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3900U -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3900U
CN214203900U CN202023337528.8U CN202023337528U CN214203900U CN 214203900 U CN214203900 U CN 214203900U CN 202023337528 U CN202023337528 U CN 202023337528U CN 214203900 U CN214203900 U CN 214203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base
mounting
battery module
groove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75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艳彬
李卫华
李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75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3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3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3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防护底座、端板以及防错装结构,防护底座具有安装部,端板设置有供所述安装部安装的安装槽,所述防护底座为正极防护底座或负极防护底座,所述安装槽为供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安装的正极安装槽或供所述负极防护底座安装的负极安装槽,所述防错装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所述正极安装槽,使所述负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所述负极安装槽。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正极防护底座只能安装在正极安装槽内,负极防护底座只能安装在负极安装槽内,从而能够避免错装、装反的问题,大大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热门方向,其中,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电池模组中,组合后的电芯有一个输出正极和一个输出负极,在输出极位置需要设置一个防护底座来将汇集的电流输出,输出极防护底座的设计既要能安全输出电流,还要兼顾安装、成本等因素。
目前应用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防护底座大多采用的是方块式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问题:
(1)防护底座外观笨重,安装复杂,内嵌件周围用料量大,重量大,制作成本高;
(2)正极防护底座和负极防护底座结构相似,很容易辨认错误,造成错装,最终导致正负极连接错误,发生危险;
(3)防护底座电气爬电距离短,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包括防护底座、端板以及防错装结构,所述防护底座具有安装部,所述端板设置有供所述安装部安装的安装槽,所述防护底座为正极防护底座或负极防护底座,所述安装槽为供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安装的正极安装槽或供所述负极防护底座安装的负极安装槽,所述防错装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所述正极安装槽,使所述负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所述负极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防错装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定位凸台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和所述负极防护底座的所述定位凸台分别位于相应所述安装部的不同侧,所述正极安装槽和所述负极安装槽的所述定位槽分别位于相应所述安装槽的不同侧。
可选地,所述防护底座包括底壁,所述安装部包括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端板延伸的第一安装凸台和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凸台位于所述底壁的中部且沿Y向并排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X向的两侧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外;所述安装槽的Y向的一侧形成为开口,该开口的X向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能够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X向两侧,以对所述第一安装凸台进行Y向限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底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
可选地,所述防护底座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壁上且与所述安装部对应的安装孔以及嵌设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安装部内的内嵌件,所述第二安装凸台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内嵌件的延伸长度适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底面设置有凹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防护底座,所述端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防护底座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端板和以上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正极防护底座只能安装在正极安装槽内,负极防护底座只能安装在负极安装槽内,从而能够避免错装、装反的问题,大大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防护底座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防护底座的左视图;
图4是图2中防护底座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防护底座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防护底座的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防护盖未盖设于防护底座;
图9是图8中防护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防护盖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中端盖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底座安装于端盖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组件安装于端盖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护组件,11-防护底座,111-底壁,1111-延伸边,112-第一侧壁, 1121-卡接孔,113-第二侧壁,1131-卡接槽,1132-缺口,114-侧开口,115- 内嵌件,116-安装部,1161-第一安装凸台,1162-第二安装凸台,1163-凹槽, 1164-定位凸台,12-防护盖,121-顶壁,122-第一卡扣,1221-第一延伸部, 1222-第一卡勾部,123-第二卡扣,1231-第二延伸部,1232-第二卡勾部,124- 第一盖侧壁,125-第二盖侧壁,13-正极标记,14-负极标记,20-电池模组, 21-端板,211-安装槽,212-限位部,213-定位槽,22-电芯,23-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指参照附图所示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20可包括端板21、电芯22、铜排23以及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组件,防护组件10包括防护底座11和防护盖12,防护盖 12可拆卸地盖设在防护底座11上方,防护组件10可通过防护底座11安装在端板21上。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上述各个部件。
