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4033U -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34033U
CN214434033U CN202023043286.1U CN202023043286U CN214434033U CN 214434033 U CN214434033 U CN 214434033U CN 202023043286 U CN202023043286 U CN 202023043286U CN 214434033 U CN214434033 U CN 214434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liquid
piece
liquid feed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32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新忠
高令宇
方恩光
王超
甘嵩
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32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34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34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34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清洗装置用于对清洁机上的清洁件进行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处理,清洗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清洗液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至少设置有清洗机构和送液机构,送液机构用于移送清洗液;当装置主体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送液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下,且至少清洗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当送液机构工作时,送液机构至少用于带动清洗液移动并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移动至清洗机构上或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远离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液面。清洁机系统包括清洁机和前述的清洗装置。本方案解决现有清洁机的拖布需要人为手动拆卸进行清洗导致的使用不方便、体验效果差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的清洗桶或基站存在的部分问题。

Description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机的清洗领域,清洁机至少用于在地面上进行拖地清洁,清洁机可以为手持式拖地机或者拖地机器人,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现有的清洁机目前有手持式拖地机或拖地机器人,主要在清洁机上安装拖布,拖布来对地面进行拖地清洁,但是拖布容易脏污,此时需要用户对拖布进行清洗,目前大部分清洁机需要用户手动来拆卸拖布进行清洗,使用极为不方便,且体验效果很差。
针对手持式拖地机,目前有部分针对手持式拖地机设置清洗桶,利用清洗桶来对拖地进行清洗,但是在手持式拖地清洗拖布的过程中,用户添加水进行清洗后,需要用户人为参与来实现拖布与污水的分离后进行甩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清洗拖布,但是还是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针对拖地机器人,目前部分针对拖地机器人设置基站,通过基站将拖地机器人引导到基站内后然后对拖布进行清洗,但是同样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在引导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法自动回到基站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对拖布的清洗;其次基站的构造成本非常高、占用室内面积大,无法对拖地机器人的拖布进行清洗的大众化普及,基站收集污水容易存在较长时间不倾倒的问题,容易导致污水在存放过程中发臭而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清洁机的拖布需要人为手动拆卸进行清洗导致的使用不方便、体验效果差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的清洗桶或基站无法有效的清洗拖布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的基站构造成本高导致较难大众化普及和基站长时间收集污水容易导致污水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清洗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清洗液的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上至少设置有清洗机构和送液机构,送液机构用于移送清洗液;当装置主体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送液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下,且至少清洗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当送液机构工作时,送液机构至少用于带动清洗液移动并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移动至清洗机构上或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远离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液面。
前述的清洗装置,至少清洗机构的一部分位于送液机构的上部和/或侧部,送液机构工作至少将部分清洗液朝向送液机构的上部方向移送。
前述的清洗装置,送液机构包括座件,座件设置为可旋转的结构,且座件上设置有送液件,送液件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当座件旋转时座件带动送液件旋转。
前述的清洗装置,至少送液件的一部分位于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液面以下,且至少部分位于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的最低液面以上。
前述的清洗装置,至少送液件的上部的一部分到清洗液液面的距离为H1,至少送液件的下部的一部分到清洗液的最低液面的距离为H2。
前述的清洗装置,送液件设置为向外伸出的弧面或曲面片状结构,或送液件设置为向外伸出的至少包括一个平面的片状结构;当送液件沿A方向旋转时至少带动部分清洗液向远离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液面方向移动。
前述的清洗装置,至少送液件的一部分设置为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的倾斜结构;或送液件上设置有蓄液部且至少蓄液部的一部分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
前述的清洗装置,蓄液部设置为凹陷的弧面结构或槽型结构,蓄液部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
前述的清洗装置,送液件上设置有导流部,当送液件沿B方向旋转时至少带动部分清洗液沿导流部从送液件的上部和/或下部流动。
前述的清洗装置,至少导流部的一部分设置为朝向装置主体或B方向的下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或导流部设置为凸起的弧面结构或曲面结构,导流部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
前述的清洗装置,送液件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座件上,当座件带动送液件沿A方向旋转时使得送液件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旋转;或当座件带动送液件沿B 方向旋转时使得送液件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下部和/或侧部方向旋转。
前述的清洗装置,座件上设置有阻挡部,当送液件沿A方向旋转角度为M时,送液件的一部分接触阻挡部使得送液件为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
