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3609U -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3609U
CN214683609U CN202022670343.2U CN202022670343U CN214683609U CN 214683609 U CN214683609 U CN 214683609U CN 202022670343 U CN202022670343 U CN 202022670343U CN 214683609 U CN214683609 U CN 214683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base
panel
rod
suppor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703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贺常胜
贺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ua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ua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ua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ua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703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3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3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3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包括上料平台、第一传输平台、校正平台、第二传输平台和下料平台,上料平台和校正平台分别位于第一传输平台的两端,第二传输平台的一端位于第一传输平台和校正平台的连接处,另一端与下料平台连接,校正平台包括有底座、交叉伸缩杆、滑动滚轮、伸缩推杆和面板,交叉伸缩杆位于底座和面板之间的两侧,滑动滚轮固定于交叉伸缩杆上,交叉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面板和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活动连接于底座和面板上的滑槽内,伸缩推杆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交叉伸缩杆固定连接,上料平台、下料平台和校正平台结构一致,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隐患底、节省劳动力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背景技术
钣金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但是现有市场上的钣金折弯机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上下料纯靠人工进行操作,当各类大型铁板材或者较重型铁板材,基本需要多人同时操作,人工长时间操作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该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不仅能够轻松的实现重型铁板材的上料、运料、校正、下料操作工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人工的使用和人工的操作强度,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隐患底、节省劳动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包括上料平台、第一传输平台、校正平台、第二传输平台和下料平台,所述上料平台和校正平台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的两端,所述第二传输平台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和校正平台的连接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校正平台包括有底座、交叉伸缩杆、滑动滚轮、伸缩推杆和面板,所述交叉伸缩杆位于所述底座和面板之间的两侧,所述滑动滚轮固定于所述交叉伸缩杆上,所述底座和面板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交叉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面板和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和面板上的滑槽内,所述伸缩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交叉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交叉伸缩杆自由伸缩,所述上料平台、下料平台和校正平台结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交叉伸缩杆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轴件,所述滑动滚轮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相互交叉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转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地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面板的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推杆包括有液压推杆、转接件和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固定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长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杆与面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点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校正平台下端还设置有多个万向移动轮,多个所述万向移动轮固定于所述校正平台下端且用于带动校正平台自由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平台结构与所述第二传输平台结构一致,所述第二传输平台包括有传输平台本体、多个移动轮和多个支撑底座,多个所述移动轮固定于所述传输平台本体下端且用于带动所述传输平台本体的移动,多个所述支撑底座固定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移动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平台、第一传输平台、校正平台、第二传输平台和下料平台上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用于方便板材移动的万向滚珠。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板金折弯机,包括有钣金折弯机本体和上述的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所述上料辅助机构位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所述上料辅助机构的校正平台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的下刀槽端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设置有上料平台、第一传输平台、校正平台、第二传输平台和下料平台,其中,校正平台包括有底座、交叉伸缩杆、滑动滚轮、伸缩推杆和面板,上料平台、下料平台和校正平台结构一致,可以通过伸缩推杆推动交叉伸缩杆上的滑动滚轮在底座和面板滑槽内的滚动,进而使得交叉伸缩杆伸缩,将底座和面板之间的相对距离降低,从而可以实现校正平台的自由升降,同理上料平台、下料平台和校正平台结构一致,使得各平台之间都可以实现自由升降,当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通过上料平台、第一传输平台、校正平台、第二传输平台和下料平台的升降和排列配合,不仅能够轻松的实现重型铁板材的上料、运料、校正、下料操作工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人工的使用和人工的操作强度,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隐患底、节省劳动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中校正平台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中校正平台最大高度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中校正平台最小高度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钣金折弯机的俯视图。
