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空调内降温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冷凝管以及散热片组成,通过向散热片上喷洒液体,来对冷凝管内部进行降温,再通过在底部接入循环水管以及水泵来达到循环降温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冷凝器:
(1)在对冷凝管和散热片进行降温时,各层散热片不能很好地与喷头喷出的水相接触,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
(2)一些冷凝器内部的得冷凝管之间的间距通常是固定的,在对一些高热量气液进行降温时,相邻冷凝管之间的间距过小容易导致热量囤积,不能很好地进行散热。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一些冷凝器不能很好地对散热片表面进行充分散热,而且冷凝管之间的间距不能进行调整,容易导致热量累积,在对一些高热量的气液进行降温时不能很好地进行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包括水箱、水泵、节流阀、散热翘片和液压杆,所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储水槽,且水箱和储水槽之间连接有循环管道,并且循环管道的底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的右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储水槽的右侧连接有水管,且水管的内部安装有节流阀,并且水管的右侧连接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右侧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并且顶板的下表面和侧板的侧面均安装有喷嘴,所述外壳内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凝管,且外壳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管,并且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翘片,所述散热翘片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冷凝管的末端和第二冷凝管的前端均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管,并且伸缩管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顶板的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外壳的后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的后侧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散热翘片上通孔圆心的位置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冷凝管外侧散热翘片上的通孔从左到右高度递减,所述第二冷凝管外侧散热翘片上的通孔从右到左高度递减。
优选的,所述水箱通过循环管道与储水槽之间互相连通,且水箱的内壁与外壳的底面平齐,所述储水槽的内壁与水管的底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集水板与顶板和侧板之间互相连通,且集水板和侧板的内部均中空。
优选的,所述顶板对称设置在风扇的前后两侧,且风扇关于顶板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喷嘴在侧板和顶板上均呈等间距状分布,且侧板和顶板互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在外壳的内部均呈倾斜状,且第一冷凝管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二冷凝管向左上方倾斜。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上半部分的外型呈“L”型,且挡板左侧的外形呈“工”字形,并且挡板的长度等于开口长度的2倍,所述挡板中间连接块的厚度等于开口的高度,且挡板与第二冷凝管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节能冷凝器:
(1)在装置上设置有倾斜状的冷凝管和散热片,装置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喷嘴,可以将冷却液喷洒到散热片的表面,并沿着倾斜状的散热片流下,使得热源充分与冷却液接触,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果;
(2)在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可伸缩的管道,可以通过调节两处冷凝管之间的间距来调整散热效果,而且装置后侧的升降结构在升降的同时可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水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冷凝管左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壳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挡板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储水槽;3、循环管道;4、水泵;5、外壳;6、水管;7、节流阀;8、集水板;9、顶板;10、侧板;11、喷嘴;12、第一冷凝管;13、第二冷凝管;14、散热翘片;15、通孔;16、固定环;17、伸缩管;18、卡槽;19、弹簧;20、风扇;21、开口;22、挡板;23、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包括水箱1、储水槽2、循环管道3、水泵4、外壳5、水管6、节流阀7、集水板8、顶板9、侧板10、喷嘴11、第一冷凝管12、第二冷凝管13、散热翘片14、通孔15、固定环16、伸缩管17、卡槽18、弹簧19、风扇20、开口21、挡板22和液压杆23,水箱1的上方设置有储水槽2,且水箱1和储水槽2之间连接有循环管道3,并且循环管道3的底部安装有水泵4,水箱1的右侧设置有外壳5,储水槽2的右侧连接有水管6,且水管6的内部安装有节流阀7,并且水管6的右侧连接有集水板8,集水板8的右侧连接有顶板9,且顶板9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10,并且顶板9的下表面和侧板10的侧面均安装有喷嘴11,外壳5内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凝管12,且外壳5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管13,并且第一冷凝管12和第二冷凝管13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翘片14,散热翘片14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5,第一冷凝管12的末端和第二冷凝管13的前端均安装有固定环16,且固定环16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管17,并且伸缩管17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8,卡槽18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9,顶板9的内侧安装有风扇20,外壳5的后侧开设有开口21,且开口21的内部设置有挡板22,外壳5的后侧安装有液压杆23。
水箱1通过循环管道3与储水槽2之间互相连通,且水箱1的内壁与外壳5的底面平齐,储水槽2的内壁与水管6的底面平齐,使得冷却液送到顶部后可以自动流出并通过喷嘴11进行冷却。
集水板8与顶板9和侧板10之间互相连通,且集水板8和侧板10的内部均中空,侧板10上的喷嘴11可以对散热翘片14进行充分散热,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果。
顶板9对称设置在风扇20的前后两侧,且风扇20关于顶板9的中轴线对称,前侧的顶板9对第一冷凝管12进行降温,后侧的顶板9对第二冷凝管13进行降温,风扇20将热空气排出。
喷嘴11在侧板10和顶板9上均呈等间距状分布,且侧板10和顶板9互相垂直,使得装置可以对冷凝管和散热翘片14的各个面进行充分散热,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第一冷凝管12和第二冷凝管13在外壳5的内部均呈倾斜状,且第一冷凝管12向右下方倾斜,第二冷凝管13向左上方倾斜,使得冷却液可以从散热翘片14的顶部流下,提升了接触面的散热效果。
散热翘片14上通孔15圆心的位置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冷凝管12外侧散热翘片14上的通孔15从左到右高度递减,第二冷凝管13外侧散热翘片14上的通孔15从右到左高度递减,使得喷嘴11可以将冷却液喷到各层散热翘片14的表面,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挡板22的上半部分的外型呈“L”型,且挡板22左侧的外形呈“工”字形,并且挡板22的长度等于开口21长度的2倍,挡板22中间连接块的厚度等于开口21的高度,且挡板22与第二冷凝管13之间为固定连接,可以在上下活动的同时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节能冷凝器时,如图1-2和图3所示,水箱1内的冷却液通过水泵4和循环管道3送入到储水槽2中,并从通过节流阀7调节从水管6处流入到集水板8、顶板9和侧板10中的水压,通过喷嘴11喷洒到第一冷凝管12和第二冷凝管13的表面,由于第一冷凝管12和第二冷凝管13均为倾斜状,并且表面开设有通孔15,使得冷凝液可以充分地喷洒到各层散热翘片14上进行冷却,液体最后流入外壳5的底部,再次回流到水箱1内,装置顶部的风扇20将内部的热量排出;
如图1、图3和图5-6所示,在需要调整第一冷凝管12和第二冷凝管13之间的间距时,通过装置后侧的液压杆23调节挡板22,使得第二冷凝管13上升或下降,同时挡板22的外形以及挡板22中间连接块与开口21之间的贴合关系,使得挡板22移动时外壳5的内部可以与外部密封,同时固定环16前端互相卡合的伸缩管17可以通过弹簧19的伸缩来配合第二冷凝管13进行上升或下降,达到调节两处冷凝管间距的目的,通过上述步骤来调整装置整体的散热效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