前述的清洗装置,当送液件未旋转时,送液件设置为相对水平方向呈一角度N,角度N大于0。
前述的清洗装置,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支架,清洗机构位于支架上,清洗机构至少包括清洗部;清洗部设置为凸起结构;或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部且第一部的外沿位置形成为清洗部,第一部设置为槽型结构或孔状结构;或装置主体上或支架上设置有横杆,横杆形成为清洗部。
前述的清洗装置,当装置主体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清洗部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且位于装置主体的顶部端面以下。
前述的清洗装置,座件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上,支架限位支撑安装于装置主体的内侧部和/或内底部上,座件上设置有连转部。
前述的清洗装置,清洗机构和送液机构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当送液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座件的旋转方向至少包括相反。
前述的清洗装置,送液机构上设置有送液罩,送液罩位于送液件的外侧;或送液机构上设置有送液通道,送液通道至少部分位于送液件的上部和/或侧部。
清洁机系统,包括用于接触地面进行清洁的清洁件,清洁件设置为可运动的结构,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清洗装置;当清洁机位于清洗装置上时清洁件位于清洗机构的上侧,且清洗机构上的清洗部接触清洁件;清洗装置上或清洁机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送液机构对接相连来带动送液机构工作至少将部分清洗液移动至清洁件上。
前述的清洁机系统,当动力机构位于清洁机上时,动力机构包括第一转轴部,第一转轴部通过连转部与座件相连来带动座件旋转;或动力机构包括第二转轴部,且清洁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转轴部上当第二转轴部旋转时可带动清洁件旋转并通过座件上的连转部与座件对接相连来带动座件旋转。
前述的清洁机系统,当动力机构位于清洗装置上时,动力机构包括第三转轴部,动力机构通过第三转轴部与座件对接相连来带动座件旋转。
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清洁件包括第一旋拖件和/或第二旋拖件且设置为水平旋转的结构;当清洁件包括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时,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旋转方向至少包括相反。
前述的清洁机系统,动力机构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动力机构启动工作时,至少包括动力机构带动座件沿A方向旋转并通过送液件带动清洗液移动来与清洁件接触并使得清洁件与清洗部之间形成刮擦的结构。
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清洁件的旋转轴心与送液机构的旋转轴心设置为相互平行的结构;或清洁件的旋转轴心与送液机构的旋转轴心设置为同一轴心的结构。
前述的清洁机系统,当动力机构带动座件沿A方向旋转时送液件将清洗液移送至清洁件方向的距离R1大于当动力机构带动座件沿B方向旋转时送液件将清洗液移送至清洁件方向的距离R2,RI>0,R2≥0。
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清洁机上设置有把手杆且清洁机设置为用于在地面进行拖地清洁的手持式拖地机;或清洁机设置为用于在地面上行走进行拖地清洁的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构和送液机构,通过清洗机构实现对清洁机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通过送液机构来实现清洗液的上升即为实现对清洗液的移送,整体结构简单。
本方案中的送液机构设置为旋转的结构,通过送液机构沿A方向旋转来实现将清洗液移送一定的高度,通过送液机构沿B方向旋转实现不能移送清洗液或者移送清洗液的距离较小,进而实现清洁机上的清洁件与清洗液接触进行清洗或者不接触分离进行甩干除水,方便用户使用,送液效果较好,稳定性高,送液机构不会出现堵塞的问题。
本方案的送液机构在沿A方向旋转时,能实现将清洗液向上舀起进行移送,使得较多的清洗液能接触到清洁件来进行清洗,同时送液机构与清洁件形成同区域面积的大面积移送清洗液效果,实现针对清洁件的全周向的大面积移送清洗液接触进行清洗的效果,清洗效果更好,清洗效率更高。
本方案只需设置清洗装置的一个工作区域即可,在初始状态下送液机构未工作时清洁机上的清洁件与清洗液为清水之间为不接触的分离状态,当送液机构工作时可以将清洗液进行向上移送来接触清洁件进行清洗,清洗装置无需设置多个区域来分别进行供水和清洗或排污,使得清洗装置的结构简单,方便用户使用。
针对清洁机,清洁机的清洁件设置为可以运动旋转的结构,实现在地面上的大面积、大摩擦力拖地清洁,能有效的去除顽固脏污和垃圾,实现更好的拖地清洁效果。
本方案的清洁机,清洁机可以放置到清洗装置上来对清洁件进行清洗,用户只需要将清洁机放置到清洗装置上启动清洁机即可实现对清洁件的清洗,可以完成对清洁件的清洗和甩干处理,且可以实现多次清洗,用户及时倾倒污水即可完成一次拖地清洁。
清洗装置在对清洁机的清洗过程中,可以利用动力机构来实现送液机构进行运动旋转进行清洗液移送到清洁件上,即可完成清洁件在清洗机构上进行刮擦清洗效果,同时当送液机构未移送清洗液时即可实现清洁件在清洗机构上进行刮擦甩干除水,完成对清洁件的清洗和甩干处理,整体结构简单,方便用户使用。
本方案中,可以利用清洁件的旋转动力来实现传递到送液机构上来带动送液机构旋转,送液机构旋转即可实现将清洗液移送到清洁件上来对清洁件进行清洗,这样不需要针对送液机构设置单独的动力结构即可实现送液机构的运动,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同时清洗装置的整体成本较低。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在对清洁机上的清洁件清洗的过程中,送液机构沿A方向旋转时即可实现将清洗液向上移送到清洁件来进行清洗,送液机构沿B方向旋转则实现无法将清洗液进行移送或者将清洗液移送的距离不会使得清洗液接触清洁件,在送液机构在A方向和B方向切换的过程中即实现清洁件与水的接触和分离,即可实现清洗和甩干除水,过程中无需人为参与进行清洁件和清洗液的分离,使用简单,结构可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清洁机放置在清洗装置内的示意图;
图2为装置主体内盛放有水且放置清洁机的示意图;
图3为清洗装置内清洗机构和送液机构示意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清洗机构设置横杆的示意图;
图5为清洗机构设置第一部的示意图;
图6为动力机构与送液机构对接带动转动的示意图;
图7为送液件可活动的安装于座件上的示意及送液件处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送液件旋转被水阻挡而受力使得送液件旋转一角度M来向清洁件移送清洗液的示意图;
图9为送液机构旋转来进行向清洁件移送清洗液对清洁件进行清洗的示意图;
图10为送液机构旋转无法移送清洗液且清洁件在清洗机构上刮擦甩干除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清洁机仅设置有清洁件且没有驱动轮的拖地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12为清洁机设置有清洁件和驱动轮的侧面示意图;
图13为清洁机设置有清洁件和驱动轮的后侧示意图;
图14为清洁机为手持式拖地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清洗装置,100-装置主体,101-清洗机构,1011-清洗部,102-送液机构,1021-座件,10211-阻挡部,10212-连转部,1022-送液件,10221-蓄液部,10222-导流部,1023-送液罩,1024-送液通道,103-支架,1031-第一部,104-横杆,2-清洁机,201-清洁件,2011-第一旋拖件,2012-第二旋拖件,202-把手杆,203-驱动轮,3-动力机构,301-第二转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1及其清洁机系统,如图1至图14构成所示,清洗装置 1用于对清洁机2进行打理,清洗装置1相对清洁机2作为独立的部分,或者理解为清洗装置1作为独立的配件与清洁机2形成组合来实现对清洁机2的打理,打理包括对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进行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刮擦清洗过程中包括清洗装置1对清洁件201 的供清洗液使得清洗液与清洁件201之间接触,刮擦甩干除水包括清洗装置1不对清洁件201供清洗液而是单独形成对清洁件201进行刮擦甩干除水,清洁机2作为独立的部分可以放置到清洗装置1上,也可以独立的从清洗装置1上取放下用于放置到地面上进行拖地清洁。
