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8097U - 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8097U
CN214698097U CN202121136265.6U CN202121136265U CN214698097U CN 214698097 U CN214698097 U CN 214698097U CN 202121136265 U CN202121136265 U CN 202121136265U CN 214698097 U CN214698097 U CN 214698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shaft
crankcase
hole
axial direction
faste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62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代隼人
山口智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8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8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在内燃机中,能够容易地确认对板部件进行紧固的紧固部件的状态。一种内燃机,其具备:曲轴箱(30);曲轴(31),其支承于曲轴箱(30);板部件(61),其固定于曲轴(31)并与曲轴(31)一体地旋转;以及紧固部件(65),其将板部件(61)相对于曲轴(31)在曲轴(31)的轴向上进行紧固,板部件(61)相对于曲轴箱(30)的将曲轴(31)的轴颈部(51)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壁(42)配置于曲轴箱(30)的内侧,在支承壁(42)设置有确认孔(75),确认孔(75)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相对于曲轴(31)的旋转中心在径向上偏移的紧固部件(65)重叠。

Description

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曲轴,其支承于曲轴箱;板部件(脉冲环),其与曲轴一体地旋转;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板部件相对于曲轴进行紧固,板部件相对于曲轴箱的将曲轴的轴颈部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壁配置于曲轴箱的内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79889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内燃机中,将板部件紧固于曲轴的紧固部件相对于曲轴箱的支承壁配置于曲轴箱的内侧,因此,若不分解内燃机,则无法目视确认紧固部件。因此,紧固部件的松动检查等紧固部件的状态的确认变得困难。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内燃机中,能够容易地确认紧固板部件的紧固部件的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内燃机具备:曲轴箱30;曲轴31,其支承于所述曲轴箱30;板部件61,其固定于所述曲轴31并与所述曲轴31一体地旋转;以及紧固部件65,其将所述板部件61相对于所述曲轴31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进行紧固,所述板部件61相对于所述曲轴箱30的支承壁42配置于所述曲轴箱30的内侧,所述支承壁42将所述曲轴31的轴颈部51支承为旋转自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壁42设置有确认孔75,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确认孔75与相对于所述曲轴31的旋转中心在径向上偏移的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确认孔75设置成能够供紧固所述紧固部件65的工具77插入而使所述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及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曲轴31上,在相对于所述确认孔75处于所述曲轴31的轴向外侧的位置,固定有发电用的转子57,在所述转子57上设置有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的镂空孔60a、60c、60e。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镂空孔60a、60c、60e以及所述确认孔75设置成能够供紧固所述紧固部件65的工具77插入而使所述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以及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曲轴箱30固定在车辆的车架10上,在所述曲轴箱30安装有曲轴箱罩49,该曲轴箱罩49从所述曲轴31的轴向外侧覆盖设置有所述确认孔75的所述支承壁42,所述车架10配置于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不与所述曲轴箱罩49重叠的位置,在将所述曲轴箱30搭载于所述车架10的状态下,所述曲轴箱罩49能够相对于所述曲轴箱30装卸。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确认孔75与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的状态下,所述确认孔75配置成所述确认孔75的上下的中间部75a相对于所述紧固部件65位于上方。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承壁42上,以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贯通所述支承壁42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供油流通的油孔73,所述油孔73设置于所述曲轴31的下方,所述确认孔75设置于所述曲轴31的上方。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收纳使所述曲轴31旋转的活塞的气缸部32通过螺栓71而紧固于所述曲轴箱30,所述支承壁42具备一对供所述螺栓71进行紧固的紧固部30c,所述紧固部30c沿所述气缸部32的气缸轴线32e的轴向延伸,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确认孔75配置在一对所述紧固部30c之间。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内燃机是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排列有多个气缸的多气缸的内燃机,所述曲轴箱30具备使多个所述气缸相互连通的连通孔78,所述确认孔75与所述连通孔78同轴地配置。
