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2942U -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2942U
CN214742942U CN202120337553.1U CN202120337553U CN214742942U CN 214742942 U CN214742942 U CN 214742942U CN 202120337553 U CN202120337553 U CN 202120337553U CN 214742942 U CN214742942 U CN 214742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plate
spring body
mai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75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品
刘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mpos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mpos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mpos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mpos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75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2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2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2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包括主簧本体、副簧本体、以及设置在主簧本体两端的上卷耳;所述主簧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簧凸扣板和主簧凹扣板,所述副簧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副簧凸扣板和副簧凹扣板;所述主簧本体和副簧本体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上卷耳通过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主簧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材料,解决了普通钢板弹簧的寿命短、重量大、安全性低、舒适性差等缺点;采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加上以先进制造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板簧,在满足现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车辆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使用及维修成本、降低悬架系统的重量,达到一定节约能源的效果,大大提高车辆悬挂系统的安全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悬架减震结构形式基本分为螺旋弹簧、普通弹簧及空气弹簧。其中,螺旋弹簧主要应用在小轿车等小型车辆上;普通钢板弹簧主要应用在卡车、中轻型客车及工程机械设备等车辆上;空气弹簧主要应用在大型客车及一些城市公交车上。普通钢板弹簧和空气弹簧两种结构上相比较,空气弹簧悬架占有一定优势,也就是说,目前使用普通钢板弹簧悬架的车辆,如果不计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改为使用空气弹簧悬架;但本身就是使用空气弹簧悬架的车辆,很难使用普通钢板弹簧来代替,因为普通钢板弹簧对于车辆的底盘结构空间要求比较大,不是所有车辆都可以适用。
普通钢板弹簧作为一种弹性元件,在相应的机械、车辆悬架当中使用是很普遍的。板簧结构的组成是由很多宽度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合金材质的弹簧片叠加组合构成。一般我们在汽车悬架上安装板簧的时候,是与车辆前后平行的方向,纵置装配在相应的车桥上。板簧的中间部位与车桥固定连接,两端与车辆底盘连接。钢板弹簧在工作的时候会承受一个正垂直方向的载荷,载荷越大,板簧变形越大,载荷越小,板簧变形越小。普通钢板弹簧存在一些缺点:例如,1)使用环境受限。2)舒适性与承载力不能兼顾。3)产生更多的噪音。4)使用寿命短。5)重量大,增加燃油消耗。6)安全性低。7)产品粗制滥造。8)钢板弹簧易腐蚀,受气候及周边环境影响大。9)钢板弹簧存在塑性变形,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衰减。
空气悬架,对于底盘空间小(如低底盘的城市公交车)及对舒适性要求比较高的车辆,无奈只能选择价格极高且系统结构复杂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由控制电脑、吸气孔、排气孔、气囊减震器和空气分配器等组成。控制车身的水平姿态:调节车身的稳定系统。简单地说就是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的减震,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气囊式的空气弹簧。空气悬架工作原理就是用空气压缩机形成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到橡胶气囊中,橡胶气囊的弹性变形及空气压缩变形,以类似于汽车轮胎一样效果来达到缓冲的作用。在国外,空气悬架系统在重型货车上的使用率超过80%,在高速客车和豪华城市客车上已100%采用,部分轿车也安装了这个系统。空气悬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1)价格高。2)对承载重量要求比较严格。3)配套零部件种类繁多,包括传感器、阀门、管路、电脑数据线路、气囊等等,出现故障检修过程复杂,维修成本高。4)使用寿命短。5)安全隐患大。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以纵置的方式,组成一组纵式组合型板簧悬架结构,将车辆的载荷,分布在单片或多片小型板簧上,使得板簧组件既能够达到整车的承载力要求,又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板簧悬架系统占用的底盘空间,以等同于空气弹簧悬架的安装空间,达到使用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包括主簧本体、副簧本体、以及设置在主簧本体两端的上卷耳;
所述主簧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簧凸扣板和主簧凹扣板,所述副簧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副簧凸扣板和副簧凹扣板;
所述主簧本体和副簧本体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上卷耳通过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主簧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卷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衬套;所述上卷耳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主簧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卷耳底板,所述卷耳底板与上卷耳的位置相对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簧本体的两侧,所述卷耳底板通过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主簧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簧凸扣板和主簧凹扣板位于远离主簧本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扣板防护垫。
