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8741U -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8741U
CN214588741U CN202120525570.8U CN202120525570U CN214588741U CN 214588741 U CN214588741 U CN 214588741U CN 202120525570 U CN202120525570 U CN 202120525570U CN 214588741 U CN214588741 U CN 214588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ressing
bending
load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55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心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mhstar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Weim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kuo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kuo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kuo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55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8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8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8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包括机箱、工装、装载装置、动力系统、推动装置,机箱内设置有装载腔、上升腔、控制腔,机箱内固定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左端设置有一对第一从动齿轮、右端设置有控制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控制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外圈均安装有环形的输送齿带,输送齿带上阵列安装有若干个工装,装载腔内设置有用于装载直插式MOS管的装载装置,输送齿带的后端设置有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输送齿带右端的工装处设置有对直插式MOS管的引脚折弯的推动装置,通过对直插式MOS管的自动化一体封装,从而减小装配误差,提高生产效率,使直插式MOS管散热效果更加理想。

Description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MOS管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电子硬件的功率增大,传统的散热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直插式MOS管的散热需求,现提出一种将直插式MOS管引脚弯折,再通过导热平板及散热块将热量传导至机箱侧的散热方式,但因需要实现位置对齐和引脚弯折再贴合至导热平板,人工生产的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生产误差容易导致导热路径上存在间隙增大了空气热阻,直插式MOS管散热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包括机箱、工装、装载装置、动力系统、推动装置,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移动腔、上升腔、控制腔,所述机箱上固定有支撑平板,所述控制腔内安装有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上升腔内设置有与控制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水平对齐的两个第一从动齿轮,所述控制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外圈均安装有环形的输送齿带,所述输送齿带前侧设有多个开口向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两个为一组,所述推动块的各组均匀阵列设置在输送齿带上,所述工装安装在输送齿带的推动块上,所述输送齿带上阵列安装有若干个工装,所述输送齿带左端的工装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装载直插式MOS管的装载装置,所述输送齿带的后端设置有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于控制齿轮的第五传动轴,所述输送齿带右端的工装处设置有对直插式MOS管的引脚折弯的推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工装包括支撑块、支撑梁、基板、固定板、限位条,所述支撑块下端面设有用于嵌入推动块的推动槽,所述支撑块上端面安装有C型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端面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梁上端面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基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板的前端面设有与第一凹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直插式MOS管引脚形状相同的引脚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端面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呈“T”型的压合板,所述固定条后端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压合板前端面设有与第三凹槽位置对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压合弹簧,所述压合板上端面设置有与引脚槽交错布置的限位条,所述压合板内开设有用于安装推动装置的推动腔。
