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0916U - 清洁机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0916U
CN214760916U CN202023110749.1U CN202023110749U CN214760916U CN 214760916 U CN214760916 U CN 214760916U CN 202023110749 U CN202023110749 U CN 202023110749U CN 214760916 U CN214760916 U CN 214760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ing
cleaning
assembly
dragging
clean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07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新忠
高令宇
方恩光
王超
甘嵩
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07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0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0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0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清洁机,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至少包括旋拖组件,所述旋拖组件设置为可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结构;所述机器主体上设置有压接组件,当清洁机位于工作面上且旋拖组件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至少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具有不均衡的压力使得清洁机进行位移。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手持式拖地机需要人为推动行走进行拖地清洁的使用不便问题,以及解决了现有拖地机器人设置驱动轮进行行走导致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位置大不易设置拖布的问题,并解决了拖布难以清洗的问题。

Description

清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对地面的清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主要对地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拖地机分为手持式拖地机和拖地机器人,手持式拖地机和拖地机器人上设置拖布来进行拖地清洁,手持拖地机主要靠人为手动来推动进行移动完成对地面的拖地清洁,需要人为耗力来进行推动,使用不方便,手持式拖地机无法在地面上自主的进行移动行走,不方便用户使用,耗时耗力。
拖地机器人可以在地面上进行行走,但是均通过设置驱动轮来进行行走,利用驱动轮的旋转来驱动拖地机器人进行移动行走,驱动轮需要设置多个电机来实现旋转驱动,同时还需要设置传动结构,导致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虽然实现了行走稳定,但是驱动轮占据拖地机器人的底部空间部分位置较大,且因驱动轮的位置要限定在拖地机器人的中心轴线上,导致拖地机器人的底部不容易布置拖布,拖布在避开驱动轮的时候无法取得较大的覆盖面积,且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
现有的手持拖地机或拖地机器人上的拖布一般设置有两个,但是两个拖布之间会存在漏拖的缝隙存在,目前部分通过设置拖布为异形结构来解决漏脱的问题,但是异形拖布的结构导致安装不变,且成本较高。
同时,现有的手持式拖地机和拖地机器人上的拖布需要人为手动拆卸进行清洗,特别是当拖布脏污较为严重时,用户手动拆卸拖布进行清洗导致体验效果极差,且极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洁机,主要解决现有手持式拖地机需要人为推动行走进行拖地清洁的使用不便问题,以及解决现有拖地机器人设置驱动轮进行行走导致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位置大不易设置拖布的问题,并解决拖布难以清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清洁机,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至少包括旋拖组件,所述旋拖组件设置为可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结构;所述机器主体上设置有压接组件,当清洁机位于工作面上且旋拖组件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至少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具有不均衡的压力使得清洁机进行位移。
前述的清洁机,设置所述压接组件接触所述旋拖组件并在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有压接区,且设置所述旋拖组件上的所述压接区之外的与工作面接触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清洁区,至少所述压接区的一部分和所述清洁区的一部分接触工作面。
前述的清洁机,当所述压接组件接触所述旋拖组件时所述压接区内相对工作面的最大压强大于所述清洁区内相对工作面的最小压强。
前述的清洁机,当所述旋拖组件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所述压接区与工作面最大的单位面积摩擦力大于所述清洁区与工作面最小的单位面积摩擦力使得清洁机在工作面上进行位移。
前述的清洁机,所述清洁组件至少包括数量为两个及以上的旋拖组件,当所述清洁组件设置为两个旋拖组件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设置为呈并列分布布置的结构,且两个所述旋拖组件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方向至少包括相反。
前述的清洁机,所述压接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之间且至少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所述压接区,或所述压接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之间且设置两个所述压接组件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所述压接区。
前述的清洁机,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安装有独立的所述压接组件,且至少两个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所述压接区。
前述的清洁机,设置清洁机的直线位移行走方向为A方向,所述压接区位于A方向所在的与所述旋拖组件的底部表面垂直的平面之间呈一角度B,B大于0度。
前述的清洁机,所述旋拖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主体上并呈浮动结构;和/或,所述旋拖组件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主体上并呈周向摆动结构。
前述的清洁机,当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和/或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结构;或至少所述旋拖组件的一部分设置为可变形的结构,当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的至少部分处于变形结构。
前述的清洁机,其中一个所述压接组件对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压接区的压力设置为 F1,其中另一个所述压接组件对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压接区的压力设置为F2,当清洁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时则F1大于F2,当清洁机朝向该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时则F2大于F1。
前述的清洁机,当清洁机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则设置至少包括F1值的大小等于F2 值的大小。
前述的清洁机,当清洁机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不相互抵消;或当清洁机旋转方向位移行走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矩不相互抵消。
