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1752U - 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1752U
CN214691752U CN202120501076.8U CN202120501076U CN214691752U CN 214691752 U CN214691752 U CN 214691752U CN 202120501076 U CN202120501076 U CN 202120501076U CN 214691752 U CN214691752 U CN 214691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transmission
detection
assembly
transmission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10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攀攀
孙碧峰
邓健辉
甘运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10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1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1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1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运送小车、传动轨道、下线轨道、感应组件、检测组件以及转接组件,运送小车用于放置待检测物料,运送小车可移动设置在传动轨道上;下线轨道与传动轨道连接;感应组件用于放置在待检测物料上;检测组件设置在传动轨道的一侧,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朝向传动轨道,检测组件位于传动轨道的上游,下线轨道位于传动轨道的下游;转接组件设置在下线轨道与传动轨道交接位置处,检测组件与转接组件电连接,转接组件用于驱动运送小车进入下线轨道;或驱动运送小车进入传动轨道。本技术方案通过对物料进行检测,转接组件自动将质量不合格的物料通过下线轨道卸下进行返修,提高了检测自动化程度及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当汽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产品不合格或者出现瑕疵时,需要将汽车从生产线上下线,并安排该问题汽车进行返厂维修。在现有技术中,当检测到质量不合格的汽车时,在将该问题汽车传入下一道工序之前,通常需要通过人工将生产线暂停,并将其从生产线上搬运下来并运送至指定的维修区域进行维修,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高,并且导致汽车的整个生产周期减慢,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自动化程度较低,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检测装置,包括运送小车、传动轨道、下线轨道、感应组件、检测组件以及转接组件,所述运送小车用于放置待检测物料,所述运送小车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上;所述下线轨道与所述传动轨道连接;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放置在待检测物料上;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的传动方向垂直,其中,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传动轨道的上游,所述下线轨道位于所述传动轨道的下游;所述转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线轨道与所述传动轨道交接位置处,所述转接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运送小车进入所述下线轨道;或者驱动所述运送小车进入所述传动轨道,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转接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运送小车包括载物台以及若干车轮,所述载物台四周各设有一个所述车轮,所述车轮中间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卡接在所述传动轨道和/或所述下线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升降台以及若干传动轮,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下线轨道与所述传动轨道交接位置处,所述升降台朝向所述运送小车移动或背离所述运送小车移动,所述升降台两侧设有若干所述传动轮,若干所述传动轮沿传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轮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下线轨道的传动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下线轨道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若干滑轮,若干所述滑轮沿传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导轨,所述导轨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的传动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发生器,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的两侧,所述红外发生器的红外信号发送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的传动方向垂直,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生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可选地,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夹具以及感应板,所述感应板设置在所述夹具的一端,所述夹具的另一端用于夹设在待检测物料上。
可选地,所述夹具包括安装架、固定板以及弹簧板,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感应板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机械爪,所述机械爪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与所述下线轨道上方。
可选地,所述机械爪为六轴机械爪。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返修轨道,所述返修轨道与所述下线轨道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轨道的一侧,所述返修轨道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的传动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检测组件对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测,并通过所述转接组件自动将质量不合格的物料通过所述下线轨道从所述传动轨道上卸下,进行返修,从而提高了检测自动化程度及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检测装置中运送小车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检测装置中感应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运送小车 11 载物台
12 车轮 20 传动轨道
30 下线轨道 31 滑轮
40 转接组件 41 升降台
42 传动轮 50 感应组件
51 感应板 52 固定板
53 弹簧板 60 检测组件
61 红外发生器 62 红外接收器
