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0058U -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0058U
CN214490058U CN202120532244.XU CN202120532244U CN214490058U CN 214490058 U CN214490058 U CN 214490058U CN 202120532244 U CN202120532244 U CN 202120532244U CN 214490058 U CN214490058 U CN 214490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haft
ring
rod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22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洪明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anasia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anasia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anasia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anasia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22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0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0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0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它包括机箱、支撑架和弯管本体,机箱的侧面设有操作区、集屑抽屉和控制面板,操作区顶部设有XY轴运动机构,XY轴运动机构上设有转动驱动装置,XY轴运动机构通过转动驱动装置与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支撑架底部设有转盘,转盘与支撑架一侧转动连接,支撑架另一侧设有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输出端贯穿支撑架与转盘皮带连接,转盘中心设有可供弯管本体穿射的通孔,转盘一侧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抛光机构,转盘另一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操作区内设有风罩,风罩的一端与操作区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风管道相连通,风罩的另一端设有与弯管本体相对应的冷风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抛光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抛光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件的抛光效率。
而现有的抛光机在抛光时,抛光机构很容易产生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温度时容易影响工件表面的光洁度,甚至使得工件表面产生“橘皮”现象,抛光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抛光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抛光效果好的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它包括机箱、支撑架和弯管本体,所述机箱的侧面设有操作区、集屑抽屉和控制面板,所述操作区的顶部设有XY轴运动机构,所述XY轴运动机构上设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XY轴运动机构通过转动驱动装置与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相对应的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与转盘皮带连接,所述转盘的中心设有可供弯管本体穿射的通孔,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两个以通孔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与弯管本体的表面相接触,所述转盘相对应的另一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操作区的一侧设有与弯管本体端部相对应的夹具,所述操作区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与机箱铰接,所述机箱内设有冷风管道,所述操作区内设有风罩,所述风罩位于弯管本体的斜上方,所述风罩的一端与操作区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风管道相连通,所述风罩的另一端设有与弯管本体相对应的冷风出口,所述操作区的底部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滤孔,所述操作区通过滤孔与集屑抽屉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集屑抽屉与机箱滑动连接。
所述机箱的侧面设有操作区、集屑抽屉和控制面板,所述操作区的顶部设有XY轴运动机构,所述XY轴运动机构上设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XY轴运动机构通过转动驱动装置与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相对应的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与转盘皮带连接,所述转盘的中心设有可供弯管本体穿射的通孔,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两个以通孔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与弯管本体的表面相接触,所述转盘相对应的另一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操作区的一侧设有与弯管本体端部相对应的夹具,所述操作区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与机箱铰接,所述机箱内设有冷风管道,所述操作区内设有风罩,所述风罩位于弯管本体的斜上方,所述风罩的一端与操作区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风管道相连通,所述风罩的另一端设有与弯管本体相对应的冷风出口,所述操作区的底部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滤孔,所述操作区通过滤孔与集屑抽屉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集屑抽屉与机箱滑动连接。