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6764U -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6764U
CN214636764U CN202022617856.7U CN202022617856U CN214636764U CN 214636764 U CN214636764 U CN 214636764U CN 202022617856 U CN202022617856 U CN 202022617856U CN 214636764 U CN214636764 U CN 214636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barrel
conveying
prevent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78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建德
刘瑞林
甄志广
李军彬
倪旭东
高飞
朱胜宝
王磊
赫卫东
刘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Liangcun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Liangcun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Liangcun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Liangcun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78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6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6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6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包括可拆卸输煤筒体、煤块粉碎筒体、竖直落煤筒体以及密封通道,煤块粉碎筒体内设置有煤块粉碎机构,密封通道内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构,密封通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煤粉出料口,皮带输送机构从煤粉出料口部分伸出密封通道且末端衔接设置有煤粉上料机构;所述可拆卸输煤筒体、煤块粉碎筒体、竖直落煤筒体以及密封通道形成封闭腔体结构,竖直落煤筒体的内侧壁上倾斜固定设置有若干缓冲板。本实用新型使得被粉碎后的煤粉从竖直落煤筒体内坠下时,荡起的煤粉会被密封通道所阻挡,不会扩展到车间内;并且缓冲板会减缓煤粉下落速度,降低煤粉在封闭管道内部底端沉积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多采用煤粉(煤粉可增大燃烧面积,提升燃烧效率)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煤粉是由煤块粉碎而成的。目前,煤块由煤块粉碎机粉碎后直接落入到煤粉输送装置上,然后进行输送至发电仓进行燃烧发电。因煤块粉碎机位于煤粉输送装置正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煤粉落入到煤粉输送装置上后会荡起,并扩散到车间内,产生的大量粉尘会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工作人员吸入粉尘后还会影响人身健康。与此同时,煤块粉碎时,产生的粉尘会扩散到大气环境内,不仅收集困难,且造成了煤粉原料的损失。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显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以解决煤粉会扩散到车间内而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以有效防止煤粉在输送过程中荡起的现象,防止煤粉扩散到车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包括与煤块输送装置相连通的可拆卸输煤筒体、可拆卸连接设置在可拆卸输煤筒体底端的煤块粉碎筒体、连通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底端的竖直落煤筒体以及与竖直落煤筒体底端相连通的密封通道,煤块粉碎筒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煤块粉碎机构,密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对粉碎后煤粉进行输送的皮带输送机构,密封通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煤粉出料口,皮带输送机构从煤粉出料口部分伸出密封通道且末端衔接设置有用于将粉碎后煤粉进行上料的煤粉上料机构;所述可拆卸输煤筒体、煤块粉碎筒体、竖直落煤筒体以及密封通道形成用于防止煤粉荡起的封闭腔体结构,竖直落煤筒体的内侧壁上倾斜固定设置有若干用于减缓煤料下落速度的缓冲板。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皮带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密封通道内部的第一主动辊、设置在密封通道外部的第一从动辊以及套设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第一主动辊与密封通道侧壁转动连接且部分伸出密封通道,伸出密封通道的第一主动辊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从动辊转动设置在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支架上。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密封通道的内壁顶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的顶端面具有一定间隙、用于防止煤粉在密封通道内部扩散的挡煤框体,挡煤框体上开设有与竖直落煤筒体相连通的落煤口,位于煤粉出料口处的挡煤框体上设置有若干层用于防止煤粉扩散至大气的密封帘。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挡煤框体包括与密封通道的内壁顶端相固定的挡煤顶板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挡煤顶板侧壁上的三个挡煤侧板,密封帘设置在挡煤顶板的底端,挡煤顶板、三个挡煤侧板、第一输送带和密封帘围设成防止煤粉扩散的框体结构。