前述的清洁机,当清洁机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的所述压接区的合力与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的所述压接区的合力大小相等且方向沿A方向对称。
前述的清洁机,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至少部分向下延伸压接接触所述旋拖组件;或所述压接件至少部分向下延伸压接接触所述旋拖组件且所述压接件设置为可活动的结构,所述压接件上连接有弹性件;或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压接件向下延伸的距离。
前述的清洁机,当清洁机朝向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转向时则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旋转方向切换为与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同且设置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方向旋转;或当清洁机朝向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转向时则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停止旋转且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设置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方向旋转。
前述的清洁机,所述旋拖组件包括旋拖盘,所述旋拖盘的下侧安装有旋拖布,所述压接组件接触所述旋拖盘或所述旋拖布形成压接结构;述旋拖布设置为软性结构,或所述旋拖布设置为软性结构且至少设置包括第一软性部和第二软性部且所述第一软性部和第二软性部具有不同的硬度或密度。
前述的清洁机,当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压接组件时,两个所述压接组件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或两个所述压接组件设置为整体的一体式结构。
前述的清洁机,所述机器主体上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用于对接安装把手杆,当所述把手杆对接安装于所述对接部上时可通过所述把手杆带动清洁机在工作面上进行清洁。
前述的清洁机,还包括清洗座,所述清洗座设置为相对清洁机为独立的部分,所述清洗座上设置有清洗区,所述清洗区内设置有清洗件;当清洁机放置于所述清洗座上时,所述清洁组件至少部分嵌入到所述清洗区内且所述清洁组件至少部分接触所述清洗件形成刮擦结构。
前述的清洁机,所述清洗座上还设置有送液件,所述送液件用于将清洗液移送至所述清洁组件上来对清洁组件进行清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清洁组件设置旋拖组件,旋拖组件设置为水平旋转的结构,实现与工作面的大面积接触来进行清洁工作面,同时通过旋拖组件接触工作面时的大面积摩擦力来实现清洁机的自动行走,且能够通过旋拖组件的水平旋转实现直线位移行走和旋转方向位移行走。
本方案通过设置压接组件,通过压接组件来对旋拖组件接触施加压力,使得旋拖组件的底部表面与工作面之间形成不均衡的压力,进而实现旋拖组件在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下能自动行走,可以自动沿受力方向进行位移行走,而取消现有拖地机器人需要设置驱动轮来进行行走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靠性高。
本方案通过压接组件实现旋拖组件的底部表面与工作面之间不同大小的摩擦力,通过旋拖组件在贴合工作面进行水平旋转时能够在不同大小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位移的移动行走,而不是保持在原地位置不动,实现利用旋拖组件来带动清洁机主体的整体位移行走。
本方案的旋拖组件在压接组件的接触压接下,形成了旋拖组件上的压接区和清洁区,通过压接区和清洁区具有不均衡的压力,或者具有不均衡的摩擦力,进而实现旋拖组件在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下能自动位移行走,可以取代驱动轮来进行行走。
本方案通过设置两个旋拖组件,通过两个旋拖组件的配合实现清洁机的直线行走和转弯行走,结合两个旋拖组件上均设置压接组件来实现对两个压接组件上形成压接区,进而实现清洁机在压接区的作用下进行自动的位移行走,且行走方向可以为直线或转向。
本方案的压接组件通过设置压接件,还可以通过设置压接件为活动结构,进而能够实现对两个旋拖组件上的压接压力可以进行独立的调节,使得能通过两个旋拖组件来进行对清洁机主体的位移行走方向进行调节,实现清洁机的转弯或转向行走。
本方案的清洁机可以在工作面上利用旋拖组件来进行自动的位移行走,同时设置对接部,通过对接部能够来安装把手杆,用户可以通过把手杆来带动清洁机进行清洁任务,即为实现手持式拖地机的功能,使得本方案的清洁机具备多功能的使用效果。
本方案针对清洁机设置独立的清洗座,可以通过清洗座来实现对旋拖组件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解决现有手持拖地机或拖地机器人需要人为手动拆卸拖布进行清洗的问题,方便使用,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当本方案的压接组件位于两个旋拖组件之间时,可以实现对两个旋拖组件的相互距离最近的位置区域进行压接施加压力,使得两个旋拖组件的该底部表面区域能紧密贴合工作面来进行清洁,能有效的解决现有的手持拖地机或拖地机器人存在的漏拖缝隙的问题。
本方案的清洗座设置清洗件和送液件,同时旋拖组件位于清洗区结合清洗件和送液件实现对旋拖组件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方便使用,整体结构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清洁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清洁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针对清洁机的底部的仰视图;
图4为旋拖组件上设置第一软性部和第二软性部的示意图;
图5为清洁机上安装把手杆的示意图;
图6为压接组件安装于两个旋拖组件之间的底部仰视示意图;
图7为压接组件安装于两个旋拖组件之间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两个旋拖组件上设置独立的两个压接组件的底部仰视示意图;
图9为两个旋拖组件上设置独立的两个压接组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10为两个旋拖组件上设置独立的两个压接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清洁机沿A方向直线行走的示意图;
图12为从清洁机的底部仰视看清洁机右转弯的一种示意图;
图13为从清洁机的底部仰视看清洁机左转弯的一种示意图;
图14为从清洁机的底部仰视看清洁机右转弯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5为从清洁机的底部仰视看清洁机左转弯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6为从清洁机的底部仰视看清洁机右转弯的再一种示意图;
图17为从清洁机的底部仰视看清洁机左转弯的再一种示意图;
图18为清洁机位于清洗座内并在清洗座设置清洗区来对清洁组件进行浸水清洗的示意图;
图19为清洁机位于清洗座内并在清洗座设置送液件将清洗区内循环送液来进行清洗清洁组件的示意图;
图20为清洁机位于清洗座内并在清洗座设置送液件将清水区向清洗区送液来进行清洗清洁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清洁机,100-机器主体,1001-对接部,1002-把手杆,101-旋拖组件,1011- 旋拖盘,1012-旋拖布,10121-第一软性部,10122-第二软性部,1013-压接区,1014-清洁区, 102-压接组件,1021-压接件,1022-调节件,1023-弹性件,2-清洗座,200-清洗区,201- 清洗件,202-送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如图1至图20构成所示,清洁机1主要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工作面可以为地面,如瓷砖地面,木地板地面,也可以为玻璃面,均可采用本方案的清洁机1来进行清洁。
现有的拖地机器人均设置有驱动轮,通过驱动轮的来进行拖地机器人的行走进行在室内地面上进行拖地清洁,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行走轨迹和规划路径,但是驱动轮内要设定牙箱,牙箱内设置多组传动的齿轮组,通过齿轮组来实现驱动轮的传动旋转进行行走,但是齿轮组容易被损坏,且需要润滑油来保持润滑效果,不方便维护,且驱动轮的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同时驱动轮会占用拖地机器人的部分位置,导致拖地机器人底部不能容易的安装拖布,同时存在安装拖布会存在无法沿边清洁墙边、墙角的问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和使用问题。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对地面大面积贴合、大摩擦力来对地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机1,只要在清洁机1上设置可以水平旋转的旋拖组件101来实现拖地清洁效果,同时通过旋拖组件101来实现清洁机1的自主位移行走,取缔现有拖地机器人上的驱动轮,实现整体结构简单,成本更低的技术方案。