弯管本体的端部通过夹具夹持,使得弯管本体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便于抛光;XY轴运动机构带动支撑架上的抛光机构分别实现X轴和Y轴向的移动,同时伺服电机一带动转盘高速旋转,以带动抛光机构实现对弯管本体直管部分的抛光;当需要对弯管本体的弯曲部分进行抛光时,转动驱动装置带动支撑架匀速旋转,使得支撑架上的抛光机构在伺服电机一的驱动下能够对弯管本体弯曲部分进行抛光,无需操作者手动推进弯管进行抛光,并手动改变弯管的方向来对其折弯处进行抛光,实现对弯管进行自动抛光;冷风管道内的冷风通过风罩上的冷风出口集中吹向弯管本体,能够使得抛光机构和弯管本体同时得到降温,防止因产生的高热量影响弯管本体表面的光洁度,达到抛光效果好的目的,与此同时抛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在冷风的作用下能够通过滤孔收集于集屑抽屉内,便于金属碎屑的集中处理,设计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内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砂带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呈三角形分布于转盘的侧面,所述主动轮通过砂带分别与从动轮和张紧轮传动连接,所述砂带与弯管本体的表面相接触,便于对弯管本体表面进行抛光,所述环形空腔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设于环形空腔的内圈上,所述转盘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与转动环相匹配的锁止机构,所述转动环上设有两根分别与两个抛光机构上的张紧轮一一相对应的弹性伸缩轴,所述弹性伸缩轴的一端与转动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抛光机构上的张紧轮的中心一一相对应的弧形孔,所述张紧轮的中心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张紧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弧形孔与弹性伸缩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而构成L型结构,所述弧形孔的宽度大于连接轴的直径,有利于弹性伸缩轴通过连接轴带动张紧轮实现自适应,使得砂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所述从动轮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环形空腔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贯穿转盘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环形空腔内,所述主动轮通过转动轴贯穿转盘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由于抛光机构是以通孔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故两个抛光机构上的张紧轮也呈中心对称,从而使得转动环上两个弹性伸缩轴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即两个弹性伸缩轴在同一直线上,故对于粗细不同的弯管本体,操作者只需调整两砂带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对不同粗细的弯管本体进行抛光,调整时,打开锁止机构,使得转动环从固定状态转变为可旋转状态,然后旋转其中一个抛光机构上的张紧轮并通过弹性伸缩轴和转动环带动另一个抛光机构上的张紧轮至合适的位置,在旋转过程中,弹性伸缩轴不断地实现自适应,使得砂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关闭锁止机构,防止转动环旋转,此时,由于两个抛光机构上的张紧轮旋转的角度和两个弹性伸缩轴的变形量均相同,这样设计使得经调整后的两个抛光机构仍然是以通孔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不仅实现了能够对粗细不同的弯管本体进行抛光处理,实用性强,而且有利于保证弯管本体表面抛光的均匀度,保证抛光质量;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带动主动轮旋转,使得转盘在伺服电机一的驱动下高速旋转的同时,砂带在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可有效避免弯管本体的折弯处出现抛光死角,提高了抛光质量;当需要对砂带进行更换时,操作者先将砂带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然后将其中一个抛光机构上的张紧轮向另一个张紧轮所在的位置推动,其中一个抛光机构上的弹性伸缩轴收缩,最后将砂带套设于此张紧轮上,松开张紧轮,弹性伸缩轴带动此张紧轮复位,使得新换上的砂带处于张紧状态,砂带更换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杆本体、限位块一和铁块,所述锁杆本体包括限位杆、连接杆和锁止杆,所述限位杆通过连接杆与锁止杆固定连接且构成U型结构,所述转盘上分别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和与锁止杆相匹配的锁止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孔与限位块一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杆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杆的另一端贯穿锁止孔与铁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一和铁块均位于环形空腔内,所述限位孔内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组件,所述环形空腔的内圈上设有限位环一,所述转动环位于限位环一和转盘相对应的另一侧之间,所述转动环的一侧靠近限位环一,所述转动环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限位环一,所述转动环远离限位环一的一侧上设有与锁止杆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中心轴线与转动环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所述环形槽的底部设有与铁块相匹配的磁环,所述磁环与环形槽的底部固定连接。