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1778U -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1778U
CN214351778U CN202120445481.2U CN202120445481U CN214351778U CN 214351778 U CN214351778 U CN 214351778U CN 202120445481 U CN202120445481 U CN 202120445481U CN 214351778 U CN214351778 U CN 214351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otary
frame
san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54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激淼
李金龙
张朝营
巴忠辉
徐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uan Shando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uan Shando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uan Shando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uan Shando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54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1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1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1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包括有底座机构、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喷杆驱动机构、沙箱部件、砂灌部件、储气部件、除尘机构、夹持机构和喷杆组件,喷杆组件具有喷嘴,工件由夹持机构夹持固定,可将工件由水平状态调整为倒立状态;喷杆组件安装在喷杆驱动机构上,沙箱部件套设在喷杆组件上,沙箱部件与砂灌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工件在一次生产线上即完成所有自动上、下工位、除锈、抛光等工序,并可实现两个工件内腔同时喷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可以实现砂粒自动进料、回收,并配合除尘机构消除了环境污染;从工件的夹紧、工件内腔除锈、抛光到工件的松开下料可连续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给具有内腔的圆形类产品进行内壁抛光的设备。
背景技术
带有内腔的圆形类金属产品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此类产品需要对其内壁进行抛光操作以除去内壁的锈迹、污渍等,能否实现有效除锈可以说是此类产品质量控制的核心所在。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通过高压喷砂冲洗的方法来完成,但这种传统的冲洗除锈方法存在的不足是除锈、抛光不彻底,另外还存在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低、污染严重、工人劳动强度大等不足;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工件内装入钢砂,通过机械传动带动工件在转动的同时使瓶底和瓶口左右晃动,使钢砂在工件内壁产生磨擦,以达到除锈抛光目的,但这种方法存在设备能耗大、上下砂料劳动强度大、抛光效率低、震动大、噪声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抛光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无需过多人工介入、可实现砂粒自动进料、回收及除尘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主要应用于对带内腔的工件,尤其是圆形内腔,进行内壁表面的除锈抛光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包括有动力机构、砂灌部件、储气部件、除尘机构、夹持机构和喷杆组件,喷杆组件具有喷嘴,工件由夹持机构夹持固定,喷杆组件连接砂灌部件,砂灌部件连接储气部件,通过喷嘴在工件内腔对着内壁进行喷砂以实现对工件内壁的抛光,除尘机构对接砂灌部件以实现除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机构、旋转机构、喷杆驱动机构和沙箱部件,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喷杆驱动机构和沙箱部件分别安装在底座机构上,动力机构连接旋转机构以驱动旋转机构进行旋转;夹持机构包括有两套,两套夹持机构左右对称地安装在旋转机构两侧形成工件在水平状态和倒立状态相互切换的结构;喷杆组件安装在喷杆驱动机构上形成可驱动喷杆组件上下移动的结构,沙箱部件套设在喷杆组件上,并且沙箱部件与砂灌部件连接形成回收丸粒的结构。基本工作过程为:待加工的工件经上道工序放到水平位置(即工位一)上;夹持机构夹紧并锁紧工件后,旋转机构拉动夹持机构旋转90度至倒立状态,安装在底座机构上的动力机构驱动旋转机构旋转180度将工件传送到与工位一对称的位置(即工位二);喷杆驱动机构伸到工件内部可以上下移动,储气部件输出的高压气体进入砂灌部件中带动丸粒通过喷杆组件到达工件内部,对其内部进行除锈及抛光。