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4949U -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4949U
CN216774949U CN202123444017.0U CN202123444017U CN216774949U CN 216774949 U CN216774949 U CN 216774949U CN 202123444017 U CN202123444017 U CN 202123444017U CN 216774949 U CN216774949 U CN 216774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front cover
cover plate
modul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40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锋
赵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40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4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4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4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包括:发声单体;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限定出安装发声单体的安装腔室,前壳包括金属部和塑胶部,金属部与塑胶部一体注塑成型,塑胶部包括支撑部和导声部,支撑部用于支撑发声单体,导声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腔室外且导声部设有与安装腔室连通的导声通道,金属部包括与后壳正对设置的前盖板以及由前盖板朝向后壳弯折延伸的侧围板,支撑部固定于前盖板,后壳与侧围板远离前盖板的一端密封配合;塑胶部开设有与发声单体的振膜正对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金属片,且金属片将开口封堵并与塑胶部涂胶密封。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声学性能,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轻薄化设计,同时提高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发声模组,比如扬声器箱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现已广泛运用于手机、电脑、耳机等电子装置中。目前,扬声器箱的前壳和后壳多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前壳和后壳厚度较大,由此会减小声腔体积,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声腔体积,提出了一种全金属外壳的扬声器模组,扬声器模组的上下壳均采用金属件,但是上述结构设计加工难度较大,而且存在密封效果不好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扬声器产品的防水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箱声学性能受限及不利于小型化、轻薄化设计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
发声单体;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限定出安装所述发声单体的安装腔室,其中,所述前壳包括金属部和塑胶部,所述金属部与所述塑胶部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塑胶部包括支撑部和导声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导声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室外且所述导声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金属部包括与所述后壳正对设置的前盖板以及由所述前盖板朝向所述后壳弯折延伸的侧围板,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前盖板,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围板远离所述前盖板的一端密封配合;
其中,所述塑胶部开设有与所述发声单体的振膜正对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金属片,且所述金属片将所述开口封堵并与所述塑胶部涂胶密封。
优选地,所述金属片为隔磁材料件。
优选地,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塑胶部之间限定出第一涂胶槽,所述第一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塑胶部背离所述后壳的一侧向所述后壳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支撑台阶,所述第一支撑台阶具有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金属片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壁,且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围成所述第一涂胶槽。
优选地,所述金属片为SPCC材质制件;和/或,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为0.15mm~0.3mm。
优选地,所述发声单体与支撑部之间限定出第二涂胶槽,第二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后壳的一侧向所述前盖板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支撑台阶,所述第二支撑台阶具有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发声单体朝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支撑于所述第二底壁上,且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围成所述第二涂胶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相互连接的竖向段和倾斜段,所述竖向段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壁;所述倾斜段自所述竖向段朝所述后壳的方向延伸,且朝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后壳为金属件,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围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围板之间限定出第三涂胶槽,第三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后壳的外边缘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抵接于所述侧围板的内侧并与所述侧围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三涂胶槽。
