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6954U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6954U
CN216006954U CN202122178439.1U CN202122178439U CN216006954U CN 216006954 U CN216006954 U CN 216006954U CN 202122178439 U CN202122178439 U CN 202122178439U CN 216006954 U CN216006954 U CN 216006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ooling pipe
water tank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84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小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784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6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6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6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包括供水机构、水冷管和风冷管,所述水冷管、风冷管位于浇筑模板内,且水冷管、风冷管的两端均贯穿浇筑模板的内壁,所述供水机构包括顶部敞口的水箱、水泵、鼓风机,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均贯穿水箱的内壁,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位于水箱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软管与水冷管的进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冷管与风冷管的使用,能够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散热,且空气进入风冷管前会限用于对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散热,从而避免因冷却水长时间循环使用后温度过高而造成的散热效果降低,以对混凝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快速散热,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但现有的混凝土散热装置,散热方式单一,散热效率低,导致难以及时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包括供水机构、水冷管和风冷管,所述水冷管、风冷管位于浇筑模板内,且水冷管、风冷管的两端均贯穿浇筑模板的内壁,所述供水机构包括顶部敞口的水箱、水泵、鼓风机,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均贯穿水箱的内壁,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位于水箱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软管与水冷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冷管的排出水回流至水箱内,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通风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通风管的出气端通过第三软管与风冷管的进气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多个淋水管,所述淋水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淋水管的进水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软管与水冷管的出水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水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水箱、鼓风机固定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外壁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管在水箱内呈蛇形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管、风冷管在浇筑模板内呈蛇形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冷管与风冷管的使用,能够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散热,且空气进入风冷管前会限用于对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散热,从而避免因冷却水长时间循环使用后温度过高而造成的散热效果降低,以对混凝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淋水管与喷头的设置,水冷管的排出水在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分流管内,再进入淋水管并经多个喷头排入水箱内,能够利用分流管与淋水管对水冷管的排出水进行导热冷却,同时多个喷头将水冷管的排出水分流排出,能够有效的提高排出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长,从而进一步对水冷管的排出水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中供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中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中淋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脚轮2、水箱3、过渡板4、水泵5、鼓风机6、通风管7、浇筑模板8、水冷管9、风冷管10、第一软管11、第二软管12、第三软管13、分流管14、淋水管15、喷头16、支撑架17、排水管18、阀门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说明书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包括供水机构、水冷管9和风冷管10,所述水冷管9、风冷管10位于浇筑模板8内,且水冷管9、风冷管10的两端均贯穿浇筑模板8的内壁,所述供水机构包括顶部敞口的水箱3、水泵5、鼓风机6,所述水箱3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管7,所述通风管7的两端均贯穿水箱3的内壁,所述水泵5的进水端位于水箱3内,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软管11与水冷管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冷管9的排出水回流至水箱3内,所述鼓风机6的出风口与通风管7的进气端连通,所述通风管7的出气端通过第三软管13与风冷管10的进气端连通。
所述水箱3的顶部通过支撑架17固定连接有多个淋水管15,所述淋水管15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喷头16,所述淋水管15的进水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14,所述分流管14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软管12与水冷管9的出水端连通。
通过多个淋水管15与喷头16的设置,水冷管9的排出水在水泵5的作用下进入分流管14内,再进入淋水管15并经多个喷头16排入水箱3内,能够利用分流管14与淋水管15对水冷管9的排出水进行导热冷却,同时多个喷头16将水冷管9的排出水分流排出,能够有效的提高排出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长,从而进一步对水冷管9的排出水进行冷却。
所述供水机构还包括底座1,所述水箱3、鼓风机6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2。