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铁块与磁环相互吸引,同时限位杆在限位孔内得到限位,从而使得转动环处于锁止状态,无法旋转,进而对张紧轮起到锁止效果,防止张紧轮在高速旋转时产生位置偏移而影响抛光效果;打开锁止机构时,操作者克服限位组件的作用力向外拉动锁杆本体,当拉动到合适位置时,限位组件作用于限位杆上并克服磁环的磁力,使得锁止杆上的铁块脱离磁环后能够得到限位,便于转动环旋转以调整张紧轮的位置,操作方便,设计合理;限位块一可防止锁杆本体脱离转动环,提高锁杆本体的位置稳定性;转动环限位于限位环一和转盘的侧壁之间,有利于保证张紧轮的位置不产生偏移,防止砂带脱离张紧轮而影响抛光机的正常工作;操作者通过旋转张紧轮时,转动环同时产生旋转,故环形槽的中心轴线与转动环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有利于实现锁杆本体通过铁块与磁环相互吸引得到再次锁止,结构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以限位杆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组件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二和弹簧一,所述限位块二的一端通过弹簧一与限位槽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块二的另一端与限位杆相接触,所述限位块二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限位块二通过滑块和滑槽相匹配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当操作者将锁杆本体拉动到合适位置时,两块限位块二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分别作用于限位杆的两侧并克服磁环的磁力,使得锁止杆上的铁块脱离磁环后能够得到限位,便于转动环旋转以调整张紧轮的位置,操作方便,设计合理;锁杆本体在被操作者拉动过程中,滑块与滑槽相匹配可防止弹簧一产生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锁止杆的长度。由于铁块越靠近磁环磁力越强,故这样设计以防止铁块与磁环距离太近,而使得磁场强度大于弹簧一的作用力导致锁杆本体无法得到限位,给解锁造成不便。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一的形状和限位孔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限位块一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这样设计有利于防止锁杆本体脱离转动环,设计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伸缩轴包括轴筒一、轴筒二和弹簧二,所述轴筒一的一端与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轴筒一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二,所述限位环二与轴筒一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筒二的一端设有限位环三,所述限位环三与轴筒二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筒二通过限位环三与轴筒一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轴筒二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位于轴筒二内,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连接轴相接触,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转动环相接触。限位环二和限位环三的设计有利于防止轴筒一和轴筒二产生分离,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弹簧二有助于实现弹性伸缩轴的伸缩,同时轴筒一和轴筒二的设计防止弹簧二产生扭转,有助于延长弹簧二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张紧轮的位置稳定性,设计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区的顶部设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滑轨和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所述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位于滑轨的端部且与操作区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XY轴运动机构包括矩形移动座,所述矩形移动座的顶部设有移动块和若干块与滑轨一一相匹配的滑动块,所述矩形移动座通过移动块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的丝杆上,所述矩形移动座在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的驱动下通过滑动块和滑轨相匹配沿Y轴与操作区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矩形移动座的底部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滑移槽,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上设有与滑移槽相匹配的滑移块,所述移动槽内设有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的丝杆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在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的驱动下通过滑移块与滑移槽相匹配沿X轴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操作者根据弯管本体的形状设定程序,控制系统通过所设定的程序控制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带动矩形移动座沿Y轴移动,控制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