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挡煤顶板上开设有抽气口,密封通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抽气口相连通的除尘器。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可拆卸输煤筒体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煤粉输送管,可拆卸输煤筒体的底端和煤块粉碎筒体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两连接法兰之间通过定位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煤块粉碎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内并转动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侧壁上的主动粉碎辊和从动粉碎辊,主动粉碎辊和从动粉碎辊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粉碎齿,主动粉碎辊伸出煤块粉碎筒体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主动齿轮以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粉碎电机,从动粉碎辊伸出煤块粉碎筒体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煤粉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二支架、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主动辊、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从动辊以及套设在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第二主动辊相连接设置有第二电机。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密封通道通过密封通道支架设置在地面上,密封通道的底端设置为漏斗状,密封通道的底壁上设置有底部排料口,底部排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直落煤筒体底端设置密封通道、在密封通道内设置皮带输送机构的方式,使得被粉碎后的煤粉从竖直落煤筒体内坠下时,荡起的煤粉会被密封通道所阻挡,不会扩展到车间内,能够避免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并且竖直落煤筒体的内侧壁上倾斜固定设置的若干缓冲板会减缓煤粉下落速度,降低煤粉在封闭管道内部底端沉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输煤筒体与煤块粉碎筒体为封闭状,所以被粉碎后的煤粉不会扩散至大气。
本实用新型在密封通道的内壁顶端固定设置的挡煤框体能够有效防止煤粉在密封通道内扩散,有效解决了煤粉在密封通道的内部底端沉积而造成煤粉浪费、需要定期清理的问题。煤粉在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下从密封通道输出时,设置的密封帘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粉扩散至大气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A-A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可拆卸输煤筒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挡煤框体与第一输送带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挡煤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挡煤框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可拆卸输煤筒体,11、煤粉输送管,2、煤块粉碎筒体,21、连接法兰,22、定位螺栓,3、煤块粉碎机构,31、主动粉碎辊,32、从动粉碎辊,33、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35、粉碎电机,4、竖直落煤筒体,5、缓冲板,6、密封通道,61、底部排料口,62、出料阀,63、密封通道支架,7、皮带输送机构,71、第一输送带,72、第一主动辊,73、第一从动辊,74、第一电机,75、第一支架,8、煤粉上料机构,81、第二输送带,82、第二主动辊,83、第二从动辊,84、第二电机,85、第二支架,9、挡煤框体,91、挡煤侧板,92、落煤口,93、抽气口,94、密封帘,95、挡煤顶板,10、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结合图1至图9所示,包括可拆卸输煤筒体1、煤块粉碎筒体2、竖直落煤筒体4、密封通道6、煤块粉碎机构3、皮带输送机构7和煤粉上料机构8。
可拆卸输煤筒体1与煤块输送装置相连通,进而煤块输送装置能够将煤块输送至可拆卸输煤筒体1内。
煤块粉碎筒体2可拆卸连接设置在可拆卸输煤筒体1底端,煤块粉碎筒体2内设置有用于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煤块粉碎机构3。
煤块粉碎机构3包括主动粉碎辊31、从动粉碎辊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和粉碎电机35。主动粉碎辊31和从动粉碎辊32分别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2内并转动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侧壁上,主动粉碎辊31和从动粉碎辊3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粉碎齿。主动齿轮33连接设置在主动粉碎辊31伸出煤块粉碎筒体的一端。从动齿轮34连接设置在从动粉碎辊32伸出煤块粉碎筒体的一端,与主动齿轮33相啮合。粉碎电机35用于驱动主动齿轮33转动。
可拆卸输煤筒体1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煤粉输送管11,可拆卸输煤筒体1的底端和煤块粉碎筒体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21,两连接法兰之间通过定位螺栓22进行连接。
竖直落煤筒体4连通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2底端,竖直落煤筒体4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密封通道6与竖直落煤筒体4底端相连通。密封通道6通过密封通道支架63设置在地面上。