实用新型效果
内燃机具备:曲轴箱;曲轴,其支承于曲轴箱;板部件,其固定于曲轴并与曲轴一体地旋转;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板部件相对于曲轴在曲轴的轴向上进行紧固,板部件相对于曲轴箱的将曲轴的轴颈部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壁配置于曲轴箱的内侧,在支承壁上设置有确认孔,在沿曲轴的轴向观察时,该确认孔与相对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在径向上偏移的紧固部件重叠。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与紧固部件重叠的确认孔确认相对于曲轴箱的支承壁配置于曲轴箱的内侧的板部件的紧固部件。因此,能够容易地确认紧固部件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确认孔设置成能够供对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工具插入而使紧固部件转动的大小以及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插入到确认孔中的工具,能够进一步紧固紧固部件,维护性良好。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曲轴上,在相对于确认孔位于曲轴的轴向外侧的位置,固定有发电用的转子,在转子上设置有在沿曲轴的轴向观察时与紧固部件重叠的镂空孔。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将发电用的转子固定于曲轴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转子的镂空孔以及确认孔来确认紧固部件的状态。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镂空孔以及确认孔设置成能够供对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工具插入而使紧固部件转动的大小以及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插入在镂空孔以及确认孔中的工具,能够进一步对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维护性良好。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曲轴箱固定于车辆的车架,在曲轴箱上安装有曲轴箱罩,该曲轴箱罩从曲轴的轴向外侧覆盖设有确认孔的支承壁,车架配置于在沿曲轴的轴向观察时不与曲轴箱罩重叠的位置,在将曲轴箱搭载于车架的状态下,曲轴箱罩能够相对于曲轴箱装卸。
根据该结构,在将曲轴箱搭载于车架的状态下,通过拆下曲轴箱罩能够接近确认孔,容易确认紧固部件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沿曲轴的轴向观察时确认孔与紧固部件重叠的状态下,确认孔配置成确认孔的上下的中间部相对于紧固部件位于上方。
根据该结构,在确认孔与紧固部件重叠的状态下,确认孔相对于紧固部件位于上方,因此能够经由确认孔俯视紧固部件,容易看清紧固部件。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支承壁上,以沿曲轴的轴向贯通支承壁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供油流通的油孔,油孔设置于曲轴的下方,确认孔设置于曲轴的上方。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曲轴的下方设置有油孔,因此容易使油流通。另外,由于在曲轴的上方设置有确认孔,因此油不易附着于确认孔。因此,容易从确认孔确认紧固部件的状态。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收纳使曲轴旋转的活塞的气缸部通过螺栓而紧固于曲轴箱,支承壁具备一对供螺栓进行紧固的紧固部,紧固部沿气缸部的气缸轴线的轴向延伸,在沿曲轴的轴向观察时,确认孔配置于一对紧固部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一对紧固部将气缸部紧固于曲轴箱,并且能够在支承壁处利用一对紧固部之间的空间高效地配置确认孔。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内燃机是在曲轴的轴向上排列有多个气缸的多气缸的内燃机,曲轴箱具备使多个气缸相互连通的连通孔,确认孔与连通孔同轴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确认孔与连通孔同轴,因此能够将确认孔与连通孔一起形成,能够容易地形成确认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在沿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中图示了转子的图。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车辆);
10:车架;
11:内燃机;
30:曲轴箱;
30c:紧固部;
31:曲轴;
32:气缸部;
32e:气缸轴线;
42:支承壁;
49:曲轴箱罩;
51:轴颈部;
57:转子;
60a、60c、60e:镂空孔;
61:板部件;
65:紧固部件;
71;螺栓;
73:油孔;
75:确认孔;
75a:中间部;
77:工具;
78: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若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FR表示车体前方,标号UP表示车体上方,标号LH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视图。
自动二轮车1是如下的车辆:内燃机11支承于车架10,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前叉12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架10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摆臂13设置于车架10的后部。
自动二轮车1是供乘员以跨座椅14的方式就座的鞍乘型车辆,座椅14设置在车架10的后部的上方。
车架10具备:前立管15,其设置于车架10的前端;主框架16,其从前立管15向后方延伸;下框架17,其从车架10的前端部向后下方延伸;中心框架18,其从主框架16的后端向下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座椅框架19,其从中心框架18的上部向后方延伸。
前叉12被前立管15支承为能够向左右转向。转向用的把手21安装于前叉12的上端部。前轮2被设置于前叉12的下端部的车轴2a支承。
摆臂13的前端部被支承于中心框架18的下部的枢轴23支承。摆臂13以枢轴23为中心上下摆动。
后轮3被在摆臂13的后端部设置的车轴3a支承。
