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4180B -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4180B
CN115764180B CN202211658775.9A CN202211658775A CN115764180B CN 115764180 B CN115764180 B CN 115764180B CN 202211658775 A CN202211658775 A CN 202211658775A CN 115764180 B CN115764180 B CN 115764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po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87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64180A (zh
Inventor
陈伟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87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4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4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4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64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4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和盖板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芯体和极耳;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极柱,设于盖板;转接件,设于盖板,转接件包括基部和连接于基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极耳连接部;基部的中心连接极柱,极耳连接部连接极耳;基部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设有缺口,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综上,本申请中转接件上缺口的设置,在保证储能装置物料成本和整体重量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减少对电流分布的影响,以提高转接件的材料利用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电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转接件是储能装置上的电能传递介质,具体来说,转接件用于分别连通电极组件和极柱,以实现电能传导。
相关技术中,由于电流传输的特性,转接件在靠近极柱的位置电流较大,而在远离极柱的位置电流较小,这样转接件的材料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材料在转接件上远离极柱的位置利用率较低,这将导致转接件的设计存在材料浪费,进而增加储能装置的物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转接片材料利用率较低导致储能装置的物料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和盖板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芯体和极耳;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极柱,设于盖板;转接件,设于盖板,转接件包括基部和连接于基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极耳连接部;基部的中心连接极柱,极耳连接部连接极耳;基部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设有缺口,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缺口为弧形缺口,缺口沿第二方向的开口尺寸,朝远离基部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地,缺口与转接件的端面的交汇处具有倒角。
可选地,倒角为倒圆角。
可选地,极耳连接部满足:L1≤L2;其中,L1为极耳连接部与基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缺口的中心和基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基部的中心设有极柱安装孔;极柱穿设于极柱安装孔以连接转接件。
可选地,极柱安装孔为贯通的台阶孔,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部和小孔部,小孔部设于转接件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大孔部连接小孔部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极柱中用于穿设极柱安装孔一端包括大轴部和小轴部,小轴部朝向电极组件且容纳于小孔部,大轴部连接小轴部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且容纳于大孔部,极柱与极柱安装孔沿极柱的轴向限位配合。
可选地,盖板组件还包括绝缘件,绝缘件和盖板依次叠置,转接件设于绝缘件背离盖板的一侧,极柱依次穿设盖板、绝缘件,以连接转接件。
可选地,绝缘件背离盖板的一侧设有卡槽,转接件的至少部分卡接于卡槽内。
可选地,绝缘件背离盖板的一侧设有凸部,缺口与凸部对应,且与凸部定位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内腔和连通内腔的开口,盖板组件封盖开口,电极组件设于内腔。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储能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对储能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具体为设置储能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和盖板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芯体和极耳;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极柱,设于盖板;转接件,设于盖板,转接件包括基部和连接于基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极耳连接部;基部的中心连接极柱,极耳连接部连接极耳;基部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设有缺口,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这样在第一方面,转接件由于开设了缺口,故能够减少转接件的材料用量和自身重量,进而降低储能装置的物料成本和整体重量。
第二方面,由于转接件中远离极柱的位置,即远离基部的中心的位置电流逐渐减小,故将缺口设置于上述第二方向的两端,能够保证缺口设置位置对电流分布影响较小,以提高转接件的材料利用率。
在第三方面,缺口和极耳连接部沿不同的方向设置,这样缺口的设置位置和极耳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彼此独立互不干涉,这样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缺口不影响电流的传导,进一步降低缺口对电流分布的影响,更好的提高转接件的材料利用率。
综上,本申请中转接件上缺口的设置,在保证储能装置物料成本和整体重量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减少对电流分布的影响,并提高转接件的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转接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转接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盖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盖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图4的I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极柱与转接件配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100-转接件、
110-极柱安装孔、
111-大孔部、112-小孔部、
120-缺口、
130-倒角、
140-基部、
150-极耳连接部、
200-盖板、
300-绝缘件、
310-卡槽、320-凸部、
400-极柱、
410-大轴部、420-小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转接件是电池上的电能传递介质,用于实现电极组件和极柱之间的电传导,但是由于电流传输的特性,转接件在靠近极柱的位置电流较大,而在远离极柱的位置电流较小,这样转接件的材料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材料在转接件上远离极柱的位置利用率较低,这将导致转接件的设计存在材料浪费,进而增加储能装置的物料成本。本申请的设置目的正是为解决此问题,下面结合图1~图6开始详述。
