延伸,如此,通过扩口件300,能够使得后续灌晶时,液晶可以更好地流入到灌晶区110内;进一步地,在灌晶区110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缓流组400,需要注意的是,各缓流组400之间设置有间隔,进一步地,缓流组400包括有多个缓流块410,而且各个缓流组400中的缓流块410的数量并不一致,各缓流组400中的缓流块410数量随着靠近灌晶区110的方向而逐渐递增。
下面对本申请的LCD灌晶结构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将塑料球喷洒到底板的灌晶区110后,然后将一个玻璃盖板盖在边框胶体200上,以使得该玻璃盖板将底板100上的灌晶区110密封后,此时,塑料球会将玻璃盖板和底板100撑开一定的距离,而灌晶区110的开口便是液晶进入的唯一通道,当将液晶从灌晶区110的开口处灌入灌晶区110时,液晶会率先冲击位于开口位置处的各缓流组400,而由于缓流组400设置有多个,且每一缓流组400包括有多个设置有间隔的缓流块410,且各缓流组400之间设置有间隔,液晶在经过第一个缓流组400时,亦即经过第一个缓流组400中的多个缓流块410,而由于缓流块410对液晶具有阻挡缓冲的作用,使得液晶的流速变得缓慢,同时,多个缓流块410还会将液晶分割为多个流道,如此,经过第一个缓流组400时,液晶被分割,同时被初步降速,进一步地,当液晶流动到第二个缓流组400时,液晶会再次被分割,同时再次被降速,如此类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多个缓流组400,因此,液晶在进入到灌晶区110时,流速可以被有效控制,从而能够避免位于灌晶区110内的塑料球被液晶冲散,使得玻璃盖板和底板之间的厚度能够保持一致,而且灌晶区110的开口位置处也不会出现月牙状不良;一实施方式中,底板100为玻璃底板。
请再次参阅图2,一实施方式中,扩口件300包括扩充部310及限位部320,扩充部310与边框胶体200连接,限位部320与扩充部310连接,且限位部320往远离灌晶区110的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扩口件300包括扩充部310及限位部320,扩充部310及限位部320均设置在底板100上,扩充部310与边框胶体200连接,进一步地,限位部320与扩充部310连接,而且限位部320往远离灌晶区110的方向延伸,如此,能够使得灌晶时,液晶可以更好地从开口处流入到灌晶区110内;一实施方式中,扩充部310、限位部320及边框胶体200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扩充部310、限位部320及边框胶体200均是采用丝印涂覆的固化胶。
请再次参阅图2,一实施方式中,扩充部310靠近灌晶区110的内侧壁与边框胶体200靠近灌晶区110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D为110°~130°。
需要说明的是,扩充部310相对于边框胶体200呈倾斜状,具体地,扩充部310靠近灌晶区110的内侧壁与边框胶体200靠近灌晶区110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D为110°~130°,例如,D可以是115°,或者120°,或者125°,如此,当液晶从限位部320进入到灌晶区110的开口时,能够增加液晶流道的宽度,从而能够降低液晶的流速。
一实施方式中,缓流组400设置有三个,三个缓流组400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一个缓流组400包括两个缓流块410,第二个缓流组400包括三个缓流块410,第三个缓流组400包括四个缓流块410。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三个缓流组400,而每个缓流组400中的缓流块410个数则逐渐递增,使得液晶能够逐渐被分流,速度能够逐渐降低,能够有效避免灌晶区110内的塑料球被冲散,同时避免灌晶区110的开口处出现月牙状不良。
请再次参阅图2,一实施方式中,缓流块410包括背流面411及两个分流面412,背流面411朝向灌晶区110设置,两个分流面412的一端分别与背流面411连接,两个分流面412的另一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缓流块410包括了背流面411及两个分流面412,该缓流块410的截面呈水滴状,背流面411朝向灌晶区110设置,而两个分流面412的连接部位则朝向远离灌晶区110的方向设置,当液晶从外界进入到灌晶区110的开口时,液晶会冲击分流面412,因此液晶被两个分流面412分流,当液晶流到分流面412的尾端时,部分液晶会往背流面411流去,如此,液晶的流速能够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液晶将塑料球冲散。
请再次参阅图2,一实施方式中,两个分流面412之间的夹角H为30°~55°。需要说明的是,缓流块410用于对液晶进行分流,然而,为了防止液晶流到缓流块410时冲撞激烈,两个分流面412之间的夹角H设置为30°~55°,例如,可以是35°、40°、45°、50°,如此,两个分流面412之间的夹角不会太大,能够有效避免液晶流入时发生冲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边框胶体,所述边框胶体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边框胶体于所述底板上围成一具有开口的灌晶区;
两个扩口件,两个所述扩口件分别于所述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与所述边框胶体连接,且两个所述扩口件分别往远离所述灌晶区的方向延伸;及
多个缓流组,各所述缓流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灌晶区的开口位置处,且各所述缓流组之间设置有间隔,各所述缓流组均包括有多个缓流块,且各所述缓流组的所述缓流块个数往靠近所述灌晶区的方向逐渐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件包括扩充部及限位部,所述扩充部与所述边框胶体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扩充部连接,且所述限位部往远离所述灌晶区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部靠近所述灌晶区的内侧壁与所述边框胶体靠近所述灌晶区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10°~1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部、所述限位部及所述边框胶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组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缓流组之间设置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缓流组包括两个缓流块,第二个所述缓流组包括三个缓流块,第三个所述缓流组包括四个缓流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块包括背流面及两个分流面,所述背流面朝向所述灌晶区设置,两个所述分流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流面连接,两个所述分流面的另一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流面之间的夹角为30°~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流面之间的夹角为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灌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玻璃底板。
CN202120591391.4U 2021-03-23 2021-03-23 Lcd灌晶结构 Active CN214846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391.4U CN214846159U (zh) 2021-03-23 2021-03-23 Lcd灌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391.4U CN214846159U (zh) 2021-03-23 2021-03-23 Lcd灌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6159U true CN21484615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1391.4U Active CN214846159U (zh) 2021-03-23 2021-03-23 Lcd灌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6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46159U (zh) Lcd灌晶结构
CN205838016U (zh) 一种基板支撑杆及对位装置
CN205394798U (zh) 一种实现超薄瓷砖的布料设备
CN208483951U (zh) 一种组合式胶膜的圆刀异步模切装置
CN205165384U (zh) 型材挤压模
CN211564440U (zh) 一种油缸的生产模具
CN207874746U (zh) 高速注塑成型模用注射流道
CN111036856A (zh) 一种减少气缸打磨水口的浇注模具
CN102407302A (zh) 喷嘴和喷嘴包
CN208576108U (zh) 一种水凝胶集合体或水凝胶微胶囊制作设备
CN213440953U (zh) 镜腿胶套脱模装置
CN219766741U (zh) 眼镜框架用压铸结构
CN205529948U (zh) 铁路桥用挡风屏
CN107363118A (zh) 一种jlx-996铝型材挤压模具的制备方法
CN103072811A (zh) 轴承分档整列装置
CN209062112U (zh) 一种改良的扳手模具结构
CN204278467U (zh) 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挤出定型模
CN104802366A (zh) 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及其应用
CN104369342A (zh) 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挤出定型模
CN218460808U (zh) 一种氮化硼非晶喷嘴
CN105508836A (zh) 一种无中框支架的电视机
CN204640705U (zh) 一种模具浇注系统
CN219508449U (zh) 一种公路护栏连接结构
CN207657024U (zh) 密封条及应用于成型密封条的模板
CN217512567U (zh) 一种用于改善铝型材表面颗粒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