如图1-图7所示,防护底座11可包括底壁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以及安装部116,安装部116设置在底壁111的底面,底壁111上开设有与安装部116对应的安装孔,内嵌件115嵌设在安装孔和安装部116内,第一侧壁112从底壁111的一侧(参见图3所示的左侧)向上延伸,第二侧壁113从底壁111的相对另一侧(参见图3所示的右侧)向上延伸,底壁111 的另外两相对侧(参见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为两个侧开口114,第二侧壁113的中部设置有缺口1132。
其中,缺口1132和两个侧开口114的存在可以满足防护底座的三侧出线(参见图17,防护底座的三侧连接铜排23),兼容性较强,对于电池模组在整包中的布置具有很大优势。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防护底座11还可包括从底壁111的另外两相对侧分别向外延伸的两个延伸边1111,这样能够增大电气爬电距离,增强电气安全性。其中,两个延伸边1111优选从底壁111的上部区域向外延伸,也就是说,延伸边1111的顶面与底壁111的顶面齐平,延伸边1111的底面高于底壁111的底面。
其中,内嵌件115用于限定将与电池模组输出极相连的输出导电件和外部导电件固定的固定件。可以理解的是,电池模组20的输出极处设置有输出导电件以能够与外部负载连接在一起,而外部负载通过外部导电件与输出导电件电连接,这样,外部导电件和输出导电件的连接处限定在内嵌件115 上,可通过固定件将外部导电件和输出导电件限定在内嵌件115上。优选地,内嵌件115可以是内嵌螺母,固定件可以是螺栓,螺栓可穿过外部导电件、输出导电件以及内嵌螺母从而将外部导电件和输出导电件固定于内嵌螺母。
其中,参见图1-图3,安装部116可包括从底壁111朝向端板21延伸的第一安装凸台1161和第二安装凸台1162,第一安装凸台1161和第二安装凸台1162优选位于底壁111的中部且沿Y向并排布置。第一安装凸台1161 的X向的两侧可伸出于第二安装凸台1162外。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延伸长度优选大于第二安装凸台1162的延伸长度。第二安装凸台1162的延伸长度优选与内嵌件115的延伸长度适配,以便于第二安装凸台1162包裹内嵌件 115。通过上述设置,防护底座11可通过安装部116实现安装,安装便捷;而且内嵌件115可通过安装部116进行包裹,使得底壁111的厚度相比现有的方块式防护底座大大减小,从而大大减小了防护底座11的体积、重量以及制作成本。另外,将安装部116设置为包括一长一短两个安装凸台,可以在保证包裹内嵌件115和实现底座可靠安装的同时,节省底座材料用量以及重量。
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底座11可一体注塑成型。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底面可设置有多个凹槽1163。凹槽1163的存在可以进一步降低防护底座11的重量和制作成本,同时还能避免在加工注塑过程中由于壁厚较大造成局部凹陷。当然,还可在底壁111 的底面设置凹槽1163,以进一步降低重量。
如图8和图10所示,防护盖12可包括顶壁121、从顶壁121朝向底壁 111延伸的第一盖侧壁124以及两个从顶壁121朝向底壁111延伸的第二盖侧壁125。防护盖12盖设于防护底座11上后,第一盖侧壁124可部分地遮挡缺口1132。两个第二盖侧壁125可分别部分地遮挡两个侧开口114(参见图14)。
为了实现防护盖12与防护底座11的可拆卸安装,如图8-图10所示,防护盖12的一侧可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于第一侧壁112,防护盖12的相对另一侧可通过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第二侧壁113。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接结构可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卡扣122和卡接孔1121,第一卡扣122设置在防护盖12和第一侧壁112 中的一者上,卡接孔1121设置在防护盖12和第一侧壁112中的另一者上。第二卡接结构可包括相适配的第二卡扣123和卡接槽1131,第二卡扣123 设置在防护盖12和第二侧壁113中的一者上,卡接槽1131设置在防护盖12 和第二侧壁113中的另一者上。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防护底座11和防护盖12在X、Y、Z三个方向的限位固定。
具体地,如图9所示,卡接孔1121可开设在第一侧壁112上,第一卡扣122可包括第一延伸部1221和第一卡勾部1222,第一延伸部1221从顶壁 121朝向底壁111延伸,第一卡勾部1222外突于第一延伸部1221,第一卡勾部1222能够卡接于卡接孔1121内。卡接槽1131可设置于第二侧壁113 的内侧面,第二卡扣123可包括第二延伸部1231和第二卡勾部1232,第二延伸部1231从顶壁121朝向底壁111延伸,第二卡勾部1232外突于第二延伸部1231,第二卡勾部1232能够卡接于卡接槽1131。
作为优选,第一卡接结构可包括两个第一卡扣122和两个卡接孔1121,两个卡接孔1121沿第一侧壁112的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的Y向)相互间隔设置。第二卡接结构可包括两个第二卡扣123和两个卡接槽1131,两个卡接槽1131沿第二侧壁113的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的Y向)相互间隔设置,两个卡接槽1131可分别位于缺口1132的两侧。
如图11和图12所示,端板21上可设置有供安装部116安装的安装槽 211,安装槽211的Y向的一侧形成为开口,该开口的X向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部212,两个限位部212能够分别抵接于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X向两侧,以对第一安装凸台1161进行Y向限位。安装部116的X向上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211的X向两侧抵接,以对第一安装凸台1161进行X向限位。
安装部116在安装于安装槽211内后,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底端抵接于安装槽211的槽底。
在电池模组20中,通常会有正极防护底座和负极防护底座,两者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正极防护底座上设置有正极标记13(参见图6),负极防护底座上设置有负极标记14(参见图2)。在安装过程中,正极防护底座和负极防护底座很容易辨认错误,造成错装,最终导致电池正负极连接错误,发生危险。为了解决该问题,电池模组20可包括防错装结构,上述中的防护底座11可以为正极防护底座或负极防护底座,相应地,安装槽211可以为供正极防护底座安装的正极安装槽或供负极防护底座安装的负极安装槽,防错装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正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正极安装槽,使负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负极安装槽。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防错装结构可包括相适配的定位凸台1164和定位槽213,定位凸台1164设置在安装部116上,定位槽 213设置在安装槽211上,正极防护底座和负极防护底座的定位凸台1164 分别位于相应安装部116的不同侧,正极安装槽和负极安装槽的定位槽213 分别位于相应安装槽211的不同侧。可以理解的是,正极安装槽和负极安装槽的定位槽213的位置分别与正极防护底座和负极防护底座的定位凸台1164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时,正极防护底座只能安装在正极安装槽内,负极防护底座只能安装在负极安装槽内(参照图13和图14),从而能够避免错装、装反的问题,大大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例如图2和图6所示,正极防护底座的定位凸台1164位于安装部116 的左侧,负极防护底座的定位凸台1164位于安装部116的右侧。如图11所示,正极安装槽的定位槽213位于安装槽211的左侧,负极安装槽的定位槽 213位于安装槽211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20可包括多个防护底座11,端板21上可设置有多个安装槽211。其中,多个防护底座11中有些可以为正极防护底座,有些可以为负极防护底座,多个安装槽211中有些可以为正极安装槽,有些可以为负极安装槽。
