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0777U - 一种铸板机铅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板机铅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0777U
CN214290777U CN202023120828.0U CN202023120828U CN214290777U CN 214290777 U CN214290777 U CN 214290777U CN 202023120828 U CN202023120828 U CN 202023120828U CN 214290777 U CN214290777 U CN 214290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spoon
ladle
outlet
spo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08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One Electric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One Electric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One Electric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One Electric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08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0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0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0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板机铅勺,包括铅勺本体,所述铅勺本体前侧壁顶部设有出铅口,所述出铅口底部下方局部区域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出铅口底部的外壁面相交构成切铅刃口。所述出铅口的底部为尖角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板机铅勺无需外加任何设备,仅通过所述出铅口底部的尖角形设计以及切铅刃口设计就可以有效避免铅液在出铅口处凝固产生铅皮,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铅皮掉落造成的模具脱模层损坏以及铸板夹铅的质量问题,结构简单,有效保证了生产质量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铸板机铅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所用的铅液灌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铸板机铅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板栅制造大多采用重力浇铸方式,重力浇铸铸板机铅勺是给板栅模具供铅和定量的装置,现有的供铅方式是在铅勺上沿开出铅口,翻转铸板机铅勺时,其内的铅合金液即从出铅口倾倒进板栅模具内。
现有的铸板机铅勺的出铅口底部大都为圆弧形,铸板过程中铅合金液接触到出铅口内壁会凝固形成铅皮,铅皮在机器运行中极易掉入模具内,损伤模具的脱模层,还会造成铸板夹铅,导致铸板不合格,影响铸板质量,这样就增加了清理模具的次数和时间,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目前针对上述的出铅口铅皮问题一般采用两种方案:1、出铅口加装燃气装置,高温烧掉铅皮;2、在出铅口壁下沿加装吹气装置,用压缩空气吹掉铅皮。但是不论是加装燃气装置还是吹气装置都会增加生产成本,且使用吹气装置还把铅皮吹到设备四周,影响生产环境。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构造简单,无需加装设备即可解决上述出铅口铅皮问题的铸板机铅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铸板机铅勺,结构简单且无需加装设备即能够有效解决铅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铅液在出铅口内壁凝固,形成的铅皮易掉入模具内造成模具脱模层损坏以及铸板夹铅的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板机铅勺,包括铅勺本体,所述铅勺本体前侧壁顶部设有出铅口,所述出铅口底部下方局部区域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出铅口底部的外壁面相交构成切铅刃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铅口的底部为尖角形,尖角角度β为50°~12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铅口底部的切铅刃口及尖角形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小铅液与所述出铅口内壁的接触面积,且铅勺在倾倒铅液后的回位过程中所述切铅刃口可以迅速切断液流,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铅液在所述出铅口处凝固产生铅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皮掉落造成的模具脱模层损坏以及铸板夹铅的质量问题,结构简单,有效保证了生产质量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切铅刃口的夹角α为15°~4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铅口在所述铅勺本体前侧壁顶部间隔均匀排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铅勺本体内还设有加热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铅勺本体内侧底部均匀设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将所述加热管固定在所述铅勺本体内侧底部,且使所述加热管的排位能均匀地对所述铅勺本体内的铅液实现供热,保证各部分铅液温度均匀,提高加热效率,还能使所述加热管在所述铅勺的运动过程中也能保持位置固定不晃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铅勺本体左右两侧外壁设有可拆卸翻转轴,所述可拆卸翻转轴连接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可为旋转气缸,所述可拆卸翻转轴的设计便于实现更换维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铅勺本体外壁包覆有隔热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隔热层为硅化物隔热棉。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铅勺本体外壁包覆隔热层,可以减少所述铅勺本体的热量散失,实现对所述铅勺本体的保温节能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铅勺本体内壁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管均与控温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铅勺本体内铅液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到控温器,所述控温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加热管加大功率进行加热,在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加热管停止加热或者采用小功率加热保温模式。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板机铅勺,无需外加任何设备,仅通过所述出铅口底部的尖角形设计以及切铅刃口设计就可以有效避免铅液在出铅口处凝固产生铅皮,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铅皮掉落造成的模具脱模层损坏以及铸板夹铅的质量问题,还具有良好的加热和保温性能,结构简单,有效保证了生产质量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板机铅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板机铅勺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板机铅勺的B-B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铅勺本体,2-出铅口,3-加热管,4-卡扣,5-可拆卸翻转轴,6-动力元件,7-温度传感器;