图中包括有:上料平台1、第一传输平台2、校正平台3、底座31、交叉伸缩杆32、第一支撑杆321、第二支撑杆322、转轴件323、滑动滚轮33、伸缩推杆34、液压推杆341、连接支杆342、转接件343、面板35、滑槽36、万向移动轮37、第二传输平台4、传输平台本体41、移动轮42和、支撑底座43、下料平台5、万向滚珠6、钣金折弯机本体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端部”、“前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1: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包括上料平台1、第一传输平台2、校正平台3、第二传输平台4和下料平台5,所述上料平台1和校正平台3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2的两端,所述第二传输平台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2和校正平台3的连接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平台5固定连接,所述校正平台3包括有底座31、交叉伸缩杆32、滑动滚轮33、伸缩推杆34和面板35,所述交叉伸缩杆32位于所述底座31和面板35之间的两侧,所述滑动滚轮33固定于所述交叉伸缩杆32上,所述底座31和面板35上均开设有滑槽36,所述交叉伸缩杆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面板35和底座31上,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33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31和面板35上的滑槽36内,所述伸缩推杆34的一端与所述底座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交叉伸缩杆32固定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交叉伸缩杆32自由伸缩,所述上料平台1、下料平台5和校正平台3结构一致。
由于设置有料平台1、第一传输平台2、校正平台3、第二传输平台4和下料平台5,其中,校正平台3包括有底座31、交叉伸缩杆32、滑动滚轮33、伸缩推杆34和面板35,上料平台1、下料平台5和校正平台3结构一致,可以通过伸缩推杆34推动交叉伸缩杆32上的滑动滚轮33在底座31和面板35上的滑槽36内滚动,进而使得交叉伸缩杆32向前移动,将底座31和面板35之间的相对距离降低,从而可以实现校正平台3的下降,反正,可以实现校正平台3的上升,同理上料平台、下料平台和校正平台结构一致,使得各平台之间都可以实现自由升降,当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首先将原板材码垛后通过叉车或者桁车上料至于上料平台1上,左右各一人可以轻松的实现向上推料,然后通过折弯机来实现各种折弯需求,折弯成型后半成品退回至校正平台3,通过伸缩推杆34控制校正平台3的表面升降,降至最低点后再人工校正折弯角度尺寸,避免在高台面上操作校正工序,导致产品随时可能会跌落砸伤工人,有效的保证工人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待产品完成校正至合格角度尺寸后,再通过伸缩推杆34控制校正平台3升至原来位置,向左侧位置的第二传输平台4 传输到下料平台5码垛下料,最后通过叉车或者桁车把成品下料至指定的成品区域内,不仅能够轻松的实现重型铁板材的上料、运料、校正、下料操作工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人工的使用和人工的操作强度,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隐患底、节省劳动力的优点。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交叉伸缩杆32包括有第一支撑杆321、第二支撑杆322和转轴件 323,所述滑动滚轮33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上,所述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之间相互交叉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转轴件3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21的一端与所述面板35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33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31的滑槽36内,所述第二支撑杆322的一端与所述地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33 活动连接于所述面板35的滑槽36内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推杆34包括有液压推杆341、转接件343和连接支杆342,所述连接支杆342固定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杆321之间,所述转接件343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推杆34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杆34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341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底座31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杆342与所述底座3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长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杆321 与面板35之间的连接固定点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22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1与所述面板35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校正平台3下端还设置有多个万向移动轮37,多个所述万向移动轮37固定于所述校正平台3下端且用于带动校正平台3自由移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平台2结构与所述第二传输平台4结构一致,所述第二传输平台4包括有传输平台本体41、多个移动轮42和多个支撑底座43,多个所述移动轮42 固定于所述传输平台本体41下端且用于带动所述传传输平台本体41的移动,多个所述支撑底座43固定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移动轮42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平台1、第一传输平台2、校正平台3、第二传输平台4和下料平台5上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用于方便板材移动的万向滚珠6,方便移动。