在摆臂13与车架10之间架设有后缓冲器24。
内燃机11在主框架16的下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下框架17与中心框架18之间,并固定于车架10。
内燃机11具备曲轴箱30、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曲轴箱30的曲轴31、以及从曲轴箱30的前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的气缸部32。
曲轴箱30固定于车架10。
气缸部32具有:气缸32a,其从曲轴箱30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气缸盖32b,其与气缸32a的上表面结合;以及气缸盖罩32c,其覆盖气缸盖32b的上表面。
检测曲轴31的旋转的传感器33被安装于曲轴箱30。
曲轴箱30的后部是收纳变速器(未图示)的变速器箱部30a。内燃机11的输出通过连接上述变速器和后轮3的例如链条等驱动力传递部件34而传递到后轮3。
内燃机11的排气管35从气缸盖32b的前表面向下方引出,并通过内燃机11的下方而向后方延伸。
座椅14配置在座椅框架19的上方,由座椅框架19支承。
燃料箱36在内燃机11的上方配置于座椅14与前立管15之间,并支承于主框架16。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中,未图示后述的转子57。在此,沿II-II线的截面是通过曲轴31的中心并与后述的气缸轴线32e平行的截面。沿III-III线的截面是与曲轴31垂直且通过后述的曲柄臂50的截面。沿IV-IV线的截面是与曲轴31垂直且通过后述的转子57的截面。
参照图1~图4,内燃机11是在曲轴31的轴向上排列有多个气缸的多气缸的内燃机。曲轴31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水平地延伸,各气缸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
详细而言,内燃机11是直列4气缸的发动机,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未图示)、第三气缸(未图示)以及第四气缸(未图示)在曲轴31的轴向上排列配置。
在气缸32a内,针对每个气缸设置有收纳活塞(未图示)的圆筒状的缸膛32d。缸膛32d的中心线是气缸32a的气缸轴线32e。气缸轴线32e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以稍微前倾的姿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上述活塞在气缸轴线32e的轴向上往复运动。
在图2中,图示了在4个气缸的排列中设置于一端侧(左端侧)的第一气缸41。
曲轴箱30为箱状,曲轴31收纳于曲轴箱30内。
曲轴箱30具备:支承壁42,其构成曲轴箱30的在曲轴31的轴向上的一端侧(左端侧)处的外侧壁;以及另一侧支承壁(未图示),其构成曲轴箱30的在曲轴3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侧(右端侧)处的外侧壁。
支承壁42和上述另一侧支承壁是与曲轴31垂直的壁。
曲轴31在曲轴箱30内收纳于各气缸的曲轴室中。
各曲轴室由支承壁42、上述另一侧支承壁以及设置于支承壁42与上述另一侧支承壁之间的多个内侧支承壁在曲轴31的轴向上划分开来。
在图2中,图示了上述内侧支承壁中的划分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的内侧支承壁43。内侧支承壁43是与曲轴31垂直的壁。
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由支承壁42和内侧支承壁43在曲轴31的轴向上划分而成。另外,内侧支承壁43也是通过与相对于内侧支承壁43在曲轴室41a的轴向上分离配置的其他内侧支承壁(未图示)所构成的组,而在曲轴31的轴向上划分出上述第二气缸的曲轴室(未图示)的壁。
曲轴箱30通过使下侧箱45和从上方与下侧箱45配合的上侧箱46结合而形成为箱状。下侧箱45与上侧箱46的配合面47(图4)是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与气缸轴线32e垂直的面。
气缸部32的气缸32a一体地形成于上侧箱46的前部的上部。
参照图2和图4,曲轴箱30具有从支承壁42向曲轴31的轴向外侧延伸的周壁部48。周壁部48以从周围包围曲轴31的方式配置成环状。周壁部48跨下侧箱45及上侧箱46而设置。
在曲轴箱30安装有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覆盖支承壁42的曲轴箱罩49。曲轴箱罩49紧固于周壁部48的端面48a,堵塞周壁部48所划分的开口。如图1所示,曲轴箱罩49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呈沿着周壁部48(图4)的外形的大致圆板状。
在内燃机11中,由支承壁42、周壁部48以及曲轴箱罩49划分出发电机室44。
曲轴箱30在支承壁42、多个上述内侧支承壁以及上述另一侧支承壁分别具备支承曲轴31的轴支承孔。
在图2中,图示了上述轴支承孔中的设置于支承壁42的轴支承孔42a和设置于内侧支承壁43的轴支承孔43a。轴支承孔42a和轴支承孔43a被配合面47分别上下2等分。
曲轴31具备分别配置于上述各曲轴室中的曲柄臂和成为曲轴31的旋转中心的多个轴颈部。
在图2中,图示了多个上述曲柄臂中的配置于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中的曲柄臂50。
上述轴颈部是成为曲轴31的旋转中心的轴部,支承于上述轴支承孔中。这些轴颈部将配置于彼此相邻的曲轴室中的曲柄臂彼此在曲轴31的轴向上连接。
在图2中,图示了多个轴颈部中的被支承壁42的轴支承孔42a支承的轴颈部51、以及被内侧支承壁43的轴支承孔43a支承的轴颈部52。
轴颈部51借助于轴承53a支承于轴支承孔42a中。轴颈部52借助于轴承53b支承于轴支承孔43a中。曲轴31的轴线31a是通过轴颈部51、52的中心的直线。
在支承壁42设置有在支承壁42内上下延伸的油路42b。油路42b从支承壁42的下部延伸至轴支承孔42a。对内燃机11进行润滑的油在油路42b内向上方移动而被供给向轴颈部51。
曲柄臂50具备相对于轴颈部51、52向径向外侧偏心地配置的曲柄销部50a。将上述活塞与曲轴31连接的连杆54的一端部与曲柄销部50a连接,连杆54的另一端部与上述活塞连接。
曲轴31具有从轴颈部51向曲轴31的轴向外侧延伸的轴端部55。轴端部55相对于支承壁42向曲轴箱30的外侧延伸,位于发电机室44内。轴端部55与轴颈部51同轴地配置。
在发电机室44中收纳有通过曲轴31的旋转而发电的发电机56。
发电机56具备固定于轴端部55的转子57和与转子57接近地设置的定子(未图示)。该定子是电磁线圈,例如固定于曲轴箱罩49的内表面。
图5是在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中图示了转子57的图。
参照图2、图4以及图5,转子57具备:筒状的固定部57a,其与轴端部55的外周部嵌合;圆板状的板部57b,其从固定部57a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筒状部57c,其从板部57b的外周部向曲轴31的轴向的外侧延伸。