优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在位于装载腔的上端设置有输入通道,所述装载腔内安装有环形限位板,所述环形限位板的内环设置有可旋转的装载转盘,所述装载转盘的左半圆内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装载管,所述装载管的宽度与直插式MOS管宽度相同,所述输入通道内设置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一端与环形限位板上端连接,所述环形限位板上端设置有用于与输入管内孔相通的过孔,所述过孔和输入管内孔与直插式MOS管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装载腔右侧,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电机、第一装载传动腔、第二装载转动腔、控制动力腔、换向腔、工作传动腔、弯折传动腔、弯折动力腔、弯折往复腔、压合动力腔、压合往复腔、压合传动腔,所述动力电机的旋转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依次串联安装有第一装载传动腔内的动力带轮、控制动力腔内的控制带轮和换向腔内的主动斜齿轮,所述第一装载传动腔内设置有装载从动轮,所述装载从动轮与动力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装载皮带,所述装载从动轮的轴心处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装载动力齿轮,所述装载动力齿轮一端设置有圆销,所述第二装载转动腔设置有带槽的装载槽轮,所述装载槽轮轴心处安装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一端连接于装载腔的装载转盘上,所述带槽的装载槽轮和圆销的装载动力齿轮组成槽轮机构,所述换向腔内与主动斜齿轮啮合的从动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上安装有第四传动轴,所述工作传动腔内设置有工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与工作传动腔通过第四传动轴连接;所述控制动力腔内设置有控制从动带轮,所述控制从动带轮与控制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控制皮带,所述控制从动带轮上安装有第五传动轴,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与控制从动带轮通过第五传动轴连接;
所述工作传动腔内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工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安装有第六传动轴,所述弯折传动腔内设置有弯折主带轮,所述第六传动轴上安装弯折主带轮上,所述弯折动力腔设置有弯折周期齿轮,所述弯折周期齿轮上设置有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上安装有弯折从动带轮,所述弯折从动带轮与弯折主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弯折皮带,所述弯折周期齿轮下端啮合有弯折转动轮,所述弯折转动轮侧面设置有弯折偏心轴,所述弯折偏心轴上连接有弯折曲柄,所述弯折曲柄一点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弯折往复腔内设置有弯折杆,所述弯折杆一端与弯折曲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弯折杆中部设置有弯折通道,所述弯折杆上安装有可在弯折通道内滑动的弯折滑块,所述弯折杆一端延伸至移动腔内并连接有弯折块,所述弯折块正对直插式MOS管的引脚;
所述压合动力腔内设置有压合主动带轮,所述压合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齿轮通过第六传动轴连接,所述压合传动腔内设置有压合周期齿轮,所述压合周期齿轮上设置有第八传动轴,所述第八传动轴上安装有压合从动带轮,所述压合主动带轮与压合从动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压合皮带,所述压合周期齿轮下端啮合有压合往复齿轮,所述压合往复齿轮侧面设置有压合偏心轴,所述压合偏心轴上连接有压合转动杆,所述压合转动杆一端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压合往复腔内设置有压合杆,所述第二销轴上连接有压合杆,所述压合杆中部设置有压合通道,所述压合杆上安装有可在压合通道内滑动的压合滑块。
优选地,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腔、压合腔、上升腔、压合杆、压合块、翻转槽、复位弹簧、弹簧槽、翻转块,所述压合杆一端连接有呈“T”型的压合块,所述压合块位于推动腔内,所述压合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翻转槽,所述翻转槽内均安装有翻转块,所述翻转块内均设置有弹簧槽,所述翻转槽的上端与翻转块的弹簧槽之间均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压合腔内设置有散热铝块,所述散热铝块上连接有导热平板,所述导热平板上通过导热胶粘合有直插式MOS管,所述压合腔右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输出通道;
