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3447U -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3447U
CN214783447U CN202022552933.5U CN202022552933U CN214783447U CN 214783447 U CN214783447 U CN 214783447U CN 202022552933 U CN202022552933 U CN 202022552933U CN 214783447 U CN214783447 U CN 214783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traffic
belt
storage device
traffic co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29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群
王玉庆
段会强
关伟文
谭珠珠
林孝诚
谢国瑜
黄鑫
井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ileid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Shandong Vico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Jiaotou Green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ileid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Shandong Vico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Jiaotou Green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ileid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Shandong Vico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Jiaotou Green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ileid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29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3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3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3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涉及交通锥储放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上方沿其宽度方向并列固定设有若干个隔板,并通过相邻的隔板之间的区域形成储放区域,输送带处于每个储放区域的上表面还固接有定位架,输送带上还设有用以对其进行张紧的调节机构,输送带上还设有测距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对交通锥的容量小,无法实现单位时间内对交通锥快速的成批存储与摆放;输送带易出现松弛的现象,使得无法保证对交通锥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无法实现对交通锥进行精准定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锥储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路上采用的交通锥桶收摆方式普遍为人工操作,所需摆放及回收后的交通锥桶随意堆放在车厢中,这种存放方式使得交通锥桶的存储量较少,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作业时,锥桶携带量不够时,将会造成作业车辆多次往返于作业地点与锥桶仓库之间,以补充锥桶数量,这将导致作业成本极大提高,作业效率大大减小,且这种随意的存放将难以适应后续收摆方式的自动化升级改造。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个CN209339031U的专利,该方案由存储皮带轮机构、动力装置、机械本体组成,主要特征是存储皮带上加工有预定数量和间隔的隔离条,锥桶侧躺层叠式存放在各个隔离条之间,每两个隔离条之间存放一个锥桶;定位桶通过螺栓安装在存储皮带上预留的安装孔中,安装位置要保证当锥桶底端顶紧在距离定位桶最近的一个隔离条上时,锥桶要刚好插紧在定位桶中;存储皮带通过两端的皮带轮安装在基座上的四个支撑脚上;伺服电机安装在基座上,并通过传动皮带向存储皮带一端的皮带轮传输动力,带动存储皮带进行运动;外壳体通过螺栓安装在基座上;外壳体内部焊接有限位板,以限制存储皮带上的锥桶的横向窜动与径向跳动。
随着该装置的生产使用,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
第一,该装置虽能实现横向输送,但是在该装置的对交通锥的容量小,无法实现单位时间内对交通锥快速的成批存储与摆放。
第二,由于输送带随着使用磨损及外部温度的条件下,易出现松弛的现象,使得无法保证对交通锥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第三,该装置无法保证精确的传动比,无法实现精准的对交通锥进行定位,影响摆放及存储的工作效率。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对交通锥的容量小,无法实现单位时间内对交通锥快速的成批存储与摆放;输送带易出现松弛的现象,使得无法保证对交通锥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无法实现对交通锥进行精准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沿其宽度方向并列固定设有若干个隔板,并通过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的区域形成储放区域,所述输送带处于每个所述储放区域的上表面还固接有定位架,所述输送带上还设有用以对其进行张紧的调节机构,所述输送带上还设有测距组件。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输送带通过两个带辊支撑安装,两个所述带辊转动安装于副车架上。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副车架靠近所述输送带的始端位置固接有第一限位开关,其中一个所述隔板上靠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位置固接有第二限位开关。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横向固接于所述副车架两侧的张紧伸缩缸,所述张紧伸缩缸的伸缩端固接有滑动板,靠近所述输送带的始端位置的带辊两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动板上。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副车架靠近所述输送带的始端位置还固接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相邻的所述带辊分别安装有传动链轮,两个传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测距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副车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测距轮,所述测距轮的轮壁与所述输送带表面摩擦接触。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定位架沿竖向固定设置,所述定位架上还开设有与交通锥表面相卡装的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多个储放区域可以实现对多行交通锥进行同时储放,实现了同时对若干个行的同列交通锥的进行同时存储与摆放,交通锥层叠多排方式进行储放,增加了容量;其中通过一个带辊连接有张紧伸缩缸,实现带动带辊移动,实现对输送带进行张紧,保证输送带输送的稳定性;通过测距组件和两个限位开关实现精准的控制输送带的输送距离,保证对交通锥进行精准输送定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且定位精度高;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副车架;2-张紧伸缩缸;3-支撑辊;4-定位架;5-传动链轮;6-测距组件;7-第一限位开关;8-液压马达;9-隔板;10-第二限位开关;11-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上方沿其宽度方向并列固定设有若干个隔板9,并通过相邻的隔板9之间的区域形成储放区域,输送带处于每个储放区域的上表面还固接有定位架4,输送带上还设有用以对其进行张紧的调节机构,输送带上还设有测距组件6。