70 返修轨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检测装置,请参照图1,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运送小车10、传动轨道20、下线轨道30、感应组件50、检测组件60以及转接组件40,所述运送小车10用于放置待检测物料,所述运送小车10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20上;所述下线轨道30与所述传动轨道20连接;所述感应组件50用于放置在待检测物料上;所述检测组件60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20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60的检测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20的传动方向垂直,其中,所述检测组件60位于所述传动轨道20的上游,所述下线轨道30位于所述传动轨道20的下游;所述转接组件40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之间,所述转接组件40转动以使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连接;或者使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断开,所述检测组件60与所述转接组件4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待检测物料以汽车为例进行说明,待检测汽车放置在所述运送小车10上,所述运送小车10通过所述传送轨道以及所述下线轨道30实现移动。具体的,请参照图2,所述运送小车10包括载物台11以及若干车轮12,所述载物台11用于放置待检测汽车,所述载物台11四周各设有一个所述车轮12,所述车轮12中间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卡接在所述传动轨道20和/或所述下线轨道30上。所述传动轨道20包括两根滑轨,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车轮12卡接在一条轨道上,另一侧的所述车轮12则卡接在另一条轨道上,从而实现所述运送小车10的移动。
所述运送小车10首先经过所述检测组件60,通过所述检测组件60检测所述运送小车10上待件侧汽车是否合格,当汽车质量不合格时,所述检测组件60则发送驱动信号至所述转接组件40,所述转接组则驱动所述运送小车10进入所述下线轨道30中,所述运送小车10则将该不合格的汽车通过所述下线轨道30从所述传动轨道20上行卸下,进行返修;当汽车质量合格时,所述检测组件60则驱动所述运送小车10进入所述传动滑轨,所述运送小车10则沿所述传动滑轨传动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所述转接组件40包括升降台41以及若干传动轮42,所述升降台41设置在所述下线轨道30与所述传动轨道20交接位置处,所述升降台41朝向所述运送小车10移动或背离所述运送小车10移动,所述升降台41两侧设有若干所述传动轮42,若干所述传动轮42沿传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轮42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下线轨道30的传动方向平行。当所述检测组件60检测到汽车不合格时,所述升降台41上升降所述运送小车10顶起,并通过所述传动轮42将所述运送小车10以及放置在所述运送小车10上的汽车传动至所述下线轨道30上,从而完成待检测汽车的下线过程。其中,所述传动轮42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下线轨道30的传动方向保持平行或者说一致,从而实现所述转接组件40与所述下线轨道30的对接,提高所述运送小车10的下线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采用道岔实现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之间导通与切断,通过所述检测组件60发送驱动信号驱动所述道岔自动切换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线轨道30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若干滑轮31,若干所述滑轮31沿传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导轨,所述导轨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20的传动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道岔实现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之间导通与切断,通过所述检测组件60发送驱动信号驱动所述道岔自动切换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所述导轨通过若干个所述滑轮31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31的位置与所述升降台41上的传动轮42相对应,从而在所述运送小车10由所述升降台41传递至所述下线轨道30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所述运送小车10的平衡,防止抖动导致所述运送小车10发生翻倒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所述检测组件60包括红外接收器62以及红外发生器61,所述红外接收器62和所述红外发生器61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20的两侧,所述红外发生器61的红外信号发送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20的传动方向垂直,所述红外接收器62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生器61发出的红外信号。本实施例中,采用所述红外发生器61发射红外信号,通过判断所述红外接收器62是否接收到该红外信号来实现检测。
请参照图3,所述感应组件50包括夹具以及感应板51,所述感应板51设置在所述夹具的一端,所述夹具的另一端用于夹设在待检测物料上。所述夹具用于将所述感应板51固定在汽车的车窗位置处,所述夹具则夹设在汽车车窗下方的门板上。在实际运用中,所述夹具固定的位置需根据汽车的车型、尺寸的大小进行调整。例如,所述夹具与汽车后窗框之间的间距为3厘米~5厘米等等。
当用户在上一工序中检测到汽车质量不合格后,则将所述感应板51放置在所述夹具上;当在上一道工序中进到汽车质量合格时,则无需在所述夹具上插设所述感应板51。其中,所述红外接收器62以及所述红外发生器61的高度为130厘米~150厘米,从而使红外发生器61以及所述红外接收器62的高度与所述感应板51的高度齐平,当汽车通过所述传动轨道20移动至所述检测组件60位置时,所述红外发生器61所发出的红外信号能够被所述感应板51接收或者遮挡。所述检测组件60的具体检测过程如下: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当汽车通过所述传动轨道20移动至所述检测组件60位置时,所述感应板51将所述红外发生器61发出的红外信号遮挡,从而导致所述红外接收器62无法接收到所述红外信号;当所述红外接收器62无法接收到所述红外信号时,则生成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转接组件40,以控制所述转接组件40转动,使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连接,该质量不合格的汽车则会通过所述下线轨道30下线,以进行返修。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可直接利用所述红外接收器62作为所述所述感应板51,当所述感应板51接收到所述红外发生器61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则生成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转接组件40,以控制所述转接组件40转动,使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连接,该质量不合格的汽车则会通过所述下线轨道30下线,以进行返修。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待检测汽车的车壳结构较为复杂,为避免车壳其他部位对红外信号造成遮挡,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预设时间间隔,当所述红外接收器62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为接收到红外信号时,则表示该汽车质量不合;或者所述感应板51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持续接收到红外信号,则表示该汽车质量不合,从而避免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发生误判,提高检测精度以及检测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夹具包括安装架、固定板52以及弹簧板53,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2的一端,所述感应板51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板5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52转动连接,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固定板52上。所述弹簧板53具有弹性,用户件所述弹簧板53与所述固定板52拉开后,分别放置在待检测汽车的门板两端,所述弹簧板53由于弹性恢复原状,从而夹紧门板实现固定。