其中,清洁机2至少包括拖地清洁的功能,通过设置在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来实现,清洁件201至少包括一个及以上的拖布。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包括用于盛放清洗液的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内设置盛放清洗液的腔体,装置主体100上至少设置有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送液机构102用于移送清洗液;当装置主体100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送液机构102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下,且至少清洗机构101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当送液机构102工作时,送液机构102至少用于带动清洗液移动并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移动至清洗机构101上或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远离装置主体100内的清洗液液面。
具体地,至少送液机构102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下来确保送液机构10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分与清洗液接触进而来实现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主要将清洗液向上或向斜上方方向进行推动移送,被移送的清洗液与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接触来湿润清洁件201进而实现清洁件201被清洗;至少清洗机构101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来确保当送液机构102 未移送清洗液时清洗机构101能够独立的对清洁件201进行刮擦甩干除水,此时清洁件201 不与清洗液接触,清洁件201内只存在之前送液机构102移送的清洗液时清洁件201本身吸附到其内部的清洗液;送液机构102移送清洗液时,此时在送液机构102、清洗机构101、清洁件201的三者协同下实现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当送液机构102无法移送清洗液接触清洁件201时,此时清洁件201和清洗机构101协同实现对清洁件201的刮擦甩干除水效果。
针对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的位置结构部分,至少清洗机构101的一部分位于送液机构102的上部和/或侧部,清洗机构101可以位于送液机构102的上部,也可以位于送液机构102的侧部,还可以同时位于送液机构102的上部和侧部,只需要满足送液机构102向上或者向斜上方移送清洗液,而清洗机构101来独立的形成刮擦结构,送液机构102工作至少将部分清洗液朝向送液机构102的上部方向移送;确保送液机构102将清洗液移送到送液机构102的上部方向来与清洁件201进行接触湿润清洁件201,进而实现对清洁件201的清洗效果。
可选地,送液机构102可以位于清洗机构101的侧部,实现送液机构102位于一侧进行送液,清洗液机构位于一侧进行刮擦,只需要送液机构102能将清洗液移送到清洁件201上即可,而不是必要限度清洗机构101位于送液机构102的上侧。
本方案的送液机构102部分,送液机构102至少用于移送清洗液与上部的清洁件201接触来对清洁件201的湿润清洗;具体结构为,送液机构102包括座件1021,座件1021设置为可旋转的结构,且座件1021上设置有送液件1022,送液件1022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当座件1021旋转时座件1021带动送液件1022旋转;座件1021被带动旋转时带动送液件1022旋转,送液件1022旋转来实现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主要为向送液件1022的上方或者斜上方进行移送。
可选地,座件1021设置为柱形结构,送液件1022设置为多个且周向分布在座件1021上,多个送液件1022之间均匀分布布置,当送液件1022旋转时形成多个送液件1022的圆周方向大面积的移送清洗液效果,移送清洗液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针对送液件1022在装置主体100内的结构部分,当装置主体100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送液件1022的一部分位于装置主体100内的清洗液液面以下,以便实现送液件1022能位于清洗液中来对清洗液进移送,且至少部分位于装置主体100内的清洗液的最低液面以上。
其中,当装置主体100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送液件1022的上部的一部分到清洗液液面的距离为H1,H1大于0,此时送液件1022的上部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下侧被清洗液淹没,即为送液件1022的上部到清洗液液面之间的距离,也即为被淹没的距离,且至少送液件1022 的下部的一部分到清洗液的最低液面的距离为H2,H2大于0,这样使得当送液件1022在旋转时清洗液能沿送液件1022的上侧和下侧进行导向流动,特别是送液件1022在不移送清洗液时且送液件1022处于旋转状态时此时清洗液能较好的引导从送液件1022的上侧和下侧流动,有利于降低清洗液被旋转的送液件1022搅流翻涌。
优选地,H2大于H1,使得送液件1022的下部与装置主体100的内侧底面即清洗液的最低面之间的高度距离大于送液件1022的上部与清洗液液面之间的高度距离,此时在区别清洗液能沿送液件1022的上侧和下侧流动的情况下能确保下侧的流动通道大,有利于降低清洗液被搅流翻涌的情况出现,同时送液件1022的下侧和装置主体100内底部之间可以用于垃圾的沉淀,防止垃圾堵塞或者阻挡送液件1022旋转,确保了送液件1022旋转的可靠性。
优选地,H1大于等于2毫米,确保能在送液件1022的上部和清洗液液面之间形成清洗液流动的通道,特别是送液件1022的旋转方向不进行移送清洗液时有利于清洗液进行流动而不至于被过度的搅流翻涌。
优选地,H2大于等于5mm,确保能在送液件1022的下部和清洗液的最低液面之间形成清洗液流动的通道,特别是送液件1022的旋转方向不进行移送清洗液时有利于清洗液进行流动而不至于被过度的搅流翻涌。
本方案的送液件1022的旋转方向可以进行调节切换,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时实现对清洗液向清洁件201方向进行移送的效果,送液件1022沿B方向旋转时无法对清洗液形成向清洁件201方向的移送效果,主要通过送液件1022的结构来实现。
具体地,主要将送液件1022设置为向外伸出的弧面或曲面片状结构,主要相对座件1021 向外侧伸出,类似风扇扇叶的伸出结构,或送液件1022设置为向外伸出的至少包括一个平面的片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送液件1022的移送清洗液的量的大小来对应设置送液件1022的外形结构,平面或曲面或弧面结构均可实现送液件1022来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利用送液件 1022旋转的力实现主要将清洗液向上移送一定距离的高度,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
其中,送液件1022移送清洗液的结构部分为,当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时至少带动部分清洗液向远离装置主体100内的清洗液液面方向移动,即为当装置主体100内盛放清洗液时且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时,旋转的送液件1022推动部分清洗液离开清洗液液面并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以便实现清洗液能向上接触清洁件201来形成刮擦清洗的效果。
针对送液件1022的一种结构为,至少送液件1022的一部分设置为朝向装置主体100或 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的倾斜结构;主要为送液件1022的上侧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 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的倾斜结构;主要为送液件1022的上侧来用于对清洗液进行向上或斜上方进行移送,送液件1022设置为固定在座件1021上但是设置为倾斜的结构,倾斜的方向设置为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使得送液件1022在沿A方向旋转时在带动清洗液移动的时候朝向送液件1022的上部或侧部或斜上方方向进移送。