例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端板2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槽211,左侧的两个为负极安装槽,右侧的两个为正极安装槽。其可以适用于单数、偶数两种数量排布电芯的模组,实现端板21在不同电芯串数下通用化,能够大大降低端板21的加工成本。
如图15所示,电芯22为偶数串双排,一个正极防护底座和一个负极防护底座分别安装在位于中间的正极安装槽和负极安装槽内。
如图16所示,电芯22为单数串双排,一个正极防护底座和一个负极防护底座分别安装在位于两侧的正极安装槽和负极安装槽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底座(11)、端板(21)以及防错装结构,所述防护底座(11)具有安装部(116),所述端板(21)设置有供所述安装部(116)安装的安装槽(211),所述防护底座(11)为正极防护底座或负极防护底座,所述安装槽(211)为供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安装的正极安装槽或供所述负极防护底座安装的负极安装槽,所述防错装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所述正极安装槽,使所述负极防护底座对应安装于所述负极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装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定位凸台(1164)和定位槽(213),所述定位凸台(1164)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16)上,所述定位槽(213)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1)上,所述正极防护底座和所述负极防护底座的所述定位凸台(1164)分别位于相应所述安装部(116)的不同侧,所述正极安装槽和所述负极安装槽的所述定位槽(213)分别位于相应所述安装槽(211)的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底座(11)包括底壁(111),所述安装部(116)包括从所述底壁(111)朝向所述端板(21)延伸的第一安装凸台(1161)和第二安装凸台(1162),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161)和所述第二安装凸台(1162)位于所述底壁(111)的中部且沿Y向并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X向的两侧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1162)外;所述安装槽(211)的Y向的一侧形成为开口,该开口的X向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部(212),两个所述限位部(212)能够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X向两侧,以对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161)进行Y向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1162)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底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槽(211)的槽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底座(11)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壁(111)上且与所述安装部(116)对应的安装孔以及嵌设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安装部(116)内的内嵌件(115),所述第二安装凸台(1162)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内嵌件(115)的延伸长度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161)的底面设置有凹槽(1163)。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防护底座(11),所述端板(21)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槽(211)。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底座(11)一体注塑成型。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0)包括端板(21)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
CN202023337528.8U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Active CN214203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7528.8U CN214203900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7528.8U CN214203900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3900U true CN214203900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3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7528.8U Active CN214203900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39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466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466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5628B2 (en) Fuse box for a vehicle
US10249966B2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US10038175B2 (en) Bus bar module
CN214203900U (zh)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安装结构和电池模组
CN213692270U (zh)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防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CN211555995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组装支架
CN115764180B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2310547A (zh)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生产方法
CN214505681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5184248U (zh) 顶盖结构及电池
CN210866389U (zh) 蓄电池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10001419B (zh) 一种48v起停电源
CN217114720U (zh) 一种大电流线用保险丝的固定结构
CN208256780U (zh) 一种易更换电池的壳体结构
CN211828846U (zh) 一种电池模块的盖板和电池模组
CN216055700U (zh) 配电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CN217544871U (zh) 线束隔离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887352U (zh) 电源输出盖板及电源
CN218805656U (zh) 配电盒和车辆
CN216162353U (zh) 一种户外防水电源盒
CN217135763U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池包
CN210751292U (zh) 具不同高度的导电积木
CN211208700U (zh) Dc-dc连接器及控制器
CN218677684U (zh) 排线连接组件
CN219979781U (zh) 一种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