所述散热铝块左侧设置有推动电机,所述推动电机一端安装有推动伸缩杆,所述推动伸缩杆一端安装有输出推动块;所述移动腔内固定有左导向条和右导向条,所述左导向条和右导向条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上升腔内设置有上升电机,所述上升电机上安装有上升伸缩杆,所述上升伸缩杆一端安装有上升托举板;所述支撑平板后端面设置有滑落通道,所述滑落通道正下方设置有斜坡。
优选地,所述输送齿带为柔性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工装、装载装置、动力系统和推动装置,来实现对直插式MOS管的装载、对齐、引脚弯折最后将其贴合至导热平板上,其整体装置配合直插式MOS管装载的速率及周期进行一体性的往复工作,不仅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装配误差,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并且直插式MOS管与导热平板更好的接触贴合,使直插式MOS管散热效果更加理想,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1的“E-E”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4的“F-F”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5的“G-G”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1的“H”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2的“I”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4的“J”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5的“K”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0的“L”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推动装置1004进入推动腔3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直插式MOS管的装配对齐、引脚弯折、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工装100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工装1001、装载装置1002、动力系统1003、推动装置1004
直插式MOS管1、机箱11、移动腔12、上升腔13、压合腔14、控制腔15、装载腔16、支撑平板17、滑落通道18、控制齿轮19、第一从动齿轮20、
输送齿带21、推动块22、支撑块23、推动槽24、支撑梁25、基板26、引脚槽27、固定板28、复位弹簧29、固定条30、
压合板31、压合弹簧32、限位条33、推动腔34、左导向条35、连接块36、输入通道37、输入管38、装载管39、环形限位板40、
装载转盘41、动力电机42、第一装载传动腔43、动力带轮44、控制带轮45、控制动力腔46、第二装载转动腔47、换向腔48、主动斜齿轮49、工作传动腔50、
从动斜齿轮51、工作齿轮52、装载从动轮53、装载皮带54、装载动力齿轮55、装载槽轮56、第二从动齿轮57、弯折传动腔58、弯折主带轮59、弯折动力腔60、
弯折周期齿轮61、弯折从动带轮62、弯折转动轮63、弯折曲柄64、弯折杆65、弯折往复腔66、弯折皮带67、弯折偏心轴68、弯折通道69、弯折滑块70、
弯折块71、压合动力腔72、压合主动带轮73、压合皮带74、压合传动腔75、压合周期齿轮76、压合从动带轮77、压合往复齿轮78、压合转动杆79、压合往复腔80、
压合偏心轴81、压合通道82、压合滑块83、压合杆84、压合块85、翻转槽86、复位弹簧87、弹簧槽88、翻转块89、散热铝块90、
导热平板91、导热胶92、从动带轮93、控制皮带94、推动电机95、伸缩杆96、输出推动块97、上升电机98、上升伸缩杆99、上升托举板100、
输出通道101、斜坡102、固定槽103、右导向条104、圆销105、槽轮机构106、第一传动轴107、第二传动轴108、第三传动轴109、第四传动轴110、
第五传动轴111、第六传动轴112、第七传动轴113、第八传动轴114、过孔115、第一销轴116、第二销轴117、第一凹槽118、第二凹槽119、第三凹槽120、第四凹槽1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的整体,包括机箱11、工装1001、装载装置1002、动力系统1003、推动装置1004;机箱11内设置有移动腔12、上升腔13、控制腔15,机箱11上固定有支撑平板17,控制腔15内安装有控制齿轮19,控制齿轮19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20,上升腔13内设置有与控制齿轮19和第一从动齿轮20水平对齐的两个第一从动齿轮20,控制齿轮19和第一从动齿轮20的外圈均安装有环形的输送齿带21,输送齿带21前侧设有多个开口向前的固定槽103,固定槽103内设有推动块22,推动块22两个为一组,推动块22的各组均匀阵列设置在输送齿带21上,支撑平板17上端面承托有若干个工装1001,工装1001安装在输送齿带21的推动块22上,同时输送齿带21上阵列安装有若干个工装1001,输送齿带21左端的工装100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装载直插式MOS管1的装载装置1002,输送齿带21的后端设置有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1003,动力系统1003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于控制齿轮19的第五传动轴111,输送齿带21右端的工装1001处设置有对直插式MOS管1的引脚折弯的推动装置1004。