可选地,可以在送液件1022上设置有蓄液部10221且至少蓄液部10221的一部分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蓄液部10221设置在送液件1022上起到蓄积一定量的清洗液效果,送液件1022在沿A方向旋转时带动部分清洗液先蓄积到蓄液部10221上然后将蓄积的清洗液向上方或者斜上方移送推动,即实现了移送清洗液的效果。
可选地,可以在蓄液部10221设置为凹陷的弧面结构或槽型结构,蓄液部10221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通过凹陷结构来增加蓄液部10221蓄积清洗液的能力,实现更好的来移送更多的清洗液。
针对送液件1022切换到B方向旋转的结构部分,送液件1022上设置有导流部10222,当送液件1022沿B方向旋转时至少带动部分清洗液沿导流部10222从送液件1022的上部和/ 或下部流动;使得送液件1022在沿B方向旋转时无法带动清洗液朝向上方或者斜上方进行移送,此时送液件1022在旋转的过程中清洗液会沿送液件1022的上部与清洗液液面之间的位置进行流动而不是被向上移动,或清洗液会沿送液件1022的下部与清洗液最低面之间的位置进行流动向下推动排水的效果,即为送液件1022在沿B方向旋转时无法实现将清洗液向上或向斜上方进行移送,此时清洁件201可以与清洗机构101进行刮擦甩干除水处理。
针对送液件1022的下侧,至少导流部10222的一部分设置为朝向装置主体100或B方向的下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通过设置送液件1022的下侧朝向装置主体100或B方向的下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实现送液件1022在沿B方向旋转时不会向上移送清洗液且使得清洗液从送液件1022的上侧或下侧方向流动。
可选地,送液件1022的下侧的导流部10222设置为凸起的弧面结构或曲面结构,导流部 10222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凸起结构的导流部10222能起到更好的导流效果,引导清洗液沿送液件1022的下侧流动,同时能向下推动清洗液,降低清洗液翻涌,有效地防止清洗液被向上移送。
针对送液件1022的另一种结构,送液件1022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座件1021上,送液件1022可以在中部设置旋转轴来进行可活动的旋转结构,也可以在下部设置可以旋转的旋转轴来实现送液件1022可活动地摆动结构,当座件1021带动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时使得送液件1022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旋转,此时送液件1022在沿A 方向旋转时受到清洗液阻力而自身旋转或摆动使得送液件1022与清洗液的移送面积增大来实现移送清洗液的效果,此时送液件1022的结构状态为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方向的上部和 /或侧部方向的结构。
其中,当送液件1022切换旋转方向时,当座件1021带动送液件1022沿B方向旋转时使得送液件1022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方向的下部和/或侧部方向旋转,此时送液件1022在B方向上受到清洗液的阻力使得送液件1022旋转或摆动而使得送液件1022呈趋向水平状态,即为移送面积减小,并最终处于送液件1022在沿A方向开始旋转之前的初始位置结构状态,实现送液件1022的位置复位效果,此时送液件1022无法对清洗液起到移送效果,或者起到移送效果但是对清洗液的移送距离较小。
针对送液件1022的旋转部分,座件1021上设置有阻挡部10211,当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角度为M时,送液件1022的一部分接触阻挡部10211使得送液件1022为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即为送液件1022在沿A方向旋转中受到清洗液的阻力作用下会逐渐旋转摆动,实现送液件102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的角度逐渐增大,当角度增到M时,M的数值为0<M<180度,送液件1022的一部分接触到阻挡部10211使得送液件1022无法继续旋转摆动,此时送液件1022的结构状态为朝向装置主体100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送液件1022在旋转中保持倾斜的状态下会使得形成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在该状态下送液件1022实现对清洁件201的移送清洗液来进行刮擦清洗的效果。
其中,当送液件1022切换到沿B方向旋转时,此时送液件1022在B方向上受到清洗液的阻力使得送液件1022从处于角度M的结构状态下朝向初始位置进行复位,即为使得送液件 102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小,此时送液件1022逐渐有竖立状态旋转摆动变为趋向水平结构状态,在旋转的过程中,送液件1022与清洗液接触的面积逐渐变小,使得送液件 1022无法形成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或者虽然也存在移送效果但是对清洗液的移送距离较小无法形成使得清洗液与清洁件201接触的效果,此时清洗机构101单独形成对清洁件201的刮擦甩干除水效果。
其中,当送液件1022未旋转时,此时送液件1022处于初始位置状态,即为送液件1022 在沿A方向旋转开始时的初始位置状态,送液件1022设置为相对水平方向呈一角度N,角度 N大于0,即为送液件1022相对水平方向为至少倾斜的结构,而不是水平放置的平行结构,因送液件1022设置为倾斜的结构,当送液件1022开始沿A方向旋转时,此时送液件1022在清洗液的阻力作用下会使得送液件1022旋转或者摆动,使得送液件1022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使得送液件1022逐渐变成朝向竖立的结构,实现送液件1022大面积来阻挡清洗液并形成使得清洗液向上移送的效果。
可选地,本方案中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的速度大于等于送液件1022沿B方向的旋转速度,确保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时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和沿B方向旋转时无法移送清洗液的效果;更有利于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处理,可靠性更高。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在对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清洗的过程中,送液机构102沿A方向旋转时即可实现将清洗液向上移送到清洁件201来进行清洗,送液机构102沿B方向旋转则实现无法将清洗液进行移送或者将清洗液移送的距离不会使得清洗液接触清洁件201,在送液机构102在A方向和B方向切换的过程中即实现清洁件201与水的接触和分离,即可实现清洗和甩干除水,过程中无需人为参与进行清洁件201和清洗液的分离,使用简单,结构可靠,成本较低。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本方案在装置主体100内设置有支架103,清洗机构101位于支架 103上,支架103可以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装置主体100内,方便用户单独拆卸下支架103 来进行清洗,清洗机构101至少包括清洗部1011;清洗部1011用于与清洁件201接触来形成刮擦清洗效果;清洗部1011设置为凸起结构;设置为相对送液机构102为向上凸起的结构。
可选地,清洗部1011还可以设置为凸起的片状结构,或条状结构,或凸点结构,又或凸柱结构。
针对清洗部1011的结构,还可以为支架103上设置有第一部1031且第一部1031的外沿位置形成为清洗部1011,第一部1031设置为槽型结构或孔状结构;即为支架103上设置槽型或者孔状结构的第一部1031,第一部1031的外沿位置即为槽型结构的外沿或孔状结构的外沿位置形成清洗部1011,此时该外沿位置能够形成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效果。
针对清洗部1011的结构,还可以为在装置主体100上或支架103上设置有横杆104,横杆104形成为清洗部1011,即为清洗部1011设置为相对支架103悬起的横杆104,类似横向放置的杆子,此时横杆104也能起到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效果。
针对清洗机构101上的清洗部1011的位置限定,当装置主体100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清洗部1011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且位于装置主体100的顶部端面以下;即为清洗部1011的上部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当清洗液未被移送时,此时清洗部1011可以独立的来实现对清洁件201的刮擦甩干除水,同时清洗部1011还位于装置主体100的顶部端面以下,以便用户放置清洁机2位于装置主体100内,方便用户使用。
