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6894U -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6894U
CN214756894U CN202121462777.1U CN202121462777U CN214756894U CN 214756894 U CN214756894 U CN 214756894U CN 202121462777 U CN202121462777 U CN 202121462777U CN 214756894 U CN214756894 U CN 214756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groove
shell
glue
loud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27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常辉
王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214627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6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6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6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扬声器和电子设备,所述扬声器包括外壳、中壳及发声单体,所述外壳包括围合形成有容纳腔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中壳分别与上壳和下壳连接,所述上壳的外周沿与所述下壳的内周壁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容胶槽;所述中壳外露于容纳腔的部分与上壳之间形成有第二容胶槽,所述第一容胶槽与所述第二容胶槽首尾相接以形成环形容胶槽;所述发声单体设于容纳腔内,并固定于所述中壳,所述发声单体分别与外壳和中壳配合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大大提升扬声器整体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音质要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受到电子设备外观结构的影响,其体积也越来越小。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扬声器外壳为金属件,金属壳体与塑胶材料制成的导声件多采用面面接触,涂胶层密封,该方式对金属外壳与塑胶导声件的平面度要求较高,工程较难实现,且涂胶过程难以控制涂胶范围,导致扬声器外壳的密封效果较差。同时,金属外壳中的上下壳一般采用对焊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的密封效果也较差,难以满足扬声器模组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扬声器,旨在提高扬声器的密封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扬声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为金属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围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上壳的外周沿与所述下壳的内周壁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容胶槽;
中壳,所述中壳为塑胶件,所述中壳分别与所述上壳和下壳连接,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中壳外露于所述容纳腔的部分与所述上壳之间形成有第二容胶槽,所述第一容胶槽与所述第二容胶槽首尾相接以形成环形容胶槽;及
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于所述中壳,所述发声单体分别与所述外壳和所述中壳配合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壳包括本体和出声部,所述本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支撑连接于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出声部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出声部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和外部空间的导声通道,所述出声部与所述上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胶槽。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声部设有第一台阶槽,所述上壳抵接所述第一台阶槽的槽底壁,并与所述第一台阶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胶槽。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包括下面板和连接于所述下面板周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上壳的周缘连接,所述出声部贯穿所述侧板,并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形成第三容胶槽。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声部设有第二台阶槽,所述侧板抵接所述第二台阶槽的槽底壁,并与所述第二台阶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容胶槽。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壳至所述下壳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容胶槽的的槽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侧板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周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壳的周缘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为定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固定在对应的定位凹槽内。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的位置焊接固定。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包括中心部和设于所述中心部外周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下壳的内周壁连接,所述边缘部相对所述中心部朝向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弯折延伸,以与所述下壳的内周壁限定出所述第一容胶槽。