(如图1所示)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工装1001包括支撑块23、支撑梁25、基板26、固定板28、限位条33,支撑块23下端面设有用于嵌入推动块22的推动槽24,支撑块23上端面安装有C型的支撑梁25,支撑梁25上端面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固定板28,支撑梁25上端面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基板26,固定板28的后端面设有第一凹槽118,基板26的前端面设有与第一凹槽118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119,第一凹槽118与第二凹槽119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29,基板26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直插式MOS管1的引脚形状相同的引脚槽27,基板26上设置有固定条30,固定条30上端面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呈“T”型的压合板31,固定条30后端面设有第三凹槽120,压合板31前端面设有与第三凹槽120位置对应的第四凹槽121,第三凹槽120与第四凹槽121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压合弹簧32,压合板31上端面设置有与引脚槽27交错布置的限位条33,压合板31内开设有用于安装推动装置1004的推动腔34。(如图16所示)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装载装置1002在位于装载腔16的上端设置有输入通道37,装载腔16内安装有环形限位板40,环形限位板40的内环设置有可旋转的装载转盘41,装载转盘41的左半圆内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装载管39,装载管39的宽度与直插式MOS管1宽度相同,输入通道37内设置有输入管38,输入管38一端与环形限位板40上端连接,环形限位板40上端设置有用于与输入管38内孔相通的过孔115,过孔115和输入管38内孔与直插式MOS管1的宽度相同。(如图1所示)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3位于装载腔16右侧,动力系统1003包括动力电机42、第一装载传动腔43、第二装载转动腔47、控制动力腔46、换向腔48、工作传动腔50、弯折传动腔58、弯折动力腔58、弯折往复腔66、压合动力腔72、压合往复腔80、压合传动腔75,动力电机42的旋转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107,第一传动轴107依次串联安装有第一装载传动腔43内的动力带轮44、控制动力腔46内的控制带轮45和换向腔48内的主动斜齿轮49,第一装载传动腔43内设置有装载从动轮53,装载从动轮53与动力带轮44之间共同绕设有装载皮带54,装载从动轮53的轴心处安装有第二传动轴108,第二传动轴108的一端安装有装载动力齿轮55,装载动力齿轮55一端设置有圆销105,第二装载转动腔47设置有带槽的装载槽轮56,装载槽轮56轴心处安装有第三传动轴109,第三传动轴109一端连接于装载腔16的装载转盘41上,带槽的装载槽轮56和圆销105的装载动力齿轮55组成槽轮机构106,换向腔48内与主动斜齿轮49啮合的从动斜齿轮51,从动斜齿轮51上安装有第四传动轴110,工作传动腔50内设置有工作齿轮52,从动斜齿轮51与工作传动腔50通过第四传动轴110连接(如图3所示);控制动力腔46内设置有控制从动带轮93,控制从动带轮93与控制带轮45之间共同绕设有控制皮带94,控制从动带轮93上安装有第五传动轴111,控制腔15内设置有控制齿轮19,控制齿轮19与控制从动带轮93通过第五传动轴111连接(如图6所示);
工作传动腔50内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57,第二从动齿轮57与工作齿轮52啮合,第二从动齿轮57上安装有第六传动轴112,弯折传动腔58内设置有弯折主带轮59,第六传动轴112上安装弯折主带轮59上,弯折动力腔60设置有弯折周期齿轮61,弯折周期齿轮61上设置有第七传动轴113,第七传动轴113上安装有弯折从动带轮62,弯折从动带轮62与弯折主带轮59之间共同绕设有弯折皮带67,弯折周期齿轮61下端啮合有弯折转动轮63,弯折转动轮63侧面设置有弯折偏心轴68,弯折偏心轴68上连接有弯折曲柄64,弯折曲柄64一点连接有第一销轴116,弯折往复腔66内设置有弯折杆65,弯折杆65一端与弯折曲柄64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16连接,弯折杆65中部设置有弯折通道69,弯折杆65上安装有可在弯折通道69内滑动的弯折滑块70,弯折杆65一端延伸至移动腔12内并连接有弯折块71,弯折块71正对直插式MOS管1的引脚;
压合动力腔72内设置有压合主动带轮73,压合主动带轮73与第二从动齿轮57通过第六传动轴112连接,压合传动腔75内设置有压合周期齿轮76,压合周期齿轮76上设置有第八传动轴114,第八传动轴114上安装有压合从动带轮77,压合主动带轮73与压合从动带轮77之间共同绕设有压合皮带74,压合周期齿轮76下端啮合有压合往复齿轮78,压合往复齿轮78侧面设置有压合偏心轴81,压合偏心轴81上连接有压合转动杆79,压合转动杆79一端安装有第二销轴117,压合往复腔80内设置有压合杆84,第二销轴117上连接有压合杆84,压合杆84中部设置有压合通道82,压合杆84上安装有可在压合通道82内滑动的压合滑块83。(如图8所示)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推动装置1004包括推动腔34、压合腔14、上升腔13、压合杆84、压合块85、翻转槽86、复位弹簧87、弹簧槽88、翻转块89,压合杆84一端连接有呈“T”型的压合块85,压合块85位于推动腔34内,压合块8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翻转槽86,翻转槽86内均安装有翻转块89,翻转块89内均设置有弹簧槽88,翻转槽86的上端与翻转块89的弹簧槽88之间均安装有复位弹簧87;(如图13所示)