转子57与曲轴31同轴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曲轴31,与曲轴31一体地旋转。转子57用于发电,并且也是内燃机11的飞轮。
转子57通过以在轴向上按压固定部57a的方式紧固于轴端部55的转子固定螺栓58而被固定于曲轴31。
转子57的板部57b是与曲轴31垂直的圆板状,相对于曲轴箱30的支承壁42大致平行地设置,并且相对于支承壁42向曲轴31的轴向外侧分离地配置。
转子57的筒状部57c是以从周围包围曲轴31的轴端部55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筒状部57c与曲轴31同轴地配置。在筒状部57c的内周面配置有发电用的磁铁(未图示)。当转子57旋转时,该磁铁在上述定子的周围旋转。
在转子57的板部57b设置有沿曲轴31的轴向贯通板部57b的多个镂空孔60a、60b、60c、60d、60e、60f。镂空孔60a、60b、60c、60d、60e、60f在转子57的周向上隔开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镂空孔60a、60b、60c、60d、60e、60f是大致圆形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镂空孔60a、60b、60c、60d、60e、60f每隔60°设置于6个部位。
参照图2和图3,在曲轴31上固定有与曲轴31一体旋转的板部件61。板部件61是由传感器33进行检测的脉冲发生器板。
板部件61是与曲轴31垂直的圆板状,与曲轴31同轴地配置。
板部件61在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内固定于曲柄臂50,并与曲柄臂50一体地旋转。
详细而言,板部件61紧固于曲柄臂50的从曲轴室41a的内侧面对支承壁42的外侧面50b。外侧面50b是与曲轴31的轴线31a垂直的面。
板部件61具备紧固于外侧面50b的圆板状的板主体部62和设置于板主体部62的外周部的被检测部63。
在板主体部62的中心部设置有贯通板主体部62的圆形的孔部62a。
板部件61经由孔部62a而与设置于曲柄臂50的外周的阶梯部嵌合。
被检测部63比曲柄臂50向径向外侧突出。
被检测部63由凹凸齿构成。详细而言,凹凸齿具备从板主体部62的外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部63a和形成于相邻的齿部63a、63a之间的凹部63b。齿部63a和凹部63b在板部件61的周向(旋转方向)上交替配置。齿部63a在板部件6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
另外,被检测部63在1个部位具备不等间隔部63c,该不等间隔部63c通过将等间隔地配置的齿部63a的一部分切除而使相邻的齿部63a、63a的间隔成为不等间隔而形成。在不等间隔部63c中,凹部63b在周向上比其他凹部63b长。
板部件61具备多个沿曲轴31的轴向贯通板主体部62的固定孔64。
板部件61通过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贯插于各固定孔64中的紧固部件65而被紧固于曲柄臂50。
在曲柄臂50的外侧面50b设置有螺纹孔部50c。紧固部件65是沿曲轴31的轴向延伸的螺栓,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紧固于螺纹孔部50c。板部件61被夹在紧固部件65的头部65a与曲柄臂50的外侧面50b之间。
板部件61的固定孔64在板部件61的周向上以大致相等间隔配置有多个,但至少一个固定孔64以在周向上形成不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孔64每隔大致120°地设置于3个部位。另外,曲柄臂50的螺纹孔部50c配置在与固定孔64对应的位置。
由此,在以不适当的朝向配置板部件61的情况下,无法将紧固部件65紧固于螺纹孔部50c,因此能够防止板部件61的误组装。
此外,也可以通过使至少一处的固定孔64以及螺纹孔部50c在板部件61的径向上错开,来防止板部件61的误组装。
在板部件61的板主体部62上设置有沿曲轴31的轴向贯通板主体部62的开口部67。开口部67是将孔部62a的内周的一部分朝向外周侧切掉而形成的切口部,与孔部62a连通。开口部67在板部件61的周向上位于彼此相邻的一对固定孔64之间的位置。
另外,在板主体部62中,在隔着孔部62a与开口部67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镂空开口部68。
参照图2和图3,曲柄臂50在隔着曲轴31的轴线31a与曲柄销部50a相反的一侧具备配重部50d。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配重部50d比曲柄臂50的靠曲柄销部50a侧的部分大型,且比靠曲柄销部50a侧的部分重。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曲柄臂50的重心位于比轴线31a靠配重部50d侧的位置。
在曲柄臂50的外侧面50b的配重部50d的部分显示有用于识别曲轴31的记号50e。记号50e是刻印的记号。
板部件61的开口部67与记号50e重叠,记号50e从开口部67向外侧露出。因此,即使在板部件61固定于曲轴31的状态下,作业者等也能够从开口部67目视确认记号50e。
板部件61还作为使曲轴31的重心偏向配重部50d侧的配重发挥功能。板部件61的开口部67靠近板部件61的中央的孔部62a侧而配置。因此,例如与将开口部67配置于板部件61的外周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曲轴31的重心高效地偏向配重部50d侧。因此,能够降低曲轴31的单体的重量。
传感器33是非接触地检测板部件61的被检测部63的传感器。
传感器33具备棒状的检测器壳体33a、设置于检测器壳体33a的一端部的检测部33b、以及设置于检测器壳体33a的另一端部的连接部33c。
检测部33b例如是拾波线圈,检测由齿部63a以及凹部63b的凹凸引起的磁通的变化,将该磁通的变化作为板部件61的旋转来进行检测。
板部件61与曲轴31以相同的速度一体地旋转,因此板部件61的转速与曲轴31的转速相等。即,传感器33检测曲轴31的旋转。
在位于曲轴箱30的外侧的连接部33c连接有将传感器33与自动二轮车1的控制部(未图示)连接的线束69(图1)。
自动二轮车1的上述控制部根据检测部33b检测出的板部件61的旋转的信息,计算出曲轴31的转速。另外,上述控制部通过检测不等间隔部63c来检测曲轴31的旋转的相位。
传感器33被固定于曲轴箱30的上部的后部,相对于曲轴31位于后上方。
详细而言,在曲轴箱30的后壁30b中的构成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的后壁的部分,设置有固定传感器33的传感器固定孔部70。传感器固定孔部70是朝向后上方开口的筒状部。
传感器33相对于支承壁42配置在曲轴31的轴向内侧。
传感器33从后上方插入在传感器固定孔部70中,检测部33b在曲轴室41a内从后上方与被检测部63相对。传感器33的检测器壳体33a的外周部嵌合于传感器固定孔部70而固定于后壁30b。
参照图4,气缸部32的气缸盖32b(图1)通过与气缸轴线32e平行地设置的多个螺栓71而固定于曲轴箱30。
螺栓71是螺栓71的下端部紧固于曲轴箱30的紧固部30c的双头螺栓。
