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6389U -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6389U
CN214366389U CN202022364860.7U CN202022364860U CN214366389U CN 214366389 U CN214366389 U CN 214366389U CN 202022364860 U CN202022364860 U CN 202022364860U CN 214366389 U CN214366389 U CN 214366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ng cover
cover
protective cover
protect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48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君
薛鹏
周兆鹏
李超
张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48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6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6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6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中的护盖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护盖和第二护盖,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接插件相连接,第一护盖的第一端口的轴线与第二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一护盖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第二护盖的第三端口的轴线与第四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二护盖的一端与第一护盖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第二护盖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波纹管。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护盖组件,采用第二护盖和连接件分别和第一护盖进行转动连接,使得护盖组件能在两个自由度上进行旋转,使得发动机线束的出线和接插更加容易。

Description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护盖组件可以将护盖旋转,但仅限于绕一个自由度进行360度旋转,即接插件的朝向只能是垂直于一个自由度,但是如果是其他角度时则无视实现,同时现有的护盖结构出线方向的局限性较大,走线不顺畅、布置不美观、装配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护盖只能绕一个自由度进行旋转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护盖组件,应用于发动机线束,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接插件相连接;
第一护盖,所述第一护盖的第一端口的轴线与第二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护盖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
第二护盖,所述第二护盖的第三端口的轴线与第四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护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护盖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所述第二护盖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波纹管。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护盖组件,采用第二护盖和连接件分别和第一护盖进行转动连接,同时第一护盖和第二护盖的两端口分别呈角度设置,使得护盖组件能够在两个自由度上进行任意旋转,这样使得发动机线束的出线和接插更加容易,且不受任何角度的限制,同时还能通过调整这个角度避免一些干涉,提升装配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护盖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插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护盖的所述一端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合围成所述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盖包括弯折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护盖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盖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合围成所述第一护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部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盖部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盖和所述第二护盖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盖和所述第二护盖均为L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护盖组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护盖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护盖组件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护盖组件的第一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护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0:连接件、11:固定部、12:第一卡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1:第一卡扣部、14:第二连接部、141:第一凸起部;
20:第一护盖、21:弯折部、22:第二卡接部、23:第一盖部、24:第二盖部、25:第一端口、26:第二端口;
30:第二护盖;
100: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护盖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中的护盖组件包括连接件10、第一护盖20和第二护盖30,连接件10的一端用于与接插件100相连接,第一护盖20的第一端口25的轴线与第二端口26的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一护盖20的一端与连接件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护盖20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第二护盖30的第三端口的轴线与第四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图中未示出),第二护盖30的一端与第一护盖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护盖30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第二护盖3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波纹管。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护盖组件,采用第二护盖30和连接件10分别和第一护盖20进行转动连接,同时第一护盖20和第二护盖30的两端口分别呈角度设置,使得护盖组件能够在两个自由度上进行任意旋转,这样使得发动机线束的出线和接插更加容易,且不受任何角度的限制,同时还能通过调整这个角度避免一些干涉,提升装配便利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4所示,连接件10包括固定部11和第一卡接部12,固定部11与接插件100相连接,其中,固定部11与接插件100固定设置,用于接插件100的稳定接插操作。第一卡接部12与第一护盖20的一端相适配,第一卡接部12与第一护盖20的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护盖20能够沿第一端口25的轴线进行旋转,便于线束任意方向上的走线。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连接件10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合围成连接件10。