喷洗后从工件内腔排出的丸粒,通过沙箱部件输送到砂灌部件上方,除尘机构可以将砂灌部件上方和沙箱部件上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收集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主支撑架、旋转电机、旋转托盘、推进气缸、压紧气缸、后端连接座和后端压紧头,在主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以实现可同时夹持两个工件;每个夹持工位均包括有一套旋转托盘、后端连接座和后端压紧头,后端压紧头与后端连接座为可旋转连接固定,后端连接座与压紧气缸连接,通过推进气缸推动旋转托盘及压紧气缸推动后端连接座,使旋转托盘与后端压紧头分别压紧工件的前后两端以实现对工件的夹持;旋转托盘连接旋转电机,形成对工件自身旋转的驱动结构,旋转电机、推进气缸、压紧气缸分别安装在主支撑架上;主支撑架通过两个活动连接点与旋转机构铰接形成可在水平状态与倒立状态进行切换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直立设置的回转支架和拉杆,拉杆的两端各铰接固定有拉杆双耳座;在回转支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调位导轨,拉杆的其中一端通过一拉杆双耳座架设在调位导轨上形成可沿调位导轨上下滑动的结构,拉杆另一端的拉杆双耳座与夹持机构的主支撑架铰接连接形成可拉动夹持机构变换姿态的结构;在两侧调位导轨的下方各固定有调位气缸,调位气缸的缸杆分别与同侧架设在调位导轨上的拉杆双耳座连接固定;在回转支架上靠近调位导轨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支撑架,在定位支撑架的两端各设置有活动定位勾,夹持机构将工件竖直倒立后通过活动定位勾勾紧定位;在定位支撑架的两端位于活动定位勾两侧的位置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缓冲头,在夹持机构及工件倒立后由缓冲头支靠主支撑架;在定位支撑架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感应夹持机构切换到倒立状态;在回转支架的下部两侧还设置有拉杆单耳座,拉杆单耳座与夹持机构的主支撑架前端铰接固定。
回转支架的底部连接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的底部设置有回转链轮,回转链轮与动力机构连接形成可旋转结构;在旋转主轴的外部安装有一旋转轴支架,旋转轴支架固定在底座机构上,形成对整个旋转机构的支撑结构;
在两夹持机构的主支撑架前端两侧各固定有轴座连接板,两夹持机构的轴座连接板分别与回转支架两侧的拉杆单耳座铰接固定;在两主支撑架的中段位置各设置有拉杆连接板,拉杆下端的拉杆双耳座与拉杆连接板连接固定,下端的拉杆双耳座与拉杆单耳座配合可带动夹持机构从水平到直立的90度旋转。
两旋转托盘分别通过旋转链条连接旋转电机形成可旋转结构,旋转电机安装在一前端滑座上;在主支撑架的前段两侧各设置有预托导轨,前端滑座通过滑块架设在预托导轨上形成可相对工件滑近或滑远的结构;在主支撑架的前段安装有缸座固定板,推进气缸与缸座固定板连接固定,前端滑座与推进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主支撑架的后段通过一丝杠前固定座和一丝杠后固定座安装有调整丝杠,在调整丝杠上螺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连接有压紧气缸座,压紧气缸安装在压紧气缸座上,调整丝杠的尾端连接有手轮,形成对压紧气缸所处位置的调节结构;在主支撑架的后段两侧各设置有压紧导轨,压紧气缸座通过压紧滑块安装在压紧导轨上,后端连接座与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形成对工件后端的压紧控制结构。
在主支撑架位于丝杠前固定座与推进气缸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保险架,保险架中具有保险插孔;推进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和保险插孔相配的保险导轴,保险导轴上设置有定位孔;在保险架上设置有锁定气缸,在保险导轴被推进气缸推进保险架的保险插孔后,锁定气缸的伸缩杆插入保险导轴的定位孔内,形成对旋转托盘的位置锁紧结构;在主支撑架上靠近丝杠前固定座的位置设置有一与活动定位勾相配的固定定位勾,当夹持机构被推至倒立状态时,通过固定定位勾扣住活动定位勾形成对夹持机构的加强锁定结构;在主支撑架上靠近固定定位勾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接近开关相配的接近开关挡板,当夹持机构被推至倒立状态时该接近开关挡板贴靠在接近开关前面。
旋转机构为左右对称结构,可同时完成两个工件在工位一和工位二的位置转换。旋转机构用来将前道工序水平输送来的工位一的工件立起并旋转180度运送到工位二,做好对工件内腔除锈、抛光的准备,同时也将抛光好的工件从工位二转移到工位一并从直立状态转变到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底座机构包括有底架,在底架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托盘,旋转轴支架安装在该托盘上以支撑整个旋转机构;在托盘一侧的底架上设置有下托板,动力机构安装在该下托板上;在托盘另一侧的底架上设置有托架和立架,立架朝上倒立设置,托架在底架的下方横向伸出;在立架的上部设置有上横梁,喷杆驱动机构通过托架及上横梁安装固定;在立架的顶端设置有上托板,沙箱部件通过上托板安装固定,上横梁位于上托板的下方,以使沙箱部件与喷杆驱动机构相互避开。