优选地,所述副簧凸扣板位于远离副簧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上垫板,所述副簧凹扣板位于远离副簧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下垫板。
优选地,所述副簧凸扣板和上垫板之间、所述副簧凹扣板和下垫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扣板防护垫。
优选地,所述扣板防护垫采用多层线胶板。
优选地,所述副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通过第二螺栓、第二螺母与副簧本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加上以先进制造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板簧,来完美的解决了普通平置板簧与空气弹簧的缺点,从而使由于成本原因未使用气囊悬架系统的用户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达到使用气囊悬架的效果;使已经使用气囊悬架系统的用户在保证原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满足现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车辆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使用及维修成本、降低悬架系统的重量,达到一定节约能源的效果;大大提高车辆悬挂系统的安全及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主簧本体和副簧本体均采用复合材料,解决了普通钢板弹簧的寿命短、重量大、安全性低、舒适性差等缺点;
4)本实用新型将原来占用空间大,很长的纵置板簧,以单片或多片小型的板簧,以纵置的方式,并配备上下金属装卡组件,组成一组纵式组合型板簧悬架结构,将该结构应用在车辆上时,板簧相对于车辆为垂直作用于底盘与车桥之间,将车辆的载荷,分布在单片或多片小型板簧上,使得板簧组件既能够达到整车的承载力要求,又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板簧悬架系统占用的底盘空间,以等同于空气弹簧悬架的安装空间,达到使用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的俯视图。
在以上附图中:100、主簧本体;210、主簧凸扣板;220、主簧凹扣板;300、副簧本体;410、副簧凸扣板;420、副簧凹扣板;500、定位销;610、扣板防护垫;620、上垫板;630、下垫板;710、上卷耳;720、衬套;730、第一螺母;740、第一螺栓;750、卷耳底板;810、耐磨板;820、第二螺栓;830、第二螺母;840、耐磨板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实施例中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并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实施例1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包括主簧本体100、副簧本体300、以及设置在主簧本体100两端的上卷耳710,所述主簧本体100和副簧本体300通过定位销500固定连接,所述上卷耳710通过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与主簧本体100固定连接。
所述主簧本体10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簧凸扣板210和主簧凹扣板220,所述副簧本体30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副簧凸扣板410和副簧凹扣板420,通过定位销500依次将副簧凸扣板410、副簧本体300、副簧凹扣板420、主簧凸扣板210、主簧本体100及主簧凹扣板22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簧凸扣板210下方设置有凸起,所述主簧凹扣板220上方设置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以实现主簧凸扣板210和主簧凹扣板220的相配合。所述副簧凸扣板410下方设置有凸起,所述副簧凹扣板420上方设置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以实现副簧凸扣板410和副簧凹扣板420的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簧本体100、副簧本体300均为弓字型结构,且采用复合材料,解决了普通钢板弹簧的寿命短、重量大、安全性低、舒适性差等缺点。
所述上卷耳710通过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与主簧本体100固定连接;所述上卷耳710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衬套720;所述衬套720采用双金属衬套,用于延长衬套7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上卷耳710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与主簧本体100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簧本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卷耳底板750,所述卷耳底板750与上卷耳710的位置相对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簧本体100的两侧,所述卷耳底板750通过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与主簧本体10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分别为六角法兰面螺栓和六角法兰面螺母,所述第一螺母730位于远离上卷耳710一侧的主簧本体100上,所述第一螺栓740位于靠近上卷耳710一侧的主簧本体100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簧凸扣板210和主簧凹扣板220位于远离主簧本体10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扣板防护垫610,有利于延长纵置板簧的使用寿命。
所述副簧凸扣板410位于远离副簧本体300的一侧设置有上垫板620,所述副簧凹扣板420位于远离副簧本体300的一侧设置有下垫板630,有利于延长纵置板簧的使用寿命。
所述副簧凸扣板410和上垫板620之间、所述副簧凹扣板420和下垫板630之间分别设置有扣板防护垫610。
进一步的,所述扣板防护垫610采用多层线胶板,进一步延长纵置板簧的使用寿命。
所述副簧本体3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耐磨板810,所述耐磨板810通过第二螺栓820、第二螺母830与副簧本体30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副簧本体3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耐磨板底板840,所述耐磨板底板840与耐磨板810相对应,分别设置在副簧本体300的两侧,所述耐磨板底板840通过第二螺栓820、第二螺母830与副簧本体30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栓820采用沉头内六角螺栓,所述第二螺母830采用六角法兰面螺母,所述第二螺母830位于远离所述耐磨板810一侧的板簧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簧本体100和/或副簧本体300两端和中间位置的宽度小于其他位置的宽度,且所述板簧本体为中心线对称结构,提高板簧的弹性变形力。
端部至中间位置的主簧本体100和/或副簧本体300的两侧为弧形结构,有利于提高板簧的弹性变形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复合材料属于现有材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该复合材料属于公知常识。
