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8211U -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8211U
CN220368211U CN202322228418.5U CN202322228418U CN220368211U CN 220368211 U CN220368211 U CN 220368211U CN 202322228418 U CN202322228418 U CN 202322228418U CN 220368211 U CN220368211 U CN 220368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cascade communication
cascade
connector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84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凯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84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8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8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8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涉及户外设备防水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级联通信防水线组,提高防水效果,降低操作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包括上级联通线束和下级联通线束;上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头,下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插连部和第一防水部,第一防水部呈筒状,第一插连部设置于第一防水部内,且与第一防水部间隔设置形成插接间隙;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插连部和第二防水部,第二防水部呈筒状,第二插连部设置于第二防水部内,且第二防水部的外径与第一防水部的内径相适配,第一插连部能够与第二插连部相插接。

Description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设备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户外产品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户外产品的通信接线越来越多,而由于户外产品需要保证其防水性能,因此,当多个产品的接线连接后,需要通过增加防水胶圈或防水外壳等结构达到防水密封效果。此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防水性能,但由于接线数量众多,逐一连接安装极费时间。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级联通信防水线组,提高防水效果,降低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包括上级联通线束和下级联通线束;所述上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头,所述下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插连部和第一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呈筒状,所述第一插连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水部内,且与所述第一防水部间隔设置形成插接间隙;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插连部和第二防水部,所述第二防水部呈筒状,所述第二插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部内,且所述第二防水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防水部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插连部能够与所述第二插连部相插接。
其中,所述上级联通线束还包括第一线束主体,所述下级联通线束还包括第二线束主体;所述第一线束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线束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相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还包括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线束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对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线束主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对接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定位件、收拢件和锁紧件;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定位件上,所述收拢件呈筒状,且包括配合段和收拢段,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收拢段内,所述锁紧件套设于所述收拢件外,且能够与所述配合段连接,以收紧所述收拢段。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连接,且贯通所述定位件的边缘的第一敞开部;所述定位件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连通,且贯通所述定位件的边缘的第二敞开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收拢件的配合段相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还包括保护帽,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的外壁面上均形成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保护帽能够包覆于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上,且所述保护帽对应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使所述保护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插连部呈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插连部的边缘形成有防错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连部上形成有多个插孔,所述第二插连部上对应所述插孔的位置形成有插针,所述插针能够插入所述插孔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包括上级联通线束和下级联通线束;上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头,下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插连部和第一防水部,第一防水部呈筒状,第一插连部设置于第一防水部内,且与第一防水部间隔设置形成插接间隙;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插连部和第二防水部,第二防水部呈筒状,第二插连部设置于第二防水部内,且第二防水部的外径与第一防水部的内径相适配,第一插连部能够与第二插连部相插接。
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呈筒状的第一防水部,能够为第一插连部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相应地,通过呈筒状的第二防水部,能够为第二插连部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
并且,由于第一插连部与第一防水部间隔设置形成插接间隙,而第二插连部能够与第一插连部相插接,第二防水部的外径与第一防水部的内径相适配,因此,在连接时,当第一插连部与第二插连部相插接后,第二防水部能够对应进入插接间隙中,从而通过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的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在连接后的防水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仅通过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的插接即可实现对数据或电力的传输,并达到相应的防水效果,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操作难度,并且,无需通过其他结构实现防水功能,大大提升了安装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级联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级联通信机构及上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所述上级联通线束的一端和所述下级联通线束的一端均与级联通信机构相连接,且相邻的三个所述级联通信机构中位于上方的级联通信机构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与位于中间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相连接,位于中间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与位于下方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相连接。