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5567U -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5567U
CN214595567U CN202023185988.3U CN202023185988U CN214595567U CN 214595567 U CN214595567 U CN 214595567U CN 202023185988 U CN202023185988 U CN 202023185988U CN 214595567 U CN214595567 U CN 214595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pan
oil receiving
oil
overf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59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洲
李建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59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5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5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5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锅体,包括:锅体本体,包括底壁以及侧壁;第一接油盘,设置于锅体本体的底壁上并与锅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接油盘设有接油槽,第一接油盘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流口。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锅体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空气炸锅一般包括锅体以及设置于锅体下方的接油盘,在空气炸锅工作时,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烘烤,烘烤产生的油滴入下方的接油盘中。
上述结构使得空气炸锅的零部件较多,生产成本高,使用麻烦,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体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体,包括:锅体本体,包括底壁以及侧壁;第一接油盘,设置于锅体本体的底壁上并与锅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接油盘设有接油槽,第一接油盘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流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第一接油盘与锅体的底壁一体成型,因此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的零部件的数量,一方面利用第一接油盘的底壁代替部分锅体的底壁,从而减少烹饪器具的用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不必将第一接油盘单独与锅体装配在一起,减少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接油盘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流孔,多个第一过流孔均匀地分布于第一接油盘的底壁上,多个第一过流孔形成第一过流口。上述结构使得外部的热风能够通过多个第一过流孔进入锅体本体内以对锅体本体内的食物进行充分的加热。此外,由于多个第一过流孔均匀地分布于第一接油盘的底壁上,因此使得锅体本体内的热场更加均匀,从而保证食物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过流孔包括中心圆孔以及设置于中心圆孔周向外侧的多个发散孔。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热风均匀地进入锅体本体内,从而使得锅体本体内的热场均匀。
进一步地,第一过流口的口壁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结构。上述结构使得由第一接油盘内排出的油能够滴落至预设位置,防止油污污染外部的环境。
进一步地,第一接油盘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流孔,多个第一过流孔形成第一过流口,各第一过流孔的孔壁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筒,多个导流筒形成导流结构。上述结构能够避免由第一过流孔流出的油滴附在第一接油盘的底壁的下表面上,并由第一接油盘的底壁的下表面滴落至其他位置(非预设储油的位置)的现象发生,防止油污污染外部的环境。
进一步地,导流筒的筒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上述结构使得油滴滴落的位置更加精准,从而进一步防止油污污染外部的环境。
进一步地,锅体本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接油盘周向外侧的第二过流口。上述结构能够增加过流面积,从而提高进入锅体本体内的热气的进气量,进而提高烹饪效率。
进一步地,锅体本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沿锅体本体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过流孔,多个第二过流孔形成第二过流口。上述结构使得锅体本体内的边缘处的进风均匀,从而提高锅体本体内的热场的均匀性;和/或,第二过流口的过流面积与第一接油盘的底壁的面积之比在0.1至0.25之间。如果上述比值过大,则进入锅体本体内的进气量越大,烹饪效率越高,但是影响锅体内放置食物的放置量;如果上述比值过小,虽然能够满足食物的放置量,但是进气量的增加不显著,从而很难提高烹饪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接油盘的深度在4mm至20mm之间;如果第一接油盘的深度过浅则食物产生的油容易滴落至第一接油盘外侧,导致第一接油盘外侧积油;如果第一接油盘的深度过深,那么第一接油盘的侧壁的高度将过高,导致锅体的用料较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性差。和/或,接油槽包括由第一接油盘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缘,环形凸缘沿第一接油盘周向延伸。上述结构能够阻挡接油槽内的油液,防止油液向外流动至接油槽外侧。