压合腔14内设置有散热铝块90,散热铝块90上连接有导热平板91,导热平板91上通过导热胶92粘合有直插式MOS管1,压合腔14右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输出通道101;(如图10所示)
散热铝块90左侧设置有推动电机95,推动电机95一端安装有推动伸缩杆96,推动伸缩杆96一端安装有输出推动块97;移动腔12内固定有左导向条35和右导向条104,左导向条35和右导向条104之间连接有连接块36;(如图10所示)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升腔13内设置有上升电机98,上升电机98上安装有上升伸缩杆99,上升伸缩杆99一端安装有上升托举板100。(如图1所示)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支撑平板17后端面设置有滑落通道18,滑落通道18正下方设置有斜坡102。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输送齿带为柔性材料。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滑落通道18正下方设有斜坡斜坡102,自支撑平板17通过滑落通道18落下的工装1001将通过斜坡102滑向输送齿带21并保持直立,斜坡102与输送齿带21之间的距离自右向左逐渐缩小,最后使工装1001紧贴在输送齿带21前侧。
以下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实施例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状态时,首选根据所用直插式MOS管1型号及大小尺寸,所需装配的间隔,选择合适尺寸大小的工装1001,调整装置配合尺寸,动力电机42开启带动动力带轮44顺时针转动,动力带轮44通过装载皮带54带动装载从动轮53转动,装载从动轮53同步带动装载动力齿轮55转动,由于带槽的装载槽轮56和圆销105的装载动力齿轮55组成槽轮机构106,因此装载动力齿轮55转动一圈带动装载槽轮56逆时针转动一格,装载槽轮56每转动一格同步带动装载转盘41转动一格,装载转盘41每转动一格时装载转盘41内的上侧装载管39都能与输入管38对齐,下侧的装载管39能与其正下方工装1001上的引脚槽27对齐,动力电机42开启后装载转盘41会一直保持逆时针一格一格的转动,有自动周期性装载装置控制将单个直插式MOS管1从输入管38头朝下引脚朝上滑落进入到正对的装载管39内,正上方的装载管39内的直插式MOS管1会随着装载转盘41的转动在装载管39内滑动直至所在的装载管39朝向下时,此装载管39内的直插式MOS管1会滑出掉落在下方正对的引脚槽27内,引脚槽27内存在一定的预留间隙,且通过左端的导向条35和限位条33限位保证直插式MOS管1在滑落动作过程中不会卡住且能保持朝向进入引脚槽27内,与此同时动力带轮44带动控制带轮45顺时针转动,控制带轮45通过控制皮带94带动控制从动带轮93转动,控制从动带轮93同步带动控制齿轮19顺时针转动,控制齿轮19通过啮合关系带动输送齿带21及从动齿轮20顺时针转动,输送齿带21顺时针转动带动输送齿带21上的推动块22顺时针移动,支撑平板17上侧的推动块22相抵于支撑块23带动工装1001向右移动,控制齿轮19上的齿不规则分布能使输送齿带21在移动中配合装载转盘41的一格一动的周期,使正下方的装载管39中的直插式MOS管1在滑落过程中下方的工装1001不移动,从而保证直插式MOS管1稳稳进入引脚槽27内,当一组直插式MOS管1装载完成后,控制齿轮19上的齿为一段连续的齿使输送齿带21上的工装1001连续移动,使下一空载的工装1001移动到装载转盘41下方,当下一工装1001的最右侧引脚槽27与和装载转盘41上顺时针方向第一个装载管39对齐时,控制齿轮19刚好转动到控制齿轮19上一段一段的周期齿部分再次配合装载转盘41的周期移动输送齿带21,进行再一次的直插式MOS管1装载过程。
弯折时,控制齿轮19通过啮合关系继续带动输送齿带21顺时针转动,装载好直插式MOS管1的工装1001向右移动,随着工装1001的移动,通过连接块36会将工装1001上的直插式MOS管1逐步相抵限位,直至到右端的导向条35上时直插式MOS管1会被紧密的贴合在压合板31后端面及导向条35前端面之间,当此工装1001位于右端的导向条35正中心时,控制齿轮19因配合装载转盘41的装配刚好处在间歇停止的部分,与此同时,控制带轮45同步带动主动斜齿轮49转动,主动斜齿轮49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动斜齿轮51转动,从动斜齿轮51带动工作齿轮52转动,工作齿轮52啮合带动从动齿轮57,从动齿轮57同步带动弯折主带轮59及压合主动带轮73转动,弯折主带轮59通过弯折皮带67带动弯折从动带轮62转动,弯折从动带轮62同步带动弯折周期齿轮61转动,弯折周期齿轮61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弯折转动轮63转动,弯折转动轮63通过弯折偏心轴68带动弯折曲柄64周期性摆动,从而弯折曲柄64带动弯折杆65在弯折通道69内前后移动,弯折通道69同步带动弯折块71前后移动,弯折周期齿轮61为不完全齿,在此工装1001停留的间隙时间内刚好弯折周期齿轮61与弯折转动轮63啮合带动弯折转动轮63转动一圈,当弯折块71向前运动时正好正对位于右端导向条35的正中间,弯折块71上端面与基板26下端面留有一定间距,弯折块71向前运动将直插式MOS管1的引脚向前弯折。
