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5049U -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5049U
CN214575049U CN202120134565.4U CN202120134565U CN214575049U CN 214575049 U CN214575049 U CN 214575049U CN 202120134565 U CN202120134565 U CN 202120134565U CN 214575049 U CN214575049 U CN 214575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net
frame
plate
fasten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45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丽欣
周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echeng Me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 Tong Changzhou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 Tong Changzhou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 Tong Changzhou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5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5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包括由工字梁组成的网格状的支架,以及呈纵向排列的方式安装在支架的每个网格内的若干安全网片,安全网片包括边框,以及设置在边框内且上表面与边框的顶部齐平的网板,位于工字梁上方的边框底部安装有紧固件,紧固件挂装在其下方工字梁的顶板上,相邻的两个安全网片支架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相连。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不仅能够保证安全网片受力的均匀性,安全性能高,而且还能够使安全网片具有平整的上表面,便于人员的行走以及货物的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
背景技术
在一些自动化车间,需要在车间的顶部设置与一层吊顶安全网,是由多个安全网片拼装而成,操作人员在其上面行走,以便观察其下方的机器运行情况,或搬运货物等。
现有的单片安全网片的网板均是直接焊接在其边框的上表面,不仅影响安全网片的美观性,而且长时间使用极易出现网格片卷边变形的情况,对人员的行走以及货物的搬运造成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吊灯安全网在安装的过程中,安全网片均是通过开口向下的U型螺栓配合一个位于工字梁下方的连接板实现安全网片与工字梁的固定,需要在安全网片下方搭建脚手架等登高设备,并且需要操作人员上下配合,才能实现安全网片与工字梁的安装,操作十分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为后续的更换维修增加了难度。而且上述安装方式并未将相邻的安全网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使用时易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安全性能差。另外,U型螺栓的顶部从安全网片上表面上突出出来,容易对人员的行走或货物的搬运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以解决安全网片与工字梁安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包括由工字梁组成的网格状的支架,以及呈纵向排列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每个网格内的若干安全网片,所述安全网片包括边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边框内且上表面与所述边框的顶部齐平的网板,位于所述工字梁上方的边框底部安装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挂装在其下方工字梁的顶板上,相邻的两个安全网片支架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相连。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U型板,且所述紧固件的开口朝向其所在安全网片的外侧;
所述紧固件的上侧板通过螺钉安装在与其对应的边框的底部,所述紧固件的下侧板绕过所述工字梁的顶板并伸入所述顶板的底部。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乙”字形板,所述紧固件的底部开口朝向其所在安全网片的外侧;
所述紧固件的立板贴合在与其对应的边框的外侧面且通过螺栓与该边框相连,所述紧固件的上侧板贴合在与其对应的边框的底部,所述紧固件的下侧板绕过所述工字梁的顶板并伸入所述顶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的上侧板通过上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底部穿过上侧板并抵在所述工字梁的顶部;
所述紧固件的上侧板的长度大于其下侧板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梁与其上方的边框之间设置有垫块。