进一步地,动力机构包括有支架座和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安装在支架座上,支架座固定在底座机构的下托板上;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架座上;在电机轴上安装双排链轮,双排链轮通过双排链条与旋转机构的回转链轮连接。
进一步地,喷杆驱动机构包括有导轨架、喷杆驱动电机、喷杆活动架和导向组件,在导轨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连接板,上部则设置有导轨连接板,整个喷杆驱动机构通过固定连接板与底座机构的下托板连接及导轨连接板与底座机构的上横梁连接实现装配固定;喷杆驱动电机安装在导轨架上,在导轨架的上端中间和下端中间分别装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喷杆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在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连接有升降链条;喷杆活动架安装在导向组件上,导向组件通过连接杆和链条接头安装在升降链条上形成可升降移动的结构;在导向组件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架在导轨架上,形成导向组件在升降移动时的导向结构;喷杆组件的两根喷杆分别安装在喷杆活动架的靠两边位置并朝上伸出;在升降链条上设置有可以调节升降链条长度的链条调节件,以便于将升降链条调节到长度、松紧合适,使运行更顺畅、平稳。
进一步地,沙箱部件包括有沙箱,喷杆组件的两根喷杆分别从沙箱中穿过,在喷杆与沙箱上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弹性防沙圈,在喷杆与沙箱下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在喷杆与沙箱内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挡沙帽组件;在沙箱的一侧设置有除尘连接管和回沙管路,除尘连接管朝上倾斜伸出以连接除尘机构,回沙管路朝下倾斜伸出连接砂灌部件以形成回砂结构;在沙箱的两侧各设置有沙箱连接板,通过沙箱连接板与上托板连接以实现沙箱的装配固定。
夹持机构到位后随着调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调位滑块在调位导轨上移动,同时带动夹持机构做从水平到直立的90度旋转;接近开关可以感应夹持机构到位,然后进行下个工序的动作,缓冲头可以缓冲夹持机构到位后的冲击,夹持机构到位后活动定位勾与夹持机构的固定定位勾相扣,以保证其状态稳定;回转链轮与旋转主轴同轴安装并与动力机构的双排链条啮合,使旋转主轴可通过动力机构的减速电机驱动旋转180度,将夹持机构从工位一转到工位二位置;同时,抛光好的工件则从工位二转到工位一,调位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按上述相反的步骤推动夹持机构从直立状态转变到水平状态。
在进行夹持工件的操作时,推进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两个旋转托盘托住工件的瓶口部,同时保险导轴也伸出插入保险架的保险插孔内,锁定气缸伸出卡住保险导轴的定位孔中,锁住前端滑座,防止工件的瓶口部脱位;通过转动手轮,压紧气缸座沿压紧导轨移动到适当位置,压紧气缸随压紧气缸座一起移动,此为对不同长度工件的调节;压紧气缸伸缩带动后端连接座和后端压紧头一起沿压紧导轨移动,用以夹紧工件底部;旋转电机通过两旋转链条带动两个旋转托盘旋转,同时后端压紧头可以自转,被两端夹紧的工件可实现旋转功能;
喷杆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转动,同时使升降链条移动;导向组件安装有至少4个导向轮,均匀对称分布在导轨架的平面两侧,并可沿其上下移动;喷嘴安装在喷杆最上端,升降链条移动时带动导向组件上下移动,即可带动喷嘴上下移动,实现在工件内腔中上下移动,随着工件自旋转,喷嘴通过的高压气体带着砂粒,其砂粒喷射到工件内腔达到除锈、抛光的目的。喷嘴的出口角度会影响除锈、抛光的效果,出口角度根据工件底部形状来确定,除锈、抛光的效果还与砂粒的喷射速度、喷砂量、喷嘴移动速度、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
弹性防沙圈的内圈直径略大于喷杆外径,既可漏下砂粒又可起到防尘作用;挡沙帽组件为一级防漏措施,防漏组件为二级防漏措施,防止砂粒顺着喷杆漏出沙箱外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机构、旋转机构、喷杆驱动机构等将两个工件水平夹紧后旋转90度至竖直状态,再旋转180度至喷丸工位,两个工件同时可自旋,通过喷杆组件在工件内上下移动,将混合有丸粒的高压气体通过特制的喷嘴向工件内的瓶口及瓶底部等各部位进行冲洗,实现除锈、抛光等处理目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工件在一次生产线上即完成所有自动上、下工位、除锈、抛光等工序,并可实现两个工件内腔同时喷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第二,可以实现砂粒自动进料、回收,并配合除尘机构消除了环境污染;第三,从工件的夹紧、工件内腔除锈、抛光到工件的松开下料可连续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第四,整个设备采用全自动设计,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质量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机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机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机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喷杆驱动机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喷杆驱动机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喷杆驱动机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沙箱部件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沙箱部件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正面结构图(处于工位一时);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仰视图;
