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3975U -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3975U
CN214393975U CN202120399111.XU CN202120399111U CN214393975U CN 214393975 U CN214393975 U CN 214393975U CN 202120399111 U CN202120399111 U CN 202120399111U CN 214393975 U CN214393975 U CN 214393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module
vehicle front
clamping
vehicle
clamp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91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先顺
陈关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91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3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3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3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彼此相对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以能够夹持所述车辆前端模块。该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可便于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使得车辆前端模块能够独立分装,由此提高了车辆的装配效率,同时还能够提升车辆的品质。

Description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前端模块,是集成车辆的前端零部件的系统零件,主要通过专门的骨架,集成诸如机舱锁、散热器、冷凝器、中冷器、防撞梁、缓冲块、传感器等零件。
在车辆的制造过程中,总装为最后一道工序,即将车辆的各部件交付至主机厂,在总装线上按工序逐一装配。以装配车辆的前端为例,需将车辆的前端模块所包含的各个部件交付至总装线并分别一一装配至车辆的前端。
由于前端模块的各部件均在总装线上进行装配,因此,增加了装配时间,影响了装配效率,同时还影响了车辆品质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辆的前端模块的各部件均在总装线上进行装配而影响装配效率和车辆品质的问题,提供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该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具有能够夹持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彼此相对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以能够夹持所述车辆前端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并且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共同夹持住车辆前端模块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具体来讲,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共同夹持住车辆前端模块的支撑框架,在夹持住支撑框架后,可将车辆前端模块的各个部件如散热器、冷凝器、冷却风扇和前大灯等装配于支撑框架,这样,提高了车辆前端模块进行单独装配的便利性,并且在当车辆前端模块装配完成后,可将车辆前端模块输送至车辆总装线上并装配至车辆的前端,由此提高了车辆的装配效率,同时还能够提升车辆的品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夹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板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夹持面的能够止挡所述车辆前端模块脱出的第一止挡凸台;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夹持面的能够止挡所述车辆前端模块脱出的第二止挡凸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夹持面设置有能够避让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第一凸起部的第一防干涉槽;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夹持面设置有能够避让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第二凸起部的第二防干涉槽。
优选地,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部(14a),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部并排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部能够共同压住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第一侧;和/或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部,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部并排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共同压住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车辆前端模块包括支撑框架和集成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防撞梁;其中: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定位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的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一定位销;和/或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撞梁的第二定位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的能够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二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铰接于所述安装基架的旋转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部的压紧板,其中:所述旋转部能够在垂直于所述防撞梁的方向上围绕铰接点转动以带动所述压紧板按压所述防撞梁的侧端面或是释放所述防撞梁;和/或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具有与能够带动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移动或是旋转的外接设备相连的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以及旋拧机构,所述旋拧机构具有能够将紧固件旋拧于所述前端模块的旋拧部。通过在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可便于对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从而能够减少车辆总装线的装配时间,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提升车辆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车辆装配系统,所述车辆装配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以及视觉定位装置,所述视觉定位装置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定位于预设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肢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车辆前端模块中的支撑框架的另一优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的夹持车辆前端模块的支撑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