进一步的,位于同一支架的同一网格内相邻两个安全网片的连接处底部通过连接片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为L型板,所述连接片的横板安装在其中一个边框的底部,且该边框与所述连接片的竖板之间形成安装槽,另一个边框卡入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边框的内侧设置有下沉式的台阶,所述网板安装在所述台阶上;
位于所述台阶外侧的边框形成高于所述台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通孔,且相邻两个安全网片通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的螺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网板从上至下至少包括两层钢丝网和一层网格片,且相邻两层钢丝网的钢丝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网板的下方设置有呈网格状分布的支撑梁。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设置螺栓能够将相邻两个安全网片连接在一起,能够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增加受力均匀性,提高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采用紧固件实现安全网片与工字梁的连接,不仅可以直接在安全网上方进行拆卸和安装,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还保证了安全网上表面的平整,便于人员的行走和货物的搬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安全网片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边框(带连接片)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边框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支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三层钢丝网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的安全网片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支架1,工字梁11,顶板12,安全网片2,边框21,网板22,台阶23,钢丝网24,网格片25,支撑梁26,凸台27,紧固件3,上侧板31,下侧板32,立板33,连接片4,安装槽41,螺栓5,紧固螺栓6,垫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包括由工字梁11组成的网格状的支架1,以及呈纵向排列的方式安装在支架1的每个网格内的若干安全网片2,安全网片2包括边框21,以及设置在边框21内且上表面与边框21的顶部齐平的网板22,位于工字梁11上方的边框21底部安装有紧固件3,紧固件3挂装在其下方工字梁11的顶板12上,相邻的两个安全网片2支架1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5相连。
具体的,工字梁11呈横向或竖向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支架1。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的每个网格内均成列安装六片安全网片2,且支架1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安全网片2均通过螺栓5相连。
由于位于每个工字梁11上方的两个并列放置的边框21通过螺栓5连接在一起,为了能够将这两个边框21同时固定在其下方的工字梁11上,紧固件3为U型板,且紧固件3的开口朝向其所在安全网片2的外侧。
紧固件3的上侧板31通过螺钉安装在与其对应的边框21的底部,紧固件3的下侧板32绕过工字梁11的顶板12并伸入顶板12的底部。
具体的,位于支架1上相邻两个网格内且相邻的两个安全网片2的相对侧固定在同一工字梁11上,且这两个安全网片2的边框21的相对侧分别安装其下方工字梁11顶板12的两侧,两者互不影响。
为了防止安全网片2在使用过程中随意移动,紧固件3的上侧板31通过上安装有紧固螺栓6,紧固螺栓6的底部穿过上侧板31并抵在工字梁11的顶部。
在安全网片2挂装在工字梁11上之后,向下旋紧紧固螺栓6,使其底部紧紧抵住工字梁11的顶部,此时紧固件3的下侧板32与工字梁11的顶板12下表面紧密贴合,从而保证安全网片2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同一安全网片2两端的紧固件3与其对应位置的工字梁11的安装,紧固件3的上侧板31的长度大于其下侧板32的长度。
同一安全网片2的相对两侧在安装时,一起左侧和右侧为例,首先将其左侧与位于左侧的工字梁11配合,并将安全网片2向左移动至极端位置,然后将安全网片2的右侧下移,此时位于右侧的工字梁11不会对位于右侧的紧固件3的下侧板32造成阻挡,在将安全网片2放置至水平时,在将其整体右移,使其两侧的紧固件3的下侧板32均位于对应工字梁11的顶板12的下侧,实现紧固件3与工字梁11的挂装。
为了根据需要调整安全网片2的安装高度,工字梁11与其上方的边框21之间设置有垫块7。
垫块7通过螺钉安装在边框21的底部,垫块7与紧固件3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为错位设置。
为了增加相邻安全网片2之间的支撑强度,位于同一支架1的同一网格内相邻两个安全网片2的连接处底部通过连接片4支撑。
连接片4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架1同一网格内相邻两个安全网片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保证每个安全网片2受力的均匀性以及支撑效果。
为了便于两个安全网片2的边框21与连接片4的配合,连接片4为L型板,连接片4的横板安装在其中一个边框21的底部,且该边框21与连接片4的竖板之间形成安装槽41,另一个边框21卡入安装槽41内。