进一步地,锅体本体的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扰流结构。上述结构能够对进入锅体本体内的气流进行干扰,使得气体均匀地在锅体本体内流动,从而使得锅体本体内的温场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扰流结构与锅体本体可拆卸连接;上述结构使得锅体本体的加工难度降低,降低生产成本。和/或,锅体本体内设有食物篮,食物篮与扰流结构限位配合。上述结构使得扰流结构既具有扰流功能又具有限位功能,一个部件多个用途,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扰流结构包括沿锅体本体的径向延伸的扰流片,食物篮上设有限位槽,扰流片限位于限位槽内。扰流结构能够限位食物篮,一方面防止食物篮在锅体本体的轴向方向偏位,在放置锅体时防止食物篮上窜,使得防止食物落至食物篮以外;另一方面防止食物篮在锅体本体的径向方向偏位,保证食物篮内产生的油能够全部滴入第一接油盘内,防止油污染外部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为上述的锅体;第二接油盘,位于锅体的第一接油盘的下方,第二接油盘上设置有第三过流口,第三过流口的口壁围设有止挡筋,锅体的第一接油盘的第一过流口在第二接油盘上的投影与第三过流口无重叠部分。上述结构使得由第一接油盘的第一过流口滴落下来的油落入第二接油盘内,而不会通过第三过流口流出第二接油盘。同时,热风能够先后通过第三过流口与第一过流口进入锅体本体内,以对锅体本体内的食物进行烘烤。
进一步地,锅体为上述的锅体,第一接油盘的第二过流口在第二接油盘上的投影与第三过流口至少部分重叠。上述结构能够对进入锅体本体之前的热风进行分流,一部分风经过第三过流口与第二过流口进入至锅体本体内,另一部分风经过第三过流口与第一过流口进入至锅体本体内,从而使得锅体本体的底壁的中部以及边缘均能够进风,改善锅体本体内的热场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体的实施例的锅体本体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锅体本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示出了气流的流向;
图5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示出了油液的流向;
图6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本体;11、第二过流口;111、第二过流孔;20、第一接油盘;21、接油槽;22、第一过流口;221、中心圆孔;222、发散孔;23、导流结构;24、环形凸缘;30、扰流结构;31、扰流片;40、食物篮;41、第四过流口;42、限位槽;50、底座;51、底座本体;52、储油盒;60、第二接油盘;61、出油口;63、第三过流口;64、止挡筋;70、热风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锅体包括:锅体本体10以及第一接油盘20。其中,锅体本体10包括底壁以及侧壁。第一接油盘20设置于锅体本体10的底壁上并与锅体本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接油盘20设有接油槽21,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流口22。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第一接油盘20与锅体本体10的底壁一体成型,因此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的零部件的数量,一方面利用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代替部分锅体本体10的底壁,从而减少烹饪器具的用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不必将第一接油盘20单独与锅体本体10装配在一起,减少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还有一方面用户在清洁时不必单独清洁两个部件,并且不必将第一接油盘与锅体本体装配在一起,因此使得用户使用起来便捷性较好,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流孔,多个第一过流孔均匀地分布于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多个第一过流孔形成第一过流口22。上述结构使得外部的热风能够通过多个第一过流孔进入锅体本体10内以对锅体本体10内的食物进行充分的加热。此外,由于多个第一过流孔均匀地分布于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因此使得锅体本体10内的热场更加均匀,从而保证食物的烹饪效果。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过流孔包括中心圆孔221以及设置于中心圆孔221周向外侧的多个发散孔222。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热风均匀地进入锅体本体10内,从而使得锅体本体10内的热场均匀。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流口22的口壁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结构2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油盘20中的油能够由第一过流口22内流出,使得第一接油盘20内的油及时排出。由于导流结构23的设置使得由第一接油盘20内排出的油能够滴落至预设位置,防止油污污染外部的环境。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流孔,多个第一过流孔形成第一过流口22,各第一过流孔的孔壁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筒,多个导流筒形成导流结构23。具体地,流入第一过流孔的油滴将沿着导流筒的筒壁向下流动,并最终由导流筒的底部滴落。上述结构能够避免由第一过流孔流出的油滴附在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的下表面上,并由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的下表面滴落至其他位置(非预设储油的位置)的现象发生,防止油污污染外部的环境。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筒的筒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上述结构使得油滴滴落的位置更加精准,从而进一步防止油污污染外部的环境。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本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接油盘20周向外侧的第二过流口11。