封装时,控制齿轮19继续通过与输送齿带21的啮合关系带动输送齿带21顺时针移动,在过程中带有弯折好直插式MOS管1引脚的工装1001向右移动到正对压合腔14的位置,过程中,由从动齿轮57带动的压合主动带轮73通过压合皮带74带动压合从动带轮77转动,压合从动带轮77同步带动压合周期齿轮76转动,压合周期齿轮76通过啮合关系带动压合往复齿轮78转动,压合往复齿轮78通过压合偏心轴81带动压合转动杆79周期性摆动,压合转动杆79带动压合杆84在压合通道82内前后移动,同样的此工装1001在控制齿轮19与输送齿带21啮合停留的间隙时间内,压合周期齿轮76与压合往复齿轮78啮合带动压合往复齿轮78转动一圈,在压合往复齿轮78转动一圈的过程当中,压合杆84带动压合块85向后移动,压合块85向后移动通过推动腔34相抵于推动腔34的前壁面,在压合块85通过推动腔34的过程中左右弹簧槽88会在前进过程中被推动腔34左右两壁面相抵向靠近压合杆84一侧收拢,左右复位弹簧87被弹性压紧,当压合块85通过推动腔34前段部分后,左右翻转块89失去两边的相抵限制,左右复位弹簧87使左右翻转块89向远离压合杆84一侧翻转展开,紧接着压合块85后端面相抵着推动腔34前壁面,因为压合弹簧32的收缩力大于复位弹簧29的收缩力且支撑块23相抵于输送齿带21,压合块85会带动压合板31及基板26向后移动,当基板26后端面相抵于导热平板91前端面时,压合板31及固定在压合板31后端面的限位条33相抵着直插式MOS管1继续向后移动,移动到最后侧位置时,直插式MOS管1通过导热胶92与导热平板91紧密贴合,此时限位条33的后端面不会与导热平板91前端面接触,完成将直插式MOS管1贴合至导热平板91上。
复位时,同时由压合杆84带动的压合块85向前运动,因压合弹簧32收缩力作用压合板31向前移动当压合板31前端面与左右固定条30后端面相抵后,因复位弹簧29的收缩力作用,压合板31及基板26向前移动,直至工装1001复位,此时压合块85仍在推动腔34内,压合块85继续向前移动,翻转块89相抵于推动腔34壁面,带动此工装1001向前移动,当压合块85移动到最前侧位置时,此工装1001从滑落通道18向下滑落通过斜坡102移动到支撑平板17的下侧,此时下落的工装1001右侧的推动槽24刚好与两两一组的推动块22的左侧的推动块22相契合,此推动块22向左推动此工装1001向左移动,当此工装1001移动到左下侧从动齿轮20的位置时,此工装1001位于上升托举板100的正上方,当推动块22随着输送齿带21上升时,紧接着上升电机98开启,上升电机98通过上升伸缩杆99带动上升托举板100向上移动,上升托举板100随着推动块22上升的速率托举着工装1001上升,此推动块22能在推动槽24内转动不被卡住,当此工装1001上升至与支撑平板17上侧的工装1001水平齐平时,与此推动块22一组的另一推动块22刚好从此工装1001左侧的推动槽24内滑入,从而两个推动块22一同带动工装1001向右移动,进入循环,当直插式MOS管1与导热平板91贴合好后,推动电机95开启,推动电机95通过推动伸缩杆96带动输出推动块97向右移动,将散热铝块90及与其连接的导热平板91和直插式MOS管1通过右侧的输出通道101推出,再有其余装置将未贴合直插式MOS管1的散热铝块90与导热平板91送入到压合腔14当中。
本实施例的通过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工装1001、装载装置1002、动力系统1003和推动装置1004,来实现对直插式MOS管1的装载、对齐、引脚弯折最后将其贴合至导热平板91上,其整体装置配合直插式MOS管1装载的速率及周期进行一体性的往复工作,不仅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装配误差,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并且直插式MOS管1与导热平板91更好的接触贴合,使直插式MOS管1散热效果更加理想。
进一步,本实施例主要是对针对直插式MOS管1的封装,对此本实施例对具体封装的MOS管的种类和型号不加以具体限定,另外本实施例还可以用于其它的直插式电子元器件的一体封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工装、装载装置、动力系统、推动装置,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移动腔、上升腔、控制腔,所述机箱上固定有支撑平板,所述控制腔内安装有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上升腔内设置有与控制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水平对齐的两个第一从动齿轮,所述控制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外圈均安装有环形的输送齿带,所述输送齿带前侧设有多个开口向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两个为一组,所述推动块的各组均匀阵列设置在输送齿带上,所述工装安装在输送齿带的推动块上,所述输送齿带上阵列安装有若干个工装,所述输送齿带左端的工装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装载直插式MOS管的装载装置,所述输送齿带的后端设置有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于控制齿轮的第五传动轴,所述输送齿带右端的工装处设置有对直插式MOS管的引脚折弯的推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支撑块、支撑梁、基板、固定板、限位条,所述支撑块下端面设有用于嵌入推动块的推动槽,所述支撑块上端面安装有C型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端面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梁上端面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基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板的前端面设有与第一凹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直插式MOS管引脚形状相同的引脚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端面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呈“T”型的压合板,所述固定条后端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