本申请公开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可以是电池、电池包、电池包组件等实现电能传输的装置。储能装置可以包括电极组件和盖板组件。其中,电极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电极组件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芯体和极耳。
盖板组件可以包括盖板200、极柱400和转接件100。盖板200为盖板组件的安装基础,极柱400、转接件100均可以设于盖板200上。转接件100可以包括基部140和连接于基部140沿第一方向X的两端的极耳连接部150。基部140的中心连接极柱400,极耳连接部150连接极耳,比如相互进行焊接。这样极柱400、转接件100和电极组件依次相连形成导电回路,从而实现储能装置和外界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
本申请中,基部140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设有缺口120,第二方向Y和第一方向X垂直。
这样在第一方面,转接件100由于开设了缺口120,故能够减少转接件的材料用量和自身重量,进而降低储能装置的物料成本和整体重量。
第二方面,由于转接件100中远离极柱400的位置,即远离基部140的中心的位置电流逐渐减小,故将缺口120设置于上述第二方向Y的两端,能够保证缺口120设置位置对电流分布影响较小,以提高转接件100的材料利用率。
在第三方面,缺口120和极耳连接部150沿不同的方向设置,这样缺口120的设置位置和极耳连接部150的设置位置彼此独立互不干涉,这样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缺口120不影响电流的传导,进一步降低缺口120对电流分布的影响,更好的提高转接件100的材料利用率。
综上,本申请中转接件100上缺口120的设置,在降低储能装置物料成本和整体重量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减少对电流分布的影响,以提高转接件的材料利用率。
可选地,本申请的缺口120可以为弧形缺口,比如圆弧缺口、椭圆弧缺口和类圆弧缺口等。缺口120沿第二方向Y的开口尺寸,可以朝远离基部140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电流沿转接件100远离基部140的中心的方向逐渐越小,故转接件100中距离基部140的中心越远的位置可以选择去除更多的材料,以获得更大的缺口尺寸,这样能够在保证对电流传导影响较小的同时,进一步节省更多材料和降低重量,提高转接件100的材料利用率和减少物料成本。
可选地,缺口120与转接件100的端面的交汇处具有倒角130。这样可以保证缺口120的棱边位置平滑过度,防止出现锐边导致组装过程零部件被划伤。
可选地,倒角130可以为倒圆角,这样便于设计制造,当然也可以采用倒斜角等,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地,根据转接件100在第一方向X的宽度尺寸的规格,缺口120可以选择设置更多个,比如基部140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各设置多个缺口120,以去除更多材料,更好的提高材料利用率,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地,极耳连接部150可以满足:
L1≤L2。
其中,L1为极耳连接部150与基部14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缺口120的中心和基部14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这里可以将两个极耳连接部150理解为朝转接件100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缺口120理解为朝转接件100的长度方向设置。
如此,缺口120的设置位置,较之极耳连接部150的设置位置离基部140的中心更远,这样缺口120的设置能够更好的避免干扰电流分布,更好的保证电流传导稳定性,以及提高转接件的材料利用率。
可选地,基部140的中心设有极柱安装孔110;极柱400穿设于极柱安装孔110以连接转接件100,这样可以实现对极柱400的限位,防止极柱400出现晃动等异常,提高极柱400的位置稳定性、以及与转接件10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可选地,极柱安装孔110为贯通的台阶孔,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部111和小孔部112,小孔部112设于转接件100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大孔部111连接小孔部112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极柱400中用于穿设极柱安装孔110一端包括大轴部410和小轴部420,小轴部420朝向电极组件且容纳于小孔部112,大轴部410连接小轴部420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且容纳于大孔部111,极柱400与极柱安装孔110沿极柱400的轴向限位配合。如此,可以实现对极柱400的轴向止挡,防止极柱400出现沿极柱安装孔110轴向的窜动,进一步提高极柱400位置稳定性。
可选地,盖板组件还可以包括绝缘件300,绝缘件300和盖板200依次叠置,转接件100设于绝缘件300背离盖板200的一侧,极柱400依次穿设盖板200、绝缘件300,以连接转接件100。绝缘件300可以采用塑胶等材质制作,以提供绝缘保护,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绝缘件300隔开转接件100和盖板200,防止电极组件的电流直接经转接件100传导至盖板200导致漏电等异常,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如图3所示,绝缘件300背离盖板200的一侧可以设有卡槽310,转接件100的至少部分卡接于卡槽310内,从而实现对转接件100定位,防止转接件100出现晃动。
可选地,绝缘件300背离盖板200的一侧还可以设有凸部320,凸部320可以位于卡槽310边缘。缺口120与凸部320对应,且与凸部320定位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对转接件100定位,防止转接件100出现晃动。
可选地,储能装置还可以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内腔和连通内腔的开口,盖板组件封盖开口,电极组件设于内腔。如此,可以通过壳体对电极组件、转接件、极柱等提供遮罩保护,进而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用于为用电设备供电,比如用电设备为电瓶车、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笔记本电脑等,此处不再详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和盖板组件,
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芯体和极耳;
所述盖板组件包括:
盖板(200);
极柱(400),设于所述盖板(200);
转接件(100),设于所述盖板(200),所述转接件(100)包括基部(140)和连接于所述基部(140)沿第一方向(X)的两端的极耳连接部(150),所述基部(140)的中心连接所述极柱(400),所述基部(140)位于所述盖板(200)的中部,所述极耳连接部(150)连接所述极耳,所述极耳连接部(150)凸出于所述基部(140)背离所述盖板(200)的表面,所述基部(140)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设有缺口(120),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基部(140)的中心设有极柱安装孔(110),所述极柱(400)穿设于所述极柱安装孔(110)以连接所述转接件(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20)为弧形缺口,所述缺口(120)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开口尺寸,朝远离所述基部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20)与所述转接件(100)的端面的交汇处具有倒角(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130)为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150)满足:L1≤L2;
其中,L1为所述极耳连接部(150)与所述基部(14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所述缺口(120)的中心和所述基部(14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安装孔(110)为贯通的台阶孔,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部(111)和小孔部(112),所述小孔部(112)设于转接件(100)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大孔部(111)连接所述小孔部(112)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