可选地,座件1021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103上,支架103限位支撑安装于装置主体100 的内侧部和/或内底部上,座件1021上设置有连转部10212,可以理解为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均安装在支架103上,支架103可拆卸的安装于装置主体100内,方便用户通过独立取放支架103即可实现对装置主体100进行倾倒清洗液(污水),也可以单独取放支架103来进行独立的清洗;支架103限位安装在装置主体100的内侧部,可以在内侧部设置台阶限位支撑,支架103也可以安装在装置主体100的内底部,直接将支架103放置在装置主体100的内底部即可,如在支架103上设置支撑柱来直接放置限位支撑在装置主体100的内底部上;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实现方便对清洗装置1的倾倒污水和清洗处理。
同时在座件1021上设置连转部10212,通过连转部10212来实现对座件1021的旋转力的传递,连转部10212可以设置为凹陷的槽型结构,同时可以设置为多边形结构,能够实现对座件1021的对接相连来传递力实现座件1021可以旋转的运动。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中,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具体地可以根据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的数量来对应设置,一个清洁件201对应设置有一个清洗机构101和一个送液机构102,送液机构102形成送液效果,清洗机构101形成对清洁件201的清洗效果和除水效果;其中,当送液机构102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座件1021的旋转方向至少包括相反,此时可以根据送液件1022进行旋转送液的方向来确定A方向或B方向;若清洁件20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清洁件201的旋转方向可以设定为相反,此时对应的其中一个送液件1022若正转方向为沿A方向旋转进行送液,此时正转的方向即为A方向;对应的另一个送液件1022旋转方向即为反转,反转方向为沿A方向旋转进行送液,此时反转的方向即为A方向;当然如果两个清洁件201的旋转方向设定为相同,则其中一个送液件1022和另一个送液件1022可以设定正转或反转为A方向,只需要满足送液件1022在沿A方向旋转时能够起到送液效果,沿B方向旋转无法起到移送清洗液效果即可,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正转或反转与A方向的限定。
可选地,送液件1022的旋转方向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即为送液件1022的旋转方向可以进行调节切换,而不是单独限定只能沿一个方向水平旋转。
优选地,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的数量相同,且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均为两个,并成并列分布布置的结构。
本方案的,送液件1022进行送液作用,即为送液件1022进行移送清洗液作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送液机构102将清洗液向上移送的过程中形成集中移送效果以及实现防止清洗液在移送过程中被周向甩动溢出到装置主体100外的问题出现,本方案的送液机构102 上设置有送液罩1023,送液罩1023位于送液件1022的外侧,送液罩1023形成至少部分包覆送液件1022的外侧高度的一部分区域,使得当送液件1022在旋转(沿A方向旋转)移送清洗液的过程中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清洗液会出现沿送液件1022周向甩动翻涌,此时翻涌的清洗液随着离心力方向碰触到送液罩1023然后随送液罩1023的侧部向上涌起形成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同时起到集聚清洗液集中向上涌起来形成大面积移送清洗液的效果,可以实现更好的移送效果。
同样的,还可以在送液机构102上设置有送液通道1024,送液通道1024至少部分位于送液件1022的上部和/或侧部,送液通道1024形成布置在送液件1022的外侧位置上并向上延伸,形成清洗液在被移送过程中的通道结构,同时送液件1022在旋转(沿A方向旋转)中会使得清洗液接触送液通道1024的侧部后形成向上翻涌效果,且送液件1022本身向上移送的清洗液也能够沿送液通道1024向上进行移送,实现更好的集中将清洗液向上移送,且能够实现大面积下的多点清洗液进行集中移送效果。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在对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清洗的过程中,送液机构102沿A方向旋转时即可实现将清洗液向上移送到清洁件201来进行清洗,送液机构102沿B方向旋转则实现无法将清洗液进行移送或者将清洗液移送的距离不会使得清洗液接触清洁件201,在送液机构102在A方向和B方向切换的过程中即实现清洁件201与水的接触和分离,即可实现清洗和甩干除水,过程中无需人为参与进行清洁件201和清洗液的分离,使用简单,结构可靠,成本较低。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中提到的上述的清洗液,用户将清洗液添加到装置主体100内,此时清洗液可以为清水,或者清水与清洁剂的混合物,又或者为清水与酒精的混合物等;送液机构102第一次启动工作对清洗液进行移送时,此时清洗液主要为清水;当送液机构102工作过程中多次将清水移送来接触清洁件201进行清洗是此时清水与清洁件201之间接触来通过清洗机构101刮擦清洗形成污水,即为此时的清洗液为污水,送液机构102可以将污水持续移送来对清洁件201进行清洗,直到用户倾倒装置主体100内的污水,清洗后形成的污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动回落到装置主体100内,在送液机构102的工作过程中实现清洗液的向上移送以及向下回落如此循环往复来实现对清洁件201的清洗过程,清洗完成后清洗机构101实现对清洁件201的刮擦甩干除水的效果;整个过程实现利用清洗液完成对清洁件 201的清洗。
本方案的清洁机2包括用于接触地面进行清洁的清洁件201,清洁件201设置为可运动的结构,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清洗装置1;清洗装置1作为独立的部分与清洁机2配套使用来实现对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处理,并共同构成本方案的清洁机系统,实现清洁机2用于室内地面拖地清洁,而清洗装置1作为对清洁机2搭理的独立部分。
本方案中,当清洁机2位于清洗装置1上时清洁件201位于清洗机构101的上侧,且清洗机构101上的清洗部1011接触清洁件201;即为清洁件201压接贴合在清洗部1011上,实现清洁件201的部分与清洗部1011接触以便当清洁件201旋转时形成刮擦结构;针对送液机构102上做座件1021的旋转动力提供,可以在清洗装置1上或清洁机2上设置有动力机构 3,动力机构3与送液机构102对接相连来带动送液机构102工作至少将部分清洗液移动至清洁件201上,主要为动力机构3设置有电机,电机工作实现带动旋转,可以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调节切换送液机构102的旋转方向,如电机正转对应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电机反转对应送液件1022沿B方向旋转,可以根据需要来对应设定,当动力机构3与送液机构 102对接相连时电机可以带动送液机构102工作即旋转来移送清洗液,实现对清洗液的移送效果。
具体地动力机构3可以设置以下几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为,当动力机构3位于清洁机2上时,动力机构3包括第一转轴部,第一转轴部通过连转部10212与座件1021相连来带动座件1021旋转;此时可以在清洁机2上设置独立的动力机构3部分,动力机构3上设置第一转轴部,第一转轴部可以为多边形的凹陷结构,对应在座件1021上设置连转部10212,连转部10212对应设置为凸起的多边形结构,第一转轴部和连转部10212对接实现通过连转部10212带动座件1021旋转,进而带动送液件1022旋转,实现送液件1022的对清洗液移送效果。
第二种结构为,当动力机构3位于清洁机2上时,动力机构3包括第二转轴部301,且清洁件201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转轴部301上当第二转轴部301旋转时可带动清洁件201旋转并通过座件1021上的连转部10212与座件1021对接相连来带动座件1021旋转,此时动力机构3为带动清洁件201旋转,为清洁件201的旋转提供动力,当动力机构3带动清洁件201旋转时同步通过第二转轴部301与连转部10212的对接相连实现同步带动座件1021旋转,此时清洁件201的旋转方向与座件1021的旋转方向相同,当需要改变送液件1022的旋转方向时,只需要通过动力机构3改变清洁件201的旋转方向,即可实现对清洁件201和送液件1022旋转方向的切换,即可实现送液件1022的对清洗液移送效果和不对清洗液移送效果。