带动滑移块沿X轴移动,从而实现转盘X轴向和Y轴向的直线移动,提高X轴向和Y轴向的移动精度,使得转盘上的抛光机构在伺服电机一的驱动下能够对弯管本体的直管部分进行抛光,无需操作者手动推进弯管进行抛光,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端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的丝杆上且通过滑移块与滑移槽相匹配沿X轴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壳内设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防护壳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位于防护壳内,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轴体,所述轴体的一端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体的另一端设有与锥形齿轮一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二,所述轴体贯穿防护壳的底端与锥形齿轮二固定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所设定的程序控制伺服电机二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上的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啮合带动轴体旋转,进而带动整个支撑架旋转,旋转角度的精度高,同时使得支撑架上的抛光机构在伺服电机一的驱动下能够对弯管本体上的弯曲部分进行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抛光效果好;能实现对弯管进行自动抛光;不仅实现了能够对粗细不同的弯管本体进行抛光处理,实用性强,而且有利于保证弯管本体表面抛光的均匀度,保证抛光质量;可有效避免弯管本体的折弯处出现抛光死角,提高了抛光质量;砂带更换方便快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便于金属碎屑的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抛光机构对弯管本体折弯处进行抛光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D-D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XY轴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E的剖视图。
图中:1. 机箱,2. 支撑架,3. 弯管本体,4. 操作区,5. XY轴运动机构,6. 转动驱动装置,7. 转盘,8. 伺服电机一,9. 通孔,10. 抛光机构,11. 夹具,12. 防护门,13.环形空腔,14. 主动轮,15. 从动轮,16. 张紧轮,17. 砂带,18. 驱动电机,19. 调节组件,20. 转动环,21. 锁止机构,22. 弹性伸缩轴,23. 弧形孔,24. 连接轴,25. 输出轴,26.主动齿轮,27. 转动轴,28. 从动齿轮,29. 锁杆本体,30. 限位块一,31. 铁块,32. 限位杆,33. 连接杆,34. 锁止杆,35. 限位孔,36. 锁止孔,37. 限位组件,38. 限位环一,39.环形槽,40. 磁环,41. 限位槽,42. 限位块二,43. 弹簧一,44. 滑块,45. 滑槽,46. 轴筒一,47. 轴筒二,48. 弹簧二,49. 限位环二,50. 限位环三,51. 滑轨,52. 矩形移动座,53. 移动块,54. 滑动块,55. 移动槽,56. 滑移槽,57. 滑移块,58. 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9. 防护壳,60. 伺服电机二,61. 传动轴,62. 锥形齿轮一,63. 轴体,64. 锥形齿轮二,65. 隔离板,66. 滤孔,67. 集屑抽屉,68. 控制面板,69.风罩,70.冷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它包括机箱1、支撑架2和弯管本体3,机箱1的侧面设有操作区4、集屑抽屉67和控制面板68,操作区4的顶部设有XY轴运动机构5,XY轴运动机构5上设有转动驱动装置6,XY轴运动机构5通过转动驱动装置6与支撑架2的顶部连接,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转盘7,转盘7与支撑架2的一侧转动连接,支撑架2相对应的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伺服电机一8,伺服电机一8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2与转盘7皮带连接,转盘7的中心设有可供弯管本体3穿射的通孔9,转盘7的一侧设有两个以通孔9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抛光机构10,抛光机构10与弯管本体3的表面相接触,转盘7相对应的另一侧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操作区4的一侧设有与弯管本体3端部相对应的夹具11,操作区4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防护门12,防护门12与机箱1铰接,机箱1内设有冷风管道,操作区4内设有风罩69,风罩69位于弯管本体3的斜上方,风罩69的一端与操作区4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风管道相连通,风罩69的另一端设有与弯管本体3相对应的冷风出口70,操作区4的底部设有隔离板65,隔离板65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滤孔66,操作区4通过滤孔66与集屑抽屉67的内部相连通,集屑抽屉67与机箱1滑动连接。