清洁机1,包括机器主体100,所述机器主体100上安装有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至少包括旋拖组件101,所述旋拖组件101设置为可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结构;通过旋拖组件101来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来进行清洁,旋拖组件1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及以上;其中,在所述机器主体100上设置有压接组件102,当清洁机1位于工作面上且旋拖组件101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至少所述压接组件102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 101使得所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具有不均衡的压力使得清洁机1进行位移;压接组件102通过接触旋拖组件101的来形成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贴合在工作面上时相对工作面具有不均衡的压力,通过不均衡的压力能使得清洁机1在工作面上进行位移行走,发生位置的移动效果。
其中,至少压接组件102的一部分压接旋拖组件101的一部分来形成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具有不均衡的压力,进而实现清洁机1在不均衡的压力能够进行位移,而不是保持在原位置不移动,实现旋拖组件101具有拖地清洁的功能效果的同时还具备驱动轮旋转驱动进行行走的功能效果。
具体地,针对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的压接施加压力的结构部分,设置所述压接组件102接触所述旋拖组件101并在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形成有压接区1013,且设置所述旋拖组件101上的所述压接区1013之外的与工作面接触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清洁区1014,至少所述压接区1013的一部分和所述清洁区1014的一部分接触工作面,使得旋拖组件101贴合工作面上来在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上至少形成两个区域,即为一个区域为压接区1013,另一个区域为清洁区1014,通过清洁区1014和压接区1013来形成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具有不均衡的压力,进而实现清洁机1的自动位移行走。
其中,清洁区1014和压接区1013主要形成在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上,使得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形成该两个区域。
本方案通过设置压接组件102,通过压接组件102来对旋拖组件101接触施加压力,使得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与工作面之间形成不均衡的压力,进而实现旋拖组件101在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下能自动行走,可以自动沿受力方向进行位移行走,而取消现有拖地机器人需要设置驱动轮来进行行走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靠性高。
详细地,当所述压接组件102接触所述旋拖组件101时所述压接区1013内相对工作面的最大压强大于所述清洁区1014内相对工作面的最小压强,压强为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在本方案具备清洁区1014和压接区1013的情况下,只需要确保压接区1013内存在的最大压强能够大于清洁区1014内最小的压强即可确保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具备不均衡的压力,本方案的旋拖组件101上,清洁区1014的面积要大于压接区1013的面积,因清洁区 1014主要用户大面积的接触工作面进行清洁,压接区1013在接触工作面进行清洁的同时还具备相对清洁区1014有更大的压力,这样使得压接区1013还具备能实现清洁机1自主位移行走的效果。
可选地,清洁区1014内整个面积的区域内的压力可以为不均衡,压接区1013内整个面积的区域内的受到的压接组件102的压力可以为不均衡,但是确保压接区1013内整个面积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相对工作面的最大压强大于清洁区1014内整个面积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相对工作面的最小压强,即可实现旋拖组件101上具备不均衡的压力来实现旋拖组件101能带动清洁机1自动位移行走。
可选地,可以为压接区1013内的整体面积区域内的压强的平均值大于清洁区1014内的整个面积区域内的压强的平均值,此时也可以形成压接区1013与清洁区1014形成旋拖组件 101的底部表面具备不均衡的压力效果。
详细地,当所述旋拖组件101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所述压接区1013与工作面最大的单位面积摩擦力大于所述清洁区1014与工作面最小的单位面积摩擦力使得清洁机1在工作面上进行位移,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施加压力,旋拖组件101还受到清洁机1本身的重力,这样使得旋拖组件101在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会与工作面产生摩擦力,本方案的旋拖组件101底部表面贴合工作面,并使得压接区1013与工作面最大的单位面积摩擦力大于清洁区1014与工作面最小的单位面积摩擦力使得至少清洁区1014的一部分和至少压接区1013的一部分之间有不均衡的摩擦力,通过不均衡的摩擦力实现旋拖组件101在水平旋转的过程中会因为摩擦力的不均衡效果来产生位移行走的效果,进而实现通过旋拖组件101来带动清洁机1的位移移动。
方案中所述清洁组件至少包括数量为两个及以上的旋拖组件101,当所述清洁组件设置为两个旋拖组件101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设置为呈并列分布布置的结构,且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方向至少包括相反;通过设置两个旋拖组件101,两个旋拖组件101并列分布布置在机器主体100上,并且设置两个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相反,两个旋拖组件101可以为左右并列分布布置,两个旋拖组件101的旋转方向优选地为,左右两侧的两个旋拖组件101的旋转方向设置为从机器主体100的前侧朝向后侧方向旋转且设置为从机器主体100的外侧朝向内侧的方向旋转,左侧旋拖组件101和右侧旋拖组件101 均朝向两个旋拖组件101之间的中间位置进行水平旋转,如图3所示;这样更有利于清洁机1在两个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下进行位移行走。
优选地,清洁组件上的旋拖组件101设置有两个,机器主体100上设置有两个旋拖组件 101,更有利于清洁机1沿规划路径进行位移行走。
针对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的压接施加压力的结构部分的一种方式,主要为所述压接组件102位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之间且至少所述压接组件102的一部分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形成所述压接区1013,即为压接组件 102位于两个旋拖组件101之间之间,可以为两个旋拖组件101之间距离最小的位置上,只需要满足至少压接组件102的一部分能分别接触两个旋拖组件101来进行压接并使得在两个旋拖组件101上分别形成压接区1013,此时压接组件102不仅可以通过施加压力形成压接区 1013来满足两个旋拖组件101能实现清洁机1的位移行走,还能通过压接组件102来实现两个旋拖组件101之间不存在漏拖的区域,有利于解决两个旋拖之间距离最小的位置处存在漏拖的缝隙的问题,使得清洁机1在清洁工作面的过程中能保持完整的一个单次清洁效果;如果没有压接组件102则会存在两个旋拖组件101之间距离最小的位置无法有效的贴合工作面导致存在漏拖缝隙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压接组件102即可实现对两个旋拖组件101 的压接施加压力的效果,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且压接施加压力的一致性和同步性更好。
