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2578U -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2578U
CN214562578U CN202120276584.0U CN202120276584U CN214562578U CN 214562578 U CN214562578 U CN 214562578U CN 202120276584 U CN202120276584 U CN 202120276584U CN 214562578 U CN214562578 U CN 214562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gas
injection
uni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65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inghe Sh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inghe Sh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inghe Sh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inghe Sh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65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2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2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2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单元、上模组、下模组、注塑腔和气辅单元;所述注塑腔由所述上模组和所述下模组配合形成;所述注塑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模组,所述注塑单元与所述上模组连通,所述注塑单元用于对注塑腔进行注塑;所述气辅单元设置在所述下模组,所述气辅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塑腔连通,所述气辅单元用于为所述注塑腔提供气辅压力;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能够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成型产品的结构整体较大,模具在一些部位的成型腔体较小,采用传统的压力注塑方式,很难完全填充整个注塑腔体,同时,这种位置采用实体注塑,容易因为收缩而产生水纹,造成产品外观质量较差,从而降低产品整体的合格率,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能够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单元、上模组、下模组、注塑腔和气辅单元;所述注塑腔由所述上模组和所述下模组配合形成;所述注塑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模组,所述注塑单元与所述上模组连通,所述注塑单元用于对注塑腔进行注塑;所述气辅单元设置在所述下模组,所述气辅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塑腔连通,所述气辅单元用于为所述注塑腔提供气辅压力。
优选的,所述气辅单元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辅管路和出气座;所述气体发生器和所述出气座均设置在所述下模组,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气辅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气辅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座连通;所述出气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注塑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气体发生器分布在所述下模组的两侧,两个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所述气辅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注塑单元包括注塑板、分流板、主要注塑口和分流注塑流道;所述主要注塑口设置在所述注塑板,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在所述分流板,所述注塑板与所述分流板连接,所述分流板与所述上模组连接;所述主要注塑口与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与所述注塑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还包括分流座,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在所述分流座的下表面,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有多个,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要注塑口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与所述注塑腔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分布在所述注塑腔的上方,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与所述注塑腔的内壁相切。
优选的,所述上模组包括上冷却流道,所述上冷却流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冷却流道分布在所述上模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冷却流道,所述下冷却流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冷却流道分布在所述下模组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设置在所述下模组的下表面,所述顶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塑腔连通,所述顶出单元用于产品的脱模。
优选的,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顶出板和顶针;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顶出板的上表面,所述顶针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注塑腔内。
本申请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注塑单元将物料注入注塑腔内,然后通过气辅单元注入高压惰性气体,高压气体进入注塑腔后,推动物料沿注塑腔移动,使物料充分填充满整个腔体,保持腔内压力均匀,同时能够减少模具内的压力,使注塑件的尺寸均匀,翘曲变形小,避免注塑件因收缩而产生水纹,提高注塑件表面质量,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减少成型周期,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注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冷却流道和下冷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注塑单元和上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注塑单元、上模组和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注塑单元1、注塑板11、分流板12、分流座121、主要注塑口13、上模组2、上冷却流道21、下模组3、下冷却流道31、注塑腔4、气辅单元5、气体发生器51、气辅管路52、出气座53、顶出单元6、顶出板61、顶针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单元1、上模组2、下模组3、注塑腔4和气辅单元5。
所述注塑腔4由所述上模组2和所述下模组3配合形成。
所述注塑单元1设置在所述上模组2,所述注塑单元1与所述上模组2连通,所述注塑单元1用于对注塑腔4进行注塑。
所述气辅单元5设置在所述下模组3,所述气辅单元5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塑腔4连通,所述气辅单元5用于为所述注塑腔4提供气辅压力。
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注塑单元1将物料注入注塑腔4内,然后通过气辅单元5注入高压惰性气体,一般采用的惰性气体是氮气,高压气体进入注塑腔4后,推动物料沿注塑腔4移动,使物料充分填充满整个腔体,保持腔内压力均匀,同时能够减少模具内的压力,使注塑件的尺寸均匀,翘曲变形小,避免注塑件因收缩而产生水纹,提高注塑件表面质量,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减少成型周期,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气辅单元5包括气体发生器51、气辅管路52和出气座53。
所述气体发生器51和所述出气座53均设置在所述下模组3,所述气体发生器51的输出端与所述气辅管路52的一端连通,所述气辅管路52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座53连通;所述出气座53的上表面与所述注塑腔4连通。
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气体发生器51、气辅管路52和出气座53配合,为模具提供稳定压力的惰性气源,在注塑过程中,保持供气压力的稳定,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5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气体发生器51分布在所述下模组3的两侧,两个所述气体发生器51通过所述气辅管路52连通。