如图3所示,转盘7内设有环形空腔13,环形空腔13的中心轴线与通孔9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如图4所示,抛光机构10包括主动轮14、从动轮15、张紧轮16、砂带17和驱动电机18,主动轮14、从动轮15和张紧轮16呈三角形分布于转盘7的侧面,主动轮14通过砂带17分别与从动轮15和张紧轮16传动连接,砂带17与弯管本体3的表面相接触,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环形空腔13内设有调节组件19,调节组件19包括转动环20,转动环20套设于环形空腔13的内圈上,转盘7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与转动环20相匹配的锁止机构21,转动环20上设有两根分别与两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张紧轮16一一相对应的弹性伸缩轴22,弹性伸缩轴22的一端与转动环20的侧壁固定连接,转盘7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张紧轮16的中心一一相对应的弧形孔23,张紧轮16的中心设有连接轴24,连接轴24的一端与张紧轮16的中心转动连接,连接轴24的另一端贯穿弧形孔23与弹性伸缩轴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而构成L型结构,弧形孔23的宽度大于连接轴24的直径,从动轮15与转盘7转动连接,驱动电机18上设有输出轴25,输出轴25上设有主动齿轮26,主动齿轮26位于环形空腔13内,驱动电机18通过输出轴25贯穿转盘7与主动齿轮26固定连接,主动轮14上设有转动轴27,转动轴27上设有与主动齿轮26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8,从动齿轮28位于环形空腔13内,主动轮14通过转动轴27贯穿转盘7与从动齿轮28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锁止机构21包括锁杆本体29、限位块一30和铁块31,锁杆本体29包括限位杆32、连接杆33和锁止杆34,限位杆32通过连接杆33与锁止杆34固定连接且构成U型结构,转盘7上分别设有与限位杆32相匹配的限位孔35和与锁止杆34相匹配的锁止孔36,限位杆32的一端与连接杆33固定连接,限位杆32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孔35与限位块一30固定连接,锁止杆34的一端与连接杆33固定连接,锁止杆34的另一端贯穿锁止孔36与铁块31固定连接,限位块一30和铁块31均位于环形空腔13内,限位孔35内设有与限位杆32相匹配的限位组件37,环形空腔13的内圈上设有限位环一38,转动环20位于限位环一38和转盘7相对应的另一侧之间,转动环20的一侧靠近限位环一38,转动环20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限位环一38,转动环20远离限位环一38的一侧上设有与锁止杆34相匹配的环形槽39,环形槽39的中心轴线与转动环20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环形槽39的底部设有与铁块31相匹配的磁环40,磁环40与环形槽39的底部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限位孔35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41,两个限位槽41以限位杆32为中心呈对称分布,限位组件37位于限位槽41内,限位组件37包括限位块二42和弹簧一43,限位块二42的一端通过弹簧一43与限位槽41的底部弹性连接,限位块二42的另一端与限位杆32相接触,限位块二4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块44,限位槽41内设有与滑块44相匹配的滑槽45,限位块二42通过滑块44和滑槽45相匹配与限位槽41滑动连接。
如图3所示,限位杆32的长度大于锁止杆34的长度。限位块一30的形状和限位孔35的形状均为圆形,限位块一30的直径大于限位孔35的直径。
如图6所示,弹性伸缩轴22包括轴筒一46、轴筒二47和弹簧二48,轴筒一46的一端与转动环20固定连接,轴筒一46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二49,限位环二49与轴筒一4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轴筒二47的一端设有限位环三50,限位环三50与轴筒二4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轴筒二47通过限位环三50与轴筒一4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轴筒二47的另一端与连接轴24固定连接,弹簧二48位于轴筒二47内,弹簧二48的一端与连接轴24相接触,弹簧二48的另一端与转动环20相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区4的顶部设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滑轨51和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未在图中示出),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位于滑轨51的端部且与操作区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如图1、图2和图7所示,XY轴运动机构5包括矩形移动座52,矩形移动座52的顶部设有移动块53和若干块与滑轨51一一相匹配的滑动块54,矩形移动座52通过移动块53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的丝杆上,矩形移动座52在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的驱动下通过滑动块54和滑轨51相匹配沿Y轴与操作区4的顶部滑动连接,矩形移动座52的底部设有移动槽55,移动槽55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滑移槽56,转动驱动装置6上设有与滑移槽56相匹配的滑移块57,移动槽55内设有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转动驱动装置6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的丝杆上,转动驱动装置6在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的驱动下通过滑移块57与滑移槽56相匹配沿X轴与移动槽55滑动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转动驱动装置6包括防护壳59,防护壳59的顶端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的丝杆上且通过滑移块57与滑移槽56相匹配沿X轴与移动槽55滑动连接,防护壳59内设有伺服电机二60,伺服电机二60的输出轴25通过皮带连接有传动轴61,传动轴61的一端与伺服电机二60的输出轴25皮带连接,传动轴61的另一端与防护壳59的侧壁转动连接,传动轴61上设有锥形齿轮一62,锥形齿轮一62位于防护壳59内,支撑架2的顶部设有轴体63,轴体63的一端与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轴体63的另一端设有与锥形齿轮一62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二64,轴体63贯穿防护壳59的底端与锥形齿轮二64固定连接。