上述结构能够增加过流面积,从而提高进入锅体本体10内的热气的进气量,进而提高烹饪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本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沿锅体本体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过流孔111,多个第二过流孔111形成第二过流口11。上述结构使得锅体本体10内的边缘处的进风均匀,从而提高锅体本体10内的热场的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流口11的过流面积与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的面积之比在0.1至0.25之间。如果上述比值过大,则进入锅体本体10内的进气量越大,烹饪效率越高,但是影响锅体内放置食物的放置量;如果上述比值过小,虽然能够满足食物的放置量,但是进气量的增加不显著,从而很难提高烹饪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油盘20的深度在4mm至20mm之间。如果第一接油盘20的深度过浅,则食物产生的油容易滴落至第一接油盘20外侧,导致第一接油盘20外侧积油;如果第一接油盘20的深度过深,那么第一接油盘20的侧壁的高度将过高,导致锅体的用料较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性差。
在本实施例中,接油槽21包括由第一接油盘20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缘24,环形凸缘24沿第一接油盘20周向延伸。上述结构能够阻挡接油槽21内的油液,防止油液向外流动至接油槽21外侧。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本体10的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扰流结构30。上述结构能够对进入锅体本体10内的气流进行干扰,使得气体均匀地在锅体本体内流动,从而使得锅体本体10内的温场更加均匀。
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扰流结构与锅体本体可拆卸连接。上述结构一方面使得锅体本体的加工简单,降低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便于清洗,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本体10内设有食物篮40,食物篮40与扰流结构30限位配合。上述结构使得扰流结构30既具有扰流功能又具有限位功能,一个部件多个用途,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扰流结构30包括沿锅体本体10的径向延伸的扰流片31,食物篮40上设有限位槽42,扰流片31限位于限位槽42内。具体地,扰流结构30能够限位食物篮40,一方面防止食物篮40在锅体本体的轴向方向偏位,在放置锅体时防止食物篮40上窜,使得防止食物落至食物篮40以外;另一方面防止食物篮40在锅体本体的径向方向偏位,保证食物篮40内产生的油能够全部滴入第一接油盘20内,防止油污染外部环境。
如图3至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为上述的锅体;第二接油盘60位于锅体的第一接油盘20的下方,第二接油盘60上设置有第三过流口63,第三过流口63的口壁围设有止挡筋64,锅体的第一接油盘20的第一过流口22在第二接油盘60上的投影与第三过流口63无重叠部分。上述结构使得由第一接油盘20的第一过流口22滴落下来的油落入第二接油盘60内,而不会通过第三过流口63流出第二接油盘60。同时,热风能够先后通过第三过流口63与第一过流口22进入锅体本体10内,以对锅体本体10内的食物进行烘烤。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底座50,底座50包括底座本体51以及储油盒52,锅体的锅体本体10放置于底座本体51上,第二接油盘60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50上,并位于第一接油盘20与底座50之间,第二接油盘60上设置有与储油盒52连通的出油口61。具体地,滴落至第二接油盘60上的油将通过出油口61最终流至储油盒内,当储油盒内的油液的液位较高时,用户可再将储油盒内的油液倾倒。上述结构能够减少用户倾倒油液的次数,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食物篮40以及热风发生装置70。其中,食物篮40设置于锅体的锅体本体10内,食物篮40的底壁上设置有第四过流口41。热风发生装置70位于第二接油盘60的下方。具体地,热风发生装置70产生的热风将依次经过第三过流口63、第一过流口22以及第四过流口41进入至食物篮40中,以对食物篮内的食物进行烘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接油盘60内的油液能够流至储油盒52内,因此第二接油盘60内的油量较少,从而降低第二接油盘60内的油液被热风发生装置70的加热装置加热至焦糊的概率,从而改善食物的口感。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油盘20的第二过流口11在第二接油盘60上的投影与第三过流口63至少部分重叠。上述结构能够对进入锅体本体10之前的热风进行分流,一部分风经过第三过流口63与第二过流口11进入至锅体本体10内,另一部分风经过第三过流口63与第一过流口22进入至锅体本体10内,从而使得锅体本体10的底壁的中部以及边缘均能够进风,改善锅体本体10内的热场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本体(10),包括底壁以及侧壁;
第一接油盘(20),设置于所述锅体本体(10)的底壁上并与所述锅体本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接油盘(20)设有接油槽(21),所述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流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流孔,多个所述第一过流孔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多个所述第一过流孔形成所述第一过流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过流孔包括中心圆孔(221)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圆孔(221)周向外侧的多个发散孔(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流口(22)的口壁