在支承壁42中,紧固部30c在曲轴31的上方在曲轴31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一对。紧固部30c是沿气缸轴线32e的轴向延伸的螺纹孔部。紧固部30c在支承壁42的外侧面形成沿螺栓71的轴向延伸的鼓出部。紧固部30c在内部具备紧固螺栓71的下端部的内螺纹部。
在曲轴箱30的支承壁42的下部设置有沿曲轴31的轴向贯通支承壁42的油孔73。油孔73在曲轴31的轴颈部51(图2)的下方前后排列地设置有多个。油孔73设置于下侧箱45。
油孔73设置于由周壁部48包围的部分,使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与发电机室44连通。
由于重力而积存在曲轴室41a的下部的油通过油孔73在曲轴室41a与发电机室44之间往来。
另外,在曲轴箱30的支承壁42的后部设置有沿曲轴31的轴向贯通支承壁42的孔74。孔74使曲轴室41a与发电机室44连通。孔74在油孔73的上方位于比轴颈部51靠后方的位置。
孔74跨下侧箱45及上侧箱46而设置。
参照图2和图4,在曲轴箱30的支承壁42设置有沿曲轴31的轴向贯通支承壁42的确认孔75。确认孔75设置于由周壁部48包围的部分,使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与曲轴箱30的外侧连通。即,确认孔75使曲轴室41a与发电机室44连通。
确认孔75设置于支承壁42的上部,相对于曲轴31的轴颈部51和油孔73位于上方。确认孔75相对于孔74位于前上方。确认孔75设置于上侧箱46。
另外,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确认孔75设置于与气缸轴线32e重叠的位置,并且位于前侧的紧固部30c与后侧的紧固部30c之间。
确认孔75是大致圆形的孔。
参照图2~图5,当曲轴31旋转时,板部件61的紧固部件65环绕作为曲轴31的旋转中心的轴颈部51(图2)的周围移动。紧固部件65设置成相对于轴颈部51偏向曲轴31的径向外侧。
确认孔75位于紧固部件65的环绕的轨道上。当紧固部件65来到规定的环绕位置时,确认孔75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与紧固部件65重叠。
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当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紧固部件65来到与气缸轴线32e重叠的位置时,确认孔75与紧固部件65重叠。
由于确认孔75是直径比紧固部件65大的孔,因此当确认孔75与紧固部件65重叠时,紧固部件65整体从确认孔75露出到曲轴箱30的外侧。
因此,从确认孔75目视确认紧固部件65,能够确认紧固部件65的松动等紧固部件65的状态。
板部件61通过3个紧固部件65而被紧固,但确认孔75在规定的环绕位置分别与3个紧固部件65全部重叠。
参照图5,转子57的板部57b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覆盖确认孔75。转子57固定于曲轴31,与板部件61一体地旋转。即,转子57相对于板部件61不发生相对旋转。
在设置于转子57的板部57b的镂空孔60a、60b、60c、60d、60e、60f中,镂空孔60a、60c、60e配置于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分别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与3个紧固部件65重叠的位置。
由此,当确认孔75与对应于镂空孔60a的紧固部件65重叠时,镂空孔60a也与确认孔75重叠,紧固部件65经由确认孔75和镂空孔60a而向曲轴箱30的外侧露出。因此,作业者等能够经由镂空孔60a以及确认孔75而目视确认紧固部件65。
另外,上述镂空孔的个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可以是紧固部件65的个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的整数倍。由此,能够将镂空孔在周向上大致均等地配置而使重量平衡良好,并且能够将镂空孔配置在与紧固部件65重叠的位置。
镂空孔60a的直径比确认孔75的直径小,镂空孔60a的整体能够与确认孔75重叠。
镂空孔60a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直径比紧固部件65的头部65a大。另外,头部65a能够整体与镂空孔60a重叠。由此,头部65a的整体从镂空孔60a向外侧露出,因此紧固部件65的可视性良好。
在图5中,用假想线表示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的工具77。工具77例如是与紧固部件65的头部65a的外周嵌合的筒状的套筒扳手。
确认孔75和镂空孔60a的直径比工具77的外径大。作业者等能够从外侧将工具77插入镂空孔60a以及确认孔75,通过工具77使紧固部件65旋转而进一步紧固。因此,即使不卸下转子57或分解曲轴箱30,也能够容易地进一步紧固紧固部件65。
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将转子57从曲轴31拆下的状态下,对紧固部件65进行确认及紧固。在确认孔75与紧固部件65重叠的状态下,确认孔75的上下的中间部75a相对于紧固部件65位于上方。因此,在作业者等从确认孔75观察紧固部件65时,容易俯视紧固部件65,能够容易地对确认孔75进行目视确认。
此外,参照图3和图4,当曲轴31从图4的状态旋转而使曲柄臂50的记号50e与确认孔75重叠时,记号50e经由板部件61的开口部67和确认孔75而向曲轴箱30的外侧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确认记号50e。
当曲轴31从图5的状态旋转、确认孔75与对应于镂空孔60c的紧固部件65重叠时,镂空孔60c也与确认孔75重叠,紧固部件65经由确认孔75和镂空孔60c而向曲轴箱30的外侧露出。因此,作业者等能够经由镂空孔60c以及确认孔75而目视确认紧固部件65。
在此,镂空孔60c仅一部分与紧固部件65重叠,紧固部件65仅一部分从镂空孔60c向外侧露出,但作业者等能够从镂空孔60c及确认孔75目视确认紧固部件65。另外,作为工具77,也可以使用扳手、螺丝刀等在狭窄的空间中容易使用的工具,经由镂空孔60c以及确认孔75进一步紧固紧固部件65。
另外,对于与镂空孔60c对应的紧固部件65,当在紧固部件65与确认孔75重叠的状态下如图4那样拆卸转子57时,该紧固部件65整体从确认孔75向曲轴箱30的外侧露出。在该状态下,能够从确认孔75插入工具77而容易地进一步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
3]
同样地,当曲轴31从图5的状态旋转、确认孔75与对应于镂空孔60e的紧固部件65重叠时,镂空孔60e也与确认孔75重叠,紧固部件65经由确认孔75和镂空孔60e向曲轴箱30的外侧露出。因此,作业者等能够经由镂空孔60e以及确认孔75目视确认紧固部件65。
在此,镂空孔60e仅一部分与紧固部件65重叠,紧固部件65仅一部分从镂空孔60e向外侧露出,但作业者等能够从镂空孔60e及确认孔75目视确认紧固部件65。另外,作为工具77,也可以使用扳手、螺丝刀等在狭窄的空间容易使用的工具,经由镂空孔60c以及确认孔75进一步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