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周缘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扬声器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容纳腔并与外部电路相连,所述第二端支撑固定于所述支撑部。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具有内焊盘,所述外壳的内周壁对应所述内焊盘的位置设有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所述的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扬声器包括外壳、中壳及发声单体,外壳为金属件,中壳设于外壳的容纳腔内用于固定发声单体,中壳为塑胶件,可以设计复杂的出声结构要求,且与金属材质的外壳相配合,因上壳与下壳进行焊接时无需额外增加焊接厚度,不会占用外壳形成容纳腔的腔体体积,相比于注塑件外壳可以形成较大的声腔体积,有效提升了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同时,上壳的外周沿与下壳的内周壁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容胶槽,中壳外露于容纳腔的部分与上壳之间形成有第二容胶槽,且第一容胶槽与第二容胶槽首尾相接可以形成环形封闭的容胶槽,如此,在进行涂胶密封时,可以加速胶水的流动并限制胶水的流动范围,保证涂胶的效率;且环形容胶槽保证了上壳与下壳的密封效果以及上壳与中壳之间的密封效果,如此提高扬声器整体的密封性,以此提升了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扬声器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扬声器中沿I-I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位图1所示扬声器的左视图;
图10为图1所示扬声器的仰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扬声器 20 透气防护件
100a 第二容胶槽 30 中壳
100b 第三容胶槽 31 本体
100c 第一容胶槽 33 出声部
100d 前声腔 331 第一台阶槽
100e 后声腔 333 第二台阶槽
10 外壳 335 出声通道
11 上壳 35 围板
111 支撑部 50 发声单体
113 第一连接部 51 振膜
115 中心部 60 密封胶结构
117 边缘部 70 柔性电路板
13 下壳 71 第一端
131 下面板 73 第二端
133 侧板 80 防尘网
1331 缺口 90 阻尼片
1333 第二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扬声器,旨在通过增加容胶槽的方式提高外壳与中壳、上壳与下壳的密封效果,提高声学性能。
请参照图1至图3及图5,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扬声器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扬声器100包括外壳10、中壳30及发声单体50,所述外壳10为金属件,所述外壳10包括上壳11和与所述上壳11连接的下壳13,所述上壳11与下壳13围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上壳11的外周沿与所述下壳13的内周壁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容胶槽100c;所述中壳30为塑胶件,所述中壳30分别与所述上壳11和下壳13连接,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中壳30外露于所述容纳腔的部分与所述上壳11之间形成有第二容胶槽100a,所述第一容胶槽100c与所述第二容胶槽100a首尾相接以形成环形容胶槽;
所述发声单体5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于所述中壳30,所述发声单体50分别与所述外壳10和所述中壳30配合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前声腔100d和后声腔100e。
可知的,扬声器100为将电信号转换为声学信号的装置,其主要部件为发声单体50,发声单体50包括支撑组件、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等部件(未图示),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单体壳和设于单体壳的内边缘的导磁板,振动系统包括振膜51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和设于导磁轭上的中心磁路部分和边磁路部分,边磁路部分间隔围设在中心磁路部分的周缘,边磁路部分和中心磁路部分之间的间隙形成磁间隙。环状的单体壳分别连接导磁轭和振膜51,单体壳、导磁轭以及边磁路部分共同围合形成敞口朝向振膜51的结构,音圈的一端固定于振膜51,另一端伸入上述的磁间隙中,在其通入交流电后,会在磁场的作用受力产生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振膜51振动,进而实现发声功能。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100还包括外壳10和中壳30,外壳10形成有容纳腔,可以将发声单体50装设于内,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中壳30设于容纳腔内,从而可以固定发声单体50。外壳10为金属件,也即上壳11与下壳13均为金属件,具体材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为了保证性结构可靠性和声学效果,上壳11与下壳13均采用薄壁材质的金属材料,可选的,两者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或钣金件材料等,使得扬声器100的结构更加轻巧,且保证容纳腔的体积,改善声学性能。此处,上壳11与下壳1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即上壳11的外周沿与下壳13的内周壁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容胶槽100c,向第一容胶槽100c内涂覆胶水,胶水凝固后可以形成较为牢固的密封结构,从而对上壳11与下壳13的连接位置处进行密封,相比于现有金属外壳仅采用焊接密封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进而提升了扬声器100的声学性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上壳11与下壳13可以是粘接与焊接同时使用。可以理解的,上壳11与下壳13围合形成容纳腔,故两者中的一者可以形成有容纳槽,另一者盖合于容纳槽的开口,从而保证容纳腔的体积。