所述安装架为中空结构,用户可将所述感应板51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中空结构中,从而提高放置所述感应板51的便捷程度,通过采用中空结构的设计,同时能够避免所述安装架阻挡所述红外发生器61发出的红外信号,也即避免误判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机械爪,所述机械爪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20与所述下线轨道30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出现汽车在传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通过在所述传动轨道20以及所述下线轨道30上方设置所述机械爪,以通过所述机械爪抓取汽车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汽车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所述机械爪可采用六轴机械爪,或者通过X、Y、Z移动模组实现所述机械化在所述传动轨道20或者所述下线轨道30上方三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返修轨道70,所述返修轨道70与所述下线轨道30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轨道20的一侧,所述返修轨道70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20的传动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添加所述返修轨道70,所述返修轨道70连接至返修区域,当检测到不合格的汽车时,汽车通过所述下线轨道30将其传送至所述返修轨道70上,通过所述返修轨道70直接件不合格的汽车传送至返修区域进行返修,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运送小车,用于放置待检测物料;
传动轨道,所述运送小车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上;
下线轨道,所述下线轨道与所述传动轨道连接;
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放置在待检测物料上;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方向朝向所述传动轨道,其中,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传动轨道的上游,所述下线轨道位于所述传动轨道的下游;
转接组件,所述转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线轨道与所述传动轨道交接位置处,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转接组件电连接,所述转接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运送小车进入所述下线轨道;或者驱动所述运送小车进入所述传动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小车包括载物台以及若干车轮,所述载物台四周各设有一个所述车轮,所述车轮中间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卡接在所述传动轨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升降台以及若干传动轮,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下线轨道与所述传动轨道交接位置处,所述升降台朝向所述运送小车移动或背离所述运送小车移动,所述升降台两侧设有若干所述传动轮,若干所述传动轮沿传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轮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下线轨道的传动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轨道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若干滑轮,若干所述滑轮沿传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导轨,所述导轨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的传动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发生器,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的两侧,所述红外发生器的红外信号发送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的传动方向垂直,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生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夹具以及感应板,所述感应板设置在所述夹具的一端,所述夹具的另一端用于夹设在待检测物料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安装架、固定板以及弹簧板,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感应板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延伸并抵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机械爪,所述机械爪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轨道与所述下线轨道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爪为六轴机械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返修轨道,所述返修轨道与所述下线轨道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轨道的一侧,所述返修轨道的传动方向与所述传动轨道的传动方向平行。
CN202120501076.8U 2021-03-09 2021-03-09 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691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1076.8U CN214691752U (zh) 2021-03-09 2021-03-09 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1076.8U CN214691752U (zh) 2021-03-09 2021-03-09 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1752U true CN214691752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7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1076.8U Active CN214691752U (zh) 2021-03-09 2021-03-09 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1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2136U (zh) 一种易于扩容的电子产品老化测试设备
CN111071782B (zh) 一种显示器件的复检装置
CN214691752U (zh) 检测装置
CN108382439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运输用小车及运输系统
CN112573126B (zh) 一种样本架变轨装置
CN211385867U (zh) 一种生产系统
CN110899142A (zh) 一种生产系统
CN115985825A (zh) 一种晶体管模块上料换盘系统
CN214398509U (zh) 一种样本架变轨装置
CN215100420U (zh) 一种换向机构
CN209946035U (zh)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CN212305805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表面贴装的全自动贴板机
CN210350356U (zh) 自动检测与裁切设备
CN210022864U (zh) 一种物流用分拣装置
CN208856480U (zh) 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CN111511127A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表面贴装的全自动贴板机
CN110976343A (zh) 一种aoi检测设备
CN110422634A (zh) 产线叠放托盘拆装系统及方法
CN217094498U (zh) 视觉检测设备
CN218465022U (zh) 迁车检测装置及翻车机系统
CN214217465U (zh) 一种电路板贴装生产用接驳台
CN218057139U (zh) 转角输送台
CN218491373U (zh) 一种料框运送机器人
CN210653808U (zh) 辐照箱的装箱系统
CN213651058U (zh) 用于背负式agv小车和倍速链流水线的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