另外,关于与镂空孔60e对应的紧固部件65,在紧固部件65与确认孔75重叠的状态下如图4那样拆卸转子57时,紧固部件65整体从确认孔75向曲轴箱30的外侧露出。在该状态下,能够从确认孔75插入工具77而容易地进一步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
参照图2,在曲轴箱30的上述内侧支承壁分别设置有使彼此相邻的气缸的曲轴室彼此连通的连通孔78。
在图2中,图示了内侧支承壁43的连通孔78,其他连通孔则未图示。
内侧支承壁43的连通孔78使第一气缸41的曲轴室41a与第二气缸的曲轴室(未图示)在曲轴31的轴向上连通。
连通孔78还设置于将第二气缸的曲轴室与第三气缸的曲轴室分隔开的内侧支承壁(未图示)、以及将第三气缸的曲轴室与第四气缸的曲轴室分隔开的内侧支承壁(未图示)上。
在内燃机11的上述活塞进行往复运动时,空气能够经由连通孔78在多个曲轴室之间往返,因此能够减小活塞的运动的阻力,能够高效地使内燃机11运转。
所有的连通孔78和确认孔75以同轴的位置关系设置。另外,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确认孔75与连通孔78为相同形状。
即,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确认孔75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与连通孔78重叠。
确认孔75及所有的连通孔78是在曲轴箱30的上侧箱46的铸造后通过机械加工切削上述内侧支承壁而形成的孔。在该机械加工中,利用在曲轴31的轴向上移动的切削工具形成确认孔75和连通孔78。
确认孔75和所有的连通孔78以同轴的位置关系配置,因此能够通过机械加工容易地形成确认孔75和连通孔78。另外,也可以通过铸造形成确认孔75及连通孔78。
参照图1和图2,在从确认孔75确认紧固部件65的情况下,从曲轴箱30的周壁部48卸下曲轴箱罩49。由此,发电机室44被打开,紧固部件65能够从确认孔75向外侧露出。
曲轴箱30由车架10支承,但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侧视观察车辆)时,车架10没有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与曲轴箱罩49重叠。由此,车架10不会妨碍曲轴箱罩49的拆卸,仅通过对曲轴箱罩49进行紧固及解除紧固,就能够容易地装卸曲轴箱罩49。因此,在将曲轴箱30搭载于车架10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装卸曲轴箱罩49。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内燃机11具备:曲轴箱30;曲轴31,其支承于曲轴箱30;板部件61,其固定于曲轴31并与曲轴31一体地旋转;以及紧固部件65,其将板部件61相对于曲轴31在曲轴31的轴向上进行紧固,板部件61相对于曲轴箱30的将曲轴31的轴颈部51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壁42而配置于曲轴箱30的内侧,在支承壁42上设置有确认孔75,该确认孔75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相对于曲轴31的旋转中心在径向上偏移的紧固部件65重叠。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与紧固部件65重叠的确认孔75确认相对于曲轴箱30的支承壁42配置于曲轴箱30的内侧的板部件61的紧固部件65。因此,能够容易地确认紧固部件65的状态。
另外,确认孔75被设置成能够供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的工具77插入而使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以及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插入在确认孔75中的工具77,能够进一步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维护性良好。
另外,在曲轴31上,在相对于确认孔75位于曲轴31的轴向外侧的位置,固定有发电用的转子57,在转子57上设置有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紧固部件65重叠的镂空孔60a、60c、60e。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将发电用的转子57固定于曲轴31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转子57的镂空孔60a、60c、60e以及确认孔75确认紧固部件65的状态。
而且,镂空孔60a、60c、60e以及确认孔75设置成能够供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的工具77插入而使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以及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插入在镂空孔60a、60c、60e以及确认孔7中的工具77,能够进一步对紧固部件65进行紧固,维护性良好。
另外,曲轴箱30固定于自动二轮车1的车架10,在曲轴箱30安装有从曲轴31的轴向外侧覆盖设有确认孔75的支承壁42的曲轴箱罩49,车架10配置于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不与曲轴箱罩49重叠的位置,曲轴箱罩49在将曲轴箱30搭载于车架10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曲轴箱30装卸。
根据该结构,在将曲轴箱30搭载于车架10的状态下,通过拆下曲轴箱罩49,能够接近确认孔75,容易确认紧固部件65的状态。
另外,在确认孔75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紧固部件65重叠的状态下,确认孔75以确认孔75的上下的中间部75a相对于紧固部件65位于上方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经由确认孔75俯视紧固部件65,容易看清紧固部件65。
另外,在支承壁42上,以在曲轴31的轴向上贯通支承壁42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供油流通的油孔73,油孔73设置于曲轴31的下方,确认孔75设置于曲轴31的上方。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曲轴31的下方设置有油孔73,因此容易使油流通。另外,由于在曲轴31的上方设置有确认孔75,因此油难以附着于确认孔75。因此,容易从确认孔75确认紧固部件65的状态。
并且,收纳使曲轴31旋转的活塞的气缸部32通过螺栓71而紧固于曲轴箱30,支承壁42具备一对紧固部30c,螺栓71紧固于该紧固部30c,紧固部30c沿气缸部32的气缸轴线32e的轴向延伸,在沿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确认孔75配置于一对紧固部30c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一对紧固部30c将气缸部32紧固于曲轴箱30,并且能够在支承壁42处利用一对紧固部30c之间的空间高效地配置确认孔75。