可选的,第二转轴部301可以为多边形的凹陷结构,对应在座件1021上设置连转部10212,连转部10212对应设置为凸起的多边形结构,即可实现对接相连带动同步旋转。
第三种结构为,当动力机构3位于清洗装置1上时,动力机构3包括第三转轴部,动力机构3通过第三转轴部与座件1021对接相连来带动座件1021旋转,可以将动力机构3单独设置在清洗装置1上,即为动力机构3单独来带动送液机构102工作,即为带动座件1021旋转并通过座件1021旋转带动送液件1022的旋转,此时可以在动力机构3上对应设置第三转轴部,通过第三转轴部与连转部10212的对接实现将动力传递到座件1021上实现带动座件1021的旋转。
可选的,第三转轴部可以为多边形的凹陷结构,对应在座件1021上设置连转部10212,连转部10212对应设置为凸起的多边形结构,即可实现对接相连带动同步旋转。
本方案中,可以利用清洁件201的旋转动力来实现传递到送液机构102上来带动送液机构102旋转,送液机构102旋转即可实现将清洗液移送到清洁件201上来对清洁件201进行清洗,这样不需要针对送液机构102设置单独的动力结构即可实现送液机构102的运动,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同时清洗装置1的整体成本较低。
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设置为软性结构,主要为布材质构造而成,或者包括纤细的塑胶条材质构造而成,可以实现对地面的有效清洁处理,具有较好的除污能力。
在本方案中,清洗装置1用于对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进行清洗,主要利用清洁件201 自身的运动来实现动力的供给,即为实现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的动力供给;清洁件201 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清洁件201设置为可以贴合地面水平旋转运动的结构,清洁件 201接触清洗部1011时为贴合清洗部1011水平旋转的结构;清洁件20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可以进行刮擦清洗,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可以进行刮擦甩干除水;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A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B方向,利用清洁件201的旋转方向的切换即可实现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整体结构简单,方便用户使用,在清洗的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参与清洁件201和清洗液(污水)的分离。
本方案的清洁机2上设置可以水平旋转的清洁件201,清洁件201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同时清洁机2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为,清洁机2上设置有把手杆202且清洁机2设置为用于在地面进行拖地清洁的手持式拖地机,清洁件201位于手持式拖地机的底部,用户握住把手杆202来使用手持式拖地机来进行拖地清洁,拖地清洁完成后或者清洁件201脏污后,此时用户可以将手持式拖地机放置到清洗装置1上来进行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
第二种方式为,清洁机2设置为用于在地面上行走进行拖地清洁的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清洁件201位于拖地机器人或者清洁机器人的底部上,可以不设置驱动轮203,通过清洁件201的自身运动水平旋转来实现行走,虽然行走的路径不能按规划进行,但是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可以利用清洁件201的旋转来在地面上行走来实现完成拖地清洁,拖地清洁完成后或者清洁件201脏污后,此时用户可以将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放置到清洗装置 1上来进行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
第三种方式为,清洁机2设置为用于在地面上行走进行拖地清洁的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清洁件201位于拖地机器人或者清洁机器人的底部上,同时在拖地机器人或者清洁机器人上设置驱动轮203,驱动轮20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及以上,通过设置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轮203进行旋转来在地面上驱动行走,可以进行有规划的行走来拖地清洁,同时通过驱动轮203可以实现跨越一定的障碍物来进行行走,驱动轮203行走带动清洁件201在自身旋转的情况下来对室内进行全面积的拖地清洁,拖地清洁任务完成后或者清洁件201脏污后,此时用户可以将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放置到清洗装置1上来进行对清洁件201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
上述清洁机2的三种方式均可以通过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来对清洁件201进行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实现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的适用效果,清洗装置1的整体结构简单,构造成本低,有利于清洗装置1的大众化普及。
具体地,针对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部分,清洁件201包括第一旋拖件2011和/或第二旋拖件2012且设置为水平旋转的结构;可以只设置有第一旋拖件2011,第一旋拖件2011 为水平旋转的结构,如在手持式拖地机上时设置一个第一旋拖件2011,通过第一旋拖件2011 的水平旋转来进行拖地清洁;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均设置为柱形结构,设置为软性结构,主要为布材质构造而成,或者包括纤细的塑胶条材质构造而成,可以实现对地面的有效清洁处理,具有较好的除污能力。
针对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清洗装置1上设置有两个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且呈并列分布布置,其中一个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组合来实现对第一旋拖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其中另一个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组合来实现对第二旋拖件2012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可以根据清洁件201的数量来对应设置匹配清洗件和送液件1022的数量。
其中,当清洁件201包括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时,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的旋转方向至少包括相反,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实现水平旋转力的抵消;可选地,当清洁机2在地面上进行拖地清洁时第一旋拖件2011 和第二旋拖件2012均设置为从清洁机2主体的下方(后侧)向上方(前侧)方向旋转且从清洁机2主体的外侧向清洁机2主体的内侧方向旋转,此时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 的旋转方向相反,且能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旋转的水平旋转力在水平方向上抵消,有利于清洁机2在地面上行走来清洗拖地清洁,特别是当清洁机2为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时,可以有效消除清洁件201旋转对清洁机2行走的影响。