21-尖角形底部,22-切铅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板机铅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板机铅勺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板机铅勺的B-B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无需外加设备即可避免铸板机铅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铅液在出铅口内壁凝固,形成的铅皮易掉入模具内造成模具脱模层损坏以及铸板夹铅产生不良的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板机铅勺,包括铅勺本体1,所述铅勺本体1前侧壁顶部设有出铅口2,如图2和3所示,所述出铅口2底部下方局部区域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出铅口2底部的外壁面相交构成切铅刃口22。
所述出铅口2的底部为尖角形,尖角角度β为50°~120°,最佳为80°~9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铅口2底部的切铅刃口22及尖角形底部21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小铅液与所述出铅口2内壁的接触面积,且铅勺在倾倒铅液后的回位过程中所述切铅刃口22可以迅速切断液流,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铅液在出铅口2处凝固产生铅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皮掉落造成的模具脱模层损坏以及铸板夹铅的质量问题,结构简单,有效保证了生产质量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切铅刃口22的夹角α为15°~45°,最佳为30°。
所述出铅口2在所述铅勺本体1前侧壁顶部间隔均匀排布。
所述铅勺本体1内还设有加热管3。
所述铅勺本体1内侧底部均匀设有若干卡扣4。所述卡扣4用于将所述加热管3固定在所述铅勺本体1内侧底部,且使所述加热管3的排位能均匀地对所述铅勺本体1内的铅液实现供热,保证各部分铅液温度均匀,提高加热效率,还能使所述加热管3在所述铅勺本体1的运动过程中也能保持位置固定不晃动。
所述铅勺本体1左右两侧外壁设有可拆卸翻转轴5,所述可拆卸翻转轴5连接动力元件6。所述动力元件6为旋转气缸,所述可拆卸翻转轴5的设计便于实现更换维修。
所述铅勺本体1外壁包覆有隔热层(图中未示出)。
所述隔热层(图中未示出)为硅化物隔热棉。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铅勺本体1外壁包覆隔热层(图中未示出),可以减少所述铅勺本体1的热量散失,实现对所述铅勺本体1的保温节能作用。
所述铅勺本体1内壁还设有温度传感器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传感器7和所述加热管3均与控温器(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所述铅勺本体1内铅液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到控温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温器(图中未示出)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加热管3加大功率进行加热,在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加热管3停止加热或者采用小功率加热保温模式。
所述温度传感器7可为热电偶。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板机铅勺,无需外加任何设备,仅通过所述出铅口2底部的尖角形设计以及切铅刃口设计就可以有效避免铅液在出铅口2处凝固产生铅皮,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铅皮掉落造成的模具脱模层损坏以及铸板夹铅的质量问题,还具有良好的加热和保温性能,结构简单,有效保证了生产质量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尽管只给出了以上实施例,但也给出诸多不需要经过创造性劳动而得出的可能的变体,虽依然无法穷举,但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在通读本说明书后,结合公知常识,应能联想到更多的具体实施方式,此类具体实施方式并不超脱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精神,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若干改进和润饰均应视为被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实施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铸板机铅勺,包括铅勺本体,所述铅勺本体前侧壁顶部设有出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铅口底部下方局部区域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出铅口底部的外壁面相交构成切铅刃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铅口的底部为尖角形,尖角角度β为50°~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铅刃口的夹角α为15°~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铅口在所述铅勺本体前侧壁顶部间隔均匀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勺本体内还设有加热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勺本体内侧底部均匀设有若干卡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勺本体左右两侧外壁设有可拆卸翻转轴,所述可拆卸翻转轴连接动力元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勺本体外壁包覆有隔热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硅化物隔热棉。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板机铅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勺本体内壁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CN202023120828.0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铸板机铅勺 Active CN214290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0828.0U CN21429077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铸板机铅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0828.0U CN21429077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铸板机铅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0777U true CN214290777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0828.0U Active CN21429077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铸板机铅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0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62200U (zh) 冒口
CN207842069U (zh) 一种铸造式3d打印机
CN214290777U (zh) 一种铸板机铅勺
CN213856930U (zh) 一种通过砂型铸造生产消防弯头管道模具
CN208322005U (zh) 一种减少铸件加工量的异型发热补贴
CN110435130A (zh) 电子制冷热管式3d打印恒温装置
CN206677142U (zh) 一种铝棒生产用低能耗热顶铸造系统
CN213055889U (zh) 一种分段控温的热缩管成型装置
CN216006954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CN210450919U (zh) 新型铅酸蓄电池板栅连铸定模
CN220052488U (zh) 一种再生塑料热熔装置
CN209334312U (zh) 一种多功能降温机
CN208195577U (zh) 一种mk7芯盘铸件用腰圆型发热暗冒口套
CN213195577U (zh) 一种阳极板浇铸用冷却系统
CN207787692U (zh) 一种水口砖模具
CN207414277U (zh) 暗冒口及具有该暗冒口的浇注系统
CN210755006U (zh) 一种强制冷却制造空心钢锭的浇注模具
CN210394139U (zh) 一种玻璃制品成形模具
CN213120027U (zh) 一种回转窑下料簸箕
CN213613983U (zh) 一种高回收利用率的冷却式法兰盘铸造模具
CN215882605U (zh) 一种防堵喷头及3d打印机
CN207222870U (zh) 暗冒口及具有该暗冒口的浇注系统
CN211331270U (zh) 一种板栅连续铸造机
CN201922029U (zh) 金属定向凝固洁净锭模
CN210415486U (zh) 一种新型口红管生产用吹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