同时,中壳30分别与上壳11和下壳13连接,具体为中壳30外露于容纳腔的部分与上壳11和下壳13连接,此处的连接可以但不限于是粘接、卡接等,而为了结构稳定性,中壳30位于容纳腔的部分也与上壳11或下壳13进行连接。中壳30外露于容纳腔的部分与上壳11边缘形成有第二容胶槽100a,用于涂覆胶水,可以形成较好的密封结构。该第二容胶槽100a可以是上壳11凹陷部分形成,也可以是中壳30凹陷部分形成,当然也可以是上壳11与中壳30各自凹陷部分结构共同形成,在此不做限定。此处,第二容胶槽100a可以沿上壳11的边缘延伸呈线状,并与第一容胶槽100c的两端相抵接形成环形容胶槽,从而使得密封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此处,中壳30为环状结构,当发声单体50固定于中壳30后,发声单体50可以将容纳腔分割为前声腔100d和后声腔100e,发声单体50上的振膜51所朝向的部分为前声腔100d,也即发声单体50、中壳30及上壳11共同围合形成前声腔100d,前声腔100d的腔壁开设有出声孔,将声波传出去供用户接收;而发声单体50背离振膜51的一侧、中壳30、下壳13以及上壳11共同围合形成后声腔100e,发声单体50自身形成有泄声孔与后声腔100e连通,从而可以将振动气流传送到后声腔100e内,有效提高低频声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扬声器100包括外壳10、中壳30及发声单体50,外壳10为金属件,中壳30设于外壳10的容纳腔内用于固定发声单体50,中壳30为塑胶件,可以设计复杂的出声结构要求,且与金属材质的外壳10相配合,因上壳11与下壳13进行焊接时无需额外增加焊接厚度,不会占用外壳10形成容纳腔的腔体体积,相比于注塑件外壳10可以形成较大的声腔体积,有效提升了扬声器100的声学性能。同时,上壳11的外周沿与下壳13的内周壁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容胶槽100c,中壳30外露于容纳腔的部分与上壳11之间形成有第二容胶槽100a,且第一容胶槽100c与第二容胶槽100a首尾相接可以形成环形封闭的容胶槽,如此,在进行涂胶密封时,可以加速胶水的流动并限制胶水的流动范围,保证涂胶的效率,;且环形容胶槽保证了上壳11与下壳13的密封效果以及上壳11与中壳之30间的密封效果,如此提高扬声器100整体的密封性,以此提升了扬声器100的声学性能。
请参照图3至图5,当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声学效果,可以在后声腔100e填充吸音颗粒,该吸音颗粒可以是沸石、活性炭等,能够吸附或脱附气体,实现等效扩大容积的效果,提高声学效果。且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大吸音颗粒的填充量,在发声单体50背离振膜51的一侧设有透气防护件20覆盖泄声孔,例如,立体网布或金属网等,从而对发声单体50进行密封防护,有效防止吸音颗粒进入发声体系。
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5,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壳30包括本体31和出声部33,所述本体31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支撑连接于所述发声单体50,所述出声部33连接于所述本体31的一侧,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出声部33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110d和外部空间的导声通道331,所述出声部33与所述上壳11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胶槽100a。
本实施例中,中壳30包括本体31,该本体31呈环状设置,例如,矩形环状,与发声单体50相适配。本体31与发声单体50通过粘接方式连接,一方面实现稳定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有效密封,保证前声腔100d与后声腔100e的隔离。具体地,发声单体50设有振膜51的表面粘接固定在中壳30朝向下壳13的表面,振膜51与中壳30及上壳11围合形成前声腔100d。当然,为了对发声单体50进行有效固定,本体31的周缘还延伸有围板35,该围板35环设于发声单体50的周缘,以对发声单体50进行限位,同时也可以方便胶体的涂覆。出声部33设于本体31的一侧,用于将声波传出,因此,该扬声器100为侧出声结构,与所应用的产品结构相适配。出声部33外露于容纳腔,并分别于上壳11和下壳13连接,出声部33与上壳11围合形成第二容胶槽100a,可以有效保证出声部33与上壳1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此处,出声部33与本体3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方便加工,且可以形成较为复杂的模组出声结构,有效改善声学性能。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扬声器100也可以将出声孔开设在上壳11上,形成正面出声。
在侧出声结构基础上,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声部33开设有与所述前声腔100d连通的出声通道335。本实施例中,出声部33呈矩形环状,且出声部33的一表面连接于本体31的一外侧面,该外侧面开设有连通前声腔100d与出声通道335的孔洞,以使得声波传出,该结构的设置可以显著增大出声通道335的空间,以便于声波的传输效率和声学效果。
此外,本体31设于容纳腔内,本体31朝向上壳11的一侧与上壳11之间进行焊接或粘接,以形成稳定的前声腔100d。具体地,将上壳11放置在特殊设计的工装内,沿中壳30轮廓事先涂胶后,再将中壳30放置对应位置密封即可。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本体31固定于下壳13的周壁。
请参照图6,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声部33设有第一台阶槽331,所述上壳11抵接所述第一台阶槽331的槽底壁,并与所述第一台阶槽331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胶槽100a。
本实施例中,出声部33设有第一台阶槽331,该第一台阶槽331设于出声部33朝向本体31的表面,该第一台阶槽331具有与上壳11表面相平行的底壁和垂直于底壁的槽侧壁,上壳11的周缘抵接第一台阶槽331的槽底壁,上壳11的侧面与第一台阶槽331的槽壁围合形成第二容胶槽100a,如此,上壳11背离发声单体50的表面与出声部33的上表面相平齐,继而保证组装稳定性,且因出声部33与本体31为一体注塑件,故而在出声部33上面设置有第一台阶槽331可以更加方便,提高加工的便利性和效率。且第二容胶槽100a的深度不宜过深,宽度也不宜过大,否则增加材料成本,造成浪费;当然,第二容胶槽100a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宜过小,否则起不到较好的密封和连接效果,此处设定第二容胶槽100a的深度为0.2mm~0.4mm,例如,0.25mm、0.3mm、0.35mm、0.4mm等,宽度范围为0.5~0.7mm,例如,0.55mm、0.6mm、0.65mm、0.7mm等,在保证连接和密封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材料成本。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上壳11的周缘弯折,与出声部33形成的槽壁围合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容胶槽100a。或者出声部33形成有U型槽,且该U型槽靠近上壳11的侧壁的高度较另一侧壁的高度小,将上壳11贴合于该侧壁能够与另一侧壁同等高度,保证组装平整度。