同时,也可以为所述压接组件102位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之间且设置两个所述压接组件102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形成所述压接区 1013;可以通过设置两个压接组件102来分别对两个旋拖组件101进行分别独立的压接施加压力,如左侧旋拖组件101上设置左侧的压接组件102,右侧旋拖组件101上设置右侧的压接组件102,也能够实现两个旋拖组件101上分别形成压接区1013,实现清洁机1在两个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下来进行自动位移行走;其中两个压接组件102位于两个旋拖组件101 之间,可以设置为两个旋拖组件101距离最小的位置处,此时两个压接组件102不仅可以通过施加压力形成两个旋拖组件101上独立的压接区1013来满足两个旋拖组件101能实现清洁机1的位移行走,还能通过两个压接组件102来实现两个旋拖组件101之间不存在漏拖的区域,有利于解决两个旋拖之间距离最小的位置处存在漏拖的缝隙的问题,
针对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的压接施加压力的结构部分的另一种方式,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分别安装有独立的所述压接组件102,且至少两个所述压接组件102的一部分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形成所述压接区1013,即为在两个独立的旋拖组件101上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压接组件102,即为其中一个压接组件102独立地对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进行压接施加压力,其中另外一个压接组件102独立地对其中另外一个旋拖组件101进行压接施加压力,并分别单独在两个旋拖组件101上形成单独的压接区1013,通过两个单独的压接区1013来实现独立实现两个旋拖组件101上的分别均匀不均衡的压力,进而实现在两个旋拖组件101下均具有不均衡的压力的情况下来实现清洁机1的位移行走。
优选地,两个旋拖组件101设置为并列分布布置的结构,对应两个压接组件102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或者竖直方向上为对称的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清洁机1在进行位移行走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清洁机1进行直线行走,可以为直线前进或直线后退进行位移行走。
具体地,本方案中可以设置清洁机1的直线位移行走方向为A方向,所述压接区1013位于A方向所在的与所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垂直的平面之间呈一角度B,B大于0度;即为A方向可以为清洁机1直线位移行走的前进方向或者为清洁机1直线位移行走的后退方向,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进行压接施加压力并使得旋拖组件101上的压接区1013与A方向所在的与所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垂直的平面之间呈一角度B,即为压接区1013不位于A方向所在的与所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垂直的平面上,此时压接区1013形成的压力或者摩擦力能够与A方向所在的与所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垂直的平面之间形成角度,能够实现清洁机1在该压力或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直线位移行走,而不会出现处于原地不动的位置上;此时两个旋拖组件101上对应的两个压接区1013均能够与A方向所在的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垂直的两个平面之间呈一角度B,此时可以在两个旋拖组件101 的情况下保持清洁机1沿A方向直线进行位移行走。
针对旋拖组件101的结构部分,可以设置所述旋拖组件101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主体100上并呈浮动结构;旋拖组件101可以在相对贴合的工作面上进行上下位移浮动一定的距离,有利于提升旋拖组件101跨越障碍物进行位移行走,提升旋拖组件101的可适用性范围,有利于清洁机1的位移行走。
和/或,所述旋拖组件101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主体100上并呈周向摆动结构,主要为旋拖组件101套接在机器主体100上,并在套接的结构内设置轴向的轴间隙来实习旋拖组件101的沿套接轴部分的轴周范围内的周向活动,以便压接组件102在压接旋拖组件101时能使得旋拖组件101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摆动或倾斜来更好地贴合工作面,同时更有利于压接组件102在对旋拖组件101施加压力时能够使得旋拖组件101更好地适应来贴合工作面。
具体地,本方案中当所述压接组件102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101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101在竖直方向上和/或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结构;即为在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施加压力时能够使得旋拖组件10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活动来使得旋拖组件101适应贴合工作面,以及能够使得旋拖组件10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活动来使得旋拖组件101适应贴合工作面,以便更好地在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上形成压接区1013和清洁区1014,同时能够使得旋拖组件101能跨越障碍物来更好地适应工作面。
具体地,当压接组件102接触压接旋拖组件101时,此时旋拖组件101可以在活动下处于相对工作面为倾斜的结构来贴合工作面,使得能更好地在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上形成压接区1013和清洁区1014,且能更好的贴合工作面来进行水平旋转并带动清洁机1自动位移行走。
可选地,或至少所述旋拖组件101的一部分设置为可变形的结构,当所述压接组件102 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101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101的至少部分处于变形结构,即为当压接组件102压接旋拖组件101时,此时因旋拖组件101的至少部分为变形结构,使得在压接的压力作用下该部分发生变形来贴合工作面并形成压接区1013,实现压接组件102更容易来对旋拖组件101形成压接区1013,且对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影响较小;如旋拖组件101 上设置软性结构的拖布时,此时压接组件102可以直接压接在拖布上来进行压力压接使得拖布上形成压接区1013,更方便压接组件102来接触压接。
针对设置有两个旋拖组件101的结构下,其中一个所述压接组件102对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压接区1013的压力设置为F1,其中另一个所述压接组件102对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压接区1013的压力设置为F2,可以理解的一种方式为,在两个旋拖组件101左右并列分布布置下,就设置有左侧旋拖组件101和右侧旋拖组件101,并对应设置左侧压接组件102和右侧压接组件102,右侧压接组件102对右侧旋拖组件101的压力为F1,左侧压接组件102对左侧旋拖组件101的压力为F2;当清洁机1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方向位移时则F1大于F2,该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可以理解为右侧旋拖组件101,当清洁机1朝向该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方向位移时则F2大于F1,该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可以理解为左侧旋拖组件101,通过调节F1和F2的大小值来对应实现对清洁机1进行转向位移行走,如左转弯行走,或右转弯行走,即为右转弯时则F1大于F2,左转弯时则 F2大于F1,如图12、13所示,实现通过两个旋拖组件101上收到压接组件102的压力的调节来对应增大其中一个的压力则清洁机1则因其中一个的压力大则使得压力小的旋拖组件 101朝向压力大的旋拖组件101方向进行位移旋转转向位移行走,通过上述调节即可实现对清洁机1的转向行走,当然也可以运用该方式来调整清洁机1进行直线位移行走,当旋拖组件101打滑或出现异常导致位移行走的直线弯曲时或者偏移为斜线时此时可以来矫正回到直线行走方向,可以在机器主体100内安装方向传感器或者角度传感器来实现对清洁机1行走方向的感知,其中,此时压接组价可以设置为可以活动来压接旋拖组件101的结构,方便对压接组件102的压接高度距离或深度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压力的调节。