图4是图3所示的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
图6是图5所示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2-安装基架;120-立板;120a-安装口;122a-第一安装板;122b-第二安装板;14a-第一夹持部;140a-第一夹持板;142a-第一驱动件;144a-第一止挡凸台;146a-第一防干涉槽;14b-第二夹持部;140b-第二夹持板;142b-第二驱动件;144b-第二止挡凸台;146b-第二防干涉槽;16-旋拧机构;160-旋拧部;16a-第一定位销;16b-第二定位销;18a-压紧组件;180a-旋转部;182a-压紧板;18b-安装凸台;180b-安装面;20-车辆前端模块;22-支撑框架;220-第一定位孔;26a-散热器;26b-冷凝器;26c-冷却风扇;28-前大灯;40-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1中所示,车辆前端模块20包括支撑框架22以及集成于支撑框架22的散热器26a、冷凝器26b、冷却风扇26c和前大灯28,其中,集成于支撑框架22的各部件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框架22基本可呈框架式结构,图2示出了与图1所示的支撑框架22的结构不同的支撑框架22,其中,该支撑框架22可呈口字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安装基架12以及设置于安装基架12的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其中: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彼此相对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以能够夹持车辆前端模块20。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并且使得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能够共同夹持住车辆前端模块2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具体来讲,结合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能够共同夹持住车辆前端模块20的支撑框架22,在夹持住支撑框架22后,可将车辆前端模块20的各个部件如散热器26a、冷凝器26b、冷却风扇26c和前大灯28等装配于支撑框架22,这样,提高了车辆前端模块20进行单独装配的便利性,并且在当车辆前端模块20装配完成后,可将车辆前端模块20输送至车辆总装线上并装配至车辆的前端,由此提高了车辆的装配效率,同时还能够提升车辆的品质。
结合图3、图4和图5中所示,安装基架12可包括立板120以及成角度设置于立板120的第一安装板122a和第二安装板122b,其中,第一安装板122a可垂直设置于立板120,第二安装板122b可垂直设置于立板120,第一安装板122a和第二安装板122b可彼此相互间隔对置。
如图5中所示,第一夹持部14a可包括第一夹持板140a以及设置于安装基架12的第一驱动件142a,第一驱动件142a可连接于第一夹持板140a并能够带动第一夹持板140a朝向第二夹持部14b移动,从图5所示的方位看,当第一驱动件142a带动第一夹持板140a朝向第二夹持部14b移动时,可夹住车辆前端模块20的上边缘,即支撑框架22的上边缘。其中,第一驱动件142a可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可连接于第一夹持板140a,在第一气缸的活塞的带动下,第一夹持板140a可朝向第二夹持部14b或是远离第二夹持部14b的方向移动;另外,第一驱动件142a可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2a,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气缸可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2a。
另外,第二夹持部14b可包括第二夹持板140b以及设置于安装基架12的第二驱动件142b,第二驱动件142b可连接于第二夹持板140b并能够带动第二夹持板140b朝向第一夹持部14a移动。从图5所示的方位看,当第二驱动件142b带动第二夹持板140b朝向第一夹持板140a移动时,可夹住车辆前端模块20的底边缘,即支撑框架22的底边缘。其中,第二驱动件142b可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可连接于第二夹持板140b,在第二气缸的活塞的带动下,第二夹持板140b可朝向第一夹持部14a或是远离第一夹持部14a的方向移动;另外,第二驱动件142b可设置于第二安装板122b,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气缸可设置于第二安装板122b。
为了更稳固的夹持车辆前端模块20,可设置多个第一夹持部14a,多个第一夹持部14a可并排设置,并且多个第一夹持部14a能够共同压住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一侧,例如,从图5所示的方位看,多个第一夹持部14a能够共同压住支撑框架22的上边缘。需要说明的是,可在立板120上设置能够供相应的第一夹持部14a装配的多个第一安装板122a,由此,多个第一安装板122a可并排设置,并且多个第一安装板122a均可位于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一侧。
另外,可设置多个第二夹持部14b,多个第二夹持部14b可并排设置,并且多个第二夹持部14b能够共同压住车辆前端模块2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例如,从图5所示的方位看,多个第二夹持部14b能够共同压住支撑框架22的底边缘。需要说明的是,可在立板120上设置能够供相应的第二夹持部14b装配的多个第二安装板122b,由此,多个第二安装板122b可并排设置,并且多个第二安装板122b均可位于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二侧。
结合图6和图7中所示,可在第一夹持板140a的夹持面设置能够止挡车辆前端模块20脱出的第一止挡凸台144a,其中,第一夹持板140a的夹持面可理解为第一夹持板140a的朝向车辆前端模块20的面。通过设置第一止挡凸台144a,可防止车辆前端模块20朝向垂直于夹持部的夹持方向脱出,使得车辆前端模块20被稳固的夹持,利于车辆前端模块20的装配。
另外,可在第二夹持板140b的夹持面设置能够止挡车辆前端模块20脱出的第二止挡凸台144b,其中,第二夹持板140b的夹持面可理解为第二夹持板140b的朝向车辆前端模块20的面。通过设置第二止挡凸台144b,可防止车辆前端模块20朝向垂直于夹持部的夹持方向脱出,进一步使得车辆前端模块20被稳固的夹持,利于车辆前端模块20的装配。