请结合图5和图7,为了进一步提高扬声器100的密封性能,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壳13包括下面板131和连接于所述下面板131周缘的侧板133,所述侧板133与所述上壳11的周缘连接,所述出声部33贯穿所述侧板133,并与所述侧板133的外表面形成第三容胶槽100b。
本实施例中,下壳13包括下面板131和侧板133,两者围合形成容纳槽,上壳11盖合于容纳槽的开口,从而形成容纳腔。此处,设定侧板133和下面板131为一体折弯结构,方便加工,且能够提高下壳13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扬声器100的使用寿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也可以选择下面板131和侧板133为分体焊接结构。侧板133与上壳11的周缘连接,为了使得出声部33外露,侧壁开设有避让出声部33的孔,如此,侧板133开设孔的孔壁与出声部33相对应连接,此处,将出声部33与侧板133对应连接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三容胶槽100b,从而在出声部33与侧板133粘接或焊接后,可以通过向第三容胶槽100b内灌胶形成严密的密封结构,保证出声部33与下壳13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进而保证后声腔100e的稳定性。
此处,可选的,第三容胶槽100b沿着侧板133的一边缘延伸,并可与第二容胶槽100a对接,从而通过第二容胶槽100a与第三容胶槽100b共同围合出声部33的周缘,保证了出声部33贯穿容纳腔处的连接密封性,提高扬声器100的整体密封性。
请继续参照图7,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声部33设有第二台阶槽333,所述侧板133抵接所述第二台阶槽333的槽底壁,并与所述第二台阶槽333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容胶槽100b。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工,在出声部33设置有第二台阶槽333,该第二台阶槽333具有与侧板133相平行的侧壁和与侧壁呈角度设置的槽底壁,侧板133抵接在槽底壁的边缘,从而与槽底壁和槽侧壁围合形成第三容胶槽100b。该结构中第二台阶槽333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无需其他工序,简化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在进行连接时,可以将下壳13与出声部33进行点焊或部分粘接,再向第三容胶槽100b灌胶形成密封结构。此处,第三容胶槽100b的宽度和深度也不宜过大,否则增加材料成本,造成浪费;当然,第三容胶槽100b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宜过小,否则起不到较好的密封和连接效果,此处设定第三容胶槽100b的深度为0.3mm~0.5mm,例如,0.3mm、0.35mm、0.4mm、0.45mm等,宽度范围为0.5~0.7mm,例如,0.55mm、0.6mm、0.65mm、0.7mm等,在保证连接和密封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材料成本。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壳11至所述下壳13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容胶槽100b的的槽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侧板133的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方便涂胶,在上壳11至下壳13的方向上,也即第三容胶槽100b的底壁至开口的方向上,第三容胶槽100b的槽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侧板133的方向延伸,使得其开口尺寸呈增大趋势,例如,逐渐增大或阶梯增大,从而使得第三容胶槽100b的开口较大,提高涂胶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方便胶体在槽内的流动,提高填充的密实性。此处,将第三容胶槽100b的槽底壁倾斜设置,也即,在第三容胶槽100b的底壁至开口的方向上,底壁逐渐靠近槽侧壁,从而使得胶水更快填充侧板133与出声部33的连接位置处,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也可以将第二容胶槽100a设计成漏斗状,即开口至槽底壁的方向上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
请参照图1,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33开设有缺口1331,所述缺口1331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撑部111围合形成避让所述柔性电路板70的避让空间,所述柔性电路板70于所述避让空间的部分密封设置。
本实施例中,因上壳11形成有支撑柔性电路板70的支撑部111,柔性电路板70的第二端73穿出容纳腔,故而在侧板133上开设有缺口1331,该缺口1331与支撑部111围合形成避让空间,该避让空间的尺寸略大于柔性电路板70的尺寸,从而方便组装穿过,提高组装效率。当然,为了前声腔100d的密封性,需要将避让空间与柔性电路板70之间的空隙进行填胶密封处理,从而既可以保证柔性电路板70的稳定性安装,又可以提高扬声器100的整体密封性。此处,柔性电路板70包括连接第二端73与第一端71的过度段,该过度段处于避让空间内,从而可以减小缺口1331的尺寸,也有利于密封性的提高。
请参照图9和图10,在第一容胶槽100c、第二容胶槽100a和/或第三容胶槽100b的基础上,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1的周缘设有第一连接部113,所述下壳13的周缘设有第二连接部1333,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33中的一个为定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33中的另一个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固定在对应的定位凹槽内。
为了方便连接上壳11与下壳13,上壳11设有第一连接部113,下壳13设有第二连接部1333,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333为两者进行预定位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333中的其中之一为定位凹槽,其中之另一为定位凸起,将定位凸起搭接于定位凹槽处,可以起到预定位的作用,方便后续进行焊接或粘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333也可以采用轴孔方式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壳11和所述下壳13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33配合的位置焊接固定。