针对设置有两个旋拖组件101的结构下,当清洁机1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则设置至少包括F1值的大小等于F2值的大小,如图11所示,此时有利于清洁机1保持直线位移,可以对应两个旋拖组件101上的压接区1013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或者竖直方向上为对称的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清洁机1在进行位移行走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清洁机1 进行直线行走,可以为直线前进或直线后退进行位移行走。
本方案中,当清洁机1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不相互抵消;即为旋拖组件101上清洁区1014和压接区1013对整个旋拖组件101 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两个旋拖组件101上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不相互抵消,即为不相等不相反,此时在两个旋拖组件101的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作用下使得清洁机1能进行位移移动,且能够进行直线位移行走,此时两个旋拖组件101相对工作面的合力可以分别为沿A方向对称来共同推动清洁机1沿A方向行走,并有利于保持直线位移行走。
当清洁机1旋转方向位移行走时,如左转弯行走或右转弯行走时,即为当清洁机1旋转方向位移行走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矩不相互抵消,使得两个旋拖组件101上在各自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作用下具有各自的力矩即为旋转力或者角力,并对应在各自的合力矩不相互抵消,此时可以实现清洁机1在两个旋拖组件101的各自合力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转弯位移行走,即为实现清洁机1的左转弯或右转弯行走。
可选地,清洁机1的转弯行走,可以通过设置两个旋拖组件101上对应的压接组件102 的压力的大小值,并对应形成两个旋拖组件101相对工作面的合力矩大小值来实现清洁机1 的转弯位移行走;当清洁机1朝向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的方向位移行走时则该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的合力矩大于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的合力矩,当清洁机1朝向其中另一个拖地组件的方向位移行走时则该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的合力矩大于该其中一个旋拖组件 101的合力矩,进而实现对清洁机1的转弯位移行走,具体到可以通过压接组件102对压接区1013的压力的大小来实现调节,可以理解为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为左侧旋拖组件101,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为右侧旋拖组件101。
本方案中,当清洁机1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的所述压接区1013的合力与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的所述压接区1013的合力大小相等且方向沿A方向对称;即为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上的压接区1013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与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上的压接区1013相对工作面的合力大小相等且方向沿A方向对称,这样使得清洁机1在两个旋拖组件101上的分别的压接区1013的合力的共同作用下来实现清洁机1 沿A方向进行位移行走,且有利于保持清洁机1沿直线位移行走,A方向可以为清洁机1直线位移行走的前进方向或者为清洁机1直线位移行走的后退方向,通过两者的合力作用下能实现清洁机1稳定的直线前行或直线后退。
针对清洁机1的转向时,即为清洁机1转弯时,转弯可以为左转弯或右转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当清洁机1朝向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方向位移转向时则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的旋转方向切换为与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的旋转方向相同且设置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的方向旋转;此时通过两个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设置为同一个方向进行旋转,使得两个旋拖组件101水平旋转的力集中朝向一个方向进而能实现清洁机1的转弯,其中,两个旋拖组件101的旋转方向为朝向清洁机1需要转弯的方向进行水平旋转;具体地,可以理解为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为左侧旋拖组件101,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为右侧旋拖组件101,当清洁机1需要向左侧转弯时,如图15所示,则设置右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切换到与左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一致且左侧旋拖组件101和右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为朝向左侧旋拖组件101方向进行旋转即为朝向清洁机1的左侧方向进行旋转,且设置为从清洁机1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进行水平旋转,此时可以较好的实现清洁机1的转弯;同样的可以实现清洁机1的右转弯效果,当清洁机1需要向右侧转弯时,如图14所示,则设置左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切换到与右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一致且左侧旋拖组件101和右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为朝向右侧旋拖组件101方向进行旋转即为朝向清洁机1的右侧方向进行旋转,且设置为从清洁机1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进行水平旋转,此时可以较好的实现清洁机1的转弯。
针对清洁机1的转向时,即为清洁机1转弯时,转弯可以为左转弯或右转弯,还可以为以下方式,主要通过设置当清洁机1朝向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方向位移转向时则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停止旋转且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设置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101的方向旋转,此时通过设置停止该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使得该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在进行水平旋转产生旋转力实现清洁机1整体进行转向;具体地,可以理解为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为左侧旋拖组件101,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为右侧旋拖组件101,当清洁机1需要向左侧转弯时,如图17所示,此时左侧旋拖组件101停止水平旋转,右侧旋拖组件101处于水平旋转状态且右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为朝向清洁机1左侧方向进行旋转且为从清洁机1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进行水平旋转,使得至少在旋拖组件101的旋转力的作用下带动清洁机1进行转向即为左转弯;同样的,当清洁机1需要向右侧转弯时,如图16所示,此时右侧旋拖组件101停止水平旋转,左侧旋拖组件101处于水平旋转状态且左侧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为朝向清洁机1右侧方向进行旋转且为从清洁机1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进行水平旋转,使得至少在旋拖组件101的旋转力的作用下带动清洁机1进行转向即为左转弯;此时可以较好的实现清洁机1的转弯。