本方案中,通过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旋转的动力机构3来带动送液机构 102的旋转时,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位于清洗装置1内进行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的旋转方向需要切换方向,即为旋转方向不同,通过切换方向来实现送液机构102 移送清洗液和无法移送清洗液的效果;当然如果是通过在清洁机2上设置独立的动力机构3 或者在清洗装置1上设置独立的动力机构3,则不需要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 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只需要使得在刮擦清洗时送液机构102旋转,在刮擦甩干除水时送液机构102不旋转即可,即可实现第一旋拖件2011和第二旋拖件2012不需要切换旋转方向就能实现其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的效果。
本方案中,可以设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动力机构3设置在清洁机2上对应设置在清洁机2上,也可以根据动力机构3设置在清洗装置1上来对应设置在清洗装置1上,当动力机构3为对清洁件201提供动力时,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动力机构3工作即可实现控制送液机构102的工作,即控制送液机构102上旋转,也即为控制座件1021带动送液件1022的旋转,动力机构3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动力机构3启动工作时,至少包括动力机构3 带动座件1021沿A方向旋转并通过送液件1022带动清洗液移动来与清洁件201接触并使得清洁件201与清洗部1011之间形成刮擦的结构,动力机构3与送液机构102上的座件1021 对接相接来实现通过座件1021的旋转带动送液件1022的旋转,最终通过送液件1022沿A方向的旋转实现对清洗液向清洁件201方向进行移送使得清洁件201和清洗液接触来实现刮擦清洗的效果。
本方案中,清洁件201的旋转轴心与送液机构102的旋转轴心设置为相互平行的结构,即为均围绕竖直方向上某一轴线旋转,即为实现清洁件201水平旋转,且送液机构102上的送液件1022也为水平旋转,送液机构102水平旋转实现将清洗液进行移送,清洁件201水平旋转来进行拖地清洁和刮擦清洗,实现送液机构102和清洁件201的配合实现清洗。
可选地,当动力机构3带动清洁件201旋转并对接送液机构102来带动送液件1022旋转时,此时清洁件201的旋转轴心与送液机构102的旋转轴心设置为同一轴心的结构;即为动力机构3带动清洁件201旋转的轴心即为座件1021旋转的轴心,可以实现动力机构3同时带动清洁件201和座件1021同步旋转,且动力机构3可以同步切换清洁件201和座件1021的旋转方向。
本方案中,当动力机构3带动座件1021沿A方向旋转时送液件1022将清洗液移送至清洁件201方向的距离R1大于当动力机构3带动座件1021沿B方向旋转时送液件1022将清洗液移送至清洁件201方向的距离R2,RI>0,R2≥0;使得在送液件1022沿A方向旋转时能够将清洗液移送到清洁件201位置使得清洁件201与清洗液接触来进行刮擦清洗,而当送液件1022沿B方向旋转时,此时可以为送液件1022没有对清洗液进行移送,即为R2等于0,或者送液件1022对清洗液移送的距离相对较小而使得清洗液不会接触到清洁件201,此时清洁件201可以在与清洗机构101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刮擦甩干除水,实现对清洁件201的清洗和甩干处理。
本方案的清洗装置1和清洁机2使用的方法过程为,清洁机2拖地清洁完成后或者清洁件201脏污后,此时用户对装置主体100内加清洗液(清水),然后将清洁机2放置到清洗装置1上,当然也可以先放置清洁机2到清洗装置1上再加清水,如从加水口位置进行加清水;然后启动清洁机2上的清洗模式,此时清洁件201开始沿第一方向旋转,送液机构102 沿A方向旋转将清洗液(清水)向上移送接触清洁件201,进而实现清洁件201被清水湿润的状态下来与清洗机构101接触刮擦清洗,送液机构102持续将清洗液向上移送,清洁件201 持续刮擦清洗,清洁件201上的垃圾和污渍随清洗液向下回流入装置主体100内,清洗完成后,清洁件201沿第二方向旋转,此时送液机构102沿B方向旋转,虽然送液机构102也在旋转但是无法将清洗液向上移送,此时清洗液无法接触清洁件201,清洁件201在沿第二方向旋转的过程中与清洗机构101接触刮擦实现刮擦甩干除水的效果,整个过程实现对清洁件 201的刮擦清洗和刮擦甩干除水;然后用户清洁机2将清洁机2放置到地面上继续进行拖地清洁,此时清洗装置1内的清洗液(污水)可以被倾倒,如污水较脏此时用户会及时倾倒;但是也可以不被倾倒让用户进行下一次对清洁机2的清洗,用户可以判断污水的脏污程度作出选择,整个过程用户只需要参与将清洁机2放置到清洗装置1上,加清水,倒污水,取走清洁机2,但是清洗的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参与污水和清洁件201的分离,同时也可以不需要对清洗装置1供电或插电使清洗装置1具备电,大大简化了清洗装置1的结构,成本低且可靠性高,且不易出现现在基站存在的收集污水较多且存放时间长导致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
工作原理:清洗装置1用于对清洁机2上的清洁件201的清洗,清洗装置1上设置清洗机构101和送液机构102,清洗机构101与清洁件201接触形成刮擦,送液机构102实现将清洗液移送至清洁件201上,当送液机构102移送清洗液时清洁件201自身运动并与清洗机构101接触进行刮擦清洗,当送液机构102切换旋转方向无法移送清洗液时清洁件201自身运动并与清洗机构101接触清洗刮擦甩干除水,进而实现清洗装置1对清洁机2的清洗和甩干,整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利于大众化普及。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6)

1.清洗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清洗液的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上至少设置有清洗机构和送液机构,送液机构用于移送清洗液;
当装置主体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送液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下,且至少清洗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
当送液机构工作时,送液机构至少用于带动清洗液移动并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移动至清洗机构上或使得至少部分清洗液远离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清洗机构的一部分位于送液机构的上部和/或侧部,送液机构工作至少将部分清洗液朝向送液机构的上部方向移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液机构包括座件,座件设置为可旋转的结构,且座件上设置有送液件,送液件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当座件旋转时座件带动送液件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送液件的一部分位于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液面以下,且至少部分位于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的最低液面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送液件的上部的一部分到清洗液液面的距离为H1,至少送液件的下部的一部分到清洗液的最低液面的距离为H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液件设置为向外伸出的弧面或曲面片状结构,或送液件设置为向外伸出的至少包括一个平面的片状结构;
当送液件沿A方向旋转时至少带动部分清洗液向远离装置主体内的清洗液液面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送液件的一部分设置为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的倾斜结构;
或送液件上设置有蓄液部且至少蓄液部的一部分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蓄液部设置为凹陷的弧面结构或槽型结构,蓄液部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液件上设置有导流部,当送液件沿B方向旋转时至少带动部分清洗液沿导流部从送液件的上部和/或下部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导流部的一部分设置为朝向装置主体或B方向的下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