操作者先根据所需抛光的弯管本体3的直径,调整两砂带17之间的距离,调整时,操作者克服弹簧一43的作用力向外拉动锁杆本体29,当拉动到合适位置时,两块限位块二42在弹簧一43的作用下分别作用于限位杆32的两侧并克服磁环40的磁力,使得锁止杆34上的铁块31脱离磁环40后能够得到限位,此时转动环20从锁止状态转变为可旋转状态,然后旋转其中一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张紧轮16并通过弹性伸缩轴22和转动环20带动另一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张紧轮16至合适的位置,在旋转过程中,弹性伸缩轴22不断地实现自适应,使得砂带17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最后将锁杆本体29推回,锁杆本体29通过铁块31与磁环40相互吸引使得转动环20得到再次锁止。
操作者将弯管本体3的端部夹持于夹具11上,并使得弯管本体3能够保持水平状态;操作者根据弯管本体3的形状通过控制面板68设定程序,控制系统通过所设定的程序控制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带动矩形移动座52沿Y轴移动,控制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带动滑移块57沿X轴移动,从而实现转盘7X轴向和Y轴向的直线移动,与此同时,伺服电机一8带动转盘7高速旋转,驱动电机18通过主动齿轮26和从动齿轮28相啮合带动主动轮14旋转,砂带17在主动轮14、从动轮15和张紧轮16的作用下高速旋转,使得两个抛光机构10上的砂带17能够同时对弯管本体3的直管部分进行抛光。当转盘7移动至弯管本体3的弯曲部分时,控制系统通过所设定的程序控制伺服电机二60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轴61旋转,传动轴61上的锥形齿轮一62与锥形齿轮二64啮合带动轴体63旋转,进而带动整个支撑架2旋转,使得砂带17能够对弯管本体3上的弯曲部分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冷风管道内的冷风通过风罩69上的冷风出口70集中吹向弯管本体3,能够使得抛光机构10和弯管本体3同时得到降温,防止因产生的高热量影响弯管本体3表面的光洁度,与此同时抛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在冷风的作用下能够通过滤孔66收集于集屑抽屉67内。
当需要对砂带17进行更换时,操作者先将砂带17套设于主动轮14和从动轮15上,然后将其中一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张紧轮16向另一个张紧轮16所在的位置推动,其中一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弹性伸缩轴22收缩,最后将砂带17套设于此张紧轮16上,松开张紧轮16,弹性伸缩轴22带动此张紧轮16复位,使得新换上的砂带17处于张紧状态。

Claims (9)

1.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机箱(1)、支撑架(2)和弯管本体(3),所述机箱(1)的侧面设有操作区(4)、集屑抽屉(67)和控制面板(68),所述操作区(4)的顶部设有XY轴运动机构(5),所述XY轴运动机构(5)上设有转动驱动装置(6),所述XY轴运动机构(5)通过转动驱动装置(6)与支撑架(2)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与支撑架(2)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相对应的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伺服电机一(8),所述伺服电机一(8)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2)与转盘(7)皮带连接,所述转盘(7)的中心设有可供弯管本体(3)穿射的通孔(9),所述转盘(7)的一侧设有两个以通孔(9)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抛光机构(10),所述抛光机构(10)与弯管本体(3)的表面相接触,所述转盘(7)相对应的另一侧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所述操作区(4)的一侧设有与弯管本体(3)端部相对应的夹具(11),所述操作区(4)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防护门(12),所述防护门(12)与机箱(1)铰接,所述机箱(1)内设有冷风管道,所述操作区(4)内设有风罩(69),所述风罩(69)位于弯管本体(3)的斜上方,所述风罩(69)的一端与操作区(4)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风管道相连通,所述风罩(69)的另一端设有与弯管本体(3)相对应的冷风出口(70),所述操作区(4)的底部设有隔离板(65),所述隔离板(65)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滤孔(66),所述操作区(4)通过滤孔(66)与集屑抽屉(67)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集屑抽屉(67)与机箱(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转盘(7)内设有环形空腔(13),所述环形空腔(13)的中心轴线与通孔(9)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所述抛光机构(10)包括主动轮(14)、从动轮(15)、张紧轮(16)、砂带(17)和驱动电机(18),所述主动轮(14)、从动轮(15)和张紧轮(16)呈三角形分布于转盘(7)的侧面,所述主动轮(14)通过砂带(17)分别与从动轮(15)和张紧轮(16)传动连接,所述砂带(17)与弯管本体(3)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环形空腔(13)内设有调节组件(19),所述调节组件(19)包括转动环(20),所述转动环(20)套设于环形空腔(13)的内圈上,所述转盘(7)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与转动环(20)相匹配的锁止机构(21),所述转动环(20)上设有两根分别与两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张紧轮(16)一一相对应的弹性伸缩轴(22),所述弹性伸缩轴(22)的一端与转动环(2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7)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抛光机构(10)上的张紧轮(16)的中心一一相对应的弧形孔(23),所述张紧轮(16)的中心设有连接轴(24),所述连接轴(24)的一端与张紧轮(16)