压合板前端面设有与第三凹槽位置对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压合弹簧,所述压合板上端面设置有与引脚槽交错布置的限位条,所述压合板内开设有用于安装推动装置的推动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在位于装载腔的上端设置有输入通道,所述装载腔内安装有环形限位板,所述环形限位板的内环设置有可旋转的装载转盘,所述装载转盘的左半圆内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装载管,所述装载管的宽度与直插式MOS管宽度相同,所述输入通道内设置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一端与环形限位板上端连接,所述环形限位板上端设置有用于与输入管内孔相通的过孔,所述过孔和输入管内孔与直插式MOS管的宽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装载腔右侧,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电机、第一装载传动腔、第二装载转动腔、控制动力腔、换向腔、工作传动腔、弯折传动腔、弯折动力腔、弯折往复腔、压合动力腔、压合往复腔、压合传动腔,所述动力电机的旋转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依次串联安装有第一装载传动腔内的动力带轮、控制动力腔内的控制带轮和换向腔内的主动斜齿轮,所述第一装载传动腔内设置有装载从动轮,所述装载从动轮与动力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装载皮带,所述装载从动轮的轴心处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装载动力齿轮,所述装载动力齿轮一端设置有圆销,所述第二装载转动腔设置有带槽的装载槽轮,所述装载槽轮轴心处安装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一端连接于装载腔的装载转盘上,所述带槽的装载槽轮和圆销的装载动力齿轮组成槽轮机构,所述换向腔内与主动斜齿轮啮合的从动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上安装有第四传动轴,所述工作传动腔内设置有工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与工作传动腔通过第四传动轴连接;所述控制动力腔内设置有控制从动带轮,所述控制从动带轮与控制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控制皮带,所述控制从动带轮上安装有第五传动轴,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与控制从动带轮通过第五传动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传动腔内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工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安装有第六传动轴,所述弯折传动腔内设置有弯折主带轮,所述第六传动轴上安装弯折主带轮上,所述弯折动力腔设置有弯折周期齿轮,所述弯折周期齿轮上设置有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上安装有弯折从动带轮,所述弯折从动带轮与弯折主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弯折皮带,所述弯折周期齿轮下端啮合有弯折转动轮,所述弯折转动轮侧面设置有弯折偏心轴,所述弯折偏心轴上连接有弯折曲柄,所述弯折曲柄一点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弯折往复腔内设置有弯折杆,所述弯折杆一端与弯折曲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弯折杆中部设置有弯折通道,所述弯折杆上安装有可在弯折通道内滑动的弯折滑块,所述弯折杆一端延伸至移动腔内并连接有弯折块,所述弯折块正对直插式MOS管的引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动力腔内设置有压合主动带轮,所述压合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齿轮通过第六传动轴连接,所述压合传动腔内设置有压合周期齿轮,所述压合周期齿轮上设置有第八传动轴,所述第八传动轴上安装有压合从动带轮,所述压合主动带轮与压合从动带轮之间共同绕设有压合皮带,所述压合周期齿轮下端啮合有压合往复齿轮,所述压合往复齿轮侧面设置有压合偏心轴,所述压合偏心轴上连接有压合转动杆,所述压合转动杆一端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压合往复腔内设置有压合杆,所述第二销轴上连接有压合杆,所述压合杆中部设置有压合通道,所述压合杆上安装有可在压合通道内滑动的压合滑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腔、压合腔、上升腔、压合杆、压合块、翻转槽、复位弹簧、弹簧槽、翻转块,所述压合杆一端连接有呈“T”型的压合块,所述压合块位于推动腔内,所述压合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翻转槽,所述翻转槽内均安装有翻转块,所述翻转块内均设置有弹簧槽,所述翻转槽的上端与翻转块的弹簧槽之间均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压合腔内设置有散热铝块,所述散热铝块上连接有导热平板,所述导热平板上通过导热胶粘合有直插式MOS管,所述压合腔右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输出通道;