采用这种结构,两个气体发生器51通过气辅管路52连通,配合形成稳定的供气线路,起到平衡作用,在注塑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的气体压力。
优选的,所述注塑单元1包括注塑板11、分流板12、主要注塑口13和分流注塑流道。
所述主要注塑口13设置在所述注塑板11,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在所述分流板12,所述注塑板11与所述分流板12连接,所述分流板12与所述上模组2连接;所述主要注塑口13与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与所述注塑腔4连通。
具体地,所述分流板12还包括分流座121,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在所述分流座121的下表面,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有多个,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要注塑口13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与所述注塑腔4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分布在所述注塑腔4的上方,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与所述注塑腔4的内壁相切。
在注塑件的生产过程中,部分成型部位的厚度较小,采用一般的注塑方式,难以完整成型,还可能存在水纹现象,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模内切水口技术和气辅技术配合,注入惰性气体能够将物料均匀地推送至注塑腔4的各个部位,避免物料收缩产生水纹,提高产品的外观品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2包括上冷却流道21,所述上冷却流道2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冷却流道21分布在所述上模组2内部。
采用这种结构,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上冷却流道21用于对上模组2进行冷却降温,方便脱模。
具体地,所述下模组3包括下冷却流道31,所述下冷却流道3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冷却流道31分布在所述下模组3内部。
采用这种结构,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上冷却流道21用于对上模组2进行冷却降温,方便脱模。
优选的,还包括顶出单元6,所述顶出单元6设置在所述下模组3的下表面,所述顶出单元6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塑腔4连通,所述顶出单元6用于产品的脱模。
同时,所述顶出单元6包括顶出板61和顶针62;所述顶针62设置在所述顶出板61的上表面,所述顶针62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注塑腔4内。
采用这种结构,顶出板61朝上模组2一侧移动时,顶针62朝上移动,将成型的注塑件顶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单元、上模组、下模组、注塑腔和气辅单元;
所述注塑腔由所述上模组和所述下模组配合形成;
所述注塑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模组,所述注塑单元与所述上模组连通,所述注塑单元用于对注塑腔进行注塑;
所述气辅单元设置在所述下模组,所述气辅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塑腔连通,所述气辅单元用于为所述注塑腔提供气辅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辅单元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辅管路和出气座;
所述气体发生器和所述出气座均设置在所述下模组,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气辅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气辅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座连通;所述出气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注塑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气体发生器分布在所述下模组的两侧,两个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所述气辅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单元包括注塑板、分流板、主要注塑口和分流注塑流道;
所述主要注塑口设置在所述注塑板,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在所述分流板,所述注塑板与所述分流板连接,所述分流板与所述上模组连接;所述主要注塑口与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与所述注塑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还包括分流座,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在所述分流座的下表面,所述分流注塑流道设置有多个,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要注塑口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与所述注塑腔连通,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分布在所述注塑腔的上方,所述分流注塑流道的出料口与所述注塑腔的内壁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包括上冷却流道,所述上冷却流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冷却流道分布在所述上模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下冷却流道,所述下冷却流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冷却流道分布在所述下模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设置在所述下模组的下表面,所述顶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塑腔连通,所述顶出单元用于产品的脱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顶出板和顶针;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顶出板的上表面,所述顶针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注塑腔内。
CN202120276584.0U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Active CN214562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6584.0U CN214562578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6584.0U CN214562578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2578U true CN21456257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49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6584.0U Active CN214562578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2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20325U (zh) 一种管件端面热流道进胶的注塑组合模具
CN214562578U (zh)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CN109093948A (zh) Led面板注塑成型模具及制造led面板的注塑工艺
CN109093940A (zh) 塑料锁扣注塑成型模具及制造塑料锁扣的注塑工艺
CN210477670U (zh) 一种蓄电池盖热流道塑胶模具
CN112793087A (zh)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
CN217802892U (zh) 一种液态硅胶高精度微量射出机构
CN215472732U (zh) 一种新型用料均衡的双浇口注塑模具
CN201516680U (zh) 一种液晶电视前壳注塑模具结构
CN207105436U (zh) 复合模注塑机
CN220883227U (zh) 一种面壳双色模具
CN205601092U (zh) 一种用于制作汽车水室的模具组合装置
CN218948285U (zh) 一种热流道前横向侧进胶结构
CN109093964A (zh) 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及塑料锁头注塑工艺
CN216329684U (zh) 一种单穴超薄胶框零水口热流道模具
CN214111258U (zh) 重型卡车扰流板气辅成型模具
CN215472827U (zh) 热流道模具结构
CN219338417U (zh) 一种分料进胶注塑流道结构
CN219294558U (zh) 一种汽车格栅导风罩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15242541U (zh) 可提高注塑质量的注塑模具
CN220075410U (zh) 液流框用注塑模具
CN219505344U (zh) 一种斜顶进胶注塑模具结构
CN217968154U (zh) 汽车仪表板注塑模具
CN210552702U (zh) 一种垃圾桶中盖的成型模具
CN216609862U (zh) 一种pvc开关盒点浇口热流道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