通过底座1及脚轮2的设置,便于对供水机构进行移动。
所述水箱3的外壁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水管18,所述排水管18的出水端安装有阀门19。
所述通风管7在水箱3内呈蛇形分布。
所述水冷管9、风冷管10在浇筑模板8内呈蛇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搭设浇筑模板8时,对水冷管9及风冷管10进行安装,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散热时,通过第一软管11、第二软管12将水泵5、水冷管9及分流管14连通,通过第三软管13将通风管7与风冷管10连通,之后向水箱3内注入充足的水并启动水泵5与鼓风机6,水泵5将水箱3内的水通过第一软管11泵入水冷管9内,以对浇筑模板8内的混凝土进行冷却,水冷管9的排出水经第二软管12进入分流管14内,再由多个喷头16排入水箱3内,以循环使用;
鼓风机6将外界空气送入通风管7内,以利用常温空气对水箱3内的水进行降温,之后通风管7内的空气将由第三软管13进入风冷管10内再由风冷管10的出气端排出,以对混凝土起到降温作用;
通过水冷管9与风冷管10的使用,能够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散热,且空气进入风冷管10前会限用于对水箱3内的冷却水进行散热,从而避免因冷却水长时间循环使用后温度过高而造成的散热效果降低,以对混凝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通过多个淋水管15与喷头16的设置,水冷管9的排出水在水泵5的作用下进入分流管14内,再进入淋水管15并经多个喷头16排入水箱3内,能够利用分流管14与淋水管15对水冷管9的排出水进行导热冷却,同时多个喷头16将水冷管9的排出水分流排出,能够有效的提高排出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长,从而进一步对水冷管9的排出水进行冷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机构、水冷管(9)和风冷管(10),所述水冷管(9)、风冷管(10)位于浇筑模板(8)内,且水冷管(9)、风冷管(10)的两端均贯穿浇筑模板(8)的内壁,所述供水机构包括顶部敞口的水箱(3)、水泵(5)、鼓风机(6),所述水箱(3)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管(7),所述通风管(7)的两端均贯穿水箱(3)的内壁,所述水泵(5)的进水端位于水箱(3)内,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软管(11)与水冷管(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冷管(9)的排出水回流至水箱(3)内,所述鼓风机(6)的出风口与通风管(7)的进气端连通,所述通风管(7)的出气端通过第三软管(13)与风冷管(10)的进气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顶部通过支撑架(17)固定连接有多个淋水管(15),所述淋水管(15)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喷头(16),所述淋水管(15)的进水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14),所述分流管(14)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软管(12)与水冷管(9)的出水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还包括底座(1),所述水箱(3)、鼓风机(6)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外壁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水管(18),所述排水管(18)的出水端安装有阀门(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7)在水箱(3)内呈蛇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9)、风冷管(10)在浇筑模板(8)内呈蛇形分布。
CN202122178439.1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Active CN216006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8439.1U CN216006954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8439.1U CN216006954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6954U true CN216006954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31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8439.1U Active CN216006954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6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442A (zh) * 2022-08-10 2022-11-0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超厚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442A (zh) * 2022-08-10 2022-11-0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超厚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06954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散热装置
CN210679580U (zh) 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保护装置
CN2063358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3d打印机
CN212070357U (zh) 一种铝合金低压模具边模温控系统
CN209409578U (zh) 一种大型高效四色印刷机用散热装置
CN210146922U (zh) 一种型砂冷却装置
CN208033622U (zh) 一种用于马达转子压铸机的水冷散热结构
CN213195577U (zh) 一种阳极板浇铸用冷却系统
CN219528482U (zh) 一种混凝土内部降温结构
CN219446134U (zh) 一种3d打印机喷头水冷装置
CN212634265U (zh)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11591324U (zh) 一种3d打印机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20862712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金属模具
CN219146033U (zh) 一种控制主机散热机构
CN211840104U (zh) 一种水冷镁合金铸造模具
CN219443402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金属模具
CN216068706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散热装置
CN210679254U (zh) 一种密炼机水冷系统
CN110701834B (zh) 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
CN214575883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管用自动降温装置
CN219924530U (zh) 一种铸造模具的温控结构
CN215633985U (zh)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风机的冷却结构
CN210922266U (zh) 用于闭式冷却塔的循环系统
CN214747375U (zh) 一种建筑智能控温设备
CN215413269U (zh) 一种用于口罩机的通用散热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