具体地,在上壳11的周缘设置有定位凸起,在下壳13的侧板133周缘开设有定位凹槽,在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处进行焊接,可以使得两者定位更加准确,且能够保证点焊的牢固性。当然,为了连接稳定性,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333设置有多个,并均匀分布在外壳10的周缘。且定位凸起搭接于定位凹槽时,与定位凹槽的边缘设置有间隙,也即定位凸起的端面陷于定位凹槽内,从而方便在间隙位置处进行点焊连接,提高焊接便利性,也可防止定位凸起凸出于侧板133的外壁,保证扬声器100整体的外观。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上壳11和所述下壳13之间的焊接位置并不仅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33配合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点焊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扬声器100的整体密封性,将上壳11与下壳13设置为点焊加上整体涂胶密封的连接结构。将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333进行点焊,实现上壳11与下壳13的预连接,从而保证后续涂胶的准确性。
请结合图3和图8,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1包括中心部115和设于所述中心部115外周的边缘部117,所述边缘部117与所述下壳13的内周壁连接,所述边缘部117相对所述中心部115朝向靠近所述发声单体50的方向弯折延伸,以与所述下壳13的内周壁限定出所述第一容胶槽100c。
本实施例中,将上壳11分为中心部115和边缘部117,该中心部115与中壳30进行连接,边缘部117经过中心部115的边缘折弯形成,具体为中心部115朝向靠近发声单体50的方向弯折延伸,以使得上壳11的边缘部117呈阶梯状。在第一连接部113搭接于第二连接部1333处时,边缘部117的侧面抵接下壳13的内壁面,具体为侧板133的内壁面,此时,侧板133的内壁面与边缘部117则围合形成第一容胶槽100c。将第二容胶槽100a、第三容胶槽100b与第一容胶槽100c均涂覆胶水凝固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胶体结构,设定为密封胶结构60。该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上壳11与下壳13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进一步提高扬声器100的整体密封可靠性,也即提高了其声学性能。
此处,上壳11对应出声部33的边缘可以不进行弯折处理,也即作为中心部115设定。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侧板133的边缘弯折并与上壳11的边缘围合形成上述第一容胶槽100c。或者,将上壳11对应出声部33的边缘也弯折处理,并与出声部33对接围合形成第二容胶槽100a。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1的周缘连接有支撑部111,所述支撑部111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扬声器1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70,所述柔性电路板70的第一端71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发声单体50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70的第二端73外露于所述容纳腔并与外部电路相连,所述第二端73支撑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11。
可以理解的,柔性电路板70起到连接发声单体50与外部电路的作用,以保证发声单体50的功能性。因此,其具有与发声单体50连接的第一端71和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二端73,第一端71位于容纳腔内与发声单体50电连接,第二端73则外露于容纳腔,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二端73放置于支撑部111。该支撑部111与上壳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加工,且可以显著增强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扬声器10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支撑部111的形状与第二端73相匹配,例如,矩形或正方形,从而可以形成稳定支撑。在上壳11的周缘连接有支撑部111,该支撑部111可以支撑固定柔性电路板70,从而预先设定柔性电路板70的位置,提高了后续整机的组装的便利性。
为了安全性,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70的第一端71具有内焊盘,所述外壳10的内周壁对应所述内焊盘的位置设有绝缘件。
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70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发声单体50连接,故柔性电路板70的第一端71也即内焊盘,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焊料溢出,如锡料,为了避免短路风险,在外壳10的内壁对应内焊盘的位置设置绝缘件,以起到隔绝内焊盘与外壳10的效果,防止短路。可选地,绝缘件可采用绝缘胶带或麦拉膜等,通过贴附的方式设于上壳11的内壁。
请再次参照图2,此外,在出声部33的出声通道335的开口处,还设置有防尘网80,防止灰尘及杂物的落入,保证声学功能。在下壳13的侧板133上还开设有阻尼孔,在该阻尼孔上贴附有阻尼片90,也形成后声腔100e的一部分,能够对发声单体50振动所产生的不良音频、乱波、反射波加以吸取,使音质达到良好稳定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扬声器100的声学效果。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未图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扬声器100。由于本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可穿戴设备、导航仪、掌上游戏机、虚拟与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为金属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围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上壳的外周沿与所述下壳的内周壁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容胶槽;
中壳,所述中壳为塑胶件,所述中壳分别与所述上壳和下壳连接,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中壳外露于所述容纳腔的部分与所述上壳之间形成有第二容胶槽,所述第一容胶槽与所述第二容胶槽首尾相接以形成环形容胶槽;及