或导流部设置为凸起的弧面结构或曲面结构,导流部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液件设置为可活动地安装于座件上,当座件带动送液件沿A方向旋转时使得送液件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旋转;或当座件带动送液件沿B方向旋转时使得送液件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下部和/或侧部方向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座件上设置有阻挡部,当送液件沿A方向旋转角度为M时,送液件的一部分接触阻挡部使得送液件为朝向装置主体或A方向的上部和/或侧部方向倾斜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送液件未旋转时,送液件设置为相对水平方向呈一角度N,角度N大于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支架,清洗机构位于支架上,清洗机构至少包括清洗部;
清洗部设置为凸起结构;
或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部且第一部的外沿位置形成为清洗部,第一部设置为槽型结构或孔状结构;
或装置主体上或支架上设置有横杆,横杆形成为清洗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装置主体内盛放有清洗液时,至少清洗部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且位于装置主体的顶部端面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座件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上,支架限位支撑安装于装置主体的内侧部和/或内底部上,座件上设置有连转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机构和送液机构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当送液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座件的旋转方向至少包括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液机构上设置有送液罩,送液罩位于送液件的外侧;
或送液机构上设置有送液通道,送液通道至少部分位于送液件的上部和/或侧部。
19.清洁机系统,包括用于接触地面进行清洁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清洁件设置为可运动的结构,还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当清洁机位于清洗装置上时清洁件位于清洗机构的上侧,且清洗机构上的清洗部接触清洁件;
清洗装置上或清洁机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送液机构对接相连来带动送液机构工作至少将部分清洗液移动至清洁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动力机构位于清洁机上时,动力机构包括第一转轴部,第一转轴部通过连转部与座件相连来带动座件旋转;
或动力机构包括第二转轴部,且清洁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转轴部上当第二转轴部旋转时可带动清洁件旋转并通过座件上的连转部与座件对接相连来带动座件旋转。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动力机构位于清洗装置上时,动力机构包括第三转轴部,动力机构通过第三转轴部与座件对接相连来带动座件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洁件包括第一旋拖件和/或第二旋拖件且设置为水平旋转的结构;
当清洁件包括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时,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旋转方向至少包括相反。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动力机构启动工作时,至少包括动力机构带动座件沿A方向旋转并通过送液件带动清洗液移动来与清洁件接触并使得清洁件与清洗部之间形成刮擦的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洁件的旋转轴心与送液机构的旋转轴心设置为相互平行的结构;或清洁件的旋转轴心与送液机构的旋转轴心设置为同一轴心的结构。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动力机构带动座件沿A方向旋转时送液件将清洗液移送至清洁件方向的距离R1大于当动力机构带动座件沿B方向旋转时送液件将清洗液移送至清洁件方向的距离R2,RI>0,R2≥0。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洁机上设置有把手杆且清洁机设置为用于在地面进行拖地清洁的手持式拖地机;或清洁机设置为用于在地面上行走进行拖地清洁的拖地机器人或清洁机器人。
CN202023043286.1U 2020-12-17 2020-12-17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Active CN214434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286.1U CN214434033U (zh) 2020-12-17 2020-12-17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286.1U CN214434033U (zh) 2020-12-17 2020-12-17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34033U true CN21443403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3286.1U Active CN214434033U (zh) 2020-12-17 2020-12-17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34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0556B (zh) 清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9316135B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基站
CN109620064B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基站
CN112006618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清洗站
CN206700117U (zh) 一种扫地机
CN100593386C (zh) 裸露地板清洁器
CN211862713U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9394076A (zh) 基站
CN213696748U (zh) 一种自动清洁系统
CN112656319A (zh)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JP2013500830A (ja) 床洗浄機における洗浄液を長時間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7320020A (zh) 一种拖地机
CN107049158B (zh) 滚布及其智能清洁机器人
CN212591937U (zh) 一种拖吸机器人
CN211862710U (zh) 基站
CN215128104U (zh) 清洁组件及其清洁机系统
CN214434033U (zh)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CN114098548A (zh)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CN214208255U (zh) 清洁机系统
CN214208256U (zh) 清洁机系统
CN212996280U (zh) 一种带清洗座的清洁机器人
CN112773268B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清洗控制方法
CN113796789B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
CN114468872A (zh) 清洁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647872A (zh)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leaning device and its cleaning machin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Pledgee: Shandong Quf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