优选地,所述侧围板背离所述前盖板的端部边沿形成有卡槽,所述第一折边的外缘形成卡条,所述卡条插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后壳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后壳对应所述发声单体的磁轭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磁轭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并与所述后壳密封配合,且所述磁轭外露于所述后壳。
优选地,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围成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磁轭外缘对接并形成第四涂胶槽,第四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前盖板远离所述侧围板的边缘形成朝所述后壳的方向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嵌设于所述塑胶部内。
优选地,所述前盖板开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塑胶部外侧的注塑定位孔,所述注塑定位孔处盖设有封堵片。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灌装腔,所述注塑定位孔与所述灌装腔连通,以通过所述注塑定位孔向所述灌装腔内灌装吸音颗粒。
优选地,所述发声单体相对所述前盖板倾斜设置,沿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发声单体的靠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前盖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如上所述的发声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发声模组中的前壳由金属部和塑胶部一体注塑成型,前壳的金属部由于是金属件,较现有的塑胶前壳而言,金属部可冲压成型,降低了加工难度,且其厚度较小,不占用安装腔室的体积,优化发声模组的声学性能,并且,金属部厚度小则利于减少整个发声模组的Z轴高度,进而利于减小整机Z轴高度,实现产品小型化、轻薄化设计,同时还可以增大发声模组的声腔体积,提升其声学性能。并且,发声模组中侧围板与后壳密封配合,且金属部与塑胶部一体注塑成型,可实现安装腔室的有效密封,具有防水功能,提高防水效果,保证发声模组的正常使用。另外,前壳的塑胶部可注塑成型,可以根据发声单体以及与塑胶部配合的其他部件的形状成型出复杂的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成型。进一步地,塑胶部的开口处设置金属片,金属片可冲压成型,降低加工难度,且其厚度较小,可扩大安装腔室的体积,进一步优化发声模组的声学性能,并实现产品小型化、轻薄化设计,而且金属片可以保证壳体的刚性,保证发声模组的结构稳定性,而且金属片还可以具有隔磁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发声模组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发声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发声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发声模组的局部放大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发声模组中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50842490000041
Figure BDA000345084249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模组100。
如图1至图4所示,发声模组100包括发声单体10和壳体20,壳体20包括相互配合的前壳21和后壳22,前壳21和后壳22限定出安装发声单体10的安装腔室23,其中,前壳21包括金属部211和塑胶部212,金属部211与塑胶部212一体注塑成型,塑胶部212包括支撑部2121和导声部2122,支撑部2121用于支撑发声单体10,导声部2122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腔室23外且导声部2122设有与安装腔室23连通的导声通道2123,金属部211包括与后壳22正对设置的前盖板2111以及由前盖板2111朝向后壳22弯折延伸的侧围板2112,支撑部2121固定于前盖板2111,后壳22与侧围板2112远离前盖板2111的一端密封配合;其中,塑胶部212开设有与发声单体10的振膜12正对的开口2125,开口2125处设置有金属片30,且金属片30将开口2125封堵并与塑胶部212涂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发声模组100可应用于电子装置,比如手机、电脑、耳机中,发声模组100可为扬声器箱,发声模组100的发声单体10即为扬声器单体,本实施例发声模组100以应用于手机中的扬声器箱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前壳21和后壳22沿前后方向布置,前壳21和后壳22限定出安装腔室23,其中,前壳21由金属部211和塑胶部212一体注塑成型,塑胶部212包括支撑部2121和导声部2122,发声单体10支撑在支撑部2121上,支撑部2121固定于前盖板2111,实现发声单体10与前壳21之间的装配。金属部211包括前盖板2111和侧围板2112,其中,前盖板2111正对后壳22设置,侧围板2112自前盖板2111朝向后壳22弯折延伸形成,并且,侧围板2112远离前盖板2111的一端,即侧围板2112的后端与后壳22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安装腔室23的密封。另外,塑胶部212开设有与发声单体10的振膜12正对的开口2125,开口2125处设置有金属片30,且金属片30将开口2125封堵并与塑胶部212涂胶密封。可以理解地,安装腔室23分为前腔231和后腔232,其中,前腔231由金属片30、发声单体10和支撑部2121围成,导声部2122的导声通道2123与前腔231连通,实现正常出声。后腔232由金属部211、支撑部2121、发声单体10及后壳22围成。