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于所述中壳,所述发声单体分别与所述外壳和所述中壳配合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包括本体和出声部,所述本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支撑连接于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出声部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出声部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和外部空间的导声通道,所述出声部与所述上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胶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部设有第一台阶槽,所述上壳抵接所述第一台阶槽的槽底壁,并与所述第一台阶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胶槽。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下面板和连接于所述下面板周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上壳的周缘连接,所述出声部贯穿所述侧板,并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形成第三容胶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部设有第二台阶槽,所述侧板抵接所述第二台阶槽的槽底壁,并与所述第二台阶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容胶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至所述下壳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容胶槽的槽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侧板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周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壳的周缘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为定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固定在对应的定位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的位置焊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包括中心部和设于所述中心部外周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下壳的内周壁连接,所述边缘部相对所述中心部朝向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弯折延伸,以与所述下壳的内周壁限定出所述第一容胶槽。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周缘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外露于所述容纳腔;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容纳腔并与外部电路相连,所述第二端支撑固定于所述支撑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第一端具有内焊盘,所述外壳的内周壁对应所述内焊盘的位置设有绝缘件。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CN202121462777.1U 2021-06-29 2021-06-29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756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2777.1U CN214756894U (zh) 2021-06-29 2021-06-29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2777.1U CN214756894U (zh) 2021-06-29 2021-06-29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6894U true CN214756894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0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2777.1U Active CN214756894U (zh) 2021-06-29 2021-06-29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6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4168B (zh) 扬声器箱
CN214799871U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112104930B (zh) 扬声器箱
CN213028516U (zh) 发声器件
CN214756892U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WO2020034727A1 (zh) 发声装置
WO2020034728A1 (zh) 终端装置
CN215871827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153503B (zh) 发声器件
CN214756894U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112511932A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工艺
WO2021237833A1 (zh) 发声器件
CN217470277U (zh)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CN214756796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073853B (zh) 发声器件
CN112468906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工艺
CN113543011B (zh) 扬声器模组、扬声器模组的壳体的加工工艺及电子设备
CN212628370U (zh) 发声器件
CN212628373U (zh) 发声器件
CN112153502B (zh) 扬声器箱
CN215345052U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16774949U (zh)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5734684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756795U (zh) 扬声器外壳、扬声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3473351B (zh) 扬声器模组、隔离网布组件的加工工艺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