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结构(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流孔,多个所述第一过流孔形成所述第一过流口(22),各所述第一过流孔的孔壁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筒,多个所述导流筒形成所述导流结构(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筒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本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接油盘(20)周向外侧的第二过流口(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本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沿所述锅体本体(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过流孔(111),多个所述第二过流孔(111)形成所述第二过流口(11);和/或,所述第二过流口(11)的过流面积与所述第一接油盘(20)的底壁的面积之比在0.1至0.2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油盘(20)的深度在4mm至20mm之间;和/或,所述接油槽(21)包括由所述第一接油盘(20)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缘(24),所述环形凸缘(24)沿所述第一接油盘(20)周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本体(10)内设置有扰流结构(30),其中,
所述扰流结构(30)与所述锅体本体(10)锅体本体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锅体本体(10)内设有食物篮(40),所述食物篮(40)与所述扰流结构(30)限位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30)包括沿所述锅体本体(10)的径向延伸的扰流片(31),所述食物篮(40)上设有限位槽(42),所述扰流片(31)限位于所述限位槽(42)内。
12.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第二接油盘(60),位于所述锅体的第一接油盘(20)的下方,所述第二接油盘(60)上设置有第三过流口(63),所述第三过流口(63)的口壁围设有止挡筋(64),所述锅体的第一接油盘(20)的第一过流口(22)在所述第二接油盘(6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过流口(63)无重叠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体,所述第一接油盘(20)的第二过流口(11)在所述第二接油盘(6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过流口(63)至少部分重叠。
CN202023185988.3U 2020-12-24 2020-12-24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595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988.3U CN214595567U (zh) 2020-12-24 2020-12-24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988.3U CN214595567U (zh) 2020-12-24 2020-12-24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5567U true CN214595567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5988.3U Active CN214595567U (zh) 2020-12-24 2020-12-24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5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9185B1 (ko) 간편 조리기
US10646069B2 (en) Insert for an air-based fryer, apparatus comprising such insert
CN114847767B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4595567U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284571U (zh) 一种通风接油的炸篮结构
CN206207504U (zh) 一种新型灶具盛液盘
CN214595566U (zh) 接油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493769U (zh) 一种铸铁不粘锅
CN214595568U (zh) 烹饪器具
WO2023165498A1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106369647A (zh) 一种新型灶具盛液盘
CN215937116U (zh) 一种空气炸篮
CN212213509U (zh) 空气炸锅的炸篮支撑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5686942U (zh) 烹饪器具
CN111820772A (zh) 空气炸锅的炸篮支撑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7696176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5016282U (zh) 烹饪器具
CN214259074U (zh) 食物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383347U (zh) 一种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686978U (zh) 烹饪器具
CN217524748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9803630U (zh) 煎烤盘和烹饪器具
CN215016322U (zh) 一种改进风道和油道的空气炸锅
CN219516023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215383350U (zh) 一种炸篮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