本实施例发声模组100中的前壳21由金属部211和塑胶部212一体注塑成型,前壳21的金属部211由于是金属件,较现有的塑胶前壳21而言,金属部211可冲压成型,降低了加工难度,且其厚度较小,不占用安装腔室23的体积,优化发声模组100的声学性能,并且,金属部211厚度小则利于减少整个发声模组100的Z轴高度,进而利于减小整机Z轴高度,实现产品小型化、轻薄化设计,同时还可以增大发声模组100的声腔体积,提升其声学性能。并且,发声模组100中侧围板2112与后壳22密封配合,且金属部211与塑胶部212一体注塑成型,可实现安装腔室23的有效密封,具有防水功能,提高防水效果,保证发声模组100的正常使用。另外,前壳21的塑胶部212可注塑成型,可以根据发声单体10以及与塑胶部212配合的其他部件的形状成型出复杂的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成型。进一步地,塑胶部212的开口2125处设置金属片30,金属片30可冲压成型,降低加工难度,且其厚度较小,可扩大安装腔室23的体积,进一步优化发声模组100的声学性能,并实现产品小型化、轻薄化设计,而且金属片30可以保证壳体20的刚性,保证发声模组100的结构稳定性,而且金属片30还可以具有隔磁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发声模组100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地,金属片30为隔磁材料件,使得金属片30具有隔磁作用,实现整机隔磁功能,保证发声模组100的声学性能不受影响。具体地,金属片30为SPCC(一般用冷轧碳钢薄板及钢带)材质制件,具有易于取材和制作。更进一步地,金属片30的厚度为0.15mm~0.3mm,厚度较薄,利于减薄发声模组100的整体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片30与塑胶部212之间限定出第一涂胶槽40,第一涂胶槽40内涂布有密封胶,密封胶涂布在第一涂胶槽40内,将金属片30与塑胶部212粘接且密封,提高发声模组100的密封可靠性,提高防水等级。
具体地,塑胶部212背离后壳22的一侧向后壳22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支撑台阶2124,第一支撑台阶2124具有第一底壁21241和第一侧壁21242,金属片30安装于第二底壁21261,且金属片30与第一侧壁21242之间围成第一涂胶槽40。
如图2和图3所示,塑胶部212的前侧向后凹陷形成第一支撑台阶2124,第一支撑台阶2124具有第一底壁21241和第一侧壁21242,其中,金属片30安装在第二底壁21261上,且金属片30与第一侧壁21242之间围成第一涂胶槽40,从而通过在第一涂胶槽40内涂布密封胶,实现金属片30及前壳21的装配及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发声单体10与支撑部2121之间限定出第二涂胶槽50,第二涂胶槽50内涂布有密封胶,密封胶涂布在第一涂胶槽40内,将发声单体10与支撑部2121粘接且密封,提高发声模组100的密封可靠性,提高防水等级。
具体地,支撑部2121朝向后壳22的一侧向前盖板2111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支撑台阶2126,第二支撑台阶2126具有第二底壁21261和第二侧壁21262,发声单体10朝向前盖板2111的一侧支撑于第二底壁21261上,且发声单体10的侧壁与第二底壁21261及第二侧壁21262之间围成第二涂胶槽50。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2121的后侧向前凹陷形成第二支撑台阶2126,第二支撑台阶2126具有第二底壁21261和第二侧壁21262,其中,发声单体10的前侧可支撑在第二底壁21261上,且发声单体10的第二侧壁21262与第二支撑台阶2126的第二底壁21261和第二侧壁21262之间围成第二涂胶槽50,从而通过在第二涂胶槽50内涂布密封胶,实现发声单体10及前壳21的装配及密封。通过在支撑部2121上设置第二支撑台阶2126,即可使发声单体10及第二支撑台阶2126之间围成第二涂胶槽50,在实现支撑发声单体10的同时保证了发声单体10与支撑部2121之间的密封性,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1262具有相互连接的竖向段21263和倾斜段21264,竖向段21263垂直连接于第二底壁21261;倾斜段21264自竖向段21263朝后壳22的方向延伸,且朝远离发声单体10的方向倾斜。竖向段21263连接在倾斜段21264的前方,倾斜段21264自竖向段21263的后端向后延伸,且朝远离发声单体10的方向倾斜,即,倾斜段21264自前往后向外倾斜设置,使得倾斜段21264与发声单体10之间的距离自前往后逐渐扩大,进而使得第二涂胶槽50在倾斜段21264处自前往后逐渐扩大,不仅利于装配发声单体10,又利于向第二涂胶槽50内涂胶。
在一实施例中,后壳22为金属件,后壳22与侧围板2112之间焊接固定,后壳22与侧围板2112之间限定出第三涂胶槽60,第三涂胶槽60内涂布有密封胶。后壳22为金属件,可冲压成型,较现有的塑胶后壳22而言,后壳22可冲压成型,降低了加工难度,且其厚度减薄,可以增大发声模组100的后腔232体积,提升发声模组100的低频性能。并且,后壳22厚度减薄则利于减少整个发声模组100的Z轴高度,进一步利于减小整机Z轴高度,实现产品小型化、轻薄化设计。另外,后壳22与侧围板2112之间焊接固定,提高后壳22和前壳21装配的稳定性,并且,后壳22和侧围板2112之间限定出第三涂胶槽60,第三涂胶槽60内涂布有密封胶,实现密封,提高发声模组100中壳体20的密封性。
具体地,后壳22的外边缘向前盖板2111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折边221,第一折边221抵接于侧围板2112的内侧并与侧围板2112之间形成第三涂胶槽60。如图1至图4所示,后壳22的外边缘向前弯折形成第一折边221,第一折边221与侧围板2112的内侧抵接,且侧围板2112的后端高于第一折边221,从而与第一折边221之间围成第三涂胶槽60,第三涂胶槽60内涂布有密封胶,实现侧围板2112与第一折边221的密封,进而实现壳体20的密封。并且,第三涂胶槽60位于安装腔室23外,不占用安装腔室23的体积,优化发声模组100的声学性能。
进一步地,侧围板2112背离前盖板2111的端部边沿形成有卡槽2113,第一折边221的外缘形成卡条2221,卡条2221插入卡槽2113并与后壳22焊接固定。如图1所示,侧围板2112的后端部边沿形成多个卡槽2113,第一折边221的外缘形成多个卡条2221,卡条2221与卡槽2113的数量一致,且卡条2221一一对应地插入卡槽2113内,便于实现侧围板2112与后壳22之间的准确定位,并且,在卡条2221插入卡槽2113后,在卡槽2113处将卡条2221与卡槽2113槽壁焊接,实现前壳21和后壳22的稳定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后壳22对应发声单体10的磁轭1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225,磁轭11安装于安装孔225处并与后壳22密封配合,且磁轭11外露于后壳22。如图1至图3所示,发声单体10的后部具有磁轭11,而后壳22对应磁轭1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225,磁轭11安装于安装孔225处并与后壳22密封配合,保证安装腔室23的密封性,同时,磁轭11外露于后壳22。在后壳22开设安装孔225并使得磁轭11外露于后壳22的方式,使得后壳22在安装孔225处镂空设计,省略后壳22在安装孔225处的厚度,进一步减小发声模组100的Z轴高度,进而利于减小整机Z轴高度,实现产品超小型化以及超薄化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模组100,厚度为0.15mm~0.2mm,相较于现有的采用塑料壳体20的发声模组100而言,本实用新型发声模组100的厚度减薄了0.3mm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后壳22靠近安装孔225的位置向前盖板2111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折边222,第二折边222围成安装孔225并与磁轭11外缘对接并形成第四涂胶槽70,第四涂胶槽70内涂布有密封胶。