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的级联通信系统,能够使相邻的三个级联通信机构中的线束快速连接,并且具有防水效果,从而能够实现级联通信系统的快速连接和成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与级联通信机构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级联通信机构;2-第一线束主体;3-第一连接头;301-第一插连部;3011-插孔;3012-防错部;302-第一防水部;3021-第一配合部;303-插接间隙;4-第二线束主体;5-第二连接头;6-定位件;601-第一敞开部;602-第二敞开部;7-收拢件;701-收拢段;702-配合段;8-锁紧件;9-连接件;10-保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包括上级联通线束和下级联通线束;上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头3,下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二连接头5;第一连接头3包括第一插连部301和第一防水部302,第一防水部302呈筒状,第一插连部301设置于第一防水部302内,且与第一防水部302间隔设置形成插接间隙303;第二连接头5包括第二插连部和第二防水部,第二防水部呈筒状,第二插连部设置于第二防水部内,且第二防水部的外径与第一防水部302的内径相适配,第一插连部301能够与第二插连部相插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通过呈筒状的第一防水部302,能够为第一插连部301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相应地,通过呈筒状的第二防水部,能够为第二插连部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
并且,由于第一插连部301与第一防水部302间隔设置形成插接间隙303,而第二插连部能够与第一插连部301相插接,第二防水部的外径与第一防水部302的内径相适配,因此,在连接时,当第一插连部301与第二插连部相插接后,第二防水部能够对应进入插接间隙303中,从而通过第一防水部302和第二防水部的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5在连接后的防水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仅通过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5之间的插接即可实现对数据或电力的传输,并达到相应的防水效果,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操作难度,并且,无需通过其他结构实现防水功能,大大提升了安装效率。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上述的第一连接头3的第一插连部301和第二连接头5的第二插连部的插接并不是同一个级联通信机构1中的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5之间的插接,是指相邻的三个级联通信机构1中位于上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中的第一连接头3与中间位置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第二连接头5相连接,而中间位置的级联通信机构1中的第二连接头5与位于下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中的第一连接头3相连接,即位于上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中的下级联通线束与中间的级联通信机构1中的上级联通线束相连接,中间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下级联通线束与位于下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上级联通线束相连接,从而实现三个级联通信机构1的连接。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级联通信机构1的数量更多时,同样按照上述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但由于最上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3以及最下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5没有对应的连接结构,因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通过设置保护帽10,且第一防水部302和第二防水部的外壁面上均形成有第一配合部3021,保护帽10能够包覆于第一防水部302和第二防水部上,且保护帽10对应第一配合部3021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3021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使保护帽10与对应的第一防水部302和第二防水部相连接,从而能够对最上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3以及最下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5进行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上述的第一配合部3021和第二配合部均为螺纹结构,从而通过螺纹配合,能够实现保护帽10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5的快速连接,并能够起到防水作用。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上级联通线束还包括第一线束主体2,下级联通线束还包括第二线束主体4;第一线束主体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3相连接,第二线束主体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头5相连接。
本申请中第一线束主体2远离第一连接头3的一端以及第二线束主体4远离第二连接头5的一端均与级联通信机构1相连接,从而在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5对应连接后,能够实现多台级联通信机构1之间的信号或电力传输。
可选地,如图1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还包括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线束主体2远离第一连接头3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与对接组件相连接,第二线束主体4远离第二连接头5的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与对接组件相连接。
本申请通过对接组件形成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能够实现第一线束主体2和第二线束主体4与对接组件的连接,并且,如图1所示,由于本申请中的对接组件与级联通信机构1相连接,因此,能够使第一线束主体2和第二线束主体4更加规整的实现与级联通信机构1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如图1结合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对接组件包括定位件6、收拢件7和锁紧件8;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形成于定位件6上,收拢件7呈筒状,且包括配合段702和收拢段701,定位件6设置于收拢段701内,锁紧件8套设于收拢件7外,且能够与配合段702连接,以收紧收拢段701。
本申请中锁紧件8包括与配合段702相对应的连接段以及与收拢段701对应的锁紧段,且锁紧段的直径小于定位件6的直径,从而当锁紧件8与收拢件7相连接后,通过锁紧段能够对收拢段701进行收拢,进而实现对定位段的锁紧,保证定位件6与第一线束主体2和第二线束主体4的稳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中锁紧件8的锁紧段的直径小于定位件6的直径,因此,本申请中的定位件6可以采用橡胶或硅胶的能够材料支撑,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在锁紧段进行锁紧时,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收缩,进而能够更加紧密的与第一线束主体2和第二线束主体4相贴合,保证连接稳定的同时,也能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定位件6上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形成有与第一安装孔相连接,且贯通定位件6的边缘的第一敞开部601;定位件6上对应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形成有与第二安装孔相连通,且贯通定位件6的边缘的第二敞开部602。
通过第一敞开部601和第二敞开部602能够使第一线束主体2沿第一敞开部601进入第一安装孔内,第二线束主体4沿第二敞开部602进入第二安装孔内,实现第一线束主体2和第二线束主体4与定位件6之间的快速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第一敞开部601和第二敞开部602的宽度均小于第一安装孔的直径,从而能够较好的对第一线束主体2和第二线束主体4进行初步定位。
可选地,如图1结合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对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9,连接件9与收拢件7的配合段702相连接。
