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2827U - 热流道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热流道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72827U CN215472827U CN202121762638.0U CN202121762638U CN215472827U CN 215472827 U CN215472827 U CN 215472827U CN 202121762638 U CN202121762638 U CN 202121762638U CN 215472827 U CN215472827 U CN 2154728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plate
- pulling mechanism
- hot runner
- h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9 fi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流道模具结构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板、热流道板、水口板、上模板、下模板、推板和底板;所述热流道板内设置有热流道,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围构形成前后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所述上模仁、下模仁、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共同围构形成注塑模腔,所述热流道板内还设置有冷却水道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围绕热流道设置。通过设置有热流道和加热装置,塑料流动更加均匀,利于提高制品的整体性能;可依需在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上设置不同的外形面,产出不同的产品,通用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热流道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时会因流道内物料易冷却而产生物料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尤其是对一模多腔体的注塑模具而言,更易造成物料的浪费,同时,由于液态塑料是通过注塑机挤入流道内,塑料在经过流道的同时温度受模具本身温度影响逐渐降低,影响塑料溶体的流动性,使其在填充过程中容易出现流动不均匀导致的熔接痕、流痕以及气泡等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结构,其通过设置有热流道和加热装置,使热流道内塑料与注塑机内塑料温度保持同步性,塑料流动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制品的整体性能;同时,冷却水道的设置加速产品注塑后的凝固,加快开模的速度,配合加热装置的设置使得在下次注塑时对热流道中的冷却塑料进行加热,避免了物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热流道模具结构,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板、热流道板、水口板、上模板、下模板、推板和底板;其中: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热流道板内设置有热流道,所述热流道连接有进胶管,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围构形成前后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所述上模仁、下模仁、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共同围构形成注塑模腔,所述进胶管穿过水口板连通注塑模腔;
以及,所述下模仁包括有型芯,所述型芯的底部设置于推板上;所述热流道板内还设置有冷却水道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围绕热流道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流道板的侧旁还设置有进水管口和电源插座,所述进水管口连通冷却水道,所述电源插座连通加热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仁内还设置有五金插件固定件和固定于产品内的五金插件,所述五金插件的底部插设于型芯的顶部,相应的,所述型芯的顶部具有插接口;所述五金插件内具有避让孔,所述进胶管通过避让孔连通注塑模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仁、下模仁、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均具有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上模仁左右布置于上模板的中心,相应的,所述下模仁位于上模仁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中的注塑模腔为左右间距布置的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注塑模腔之间通过间隔条隔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和推板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伸入型芯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均具有用于模具成型的成型面,第一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和/或第二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凸设有字样凸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有热流道和加热装置,使热流道内塑料与注塑机内塑料温度保持同步性,塑料流动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制品的整体性能;同时,冷却水道的设置加速产品注塑后的凝固,加快开模的速度,配合加热装置的设置使得在下次注塑时对热流道中的冷却塑料进行加热,避免了物料的浪费;以及,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的设置,在不更换热流道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品外型的可设计性,可依需在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上设置不同的外形面,产出不同的产品,通用性好;
其次是,设置有五金插件固定件和固定于产品内的五金插件,实现产品的一次注塑成型,省去了后期对插件的组装,利用大批量生产;
再者是,在第一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和/或第二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凸设有字样凸部,进一步满足了使用需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产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产品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顶板 11、进料口
20、热流道板 21、冷却水道
211、进水管口 22、加热装置
221、电源插座 30、水口板
40、上模板 41、上模仁
411、五金插件固定件 412、五金插件
401、空腔
50、下模板 51、下模仁
511、间隔条 501、型芯
60、推板 70、底板
80、热流道 81、进胶管
91、第一侧向抽芯机构 92、第二侧向抽芯机构
93、字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板10、热流道板20、水口板30、上模板40、下模板50、推板60和底板70;其中:
所述顶板10上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热流道板20内设置有热流道80,所述热流道80连接有进胶管81,所述上模板40内设置有上模仁41,所述下模板50内设置有下模仁51,所述上模仁41和下模仁51围构形成前后贯通的空腔401,所述空腔40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向抽芯机构91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92,所述上模仁41、下模仁51、第一侧向抽芯机构81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92共同围构形成注塑模腔,所述进胶管81穿过水口板30连通注塑模腔;
以及,所述下模仁51包括有型芯501,所述型芯501的底部设置于推板60上;所述热流道板20内还设置有冷却水道21和加热装置22,所述加热装置22围绕热流道80设置。