图16为图15的B-B剖视图。
图中,1为底座机构,11为底架,12为上横梁,13为上托板,14为托架,15为托盘,16为下托板,17为立架,2为动力机构,21为支架座,22为减速电机,23为联轴器,24为轴承座,25为电机轴,26为双排链轮,27为双排链条,3为旋转机构,31为回转支架,32为调位导轨,33为调位滑块,34为拉杆双耳座,35为定位支撑架,36为接近开关,37为缓冲头,38为活动定位勾,39为拉杆,310为拉杆单耳座,311为调位气缸,312为旋转主轴,313为旋转轴支架,314为回转链轮,4为喷杆驱动机构,41为喷杆驱动电机,411为主动链轮,412为从动链轮,42为喷杆组件,421为喷嘴,43为链条调节件,44为喷杆活动架,45为导向组件,451为导向轮,46为升降链条,47为导轨架,471为固定接连板,48为导轨连接板,49为链条接头,410为连接杆,5为沙箱部件,51为沙箱,52为除尘连接管,53为回沙管路,54为弹性防沙圈,55为挡沙帽组件,56为防漏组件,57为沙箱连接板,6为砂灌部件,7为储气部件,8为除尘机构,9为夹持机构,91为主支撑架,92为旋转电机,93为旋转链条,94为旋转托盘,95为前端滑座,96为缸座固定板,97为预托导轨,98为推进气缸,99为保险导轴,910为保险架,911为锁定气缸,912为固定定位勾,913为接近开关挡板,914为压紧导轨,915为压紧滑块,916为丝杠螺母,917为压紧气缸座,918为压紧气缸,919为调整丝杠,920为手轮,921为后端连接座,922为后端压紧头,923为轴座连接板,924为拉杆连接板,925为丝杠前固定座,926为丝杠后固定座,10为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述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包括有动力机构2、沙箱部件5、砂灌部件6、储气部件7、除尘机构8、夹持机构9和喷杆组件42,喷杆组件42具有喷嘴421,工件10由夹持机构9夹持固定,喷杆组件42安装在喷杆驱动机构4上,沙箱部件5套设在喷杆组件42上,沙箱部件5与砂灌部件6连接,砂灌部件6连接储气部件7,通过喷嘴421在工件10内腔对着内壁进行喷砂以实现对工件内壁的抛光,除尘机构8对接砂灌部件6及沙箱部件5以实现除尘;还包括有底座机构1、旋转机构3、喷杆驱动机构4和沙箱部件5,动力机构2、旋转机构3、喷杆驱动机构4和沙箱部件5分别安装在底座机构1上,动力机构2连接旋转机构3以驱动旋转机构3进行旋转;夹持机构9包括有两套,两套夹持机构9左右对称地安装在旋转机构3两侧形成可将工件10由水平状态调整为倒立状态的结构;喷杆组件42安装在喷杆驱动机构4上形成可驱动喷杆组件42上下移动的结构,沙箱部件5套设在喷杆组件42上,并且沙箱部件5与砂灌部件6连接形成回收丸粒的结构。基本工作过程为:待加工的工件10经上道工序放到水平位置(即工位一)上;夹持机构9夹紧并锁紧工件10后,旋转机构3拉动夹持机构9旋转90度至倒立状态,安装在底座机构1上的动力机构2驱动旋转机构3旋转180度将工件10传送到与工位一对称的位置(即工位二);喷杆驱动机构4伸到工件10内部可以上下移动,储气部件7输出的高压气体进入砂灌部件6中带动丸粒通过喷杆组件42到达工件10内部,对其内部进行除锈及抛光。喷洗后从工件10内腔排出的丸粒,通过沙箱部件5输送到砂灌部件6上方,除尘机构8可以将砂灌部件6上方和沙箱部件5上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收集起来。
参照图12-图16,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有主支撑架91、旋转电机92、旋转托盘94、推进气缸98、压紧气缸918、后端连接座921和后端压紧头922,在主支撑架91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以实现可同时夹持两个工件10;每个夹持工位均包括有一套旋转托盘94、后端连接座921和后端压紧头922,后端压紧头922与后端连接座921为可旋转连接固定,后端连接座921与压紧气缸918连接,通过推进气缸98推动旋转托盘94及压紧气缸918推动后端连接座921,使旋转托盘94与后端压紧头922分别压紧工件10的前后两端以实现对工件10的夹持;旋转托盘94连接旋转电机92,形成对工件10自身旋转的驱动结构,旋转电机92、推进气缸98和压紧气缸918分别安装在主支撑架91上;主支撑架91通过两个活动连接点与旋转机构3铰接形成可在水平状态与倒立状态进行切换的结构。
