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9885U -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9885U
CN214719885U CN202023171310.XU CN202023171310U CN214719885U CN 214719885 U CN214719885 U CN 214719885U CN 202023171310 U CN202023171310 U CN 202023171310U CN 214719885 U CN214719885 U CN 214719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haped groove
die
placing plane
bend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13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云浪
李坚
文红光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to CN2020231713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9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9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9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包括:压弯下模,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面与侧壁垂直;压弯上模,所述压弯上模移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上方,所述压弯上模与所述U型槽相对应,并且所述压弯上模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槽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底面与侧壁相垂直的U型槽,通过与所述U型槽向适配的压弯上模将待弯工件压入所述U型槽中,便能实现使待弯工件一次性形成两处夹角为90°的弯折,操作简便,对大量工件进行折弯时折弯的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制作折弯角度为90度的U型折弯件时没有专用的模具,需要使用折弯机先后进行两次折弯,折弯的效率较低,且在对折弯后需手动计算折弯的角度和折弯件各部分的尺寸是否满足需求,这样使得批量生产折弯件时的效率较底,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拆卸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制作U型折弯件时需多次对工件进行折弯而导致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其包括:
压弯下模,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面与侧壁垂直;
压弯上模,所述压弯上模移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上方,所述压弯上模与所述U型槽相对应,并且所述压弯上模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槽的底面。
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中,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有第一放置平面和第二放置平面,所述第一放置平面和所述第二放置平面分别位于所述U型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放置平面和所述第二放置平面均平行于所述U型槽的底面。
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放置平面朝向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圆,所述第二放置平面朝向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圆。
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放置平面远离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放置平面远离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为199mm。
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中,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57mm。
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中,所述压弯上模包括:
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U型槽相对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压块背向所述U型槽的一侧连接。
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中,所述压块包括:
压块本体;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压块本体,并位于所述压块本体背向所述U型槽的一侧;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连接片均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简易折弯模具,所述压弯上模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有益效果:中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底面与侧壁相垂直的U型槽,通过与所述U型槽向适配的压弯上模将待弯工件压入所述U型槽中,便能实现使待弯工件一次性形成两处夹角为90°的弯折,操作简便,对大量工件进行折弯时折弯的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简易折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0、压弯下模;20、压弯上模;21、压块;211、压块本体;212、连接部;22、连接组件;221、连接片;30、U型件;40、第一放置平面;50、第二放置平面;60、第一倒角圆;70、第二倒角圆;80、第一限位块;90、第二限位块;100、待弯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如图1所示,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包括压弯上模20和压弯下模10,所述压弯下模10上设置有U型槽30,所述U型槽30的底面与侧壁垂直,所述压弯上模20用于将待弯工件100压入所述U型槽30中,使待弯工件100与所述U型槽30的底面的侧壁相贴合,且由于所述U型槽30的底面和侧壁相互垂直,因此在所述压弯上模20将待弯工件100压至与U型槽30的底面和侧壁贴合后,待弯工件100将一次性形成两处弯折,且两处弯折的夹角均为90°;所述压弯上模20移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30上方,所述压弯上模20与所述U型槽30相对应,且所述压弯上模20的形状大小与所述U型槽30相适配,即,所述压弯上模20能够压入所述U型槽30中,且所述压弯上模20压入所述U型槽30中后能够使待弯工件100紧贴于所述U型槽30的内壁上;所述压弯上模20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槽30的底面,在需要对待弯工件100进行弯折时,先将待弯工件100放置在U型槽30的开口处,然后使压弯上模20对准U型槽30的开口向下移动,直至移动至所述U型槽30中,并且待弯工件100与所述U型槽30的内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压弯下模10上设置底面与侧壁相垂直的U型槽30,通过与所述U型槽30向适配的压弯上模20将待弯工件100压入所述U型槽30中,便能实现使待弯工件100一次性形成两处夹角为90°的弯折,操作简便,对大量工件进行折弯时折弯的效率较高。
所述压弯下模10上设置有第一放置平面40和第二放置平面50,所述第一放置平面40和所述第二放置平面50分别位于所述U型槽30的开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放置平面40和所述第二放置平面50均平行于所述U型槽30的底面,所述第一放置平面40、所述第二放置平面50以及诉述U型槽30的开口均处于同一个面内。待弯工件100呈长条形的板状,且待弯工件100的长度大于所述U型槽30的宽度,当需要对待弯工件100进行弯折时,先将待弯工件100放置在所述压弯下模10上,且待弯工件100的一端位于第一放置平面40上,另一端位于第二放置平面50上,待弯工件100的中间位置对准所述U型槽30的中间,然后使压弯上模20对准U型槽30的开口向下移动,直至移动至所述U型槽30中,并且待弯工件100与所述U型槽30的内壁相贴合,此时,待弯工件100形成两个弯折处,待弯工件100由长条形的板状被折弯为U型状,且被压成U型状后被弯折的两侧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放置平面40朝向所述U型槽30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圆60,所述第二放置平面50朝向所述U型槽30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圆70,即,所述第一倒角圆60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平面40与所述U型槽30的内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倒角圆70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平面50与所述U型槽30的内壁的连接处,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倒角圆60和所述第二倒角圆70,使待弯工件100在被所述压弯上模20压入所述U型槽30中时更为平顺,使待弯工件100更易被所述压弯上模20压弯。