设置为两个连接部的分体式结构,便于后续整体护盖组件的安装和固定。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141,第二连接部1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131,第一凸起部141和第一卡扣部131相适配。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能够通过第一凸起部141和第一卡扣部131进行稳固连接,为后续的整体护盖组件的安装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护盖20包括弯折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弯折部21的一端与第一卡接部12相适配,第一卡接部12卡接在弯折部21一端的内部,使得能够对第一护盖20的一端进行轴向限定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护盖20沿第一端口25的轴线进行旋转,便于线束任意方向上的走线。第二卡接部22与第二护盖30相适配,这样使得第二护盖30能沿第三端口的轴线方向进行旋转,配合第一护盖20的旋转方向,能够在两个自由度上进行任意旋转,这样使得发动机线束的出线和接插更加容易,且不受任何角度的限制。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护盖20包括第一盖部23和第二盖部24,第一盖部23和第二盖部24合围成第一护盖20。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护盖20和连接件10、第二护盖30和第一护盖20分别进行卡接安装,提升了护盖组件的安装便利性,同时还能够满足护盖组件多自由度旋转的要求。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盖部23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盖部24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卡扣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二卡扣部相适配。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一个第二凸起部和一个第二卡扣部的结构进行配合(图中未示出),由于第一护盖20和第二护盖30的结构完全相同,分别在第一护盖20的一侧和第二护盖30的一侧进行卡扣固定,在整体护盖组件安装完成的情况下,将第一护盖20和第二护盖30的卡扣结构进行固定,能够完全避免第一护盖20和第二护盖30的松散情况的出现。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护盖20和第二护盖30结构相同,这样能够使得零部件的互换性得以提高,同时还使得整体的设计流程缩短,提高了设计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护盖20和第二护盖30均为L型结构,L型结构更加符合发动机内部线束的走线方向和干涉情况,提升了护盖组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以上的护盖组件。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发动机,发动机上的护盖组件采用第二护盖和连接件分别和第一护盖进行转动连接,同时第一护盖和第二护盖的两端口分别呈角度设置,使得护盖组件能够在两个自由度上进行任意旋转,这样使得发动机线束的出线和接插更加容易,且不受任何角度的限制,同时还能通过调整这个角度避免一些干涉,提升装配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护盖组件,应用于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接插件相连接;
第一护盖,所述第一护盖的第一端口的轴线与第二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护盖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
第二护盖,所述第二护盖的第三端口的轴线与第四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护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护盖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所述第二护盖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波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插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护盖的所述一端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合围成所述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盖包括弯折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护盖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盖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合围成所述第一护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部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盖部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盖和所述第二护盖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盖和所述第二护盖均为L型结构。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护盖组件。
CN202022364860.7U 2020-10-22 2020-10-22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Active CN214366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4860.7U CN214366389U (zh) 2020-10-22 2020-10-22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4860.7U CN214366389U (zh) 2020-10-22 2020-10-22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6389U true CN214366389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4860.7U Active CN214366389U (zh) 2020-10-22 2020-10-22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6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5774B2 (en) Clamp
JP2848787B2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結合要素
CN214366389U (zh)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JP5454374B2 (ja)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連結部品
JP2677924B2 (ja) グロメット
CN216872762U (zh) 一种伺服编码器线束用防护结构
JP3349408B2 (ja) バッテリ用接続具
US20210012923A1 (en) Wire harness
CN220509457U (zh) 线束转接头、发动机及车辆
CN215528488U (zh) 一种汽车门线束用耐弯折的橡胶护套
CN212517697U (zh) 一种弯型汽车防水摄像头连接器
CN213736601U (zh) 一种扎带
CN220262705U (zh) 护套组件及线束总成
CN210478537U (zh) 一种外后视镜线束固定结构
CN218275963U (zh) 线束连接器护线盒及线束连接结构
CN215204664U (zh) 一种解决镜面托板卡扣弹性不足的结构
CN211183243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用橡胶保护套
CN213056948U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19277300U (zh) 用于汽车座椅面套固定插入卡扣装置及其汽车座椅
CN215104686U (zh) 一种拉索密封结构及带有密封结构的拉索
CN219960090U (zh) 一种防水堵头
CN211966579U (zh) 一种新型的车载天线组合式锁付结构
CN211280904U (zh) 一种支架及接插件固定组件
CN220368211U (zh)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CN209626446U (zh) 接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