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24)的另一端贯穿弧形孔(23)与弹性伸缩轴(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而构成L型结构,所述弧形孔(23)的宽度大于连接轴(24)的直径,所述从动轮(15)与转盘(7)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8)上设有输出轴(25),所述输出轴(25)上设有主动齿轮(26),所述主动齿轮(26)位于环形空腔(13)内,所述驱动电机(18)通过输出轴(25)贯穿转盘(7)与主动齿轮(26)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14)上设有转动轴(27),所述转动轴(27)上设有与主动齿轮(26)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8),所述从动齿轮(28)位于环形空腔(13)内,所述主动轮(14)通过转动轴(27)贯穿转盘(7)与从动齿轮(2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锁止机构(21)包括锁杆本体(29)、限位块一(30)和铁块(31),所述锁杆本体(29)包括限位杆(32)、连接杆(33)和锁止杆(34),所述限位杆(32)通过连接杆(33)与锁止杆(34)固定连接且构成U型结构,所述转盘(7)上分别设有与限位杆(32)相匹配的限位孔(35)和与锁止杆(34)相匹配的锁止孔(36),所述限位杆(32)的一端与连接杆(3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2)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孔(35)与限位块一(30)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杆(34)的一端与连接杆(33)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杆(34)的另一端贯穿锁止孔(36)与铁块(3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一(30)和铁块(31)均位于环形空腔(13)内,所述限位孔(35)内设有与限位杆(32)相匹配的限位组件(37),所述环形空腔(13)的内圈上设有限位环一(38),所述转动环(20)位于限位环一(38)和转盘(7)相对应的另一侧之间,所述转动环(20)的一侧靠近限位环一(38),所述转动环(20)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限位环一(38),所述转动环(20)远离限位环一(38)的一侧上设有与锁止杆(34)相匹配的环形槽(39),所述环形槽(39)的中心轴线与转动环(20)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所述环形槽(39)的底部设有与铁块(31)相匹配的磁环(40),所述磁环(40)与环形槽(39)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孔(35)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41),两个限位槽(41)以限位杆(32)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组件(37)位于限位槽(41)内,所述限位组件(37)包括限位块二(42)和弹簧一(43),所述限位块二(42)的一端通过弹簧一(43)与限位槽(41)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块二(42)的另一端与限位杆(32)相接触,所述限位块二(4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块(44),所述限位槽(41)内设有与滑块(44)相匹配的滑槽(45),所述限位块二(42)通过滑块(44)和滑槽(45)相匹配与限位槽(4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杆(32)的长度大于锁止杆(34)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一(30)的形状和限位孔(35)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限位块一(30)的直径大于限位孔(35)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伸缩轴(22)包括轴筒一(46)、轴筒二(47)和弹簧二(48),所述轴筒一(46)的一端与转动环(20)固定连接,所述轴筒一(46)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二(49),所述限位环二(49)与轴筒一(4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筒二(47)的一端设有限位环三(50),所述限位环三(50)与轴筒二(4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筒二(47)通过限位环三(50)与轴筒一(4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轴筒二(47)的另一端与连接轴(2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48)位于轴筒二(47)内,所述弹簧二(48)的一端与连接轴(24)相接触,所述弹簧二(48)的另一端与转动环(20)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区(4)的顶部设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滑轨(51)和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所述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位于滑轨(51)的端部且与操作区(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XY轴运动机构(5)包括矩形移动座(52),所述矩形移动座(52)的顶部设有移动块(53)和若干块与滑轨(51)一一相匹配的滑动块(54),所述矩形移动座(52)通过移动块(53)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的丝杆上,所述矩形移动座(52)在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一的驱动下通过滑动块(54)和滑轨(51)相匹配沿Y轴与操作区(4)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矩形移动座(52)的底部设有移动槽(55),所述移动槽(55)