具体的,横板直接焊接在其中一个安全网片2的边框21底部,而竖板与该边框21之间形成的安装槽41刚好能够容纳一个边框21的放置,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两个安全网片2之间连接的强度,连接过程方便简单,而且能够对放置在安装槽41内的边框21进行限位,防止其随意移动。
为了保证网板22与边框21的顶部齐平,边框21的内侧设置有下沉式的台阶23,网板22安装在台阶23上。
网板22的边缘安装在台阶23上,不仅增加了安全网片2的美观性,而且可以避免网片卷边变形的情况,保证了安全网片2上表面的平整度,便于人员的行走和货物的搬运。
为了便于两个安全网之间的螺栓5连接,从而使各个安全网片2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受力的均匀性,位于台阶23外侧的边框21形成高于台阶23的凸台27,凸台27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通孔,且相邻两个安全网片2通过安装在通孔内的螺栓5相连。
相邻的两个安全网片2对应侧的边框21上的通孔同样是对应设置,螺栓5依次穿过两个对应的通孔则可以将两个安全网片2连接在一起。采用横向的螺栓5,不仅能够增加安全网片2表面的美观性,避免螺栓5从安全网片2的上表面突出出来,而且还能够方便拆装,操作人员直接在安全网片2上方即可实现相邻两个安全网片2的连接,降低安全网片2安装和维护的难度。
为了增加安全网片2的支撑强度,网板22从上至下至少包括两层钢丝网24和一层网格片25,且相邻两层钢丝网24的钢丝垂直设置。
其中,钢丝网24是用于增加安全网的支撑强度,而网格片25的网孔极小,是为了防止安全网片2上方的小型零件等物品的掉落。
具体的,当钢丝网24为两层时,台阶23下沉的高度即等于两层钢丝网24与网格片25的高度和,当钢丝网24为三层时,则台阶23下沉的高度即等于三层钢丝网24与网格片25的高度和,不仅能够保证网板22的边缘不会从边框21上裸露出来,避免出现卷边变形的情况,而且能够使安全网片2的上面为平面,不会产生任何凸起,便于人员内的移动和货物的搬运。
网格片25可以选用两层钢丝构成的网状结构,该钢丝的直径小于构成钢丝网24的钢丝的直径,另外也可以选用带有网孔的板状结构。
为了保证网板22的支撑强度,网板22的下方设置有呈网格状分布的支撑梁26。
钢丝网24的层数与支撑梁26的密度存在关系,具体的,
若采用三层钢丝网24,支撑梁26所形成的网格的面积可以不大于1㎡;
若采用两层钢丝网24,支撑梁26所围成的网格的面积可以不大于0.25㎡;
即支撑梁26密度大,可以适当减少钢丝网24的层数,支撑梁26的密度小,则可以适当增加钢丝网24的层数。
由于支撑梁26支撑在网板22的底部,为了防止对网板22的安装造成影响,优选的,支撑梁26的上表面与台阶23的上表面齐平。
支架1上每个网格内的安全网片2为成列设置,因此位于两端的两个安全网片2的其中三个侧面均需要与工字梁11配合,因此在安全网片2时,需要将两端的两个安全网片2放置到位,再进行中间的各个安全网片2的安装,防止两端的安全网片2无法装配入位。
而安全网片2在安装前,需要先将紧固件3和垫块7直接装配在边框21的底部,在安装过程中则将每一片安全网片2分别与其对应的工字梁11配合,并把相邻的两个安全网片2的边框21利用螺栓5连接,最后利用紧固螺栓6将安全网片2的位置固定即可,操作简单方便,直接在安全网片2的上方进行操作即可,降低了后续拆装维护的难度。并且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安全网片2受力的均匀性,提高了其安全性能,而且还能够使安全网片2具有平整的上表面,便于人员的行走以及货物的搬运。
实施例2
如图9-10,在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结构与实施例所公开的吊顶安全网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紧固件3为“乙”字形板,紧固件3的底部开口朝向其所在安全网片2的外侧。
具体的,紧固件3的相邻两个面相互垂直,方便边框21与工字梁11的配合。
紧固件3的立板33贴合在与其对应的边框21的外侧面且通过螺栓5与该边框21相连,紧固件3的上侧板31贴合在与其对应的边框21的底部,紧固件3的下侧板32绕过工字梁11的顶板12并伸入顶板12的底部。
处于两个相邻网格内且并列固定在同一工字梁11上的两个安全网片2,这两个安全网片2与该工字梁11相连的边框21并列在一起,而与这两个边框21对应的两个紧固件3的立板33则伸入两个边框21之间,螺栓5横向穿过两个边框21和两个立板33,从而实现两个安全网片2,以及安全网片2和紧固件3的连接。紧固件3的上侧板31则与实施例1一样安装有紧固螺栓6,下侧板32绕过工字梁11伸入工字梁11的顶板12下方,并且通过紧固螺栓6的旋紧实现紧固件3与工字梁11的连接,从而保证安全网片2与工字梁11的牢固配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工字梁(11)组成的网格状的支架(1),以及呈纵向排列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每个网格内的若干安全网片(2),所述安全网片(2)包括边框(21),以及设置在所述边框(21)内且上表面与所述边框(21)的顶部齐平的网板(22),位于所述工字梁(11)上方的边框(21)底部安装有紧固件(3),所述紧固件(3)挂装在其下方工字梁(11)的顶板(12)上,相邻的两个安全网片(2)支架(1)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为U型板,且所述紧固件(3)的开口朝向其所在安全网片(2)的外侧;
所述紧固件(3)的上侧板(31)通过螺钉安装在与其对应的边框(21)的底部,所述紧固件(3)的下侧板(32)绕过所述工字梁(11)的顶板(12)并伸入所述顶板(1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为“乙”字形板,所述紧固件(3)的底部开口朝向其所在安全网片(2)的外侧;
所述紧固件(3)的立板(33)贴合在与其对应的边框(21)的外侧面且通过螺栓(5)与该边框(21)相连,所述紧固件(3)的上侧板(31)贴合在与其对应的边框(21)的底部,所述紧固件(3)的下侧板(32)绕过所述工字梁(11)的顶板(12)并伸入所述顶板(1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的上侧板(31)通过上安装有紧固螺栓(6),所述紧固螺栓(6)的底部穿过上侧板(31)并抵在所述工字梁(11)的顶部;