本实施例中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的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将原板材码垛后通过叉车或者桁车上料至于上料平台1上,整台面上有若干个万向滚珠6,通过第一传输平台的个支撑底座43使传输平台本体41表面与钣金折弯机本体7的下刀槽上表面平齐后,左右各一人可以轻松的实现向上推料,一直推料至钣金折弯机本体7 的下刀槽上表面平台,然后通过折弯机来实现各种折弯需求,折弯成型后半成品退回至校正平台3,通过液压推杆341控制校正平台3的表面升降,降至最低点后再人工校正折弯角度尺寸,避免在高台面上操作校正工序,导致产品随时可能会跌落砸伤工人,有效的保证工人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待产品完成校正至合格角度尺寸后,再通过液压推杆341控制校正平台 3升至原来位置,向左侧位置的第二传输平台4传输到下料平台5码垛下料,最后通过叉车或者桁车把成品下料至指定的成品区域内。
实施例2:一种板金折弯机。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板金折弯机,包括有钣金折弯机本体7和上述的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所述上料辅助机构位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7的一侧且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所述上料辅助机构的校正平台3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7的下刀槽端相对设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平台、第一传输平台、校正平台、第二传输平台和下料平台,所述上料平台和校正平台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的两端,所述第二传输平台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和校正平台的连接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校正平台包括有底座、交叉伸缩杆、滑动滚轮、伸缩推杆和面板,所述交叉伸缩杆位于所述底座和面板之间的两侧,所述滑动滚轮固定于所述交叉伸缩杆上,所述底座和面板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交叉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面板和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和面板上的滑槽内,所述伸缩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交叉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交叉伸缩杆自由伸缩,所述上料平台、下料平台和校正平台结构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伸缩杆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轴件,所述滑动滚轮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相互交叉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转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面板的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推杆包括有液压推杆、转接件和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固定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长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杆与面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点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平台下端还设置有多个万向移动轮,多个所述万向移动轮固定于所述校正平台下端且用于带动校正平台自由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结构与所述第二传输平台结构一致,所述第二传输平台包括有传输平台本体、多个移动轮和多个支撑底座,多个所述移动轮固定于所述传输平台本体下端且用于带动所述传输平台本体的移动,多个所述支撑底座固定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移动轮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第一传输平台、校正平台、第二传输平台和下料平台上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用于方便板材移动的万向滚珠。
10.一种板金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钣金折弯机本体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所述上料辅助机构位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所述上料辅助机构的校正平台与所述钣金折弯机本体的下刀槽端相对设置。
CN202022670343.2U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Active CN214683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0343.2U CN214683609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0343.2U CN214683609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3609U true CN214683609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70343.2U Active CN214683609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3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3453A (zh) 一种电梯生产过程中的钢板送料车
CN214683609U (zh) 一种便捷式上料辅助机构及钣金折弯机
CN214421720U (zh) 三自由度抓手的自动化搬运机器人
CN213435772U (zh) 一种输送机不合格产品的下料机构
CN206716880U (zh) 一种折弯机万向翻转台
CN206395504U (zh) 一种便携式快递件分拣装卸传送装置
CN116394393A (zh) 一种免拆模板生产用的晾架调度系统
CN214934255U (zh) 一种木材产品用输送装置
CN216660860U (zh) 一种具有卡位调节的玻璃原片放置架
US4498841A (en) Turnover device
CN115674506A (zh) 大模具翻模合模机
CN108408609A (zh) 一种手动平衡式折叠吊机
CN211613912U (zh) 一种自动翻边卷板机
CN210882195U (zh) 细长回转体机动转运车
CN210656016U (zh) 一种圆桶搬运装置
CN210133846U (zh) 手动叉车
JP2531977B2 (ja) プレス成形部品の積込み装置
CN219030865U (zh) 一种翻转转运装置
CN217674836U (zh) 堆叠产品换向中转台
CN217576742U (zh) 一种钢琴马克输送机的末端过渡装置
CN107738876B (zh) 一种物料器具转运装置
CN220411927U (zh) 一种免拆模板用的重载型移动换向装置
CN219098662U (zh) 一种棉包搬运小车
CN217144437U (zh) 一种棒料翻转机构
CN213944647U (zh) 一种拉弯机的型材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