可拆卸输煤筒体1、煤块粉碎筒体2、竖直落煤筒体4以及密封通道6形成用于防止煤粉荡起的封闭腔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封闭腔体结构能够保证粉碎后的煤粉不会扩散到大气,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粉的荡起。
竖直落煤筒体4的内侧壁上倾斜固定设置有若干缓冲板5,具体地,缓冲板5依次间隔固定设置在竖直落煤筒体4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缓冲板5用于减缓煤料下落速度,以防止煤粉下落速度过大而在密封通道6内的荡起程度过大。
密封通道6内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构7,皮带输送机构7用于对粉碎后煤粉进行输送。密封通道6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煤粉出料口,皮带输送机构7从煤粉出料口部分伸出密封通道6且末端衔接设置有煤粉上料机构8,煤粉上料机构8用于将粉碎后煤粉进行上料。
皮带输送机构7包括第一主动辊72、第一从动辊73、第一输送带71和第一电机74。第一主动辊72设置在密封通道6内部,第一主动辊72与密封通道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部分伸出密封通道6,伸出密封通道6的第一主动辊72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电机74。第一从动辊73设置在密封通道6外部,第一从动辊7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支架75上。第一输送带71套设在第一主动辊72和第一从动辊73之间。
从竖直落煤筒体4落出的煤粉落入到第一输送带71上时,煤粉会在密封通道6内部扩散,部分煤粉最终会沉积到密封通道6的内部底端,久而久之需要定期对密封通道6进行清理,十分不便,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密封通道6的内壁顶端固定设置有挡煤框体9,结合图7至图9所示,挡煤框体9与第一输送带71的顶端面具有一定间隙,用于防止煤粉在密封通道6内部扩散。
挡煤框体9上开设有与竖直落煤筒体4相连通的落煤口92,位于煤粉出料口处的挡煤框体9上设置有若干层密封帘94,密封帘94与第一输送带71的顶端面具有一定间隙,密封帘94用于防止煤粉扩散至大气。
挡煤框体9包括与密封通道6的内壁顶端相固定的挡煤顶板95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挡煤顶板95侧壁上的三个挡煤侧板91,密封帘94设置在挡煤顶板95的底端,挡煤顶板95、三个挡煤侧板91、第一输送带71和密封帘94围设成防止煤粉扩散的框体结构。
挡煤顶板95上开设有抽气口93,密封通道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抽气口93相连通的除尘器10,除尘器10可采用旋风分离器。
煤粉上料机构8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二支架85、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85上的第二主动辊82、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85上的第二从动辊83以及套设在第二主动辊82和第二从动辊83之间的第二输送带81,第二主动辊82相连接设置有第二电机84。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挡煤框体9能够有效阻挡煤粉在密封通道6内部扩散,但是还会有部分煤粉扩散至密封通道6的内部底端,为了能够将沉积在密封通道6的内部底端的煤粉有效排出,本实用新型将密封通道6的底端设置为漏斗状,密封通道6的底壁上设置有底部排料口61,底部排料口61上设置有出料阀62,进而更便于沉积煤粉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在对煤粉粉碎、输送的过程如下:
煤块输送装置将煤块输送至可拆卸输煤筒体1内,煤块落入到煤块粉碎筒体2内时会被煤块粉碎机构3粉碎成粉末状,接着煤粉沿竖直落煤筒体4下落,竖直落煤筒体4的内侧壁上倾斜固定设置的若干缓冲板5会减缓煤粉下落速度。同时,因可拆卸输煤筒体1与煤块粉碎筒体2为封闭状,所以被粉碎后的煤粉不会扩散至大气。
从竖直落煤筒体4内下落的煤粉会直接落入到密封通道6的第一输送带71顶端面上,设置的挡煤框体9能够有效防止煤粉在密封通道6内扩散,有效解决了煤粉在密封通道6的内部底端沉积而造成煤粉浪费、需要定期清理的问题。煤粉在皮带输送机构7的输送下从密封通道6输出,设置的密封帘94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粉扩散至大气内。从密封通道6内输出后的煤粉再由煤粉上料机构8输送至锅炉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煤块输送装置相连通的可拆卸输煤筒体(1)、可拆卸连接设置在可拆卸输煤筒体(1)底端的煤块粉碎筒体(2)、连通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2)底端的竖直落煤筒体(4)以及与竖直落煤筒体(4)底端相连通的密封通道(6),煤块粉碎筒体(2)内设置有用于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煤块粉碎机构(3),密封通道(6)内设置有用于对粉碎后煤粉进行输送的皮带输送机构(7),密封通道(6)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煤粉出料口,皮带输送机构(7)从煤粉出料口部分伸出密封通道(6)且末端衔接设置有用于将粉碎后煤粉进行上料的煤粉上料机构(8);所述可拆卸输煤筒体(1)、煤块粉碎筒体(2)、竖直落煤筒体(4)以及密封通道(6)形成用于防止煤粉荡起的封闭腔体结构,竖直落煤筒体(4)的内侧壁上倾斜固定设置有若干用于减缓煤料下落速度的缓冲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构(7)包括设置在密封通道(6)内部的第一主动辊(72)、设置在密封通道(6)外部的第一从动辊(73)以及套设在第一主动辊(72)和第一从动辊(73)之间的第一输送带(71),第一主动辊(72)与密封通道侧壁转动连接且部分伸出密封通道(6),伸出密封通道(6)的第一主动辊(72)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电机(74),第一从动辊(73)转动设置在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支架(7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