参照图5-图6,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有直立设置的回转支架31和拉杆39,拉杆39的两端各铰接固定有拉杆双耳座34;在回转支架3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调位导轨32,拉杆39的其中一端通过一拉杆双耳座34架设在调位导轨32上形成可沿调位导轨32上下滑动的结构,拉杆39另一端的拉杆双耳座34与夹持机构9的主支撑架91铰接连接形成可拉动夹持机构9变换姿态的结构;在两侧调位导轨32的下方各固定有调位气缸311,调位气缸311的缸杆分别与同侧架设在调位导轨32上的拉杆双耳座34连接固定;在回转支架31上靠近调位导轨32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支撑架35,在定位支撑架35的两端各设置有活动定位勾38,夹持机构9将工件10竖直倒立后通过活动定位勾38勾紧定位;在定位支撑架35的两端位于活动定位勾38两侧的位置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缓冲头37,在夹持机构9及工件10倒立后由缓冲头37支靠主支撑架91;在定位支撑架35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36,通过接近开关36感应夹持机构9切换到倒立状态;在回转支架31的下部两侧还设置有拉杆单耳座310,拉杆单耳座310与夹持机构9的主支撑架91前端铰接固定。
回转支架31的底部连接有旋转主轴312,旋转主轴312的底部设置有回转链轮314,回转链轮314与动力机构2连接形成可旋转结构;在旋转主轴312的外部安装有一旋转轴支架313,旋转轴支架313固定在底座机构1上,形成对整个旋转机构3的支撑结构;
参照图12-图16,在两夹持机构9的主支撑架91前端两侧各固定有轴座连接板923,两夹持机构9的轴座连接板923分别与回转支架31两侧的拉杆单耳座310铰接固定;在两主支撑架91的中段位置各设置有拉杆连接板924,拉杆39下端的拉杆双耳座34与拉杆连接板924连接固定,轴座连接板923与拉杆单耳座310配合可带动夹持机构9从水平到直立的90度旋转。
两旋转托盘94分别通过旋转链条93连接旋转电机92形成可旋转结构,旋转电机92安装在一前端滑座95上;在主支撑架91的前段两侧各设置有预托导轨97,前端滑座95通过滑块架设在预托导轨97上形成可相对工件10滑近或滑远的结构;在主支撑架91的前段安装有缸座固定板96,推进气缸98与缸座固定板96连接固定,前端滑座95与推进气缸98的活塞杆连接;在主支撑架91的后段通过一丝杠前固定座925和一丝杠后固定座926安装有调整丝杠919,在调整丝杠919上螺接有丝杠螺母916,丝杠螺母916连接有压紧气缸座917,压紧气缸918安装在压紧气缸座917上,调整丝杠919的尾端连接有手轮920,形成对压紧气缸918所处位置的调节结构;在主支撑架91的后段两侧各设置有压紧导轨914,压紧气缸座917通过压紧滑块915安装在压紧导轨914上,后端连接座921与压紧气缸918的活塞杆连接形成对工件10后端的压紧控制结构。
在主支撑架91位于丝杠前固定座925与推进气缸98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保险架910,保险架910中具有保险插孔;推进气缸98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和保险插孔相配的保险导轴99,保险导轴99上设置有定位孔;在保险架910上设置有锁定气缸911,在保险导轴99被推进气缸98推进保险架910的保险插孔后,锁定气缸911的伸缩杆插入保险导轴99的定位孔内,形成对旋转托盘94的位置锁紧结构;在主支撑架91上靠近丝杠前固定座925的位置设置有一与活动定位勾38相配的固定定位勾912,当夹持机构9被推至倒立状态时,通过固定定位勾912扣住活动定位勾38形成对夹持机构9的加强锁定结构;在主支撑架91上靠近固定定位勾912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接近开关36相配的接近开关挡板913,当夹持机构9被推至倒立状态时该接近开关挡板913贴靠在接近开关36前面,从而能够被接近开关36感应到。
参照图1、图5、图6,旋转机构3为左右对称结构,可同时完成两个工件在工位一和工位二的位置转换。旋转机构3用来将前道工序水平输送来的工位一的工件10立起并旋转180度运送到工位二,做好对工件10内腔除锈、抛光的准备,同时也将抛光好的工件10从工位二转移到工位一并从直立状态转变到水平状态。
参照图3,底座机构1包括有底架11,在底架11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托盘15,旋转轴支架313安装在该托盘15上以支撑整个旋转机构3;在托盘15一侧的底架11上设置有下托板16,动力机构2安装在该下托板16上;在托盘15另一侧的底架11上设置有托架14和立架17,立架17朝上倒立设置,托架14在底架11的下方横向伸出;在立架17的上部设置有上横梁12,喷杆驱动机构4通过托架14及上横梁12安装固定;在立架17的顶端设置有上托板13,沙箱部件5通过上托板13安装固定,上横梁12位于上托板13的下方,以使沙箱部件5与喷杆驱动机构4相互避开。
参照图4,动力机构2包括有支架座21和减速电机22,减速电机22安装在支架座21上,支架座21固定在底座机构1的下托板16上;减速电机22通过联轴器23连接有电机轴25,电机轴25通过轴承座24安装在支架座21上;在电机轴25上安装双排链轮26,双排链轮26通过双排链条27与旋转机构3的回转链轮314连接。
参照图7-图9,喷杆驱动机构4包括有导轨架47、喷杆驱动电机41、喷杆活动架44和导向组件45,在导轨架47的下部设置有固定连接板471,上部则设置有导轨连接板48,整个喷杆驱动机构4通过固定连接板471与底座机构1的下托板14连接及导轨连接板48与底座机构1的上横梁12连接实现装配固定;喷杆驱动电机41安装在导轨架47上,在导轨架47的上端中间和下端中间分别装设有主动链轮411和从动链轮412,主动链轮411与喷杆驱动电机41的传动轴连接,在从动链轮412与主动链轮411之间连接有升降链条46;喷杆活动架44安装在导向组件45上,导向组件45通过连接杆410和链条接头49安装在升降链条46上形成可升降移动的结构;在导向组件45上设置有导向轮451,导向轮451架在导轨架47上,形成导向组件45在升降移动时的导向结构;喷杆组件42的两根喷杆分别安装在喷杆活动架44的靠两边位置并朝上伸出;在升降链条46上设置有可以调节升降链条46长度的链条调节件43,以便于将升降链条46调节到长度、松紧合适,使运行更顺畅、平稳。