另外,内燃机11是在曲轴31的轴向上排列有多个气缸的多气缸的内燃机,曲轴箱30具备使多个气缸相互连通的连通孔78,确认孔75与连通孔78同轴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确认孔75与连通孔78同轴,因此能够将确认孔75与连通孔78一起形成,能够容易地形成确认孔75。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曲轴31的轴向上排列有多个气缸的多气缸的内燃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气缸的内燃机、以及气缸配置成V字状的V型的内燃机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内燃机11搭载于自动二轮车1的构造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具备2个前轮或后轮的3轮的鞍乘型车辆、具备4轮以上的车轮的鞍乘型车辆、以及其他车辆的内燃机。
[由上述实施方式支持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支持以下的结构。
结构1
一种内燃机,其具备:曲轴箱30;曲轴31,其支承于所述曲轴箱30;板部件61,其固定于所述曲轴31并与所述曲轴31一体地旋转;以及紧固部件65,其将所述板部件61相对于所述曲轴31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进行紧固,所述板部件61相对于所述曲轴箱30的将所述曲轴31的轴颈部51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壁42而配置于所述曲轴箱30的内侧,所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壁42上设置有确认孔75,该确认孔75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观察时与相对于所述曲轴31的旋转中心在径向上偏移的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
结构2
根据结构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孔75设置成能够供紧固所述紧固部件65的工具77插入而使所述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和位置。
结构3
根据结构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31上,在相对于所述确认孔75位于所述曲轴31的轴向外侧的位置,固定有发电用的转子57,在所述转子57上设置有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的镂空孔60a、60c、60e。
结构4
根据结构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孔60a、60c、60e和所述确认孔75设置成能够供紧固所述紧固部件65的工具77插入而使所述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和位置。
结构5
根据结构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30固定于车辆的车架10,在所述曲轴箱30上安装有从所述曲轴31的轴向外侧覆盖设有所述确认孔75的所述支承壁42的曲轴箱罩49,所述车架10配置于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不与所述曲轴箱罩49重叠的位置,所述曲轴箱罩49在将所述曲轴箱30搭载于所述车架10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所述曲轴箱30装卸。
结构6
根据结构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认孔75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的状态下,所述确认孔75配置为所述确认孔75的上下的中间部75a相对于所述紧固部件65位于上方。
结构7
根据结构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壁42上,以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贯通所述支承壁42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供油流通的油孔73,所述油孔73设置于所述曲轴31的下方,所述确认孔75设置于所述曲轴31的上方。
结构8
根据结构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收纳使所述曲轴31旋转的活塞的气缸部32通过螺栓71而紧固于所述曲轴箱30,所述支承壁42具备一对供所述螺栓71进行紧固的紧固部30c,所述紧固部30c沿所述气缸部32的气缸轴线32e的轴向延伸,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确认孔75配置于一对所述紧固部30c之间。
结构9
根据结构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排列有多个气缸的多气缸的内燃机,所述曲轴箱30具备使多个所述气缸相互连通的连通孔78,所述确认孔75与所述连通孔78同轴地配置。

Claims (9)

1.一种内燃机,其具备:曲轴箱(30);曲轴(31),其支承于所述曲轴箱(30);板部件(61),其固定于所述曲轴(31)并与所述曲轴(31)一体地旋转;以及紧固部件(65),其将所述板部件(61)相对于所述曲轴(31)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进行紧固,所述板部件(61)相对于所述曲轴箱(30)的支承壁(42)配置于所述曲轴箱(30)的内侧,所述支承壁(42)将所述曲轴(31)的轴颈部(51)支承为旋转自如,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壁(42)设置有确认孔(75),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确认孔(75)与相对于所述曲轴(31)的旋转中心在径向上偏移的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认孔(75)设置成能够供紧固所述紧固部件(65)的工具(77)插入而使所述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及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曲轴(31)上,在相对于所述确认孔(75)处于所述曲轴(31)的轴向外侧的位置,固定有发电用的转子(57),