本方案中针对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结构的动力,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主要包括电机,通过电机来带动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可以支架将电机轴与旋拖组件101相连来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结构,也可以通过设置电机轴连接齿轮,通过齿轮来实现带动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结构;可以根据电机的转速来对应配置旋拖组件101的旋转速度,通过可以通过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来实现调节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方向。
其中,本方案中清洁机1上设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旋拖组件101电性相连,主要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旋拖组件101水平旋转的开启、停止、水平旋转方向如正转或反转,控制模块内设定控制程序即可实现;当设置有两个旋拖组件101时,此时控制模块可以分别控制两个旋拖模块之间独立的开启、停止、水平旋转方向等功能;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个电机来同步同时带动两个旋拖组件101的同步工作,此时控制模块可以控制该电机即可实现同步控制两个旋拖组件101的工作。
针对本方案的上述方案中,当两个所述旋拖组件101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压接组件102时,两个所述压接组件102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或两个所述压接组件102设置为整体的一体式结构;即为可以为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上安装独立的压接组件102,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上安装独立的压接组件102,通过两个分体式相互独立的压接组件102来分别安装到两个旋拖组件101上来对应实现功能;即为也可以其中一个旋拖组件101上安装的压接组件102和其中另一个旋拖组件101上安装的压接组件102设置为整体的一体式结构,这样方便对整体进行安装或拆卸,方便后期维护,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压接组件102分别对两个旋拖组件101的压接的压力的稳定性和有利于保持压力的同步性。
本方案的压接组件102的结构部分,主要为所述压接组件102包括压接件1021,所述压接件1021至少部分向下延伸压接接触所述旋拖组件101;通过压接件1021向下伸出来接触旋拖组件101的一部分形成对旋拖组件101的施加压力的效果,实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与工作面接触的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压力,进而在水平旋转的时候具有不同的摩擦力,以便通过旋拖组件101来实现清洁机1的自动位移行走效果。
压接组件102的具体结构部分,还可以为所述压接件1021至少部分向下延伸压接接触所述旋拖组件101且所述压接件1021设置为可活动的结构,所述压接件1021上连接有弹性件 1023;将压接件1021设置为活动的结构,在保持对旋拖组件101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即为对压接区1013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还可以随旋拖组件101的波动而调整位置高度,如旋拖组件101 在不平整的工作面上水平旋转时,可以能受到工作面的影响而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此时弹性件1023可以起到缓冲受力的效果;当然本方案的清洁机1大部分时间为在相对较为平整的工作面上来进行拖地清洁,如用户的瓷砖地面上。
为了实现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施加的压力可以调节,主要为对压接区1013施加的压力可以调节,所述压接组件102还包括调节件1022,所述调节件1022用于调节所述压接件1021向下延伸的距离,调节件1022可以设置电机,并通过电机来带动调节件1022的上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以将电机旋转的力传递为调节件1022上下移动的力,当需要增大压接组件102对旋拖组件101即为旋拖组件101上的压接区1013的压力时此时可以通过调节件 1022来调节压接件1021向下接触旋拖组件101的延伸的距离,使得压接件1021对旋拖组件 101的压接距离大,即为压接更紧密,此时对应在旋拖组件101上的压接区1013的压力更大,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压力的大小来控制旋拖组件101贴合工作面的摩擦力,进而通过旋拖组件 101来调节清洁机1行走的方向,如清洁机1向左转向或者向右转向,对应的来调节两个旋拖组件101上的两个压接组件102分别对两个旋拖组件101的压接区1013上具有不同的压力即可实现,整体结构简单,且代替现有的驱动轮通过不同旋转速度来调整转向的问题。
本方案中,旋拖组件101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旋拖组件101包括旋拖盘1011,所述旋拖盘1011的下侧安装有旋拖布1012,旋拖组件101整体呈柱形结构,旋拖布1012安装在旋拖盘1011上来实现通过旋拖盘1011带动旋拖布1012的旋转并形成对旋拖布1012的贴合压紧形成旋拖布1012的底部表面接触工作面来进行清洁,所述压接组件102接触所述旋拖盘1011 或所述旋拖布1012形成压接结构;压接组件102可以通过接触压接旋拖盘1011或者旋拖布 1012来实现对旋拖组件101的压接,最终实现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即为旋拖布1012的底部表面与工作面之间具有不均衡的压力,并具有不均衡的摩擦力,通过不均衡的摩擦力来实现旋拖布1012在水平旋转的过程中会进行位移行走,而不是保持原地不动的位置状态;可以在旋拖盘1011上设置转轴部,转轴部驱动机构相连来实现驱动旋拖组件101的旋转,即为实现旋拖盘1011带动旋拖布1012的旋转,旋转方式为水平旋转。
本方案中,压接组件102接触压接旋拖组件101形成的压接区1013和清洁区1014为形成在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上即为形成在旋拖布1012的底部表面上,使得旋拖布1012的底部表面上具备不均衡的压力。
当压接组件102直接压接旋拖盘1011时,此时可以在旋拖盘1011上设置压接槽,并将压接部的一部分伸入到压接槽内,形成在旋拖盘1011水平旋转的过程中使得压接部的一部分始终位于压接槽内进行压接来对旋拖盘1011和旋拖布1012压接受力;
可选地,压接部上设置弧形结构的滑点,通过滑点位于压接槽内来实现压接效果,有利于在保持滑点对旋拖盘1011和旋拖布1012的压力的同时能降低滑点对旋拖盘1011的阻力,防止滑点影响旋拖盘1011的水平旋转。
其中,旋拖布1012的结构为,所述旋拖布1012设置为软性结构,旋拖布1012可以由布材质制成,或者由细微的多个塑胶毛条组成,使得旋拖布1012能在地面上进行水平旋转来大摩擦力清洁地面。
旋拖布1012的结构还可以为所述旋拖布1012设置为软性结构且至少设置包括第一软性部10121和第二软性部10122且所述第一软性部10121和第二软性部10122具有不同的硬度或密度,旋拖布1012可以为布材质制成或者塑胶毛条制成,但是可以通过设定第一软性部 10121和第二软性部10122能使得旋拖布1012在贴合地面水平旋转时可以实现不同的清洁效果,第一软性部10121和第二软性部10122具有不同的硬度或密度时使得具有较高的硬度或密度的部分会对地面形成强力清洁效果,有利于去除粘附在地面上的大颗粒的垃圾脏污,而具有较低的硬度或密度的部分会更为柔和的贴合地面来细致的拖地摩擦清洁,有利于对微小的灰尘或脏污进行吸附,本方案的旋拖布1012能取得更好的拖地清洁效果。
同时因第一软性部10121和第二软性部10122具有不同的硬度或密度会使得该两部分区域对工作面的摩擦力会有所不同,有利于拖地清洁的同时还有利于通过旋拖组件101来实现清洁机1的自主行走,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第一软性部10121、第二软性部10122、压接区 1013、清洁区1014对应的位置限定和组合位置限定。