如图5中所示,可在第一夹持板140a的夹持面设置第一防干涉槽146a,以能够避让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一凸起部,这样,可使得第一夹持板140a更好的夹持车辆前端模块20。
另外,可在第二夹持板140b的夹持面设置第二防干涉槽146b,以能够避让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二凸起部,这样,可使得第二夹持板140b更好的夹持车辆前端模块20。
可以明白的是,车辆前端模块20可包括支撑框架22和集成于支撑框架22的防撞梁。
为了更好的定位车辆前端模块20,可设置第一定位结构,结合图2、图3和图5中所示,第一定位结构可包括设置于支撑框架22的第一定位孔220以及设置于安装基架12的第一定位销16a,第一定位销16a能够伸入第一定位孔220,其中,第一定位销16a可垂设于立板120。另外,可在安装基架12上设置一对第一定位销16a,具体来讲,一对第一定位销16a可沿车辆前端模块20的宽度方向即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彼此相互间隔设置,相应的,可在支撑框架22上设置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定位销16a相配合的一对第一定位孔220,为了能够便于第一定位销16a插入相应的第一定位孔220,一对第一定位孔220中的一者可呈圆形状,另一者可呈长条状,这样,大大避免了其中一个第一定位销16a无法插入相应的第一定位孔220的情况。
另外,可设置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可包括设置于防撞梁的第二定位孔以及设置于安装基架12的第二定位销16b,第二定位销16b能够伸入第二定位孔,这样,实现了对防撞梁的定位,由此可更好的限定车辆前端模块20。第二定位销16b可垂设于立板120。另外,可在安装基架12上设置一对第二定位销16b,具体来讲,一对第二定位销16b可沿车辆前端模块20的宽度方向即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彼此相互间隔设置,相应的,可在防撞梁上设置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定位销16b相配合的一对第二定位孔,为了能够便于第二定位销16b插入相应的第二定位孔,一对第二定位孔中的一者可呈圆形状,另一者可呈长条状,这样,大大避免了其中一个第二定位销16b无法插入相应的第二定位孔的情况。
结合图4、图6和图7中所示,可设置压紧组件18a,压紧组件18a可包括铰接于安装基架12的旋转部180a以及连接于旋转部180a的压紧板182a,其中:旋转部180a可设置为能够在垂直于防撞梁的方向上围绕铰接点转动以带动压紧板182a压住防撞梁的侧端面或是释放防撞梁,当需要对防撞梁进行限定时,旋转部180a可在垂直于防撞梁的方向上围绕铰接点转动并朝向防撞梁旋转,由此,可带动压紧板182a压住防撞梁的侧端面;当需要释放防撞梁时,旋转部180a可在垂直于防撞梁的方向上围绕铰接点转动并朝向远离防撞梁的方向旋转,由此,可带动压紧板182a离开防撞梁的侧端面。旋转部180a可铰接于立板120,夹持部可立板120的一侧,则旋转部180a可铰接于立板120的另一侧,可在立板120上设置安装口120a,压紧板182a在旋转部180a的带动下可通过安装口120a。
另外,可在安装基架12上设置安装凸台18b,安装凸台18b具有安装面180b,安装面180b能够与带动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移动或是旋转的外接设备相连,由此,可实现对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的移动或是旋转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可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以及旋拧机构16,旋拧机构16具有能够将紧固件如螺栓旋拧于车辆前端模块20的旋拧部160,首先,通过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夹持车辆前端模块20,具体来讲,可夹持支撑框架22,之后,对车辆前端模块20的部件进行装配,在装配的过程中,可利用旋拧机构16的旋拧部160将紧固车辆前端模块20的部件的紧固件旋紧。通过在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可便于对车辆前端模块20的装配,从而能够减少车辆总装线的装配时间,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提升车辆的品质。其中,旋拧机构16可包括拧紧枪。
车辆装配系统,车辆装配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以及视觉定位装置,视觉定位装置可设置为能够将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定位于预设位置,其中,视觉定位装置可通过扫描、拍照或是位移传感的方式在车辆总装配线上选定放置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的位置,这样,可对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以使得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所夹持的车辆前端模块20能够快速匹配并装配于车辆的前端。其中,视觉定位装置可具有激光扫描仪、摄像头或是位移传感器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安装基架(12)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12)的第一夹持部(14a)和第二夹持部(14b);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4a)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4b)彼此相对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夹持部(14a)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4b)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以能够夹持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4a)包括第一夹持板(140a)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12)的第一驱动件(142a),所述第一驱动件(142a)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40a)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板(140a)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14b)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4b)包括第二夹持板(140b)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12)的第二驱动件(142b),所述第二驱动件(142b)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板(140b)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板(140b)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14a)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4a)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40a)的夹持面的能够止挡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脱出的第一止挡凸台(144a);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部(14b)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板(140b)的夹持面的能够止挡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脱出的第二止挡凸台(144b)。