在所述转子(57)上设置有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的镂空孔(60a、60c、60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孔(60a、60c、60e)以及所述确认孔(75)设置成能够供紧固所述紧固部件(65)的工具(77)插入而使所述紧固部件(65)转动的大小以及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箱(30)固定在车辆的车架(10)上,
在所述曲轴箱(30)安装有曲轴箱罩(49),该曲轴箱罩(49)从所述曲轴(31)的轴向外侧覆盖设置有所述确认孔(75)的所述支承壁(42),
所述车架(10)配置于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不与所述曲轴箱罩(49)重叠的位置,
在将所述曲轴箱(30)搭载于所述车架(10)的状态下,所述曲轴箱罩(49)能够相对于所述曲轴箱(30)装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确认孔(75)与所述紧固部件(65)重叠的状态下,所述确认孔(75)配置成所述确认孔(75)的上下的中间部(75a)相对于所述紧固部件(65)位于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壁(42)上,以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贯通所述支承壁(42)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供油流通的油孔(73),
所述油孔(73)设置于所述曲轴(31)的下方,所述确认孔(75)设置于所述曲轴(3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收纳使所述曲轴(31)旋转的活塞的气缸部(32)通过螺栓(71)而紧固于所述曲轴箱(30),
所述支承壁(42)具备一对供所述螺栓(71)进行紧固的紧固部(30c),所述紧固部(30c)沿所述气缸部(32)的气缸轴线(32e)的轴向延伸,
在沿所述曲轴(3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确认孔(75)配置在一对所述紧固部(30c)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是在所述曲轴(31)的轴向上排列有多个气缸的多气缸的内燃机,
所述曲轴箱(30)具备使多个所述气缸相互连通的连通孔(78),
所述确认孔(75)与所述连通孔(78)同轴地配置。
CN202121136265.6U 2020-05-29 2021-05-25 内燃机 Active CN2146980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4714 2020-05-29
JP2020094714A JP7050856B2 (ja) 2020-05-29 2020-05-29 内燃機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8097U true CN214698097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0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6265.6U Active CN214698097U (zh) 2020-05-29 2021-05-25 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50856B2 (zh)
CN (1) CN214698097U (zh)
BR (1) BR102021007892A2 (zh)
DE (1) DE1020211124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19914B1 (ko) * 1990-05-31 1999-09-01 로테르 게르하르트 분리된 플라이 휘일
DE102006060294B4 (de) * 2006-12-20 2016-01-28 Audi Ag Antriebsaggregat sowie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Antriebsaggregats
JP6068752B2 (ja) * 2013-12-10 2017-0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内燃機関
CN110520613B (zh) * 2017-03-28 2022-04-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
JP6709255B2 (ja) * 2018-07-27 2020-06-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21007892A2 (pt) 2021-12-14
DE102021112430A1 (de) 2021-12-02
JP2021188561A (ja) 2021-12-13
JP7050856B2 (ja)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2186B (zh) 内燃机
CN214698097U (zh) 内燃机
EP3382166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0685804B (zh) 发动机
CN110475957B (zh) 内燃机
US11008975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4741701U (zh) 内燃机
US11473939B2 (en) Crank angle detection device for engine
US11215480B2 (en) Rotation speed detecting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298171B2 (ja) 水ポンプユニット
US11181019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724243B2 (ja) 内燃機関
JP6894495B2 (ja) 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6902072B2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WO2019049849A1 (ja) 内燃機関
JP6727256B2 (ja) 内燃機関
US11365676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21002236A1 (ja) 内燃機関構造
JP2012136996A (ja) 内燃機関用クランク角検出装置
CN110352298B (zh) 内燃机
JP2019132361A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4024257A (ja) 内燃機関
WO2020059360A1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パルサプレート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