可选地,可以设置第一软性部10121为布材质制成,第二软性部10122为塑胶毛条制成,这样使得第一软性部10121的硬度小于第二软性部10122的硬度,第一软性部10121可以贴合地面拖地吸附灰尘,第二软性部10122可以为贴合地面强力刮擦去污或刮擦粘附的大垃圾颗粒物,这样旋拖组件101的拖地清洁效果更好。
本方案的清洁机1还具有多功能使用效果,主要通过在机器主体100述机器主体100上设置有对接部1001,所述对接部1001用于对接安装把手杆1002,当所述把手杆1002对接安装于所述对接部1001上时可通过所述把手杆1002带动清洁机1在工作面上进行清洁;具体地所述对接部1001用于对接安装把手杆1002,当所述把手杆1002对接安装于所述对接部 1001上时可通过所述把手杆1002带动清洁机1在工作面上进行清洁,即可形成手持式拖地机,方便用户使用;当用户不想参与手动拖地时,此时拆卸下把手杆1002,此时清洁机1可以清洁组件的作用下来实现在工作面上自动进行位移行走移动,利用清洁机1的自主移动来对工作面进行清洁;当用户需要手动参与拖地时,此时将把手杆1002安装到对接部1001上即可,用户可以手握把手杆1002来对地面进行拖地清洁;使得本方案的清洁机1具备多功能使用效果。
可选地,对接部1001设置为套筒式结构,把手杆1002可以套接安装到对接部1001内进行限位安装对接,方便用户使用。
针对本方案的清洁机1,本方案还设置对应的清洗座2来实现对旋拖组件101的清洗,主要利用旋拖组件101自身的水平旋转的动力来实现对旋拖组件101的清洗。
具体地,清洁机1还包括清洗座2,所述清洗座2设置为相对清洁机1为独立的部分,清洁机1可以独立的放置到清洗座2上,也可以独立的从清洗座2上取走,可以根据旋拖组件101的清洗需求来让用户参与完成放置或取走,所述清洗座2上设置有清洗区200,所述清洗区200内设置有清洗件201;旋拖组件101放置在清洗区200内并与清洗件201接触来形成刮擦的结构,在旋拖组件101上清洗液的情况下能实现清洗件201对旋拖组件101进行刮擦清洗,当清洗完后可以对旋拖组件101进行刮擦甩干除水。
具体地,主要设置为当清洁机1放置于所述清洗座2上时,所述清洁组件至少部分嵌入到所述清洗区200内且所述清洁组件至少部分接触所述清洗件201形成刮擦结构;形成清洁组件即为旋拖组件101嵌入到清洗区200内来进行水平旋转清洗,利用旋拖组件101自身的水平旋转力,在水平旋转的过程中旋拖组件101接触清洗件201进行刮擦去除污渍垃圾,此时可以对旋拖组件101供给清洗液或者旋拖组件101直接浸没在清洗液中进行清洗,以便实现对旋拖组件101的清洗效果。
可选地,清洗件201设置为能够接触旋拖组件101的结构,可以设置为凸起的结构,如凸起的片状或条状结构,或者凸起的柱形结构,只需要满足清洗件201能接触旋拖组件101 且当旋拖组件101旋转时能对旋拖组件101形成刮擦结构即可。
本方案的清洗区200可以为用户对清洗区200直接加清洗液,即为加清水,此时清洗区 200至少用于盛放清洗液,同时清洗区200还用于放置清洁组件,即为放置旋拖组件101,清洗区200内的水可以对旋拖组件101进行浸没来进行旋拖组件101的清洗,清洗完成后用户可以倾倒清洗液即为污水,然后在污水和旋拖组件101分离的情况下来对旋拖组件101进行刮擦甩干除水效果。
为了实现对旋拖组件101的主动供水效果,本方案还可以在所述清洗座2上还设置有送液件202,所述送液件202用于将清洗液移送至所述清洁组件上来对清洁组件进行清洗;送液件202可以设置为水泵或电磁泵,或者为机械式结构的送水结构,如送液件202设置为可以旋摆的舀水结构,只需要实现送液件202能够将清洗液移送到清洁组件上即为旋拖组件101 上来即可,实现对旋拖组件101的清洗效果。
具体地,可以为清洗座2上只设置清洗区200,送液件202可以位于清洗区200内,也可以位于清洗区200外,送液件202可以实现将清洗区200内的清洗液循环移送到旋拖组件101 上来实现旋拖组件101的清洗,此时送液件202可以设置为水泵,或者设置为可以旋摆的舀水结构,送液件202的动力可以由旋拖组件101对接来提供带动同步旋转,也可以设置单独的动力机构来实现送液件202的旋转摆动,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只需要实现送液件202能移送清洗液到旋拖组件101上即可。
具体地,还可以为清洗座2上不仅设置有清洗区200,还设置有清水区,送液件202将清水区的清水移送到旋拖组件101上来对旋拖组件101进行清洗,可以为滴落进行移送,或者为喷淋进行移送,旋拖组件101和清水混合进行清洗中通过清洗件201将污水刮擦实现污水被收集在清洗区200内,实现清水和污水的分区设置,也可以实现对旋拖组件101的清洗效果;此时送液件202可以设置为水泵,或者设置为可以旋摆的舀水结构,送液件202的动力可以由旋拖组件101对接来提供带动同步旋转,也可以设置单独的动力机构来实现送液件202 的旋转摆动,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只需要实现送液件202能移送清洗液到旋拖组件101上即可。
针对本方案中提到的前后左右方向定义,从清洁机1的俯视图看来确定前后左右方向,如图10所示。
工作原理:本方案通过设置旋拖组件101,旋拖组件101设置为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结构,主要设置两个旋拖组件101,通过利用旋拖组件101的水平旋转来实现清洁机1的自动位移行走;主要通过设置压接组件102,通过压接组件102来形成对旋拖组件101的底部表面与工作面之间有不均衡的压力或摩擦力来形成清洁机1能够自动进行位移行走,通过可以调节压接组件102对两个旋拖组件101具有不同的压接的压力来实现调节清洁机1行走方向的调节,实现清洁机1可以沿直线位移行走或者转向位移行走;利用旋拖组件101实现清洁机1的位移行走来替代现有的拖地机器人上的驱动轮,整体结构简单,成本更低,且安全可靠。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清洁机,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至少包括旋拖组件,所述旋拖组件设置为可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结构;
所述机器主体上设置有压接组件,当清洁机位于工作面上且旋拖组件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至少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的底部表面相对工作面具有不均衡的压力来使得清洁机进行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压接组件接触所述旋拖组件并在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有压接区,且设置所述旋拖组件上的所述压接区之外的与工作面接触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清洁区,至少所述压接区的一部分和所述清洁区的一部分接触工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接组件接触所述旋拖组件时所述压接区内相对工作面的最大压强大于所述清洁区内相对工作面的最小压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拖组件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时所述压接区与工作面最大的单位面积摩擦力大于所述清洁区与工作面最小的单位面积摩擦力使得清洁机在工作面上进行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至少包括数量为两个及以上的旋拖组件,当所述清洁组件设置为两个旋拖组件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设置为呈并列分布布置的结构,且两个所述旋拖组件贴合工作面水平旋转的方向至少包括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之间且至少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所述压接区,或所述压接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之间且设置两个所述压接组件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所述压接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安装有独立的所述压接组件,且至少两个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旋拖组件并分别在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形成所述压接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清洁机的直线位移行走方向为A方向,所述压接区位于A方向所在的与所述旋拖组件的底部表面垂直的平面之间呈一角度B,B大于0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拖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主体上并呈浮动结构;
和/或,所述旋拖组件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主体上并呈周向摆动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时使得所述旋拖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和/或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结构;