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滑移槽(56),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上设有与滑移槽(56)相匹配的滑移块(57),所述移动槽(55)内设有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的丝杆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在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的驱动下通过滑移块(57)与滑移槽(56)相匹配沿X轴与移动槽(55)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包括防护壳(59),所述防护壳(59)的顶端安装于滚珠丝杆步进电机二(58)的丝杆上且通过滑移块(57)与滑移槽(56)相匹配沿X轴与移动槽(55)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壳(59)内设有伺服电机二(60),所述伺服电机二(60)的输出轴(25)通过皮带连接有传动轴(61),所述传动轴(61)的一端与伺服电机二(60)的输出轴(25)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轴(61)的另一端与防护壳(59)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61)上设有锥形齿轮一(62),所述锥形齿轮一(62)位于防护壳(59)内,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设有轴体(63),所述轴体(63)的一端与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体(63)的另一端设有与锥形齿轮一(62)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二(64),所述轴体(63)贯穿防护壳(59)的底端与锥形齿轮二(64)固定连接。
CN202120532244.X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Active CN214490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244.XU CN21449005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244.XU CN21449005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0058U true CN214490058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9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2244.XU Active CN214490058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00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9629A (zh) * 2021-12-09 2022-01-11 山东维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管道对接焊接设备及焊接工艺
CN117260483A (zh) * 2023-11-22 2023-12-22 河北盛森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弯头金属管件的抛光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9629A (zh) * 2021-12-09 2022-01-11 山东维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管道对接焊接设备及焊接工艺
CN113909629B (zh) * 2021-12-09 2022-04-29 山东维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管道对接焊接设备及焊接工艺
CN117260483A (zh) * 2023-11-22 2023-12-22 河北盛森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弯头金属管件的抛光装置及方法
CN117260483B (zh) * 2023-11-22 2024-01-23 河北盛森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弯头金属管件的抛光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90058U (zh)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设备
CN113070792B (zh) 一种弯管自动抛光机
CN110919491A (zh) 一种用于锥形管焊缝修整装置
CN214980146U (zh) 一种机芯摆夹板自动抛光机
CN211465772U (zh) 一种用于锥形管焊缝修整装置
CN117444648A (zh) 一种具有旋转调节结构的定位夹
CN208304680U (zh) 一种遮阳板生产用模具加工磨床
CN212095845U (zh) 一种机械设备部件抛光用定位夹持装置
CN209737261U (zh) 一种抛光机
CN20840951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头打磨装置
CN113997136A (zh) 一种圆形磁钢侧面打磨装置
CN102059615A (zh) 多功能饰品磨抛机及其磨抛方法
CN220260558U (zh) 舾装钢管外壁清理装置
CN219649519U (zh) 打磨工装
CN220446044U (zh) 一种铸造件加工工装
CN221048127U (zh) 一种钢架抛光机
CN219684859U (zh) 一种汽车标准件去毛刺边设备
CN218875017U (zh) 一种筒状工件内外壁同步抛光工装
CN217833171U (zh) 一种数控弯管自动砂光机
CN220313020U (zh) 一种耐磨球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2009412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
CN215748253U (zh) 一种汽车喷嘴环表面去毛刺设备
CN220260121U (zh) 一种具有打磨结构的金属打孔装置
CN21574852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生产用的抛光设备
CN219987198U (zh)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