通道(6)的内壁顶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71)的顶端面具有一定间隙、用于防止煤粉在密封通道内部扩散的挡煤框体(9),挡煤框体(9)上开设有与竖直落煤筒体(4)相连通的落煤口(92),位于煤粉出料口处的挡煤框体(9)上设置有若干层用于防止煤粉扩散至大气的密封帘(9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煤框体(9)包括与密封通道(6)的内壁顶端相固定的挡煤顶板(95)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挡煤顶板(95)侧壁上的三个挡煤侧板(91),密封帘(94)设置在挡煤顶板(95)的底端,挡煤顶板(95)、三个挡煤侧板(91)、第一输送带(71)和密封帘(94)围设成防止煤粉扩散的框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煤顶板(95)上开设有抽气口(93),密封通道(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抽气口(93)相连通的除尘器(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输煤筒体(1)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煤粉输送管(11),可拆卸输煤筒体(1)的底端和煤块粉碎筒体(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21),两连接法兰之间通过定位螺栓(22)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块粉碎机构(3)包括分别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2)内并转动设置在煤块粉碎筒体侧壁上的主动粉碎辊(31)和从动粉碎辊(32),主动粉碎辊(31)和从动粉碎辊(3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粉碎齿,主动粉碎辊(31)伸出煤块粉碎筒体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主动齿轮(33)以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33)转动的粉碎电机(35),从动粉碎辊(32)伸出煤块粉碎筒体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与主动齿轮(33)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上料机构(8)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二支架(85)、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85)上的第二主动辊(82)、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85)上的第二从动辊(83)以及套设在第二主动辊(82)和第二从动辊(83)之间的第二输送带(81),第二主动辊(82)相连接设置有第二电机(8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通道(6)通过密封通道支架(63)设置在地面上,密封通道(6)的底端设置为漏斗状,密封通道(6)的底壁上设置有底部排料口(61),底部排料口(61)上设置有出料阀(62)。
CN202022617856.7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Active CN214636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7856.7U CN21463676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7856.7U CN21463676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6764U true CN214636764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8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7856.7U Active CN21463676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6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40086U (zh) 一种煤粉运输密封通道
CN212882866U (zh) 一种高炉冶金固体废弃物回收粉碎装置
CN214636764U (zh) 一种防止煤粉荡起的上煤系统
CN20821334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催化剂原料粉碎装置
CN113333086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粉碎装置
CN203255682U (zh) 一种干式石子煤管链输送系统
CN218808273U (zh) 一种无尘矸石输送装置
CN111706852A (zh) 一种自粉碎间歇等量送料生物质燃烧机
CN217810328U (zh) 一种道路建设用的机械破岩装置
CN215197260U (zh) 一种打散结块物料装置
CN210438092U (zh) 一种不溶性粉体净水剂管链输送自动投加装置
CN210752895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处理装置
CN210012242U (zh) 一种螺旋给料机
CN209851278U (zh) 一种用于气动湿喷机的联动下料机构
CN209238041U (zh) 一种半自动粉碎机
CN210914478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土方输送装置
CN208124312U (zh) 垃圾焚烧炉炉前滚筒给料机
CN207877655U (zh)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
CN113481339B (zh) 一种铸铁高炉
CN220906572U (zh) 一种固体燃料输送装置
CN107626386A (zh) 一种无污染的煤块破碎机
CN118146840A (zh) 一种底渣回用的煤气化装置
CN220827050U (zh) 一种粉煤灰输送装置
CN216727416U (zh) 一种用于煤炭生产的加工装置
CN219264344U (zh) 燃煤炉排锅炉耦合煤粉喷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