参照图10-图11,沙箱部件5包括有沙箱51,喷杆组件42的两根喷杆分别从沙箱51中穿过,在喷杆与沙箱51上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弹性防沙圈54,在喷杆与沙箱51下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56,在喷杆与沙箱51内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挡沙帽组件55;在沙箱51的一侧设置有除尘连接管52和回沙管路53,除尘连接管52朝上倾斜伸出以连接除尘机构8,回沙管路53朝下倾斜伸出连接砂灌部件6以形成回砂结构;在沙箱51的两侧各设置有沙箱连接板57,通过沙箱连接板57与上托板13连接以实现沙箱51的装配固定。
夹持机构9到位后随着调位气缸311的活塞杆伸出,调位滑块33在调位导轨32上移动,同时带动夹持机构9做从水平到直立的90度旋转;接近开关36可以感应夹持机构9到位,然后进行下个工序的动作,缓冲头37可以缓冲夹持机构9到位后的冲击,夹持机构9到位后活动定位勾38与夹持机构9的固定定位勾912相扣,以保证其状态稳定;回转链轮314与旋转主轴312同轴安装并与动力机构2的双排链条27啮合,使旋转主轴312可通过动力机构2的减速电机22驱动旋转180度,将夹持机构9从工位一转到工位二位置;同时,抛光好的工件10则从工位二转到工位一,调位气缸311的活塞杆缩回按上述相反的步骤推动夹持机构9从直立状态转变到水平状态。
在进行夹持工件10的操作时,推进气缸98的活塞杆伸出推动两个旋转托盘94托住工件10的瓶口部,同时保险导轴99也伸出插入保险架910的保险插孔内,锁定气缸911伸出卡住保险导轴99的定位孔中,锁住前端滑座95,防止工件10的瓶口部脱位;通过转动手轮920,压紧气缸座917沿压紧导轨914移动到适当位置,压紧气缸918随压紧气缸座917一起移动,此为对不同长度工件的调节;压紧气缸918伸缩带动后端连接座921和后端压紧头922一起沿压紧导轨914移动,用以夹紧工件底部;旋转电机92通过两旋转链条93带动两个旋转托盘94旋转,同时后端压紧头922可以自转,被两端夹紧的工件10可实现旋转功能;
喷杆驱动电机41转动带动主动链轮411和从动链轮412转动,同时使升降链条46移动;导向组件45安装有至少4个导向轮,均匀对称分布在导轨架47的平面两侧,并可沿其上下移动;喷嘴421安装在喷杆最上端,升降链条46移动时带动导向组件45上下移动,即可带动喷嘴421上下移动,实现在工件10内腔中上下移动,随着工件10自旋转,喷嘴421通过的高压气体带着砂粒喷射到工件10内腔达到除锈、抛光的目的。喷嘴421的出口角度会影响除锈、抛光的效果,出口角度根据工件底部形状来确定,除锈、抛光的效果还与砂粒的喷射速度、喷砂量、喷嘴移动速度、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
弹性防沙圈54的内圈直径略大于喷杆外径,既可漏下砂粒又可起到防尘作用;挡沙帽组件55为一级防漏措施,防漏组件56为二级防漏措施,防止砂粒顺着喷杆漏出沙箱51外面。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申请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包括有动力机构、砂灌部件、储气部件、除尘机构、夹持机构和喷杆组件,喷杆组件具有喷嘴,工件由夹持机构夹持固定,喷杆组件连接砂灌部件,砂灌部件连接储气部件,通过喷嘴在工件内腔对着内壁进行喷砂以实现对工件内壁的抛光,除尘机构对接砂灌部件及工件以实现除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机构、旋转机构、喷杆驱动机构和沙箱部件,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喷杆驱动机构和沙箱部件分别安装在底座机构上,动力机构连接旋转机构以驱动旋转机构进行旋转;夹持机构包括有两套,两套夹持机构左右对称地安装在旋转机构两侧形成可将工件由水平状态调整为倒立状态的结构;喷杆组件安装在喷杆驱动机构上形成可驱动喷杆组件上下移动的结构,沙箱部件套设在喷杆组件上,并且沙箱部件与砂灌部件连接形成回收丸粒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主支撑架、旋转电机、旋转托盘、推进气缸、压紧气缸、后端连接座和后端压紧头,在主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以实现可同时夹持两个工件;每个夹持工位均包括有一套旋转托盘、后端连接座和后端压紧头,后端压紧头与后端连接座为可旋转连接固定,后端连接座与压紧气缸连接,通过推进气缸推动旋转托盘及压紧气缸推动后端连接座,使旋转托盘与后端压紧头分别压紧工件的前后两端以实现对工件的夹持;旋转托盘连接旋转电机,形成对工件自身旋转的驱动结构,旋转电机、推进气缸、压紧气缸分别安装在主支撑架上;主支撑架通过两个活动连接点与旋转机构铰接形成可在水平状态与倒立状态进行切换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直立设置的回转支架和拉杆,拉杆的两端各铰接固定有拉杆双耳座;在回转支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调位导轨,拉杆的其中一端通过一拉杆双耳座架设在调位导轨上形成可沿调位导轨上下滑动的结构,拉杆另一端的拉杆双耳座与夹持机构的主支撑架铰接连接形成可拉动夹持机构变换姿态的结构;在两侧调位导轨的下方各固定有调位气缸,调位气缸的缸杆分别与同侧架设在调位导轨上的拉杆双耳座连接固定;在回转支架上靠近调位导轨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支撑架,在定位支撑架的两端各设置有活动定位勾,夹持机构将工件竖直倒立后通过活动定位勾勾紧定位;在定位支撑架的两端位于活动定位勾两侧的位置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缓冲头,在夹持机构及工件倒立后由缓冲头支靠主支撑架;在定位支撑架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感应夹持机构切换到倒立状态;在回转支架的下部两侧还设置有拉杆单耳座,拉杆单耳座与夹持机构的主支撑架前端铰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架的底部连接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的底部设置有回转链轮,回转链轮与动力机构连接形成可旋转结构;在旋转主轴的外部安装有一旋转轴支架,旋转轴支架固定在底座机构上,形成对整个旋转机构的支撑结构;