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折边222自后壳22向前弯折形成,第二折边222围成安装孔225,磁轭11安装于安装孔225处,且第二折边222与磁轭11对接并形成第四涂胶槽70,第四涂胶槽70内涂布有密封胶,实现发声单体10与后壳22的密封,保证发声模组100防水功能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前盖板2111远离侧围板2112的边缘形成朝后壳22的方向翻折的翻边2114,翻边2114嵌设于塑胶部212内。如图2和图3所示,前盖板2111上形成开口2125的边缘向后翻折形成翻边2114,翻边2114嵌设于塑胶部212内,便于金属部211与塑胶部212一体注塑,提高前壳21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前盖板2111开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塑胶部212外侧的注塑定位孔2115,注塑定位孔2115处盖设有封堵片211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注塑定位孔21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注塑定位孔2115间隔设置在塑胶部212外侧,注塑定位孔2115有利于金属部211与塑胶部212注塑时准确定位,提高前壳21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安装腔室23内设有灌装腔,注塑定位孔2115与灌装腔连通,以通过注塑定位孔2115向灌装腔内灌装吸音颗粒。可以理解地,灌装腔为后腔232,注塑定位孔2115与后腔232连通,可通过注塑定位孔2115向灌装腔内灌装吸音颗粒,吸音颗粒可降低低频失真,改善发声模组100的声学性能。注塑定位孔2115兼具定位和灌装吸音颗粒的功能,实现多用途设计,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另外,后壳22开设有用于灌装吸音颗粒的灌装孔223,灌装孔223处盖设有灌装片224,灌装片224将灌装孔223封堵。灌装孔223开设于后壳22上,该灌装孔223可用于向后腔232灌装吸音颗粒,简单、方便。并且,灌装片224将灌装孔223封堵,避免吸音颗粒外泄,同时可保证后腔232的密封性。前盖板2111还开设有与后腔232连通的阻尼孔2117,阻尼孔2117处盖设有阻尼片2118,阻尼片2118将阻尼孔2117密封,后腔232整体呈密闭式设计,仅通过阻尼孔2117与外界连通,保证后腔232内气压与前腔231相同,改善发声模组100的声学性能,阻尼片2118盖在阻尼孔2117处,起到阻尼作用,减少噪音的产生。
在一实施例中,发声单体10相对前盖板2111倾斜设置,沿气流的流通方向,发声单体10的靠近前盖板2111的一侧与前盖板211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如图2和图3所示,气流自前腔231向导声通道2123内流通,发声单体10的前侧与前盖板2111之间的间距沿气流的流通方向逐渐增大,即,前腔231的体积沿气流的流通方向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减小气流的流通阻力,使得气流可顺畅地流向导声通道2123内,优化发声模组100的声学性能。并且,导声部2122位于安装腔室23的侧部,实现发声模组100的侧部出声,便于发声模组100应用于手机等厚度较薄需要侧部出声的电子装置中。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发声单体10通过电路板80与外部器件导通,侧围板2112开设有供电路板80穿过的缺口,且电路板80与侧围板2112及后壳22之间均密封连接。电路板80实现发声单体10与外部器件的导通,实现发声模组100正常工作,且电路板80与侧围板2112及后壳22之间均密封连接,保证安装腔室23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发声模组100中,后壳22与前壳21的金属部211可均为不锈钢制件,具有易于取材和成型且防锈蚀的优点。封堵片2116和灌装片224可均采用PET(涤纶树脂)材质制成,方便制作,可保证封装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外壳内的上述的发声模组100。电子装置可为手机、电脑、耳机等。该电子装置中发声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包括:
发声单体;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限定出安装所述发声单体的安装腔室,其中,所述前壳包括金属部和塑胶部,所述金属部与所述塑胶部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塑胶部包括支撑部和导声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发声单体,所述导声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室外且所述导声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金属部包括与所述后壳正对设置的前盖板以及由所述前盖板朝向所述后壳弯折延伸的侧围板,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前盖板,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围板远离所述前盖板的一端密封配合;
其中,所述塑胶部开设有与所述发声单体的振膜正对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金属片,且所述金属片将所述开口封堵并与所述塑胶部涂胶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为隔磁材料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塑胶部之间限定出第一涂胶槽,所述第一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部背离所述后壳的一侧向所述后壳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支撑台阶,所述第一支撑台阶具有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金属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壁,且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围成所述第一涂胶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为SPCC材质制件;和/或,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为0.15mm~0.