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连接件9为螺母,且通过连接件9实现收拢件7与级联通信机构1的连接可以采用将收拢件7的一端穿入级联通信机构1内,并在收拢件7的内外两端通过两个连接件9的互相锁紧实现收拢件7与级联通信机构1的连接。
可选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插连部301呈柱状结构,且第一插连部301的边缘形成有防错部3012。
通过第一插连部301的边缘形成的防错部3012能够避免在插接时方向上的错误,从而保证连接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插连部301上形成有多个插孔3011,相应地,第二插连部上对应插孔3011的位置形成有插针,插针能够插入插孔3011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5之间的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级联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级联通信机构1及上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所述上级联通线束的一端和所述下级联通线束的一端均与级联通信机构1相连接,且相邻的三个所述级联通信机构1中位于上方的级联通信机构1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5与位于中间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3相连接,位于中间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5与位于下方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3相连接。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的级联通信系统,能够使相邻的三个级联通信机构1中的线束快速连接,并且具有防水效果,从而能够实现级联通信系统的快速连接和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级联通线束和下级联通线束;
所述上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头,所述下级联通线束包括第二连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插连部和第一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呈筒状,所述第一插连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水部内,且与所述第一防水部间隔设置形成插接间隙;
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插连部和第二防水部,所述第二防水部呈筒状,所述第二插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部内,且所述第二防水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防水部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插连部能够与所述第二插连部相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联通线束还包括第一线束主体,所述下级联通线束还包括第二线束主体;
所述第一线束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线束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线束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对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线束主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对接组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定位件、收拢件和锁紧件;
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定位件上,所述收拢件呈筒状,且包括配合段和收拢段,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收拢段内,所述锁紧件套设于所述收拢件外,且能够与所述配合段连接,以收紧所述收拢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连接,且贯通所述定位件的边缘的第一敞开部;
所述定位件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连通,且贯通所述定位件的边缘的第二敞开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收拢件的配合段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帽,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的外壁面上均形成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保护帽能够包覆于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上,且所述保护帽对应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使所述保护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连部呈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插连部的边缘形成有防错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连部上形成有多个插孔,所述第二插连部上对应所述插孔的位置形成有插针,所述插针能够插入所述插孔内。
10.一种级联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级联通信机构及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联通线束的一端和所述下级联通线束的一端均与级联通信机构相连接,且相邻的三个所述级联通信机构中位于上方的级联通信机构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与位于中间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相连接,位于中间的下级联通线束的第二连接头与位于下方的上级联通线束的第一连接头相连接。
CN202322228418.5U 2023-08-17 2023-08-17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Active CN220368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8418.5U CN220368211U (zh) 2023-08-17 2023-08-17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8418.5U CN220368211U (zh) 2023-08-17 2023-08-17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8211U true CN220368211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0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8418.5U Active CN220368211U (zh) 2023-08-17 2023-08-17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8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7671B2 (en) Multi-direction adjustable connector joint structure
CN105247740B (zh) 用于同轴电缆连接头的成组的腔壳
CN104241938A (zh) 用于混合光纤线缆的过渡连接器
US7753730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holder assembly
CN111355084A (zh) 一种电缆线连接器
US7862372B2 (en) Power supply and connector assembly thereof
CN109982531A (zh) 缆线固定组件
CN220368211U (zh)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CN117175272A (zh) 一种线束的对接装置
TWI713268B (zh) 混合型線對線連接器結構及具有該結構之電源供應裝置
CN220021854U (zh) 一种具有多头输出的电源转接器
CN219959544U (zh) 一种防水型公母数据线
US8403691B1 (en) Fan connector
JP3162616U (ja) 複合コネクタプラグ
WO2021057685A1 (zh) 一种y型数据线及连接端头
CN209592484U (zh) 电缆连接装置、电缆组件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0092857U (zh) 一种低厚度绝缘层电缆的中间接头
CN207977587U (zh) 线缆连接装置
CN209374775U (zh) 一种8孔90度弯型防水连接器
CN203277909U (zh) 导轨式转接线
CN217691735U (zh) 电缆连接器组件、连接器和电缆
CN110649411A (zh) 一种新型弹簧连接器
CN210156609U (zh) 重载连接器
CN110690597A (zh) 连接器及其电缆连接结构
CN205355425U (zh) 高效防电磁干扰可正反插接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