所述极柱(400)中用于穿设所述极柱安装孔(110)一端包括大轴部(410)和小轴部(420),所述小轴部(420)朝向所述电极组件且容纳于所述小孔部(112),所述大轴部(410)连接所述小轴部(420)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且容纳于所述大孔部(111),所述极柱(400)与所述极柱安装孔(110)沿所述极柱(400)的轴向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绝缘件(300),所述绝缘件(300)和所述盖板(200)依次叠置,所述转接件(100)设于所述绝缘件(300)背离所述盖板(200)的一侧,所述极柱(400)依次穿设所述盖板(200)、所述绝缘件(300),以连接所述转接件(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00)背离所述盖板(200)的一侧设有卡槽(310),所述转接件(100)的至少部分卡接于所述卡槽(3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00)背离所述盖板(200)的一侧设有凸部(320),所述缺口(120)与所述凸部(320)对应,且与所述凸部(320)定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内腔和连通所述内腔的开口,所述盖板组件封盖所述开口,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内腔。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
CN202211658775.9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115764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8775.9A CN115764180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8775.9A CN115764180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4180A CN115764180A (zh) 2023-03-07
CN115764180B true CN115764180B (zh) 2024-03-08

Family

ID=85347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8775.9A Active CN115764180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41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4550A (zh) * 2023-06-16 2023-07-1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89649U (zh) * 2018-05-15 2018-12-04 东莞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
CN208706690U (zh) * 2018-07-26 2019-04-05 东莞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
CN111525051A (zh) * 2020-04-30 2020-08-1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盖板、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3660514U (zh) * 2020-09-22 2021-07-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5070164U (zh) * 2021-06-30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圆柱电池的盖帽组件以及圆柱电池
WO2022077912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CN114464937A (zh) * 2022-02-21 2022-05-10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217114585U (zh) * 2022-06-20 2022-08-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039479U (zh) * 2022-08-02 2022-12-13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89649U (zh) * 2018-05-15 2018-12-04 东莞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
CN208706690U (zh) * 2018-07-26 2019-04-05 东莞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
CN111525051A (zh) * 2020-04-30 2020-08-1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盖板、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3660514U (zh) * 2020-09-22 2021-07-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顶盖组件及电池
WO2022077912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CN215070164U (zh) * 2021-06-30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圆柱电池的盖帽组件以及圆柱电池
CN114464937A (zh) * 2022-02-21 2022-05-10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217114585U (zh) * 2022-06-20 2022-08-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039479U (zh) * 2022-08-02 2022-12-13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4180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23060A1 (zh)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US9246146B2 (en) Battery pack
CN210467893U (zh)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CN115764180B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KR20200112934A (ko) 배터리 파워 인출 집적 구조,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US20220045392A1 (en) Top cover assembly,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CN211670270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8632377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8498216U (zh) 电池及电池包
CN219303797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CN218788401U (zh) 单体电池
CN218039479U (zh) 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218070001U (zh) 一种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WO2023240717A1 (zh) 电芯
US2022011574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plate,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device
CN21708680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组件
CN115621633A (zh) 端盖、电池、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16015621U (zh) 动力电池及其连接片组件、动力电池的极柱组件
CN210668435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20291020U (zh) 单体电池
CN218996896U (zh) 端盖组件、电池、电池组和电池包
CN219534644U (zh) 单体电池
CN219419337U (zh) 电池
CN218632379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9180724U (zh) 一种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