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与支撑部之间限定出第二涂胶槽,第二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后壳的一侧向所述前盖板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支撑台阶,所述第二支撑台阶具有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发声单体朝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支撑于所述第二底壁上,且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围成所述第二涂胶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相互连接的竖向段和倾斜段,所述竖向段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壁;所述倾斜段自所述竖向段朝所述后壳的方向延伸,且朝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倾斜。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为金属件,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围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围板之间限定出第三涂胶槽,第三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外边缘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抵接于所述侧围板的内侧并与所述侧围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三涂胶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背离所述前盖板的端部边沿形成有卡槽,所述第一折边的外缘形成卡条,所述卡条插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后壳焊接固定。
12.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对应所述发声单体的磁轭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磁轭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并与所述后壳密封配合,且所述磁轭外露于所述后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围成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磁轭外缘对接并形成第四涂胶槽,第四涂胶槽内涂布有密封胶。
14.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远离所述侧围板的边缘形成朝所述后壳的方向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嵌设于所述塑胶部内。
15.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开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塑胶部外侧的注塑定位孔,所述注塑定位孔处盖设有封堵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灌装腔,所述注塑定位孔与所述灌装腔连通,以通过所述注塑定位孔向所述灌装腔内灌装吸音颗粒。
17.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相对所述前盖板倾斜设置,沿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发声单体的靠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前盖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1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
CN202123444017.0U 2021-12-31 2021-12-31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6774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4017.0U CN216774949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4017.0U CN216774949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4949U true CN216774949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4017.0U Active CN216774949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4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35690A1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4507324U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110248296B (zh) 发声装置
CN112104930B (zh) 扬声器箱
WO2020024679A1 (zh) 扬声器模组
CN108430030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方法
WO2022041434A1 (zh) 扬声器箱
WO2022041453A1 (zh) 扬声器箱
WO2022143041A1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产品
CN112153503B (zh) 发声器件
CN216774949U (zh)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3028516U (zh) 发声器件
CN217240921U (zh)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7240922U (zh) 发声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2468906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工艺
CN112511932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工艺
CN112073853B (zh) 发声器件
CN210725326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714657B (zh) 扬声器组件、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扬声器组件的组装方法
CN214756894U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112153502A (zh) 扬声器箱
CN214799552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4154827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发声装置
CN113473351B (zh) 扬声器模组、隔离网布组件的加工工艺及电子设备
CN215529290U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