在两夹持机构的主支撑架前端两侧各固定有轴座连接板,两夹持机构的轴座连接板分别与回转支架两侧的拉杆单耳座铰接固定;在两主支撑架的中段位置各设置有拉杆连接板,拉杆下端的拉杆双耳座与拉杆连接板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两旋转托盘分别通过旋转链条连接旋转电机形成可旋转结构,旋转电机安装在一前端滑座上;在主支撑架的前段两侧各设置有预托导轨,前端滑座通过滑块架设在预托导轨上形成可相对工件滑近或滑远的结构;在主支撑架的前段安装有缸座固定板,推进气缸与缸座固定板连接固定,前端滑座与推进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主支撑架的后段通过一丝杠前固定座和一丝杠后固定座安装有调整丝杠,在调整丝杠上螺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连接有压紧气缸座,压紧气缸安装在压紧气缸座上,调整丝杠的尾端连接有手轮,形成对压紧气缸所处位置的调节结构;在主支撑架的后段两侧各设置有压紧导轨,压紧气缸座通过压紧滑块安装在压紧导轨上,后端连接座与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形成对工件后端的压紧控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在主支撑架位于丝杠前固定座与推进气缸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保险架,保险架中具有保险插孔;推进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和保险插孔相配的保险导轴,保险导轴上设置有定位孔;在保险架上设置有锁定气缸,在保险导轴被推进气缸推进保险架的保险插孔后,锁定气缸的伸缩杆插入保险导轴的定位孔内,形成对旋转托盘的位置锁紧结构;在主支撑架上靠近丝杠前固定座的位置设置有一与活动定位勾相配的固定定位勾,当夹持机构被推至倒立状态时,通过固定定位勾扣住活动定位勾形成对夹持机构的加强锁定结构;在主支撑架上靠近固定定位勾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接近开关相配的接近开关挡板,当夹持机构被推至倒立状态时该接近开关挡板贴靠在接近开关前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底座机构包括有底架,在底架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托盘,旋转轴支架安装在该托盘上以支撑整个旋转机构;在托盘一侧的底架上设置有下托板,动力机构安装在该下托板上;在托盘另一侧的底架上设置有托架和立架,立架朝上倒立设置,托架在底架的下方横向伸出;在立架的上部设置有上横梁,喷杆驱动机构通过托架及上横梁安装固定;在立架的顶端设置有上托板,沙箱部件通过上托板安装固定,上横梁位于上托板的下方,以使沙箱部件与喷杆驱动机构相互避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包括有支架座和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安装在支架座上,支架座固定在底座机构的下托板上;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架座上;在电机轴上安装双排链轮,双排链轮通过双排链条与旋转机构的回转链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喷杆驱动机构包括有导轨架、喷杆驱动电机、喷杆活动架和导向组件,在导轨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连接板,上部则设置有导轨连接板,整个喷杆驱动机构通过固定连接板与底座机构的下托板连接及导轨连接板与底座机构的上横梁连接实现装配固定;喷杆驱动电机安装在导轨架上,在导轨架的上端中间和下端中间分别装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喷杆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在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连接有升降链条;喷杆活动架安装在导向组件上,导向组件通过连接杆和链条接头安装在升降链条上形成可升降移动的结构;在导向组件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架在导轨架上,形成导向组件在升降移动时的导向结构;喷杆组件的两根喷杆分别安装在喷杆活动架的靠两边位置并朝上伸出;在升降链条上设置有可以调节升降链条长度的链条调节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沙箱部件包括有沙箱,喷杆组件的两根喷杆分别从沙箱中穿过,在喷杆与沙箱上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弹性防沙圈,在喷杆与沙箱下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在喷杆与沙箱内部的穿透部位之间设置有挡沙帽组件;在沙箱的一侧设置有除尘连接管和回沙管路,除尘连接管朝上倾斜伸出以连接除尘机构,回沙管路朝下倾斜伸出连接砂灌部件以形成回砂结构;在沙箱的两侧各设置有沙箱连接板,通过沙箱连接板与上托板连接以实现沙箱的装配固定。