所述紧固件(3)的上侧板(31)的长度大于其下侧板(3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梁(11)与其上方的边框(21)之间设置有垫块(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支架(1)的同一网格内相邻两个安全网片(2)的连接处底部通过连接片(4)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为L型板,所述连接片(4)的横板安装在其中一个边框(21)的底部,且该边框(21)与所述连接片(4)的竖板之间形成安装槽(41),另一个边框(21)卡入所述安装槽(4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1)的内侧设置有下沉式的台阶(23),所述网板(22)安装在所述台阶(23)上;
位于所述台阶(23)外侧的边框(21)形成高于所述台阶(23)的凸台(27),所述凸台(27)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通孔,且相邻两个安全网片(2)通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的螺栓(5)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22)从上至下至少包括两层钢丝网(24)和一层网格片(25),且相邻两层钢丝网(24)的钢丝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22)的下方设置有呈网格状分布的支撑梁(26)。
CN202120134565.4U 2020-09-02 2021-01-18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 Active CN2145750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2690 2020-09-02
CN2020218926903 2020-09-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5049U true CN21457504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4565.4U Active CN214575049U (zh) 2020-09-02 2021-01-18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5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036594A (ja) 架台用部材、構造物用架台、その架台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架台を用いた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213268827U (zh) 大跨度高空钢结构连廊下悬式承插型装饰操作平台
CN209686699U (zh) 一种装饰天花吊顶
CN21457504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顶安全网
CN108412187B (zh) 一种超高连体群塔外框结构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GB2518159A (en) Platform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140008830A (ko) 폼 장치
US20050066609A1 (en) Preassembled roof and floor deck panel system
CN213233972U (zh) 一种安全网与工字梁的连接结构
CN112681728A (zh) 一体化预制巨型柱钢模板支护系统
CN213233978U (zh) 一种安全网片间连接结构
CN210930485U (zh) 一种装配式钢床结构
CN212427745U (zh) 一种条形铝板吊顶饰面安装结构
CN112900624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09780003U (zh) 一种大空间网架结构反向吊顶的固定结构
CN111502104A (zh) 一种条形铝板吊顶饰面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5670897U (zh) 一种组装式风能叶片主支架生产平台
JPH0317350A (ja) 建築用足場
CN218581154U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外墙和板边使用的支座结构
CN204099722U (zh) 一种可调型综合支架
CN217924109U (zh) 一种装配式展会钢结构系统
CN219080691U (zh) 一种装配式格栅幕墙横梁安装结构
CN111042519A (zh) 一种用于楼板模板含梁、板结构建筑的早拆体系
CN218814670U (zh) 干挂格栅结构
CN219138362U (zh) 一种高空悬空梁的支模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80-11, Hongcui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299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iecheng Me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380 hongcui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 11

Patentee before: Sheng Tong ( Changzhou ) Me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