输送带通过两个带辊支撑安装,两个带辊转动安装于副车架1上。
副车架1靠近输送带的始端位置固接有第一限位开关7,其中一个隔板9上靠近输送带的末端位置固接有第二限位开关10。
利用第一限位开关7和第二限位开关10实现对定位架4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
调节机构包括分别横向固接于副车架1两侧的张紧伸缩缸2,张紧伸缩缸2的伸缩端固接有滑动板11,靠近输送带的始端位置的带辊两端转动安装于两个滑动板11上。
副车架1上还设有用以对滑动板11进行导向的滑轨。
副车架1靠近输送带的始端位置还固接有液压马达8,液压马达8的输出端与相邻的带辊分别安装有传动链轮5,两个传动链轮5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测距组件6包括固接于副车架1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测距轮,测距轮的轮壁与输送带表面摩擦接触。
其中测距轮、第一限位开关7、第二限位开关10以及液压马达8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属于日常所常见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所以在此结构不多做赘述。
定位架4沿竖向固定设置,定位架4上还开设有与交通锥表面相卡装的弧形槽。
副车架1上还并列设有若干个支撑辊3,支撑辊3用以对输送带处于上方部分的下表面进行支撑,支撑辊3通过立板转动安装于副车架1上。
本装置工作过程为:
交通锥的摆放输送:
液压马达8正转,经传动链轮5带动输送带向前运动,测距组件6对输送带的输送距离进行测量,到达设定距离后,液压马达8停止运行,前方抓取装置将最前一列交通锥抓走,以此循环;
当定位架4触发第一限位开关7时,液压马达8停止工作,最后一列交通锥正好运行至抓取位置,摆放输送结束。
交通锥的存储输送:
当定位架4触发第一限位开关7时,视为存储输送的起始点,前方抓取机构将第一列交通锥放置到输送带上,经定位架4定位后,液压马达8反转,运行至设定距离时,测距组件6发出信号,液压马达8停止运转,下一列交通锥放置到输送带上,依次循环;
当定位架4触发第二限位开关10时,输送带停止运转,最后一列交通锥放置到输送带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沿其宽度方向并列固定设有若干个隔板(9),并通过相邻的所述隔板(9)之间的区域形成储放区域,所述输送带处于每个所述储放区域的上表面还固接有定位架(4),所述输送带上还设有用以对其进行张紧的调节机构,所述输送带上还设有测距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通过两个带辊支撑安装,两个所述带辊转动安装于副车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1)靠近所述输送带的始端位置固接有第一限位开关(7),其中一个所述隔板(9)上靠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位置固接有第二限位开关(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横向固接于所述副车架(1)两侧的张紧伸缩缸(2),所述张紧伸缩缸(2)的伸缩端固接有滑动板(11),靠近所述输送带的始端位置的带辊两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动板(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1)靠近所述输送带的始端位置还固接有液压马达(8),所述液压马达(8)的输出端与相邻的所述带辊分别安装有传动链轮(5),两个传动链轮(5)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组件(6)包括固接于所述副车架(1)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测距轮,所述测距轮的轮壁与所述输送带表面摩擦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4)沿竖向固定设置,所述定位架(4)上还开设有与交通锥表面相卡装的弧形槽。
CN202022552933.5U 2020-11-07 2020-11-07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Active CN214783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2933.5U CN214783447U (zh) 2020-11-07 2020-11-07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2933.5U CN214783447U (zh) 2020-11-07 2020-11-07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3447U true CN21478344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2933.5U Active CN214783447U (zh) 2020-11-07 2020-11-07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3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3489B (zh) 一种四工位紧凑型机器人码垛系统
CN110282373A (zh) 钢卷运输系统
CN214783447U (zh) 一种交通锥双向输送储放装置
CN113928620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翻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9381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更换用数字化升降机
CN114620451B (zh) 用于金属棒材的自动上料机构
CN110921361A (zh) 一种集装箱装车用智能无人极速装车系统
CN215401345U (zh) 一种用于制砖机的进砖设备
CN211496118U (zh) 一种集装箱整体式装车用自适应上料机构
CN209777569U (zh) 一种新型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输送装置
CN214194241U (zh) 一种交通锥储放箱总成
CN213265552U (zh) 一种新型料仓提升定位机构
CN200995897Y (zh) 轮胎自动翻转机
CN112265777A (zh) 带式双工位电动顶升移载机
CN218402416U (zh) 移载机
CN212607897U (zh) 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
CN219905167U (zh) 一种集装箱侧板与顶侧梁焊接成品存料机构
CN217321875U (zh) 一种保温板连续性提升供料装置
CN218023997U (zh) 转角换向输送装置
CN220844106U (zh) 一种重载链条传送装置
CN220925524U (zh) 一种在仓储物流中应用的顶升移载机构
CN218025255U (zh) 一种顶升横移装置
CN218641941U (zh) 气缸式四面整形机
CN219791605U (zh) 喷涂生产线用圆管自动卸料机构
CN211894813U (zh) 一种热处理进料排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