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40a)的夹持面设置有能够避让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一凸起部的第一防干涉槽(146a);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板(140b)的夹持面设置有能够避让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二凸起部的第二防干涉槽(146b)。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部(14a),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部(14a)并排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部(14a)能够共同压住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的第一侧;和/或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部(14b),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部(14b)并排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部(14b)能够共同压住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包括支撑框架(22)和集成于所述支撑框架(22)的防撞梁;其中: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22)的第一定位孔(220)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12)的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220)的第一定位销(16a);和/或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撞梁的第二定位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12)的能够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二定位销(16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压紧组件(18a),所述压紧组件(18a)包括铰接于所述安装基架(12)的旋转部(180a)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部(180a)的压紧板(182a),其中:所述旋转部(180a)能够在垂直于所述防撞梁的方向上围绕铰接点转动以带动所述压紧板(182a)按压所述防撞梁的侧端面或是释放所述防撞梁;和/或
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架(12)的安装凸台(18b),所述安装凸台(18b)具有与能够带动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移动或是旋转的外接设备相连的安装面(180b)。
9.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10)以及旋拧机构(16),所述旋拧机构(16)具有能够将紧固件旋拧于所述车辆前端模块(20)的旋拧部(160)。
10.车辆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装配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以及视觉定位装置,所述视觉定位装置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车辆前端模块的装配工装(40)定位于预设位置。
CN202120399111.XU 2021-02-22 2021-02-22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Active CN214393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9111.XU CN214393975U (zh) 2021-02-22 2021-02-22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9111.XU CN214393975U (zh) 2021-02-22 2021-02-22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3975U true CN214393975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9111.XU Active CN214393975U (zh) 2021-02-22 2021-02-22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3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9277A (zh) * 2021-08-12 2021-10-0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校正汽车前端模块定位架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9277A (zh) * 2021-08-12 2021-10-0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校正汽车前端模块定位架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93975U (zh) 车辆前端模块的夹持机构、装配工装以及车辆装配系统
CN216326372U (zh) 一种卡箍用螺钉的装配装置
KR100676746B1 (ko) 자동차의 후드래치 조립장치
KR102349758B1 (ko) 프레임에 지지부와 커버부를 동시에 설치할 수 있는 치공구
KR20100022380A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자동 장착 로봇
CN219761469U (zh) 一种pcb组装机构
CN108213950B (zh) 一种散热器格栅总成组立专机
KR20170062922A (ko) 차량 부품 조립용 지그 및 상기 지그의 장착 방법
CN217453999U (zh) 焊接机器人用梁头压紧工装机构
CN215880830U (zh) 一种夹具
KR100722300B1 (ko) 정밀부품의 범용 클램핑 장치
CN217992315U (zh) 一种可装配大马力非道路连接腔的装配工装
CN111644347A (zh) 一种点胶固化设备
CN216230828U (zh) 一种车灯壳体组装装置
CN216097419U (zh) 用于轮滑鞋的自动打螺丝设备
CN210122297U (zh) 承载治具
CN110366052A (zh) 用于通信工程的光纤交换机柜
CN218639431U (zh) 一种用于换板设备的定位机构
CN21963999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云台摄像机
CN213702316U (zh) 门耳组焊定位装置
CN218196123U (zh) 劈裂设备
CN219358752U (zh) 一种异型支架的加工工装
CN216229081U (zh) 治具、治具组装机构及治具拆卸机构
CN219725136U (zh) 一种偏心端盖法兰盘的焊接工装
CN214101268U (zh) 一种拆装便捷的太阳能光伏跟踪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