所述散热铝块左侧设置有推动电机,所述推动电机一端安装有推动伸缩杆,所述推动伸缩杆一端安装有输出推动块;所述移动腔内固定有左导向条和右导向条,所述左导向条和右导向条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上升腔内设置有上升电机,所述上升电机上安装有上升伸缩杆,所述上升伸缩杆一端安装有上升托举板;所述支撑平板后端面设置有滑落通道,所述滑落通道正下方设置有斜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齿带为柔性材料。
CN202120525570.8U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Active CN214588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5570.8U CN214588741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5570.8U CN214588741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8741U true CN214588741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5570.8U Active CN214588741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87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3939A (zh) * 2022-04-12 2022-07-12 上海晶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os管组件及其组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3939A (zh) * 2022-04-12 2022-07-12 上海晶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os管组件及其组装装置
CN114743939B (zh) * 2022-04-12 2023-08-29 上海晶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os管组件及其组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0153B2 (en) Hybrid impact tool with two-speed transmission
CN214588741U (zh) 一种有利于mos管散热的一体封装装置
CN210475199U (zh) 一种铝箔冲压装置
CN114749752B (zh) 冰柜钢板焊接装置
CN111451663B (zh) 一种用于led灯管的焊接组装设备
WO2021017564A1 (zh) 一种螺栓装配自动化生产用机器人及其装配方法
US3574917A (en) Machine for assembling the core of heat exchanger
CN208409051U (zh) 蒸发器的翅片自动插片机构
CN115350866A (zh) 一种自动调节胶水温度的半导体照明器件用点胶装置
CN111226551B (zh) 水稻钵苗插秧机秧箱及其工作方法
CN113910156A (zh) 一种半导体生产用散热片组装装置
CN103350335A (zh) 一种自动插弯头机的自动取弯头及插弯头装置
CN220994235U (zh) 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用零件夹持装置
CN219303683U (zh) 同步推舟装置和管式炉系统
CN220406783U (zh) 一种膨胀阀感温包加工设备
CN117245233B (zh) 一种负压稳固式特种陶瓷基板激光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
CN221104996U (zh) 一种拉头组装机
CN212240598U (zh) 一种对不同规格双连轴齿轮打磨活动式定位工装
CN217143028U (zh) 回流式led精密组件全自动柔性组装线
CN117161758B (zh) 一种led模组装配装置
CN210589273U (zh) 机械手水平移动装置
CN218225265U (zh) 一种水平列阵Bar条封装辅助结构
CN221300070U (zh) 单执行器多挡位驱动机构
CN210547590U (zh) 一种自动取料机
CN219278616U (zh) 一种随行工装步进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358, North, Zhongdian Lighting R&D Center, No. 010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eim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0 705-706, block B, building 7,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1819 Shahe We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enkuo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7

Address after: 310000, 3rd Floor, Building 1, Yongle Village, Cang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VMHSTA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358, North, Zhongdian Lighting R&D Center, No. 010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eim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