具体而言,所述热流道板20的侧旁还设置有进水管口211和电源插座221,所述进水管口211连通冷却水道21,所述电源插座221连通加热装置22;
以及,所述上模仁41内还设置有五金插件固定件411和固定于产品内的五金插件412,所述五金插件412的底部插设于型芯501的顶部,相应的,所述型芯501的顶部具有插接口;所述五金插件412内具有避让孔,所述进胶管81通过避让孔连通注塑模腔;所述底板70和推板60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伸入型芯501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仁41和下模仁51中的注塑模腔为左右间距布置的两个;两个注塑模腔之间通过间隔条511隔开。
优选的,所述上模仁41、下模仁51、第一侧向抽芯机构91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92均具有两个;两个上模仁41左右布置于上模板40的中心,相应的,所述下模仁51位于上模仁41下方;
以及,所述第一侧向抽芯机构91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92均具有用于模具成型的成型面,第一侧向抽芯机构91的成型面和/或第二侧向抽芯机构92的成型面凸设有字样凸部,相应的于产品上形成有字样93。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有热流道和加热装置,使热流道内塑料与注塑机内塑料温度保持同步性,塑料流动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制品的整体性能;同时,冷却水道的设置加速产品注塑后的凝固,加快开模的速度,配合加热装置的设置使得在下次注塑时对热流道中的冷却塑料进行加热,避免了物料的浪费;以及,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的设置,在不更换热流道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品外型的可设计性,可依需在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上设置不同的外形面,产出不同的产品,通用性好;
其次是,设置有五金插件固定件和固定于产品内的五金插件,实现产品的一次注塑成型,省去了后期对插件的组装,利用大批量生产;
再者是,在第一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和/或第二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凸设有字样凸部,进一步满足了使用需求。
Claims (9)
1.一种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板、热流道板、水口板、上模板、下模板、推板和底板;其中: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热流道板内设置有热流道,所述热流道连接有进胶管,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围构形成前后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所述上模仁、下模仁、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共同围构形成注塑模腔,所述进胶管穿过水口板连通注塑模腔;
以及,所述下模仁包括有型芯,所述型芯的底部设置于推板上;所述热流道板内还设置有冷却水道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围绕热流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板的侧旁还设置有进水管口和电源插座,所述进水管口连通冷却水道,所述电源插座连通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内还设置有五金插件固定件和固定于产品内的五金插件,所述五金插件的底部插设于型芯的顶部,相应的,所述型芯的顶部具有插接口;所述五金插件内具有避让孔,所述进胶管通过避让孔连通注塑模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下模仁、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均具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上模仁左右布置于上模板的中心,相应的,所述下模仁位于上模仁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中的注塑模腔为左右间距布置的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注塑模腔之间通过间隔条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推板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伸入型芯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抽芯机构和第二侧向抽芯机构均具有用于模具成型的成型面,第一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和/或第二侧向抽芯机构的成型面凸设有字样凸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2638.0U CN215472827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热流道模具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2638.0U CN215472827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热流道模具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72827U true CN215472827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5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6263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72827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热流道模具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72827U (zh)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21762638.0U patent/CN2154728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199720A1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5472827U (zh) | 热流道模具结构 | |
CN204800954U (zh) | 一种弧形浇口进浇的模具机构 | |
CN215472732U (zh) | 一种新型用料均衡的双浇口注塑模具 | |
CN216127653U (zh) | 一种进胶均匀的注塑模具 | |
CN210126248U (zh) | 一种可批量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11054340U (zh) | 一种带冷却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0477680U (zh) | 一种医用三腔管连接头注塑模具 | |
CN109822830B (zh) | 一种轨距挡板注塑模具模芯及镶柱 | |
CN209440694U (zh) | 一种成型车用音箱盖板的模腔组件 | |
CN216329684U (zh) | 一种单穴超薄胶框零水口热流道模具 | |
CN218053769U (zh) | 注塑模具热流道进胶结构 | |
CN219133052U (zh) | 多腔壳体注塑模具 | |
CN214773661U (zh) | 一种快速注塑模具 | |
CN205044082U (zh) | 一种电视机前壳注塑模具 | |
CN215095338U (zh) | 一种细顶针顶出型斜抽芯注塑模具 | |
CN220219535U (zh) | 一种储物桶踏板模具 | |
CN220548611U (zh) | 双倾斜式主流道注塑模具 | |
CN220008626U (zh) | 一种组合式塑料模具 | |
CN221112678U (zh) | 一种可更换模型腔的注塑模具 | |
CN217047299U (zh) | 一种浇注塑料模具 | |
CN21170993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3353330U (zh) | 一种衣架注塑成型专用模具 | |
CN213593533U (zh) | 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 | |
CN214111258U (zh) | 重型卡车扰流板气辅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