CN202120445481.2U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Active CN214351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5481.2U CN214351778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5481.2U CN214351778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1778U true CN214351778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7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5481.2U Active CN214351778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17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1092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河南华北起重吊钩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精锻横梁的表面处理加工装置
CN114906561A (zh) * 2022-04-02 2022-08-16 广东精拓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砂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5741491A (zh) * 2022-12-05 2023-03-07 连云港特瑞磨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树脂砂轮切割片的环保型抛光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561A (zh) * 2022-04-02 2022-08-16 广东精拓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砂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4906561B (zh) * 2022-04-02 2024-05-24 广东精拓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砂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4851092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河南华北起重吊钩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精锻横梁的表面处理加工装置
CN115741491A (zh) * 2022-12-05 2023-03-07 连云港特瑞磨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树脂砂轮切割片的环保型抛光装置
CN115741491B (zh) * 2022-12-05 2023-10-10 连云港特瑞磨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树脂砂轮切割片的环保型抛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51778U (zh)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全自动内抛光机
CN116394126A (zh) 一种制造空心式轮毅的生产设备
CN104400665B (zh) 一种箱体类工件内壁喷丸处理装置
CN214723465U (zh) 一种带上料装置的喷砂机
CN111921951B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件超声波清洗方法
CN210998219U (zh) 一种用于返修不合格品的喷砂装置
CN209698834U (zh) 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喷丸强化的喷丸机
CN112171301A (zh) 一种轮辋生产线
CN216298922U (zh) 一种无缝钢管除锈打磨装置
CN115890501A (zh) 车轴毛坯用辊道式抛丸清理装置
CN212856813U (zh) 一种铸造模具的铸液端口清理装置
CN211992411U (zh) 一种锻件生产用高效自动上料表面抛光机
CN104647213A (zh) 一种箱体类工件抛丸清理装置
CN212044152U (zh) 一种焊接制管机线用焊缝抛光装置
CN114888711A (zh) 一种高纯气体钢瓶处理系统
CN204339590U (zh) 一种箱体类工件抛丸清理装置
CN113857951A (zh) 一种金属型模管内壁抛修自动线
CN214351592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内抛光机的夹持机构
CN219685120U (zh) 一种喷砂机
CN112975757B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内抛光机的旋转机构
CN112403974A (zh) 一种抛丸机清扫装置及方法
CN220007398U (zh) 一种抛丸清洁生产线
CN215357981U (zh) 一种弹簧生产用喷丸装置
CN216463996U (zh) 一种用于火车轮对抛丸机的出轮机构
CN215700902U (zh) 一种用于弯头表面处理的喷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