所述第一放置平面40远离所述U型槽30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0,所述第二放置平面50远离所述U型槽30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90,所述第一限位块8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90之间的距离为199mm;所述待弯工件100的长度为199mm,宽为50mmm,即所述第一限位块8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90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待弯工件100的长度,且所述第一限位块80与所述第一倒角圆60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限位块90与所述第二倒角圆70之间的距离;在需要对待弯工件100进行折弯时,需先将待弯工件100卡入所述第一限位块8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90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8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90,可以将待弯工件100在所述压弯下模10上快速放置到位。
所述U型槽30的宽度为57mm;当待弯工件100被折弯后,待弯工件100将呈U型状,其底部的长度为57mm,与所述U型槽30的宽度相等,且其左右弯折部分的长度相等,均为75mm。使用本实施例中简易折弯模具对待弯工件100进行折弯能够实现一次冲压成型,在折弯后无需计算工件各部分的尺寸,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同时无需人工计算折弯的的工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压弯上模20包括压块21和连接组件22,所述压块21与所述U型槽30相对应,所述压块21朝向所述U型槽30的一侧平行于所述U型槽30的底面,所述连接组件22与所述压块21背向所述U型槽30的一侧连接。所述压块21包括压块本体211和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连接所述压块本体211,并位于所述压块本体211背向所述U型槽30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22包括两个连接片221,两个所述连接片221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212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连接片221均与所述连接部212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机架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简易折弯模具,所述压弯下模10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弯上模20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折弯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压弯上模20,并驱动所述压弯上模20沿垂直于所述U型槽30的底面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与两个所述连接片221连接,即,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片221与所述压弯上模20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所述连接片221,使得所述压块21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连接更为稳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包括:压弯下模,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面与侧壁垂直;压弯上模,所述压弯上模移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上方,所述压弯上模与所述U型槽相对应,并且所述压弯上模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槽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底面与侧壁相垂直的U型槽,通过与所述U型槽向适配的压弯上模将待弯工件压入所述U型槽中,便能实现使待弯工件一次性形成两处夹角为90°的弯折,操作简便,对大量工件进行折弯时折弯的效率较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压弯下模,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面与侧壁垂直;
压弯上模,所述压弯上模移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上方,所述压弯上模与所述U型槽相对应,并且所述压弯上模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槽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弯下模上设置有第一放置平面和第二放置平面,所述第一放置平面和所述第二放置平面分别位于所述U型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放置平面和所述第二放置平面均平行于所述U型槽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平面朝向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圆,所述第二放置平面朝向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平面远离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放置平面远离所述U型槽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为19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5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弯上模包括:
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U型槽相对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压块背向所述U型槽的一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简易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包括:
压块本体;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压块本体,并位于所述压块本体背向所述U型槽的一侧;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连接片均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9.一种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如权利要求1-8所述简易折弯模具,所述压弯上模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CN202023171310.X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Active CN214719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1310.XU CN214719885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1310.XU CN214719885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9885U true CN214719885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1310.XU Active CN214719885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98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0778A (zh) * 2021-12-13 2022-03-22 忠通(广州)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钢板折弯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0778A (zh) * 2021-12-13 2022-03-22 忠通(广州)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钢板折弯机
CN114210778B (zh) * 2021-12-13 2024-02-23 忠通(广州)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钢板折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4260B1 (ko) 폐단면 구조체의 성형 방법 및 폐단면 구조체의 성형 장치
WO2017107224A1 (zh) 一种汽车配件模具
CN108284154B (zh) 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
CN214719885U (zh) 一种简易折弯模具及折弯机
CN214053206U (zh) 金属板材压弯工装
CN201208626Y (zh) 一种带有弹性凸凹模的冲压模具
CN209773145U (zh) 一种弹片弯曲成型装置
CN211700887U (zh) 冲压折弯模具结构
CN210115391U (zh) 一种大滑块带小滑块的模具结构
CN215143592U (zh) 一种折弯冲压模具
CN212792757U (zh) 一种针对钣金加工的冲压弯折机构
CN214212017U (zh) 成型工装
CN210450716U (zh) 一种刹车报警线探头导线用压弯工装
CN213793762U (zh) 一种快速高效冲裁折弯一体模具
CN215143925U (zh) 座椅线束安装支架的双工位冲压模具
CN212703755U (zh) 一种应用于折弯机上的冲压模具
CN214866318U (zh) 一种折弯模具
CN209986103U (zh) 一种弯曲模
CN220295657U (zh) 一种连续冲模上带保护结构的折弯机构
CN209811035U (zh) 一种折弯模具
CN215786271U (zh) 一种具有弹簧导向销的冲压模具
CN215697624U (zh) 一种整形机构
CN215090180U (zh) 一种用于冲压z形轮廓的冲模结构
CN219817628U (zh) 一种反折压平模具结构
CN215544268U (zh) 一种带限位组件的折弯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