上述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采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加上以先进制造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板簧,来完美的解决了普通平置板簧与空气弹簧的缺点,从而使由于成本原因未使用气囊悬架系统的用户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达到使用气囊悬架的效果;使已经使用气囊悬架系统的用户在保证原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在满足现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车辆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使用及维修成本、降低悬架系统的重量,达到一定节约能源的效果;大大提高车辆悬挂系统的安全及稳定性。
上述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将原来占用空间大,很长的纵置板簧,以单片或多片小型的板簧,以纵置的方式,并配备上下金属装卡组件,组成一组纵式组合型板簧悬架结构,将该结构应用在车辆上时,板簧相对于车辆为垂直作用于底盘与车桥之间,将车辆的载荷,分布在单片或多片小型板簧上,使得板簧组件既能够达到整车的承载力要求,又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板簧悬架系统占用的底盘空间,以等同于空气弹簧悬架的安装空间,达到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其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通过常规的替代或者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参数变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簧本体(100)、副簧本体(300)、以及设置在主簧本体(100)两端的上卷耳(710);
所述主簧本体(10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簧凸扣板(210)和主簧凹扣板(220),所述副簧本体(30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副簧凸扣板(410)和副簧凹扣板(420);
所述主簧本体(100)和副簧本体(300)通过定位销(500)固定连接,所述上卷耳(710)通过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与主簧本体(10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卷耳(710)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衬套(720);所述上卷耳(710)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与主簧本体(10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本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卷耳底板(750),所述卷耳底板(750)与上卷耳(710)的位置相对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簧本体(100)的两侧,所述卷耳底板(750)通过第一螺栓(740)、第一螺母(730)与主簧本体(1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凸扣板(210)和主簧凹扣板(220)位于远离主簧本体(10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扣板防护垫(6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簧凸扣板(410)位于远离副簧本体(300)的一侧设置有上垫板(620),所述副簧凹扣板(420)位于远离副簧本体(300)的一侧设置有下垫板(6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簧凸扣板(410)和上垫板(620)之间、所述副簧凹扣板(420)和下垫板(630)之间分别设置有扣板防护垫(61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防护垫(610)采用多层线胶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簧本体(3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耐磨板(810),所述耐磨板(810)通过第二螺栓(820)、第二螺母(830)与副簧本体(300)固定连接。
CN202120337553.1U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Active CN214742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7553.1U CN214742942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7553.1U CN214742942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2942U true CN21474294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4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7553.1U Active CN214742942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2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42942U (zh) 一种用于轻卡后簧的纵置板簧
CN201511773U (zh) 一种载货汽车单驱动桥用渐变刚度复合悬架装置
CN215487367U (zh) 一种用于牵引车前簧的复合材料板簧
CN215487368U (zh) 一种用于轻卡前簧的纵置板簧
CN215487365U (zh) 一种用于轻卡后副簧的纵置板簧
CN215487366U (zh) 一种用于牵引车后簧的复合材料板簧
CN110143107B (zh) 一种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
CN110077187A (zh) 一种高承载能力车辆平台
CN212827753U (zh) 一种偏置式复合空气悬架
CN213676305U (zh) 一种摆渡车后空气悬架
CN201300681Y (zh) 副簧吊耳
CN209833294U (zh) 一种重型卡车用推力杆支架
CN21141687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后悬架装置
CN210822269U (zh) 一种铁路货车的弹性抗侧滚装置
CN210118405U (zh) 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用复合材料板簧
CN113547884A (zh) 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及汽车
CN113183704A (zh) 一种智能车辆后轴悬架系统及舒适性匹配方法
CN201694017U (zh) 具有橡胶弹簧和钢板弹簧的轻型载货汽车后悬架系统
CN216268541U (zh) 一种铸件副簧支座用缓冲块
CN11068275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后悬架结构
CN210881579U (zh) 一种悬架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CN216545617U (zh) 一种摇臂式悬挂装置
CN219299839U (zh) 一种模块化钢板弹簧总成
CN218197806U (zh) 一种商用车随动轴复合空气悬架
CN212267172U (zh) 一种复合材料板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