或至少所述旋拖组件的一部分设置为可变形的结构,当所述压接组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旋拖组件时至少所述旋拖组件的一部分形成为变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压接组件对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压接区的压力设置为F1,其中另一个所述压接组件对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压接区的压力设置为F2,当清洁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时则F1大于F2,当清洁机朝向该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时则F2大于F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清洁机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则设置至少包括F1值的大小等于F2值的大小。
13.根据权利要求6、7或1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清洁机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不相互抵消;或当清洁机旋转方向位移行走时,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相对工作面的合力矩不相互抵消。
14.根据权利要求6、7或1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清洁机沿A方向直线位移行走时,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的所述压接区的合力与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上的所述压接区的合力大小相等且方向沿A方向对称。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至少部分向下延伸压接接触所述旋拖组件;
或所述压接件至少部分向下延伸压接接触所述旋拖组件且所述压接件设置为可活动的结构,所述压接件上连接有弹性件;
或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压接件向下延伸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清洁机朝向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转向时则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旋转方向切换为与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同且设置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方向旋转;
或当清洁机朝向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方向位移转向时则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停止旋转且其中另一个所述旋拖组件设置为朝向该其中一个所述旋拖组件的方向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拖组件包括旋拖盘,所述旋拖盘的下侧安装有旋拖布,所述压接组件接触所述旋拖盘或所述旋拖布形成压接结构;
所述旋拖布设置为软性结构,或所述旋拖布设置为软性结构且至少设置包括第一软性部和第二软性部且所述第一软性部和第二软性部具有不同的硬度或密度。
1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所述旋拖组件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压接组件时,两个所述压接组件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或两个所述压接组件设置为整体的一体式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主体上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用于对接安装把手杆,当所述把手杆对接安装于所述对接部上时可通过所述把手杆带动清洁机在工作面上进行清洁。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座,所述清洗座设置为相对清洁机为独立的部分,所述清洗座上设置有清洗区,所述清洗区内设置有清洗件;
当清洁机放置于所述清洗座上时,所述清洁组件至少部分嵌入到所述清洗区内且所述清洁组件至少部分接触所述清洗件形成刮擦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座上还设置有送液件,所述送液件用于将清洗液移送至所述清洁组件上来对所述清洁组件进行清洗。
CN202023110749.1U 2020-12-22 2020-12-22 清洁机 Active CN214760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0749.1U CN214760916U (zh) 2020-12-22 2020-12-22 清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0749.1U CN214760916U (zh) 2020-12-22 2020-12-22 清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0916U true CN214760916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20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0749.1U Active CN214760916U (zh) 2020-12-22 2020-12-22 清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09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4994A (zh) * 2022-06-28 2022-07-29 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4994A (zh) * 2022-06-28 2022-07-29 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CN114794994B (zh) * 2022-06-28 2022-11-15 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01658A (zh) 机器人清洁器和控制机器人清洁器的方法
CN206586900U (zh) 一种自动洗地车
CN214760916U (zh) 清洁机
KR102320896B1 (ko) 로봇 청소기
KR101966083B1 (ko) 로봇 걸레청소기
CN107049153A (zh) 清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7320020A (zh) 一种拖地机
CN107613831B (zh) 清洁机器人
CN107049158B (zh) 滚布及其智能清洁机器人
CN114098549A (zh) 清洁机
US4979255A (en) Grill scrubbing and scraping apparatus
CN214760917U (zh) 清洁机系统
CN106667382A (zh) 一种自动洗地车
CN114098551B (zh) 一种清洁机系统
CN216317408U (zh) 清洁设备
CN114098550B (zh) 清洁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773268B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清洗控制方法
CN212996280U (zh) 一种带清洗座的清洁机器人
CN114098556B (zh) 清洁机的控制方法
CN209474514U (zh) 一种兼具清扫与拖地的一体化机器人
CN214434033U (zh)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CN114305237A (zh) 拖地机器人及其带清洗座的系统、带基站的系统
CN114098545A (zh) 一种清洁机系统
CN112535438A (zh) 一种拖吸机器人
CN215959653U (zh) 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leaning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Pledgee: Shandong Quf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